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考场必备)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 第一章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壬寅学制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又称章程》,又称癸卯制。
2.×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渐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2教育学的发展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 足邋 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度。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1960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人力资本投资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2.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 量和教育质量
3.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3.教育具有 2.教科学研究的功能
4.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3.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阶段性个体身心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 2.个体身心的 4.个体身心的互补性
5.·2 个体身心的个别差异性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环境的概念:
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2.a.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
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b.消极之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的特殊任务4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
考点:初中生:
13、14--
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1第四章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考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3 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1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1989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2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3.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课程概述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
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在我过,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所谓学校课程实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展水平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4.•课程目标课程理论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
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第七章 教学(上)•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技能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2.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3.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 内在机制
3.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体能动性。
3.生交往关系。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固知识引起学习动机 4.运用知识 2.领会知识5.检查知识 3.巩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
2.1.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第八章 教学(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备课:包括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考点)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未为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同文馆。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
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3.分纲教学制
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1.对教学策略的理解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康教育政治教育 4.道德教育 2.思想教育3.心理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a.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c.进行心理咨询 b.排除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德育过程
一、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德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3.4.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途径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德育的方法
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
2.选择)德育的基本方法:
(简答、填空、a.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b.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通过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三、简述题
1、简述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2、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2)一功夫读书3)善于独立思考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答:、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 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9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10哪些方面?、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 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2)教育改革中的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76页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787-90页 1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2)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94页 1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8、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95页
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
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103页教育目的名词和以下四条
一、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
三、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四、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基本观点有?108页 答:1)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的,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燕尾服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2)个人片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的,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3)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21、我国当前教育盲目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113页
答: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世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导作用的必要条件?、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99页见论述题
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3势?、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139页 答: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初等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立交桥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5)建立立体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
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2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25理信纸有哪些?、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
答:1)发展性教学理信纸2)最优化教学理论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主义教学理信纸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信纸。
26些?、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
答: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1)讨论法2)发现法
27、简述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97页 答: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育所承担的,教育有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含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8答:是指知识和智力。、简述智育是指什么?
29、小学教育的特点? 1)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2)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3)小学教育是义务性教育。
29、小学教育的目标?
1978例》中规定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30中学德育的原则?
中学德育要遵循1)坚持正确方向的的原则;2)热爱学生的原则;3)正面教育的原则;4)有针对性的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6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的原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311)体育课教学;中学体育的内容?2)活动课程和课
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2中学美育的目标?
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
33中学教育的特点?
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是全民性教育。34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1育)爱国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2 4)集体主义教)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5、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答: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36容?简
述学校管理原则的基本内答: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民主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5)
37、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答: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38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人:1)慎重运用行政方法2)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3)避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39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权贵相称原则4)相协相约原则5)因校制宜原则。
40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答:1)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41简述教育立法的社会特征? 答:1)教育立法的历史性2)教育立法的国别性3)教育立法的层级性。
42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 答:1)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2)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的条款3)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4)部门教育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43简述《教育法》颁行的意义? 答: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44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2)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5)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6)教育与社会的关系7)教育投入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45答:简述教育基本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制度和学位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6)扫除文盲制度5)学业证书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6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利? 答: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4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5)对受教育事实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的权利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7答:简述履行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的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利益的义务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48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答:《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费用逐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49答: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1)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教 师的资格和作用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4)教师的待遇5)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50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教师的权昨(第七条)1)教师教学权2)科研权3)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参与学校管理权
二、教师的义务(第八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义务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的人格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
51简述教师资格的构成要素? 答:1)国籍2)思想品德3)学历4)教育教学能力5)程序。
52简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的意义? 答:《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汉教的轨道。
53简述《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义务教育的主体2)义务教育的就学3)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4)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5)义务教育的实施保障。
5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55简述教育评价过程。、?
答:
一、准备阶段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2)进行有关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3)制定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准备工具和资料
二、实施阶段1)搜集评价信息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建档)3)对评价对象水平作出判定4)作出综合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1)教育评价结果的检验2)评价结果的分析诊断3)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4)评价工作的总结。
56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答:1)明确评定对象2)制定评价指标3)对教育评价目标进行分解4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征询)设计教育评价标准5)对初步的意见、试行。
57答:简述教育评价的方法?1)专家意见平均法2)特而斐法3)两两比较法
58答:简述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1)观察法2)测验法59简述价值判断的方法? 答:1)绝对评价2)相对评价 60简述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61简述学校管理评价的内容包括?
答:1)学校管理过程和职能2)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3)学校人员的管理4)学校管理的效益
62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四、论述题
1答:、论述教育的起源?
