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7:1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

徐芝苹 张玉英

【内容摘要】 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着教育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高职教育基本要求是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和校企办学道路,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院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一、提高我院专任法律课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突出工学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体现在教学层面上就是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紧抓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①要实现这些要求,离不开一支人员数量稳定、结构合理、有丰富行业岗位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学团队。另外,我院人才培养就业方向为多种涉法类基层、初级服务岗位,法律课程在绝大多数专业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如何加强我院法律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学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我院自迎评以来对这方面有一定的重视,积极从行业、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业务技能的实务部门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弥补校内专任法律课程教师实务经验欠缺之不足。目前,这些兼职教师有相当数量,总计150多名,授课课时占总课时的7.8%,②为学院实践教学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并不稳定,流动性较大,调课次数较多,给稳定的教学秩序带来一定冲击,加上有些人教学经验不足,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认识,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目前这一点在我院①

② 引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引自《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

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体现。依靠兼职教师尚不能圆满完成高职教育要求的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

校内法律课程专任教师是学院法律课程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数量稳定,他们通过严格的人才招聘程序招录进来,有些已在学院工作较长时间,对教育事业和学院发展的认同感更高,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有更深理解。除了小部分人有长期兼职律师而实践经验丰富的背景外,大部分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在教学中本身就缺乏实务工作经验,难免照本宣科,指导无力过程性知识。他们迫切渴望改变现状,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以期对学院教学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教师,学习积极性和能力都很强。如果能够适时加强培养这些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这群在教学岗位上还有很长服务年限的教师将对学院教学质量提升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建议学院以校内专任法律课程教师为本,创造条件加大力量培养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目前我院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定期开展教学竞赛、教学观摩。学院每个学年第一学期都会开展教学竞赛,所有教师都有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可进行同行切蹉,吸取同类课程教学先进经验。由于竞赛设有名次和相应奖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教师不甘平淡、积极进取、推陈出新的职业发展劲头。

(二)外派进修、访学。在中青年教师培训进修方面,学院近两年共选派59名教师到对口院校进修、访学、取经。如学院在评估期间先后派出6名骨干教师到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同类职业院校观摩进修,学习先进院校的职业教育经验。①而其中培训条件以访问学者最为优厚。访问学者可到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进修,如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个人也有很大决定权,因此访问学者大多选择自己教学专业相关或者将来考研意向专业有关的课题。另外,访问学者每人每次历时长达一年,学习时间可谓充足,并且访问学者在外出访问的一年里可潜心研究,不受学院工作事务的影响、分心。

(三)派出挂职锻炼。选派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是学院对教师进行职业素质改造的重点。目前,学院制定了《关于教师到业务部门实习调研的规定(试①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第13页。

行)》,并在2007年至2008学年,共选派20名教师到政法部门基层单位或相关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挂职锻炼。①

(四)举行学术研讨会。2008年全院举行首届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办学思路、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议题。此次活动人人参与,共同献智,每人都提交了论文。在这次研讨会上,出现了一些新观点,总结了优秀经验,所有教职工都有所收获。

三、我院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工作的系统化和个体性不突出

目前,学院虽然对法学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定重视,但相关的培养工作还没有全面开展。这项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在对全院法学专任教师进行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由学院统一规划,制订全面完善的制度,加大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到现在为止,这项工作的目标不明确,相关的工作计划更无从谈起。虽然我院的政法职业特性及专业定位决定了大多数课程是法律类或与法律相关的课程,但不同专业的法律课程教师在实践指导中涉及岗位工作重点和具体标准会有所不同,而且教师的学历、兼职状况、是否获得法律职业资格等情况也有差别,因此,应当对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师提供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办法。

(二)培养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

在上文提到我院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方式中,与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直接挂钩的仅有派出挂职锻炼。因为在挂职锻炼中,法律课程教师通过亲自参与完成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了解了相关的任务要求、具体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甚至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如此,可将实务所接触的内容和课程理论性知识结合起来,使理论讲解围绕实务问题的解决,课程的整体设计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原理,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其他的手段会对教师在教学理论的宏观把握、某一具体教学手段技巧的运用、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指导方面并无直接帮助。另一方面,我院对教师挂职锻炼单位没有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作硬性要求,去什么样的单位挂职,由教师自行寻找。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挂职任务,往往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最方便自己的单位,考虑挂职单位所学技能最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① 引自《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

能力位居其次。这样的挂职效果与学院的初衷是有差距的。

(三)鼓励性措施失衡

鉴于提高法学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我院教学质量提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对法学专任教师的培养方面应当更注重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有切实效果的培养方式,更强调这些培养方式的鼓励、刺激性。但情况并非如此。就拿派出访问学者和派出挂职锻炼两种方式来说,通过对访问学者的课题选择、学习路径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访问学者派出目的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科研信息的同行交流,其成效更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挂职锻炼则以教师到实务部门亲身参与工作,获取实务经验为目标,其成效侧重于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对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为教学重心的我院而言,挂职锻炼理应获得更大重视和更好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一,访问学者每人每次历时一年,而挂职锻炼每人每次仅为一个学期。其二,访问学者在外出访问的一年里可潜心研究,不受学院内部事务的影响、分心,而挂职锻炼者在挂职同时还得承担校内教学工作,并且须以教学工作优先,如果有其他工作任务临时安排还需回校处理。其三,访问学者在确定访问单位、研究课题时有自主决定权,而挂职锻炼者主要是服从安排。

