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50分)
一、汉语拼音(1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Yǔ
wãn
sù
zhì
jiào yù
pãi xùn
câ
shi.()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便宜(pián
biàn)
校对(xiào jiào)
结束(sù
shù)
3、填空。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二、字词句部分(24分)
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共有()画。“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共有()画。(3分)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刚笔自用()
叹为观只()
暗然失色()按步就班()惩前毙后()
谈笑风声()
丰功伟迹()义不容词()
3、在下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6分)
()水一战
袖()旁 观
孤()难 鸣
屈()可 数
()有 成 竹
()缠 万 贯
得()应()
牵()挂()
()大()细
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3分)
(1、)有三个爱吃辣的人聚在一起,都说自己不怕辣。根据下面三个人的表述,你认为谁最能吃辣呢?()
A、甲说:“ 不怕辣”。B、乙说:“辣不怕”。C、丙说:“怕不辣”。
1(2、)下面三句话中,哪一句表达了“你和我”都要去的意思。()A、你去,我不去。B、你去?我不去!C、你去!我不去?。
(3)“形象”一词有以下4种解释:A、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B、能激发人的认识活动的具体形状;C、人的形状和姿态;D、表达具体生动,选择下面各句中的形象,各是以上哪 种解释?(1)、祖父的形象又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2)小说塑造了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3)张老师讲的话很形象。()(4)利用音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形象教学,效果非常好。()
(五)下面几句诗写出了山村的美丽风光,你见过这样的山村景色么?请你为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写一句广告词。(3分)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广告词:———————————————————————————————————————
—————————————————————————————————————
三、文学常识填空(5分)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2分)
《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
《岳阳楼记》——()《三国演义》——()
2、巴金的《爱情三步曲》是《
》、《
》、《
》,《激流三步曲》是《
》、《
》、《
》(3分)
四、阅读欣赏 :下面这首绝句通过淡淡的背景、稀疏的笔意,写出了春夜的生意盎然,读来亲切有味,境界全出。(3分)
夜 月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选自《唐宋绝句选注析》)
1、第3句诗中专写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的是哪一个词?(1分)答:。
2、第4句用“新透”写“虫声”,写出了春天来临之妙。请把这句诗用散文的笔调展现出来(2分)答 :。
3、请将你所熟悉的描写春天的一首古诗词工整漂亮地书写下来。注意使用标点符号。(2分)
四、阅读感悟(8分)
—————————————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去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 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 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卧的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联系上下文,在画“_______”的空白处填上的最恰当的句子。(2分)2.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3.父亲对儿子的三次教育,一次比一次深刻。该文中能显示这个特点的词语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谆谆教诲的关爱之情。(3分)
4、请给该文拟一个题目。
(1分)
第二部分 教学理论(3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 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
3、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______万字以上。
4、识字写字是____________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年级的教学重点。
5、写作教学应贴近________,引导学生关注________,热爱________,表达________。
6、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____字,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____________,体会作者的____________,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___________和________。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浏览。
8、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开展形式。
9、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10分)
1、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6分)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共4分)
(1)写出两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
(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3分)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10分)
《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混了进去,很聪明。”“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湣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10分)
读《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作简要分析,然后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环节作教学活动片段设计。
分析(4分):
设计(6分):
第五部分 :写作(20分)
题目:在你的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片断一定不少吧!请你撷取一个镜头写一个教学故事:
要求:①教学实践中亲身经历的教学故事(第一人称)或看课中领悟到的别人教学故事(第三人称),正反例均可; ②主题突出,情节完整,语言朴实,叙述生动; ③题目自拟,字数不限,注意不要写成教育故事。
评分参考意见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50分)
一、汉语拼音 读拼音写词语
语文
素质
教育
培训
测试
2、pián
jiào
shù
3、恭
公
攻
功
二、1、(T)(tū)(5);(D)(目)(12)
2、愎
止
黯
部
毖
生
绩
辞
3、背
手
掌
指
胸
腰
心
应
肠
肚
胆
心
4、(1)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3)心有灵犀一点通
(4)删繁就简三秋树
(5)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1、宋濂
鲁迅
范仲淹
罗贯中
2、《雾》《雨》《电》
《家》《春》《秋》
四、1、还是一碗上边卧蛋,一碗上边无蛋。
2、试试自己的儿子想不想占便宜。
3、告戒
教训
意味深长
4、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第二部分《教学理论》部分(30分)
一、填空:
1、人文性与工具性;
2、语文素养;3、3000、100万;
4、阅读和习作,一、二;
5、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真情实感;6、300、表达顺序、思想感情;
7、默读、朗读,精度、略读;
8、活动;
9、语文实践、语文实践。
二、简答: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1)符合问题要求即可;(1分)
