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的教师

时间:2019-05-13 07: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21世纪的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21世纪的教师》。

第一篇:论21世纪的教师

论21世纪的教师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2010级汉语言文学普本班翟永举

关键词:21世纪教师教育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21世纪的教师,也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首先,21世纪的教师要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的教育方式。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高速节奏的运行中。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引发的是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

如今,站在培养人才讲台上的教师常常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因为教师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如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随着人们获取知识渠道的大大拓宽,学生过去依靠课堂、依靠教师、依靠教科书的单一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自主性强,尤其接受新事物快,他们从网络媒体获取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师,那种认为只要钻透专业知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和困惑解答者,还应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和学生心理情感的调和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传知固然重要,启智更是良师。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设备和工具也多样化,21世纪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这些教学设备和工具的操作,从而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相接轨。当然,教育不能舍本逐末,以为网络和媒体的应用就可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仍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务必坚持人本教育。其次,21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和多元的教育思维。

21世纪的教师,绝不应有狭隘的偏执的眼光,虽然要一个教师面向世界有点苛求,但教师起码要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放到更大的教育环境中,来检测和验证它们的实践可靠性。学生不能“闭门造车”,教师也应不断与外界交流,来不断提高自己和弥补不足,以达到长善救失,精益求精。教师不仅在教育学生上要因材施教,同样的,对于自身而言,在面对各种教学环境和事件中,教师要培养自己多元的教育思维,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敢于质疑既有的规则,打破局限和束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21世纪的教师要有革故鼎新的理论家的思维,要有勇往直前的改革家的勇气,要有大刀阔斧的实践家的魄力。

最后,21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前进的教育眼光和长远的教育理想。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的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教育就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教育人生”的终身实践者。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又要树立教育理想,教师应该

把若干的教学目标统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上来。为此,教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眼光应是前瞻性的,能察人所未察,从根本上讲,也就是教师要担当起人才培养这一时代重任的舵手,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最前沿的改革实践者,66岁的朱清时院士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寄托在了刚刚破壳而出的南方科技大学中,他身体力行,锐意进取,充分体现了一个教育者不懈探索的勇气和魄力。

近来,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接连发生学生撕书事件,其背后反映的固然是学生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和愤懑。而在教育大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有没有及时体察到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有没有做到“禁于未发”?有没有施之有效的疏导?而最根本的在于我们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学习的内涵完全被考高分、考名校诠释得现实而功利。教师教学方式上的不当,反应的根本问题是教师没有承担起理想教育和价值教育的责任。一旦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出现麻木,那么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也很难被唤醒了。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可以说,今天的教师肩上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也担负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与前途。科技的进步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教师更应该信心饱满地迎接新时代的春风,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摘要]新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全球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启动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在21世纪,如何担当起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使命;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125-03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教师的身份和职业责任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应享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耕耘不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全球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承担的任务、教师发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师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随着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主义战略方针。今后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格人才”,应当是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富有爱心,又有科学创新精神、完整的知识和实际应变能力的新人,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要求每个个体都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以便融入社会之后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正常生活、生存。个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和谐社会的公民,归纳起来应具备以下五种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理想纳入整个社会之中;既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与社会共融的爱心;具有与社会共融的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和职业技能;养成与社会一致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养成内省的自我观念,能够时时检讨与调节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也有人把这五点概括为未来社会个体生存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出现,我国的教育也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需求。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经过对世界各国教师发展的长期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是“技术员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是“工程师型”;进入21世纪后,教师已经演进为“专家反思型”。这种类型的教师“更有助于引导、培养、发展现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反思型’教师首先应该是自我‘批判者’、不断‘学习者’、深入‘研究者’。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不能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本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提出的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目标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教艺精湛,教研俱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是专家反思型标准。

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出十多年,但中、小学教育目前仍然在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育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不少地方,教师至今还守着以课堂为主、以教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靠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像工匠似地劳碌着。这种状况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对教育快速多变的需求和国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急需转变

在新形势下,要成为一名既适应教育改革,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一)变师道尊严为自珍自重