(四)成果转化监督不到位

在学院安排教师到外出学习、进修、锻炼后,往往要求在结束返校后提交论文或考察报告,但对于这些论文或考察报告的质量没有相应的考核、审查。对于这些学习、进修、锻炼所获得的心得体会是仅仅概括地体现在字数有限的一篇文字材料里,还是真正转化为教学成果,使学生、学院真正受益,这一方面的监督目前来说还是空白的。当然这一转化过程有时需要一段时间来考察,而且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思考的不断深入而使转化功能不断加强,而考察的过程性和难度恰恰证明考察工作应该尽早着手和开发。

四、提高我院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建议

(一)制订全院周全详细、执行力强的工作计划

由于提高法学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短期便能完成的,因此,相关工作应当有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明确这项工作的目标,其次制订相关的工作计划。可以先期、重点培养各专业与岗位职业技能挂钩紧密的核心课程的法学专任教师,而且务必做到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比如某门课程的多名

任课教师在机会上应当保障均等,这样有利于培养相关课程的教学团队。在制订计划、培养方案时,应当注意对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师提供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办法,因此在制订工作计划时还需与教师密切沟通,征询相关意见。

(二)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强化针对性,丰富培养手段

紧紧依托行业,是高职学院办学的法宝之一。依托行业实务部门,不仅是完成学生顶岗实习任务的必要渠道,也是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往往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就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不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你东我西,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可以将学生实习单位与教师挂职单位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就准备并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另外,教师的挂职锻炼时间也可以与学生顶岗实习时间挂钩,既指导学生实习,又锻炼自己,一举两得。而且这样指导学生实习,还能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素材,提升教学效果。

(三)建立法律课程教师实习保障、办案保障等制度

虽然学院已有挂职锻炼制度,但由于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如能以执业律师的身份独立办案、全程负责案件的办理,学习效果将更为突出。目前,我系有些老师已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些老师积极备考,通过考试只是时间问题。这些有追求的老师距离执业律师并不远,然而,依据规范实习律师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实习一年期间须在律师事务所坐班,而且在实习的一年里要承办案件6起,旁听案件审理12起,同时还得接受司法行政部门长达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和考核,还得制作日记、办案心得。这些工作要求对于在校内承担教学或学管任务的老师而言实在是难以完成,光是坐班这一点就无法实现。如果没有学院的实习保障制度,这些老师距离执业律师将遥不可及。对于已有执业资格的教师,如果本人有办案热情的,也应以完善办案保障制度为宜,毕竟此时办案已超出了个人意义。

(四)明晰成果转化监督标准

对于外派学习、进修、锻炼的教师,仅仅要求在结束返校后提交一篇论文或考察报告是不足以察看其成果转化情况的,建议每位教师带着较为明确的目标外

出实习、进修、锻炼,如果还没有考虑成熟自己外出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学工作的哪一方面能力或知识的提升,那么学习的效果显然可以预见。在明确目标后,通过学习、进修、锻炼,这些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没有实现原因又在何处,在返校后的教学工作中这些成果有没有体现出来,通过哪些方面体现的,具体的佐证材料有哪些,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成果转化的考察因素,总而言之,没有监督的工作是没有效率的工作,学院应当在付出努力培养法学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明确工作监督标准,以保障该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取得预期效果。

(五)优化挂职锻炼者的相关待遇

为了激发更多的法律课程教师踊跃报名挂职锻炼,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挂职锻炼的教学促进效果,希望学院能从多方面考虑,优化挂职锻炼者的相关待遇,进一步完善挂职锻炼制度。首先保障挂职锻炼者不必同时担任校内教学和其他任务。既然是挂职锻炼,就应被视为接受单位具体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理应在工作纪律和其他要求方面与其内部工作人员同等要求,如此才有彼此认同、信任的基础。其次根据实际需要,挂职锻炼时间长度可灵活安排,不必一刀切,都是一个学期,长的可为一两年,短则可少于一个学期。在课题选择方面,应更注重教师在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所作的选择。由于挂职锻炼者在挂职期间没有上课,没有课时费或绩效工资,也无法享受学院每个工作日免费午餐的待遇,反而可能要加大上班的交通费和餐饮费等必要开支,因此,在补贴方面学院也应有所考虑。

【参考文献】

1.冯俊、陈岳.谈学论教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张铁岩、吴兴伟、刘铁雷.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3.张海波.浅议教师的教育素质.中国成人教育[J].2008年,03期.

第二篇: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社会公益性法律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保障司法人权和司法公正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民主与法制健全程度的标志,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象征,在推进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援助工作职能的发挥,直接关联着一时一地社会和谐的实现,让更多弱势群众享受法律的公正。本文拟从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初步实践,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认识,作一探析。

一、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现状

我县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推进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等多项措施,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快速发展,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建设起步早、标准高。坚持法律援助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始终把“便民高效”的服务宗旨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为弱势群众提供便利。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推 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模式,在县城繁华的闹市区晋阳路,人民法院旁,设立沿街落地受理大厅服务窗口,办公场所面积200平方米。在受理大厅内公开办事的程序和制度,将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职责、法律援助服务承诺、咨询接待制度、受理审查指派规则、工作流程图、法律援助须知等内容上墙公示。建成了多元化、全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整合了法律援助的各项工作职能和资源,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电话专线、窗口接待咨询、网上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的优势,基本实现了统一规范有序的网络化、具体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全方位工作目标,从而使法律援助“窗口”服务平台成为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基层服务工作的一个亮点。

