第一篇:青阳中学王敬明学习《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有感(共)
学习《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有感
王敬明
宾县宁远镇青阳中学
学习《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有感
宾县宁远镇青阳中学 王敬明
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能够在百忙的工作当中,利用一整天的时间深入到一所普通的基层学校,看望师生,并连续听了5节不同学科的课,对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做了专业性的点评,提出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足以说明温总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厚望所达到的程度。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总理,能够深入基层学校课堂听课,一是说明,温总理非常尊重一线教师的劳动;二是说明,温总理深入实践,了解我们教学现状的务实精神。这对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极大的鞭策。
为了交流教学经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强行规定,每个任课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就是这一节课的听课任务,还有一少部分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总是强调备课、批改作业忙,没时间听课。究其原因,还是思想认识问题,还是工作态度问题,温总理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的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不学习怎能为人师表,不学习怎能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不学习
怎能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由此可见,做为一名教师,除了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交流,教法之间的切磋。教师应该有更广泛的爱好,也就是温总理在点评第三节“走进研究性学习”课时所说的,教这堂课要求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上因势利导,才能在引领学生探索性学习上收放自如。
至于学制和教学内容怎样设置,考试制度如何改革,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却是我们教师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也是能够做好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以温总理看望北京第35中学师生时发表的《百年大计 教师为本》重要讲话为动力,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师德修养,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先,为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温家宝总理《百年大计 教师为本》心得体会_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有 一 面 旗 帜 高 高 飘 扬
景东教师进修学校
我多次阅读了温家宝总理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后的座谈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文章文风朴实,情真意切,思想深邃。反复研读,如沐春风,很受启发,也很感动。一个国家的总理,日理万机,每天有多少工作等待着去做,可他却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天的时间,气定神闲地坐进教室,像个中学生一样坐在教室的后面听了5节课,去倾听、去思考、去点评、去指导,足见温总理的博学多闻,也足见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他这样注重教育,关爱教师,给全国的教师乃至教育工作者一种指引、一种鼓舞、一种激励、一种鞭策!
一、温总理对教育问题的深入论述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实践
总理一席话,一部忧思录。平实的言语中,寄托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思和期望。在讲话中,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多次问总理的问题)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他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为什么是“关键时期”?新中国60年,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点必须清醒的看到,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甚至有危机感。总理说,他“感到很内疚。”怎么办?总理说,“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想,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关键是要“敢于冲破束缚”,要“大胆地探索和改革”,要干!要改革!谁来干?谁来改革?总理说,“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说得何等清楚,何等好!这我们相信,中国的教育是有希望的。
在这里,温总理提出问题,并作分析,然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指明了方向,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和实践。
二、温总理用自己的言行表明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温总理很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居然在教师节前夕,用整整一上午时间到北京的一所中学的一个班连续听5堂课;他居然在当天下午就对5堂课做出具体的精彩的点评。总理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我想,这说明他对教育极为关注,总理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实实在在地推进我国教育的探索和改革,因为中国教育的课堂已经问题多多。在各级各类学校里有那么多专门的管理者,每天就在校园里,如果大家都能像总理这样真抓实干,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解决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会难吗?希望能在温总理这种行动的感召下,能带动更多的政府官员去关注教育教学的实质性问题,少一些无端的干预,多一些正面的引导与实实在在的指导。
温总理总结他上学时的“最大收获”也在启发我们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个人从上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需要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要学习多少功课,多少知识?总理说,“我上学时最大的收获在于逻辑思维训练,至今受益匪浅。”细想想,这是很有道理的。人是要有智慧的。智慧来自于健康有效的思维。健康有效的思维主要来自于逻辑思维训练。一个人如果思维混乱,他是干不成事的。现在要问,我们到哪里去获得逻辑思维训练?学校教育肯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管道,特别是对于一个青少年学子来说,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强调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而思维素质是学生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素质。记得乔冠华晚年回顾他的读书生活时说过,他在大学时听金岳霖先生的逻辑课,是金先生教会他“怎样去思考”,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然认为这件事对他“帮助很大”。(参见《乔冠华临终前身世自述》)总理说,他曾经把学、思、知、行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里说的“学会用脑”,“学会思考”,都是逻辑思维训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抓住教学的关键进行引导,少一些虚浮、少一些琐碎、更少一些急功近利。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教育有多少路要走啊!体制?方法?抑或教师素质?