(2)列举出姓名、主张、启发或影响每项各1分,不符合问题要求不给分。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部分(10分)案例: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虽然课程标准中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文章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寓言这种文体,更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把它解读为赞扬南郭先生聪明过人显然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10分)
1、教学目标确定参考:(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9自然段。(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意及其作用,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4)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目标可针对具体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目标,不求全面;重难点及其解决策略的确定应以教学实际为基础)目标清楚,明确(2分);重难点确定恰当,策略合理(2分)。
2、片段设计应体现突破所选教学环节的重点,方法得当,目的性强,突出学生主体。(3—6分)
第五部分 写作 按要求酌情赋分。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
(考试时间:2小时)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分)
1、选择题(12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的总和。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姓名:
主要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试题(18分)
1、填空题(12分)
⑴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条,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⑵()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三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2、简答题(6分)
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⑵新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包括什么?
三、语文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5分)语言积累(14分)
1、请将成语中用错的字改正过来(4分)
大言不残()囹圄吞枣()为虎作张()高深莫侧()鸦鹊无声()原形必露()审时度事()换然一新()
2、古诗文填空(10分)
①(),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③(),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④写出一句表达“友情”的古代诗句:
⑤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句
语文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是()。A戮力同心营私舞敝 B欲盖弥彰精神涣发 C随声附合 再接再励 D搬门弄斧运筹帷握
2、全部属于主谓型合成词的一组词是()。A眼红火红 B狐疑笔直 C胆怯眼热 D瓦解冰释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A .山水诗 B .乐府诗 C .田园诗 D .边塞诗
4、下列各组成语,完全正确的是()。A.无理谩骂 优柔寡断蜂涌而至 坦陈己见 B.绿草如荫源远流长 出奇制胜 各行其是 C.改弦更章事必恭亲 人才倍出 无事生非 D.劳民伤财叹为观止 恻隐之心 不假思索
5、主语和谓语划分得正确的是()。
A这个人我‖不认识
B九寨沟风景‖非常美 C在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叫作“晕”的光圈 D他不参加,‖说明他有意见
6、下列成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1)利令智昏(2)犬马之劳(3)息事宁人(4)度德量力(5)洗耳恭听(6)步步为营(7)富国强兵(8)闻过则喜(9)天网恢恢(10)泽被后世(11)天理昭彰(12)完璧归赵(13)图穷匕现(14)负荆请罪(15)青出于蓝(16)众口铄金 A.(1)(8)(7)(9)B.(11)(3)(7)(4)C.(10)(15)(12)(16)D.(5)(13)(6)(14)
7.“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8.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4分)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9.“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4分)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D.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10、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A警方对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B真正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北京某校聘用人员雇用10名枪手大规模替考。
二、根据积累填空。(每空1.5分,共30分)
1、孟子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名丘,字 ________。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行路难》——(李白)
《岳阳楼记》——(范仲淹)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
6、_________________,户枢不蠹。
7、填歇后语后面部分:八月十五的月亮——()王母娘娘请客--()
8、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9、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的书法特色。
10、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用干支纪年今年应该是 年。
11、所谓“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
教学实践部分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四、简述题: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踏着春的气息,在这个万物勃发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兰州市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大赛的颁奖总结大会,听了市教育研究会张成栋老师对本次大赛的总结报告,欣赏了一等奖获得者的参赛作品和他们专业素养的展示,领略了新世纪下优秀小学教师的迷人风采,感慨万千,思绪翻滚,确实是一次丰富的精神盛宴!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到底有哪些呢?我陷入了反思,这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与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下面,我就根据本次大赛的启示,结合我在工作中的体悟,浅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
要有较厚的文化底蕴,应该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担负的最基本的角色就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的新世纪的儿童,他们的信息面较广,爱好也很广泛,他们渴望能源源不断的从老师身上汲取知识,了解他们想要知道的一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所学知识,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充实自己,丰富文化修养,做学生汲取知识的活水源头,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进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同时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驾驭课堂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具有高超的讲课艺术,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做一个合格的文化传播者!