(二)法律援助工作制度比较完善。注重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规范制度,把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统一审查、统一指派、统一监督的“四统一”制度。建立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提供服务。推行结案评估制度、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论证制度、援助案件公示制度、援助案件开庭旁听制度、考核奖励制度,通过案件办理的过程监督和结案后对案卷的审查来抓好管理,对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进行监督,切实提高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

(三)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比较健全。在各镇(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村)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整合资源,建立了一支由县司法行政专职人员、律师、公证员、镇(街道)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个由县法律援助中心、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点的三级组织网络,构筑了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平台。

(四)形成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调解中的主导作用,通过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农村、农民和农民工所产生的各类受援案件,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方便群众就近就地解决纠纷。特别是赡养、抚养之类的纠纷,以非诉调解的方法,既不伤当事人的感情,又降低了法律援助的成本,往往能达到事半倍的效果。同时,还采取诉调相结合的方式,与公安交警部门、劳动部门、人民法院联动,诉前解决交通事故、“欠薪”纠纷、工伤事故等受援案件,从而使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积极化解突发性的群体事件。由于经济环境不佳,因企业倒闭或无法正常经营造成的拖欠工资的群体性劳动纠纷有所增多,不断有企业因不堪重负而停产关闭,许多企业员工为追讨经济补偿金、欠薪等而发生劳资纠纷,个别业主“不辞而别”,致使企业员工群情激愤,发生了企业员工 集体堵塞道路、到政府部门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县法律援助中心充分认识到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性,充分发挥法律职能优势,积极应对,开辟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2004至2009年,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群体性劳资纠纷法律援助案件127件,受援人数达3121人次,讨回工资1254余万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加大新居民法律援助的力度。针对新居民大量涌入,法律援助需求增多的实际,注重全面落实新居民法律援助的相关规定,做到新居民和老居民一个样,外地人与本地人一个样,并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在县新居民事务局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站,并在各镇、县经济开发区、木业城等集聚区域的新居民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服务分站,构筑起新居民法律援助服务的工作体系。

二、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律援助人员的队伍的量与质决定了法律援助机构服务能力的高下,一支专业、高效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队伍是法律援助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职人员少。人员编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三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承担咨询接待、受理审查、指派、案件质量监督、卷宗管理等任务外,还要负责日常管理、宣传、统计调研等工作,工作任务繁多。二是专职办案人员缺乏。我县法律援助中心3名工作人员中无人具备法律职业资格,仅有了两名兼职法律援助律师又担任司法行政领导职务,没有更多精力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几乎全部依赖社会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办理。三是专业培训少。主要是全面系统组织专职援助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少,没有列入日常工作计划,原因是缺少师资力量和相应的培训渠道。

(二)法律援助供需矛盾有待缓解。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宣传的日益广泛,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凸现。首先是专职援助律师少。我县没有形成一支专职的援助律师队伍,仅有法律援助律师2名,且担任司法行政工作领导职务,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其次是法律援助案件居高不下。我县常住人口38万人,新居民33万人,现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4478人,最低生活保障两倍以下低保边缘户为4195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9659人,残疾人7000人左右,仅以2009年的统计来分析,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0件,接待咨询2358人次,平均每个工作日有一件援助案件,10多人次来访咨询。工作人员数量与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制约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瓶颈。

(三)法律援助站点管理有待加强。尽管我县已建成县法律援助中心、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三级网络已出具规模,但实际工作中,受编制、体制、等因素制约,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仍存在一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有的工作站明确了工作人员,积极谋划开展工作,办理非诉讼法律援助,建立了法律援助台帐,而有的工作站的法律援助工作几乎没有开展;二是工作站的职能未能全面履行,法律援助站的职能中法律咨询解答、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对公民提交的法律援助申请进行初审等工作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三是法律援助工作能力问题,由于基层工作站依托司法所设立,司法所人员少,承担的任务又重,难以有精力保证援助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法律援助站的人员对援助的条件、范围、管辖地等未真正了解掌握。

(四)法律援助受援面较窄。目前,我们执行的法律援助受理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项范围”。《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较《法律援助条例》就事项范围作了扩大,增加了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两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又作了扩大,可将农村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邻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伪劣农药、种子、化肥坑农事件,环境污染造成种植、养殖业损害 和其他人身损害,以及家庭暴力等涉及民生的事项,逐步列入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二是经济困难标准。除了农民工工伤案件、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之外,都需要提供镇(街道)民政部门或新居民事务所出具的经济状况证明。法律援助对经济困难证明只做形式审查,只要申请人提供了相应的证明,都予以认可。三是案情审查。这方面,主要考虑部分不合理、不合法请求,或者缺乏证据没有胜诉可能性的案件等。对法律援助条件的掌握比较宽松,但是从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往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看,受理范围集中于工伤、交通事故、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赡抚养等,受援人集中于低保对象和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受理案件范围仍然较窄,经济困难依然门槛较高,大量需要法律援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五)法律援助管理有待加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的管理是指对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服务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估的活动,它贯穿于法律援助实施的整个过程,以确保案件的质量和效率。虽然我们对法律援助的咨询接待、受理申请、审查指派、代理辩护、监督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了规范、完善,但由于中心工作人员少,缺乏专人对法律援助案件的管理尤其是对案件质量进行监督、追踪、评估。

