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的联系
浅谈新课改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摘要: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育工作者首要的是确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观,把以知识传授 为中心、忽视学生发展,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等等。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小学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转变课程目标、探索新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而这些变革最终都需要由教师来实施,教师各项素质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重新审视小学教师的素质,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处理好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一、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特点
新时期的教师教育表现出下列根本的变化: 一是教育目标: 从注重学历提升到强调资格认定;从强调单一目标的设置到重视多元目标的结合;二 是课程设置: 从强调!学科本位到突出!素质本位 , 从偏重自上而下到结合自下而上;三是培养方法: 从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师资培养模式转变, 从孤立的集中授课到互助的合作 培养;四是培训机构: 从分散定向培养的机构到集中综合培养的机构, 从垄断型、分离性体系到综合性、一体化体系。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启示
新课程秉承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其中课程结构改革是核心, 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 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改变过去陈旧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二是教 师要有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 与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相适应。三是教师要有全面的和更新的教学技能。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 变得更全面。比如, 对于综合理科教师来说, 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 他都应具备且要有将它们统整起来的能力。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 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 故课程设计技能便也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四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
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向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 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程的安排等, 这些问题从来没有 像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 也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这就要求 教师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新时期师范院校教师素养的形成途径
(一)师范院校中的教育人员要进行全新的教育视角、目标定位,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首先, 师范院校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师范院校直接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高素质师 资的重任, 应当努力成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者, 不断创新以 师范院校为龙头的区域性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师范院校必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合作者。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实质上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关系的反映, 理论上讲, 教教育的改革相比基础教育改革而言应该具有适度的超 前性, 只有这样, 教师教育才能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 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师范学校要在改革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者和合作者。其次, 师范院 校 必须 成 为优 秀教 师 和教 育 工作 者 的 摇篮。通过构 建科 学 合理 的课 程 体系 和教 学 方式, 培 养 宽 口径、厚基础、高素养的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博雅人才,加大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在整个培养过程 中的比重, 不断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 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再次, 师范院校应当成为其他高校实施终身学习的典范。我们现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 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 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 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师范教育的概念也不能再局限于职前教育, 而应被赋予终身教育的 新理念, 在逐步延长教师职前教育年限的同时又不断拓展教师在职教育并强化二者的有机联系, 使之成为一体。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 教 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示范性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和人才培养的工程师, 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 , 是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师范院校理应成为这样的机构。在进行全新的教育视角、目标定位的同时, 师范院校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的多元人才教育观。师 范教育只有提供多形式和多变化的教育, 才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选择, 促进个体在原有
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树立可持续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教育观。师范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于培养能够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要正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素质教育理念, 注重人才的全 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 , 使学生在品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能够终生性可持续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平观。师范教育要有效发挥在社会中的调节作用, 就必须坚持 教育公平观。高等学校要注重群体的平等协调发 展, 既注重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又注重大面积人才的培养, 要以生为本, 有教 无类,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师要做好自身价值的重整