二
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语文就是有关语言的学问,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语言教学,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习效果,同时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能营造出不同凡响的的气场和磁场!如;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优美、流畅、娓娓动听;有的教师语言准确、精炼而不失幽默;还有的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等等,这些都是一种艺术化的魅力语言,它如一股清泉汩汩流入学生的意识,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建立良好的语感,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丰富他们的语言素养。另外教师还应该借助生动的脸语、传神的眼语,以及恰当的手语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课堂轻松愉快,学生也会陶醉其中,享受学习的过程,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三
要有较强的读写能力。狭义上来讲,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领悟文字与应用文字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么必须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透彻的理解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上产生共鸣,感情上有了呼应,才能准确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简单文字背后丰富的内蕴,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最正确的评价。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就具备了甄别书籍的眼光,可以准确地指导学生读一些经典儿童文学!其二,教师要笔耕不辍,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在实践中领悟写作的经验与技巧,才有可能出色的指导学生顺利写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步提高写作的能力!
四
应该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且对生活,工作充满激情! 首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激情生活,才可能充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才可能细细品味世间冷暖。在充分感受中经受生活的洗礼,在细细品味中吸收生活的精华,真正做到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没有生活阅历的厚积就难有语文教学的薄发,当我们成为吸足生活水分的海绵的时候,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而来了。
其次,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教师最好是性情中人,一个思想情感,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他的语文能力才有可能强大!一个内心苍白的人,他是不可能写出触动心灵的魅力文字来的!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也应该是充满激情的,教师要善于“抒情”,学会“煽情”,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如在朗读《桥》时,暴风雨肆虐时要读出紧迫感,村支书指挥人们有序渡桥时要读出坚定与沉着,命令儿子先退下时要读出强硬与恳切,浪头吞没父子俩及灾难过后老太太祭奠时要读出伤心与悲怆,渲染凄凉的气氛,从而引发听者油然而生的敬意!文章的中心得到了提炼,内容得到了深化!激情品味,方能品出书中百味,激情设计,方能展示多彩的语文世界!
五 要有熟练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课件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那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让课堂充满了活力!便于创设释疑问难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文本的内涵。有利于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整体美。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益最优化,这也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所走的发展之路。如;在本次大赛上,课件制作一等奖的作品是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课件的背景采用了喜庆的中国红,两边挂了两串鞭炮,主体部分播放的是年味十足的幻灯片,如;漂亮的窗花剪纸艺术,门神,对联,采购年货的热闹场景,捂着耳朵点鞭炮的小孩,同时配以乐曲《金蛇狂舞》来营造热烈欢腾的气氛,很自然的让学生走进了文本。同时又随着镜头游历了春节时北京的胡同,延伸了文本,拓展了视野!