三、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思考

(一)抓好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推进法律援助事业持续发展。根据司法部的测算,一个县(区)的法律援助机构要有效地完成日常咨询接待及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业务指导、与管理、统计及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至少需要5名工作人员,而实际上在现有机构编制内难以有效的解决。法律援助队伍包括法律援助工作管理人员和承担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我们不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在法律援助机构设臵公务员岗位的同时,聘请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担任法律援助律师,保证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中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达到一定比例,法律援助工作管理人员负责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案件指派、监督、管理等工作,法律援助律师作为负责为法律援助审查工作提供专业意见,接待处理法律援助咨询,办理部分法律援助案件,这样可以缓解法律援助机构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整合社会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水平。一是培养专业化专职化的服务人员。由于法律援助案件相对集中,受援人多是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定人群,因而引导法律援助骨干律师、法律工作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一批致力于某一类法律援助案件的专家型律师和其他有专长的办案人员,将更有利于提高法律援助办案效率和质量,也更有利于保护受援人利益。二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 助工作的社会组织目前主要有在工、青、妇、老、残等社会团体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这些组织的援助对象一般都是经济困难的职工、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他们的存在也方便了弱势群众得到法律援助。三是在有关部门或弱势群体集中的地点设法律援助站点。如在法院、劳动仲裁设法律援助接待点,在外来民工聚集地设民工援助站等,方便群众及时得到援助。四是不断更新、及时补充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工作体系,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延伸。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保障困难群体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案件中将日益发挥其独特作用,而在村(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有助于困难群众便捷地寻求到法律援助,及时解决矛盾纠纷,使越来越多的人就近寻求法律援助。规范化的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应有独立的办公室,至少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有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值班接待,与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窗口一起实施标准化服务。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可以依托人民调解室建立,联络人员由专职人民调解员兼任,也可以由法律援助志愿者担任,主要职能是掌握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宣传法律援助工作、接受群众对法律援助的咨询、对公民提交的法律援助申请进行初审、对参与初 9 审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跟踪回访等,社区援助站点的工作受街道法律援助站的指导。

(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要以宣传为突破口,依托法律宣传互动载体,普遍宣传与个案宣传、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结合起来,强化法律援助宣传报道,普及法律援助知识,使弱势群众懂得用法律援助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重点拓宽法律援助宣传渠道,在加强现有报纸、刊物、网络宣传的同时,积极运用广播、电视、工艺广告牌等渠道,实现法律援助宣传手段的立体化,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法律援助。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资料、向特困家庭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举办大量的广场咨询活动等,开展法律援助社区行活动,同时借助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宣传典型案例、法律援助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法律援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机制建设,加快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进程。一是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法律援助机构应实行办公现代化,配备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网络等,充分利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传送、数据统计、实现信息网络化、统计规范化;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完善咨询、受理申请、审查指派、管理监督等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规章制度,制定每道程序的服务标准;三是健 全法律援助质量监管体系,专人负责法律援助质量监督管理,通过出庭旁听、跟踪办案进程、回访当事人、检查案卷等对案件质量进行评估,确定质量等级,与办案补贴挂钩;四是强化全程监管工作,用好“法律援助信息管理平台”,对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全程监控,增强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的工作责任性,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五是统一档案管理标准,实现法律援助案件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篇:陶艺实践课程的教学思考

【摘 要】雕塑专业的陶艺课程经过几年的调整,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合理,已开设陶艺通识、陶艺基础、陶瓷装饰、现代陶艺、生活陶艺等课程。课程体系在强调造型原理和制作技巧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及艺术理念。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设置了产、学、研相结合“第二课堂”。在不同知识的合作中引导雕塑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陶艺方向人才。【关键词】陶艺实践课程;合理;创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15-02雕塑专业的陶艺课程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在在大二开设理论课程陶艺通识,大三开设实践课程陶艺基础、陶瓷装饰、现代陶艺,大四开设总结性课程生活陶艺。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陶艺成型方式,装饰方法、烧成的技巧。在陶艺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陶艺教学的一个重点,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着解决问题,并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陶艺教育的实践,正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点。陶艺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老师的职责主要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创作的经验及技巧,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创作,并在实践中检测自己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程度,从而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陶艺有更深刻的体验和了解,通过创作陶艺作品,对学生设计思维,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强调开阔的设计思路、反复训练、学会技能、形成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实践课程需要艺术理念针对陶艺的特殊性,雕塑专业开设了陶艺通识课程,此课程为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陶艺、近当代陶艺与陶艺技法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陶瓷概述、百花齐放的中国传统陶艺、博采众长的西方传统陶艺等;第二部分包括现代陶艺分类及风格流派、中国近当代陶艺;第三部分包括陶艺的成型技法、装饰技法、烧成技法。此课程使学生了解陶瓷艺术在中国美术历史上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的状态,了解不同艺术形态的变化,制作手法的进步以及装饰手法的发展。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日后的陶艺创作有一个铺垫,结合传统的艺术理论从而更好地理顺自己的创作思路。所有的实践课程都离不开理论方面的学习,而理论的学习必须规范化,整体化,即可指导实践又可与现代的艺术思潮发展水平接轨,同时弥补作者的创作修养的不足。因此,实践课程需要渗透理论学习,需要有生命力的艺术理念的介入。