师道尊严观形成于宗法制度社会,但历史上教师实际一直处于“尊”与“不尊”的二元尴尬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受尊,实际生活中不受尊(社会地位低);名师大儒尊,童蒙之师不尊;我授业亲师尊,非我亲师不尊。古代曾有人把社会职业地位由高到低排为十等,儒生即教师排在第九,曰“九儒十丐”,仅比乞丐稍强。俗谚有云:“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蒙师)。”历经时间冲洗,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道德观,最后积淀下来的,除学生对学高道显的授业之师的感恩情怀(曰“恩师”)外,就剩下了教师自身心中暗藏的清高。这种清高感投射到学生身上便产生了“我比你辈分高”、“我比你学识多”、“你应该听我的”、“我训你应该”、“你辩驳不对”等等“自尊”心理,久而久之,成为教师的习惯心理。正是这种错误心理情绪在支配或者说阻碍着不少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正是这种心理情绪横亘在师生关系之间,使双方难以沟通。从现代社会理念出发,个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分。个人之间可以互尊互爱,谁都无权单方面要求别人尊敬自己而自己可以卑视别人。所谓尊敬,尊的是对社会对他人做出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的人。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没有强求社会特权的权利――当然也不容别人无端羞辱。我们现在应当把承袭下来的“师道尊严”观转变为对于自己专业、对于自己的人格的自珍自爱,时时用以鞭策自己、检讨自己。抛弃虚荣心,丢掉清高感,建立起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为主导,才能引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二)变“传道、授业、解惑”为“教书育人”

“传道、授业、解惑”是唐代韩愈为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和范围,不外乎给学生讲解为人做事的道理、经验以及文化知识。这历来被视为教师从业的准则,进行素质教育不能抛弃它,而要把它接受下来,但要提高它、完善它。从范围上讲,它包容不了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其中缺少技能教育和健康教育;从知识层面上讲,它仅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没有实践行为;从方法上讲,它只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讲述灌输,没有启迪、引导学生活动,没有学生自主地位。要从这三方面补充、改进、发展它,变“传道、授业、解惑”为师生互动的教书育人的完整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长期以来,教师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只在自任的课堂上对学生负责,课堂以外对学生的行为以及生活、安全、卫生等等不闻不问,似乎与己无关,都是班主任或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这实际上是没有尽到教师的教育责任,不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教好所任课程只是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三)变塑造人为启导人

人们常说“学校是塑造人才的场所”,塑造人的观念为人们共同接受。这一观念来源于青少年的可塑性。传统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对青少年施教的。教师总拿自己的准则、爱好、习惯、认识等教育学生。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一模一样,难有突破,学生原有的个性、特点、优势发挥不出来,甚至被扼杀,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难出创造发明家的缘故。如今的青少年性格活跃、爱好广泛、思维敏捷,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因势利导,去其多余的枝蔓和无用的疤痕,把他打磨成艺术品;而不可以拿自己的想象和设计,硬用黄泥一把一把糊成自己所需要的玩物。按自己的想象和设计塑造人,可能会毁掉天才。

(四)树立快乐的学习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本来是快乐的事,但是却被历代文人译得变了味,给青少年灌输一种“苦学”的观念,认为“苦学”即吃苦是成功之路。常听老师、家长批评孩子不用功说:“这孩子就是怕吃苦。”学者给人们树立了一些“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学典型;有副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都是宣传苦学的思想。人的天性是享乐怕苦的,所以宣传苦学思想,首先给青少年制造了一种心理障碍或压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越是督促、逼迫让其学习,他反而越厌学,因为学习要吃苦。“苦学”的正面用意是说学习应该认真下功夫;但要下功夫首先得在其中寻找乐趣,产生兴趣才肯钻研。所以,科学家、学者钻研某门知识、学问是因为他对它产生了兴趣,觉得钻研它是一种乐趣,是享受,并不觉得苦。如果真的很苦,他就不会去熬煎自己,也肯定出不了创造发明。教师不应用苦来吓唬孩子,而应帮助他寻找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久而久之养成快乐的学习观。当他感受到学习知识中的乐趣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了,教师也就轻松了。

(五)变“输血”为“造血”

