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推荐)

时间:2019-05-13 07:2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推荐)》。

第一篇: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推荐)

《孙瓦房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孙瓦房小学课题组邱常廷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媒体的运用、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一两次的全员培训,就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新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农村小学面前的一个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建设“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3、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但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对校本教研的形式内容等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种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不是对过去的教研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过去教研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策略和一种方式。作为一种理念,校本教研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教师应发挥自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态去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作为一种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学校利用现有教研资源,整合多种教研力量,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高效教研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方式,校本教研要求专业人员加强服务,深入学校,与教师形成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要加强反思,形成与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共同构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小学在规模小、教师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开发校内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确定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体备课式。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分学科对每一册教材进行

分析(利用教参中的光盘进行集体分析),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有个整体的认识。鼓励教师用电子化备课,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及时地记录在教案中,教师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使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下一位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新的教案。

2、同课异构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师教研的主要阵地。青老携手同上一堂课,进行公开教学,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给全体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中学到东西,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

3、反思评课提高。反思分为课反思和周反思。课反思是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以廖廖数语将自己的体会记录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结合自己一周的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师自我提高途径,因为教师本身只有通过自己主动、认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讨,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接触到理论、新理念得到内化,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构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骤

2010年的3月份开始,用1——2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师分析教材,并发动教师到各教育网站上搜索本册教案作为参考。同年级的课任教师对教案进行整理,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在课题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以教带研开展我校的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实践,举办家长开放日,推行家常课、推门课等活动。将教师教育过程的实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中心发言制:即确定研讨的专题,由1-2名教师重点准备并且主讲。教研组先后确定了一系列专题,教师们轮流准备着不同的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内化,阐述新观点、新理念,与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达到了抛砖引玉、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教师们带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家引导、集体讨论、共想对策,把问题化为全新的方案带回课堂实践的培训方法。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共同的探讨,提高自我诊断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观点,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骨干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农远工程”的录像;开展校内的“青蓝工程”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抓住和萧山劲松小学结对的契机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教师承担实验课题。我们做法是: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市县课题的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师走教学上教研道路。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6月)

(1)搜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并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2)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健全组

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

(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全面收集、查阅有关理论和相关资料。

(2)实践研究。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策略,提高实效,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11年3月至5月)

(1)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巩固成果,并做好后续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机制。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校本研训当中。我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教科研实验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课题组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组长邱常廷老师是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过多项县级课题的研究。组员孙保增、刘松田、闫秀梅都是学校的的骨干教师,主持过多项市县课题的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邱常廷全面负责,设计方案撰写报告

组员:孙保增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刘松田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闫秀梅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九、教研课题如下:

(1)如何养成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2)如何让优生学好,又让差生跟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浙江省常山县白石小学课题组吴植松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媒体的运用、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一两次的全员培训,就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新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农村小学面前的一个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建设“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如今的农村小学正面临着这样一些情况:

1、教师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小学,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教师是由代课教师民或是办教师转正而来的。他们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为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也为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现在他们大多已经退休或是临近退休。教师超编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老的还没退新的进不来,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50岁以上的教师达到50%以上,我校的老年教师的比例更是达到了64%。

2、学校的规模小。尽管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因为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学校的学生数在逐年减少,一般乡镇小学每个年级也就两个班左右,要想在年级组开展教研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以学科为单位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尽管这样有些如英语、信息、音乐、美术等学科还是不能正常的开展活动。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3、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但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新课标的制定给予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合理的开发教材、发掘教材的内涵。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校本研训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对校本教研的形式内容等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种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不是对过去的教研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过去教研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策略和一种方式。作为一种理念,校本教研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教师应发挥自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态去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作为一种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学校利用现有教研资源,整合多种教研力量,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高效教研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方式,校本教研要求专业人员加强服务,深入学校,与教师形成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要加强反思,形成与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共同构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小学在规模小、教师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开发校内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确定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体备课式。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分学科对每一册教材进行 分析(利用教参中的光盘进行集体分析),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有个整体的认识。鼓励教师用电子化备课,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及时地记录在教案中,教师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使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下一位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新的教案。

2、同课异构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师教研的主要阵地。青老携手同上一堂课,进行公开教学,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给全体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中学到东西,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

3、反思评课提高。反思分为课反思和周反思。课反思是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以廖廖数语将自己的体会记录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结合自己一周的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师自我提高途径,因为教师本身只有通过自己主动、认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讨,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接触到理论、新理念得到内化,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构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骤