二、实践课程的合理设置好的实验课程需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我学院雕塑专业的陶艺课程内容涵盖了理论与实践,从设计到成型制作,到装饰再到烧成全方位的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得学生们能综合运用陶艺的基本成型技法(诸如泥板成型,手捏成型,拉坯成型,泥条盘筑等)进行作品的创作,完成好基本坯体后再运用刻、划、画等各种坯体装饰手法以及运用釉色进行装饰,最后装窑进行烧制。陶艺方向课程的学习从大二开设理论课程陶艺通识为起始,而实践类课程为大三开设的陶艺基础、陶瓷装饰、现代陶艺,生活陶艺为大四开设总结性课程,为毕业设计做准备。各门实践课程层层递进,并各有侧重点。

(一)陶艺基础陶艺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掌握最基本的陶艺成型方式,如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拉坯成型等几种基本成型技法,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熟悉泥性,并解决立体的造型能力。

(二)陶瓷装饰陶瓷装饰是陶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装饰课程现有设置主要包括彩绘装饰、雕塑性装饰、原料的装饰与火的装饰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釉上彩绘、釉下彩绘等;第二部分包括刻划、镂雕、堆雕、压印和粘贴;第三部分包括绞胎、色釉、泥浆;第四部分包括素烧、乐烧、盐烧及柴烧。通过对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实践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每一种装饰方法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学会自由运用并形成综合装饰的能力。

(三)现代陶艺现代陶艺课程在学生掌握陶艺的基本成型技法之后,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成型技法以及装饰方法,并且加以创作。创作是最能体现学生素质的关键,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专业只有在设置好课程,预想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步骤地实践,才能摸索出科学的教学规律,逐步提高教学的内在质量。

三、设置产、学、研相结合的“第二课堂”在现代创新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实践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现代陶艺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创作和生产工艺为主线,设置了产、学、研相的结合“第二课堂”。安排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和开放性的实践过程,使学生以工学结合的方式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审美情感、审美认知和创作与生产技能。

(一)校外实践基地窑炉烧制等一直是陶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考虑到安全和场地等因素,我专业于校外设立“东崖柴窑”。校外实践基地的设立主要是方便学生对于陶瓷烧制部分的学习,实践基地现有大小两个柴窑以及一个中型电窑,陶艺作品完成后,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烧制的学习和实践,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趣味性。实践基地的设置同时方便了学生与陶瓷手工艺人的交流,我们经常会邀请当地的土陶艺人进行技艺传授,比如拉坯制作大缸花盆等等。同时也常邀请各地的陶艺爱好者来基地进行交流讲学,使得学生能集各家所长,更好地将学校与社会进行有效的链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第三学期”的设置学校把每年暑期定为“第三学期”,设立了1―3年级学生每年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以及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大三的“第三学期”为现代陶艺方向对的实习,通过暑期实习,利用暑期时间,由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江西景德镇,深入产区进行教学实践,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教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到社会生产、技术应用中去培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出了解社会,了解技术应用状况,能够服务社会经济第一线所需要的人才,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陶艺课程的积极性。

四、总结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要注重全面发展,综合学习。陶艺本就是一个综合的,知识交叉的学科,在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上需要集聚艺术理论、材料、设计、雕塑等领域人才的智慧,以及综合的实力来完成陶艺创作。在实践课程中就更力体会到陶艺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培养的是综合创作能力,这就需要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融合到行起,通过老师的指导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理念,新的创造,最终通过实践活动以淘艺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综合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学习,在不同知识的合作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出务实、全面的陶艺人才。

第四篇: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能力,做一名快乐的英语教师

——2009学年暑期培训心得

通过这几天的暑期培训,我思想上关于教学方面又多了进一步的思考,觉得今年的暑期培训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几位名师的发言激起了所有老师的共鸣,同时也给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提高教学能力,做一名快乐的英语老师。

人人渴望快乐幸福。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我觉得人要能快乐1分钟那就别只快乐59秒,只有快乐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老师,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令人羡慕的薪水。老师的生命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学期、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忙碌而平淡的日子组成的,平凡而琐碎。教师们的快乐,何以支撑?

说真的,每天忙忙碌碌,都忘记了问问自己:我快乐吗?我怎样才能更快乐点儿呢?

十三中的胡美如老师的讲座好比及时雨,给我指点了迷津。说实在的,我现在还真的还不够快乐,压力很大,但我向往快乐的生活。渴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质量,渴望活出自己的精彩。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觉得如果下学期能在如下几方面做得再好一些,一定能让我有生活得更快乐。

1、提高教学能力能使我更快乐。这次暑期培训,杭州市教研员吴萍老师给我们做了报告《谈教师的教学能力》。正如她所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立足之本,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就必须拥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练就一身硬功夫,三尺讲台不但让我们享受不到教育的快乐,还会成为老师们的噩梦,烦恼丛生。相反,如果你教育教学能力很强,也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领导的肯定,享受教育的快乐。

吴老师还穿插了个小故事。说的是杭高的一位男老师,他具有着高超的教学水平,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如痴如醉,沉迷其中,师生都觉得时间过地太快,下课了还不想让老师下讲台,每天学生都盼着这位老师来上课。

都说学生负担重,需要减负,有没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减负?难道擅自修改教学大纲,该掌握的东西不让他们掌握吗?我觉得那是对减负的曲解。

我觉得喜欢就是减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已经不再觉得学习是苦差事,他们乐学善学,自动的学习,学了还要学,学习成为了享受。老师站在讲台思如泉涌,精彩不断,讲台下学生如饥似渴,如沐春风,这样的课堂宛如行云流水,恬静和谐。您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不快乐吗?老师能不快乐吗?