(一)本义教育起源论27页
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2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识模仿。3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43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叉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3答:、论述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1)粗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50 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的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家。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的专业知识。3)多方面的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学校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4)科学的方法论知识:教师具备方法的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指导学生。
4、论述教师的最佳智能结构?52 答: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表述如下:1)一般知识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2)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三种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3)组织管理能和:教师只有具备计划、组织、决策、协调、监督、指导、激励等方面的能力,才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能力:(见简述题)5)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本专业领域的专门研究、学术讨论,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与探讨。6)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7)创新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5答:见简述题、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2、13题
6、试结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答:含义:1)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的、优良的素质,而不是片面的不良的或低劣的素质。2)素质教育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以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为背景的现代教育。3)素质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全体学生,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意义:(1)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2)素质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举措。3)素质教育是儿童身必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7、试运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谈谈多元化文化中教育发展? 答: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发展。
(二)教育文化的影响作用1)教育影响文化的传递2)教育影响文化的选择3)教育影响文化的融合4)教育对文化的创造,师生共同搞科研是教育对文化的创造。8系?、全面发展的五育是什么?五育关
是指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关系:是统一的整体,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各自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9、试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不同?
答: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以学校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有:
一、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强调知识的炎夏别性和安排学校的计划性,注重学科的不同价值,主张以不同学生的要求,强调区分和适应学社感的个别差异。
二、术性学科课程:特点是科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符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小学,中学认识发展的特点。
三、学术性学科课程:特点是精选传统的学科内容,更新教材,引进现代化的成果以培养升大学的学生为目的,突出基本概念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学科的划分更细,内容更抽象。
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设置的课程,影响深远而广泛的社威,其特点是,以儿童为“生活”或经验为课程的中心,课,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局限于儿童日常的生活经验,变分科的组织形式为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强调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特别重视儿童能力的培养。
10、论述发展性教学理论?164页 答:
一、基本观点:发燕尾服性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 前苏联的教育家赞科夫,其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1)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推动学生的发展,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2)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把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安排,不能满足于仅仅改革各学科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中的个别方面,要把各个教学科目、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作为一个教学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生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1、试论教学组织形式和历史发展趋势?177 答:
一、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是古代最基本的教学形式。2)班组教学。
二、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还有:班级授课制与个别教学或班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具有高效、快速、大量、经济、规范、程序等优点,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因而适应社会需要。
三、当代学校的教学组织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苏联坚持并完善了班级教学,西方则在教学个别化方面大胆尝试,双方均力图多快好省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都取得了成绩,表现在:分组教学、不分级制;特朗普制;开放教学;小队教学;程序教学;复式教学;现场教学。在当代,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也呈现了多样化,综合化,个别化等趋势。随着高新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组织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12程中起何作用?、论述教育在人(儿童)发展过97页3条(该题包含两个小简述题)
答:
一、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单独是简述题)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师所承担的;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
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对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向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舍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简述题)
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有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3、论述学校管理过程运行原理? 答:
1、导向原理: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效能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目标正确,效率越高,所获得的成s效越大目标错误,效率再高,也只能是负效益。
2、循环原理: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循环式向前推进的状态,学校管理过程各个基本环节一环扣一环,循环运转,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管理周期。3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动力和助动作、动力原理:学校管理在向目标推用,而激发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则是启动学校管理系统市郊运行的关键。
4、反馈原理:学校管理过程是通过主动调节实际工作状态和目标值的偏差,以使管理活动始终保持既定的管理方向,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过程。
5、功效原理:管理活动就是放大所管理系统的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管理对象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整个管理投入与管理工资之间并非必然的等量关系,即管理事功是不守恒的。
第二篇: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二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二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教育与文化(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
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
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
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篇:【免费】【内部资料】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
【免费】【内部资料】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 第一章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2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 足邋 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考点)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个体身心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的个别差异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4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考点:初中生:
13、14--
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考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
?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1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2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课程概述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过,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
所谓学校课程实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 4.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第七章 教学(上)?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第八章 教学(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包括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考点)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未为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3.分纲教学制
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1.对教学策略的理解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德育过程
一、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途径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德育的方法
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2.德育的基本方法:(简答、填空、选择)
a.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四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考场必备)
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
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2)智力差异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9.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关于性格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发展的含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以及中学生自难点: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及相应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代末)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知识点梳理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 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
③抽象逻辑思维④可逆与补偿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和动作的分化。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7.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
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我意识特点。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
复习提要
本章介绍了学习的实质与类型、联结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 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2)前运算阶段(2~7岁)
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 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2.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8.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1)学习观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学习分类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
设。(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
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的类型、桑代克的尝试一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难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4.学习动机的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难点: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1)强化理论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迁移与教学的关系。知识点梳理
1.学习迁移的含义
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
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
免失败的动机。
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4)成败归因理论
2.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知识点梳理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的动机系统。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
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
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径培养学习动机
6.学习动机的激发
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
3.迁移的作用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习效果的提高。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的关键环节。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努力
(1)早期的迁移理论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
①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
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②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地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③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则强调了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④关系转换说(2)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6.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重点难提示
重点:学习迁移的种类、早期迁移理论。
难点:根据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促进教学。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7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 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4.知识学习的作用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5.知识直观(1)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①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②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③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与模象直观)的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组合律。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6.知识的概括(1)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7.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8.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的进程