08年的3月份开始,用1——2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师分析教材,并发动教师到各教育网站上搜索本册教案作为参考。同年级的课任教师对教案进行整理,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在课题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以教带研开展我校的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实践,举办家长开放日,推行家常课、推门课等活动。将教师教育过程的实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中心发言制:即确定研讨的专题,由1-2名教师重点准备并且主讲。教研组先后确定了一系列专题,教师们轮流准备着不同的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内化,阐述新观点、新理念,与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达到了抛砖引玉、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教师们带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家引导、集体讨论、共想对策,把问题化为全新的方案带回课堂实践的培训方法。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共同的探讨,提高自我诊断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观点,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骨干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农远工程”的录像;开展校内的“青蓝工程”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抓住和萧山劲松小学结对的契机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教师承担实验课题。我们做法是: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市县课题的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师走教学上教研道路。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3月至6月)

(1)搜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并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2)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健全组

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实施阶段(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

(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全面收集、查阅有关理论和相关资料。

(2)实践研究。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策略,提高实效,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至10月)

(1)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巩固成果,并做好后续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机制。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校本研训当中。我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教科研实验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课题组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组长吴植松老师是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过多项县级课题的研究。组员潘友生、黄英华、柴振华都是学校的的骨干教师,主持过多项市县课题的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吴植松全面负责,设计方案撰写报告

组员:潘友生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黄英华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柴振华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第三篇:校本课程教研研究课题

校本课程教研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通过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通过一种正当的渠道把正常的、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反映出来的现象和问题,很多都是事实,都是真问题。我们把它反馈给教师,希望教师个人能够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通过教师的大讨论,形成较好的对策和行动方案,再由师生双方面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和谐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对方,由此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师生才会在愉悦的氛围下快乐地工作和学习,这也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初衷!

二、校本课程的现状与趋势

在校本教研推进过程中,各地又不同程度地出现低水平重复和内驱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非自觉的状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这种被动状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使教师从非自觉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呢?正如有的专家所提出的那样,在校本教研制度的管理中要从刚性制度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转变,学校要倡导一种教师研修、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制定一系列教师人力资源培训和持续教育的规定培训,使培养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从非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

三、校本课程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当前,理论界对校本课程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最具权威最被认同的界定。但只要我们翻阅一下资料,上网点一下百度,还是有许许多多,零零总总的关于什么是综合实践课程、什么是地方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的一些定义。从这些定义中,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些三者各自的内在的本质属性。

设臵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理论价值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目的在培养初中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初中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探索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制定了科学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定期交流研究的情况,调控研究的进程,优化研究的方案。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标准等。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应是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所以,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校本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而不应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

七、预期研究成果

校本教材,只是部分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全体学生基本无选择的条件下使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很难对学生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所以,校本教材编好了,还要作为课程来开设,要

接受学生的检验,由学生来选择。没有作为课程来实施,校本教材的编写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校本课程不只是促进学科教学的,有的校本课程对学科教学无明显帮助,不是高考学科所考的内容,但它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都开设有家政、生命教育、人生规划、实践活动等课程,也不是作为高考的课程来设臵的,实际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今天,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装饰学校门面的遮羞布,学校应当树立新课程改革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教育价值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出发,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努力办出学校自身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品位,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让学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和有影响力的世纪人才。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共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2、5——2012、6),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2、第二阶段(2012.7——2012.9),研究实施阶段。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12.10——2012.12,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2013.1——2013.2,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3)2013.3——2013.4,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4)2013.5——2013.5.,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3、第三阶段(2013.6——2013.6),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其它成果著述结集,申请结题验收。

第四篇: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校本研究课题

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校本研究课题

实验方案和工作计划

一、立题背景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如何加快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重要问题。

为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9月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而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仅是一项事关农村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难得历史机遇。要按照“跨越、创新、集成、务实”的思路认真规划和组织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积极探索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模式,推进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深化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应用,尤其是如何利用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和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探索出成功的资源应用模式,推广到今后要实施的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中去,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二、研究目标

将卫星教学播放室、多媒体教室作为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研究的重点,将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科学地应用到教育和教学中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之成为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文化中心,进而以学校为知识传播源,向社区辐射,传播农村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高本地民众文化文明素质。

三、研究内容

1、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强调教师参与培训的方式。1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工作,力图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

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和专业发展能力。

2、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要使远程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发挥,就必须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使优质的课程资源能够真正在课堂中发挥作用,研究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途径尤为重要。探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同时利用网络教室开展计算机教室模式的应用,扩展资源应用范围。