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积淀和探究。我的教学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这个境界,但,这是我的梦想,既然有了奋斗目标,那就继续努力吧。相信,多一分提高我就多一分快乐。

2、教科研方面有成就能让我更快乐。身为教学一线的老师,要与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打交道,我们的学生不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等生,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有问题的家庭。面对这些困扰,怎么办?

烦恼、牢骚都无济于事,只有多读书,多研究,把教学一线遇到的教育难题,当成教研课题,逐一研究,研究透了,真正了解了学生,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可蛮干。

老师是平凡的,而当老师又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我们塑造的是人的心灵。在我成长的经历中,曾经得到众多“贵人”的关心、帮助、激励、教导,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学生的“贵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能帮到他们,我会觉得是幸福的。

有人提出:一师一强项,一校一 特色。教科研不是我的强项而是弱项。但是,我有决心变弱为强。下学期一定要下决心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冲破峡谷就能见海洋,相信教科研一定能让我的教学工作走向更高更远的境界。

3、阅读能使我更快乐。十五中的王校长交流的题目是《阅读改变人生宽度,学习助推教师成长》,她说,阅读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滋养底气与灵气。她还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宽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温家宝总理也提倡全民读书。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更要多读书。经常读书的老师,眼界开阔,文化底蕴深厚,思想有深度,看问题更能看透本质。当我们遇到麻烦时,何以解忧,唯有读书。压力和烦恼自然在阅读中化解掉。

我以前的读书都是率性而为,缺少系统。王老师建议大家要系统的读书,并且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并且要广泛涉猎,不只读教育理论,也可以读读哲学,历史的等书籍。

闲下来的时候,或躺或坐,手捧书本,边喝茶边看书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休闲,最好的放松,莫大的享受。只可惜这样闲暇的功夫不多啊。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多读书吧,读书不但能增长知识,还会让我们善良,给我们安全感,带给我们快乐。何乐不为呢?

压力就是动力,准备就是提高,群言就是智慧,历练就是成功。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是教育的前提,智慧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智慧从哪里来?可以这样说,智慧是勤奋出来的,智慧是交流出来的,这几天的交流真地让我学到很多,受益非浅。让我们真正认识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争做智慧型的老师吧。

2010年7月8号

第五篇:《法律诊所实践》课程报告

《法律诊所实践》课程报告

引言

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有效地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一些不法投资者利用公司人格混同手法,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本小组在法律诊所值班过程中就承办过一个涉及公司人格混同的案例。具体案情如下:

2008年6月2日,被告宁波大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张某借款人民币25万元,并于同日出具收款凭证一份。双方口头约定按每月2.5%的利率计算利息。原告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共七次收到被告利息。之后,被告未支付利息,也未归还借款本金。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讨未果,便于2009年6月22日向宁波市江东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还本付息。本案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于2009年8月18日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由被告支付原告借款本金、利息共计26万元,于2009年8月28日前付清。后因被告未按期支付上述款项,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只执行到44730元,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其他财产。于是,原告张某来诊所寻求法律援助。

经本组成员深入了解之后,认为此案系涉及公司人格混同的认定和处理问题。本文拟从这一案例出发,对公司人格混同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一、公司人格混同的认定

公司人格混同又称为“公司人格形骸化”,是指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以致于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其主要表现为公司完全由其背后的股东所控制,且该种控制达到了使公司丧失独立性或在某种业务上不能自主决策的程度。此时,公司已完全丧失了独立的意志能力,成为股东的傀儡。①公司人格混同中,最为常见的表征是财产混同、组织机构混同和业务混同。

(一)财产混同

财产混同是指公司的财产不能与该公司的成员及其他公司的财产作清楚的区分。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财产来自于股东的出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财产就是股东的财产。公司财产是股东的集合财产,公司对该集合财产享有所有权,股东仅对自己出资部分的个别财产在公司全部财产的所占份额比例享有请求权。公司财产与其成员和其他公司财产的分离是公司人格独立的基础。只有在财产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才能以自己的财产独立地对其债务负责。财产混同违背了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相分离、公司资本维持和公司资本不变等基本原则,潜伏着公司财产被隐匿、非法转移或被私吞、挪用的重大隐患,严重影响公司对外清偿债务的物质基础。因此,财产混同是各国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立法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财产混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营业场所,主要设备与股东的营业场所或居所完全同一,公司与股东使用同一办公设施;公司与股东资本或其他财产混合,公司资本或财产移转为非公司使用;公司帐薄与股东帐薄不分或合一;股东的盈亏与公司的盈亏互为混杂,而股东之费用和公司之费用亦互为摊销等等。

2、财产混同也可能是利益的一体化,即公司的盈利与股东的收益之间没有区别,公司的盈利可以随意转化为公司成员的个人财产,或者转化为另一个公司的财产,而公司的负债则为公司的债务。这种情况已表明公司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财产。