首先, 要加强知识运用能力。特别是现代技术的的技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此起彼伏, 而师师范教师的职后培训少之又少, 可以说是一个盲点。技术水平如未得到自修或是局部(学校)的再培训、再提高, 将会停留在大学毕业时的水平。而时代的发展、教育变革不容许停步不前的任何技能水平。其次, 要提高教育研究的意识和水平。当 前教育研究 的侧重点局限于本学科的学术研究, 对于教师专业的专业化问题研究的较少,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 前沿知识、信息 缺乏探究,以及做好对接的实践性研究。再次, 要提升实践能力。研究新课 标和新教材, 这个新的涵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出新的的概 念。基础教育改革是晴雨表, 必须随之作出动作;教学设计要不断翻新, 不能停留于大学所学;有深入基础教育进行研究的意识和行动。亦即: 要时刻关注基础 教育改革动态, 了解基础教育师资在新时期最需要的素质会是什么。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 发展纲要和第五次全国 师范 教育工作会议以教学改革为中心, 全面促进其他各项改革, 把师范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的要求, 师范学校教师也要秉承加强学术性、突出师范性、拓展综 合性、注重适应性的理念, 加强自身素质训练, 提高综合能力, 为基础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第二篇: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回顾:课程改革的旅程
政治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常识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活化(以人为本)
常识化,注重内容目标的多元结构和应用价值,如初中按照素质构成的多元性分类实施,高中则淡化学科体系,力求理论常识化。
生活化,就是强调内容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思路 从生活化到素养化。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依照统一规范,依循既定六大部分的顺序,梳理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思路。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一脉相承的坚守
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整合方式;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德育功能。
课程的综合性特质,有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的基因,是论证一切问题的基础。
基本理念:与时俱进的追求
包括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 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每个素养要素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用核心素养来呈现课程目标,既包含三个维度,又关注三维目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课程结构
经济生活——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生活 政治生活——政治与法治+社会活动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哲学与文化+社会活动
选修:6个模块——3个模块(经济与生活、法律与生活、国际政治与经济)一是简化(课时);二是重构(社会活动);三是统筹(必修与选修1);四是规定动作(法治教育、社会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课
学科内容-核心素养-课程内容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必修1、2、3,选修1、2
课程形态:以核心素养为轴,统整三组集合 必修一: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人类社会的历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政治与法治
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框架,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必修三:哲学与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阐释社会生活、个人成长中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框架分析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支撑总框架之“四维”:以四个素养要素为一以贯之的红线;红线穿珠,涉及四个全面,五个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内容。
必修一讲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为主题,以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为主线,以树立理想信念为主旨。
必修二讲焦点: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为主题,以三者统一为框架,以坚定政治立场和方向为主旨。
必修三讲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以四大观点为主导,以确立三观为主旨。
五、学业质量标准
指学生在完成本阶段、本学科学业时,应该具备的体现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基于课程实施的测量尺度,应与课程目标直接关联;是学业成就的质量标准,应提供学习课程内容的基准——标准有下限;是能够对接高考测试的评价依据,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育质量比较的关键指标——标准无上限。
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导教学与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教材编写的依据。研制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源
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把握课程内容;基于课程内容及其学业要求撰写学业质量标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形成测试评价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是源与水的关系。
操作规范:以核心素养为魂
挑战:有关内容的表达是否够清晰;有关水平差异的特征是否易辨识,有关素养指向是否可操作,取决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规范方式。
原理:以核心素养的表现为支点,以课程目标的阐述为起点,这是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理论框架。
操作:紧扣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依循课程目标的表达顺序,参照每个素养要素的水平划分,依次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分四个水平描述,这是建立规范方式的陈述框架。学科核心素养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规范,是魂与体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结构的变化:教学与评价建议合一;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单列。焦点的变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核心素养水平及学业质量标准的测试。
重心的变化:简化通识性阐述,直面本课程实施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关键问题。
关键抓手: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学科课程的内容采取活动设计的方式呈现,包括社会活动,被称为课程内容活动化,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叫做活动设计内容化。
就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修订而言,它是实现以发展核心素养来主导课程实施的关键抓手。
这也是最具争议的变化。操作难度太大。“非驴非马”之辨
着眼课程实施的方式。秉持活动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包括学生的经验、关切、自主选择的权利、自行建构知识的过程;又具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本位的特质,包括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着眼课程类型的划分。它本质上仍然归属学科课程。活动设计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是可选择、可调整的。学科内容是确定的,活动安排是不确定的。所谓活动型,是发展素养要依托、依赖课程实施的新类型。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之举 因势而谋,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导。(三组集合)
应势而动,响应创新理论教育的创新课程类型。(变动常态化)
顺势而为,以门票式学习路径主导学习过程的课程新类型。(转型期、信息化)
乘势而上,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塑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突破了课程论的常规,体现了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聚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维一体呈现课程目标的改进模式;整合与呈现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划分与描述质量标准的根本;引领课程实施的创新类型。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见仁见智,如何为素养?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见证素养?“忘掉具体知识,留下的便是素养吗?