我国前些年在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工作中,创造了一条经验,即“输血”不如“造血”。与其给他输血不如激活他自身的造血功能。输血只解决一时病痛,治标不治本;激活其造血功能就再不会患缺血症。同样给受困人口救济钱物,不如教会他致富的门路和技术,他掌握了门路和技术以后就能永远脱贫。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捕鱼方法)。”送给朋友一条鱼,只解决他一时饥饿,教给他捕鱼门路,就不会缺鱼吃。教师应从这个理念出发,把传授具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传授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和本领,会学习了也就主动了,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自然也就浓厚了,可以取得一通百通的效果。所以,给学生教方法比教具体知识更重要。

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则。而正确的理念,需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总结获得,而后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应该不断探索与总结。

三、构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只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还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真才实学。教育学家指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三个层面的素养:广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部分知识就像一个金字塔:文化知识做底座,专业知识做塔身,教育学心理学做塔尖。只有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三者缺一不可。再则现代科学多有交叉,不仅仅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交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有交叉。因此,一名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能是单一的,还应掌握与本专业相交叉的有关学科的知识。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作为教师还必须掌握信息知识与技术,熟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者,不能以为只有学生在学习。在现代社会,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自身也需要学习,接受教育,而且要不断地学,活到老,学到老。如此,我们才能胜任教师这个塑造人灵魂的职业。

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把“教师教育”摆上日程,强调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知识、素养结构的丰富性。目前,国家正逐步探索并建立多种渠道的教师教育机制。对在职教师而言,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培训、就近培训。山东淄博四中采取阶梯型培养方式,使用与培养并重,按“入门、合格、骨干、能手、带头人、专家”六个阶梯,通过“结对子,压担子,树梯子,搭台子”营造教师学习发展环境,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办法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国家开展的“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也是很好的教师教育方法,对促进教师培训和教师自身发展有引领作用。不论那种学习方法,最主要的还取决于教师的自觉意识、主动进取精神。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者不但可以通过组织行为进行学习,也可以坚持自学,订出有针对性的个人学习计划,见缝插针、持之以恒、不断攀登、不断学习,一定能成为一名培养新人的新型教师。

第三篇:论21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

论21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论述了21世纪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有创新精神、民主意识、爱心和耐心、文化判断力、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素质要求创新精神民主意识人格魅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的呼唤,更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问题。那么,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才能适应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有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的四大发明史、屈辱的半殖民地史、崛起的改革开放史,无不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而创新这一民族灵魂的延续和升华,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素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尤其是如此。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互动互补的立体工程,诸如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个人素质、群体素质,单项素质、综合素质等等。而创新,是学生发挥潜力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其培养,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所有角度。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必须是成体系、全景式的,必须是有再生与辐射能力的。前者是指教师的创新,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后者是指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不是体现于教案中、课堂里,而是体现于终端——教学对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发展、开花结果。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做引导学生参与的组织者;不做南辕北辙的拔苗助长者,而做开聪启智的潜能开发者。不是逼着学生前进,而是当好助跑器,帮学生发力冲刺;不总是领跑,更多地应该指路,让学生自己去披荆斩棘。

开拓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前途。开拓创新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出路和素质教育的前途。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陈旧,必将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以创新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思想境界,是新世纪教师修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新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就需要具有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就需要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胸怀,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以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和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人才。全新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新世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建功立业的先决条件,也是新时代教师为人师表不可或缺的可贵品格。

二、要有民主意识

毋庸讳言,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漫长,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比如“师道尊严”观念——对人的影响至今尚未彻底肃清,我们不少教师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教师缺乏民主意识,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精神的学生。而“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2],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将传到他们手上,可是,从小缺乏民主精神的培养,他们怎么能担当起建设“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呢?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是否崇尚民主绝不是一件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具有民主意识、并善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教师,在教学中他们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关注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尽可能做到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满足求知欲望的需求;尽可能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培养民主意识的方式,可避免“一言堂”,“满堂灌”;也可避免培养“录放机”式的学生。

而具备良好民主意识的班主任,则会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及全体学生的作用,请他们共同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在实施对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严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尊重学生意愿、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和管理,而不是仅作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学生条例的“机器人”,从而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培养民主意识,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有爱心和耐心