六 要具备儿童节目主持人的素养。因为教师和主持人都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迅捷的语言组织能力、严密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和独特的个性风格等。要像央视儿童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一样亲切和真诚,像“金龟子”刘纯燕一样保持童真和童趣!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教育、引导、帮助、鼓舞、熏陶和感染学生为目的,就必须展露自己的才华,增强自己的磁场,使课堂精彩纷呈,把孩子们吸引到自己的身边,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达到提高课堂参与率的目的,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语文教师其实就是另类的节目主持人——互动类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
什么样的老师就带来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就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不断去研究,去探索;是艺术就需要创新,有研究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如果不想成为一个匠气十足的教师,就应当保持对语文教学研究探索的激情。在这种激情的驱使下,我们才能感受语文世界的博大,领悟语文教学艺术的真谛,获得语文教学世界拓荒者的快乐。在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渐行渐远!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经典)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培训测试题
第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50分)
一、汉语拼音(1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Yǔ
wén
sù
zhì
jiào yù
péi xùn
ào yùn()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便宜(pián
biàn)
校对(xiào jiào)
结束(sù
shù)
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
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共有()画。“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共有()画。(3分)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8分)刚笔自用()
叹为观只()
暗然失色()按步就班()惩前毙后()
谈笑风声()
丰功伟迹()义不容词()
3、在下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6分)()水一战
袖()旁 观
孤()难 鸣
屈()可 数
()有 成 竹
()缠 万 贯
得()应()
牵()挂()
()大()细
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
《岳阳楼记》——()《三国演义》——()
2、巴金的《爱情三步曲》是《
》、《
》、《
》,《激流三步曲》是《
》、《
》、《
》(6分)
四、阅读(8分)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去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 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 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卧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联系上下文,在画“_______”的空白处填上的最恰当的句子。(2分)2.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的目的是什么?(2分)
3.父亲对儿子的三次教育,一次比一次深刻。该文中能显示这个特点的词语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谆谆教诲的关爱之情。(3分)
4.该文中最能表现全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第二部分
教学理论(3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 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
3、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______万字以上。
4、识字写字是____________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年级的教学重点。
5、写作教学应贴近________,引导学生关注________,热爱________,表达________。
6、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____字,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____________,体会作者的____________,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___________和________。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浏览。
8、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开展形式。
9、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10分)
1、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6分)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 3 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共4分)(1)写出两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
(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3分)
第三部分
请你对下面案例作简要分析。(10分)
《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混了进去,很聪明。”“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湣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10分)
根据《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作简要分析,然后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环节作教学活动片段设计。
分析(4分):
设计(6分):
附:评分参考意见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测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50分)
一、汉语拼音 读拼音写词语
语文
素质
教育
培训
奥运
2、pián
jiào
shù
3、恭
公
攻
功
二、1、(T)(tū)(5);(D)(目)(12)
2、愎
止
黯
部
毖
生
绩
辞
3、背
手
掌
指
胸
腰
心
应
肠
肚
胆
心
4、(1)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3)心有灵犀一点通
(4)删繁就简三秋树
(5)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1、宋濂
鲁迅
范仲淹
罗贯中
2、《雾》《雨》《电》
《家》《春》《秋》
四、1、还是一碗上边卧蛋,一碗上边无蛋。
2、试试自己的儿子想不想占便宜。
3、告戒
教训
意味深长
4、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第二部分《教学理论》部分(30分)
一、填空:
1、人文性与工具性;
2、语文素养;3、3000、145;
4、阅读和习作,一、二;
5、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真情实感;6、300、表达顺序、思想感情;
7、默读、朗读,精度、略读;
8、活动;
9、语文实践、语文实践。
二、简答: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1)符合问题要求即可;(1分)
(2)列举出姓名、主张、启发或影响每项各1分,不符合问题要求不给分。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部分(10分)
案例: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虽然课程标准中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文章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寓言这种文体,更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把它解读为赞扬南郭先生聪明过人显然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10分)
1、教学目标确定参考:(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 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目标可针对具体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目标,不求全面;重难点及其解决策略的确定应以教学实际为基础)
目标清楚,明确(2分);重难点确定恰当,策略合理(2分)。
2、片段设计应体现突破所选教学环节的重点,方法得当,目的性强,突出学生主体。(3—6分)
第五篇:语文素养测试
小学语文素养测试题
姓名
任教年级
1、苏派的教学风格是()、()、()
2、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倡导()的教育思想,创造()的教学方法,著有()。