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③同化说 ④动机说
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重点: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
难点: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技能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心智技能的形式。知识点梳理 1.技能的概念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技能的种类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3.技能的作用
技能不仅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而且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4.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6.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1)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7.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
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
研究结果被 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知识学习的基本概念、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的保持。知识点梳理 1.知识的类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②干扰说
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重点难点提示
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即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8.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2)原型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简缩的形式的过程。9.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性 语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技能的种类、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探讨。
第八章 学习策略
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利用图形、利用表格。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4.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
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2)内化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6)自我效能感原则 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2)程序化训练模式
所 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 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1)问题
有某些需要被克服的障碍的刺激情境。
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定含糊的问题。(2)问题解决
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3)序列性
2.问题解决的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流畅性、变通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知识点梳理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 度和品德Z-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1)主体性原则(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3)特定性原则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策略的基本概念、典型的几种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训练。知识点榜理 1.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Preview)、性、独创性。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提问(QLIe xStion)、阅读(Read)、反
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
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
(Review)六个步骤。
面。2.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与批注。(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以及创造性及其培养。知识点梳理 1.问题解决的含义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以及学习策略训练法。
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2至5尧-k-(3)个性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性思维策略 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问题解决的含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
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①外部条件,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重患难点提示
重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难点:依从与认同的异同。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的需要 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学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
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难点: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 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
复习提要
理分类学诊断,也 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的设置、教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
知识点梳理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2.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识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2)情感目标
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所 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价值体系个性化。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
(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
地认识自己,认识环 境,依据自身条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
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
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3.教学目标的表述 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1)行为目标 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
构成。
②内部条件,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6)性偏差 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③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得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
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
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
难点:三种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群体规范、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自编测验的类型一般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
有效自编测验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3)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①案卷分析 ②观察 ③情感评价
(4)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教学评价的分类、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基本概
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念、课堂群体的管理以及课堂纪律的实习作业。
管理。
6.教学媒体
知识点梳理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1.课堂管理的概念
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③听觉辅助;
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
④视听辅助。
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7.课堂教学环境 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8.选择教学策略
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1)教师的领导风格 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2)班级规模 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3)班级的性质 生相互作用设计等。(4)对教师的期望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堂教学。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①发现教学
一是活动的难易;二是竞赛动机的激
发 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发;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四是注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意的干扰。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教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学要经过四个阶段:首先,创设问题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
情境;其次,促使学 生利用教室所提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解答的假设;再次,从理论上或实践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根据实验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和集体等三个阶段。的 基础上引出结论。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②情境教学
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③合作学习
5.群体动力的表现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略。
(1)群体凝聚力
(3)个别化教学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①程序教学
引力。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2)群体规范
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非正式规范。莱西。
(3)课堂气氛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③掌握学习
①吸引与排斥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②合作与竞争 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6.课堂纪律的性质
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90%的评价项目)。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重点难点提示
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重点: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教学方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法的类型以及三种教学策略。
律。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复习提要
业成就的关系、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的比较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义和作用,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知识点梳理
技术。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1.教学评价的概念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
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能力。
案作出决策。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间的关系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与诊断性评价之分。
研究
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3.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森塔尔效应。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的反馈信息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
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4.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教学评价也应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②吸引学生注意力三个方面。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③教材的呈现 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④课堂练习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而对⑤家庭作业的检查 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则常常采用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3)课后评价的差异
(1)标准化成就测验
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教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它具有客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观性、计划性、可比性。但它与学校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课程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测验结果(1)教师成长的历程
可能使用不当。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2)教师自编测验
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
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
生等三个阶段。
①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②关注情境阶段
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具体包括: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③进行专门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布鲁巴奇等人l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第五篇: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笔记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笔记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
$2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 足邋 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
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个体身心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的个别差异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 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考点:初中生:
13、14--
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考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
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七章 教学(上)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第八章 教学(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包括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可是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考点)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未为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
3.分纲教学制
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1.对教学策略的理解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2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
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途径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德育的方法
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
2.德育的基本方法:(简答、填空、选择)
a。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概念: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管理
概念: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管理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2.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
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是指班主任级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 德鲁克
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3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 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怎么协调:
a。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b。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培养和组织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