“素养”之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的素养,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见于纲要)
学科素养不同于核心素养,在于它有赖于特定学科学习的滋养,是需要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证实的学养。(见于课标)
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学科素养,在于它是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孕育出来的。(见于课程)
课程,是实现学科与核心,即学养与教养的枢纽。
2、如何提炼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立足于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素养,而不是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着眼于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即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然后依据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3、怎样命名学科核心素养要素?
如公共参与,看起来是表达一种状态或行动的用语,实际上它表达的是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态度和能力,无疑是一种素养。
4、如何阐述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作用——表现
每个要素的定义:一是词义(学理术语);二是内涵(中国观点)。每项要素的作用,都指向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
每个要素的表现,是表达课程目标的方式,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起点。政治认同、词义: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是什么)内涵: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和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
作用:发展政治认同,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多重要)
表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什么样)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基本格局
阐述这四个素养的内涵及其作用,包括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见于学科核心素养。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的表现,见于课程目标。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价值,即总体把握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意义的两个视角,见于教学与评价建议。
这三部分构成了课程标准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格局。
5、如何总体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引领课程实施的纲领,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素养,应有全方位、全口径的总体把握,主要有两个视点。
视点1:每个要素的独特价值,着眼公民培养的意义,可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中国公民。
信仰:坚守共同理想的信仰,基于政治认同的理念信念。思想:源于科学理论的思想,理性精神的结晶。尊严:凝结着自由、平等、公正价值取向的尊严。担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共参与的主动行为和强烈意愿。分为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公共参与。
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共同标识。理性精神是思想认识基础。
法治意识是必要前提、必然要求。公共参与是行为表现。
视点2: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它们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回应有关质疑
政治认同的内涵是否要涉及价值观。四个素养能否覆盖全部课程。四个素养要素可否相互替代。四个素养要素的容量是否均衡。
6、如何划分核心素养要素的水平?
需要关注层次之间整体的、变化的、递进的关系。
应该采取一种整体观,每个水平都需要确保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主要表现上的完整性。
要根据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实质性变化来确定各级水平的具体内容,要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性及需求。
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发展阶段的递进关系。
7、如何测试核心素养的水平? 测评框架
情境——任务活动——学科内容 素养表现
要有效设置相关的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来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要求被测者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完成某(几)项任务,引发评价者预期的行为表现,由此证实核心素养水平。
差别式评价(标准)
以求异为取向差别式评价。有共同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以确认基本观点为共同标准(如课程目标),允许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素材,基于不同经验、采取不同思路、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透过这种有差异的解题过程与思维过程,缺“大题”有多难?