英国著名教育家伯特兰·罗素在《教育与美的生活》一书中说过一句话:“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很多年来,教育拥有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词汇。人们把它比作一首诗,一支曲,因为它使人懂得了什么是爱和如何去爱。因此,作为教育者,如果一旦忘记了教育的崇高性,忘记了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那么,教育的诗意就会荡然无存了。

诚然,教育以教授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为目的,教师上完一节课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如此,那么,知识本身就会变得单调和索然无味,教学也就等同于机器生产零件,教育的世界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生机。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美好。相反,如果对他们的需要和期待熟视无睹,一定会使教育黯然失色。知识是有用的,但没有爱的知识又有多少价值呢?21世纪的教师应让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四、要有文化判断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正被无穷无尽的网络信息包围着。在网络世界中,还散布着各种消极的、颓废的文化。这些垃圾文化往往借助网络,披着各种诱人的外衣不断向我们涌来,并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所需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充斥网络的色情和恐怖文化,更直接污染了学生的心灵,诱发他们背弃伦理道德,形成扭曲的人格。谈情说爱这一现象在大学、中职学校、普通中学甚至小学都不是稀罕的事;而近期发生的、震惊全国的“马嘉爵事件”也不能说与此无关。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文化,将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

要给予学生正确判断健康文化的指导和教育,则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判断力。教师文化判断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广博的知识,只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对纷乱复杂的文化进行鉴别,才能分清其优劣、善恶。因此教师首先要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我国古今的历史及名著。其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都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我们教师应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人才的价值取向。第三,教师还要努力成为一个文化的研究者,认真研究中西文化,了解我国和西方的文化史和文化政策,并对中西文化有较强的理解力。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才能得心应手。

五、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体现为性格、能力气质的特征及其总和,从社会对人的认同上说,人格就是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真正的人格,系指人的美的内质。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美好人格的教化与培养,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外部反映。因此,人格培育是教育之本,而要使受教育者真的能得到美的人格的教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当为“立教”的前提。教师要想使自己真正“立”起来,关键也在于立人格,这样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与民族的重托。教师在人格方面的素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要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

性格的平稳持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心理状态。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要让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节。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行是激发教师情绪的主要因素。这种激发往往是非预谋的、突发的。在情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更要有理智,不要声色俱厉,暴跳如雷,使矛盾冲突白热化,而应冷静沉着,宽宏大量,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心态平和,而心境的平和又是与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认识视野分不开的。认识视野窄,心境就易于浮躁,容易过高估计自己,长此以往,会染上“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毛病。

2、要有较强业务技能和学术能力

业务技能,是指通过长期的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如工整清晰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学术能力,是指在业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个性特征。通常人们主张,“学思结合”、“做想结合”、“知行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业务技能的层面上,而少于学术提炼,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学术见解的发表,而少于亲身教学的实践。

3、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

因为各门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清晰地展现各门学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交给学生一张知识的网,并教会学生利用这张网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要织好这张知识的网,把各知识点、概念和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阐释明白,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而对那些过于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则大多抱一种敬畏的态度。机智,就是应变能力,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这个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含义。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个性心理素质等,这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青年教师须明白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清楚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以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为动力,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2.

2.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研究.新教育.1919,2(2).

第四篇: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基础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课程目标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如果说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核心,那么课程目标改革就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在21世纪,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探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项以宿迁市四所中小学的200名教师为主要对象,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进行调查的问卷,其结果显示,关于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时,调查意见基本上集中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基础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时有的教师也把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自我完善也列入到课程目标里去,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和成熟。就本次问卷调查,虽然能反映出教师对课程目标问题的一些观念,但并不十分全面,在认识深度上也不够,我想这与我国长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缺陷有一定的联系吧。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以发现,经过50年的风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特别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教学大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现行的课程目标也存在不少的缺点,这正是我们继续改革的地方。首先从课程目标的特点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在整体上又显得有点欠缺。现行课程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来说仍然侧重于认知和技能两类。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性,但比起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还显得次之。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历来有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上重视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求比较严格,注意逻辑思维培养等优点,这是我们应保持和发扬的。但是由于我们轻视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实施,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差、知识面窄、无自已兴趣志向,缺乏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名主意识和自信心等。其次,从课程结构来看,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即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又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目标,然而智育、体育、美育等现行的课程目标或多或少的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以语文为例,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感,古汉语保留相当大的篇幅,而反映人类和我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却很少。再看看数学,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固守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随机事件、抽样、数据统计、数学建模等一些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目标的制定完善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对课程目标的探讨