3、公司的帐目是否清楚是衡量财产是否混同的一个参考要素。公司帐目是一个公司经

营活动全部过程及盈余的客观记载。同时,备有清楚、完整的帐目及各种表册,也是股东在主观意识上将自己与公司视为不同主体的客观证明。公司无记录或者记录不实,公司没有独立的帐簿,会使公司的盈亏状况难以得到真实地反映,对社会的危害显而易见。至于公司的帐目混乱是否必然构成公司人格否认,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帐目混乱并未导致公司的财产与公司成员和其他公司财产的混同,则不能据此认定应“揭开公司的面纱”。

(二)组织机构混同

组织机构混同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经理、负责人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人员相混同。公司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它具有独立意识。而公司作为拟制的法律主体,其意志是通过公司的股东、董事、经理表达出来的,如果公司的上述人员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人员相同,则很难保证公司能形成独立的完全基于本公司利益而产生的意志,这样公司的独立性将丧失殆尽,独立承担责任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

组织机构的混同主要表现在:公司集团中公司之间董事的相互兼任,总经理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统一调配和任命;公司与股东或两个不同实体的董事、经理完全一致,甚至雇员也完全一致,即通常所说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公司中不召开董事会,公司在人事任免、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决策上不履行必要程序或无必要记录;无视公司的法律形式,不保持必要的公司记录等。

公司组织机构混同,在一人公司与家族公司中尤其突出,因为这类公司与股东之间关系十分特殊,往往会发生公司与股东在事业上的关系混同。按照一般的商法原理,无论是一人公司还是家族公司,构成公司的股东与公司本身是完全不同的主体,他们分别独立的担当着各自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责任,如无其他要素的介入,债权人不能因公司与股东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但是,如果控制股东未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活动,将公司组织机构与自身人格相混同,法院则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责令股东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三)业务混同

业务混同是指公司与股东之间的经营业务、经营行为、交易方式、价格确定等持续混同。业务混同主要表现在:

1、公司与股东或不同公司之间从事相同的业务活动,公司所从事的具体交易行为不单独进行,而是受同一控制股东或同一董事会指挥、支配、组织。同一控制股东又称为单个股东的支配,是指个别股东控制有公司半数以上股份甚至绝大部分股份,使公司被单个控制股东所左右,公司成为被股东利用的一个工具。这时,股东凭此特权不按法定方式运作公司,任意干预公司的具体活动,将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公司的意志,使公司失却了经营自主权和独立人格。

2、公司集团内部实施大量的交易活动,其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价格都以母公司或公司集团的整体利益的需要为准,根本无独立、自由竞争可言,资金也因此在公司之间任意流动。

具体到本案,经小组成员调查,被执行人宁波大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系二人出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叶秀勇、股东周启伟的投资比例分别为90%和10%。另经核实,宁波大邦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邦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宁波大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宁波大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宁波大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叶秀勇,股东都只有叶秀勇和周启伟,各个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等职位均由这两人担任,住所均在江东新天地东区1幢1—3号。本小组成员认为,虽然这几个公司表面上是彼此独立的,但实际 上在财产利益、盈余分配、组织机构等方面已形成为一体,且各个公司的经营决策等权利均③②

由相同股东掌握,这样,各个公司系为已发生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

二、公司人格混同的法律后果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及第64条将法人格否认制度引入了成文法规则,该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能否适用姊妹公司在学界观点不一。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一条款涉及的仅是最传统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即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应刺破公司面纱,直索股东的责任。如果按照法解释学的规则,对人格否认之基本法理进行全面诠释,这一规定完全可以适用到姊妹公司混同的场合。根据“企业人格主体责任”理论,“如股东成立数公司以经营同一企业者,此等公司实际上为同一企业之不同部门,从法律上之观点而言,虽系多数人格主体,惟从企业事实上着眼,此等公司应视为同一法律主体,对外负同一赔偿责任”。因此,否认姊妹公司各自的独立人格,将各个姊妹公司视为一体,对其中特定公司的债权人之请求承担连带责任,不过就是将滥用姊妹公司人格之股东的责任延伸到完全由他们控制的姊妹公司上,由此来救济利益受损的债权人。

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观点也是有迹可循的。2008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法院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与四川泰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泰来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泰来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所作的终审判决,突破了现行公司法中有关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情形的限制,撇开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责令同一控制人项下的数个姐妹公司对外共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外,广东省高院在处理广东发展银行惠州分行诉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惠州公司、惠州市发展总公司、惠州市创源实业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也是持相同的态度,判令惠州市发展总公司、惠州市创源实业有限公司对对外经济发展惠州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鉴于此,小组成员在处理本案时认为,既然被执行人宁波大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则申请执行人张某可就宁波大邦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邦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宁波大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宁波大邦进出口有限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它们对宁波大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以实现自己的债权。⑥⑤④

三、公司人格混同下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依据

笔者认为,民法上之民事主体理论、责任财产共有理论、法律原则等理论可以视为追究姐妹公司责任的法理基础。

第一、民事主体理论。法人毕竟不同于自然人,它是法律拟制出来的权利享有者和责任承担者。要成为法律上的拟制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如名称、组织机构、财产、独立责任能力等。如果不具备规定的经济条件,那么该法人即使进行登记注册,也不能成为法律上的拟制主体,而仅仅是被视为经济实体,不能享有独立责任的权利。因此,一旦多个公司之间的组织机构、财产等发生混同,各个公司就不具备拟制法人的条件,各个公司就被视为单一经济实体,不再享有独立责任的权利,其实体财产和责任将被合并到一起,并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和责任那样对待。楼东平、陈文东认为人格混同时的姐妹公司,“其中一个公司只是名义上的,或者两个公司是混合运作的,其实质上具有同一性”,“可作出两个公司实际为一个公司的界定”。