例如:某项公共政策的出台(交通、城建、城管„„)某件重大事件的评估(安全事故、重大灾难、奥运、世博)某个热点话题的评议(七个怎么看,辩证看、务实办)某一历史问题的认识(革命、建设、改革)
8、用什么话语体系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既不固守以往僵化的话语体系,也不照搬时下西化的话语体系。采用创新理论的话语体系,保证其学术权威性。“高大上”之辨
怎样把高大上的追求创造性转化为生活化的议题,即遵循什么路径走向高大上的素养。小结
一、我们选择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
二、素养不素养,关键看评价;好用不好用,关键看标准。
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反对两个虚无主义、两个教条主义。
第三篇: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学习心得 2011年4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很荣幸的加入了呼兰区骨干教师的队伍,并参加了培训。在培训中很荣幸的听到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高爱玲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校园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效而早为人们所重视。各地各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倾注了很大热情,对校园文化建设所作的理论上的探讨与实践上的探索,为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并向更高层次跃升,已成为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校于2003年秋开始对学校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研究初步表明: 深化课程改革,校长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千方百计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依法治校,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重建;必须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探索课改新路,建立校本管理新体系。
学校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依靠教职工来办学,与全体教职工一道认真探索课改新路,努力建立校本管理新体系。
1、重建教师评价体系。学校要实现校长的办学目标,要取得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根据我校实际,我们把教师评价引向激励教师发展、提高广大教师“以育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突出“重教书育人、重更新观念、重学法指导、重教改教研”等“四重”教育过程的发展评价。为了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尝试。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1、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3、指导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指导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作出评价。
2、重建学生评价体系。根据我校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设立“五重视”评价体系,即:重视习惯养成、重视进步发展、重视特长、重视创新思想、重视实践等。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新体系。学校在学习落实好上级所规定的课程教材外,根据新课程的突出特点[打破了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系]。我们正着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引导教师在充分评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挖掘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对原有的活动课、兴趣课进行提升、整合,行成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即将开发的课程有:根据校内教师自身特长开发的《活动课案例》,为强化德育工作开发的《礼仪教育》,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而开发的《信息技术》等。
4、重建五年规划。根据当前课改形势与学校实际制定五年规划,并将每年对五年规划重新审视、反馈、整改、更新,再制定,真正使五年规划成为动态的、三维立体的目标管理指路明灯,彻底改变过去一层不变的静态桌面计划。这样方可促进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再上新台阶。
二、科研兴校,创新教研模式,进一步深入课改实验。受教育科学理论贫乏的约束,我校的教育科研能力偏低。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对学校的振兴和发展至关重要。科研兴校要树立三种意识:
1、树立“主动”意识。没有教育科研的意识,视教育研究为不切实际又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份外追求,也就没有自觉科研意识与行动。迫于职称评定对教育科研的硬性规定,或迫于学校的硬性科研规定,临时抱佛脚,突击赶写一两篇论文,填补空白,应付差事,“科研一阵风”,质量必然打折扣。注重“主动教研”意识,就是要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长期不间断性的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与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每位教师都应主动地、能动地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2、树立“过程”意识。树立“过程”意识,就是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对教育科研的正确认识。我们积极开展新课改主题月活动,如学习新课改理论月,尝试新课程新教法实践月,新课程实践研讨再实践月,新课改学习培训提高月,反馈小结月等。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月教师必读一篇教改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用新教学理念上一堂课。
3、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创新能力,是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到成熟阶段后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有志于科研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是不够的,陶醉于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剪裁、仿制,更是要不得。首先,一个教师要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揭开纷纭的教育教学现象,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重大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其次,要敢于冲破原有的旧模式,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成为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也将一直努力下去。我们将继续为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而尽自身微薄之力
第四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六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以及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教学重点: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途径。教学难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课时安排:2课时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一)教师的处境与台阶 1.教师的危机感:
2.教师的压力与动力:个人成长的台阶
教师成长获得荣誉性台阶的需要:成为学校的名师(骨干教师),国家级、省、市、县各级教学名师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教师成长获得业务性台阶的需要 :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二)新课程新环境——对教学的调查
1.调查样本反映的现实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
■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 ■调查结果
(1)教师情况:离开教学参考书,80%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课堂同步练习,至少85%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标准化试题集,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
(2)学生情况:
学生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约58.3%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0.5小时;22.1%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只有15.5%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多于1小时。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只有12%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
关于作业类型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2.新旧课程环境的比较 3.新旧教材观的比较