(一)、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在制定课程目标和设计课程时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关于这个问题,在教育界长期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面,同时,在实践中又有自已的缺陷,因此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该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辨证地结合起来。根据我国现行课程的弊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去考虑。

(二)、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

制定课程目标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还有遵循一定的原则。就我个人认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现实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所制定的课程标准是为适应升入高一节学校需要确定的。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因此造成学科内容偏深、偏难,只有少数“英才”才能达到的标准,而大多数学生则达不到标准,只有被陪读或淘汰。因此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是,绝不能以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制定的课程目标应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我们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时,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平衡性。虽然我们提出的课程目标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调素质教育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并不意味这平均发展,其间的平衡性也应该考虑。

4.针对性。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考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严重弊端,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的课程目标

(三)、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特点:

1.综合性。21世纪所需的人才,是即要有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人文素

质,还要有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给学生打下的基础不应仅是科学文化素质基础或人文素质基础,而应是整体的、综合的素质基础,这既是社会历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人的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的性质,以及科学发展趋向综合的时代特征。鉴于此,其课程目标也就必然地具有综合性特点。这种综合式的课程目标是科学性和人文性整合的目标,这种整合性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其目标指向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基础性。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基础性,其其课程目标当然

也就具有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其一是针对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的,其二基础教育也是针对全体学生接受的“可能”的,他要考虑学生的信息负荷量,不能使学生负担过重。因而,在中小学教育中,其基础性则表现为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其课程目标则是比较低的、有限的、普遍都能达到的,它要使受教育者通过课程的全面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基本态度,形成一定的能力,它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

3.多元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既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要适应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要求,单一形式的课程目标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使课程目标具有了多元化倾向。课程结构也呈现为多元化:既有国家统一课程,也有地方课程;既有分科课程,也有综合课程;既有核心课程,也有扩展性课程。学科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综合课有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等。

4.全面性

第五篇: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周爱兵 《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5日 01 版)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这艘巨轮开始驶入机遇和风险都前所未有的新征程。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后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如何引领这艘巨轮前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科学态度和担当精神,准确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根本走势,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作出了理论新思考和战略新谋划,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讲话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治国理政的总方略,用明确系统的施政理念和主张回答了新的征程上中国将往哪走、怎么走的重大问题

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成功走完现代化“前半程”,迈上一个更高的发展台阶。但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比预料的更多,各种有待解决的老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和立场倾向问题、内部问题和来自外部的问题交织叠加,并集中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在社会主流思想总体积极向上的同时,也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产生疑问,有的甚至开出种种“药方”、宣扬种种“方案”。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节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以新的内涵和形式提到人们面前。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方向、目标、思路上对此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为中国走好现代化“后半程”提供了可靠思想导航。

1.回答了中国将往什么方向前行,坚定宣示了将毫不动摇走中国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道路问题最根本,道路决定命运。总书记郑重向国内外表明,要坚定不移坚持、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阐述了中国道路源自哪、怎么来的。讲话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考察,深刻论述了这条道路是由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二是阐述了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好。强调“鞋子合适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条道路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实践证明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三是阐述了中国道路是什么、特在哪。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特就特在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四是阐述了要有高度的道路自信和自觉。强调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就要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2.回答了中国将朝什么目标迈进,提出和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在每个阶段注重用有感召力的目标引领人们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总书记在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进一步明确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目标。一是阐述了中国梦的战略意蕴。中国梦以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华民族历史使命和自我意识的新建构,确立了新的历史阶段国家认同的新坐标。二是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

国家民族维度看,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社会和公民维度看,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国际维度看,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三是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实干和辛勤劳动托起中国梦。