第二、责任财产共有理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公司成为法人的必要条件,也是法人的特征。而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其是否拥有独立财产为基础的。当姐妹公司之间的⑦

责任财产发生混同时,各姐妹公司实质上对该责任财产都具有处分权,且事实上也进行了处分,那么基于责任财产所产生的债务,应当由各姐妹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三、法律原则说。依据民商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公平正义、权力不得滥用、交易安全等原则,公司在民商事活动中必须讲究信用、诚实不欺,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依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姐妹公司为逃避债务而混同人格,显然违背这些法律原则,加上公司之间实际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姐妹公司之间理应各自为对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四、公司人格混同在司法实践处理中的困难

虽然上述民法基础理论在法理方面能够说明人格混同下姐妹公司各自对对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是,适用民法基础理论进行判案,在司法实践中会存在以下几点困难:

第一、举证难度大,举证成本高。由于适用上述民法基础理论的举证原则都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都在原告身上,可是要证明姐妹公司之间发生财产混同、财务混同、股东混同等事实的关键证据大都为公司所掌握,而公司多数情况下不会配合原告提供相关证据,此时,原告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即使能够收集到上述证据,举证的成本也是很高的。高难度、高成本的举证,使得人格混同下姐妹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件,大多数是高额标的,这实际是给原告设置了不合理的诉讼门槛。

第二、操作标准不统一。无论是民事主体理论、财产共有理论,还是规避法律理论、法律原则理论,它们毕竟只是法理,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直接使用法理进行断案不够普遍,并且各个法院,甚至是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对法理的实际操作都无法保证标准的一致性,这将直接影响到案件审判结果的统一性。

第三、可能导致民法基础理论被滥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个法律原则在某个个案中被突破使用,法官就会将此法律原则或此些法律原则延伸适用到其他各式各样的案件中。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法律适用原则,无形中赋予法官巨大的自由裁量权。

五、完善我国对公司人格混同法律规制的建议

第一、建议在我国公司法中增加关于公司人格混同的相关规定。为满足实践需要,应当在我国公司法中补充关于公司人格混同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等的规定,期望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公司人格混同的适用条件,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基本一致,但是必须留意,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相比,公司人格混同的构成要件亦有其特殊性,需要通过立法将其明晰。

第二、注重司法实践的积累。新《公司法》立法之初,尚未完善,成文法难以概括列举,鉴于司法解释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可以在审判实践中充分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以司法解释逐渐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此外,各级法院可以在司法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对公司人格混同的判例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得到广泛认同以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将其公布为具有参照意义的典型判例,经过对若干典型判例的总结,可以将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正式的立法。

第三、提高法官的素质。我国是大陆法国家,在立法模式上,以成文法为主,司法解释和司法判例为辅,同时赋予法官一定自由裁量权。但是由于公司人格混同的立法尚未完善,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去间接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司法上提供的这种救济方法有着不确定性,要求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对抽象的法律原则作出解释,而这显然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对法官的各项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加强法官的职业化。

第四、加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尤其是公司人格混同的认识和研究。目前,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尤其是公司人格混同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尚属薄弱,各级法院对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不⑧

一,造成实践适用结果的差别比较大。学界可以充分发挥权威作用,对公司人格混同的学术研究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总结,为健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出贡献。

结语

通过在诊所承办这一案件,笔者对公司人格混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笔者认为,公司人格混同行为日益猖撅的现状与法律规定的空白之间的矛盾,使人民法院在面对因滥用公司人格而引起的公司人格混同现象时处于无法可依的窘境,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司法成果,在我国完善公司人格混同的法律规制,以弥补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框架体系的不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⑤何玉珊:《完善我国对公司人格混同法律规制的建议》,《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3期。曾英姿:《从一个具体案例谈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期。谭玲:《试论公司人格混同》,《杭州商学院学报(原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李岳:《对公司人格混同司法适用的再思考》,《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吴建斌:《公司法人格否认成文规则适用困境的化解》,《法学》2009年第7期。

⑥ 邱丹:《公司人格混同的认定及处理:广东发展银行惠州分行诉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惠州公司、惠州市发展总公司、惠州市创源实业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评析》,《法律适用》2004年第8期。

⑧ 楼东平、陈文东:《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法治研究》2010年第4期。何玉珊:《完善我国对公司人格混同法律规制的建议》,《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3期。

下载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高法律课程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思考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思考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就是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意义重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努力。 提高审时度势......

    提高探究课程执行力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探究课程执行力 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浅谈《人物访谈》后的思考 关键词:热情自信实践创新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本学期我在八年级探究课中主要做了两个课题,一是《聚焦古......

    提高控申检察法律监督能力的实践与思考[精选合集]

    提高控申检察法律监督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对检察工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维护公平正义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久前相继召开的全国、全省检察长会议,对检察......

    培养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

    提高教学能力感想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总和。同时,也是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

    法律实践”教学实施细则

    法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法律实践”教学实施细则 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吸收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试验,落实 “中央......

    关于提高组工干部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提高组工干部创新能力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对新时期组织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全......

    关于加强修养和提高廉洁自律能力的思考(精选)

    文章标题:关于加强修养和提高廉洁自律能力的思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存在能力的问题,这一能力的大小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分析。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就是促进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