3、合理运用优质课程资源,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远程教育同样也要能够显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作用。所以,远程教育的各种作用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远程教育需要突显出来的优势。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在应用中开展理论与模式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资源、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带动项目内容的实施,在实验量化、比较的基础上重视辐射功能和拓展功能,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普及推广。

五、参研人员

1、主研人员:远教分管领导、教导处负责人,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教研组长,远教负责教师和网管教师。

2、参研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六、实施步骤

(一)2005年4月——2005年12月

以教导处牵头,组织参研人员队伍,了解参研学科与远程教育资源的对应情况。远教负责教师和网管教师负责培训准备工作,起草并拟定教师培训

方案。教导处组织开展教师远程教育资源使用培训工作,撰写培训总结,为进一步培训提供借鉴。

(二)2006年2月—2006年12月

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一些经验,形成基本模式。在实验中继续培训教师。

(三)2007年3月—2007年10月

对基本模式进行实践改进,同时构建评价体系。

(四)2007年12月

开展课题总结,形成“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研究”课题报告。

(五)2008年2月起

逐步在全校各学科进行推广普及,形成整体效益,为同类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提供成功模式和经验。

八、成果形式

(一)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报告》。

(二)《农村初中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规范》。

(三)收集一批适于推广应用的课程整合的案例。

九、组织管理

1、主研人员负责制订课题实验方案,组织教师的培训和实验过程的指导、评估、检查。组织各种交流与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

2、参研人员参加全过程的方案实施,及时完成课题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记录过程,反馈信息,收集个案,整理资料,参与评价。

3、课题结题以后,学校对主、参研人员按贡献率给予奖励。

江油市新安中学课题组

二OO五年三月三十日

第五篇:小学校本教研方案

县**小学校本教研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基础,以科研为龙头,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学教研实际,特制定

本方案。

一、校本教研的丰富内涵

校本教研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学校,以人为本,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活动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不仅注重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注重总结经验,创新理论,探索规律。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

二、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要围绕学校“办出有人文品位的校,打造有文化内涵的人”的办学理念,以新课程为导向,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剖析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校本教研要把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作为基地,以青年教师为生力军,以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整合教师队伍老、中、青各方面力量,研究和解决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讲求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1、继续坚持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例会制度。学校校长每月、教导主任每周亲自主持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分析和解决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继续坚持青年教师拜师工作制度。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青年教师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师,以结对形式进行帮助培养,要求青年教师一年立足,三年成熟,六年成才。每学学校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每学年学校对青年教师拜师工作制度做出显著成绩的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学校教导处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拜师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考核。

3、继续坚持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应以毕业年级为重点,兼顾起始年级和过度年级,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学校行政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视班主任、教师、学生为研究伙伴,分析和解决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年级教育教学经验,对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4、继续坚持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要针对学科教师的实际,注意教师个性,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

5、教师要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每周参加一次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或个案研究。

6、学校开展“三项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或案例评比”活动;每学期开展“教学教研开放展示周”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主题研讨会;每学年开展一次“教研月活动”。

7、主动争取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学校要督促检查教师参加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情况,认真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布置的各项教研工作任务,定期向上级教研部门汇报教研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教研部门及教研员对学校教研工作的支持与指导。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研讨、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学术交流、校际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

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从本组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讲求教研实效,富有个性特色,努力提高教研质量和品位。

1、示范模仿式:由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示范学科教学,听课教师学习借鉴,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用于相似的教学情境,由仿到创。

2、现场诊断式:根据年级组、教研组及备课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某个主要问题进行现场诊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3交流分享式:在认真实践的基础上,给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介绍经验,交流体会,展示成果,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4案例活动式:提供教学案例,集思广益,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校本教研的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校长是校本教研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紧密

下载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作用,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我校继续以经典诵读为校本教学内容,以培养教......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2020校本研修工作总结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乘上新课程的航船,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xxx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依据,以师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继续以教师群体和个体能力发展为宗旨,从......

    庆安小学校本教研方案

    庆安小学校本教研方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修改稿)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落实各级教研部门的文件精神,我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师的现状为基础,以学校为基地,立足教学实际,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

    2018年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2018年校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

    校本教研方案

    驻马店市第十中学2011学年度 校 本 教 研 计 划 驻 马 店 市 第 十 中 学 2011 年 9 月 驻马店市第十中学2011学年度校本教研计划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制度的......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方案

    篇一:农村小学校本研修计划实施方案 光明小学校本研修实施计划 (2014-2015学年度) 为提高我校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根据县进修校《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和我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