3.回答了中国将用什么思路攻坚破难,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开创、靠改革向前推进的。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新论述,回答了为什么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是表达了推进改革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强调要破解发展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风险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深刻论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并围绕这个总目标阐述了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三是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强调要始终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做到蹄疾而步稳,坚守政治原则和底线,“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重大关系,不断探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内在规律。

讲话提出了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部署,用科学有效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政策布局回答了怎么推进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明确大方向大思路,又要谋划好具体政策和工作重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大都是围绕指导某一领域工作、研究某一方面问题作出的,提出了做好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既有宏观层面的战略运筹,又有操作层面的政策设计,明确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遵循。

1.贯穿科学发展的主题,坚持发展的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讲话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强调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相协调。同时,讲话坚持发展的重点论,强调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注重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协调推进其他各方面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贯穿改革创新的要求,坚持顶层谋划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改革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抉择。讲话强调要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为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注入新活力。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不同方面、层次和要素,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增强改革措施配套衔接和整体效果。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对事关全局的改革决策的制定,对一时还不是很有把握的改革举措,要运用好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取得经验,看准了再推开。过去我们在改革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和创造。要继续鼓励地方和基层大胆试验、大胆突破,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思路办法,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3.贯穿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在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稳中求进既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做好其他方面工作的总基调。讲话强调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稳中求进,是国内外各方面因素综合所致,是客观发展规律使然,也是我们适应发展阶段变化主动调控的体现。要实现“稳”中有“进”,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确保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动力转换,以改革促转型升级,并注重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注重把握现代化建设这三个重要支点的动态平衡,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

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贯穿共建共享的根本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同依靠人民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把人民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统一起来。讲话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各项事业。同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讲话提出了新形势下从严管党治党的总要求,用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回答了在日益复杂环境下如何打造一支自身硬的执政骨干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好蓝图好政策落到位,关键在把党自身建设好、把干部队伍建设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着眼破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提出了一系

列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新思想新要求,为打造自身硬的执政骨干队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指明了方向。

1.加强思想补钙,在精神上“硬”起来。讲话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从严管党治党,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作为看家本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史国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植精神家园。

2.坚持选贤任能,在用人上“硬”起来。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是根本导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队伍面貌。选贤任能是我国制度模式的一大特点,要运用好发挥好这一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讲话强调要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科学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问题。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反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选准用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从严管理干部,夯实基层组织,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3.着力正风肃纪,在作风上“硬”起来。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构建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讲话强调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防止产生“破窗效应”;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年多来,党中央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促进党风政风明显转变,激发起全党全社会巨大正能量。

4.掌握科学方法,在能力上“硬”起来。总书记的讲话既讲干什么,又讲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比如,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倡导真抓实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深入领会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下载论21世纪的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21世纪的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21世纪当代大学生使命范文大全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七大......

    女性学导论论文《论21世纪女性》

    《女性学导论》课程论文 10届社工一班 钱怡 100801026 论21世纪新女性[摘要]:21世纪世纪女性比起古代女性有很大不同,她们不知拥有家庭,更加独立,更理智,承担更多责任,有更多挑战......

    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五篇材料)

    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信息技术对生活的渗透也可以说无处不及。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

    21世纪的教师必备的工作新理念

    21世纪的教师必备的工作新理念 快乐工作理念 1、把工作看成乐趣,人生即天堂,把工作看成负担,人生即地狱。2、认真工作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享受。要想自己快乐,就要用心工作,如果因......

    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 姓名:牛小涛 单位:大郭乡胡桥小学 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

    21世纪中小学教师培训读本

    21世纪中小学教师培训读本 教育学(上) 一.现代教育基本特征: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性加强。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从分离走向统一。 4.教育民主化发展,公......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20世纪是传媒革命的飞跃时期,前所未有的传媒巨变,愈到世纪末愈发显得急促疾速,但发展遮蔽下的急功近利的表现形态和浮躁模仿的心态也不可忽视,要建立面向21世......

    21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

    21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 黄雪凡08思政4200864442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了。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21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稳固的知识根基,更应该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