2、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了()理论。
3、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为本,以()为本,以()为本”,“重()、重()、重()、重()、重()”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名言:“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4、江苏省特级教师(),首创情智语文教学,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
5、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庆,语文教育观点是“()、()、()、()”。
6、特级教师薛法根,原创“()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经典课例《
》令人赞叹。
7、襟江小学校长杨金林,率先开展“()教育实验”,首创“()理论”和“()教育理论”。
8、窦桂梅的课充分体现了京派教学的风格:“()、()、()、()”,她被称为(“
”),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
》)专题报告。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超越()、超越()。
9、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他的贡献在于和专家、广大师生一道创立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流派──()。
10、“()、()、()()”是浙派教学风格。特级教师王崧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积极倡导“()”的理想和信念。
11、写出你知道的海派名师()。
12、对春联。山河增秀色,()。
(),竹报岁平安。神州有天皆丽日,()。春回大地千山秀,()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山美水美春光美,()勤劳门第春光好,()
(),红桃开口贺新年。
13北宋文学家苏轼中秋节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写下了《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他豁达大度,在这首词中安慰自己“(),(),此事古难全。”他热爱人生,最后发出了美好的祝愿:“(),()。”苏轼号(),是()词派的代表。14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山水色,()。15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夜发清溪向三峡,()。16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过江千尺浪,()。
17唐代诗人柳宗元,世称“()”,所写游记最脍炙人口,其中以()最为著名。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如()。诗也很有名,《江雪》:千山鸟飞绝,()。孤舟蓑笠翁,()。18北宋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的《元日》:(),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
19、文天祥是南宋(),与()()被称为“宋末三杰”。《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顾宪成是明代的(),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自撰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20这两则有关读书的名言都打了比方:刘向说:“书犹药也,()”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 21关于勤奋,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鲁迅说; “ 哪里有天才,()”
22言必行,()
君子一言,()
火心要空,()
黄金失去可再得,()
23写歇后语:
()——七上八下
擀面杖吹火——()
小葱拌豆腐——()
竹篮打水——()()——没安好心
24希腊神话包括()和()两个部分。主神是(),智慧之神是(),()被称为先知者,()是著名的大力神。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统整记录于()中。25 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等。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志怪小说”的类别,当中很多是参考了神话、传说和仙话,其中有名的当属()、()及()等。
小学语文素养测试题
1、苏派的教学风格是(厚实)、(灵动)、(精致)
2、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
3、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名言:“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4、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首创情智语文教学,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
5、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庆,语文教育观点是““务本(一是以人为本,二是文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倡简,有度”。
6、特级教师薛法根,原创“(词语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经典课例《爱如茉莉》令人赞叹。
7、襟江小学校长杨金林,率先开展“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首创“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理论”“知情行协调教育理论”。
8、窦桂梅的课充分体现了京派教学的风格:“激情、大气、厚实、豪放”,她被称为(“ 燃烧的玫瑰”),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
《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专题报告。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9、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他的贡献在于和专家、广大师生一道创立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流派──(小学语文导读法)。
10、“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是浙派教学风格。特级教师王崧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11、写出你知道的海派名师(贾志敏、戴建荣、万永福)。
12、对春联。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山美水美春光美,(天新地新气象新)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13北宋文学家苏轼中秋节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写下了《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他豁达大度,在这首词中安慰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热爱人生,最后发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号东坡居士,是豪放词派的代表。14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5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6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7唐代诗人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所写游记最脍炙人口,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如《黔之驴》。诗也很有名《《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8北宋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9文天祥是南宋(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顾宪成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自撰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1这两则有关读书的名言都打了比方: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关于勤奋,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鲁迅说;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22言必行,(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23写歇后语: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竹篮打水——(一场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4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主神是宙斯,智慧之神是雅典娜普罗米修斯被称为先知者,赫拉克勒斯是著名的大力神。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荷马史诗》中。25 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志怪小说”的类别,当中很多是参考了神话、传说和仙话,其中有名的当属《封神演义》、《西游记》及《聊斋志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