旧教材观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必须是事实性知识,对师生和教学具有绝对的权威
新教材观
教材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范例,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 以课程标准间接指导、柔性控制 教学指导书提供参照
用大纲直接指导、硬性控制
教学参考书提供具体指导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一)从师生关系看: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积极的旁观、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
帮助学生自我反思,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搜寻并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意义;营造并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评价学习结果和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2.尊重、赞赏、倾听
特别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业成绩不良的、被孤立的、有过错的、有严重缺点与缺陷的、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
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的独特性;赞赏学生的任何成绩;赞赏学生作出的努力和所表现的善意;赞赏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与超越。
倾听:学生的需要、欲望、情感、思想„„
(二)从课程运作看: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构者
1.作为课程建构者的教师: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设计者;
教师的课程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2.明确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
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4.对教材功能和性质的认识
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发展学生能力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的窗口;学生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桥梁;教和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教师再创造的基石,而不应是束缚教师的枷锁。
(三)从工作方式看:教师是教学的合作者、研究者、设计者
当教师被新技术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教师的角色应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换。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成为教学的合作者。由于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课程和教学范例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教师应以建构主义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使教材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学习和熟悉信息技术,通过网络采集最新的信息补充到教学中,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四)从职业发展看:教师是学习者、自主发展者、专业工作者
1.教师是学习者和自主发展者
(1)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上课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教学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2)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应把工作重心导向智慧能力和理性心灵的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学习应是一种认识、探究、体验、交往的学习过程。
2.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
(1)专业人员。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2)专业特性:教育学科是教师共同的专业。
三、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三个层次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至于“道”; 二流的教师教方法,止于“艺”; 三流的教师教知识,止于“技”。
(二)教师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 谋生型:工作=挣钱第二种: 事业型:谋生+事业
第三种: 快乐型:谋生+事业+快乐(痛,并快乐着)
(三)教师教学的三个层次、三重境界
“懂”:以正确传授并且教会学生正确掌握的层次为“懂”。(我知道了!)“透”:以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心智发展的层次为“透”。(我理解了!)“化”:以沉浸其中热爱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的层次为“化”。(我运用了!)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等式”: 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研究+实践
教师的专业发展=智慧+勤奋+培训+机遇 教师的专业发展=经验+反思 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我们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学历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专业发展的“降压阀”和“转换钮”
3、在职培训: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巡回流动培训、基地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
4、自我教育:理性阅读、课题研究、教育博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新旧教材观的区别。2.简述新旧课程环境的区别。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是如何转换的? 4.简述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五篇:教师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现场交流研讨会学习体会
教师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现场交流研讨
会学习体会
上周去参加全国教育创新区域联盟xx年会暨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现场交流研讨会,收获满满,感想如下。
一、被xx县实验小学的课改精神深深打动。该小学每个班都是大班额,80人以上,听说学生最多的班级达到93人,在这样高密度的环境下,单是日常教学常规工作的完成就很难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更是不易,然而,教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xx县实验小学明确课改要求,努力营造教研氛围,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创新发展,下大力气落实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想,任何的努力都是与坚定的信念不可分的,在日常工作中,我意识到教学教研活动经常被各项事务所冲淡,本学期更是感到这种缺失的可怕,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师团队效率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没有教研活动,教师队伍没有有效的团体行为支撑,变得涣散,学校管理也会增加难度和负担。我校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制定了学校工作要在突出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凸显教研主线的工作方向,作为以后工作的引导,坚定信念积极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第一天上午听了一节语文课,大班额教学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小组合作与总结也费时间,所以基本以讲、读为主。与规模化相比,我们是小班额,易分组,易合作,易管理,易总结。24字是贴合我们实际的教学模式,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24字课型的优势,现在大多数老师都已接受新的模式,坚持下去,一定会看到收获的喜悦。第二节有在教室内上的活动课,在操场上也有多个班体育,重点看了足球和跳绳两节课。个人认为在足球训练上实战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运动量,培养团队精神。本学期我校在足球训练实践活动中,以训练和实战相结合,更是发现体育运动对其它学科的反促进作用,只要让孩子们参与足球活动,他们愿意答应完成许多学习任务,这些方面,以后还要继续实践与思考,让体育活动成为教学的有益辅助。
三、听报告主要学习了关于核心素养和一些教学软件的应用。核心素养的报告与论坛是主要内容,它是对立德树人的具体阐释和细化,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以立德树人为主导思想,紧跟教育形势,学习核心素养具体内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校工作必须重视的。写到此,感到教育的责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培养,责任重大,岂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