三、温总理的谈话凸显了对教师的关爱、希望与要求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类的物质文明要提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无疑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而教育不可能离开教师,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能否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怎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在教育界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怎样才能凝聚教育人才,这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大量优秀人才到教育界中来,怎样才能使现有的教育人才不外流!这是目前应当考虑的大问题,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国家——人才——教育——教师是一个紧密相关的链条。
“最后我想对老师提点要求。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的确,教师才是学校的主体和根本,教师才是学校发展最可靠的力量,学校竞争力的来源。在现实教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理念似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教师付出的所有辛勤,都被视为理所应当。教师的加班加点,甚至累倒在了讲台上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了学生的成长。唯一所忽视的是教师自身的成长。但,设想一下,如果说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是我们教育根本目的的话,那么如果没有教师成长这个前提,那口口声声“学生第一”
四、温总理用他渊博的学识为教师展现了一面“努力钻研,学为人师”的旗帜。
温总理在听完五节课后,他准确地把握了课堂的脉搏,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评,读后让人受益匪浅。学习了温总理的这篇讲话精神后,深深地为他广博的学识、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所折服。作为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深入课堂,经常进行评课,可是由于我们的学识、眼界、见解的局限,我们的评课停在课的表面,教育的浅层,抓不到实质性的东西,指导不到点子上,有时甚至词不达意,或脱离教学的实际。读过温总理的评课,着实让我们汗颜,心中升腾起一种责任,一种必须学习、向上的决心。温总理为我们竖起了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温总理的讲话警醒我们去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认识到位,抓住教育改革的方向,努力做教育战线上的行家里手。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员,无论在教学、行政和后勤岗位上,都应当按照温总理在讲话中提出的三点要求去做,并呼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专业建设发展的工作中。我们要热爱教师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抓住学校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水平,做一名合格的、出色的教师教育工作者。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三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祝贺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在全国教师工作大会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谨向全国广大教师和为“两基”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彻 底甩掉了“文盲大国”的帽子,用2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两基”目标的全面实现,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创造了发展全民教育的奇迹。这也是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对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
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基础水平和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5年的奋斗与探索,充分体现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的执政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两基”目标的全面实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素质上去了就是最大的优势,人口素质上不去就是最大的负担。“两基”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总人力资本最大的国家和总人力资本增长最快的国家。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国民教育基础规模的壮大,国民素质的大力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国民素质基础和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我国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使数以亿计的适龄儿童少年实现“有教无类”,惠及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民生改善及社会和谐。但要看到,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我们要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缩小城乡间、县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需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是推动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
长期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1400多万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支撑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为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发展规划优先、财政资金投入优先、公共资源配置优先、体制机制创新优先,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以“两基”目标的全面实现为标志,我国教育站上了时代高峰,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坚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的教育必将再创辉煌,中国人民有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2012-09-08中国教育报)
第四篇:学习温总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感
孙 宁
前两天又细细的读了一遍温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以前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题,但今天,当这些话从慈祥的温总理的嘴里说出的时候,顿是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责任是如此之重。
温总理在听完课之后,对每一节课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这是温总理在听了一节音乐课之后的讲话。“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来懂得人世间的爱,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其实,何止是音乐课,语文、数学、美术等等学科都要融进去真、善、美用美的东西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要有爱心,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让他们懂得爱,学会爱。其实,这句话也恰恰是温总理在三十五中言行的写照,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我们广大教师也要学会这种爱,或许我们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做的或者相当有限,但我们要学会这种爱,耐住寂寞,乐于奉献,从爱每一个学生,爱自己的职业开始。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失掉那颗真诚的爱心。有了爱心,教育才能是一番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事业。
温总理在讲话中还讲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总理对我国当前教育的评价,也是对我们的批评。课改这么多年,我们究竟做了什么,效果又如何呢?我想我们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总理说: “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们的教育应该像总理说的那样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最后,温总理还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我们努力做到这三方面,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五篇: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有感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有感
我认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应当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要热爱学生。在生活中平凡的举动,却是伟大的师德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觉得热爱学生还意味着热爱一切学生,尤其爱后进生,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在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也感到他们的生活也有阳光。
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在孩子眼中,我们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仿的对象教师除了言传,更要身教。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