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8:2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第一篇: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机关幼儿园张美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要发展,结合实际本人认为,教育观念要更新,地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领导者均要彻底转变陈旧传统落后的观念,树立和倡导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今的世界是高度发展的世界,结合发展趋势,我们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大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全面发展观念、现代技术教育观念等诸多新观念,结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我们大多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体育或者开齐了也不重视,造成学生偏科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美术等课拿来上语文、数学知识或让学生做作业,有的学生在上音乐、美术课时,偷偷做语文或数学作业,最终造成培养出的学生个性发展面窄,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许多教师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原本语言功底差,学习内容过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其实,各门学科均有一定的联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者,必须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观念,教学硬件方面、办学条件,是教育根本性发展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面貌要根

本改观,要靠国家、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大力资助,我们国家近年来,虽大力投资教育事业,但这远远不够,很多山区学校图书、实验用品、体育器材、现代技术设备等都无法配套上,即便一些学校好不容易配上一些电脑,也都落后、淘汰、单

一、设备不全,跟办学条件现代化相距甚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会影响教学效果,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目前,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虽经过多年的发展,素质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很多教师学历虽达标,但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学艺术、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很欠缺。社会在发展,知识也需要更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社会发展,因此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我们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有很多教师还在没用一盒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模式,新世纪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高度发展,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没有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社会。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者,除了有先进教育技术外还要加强自身师德,要有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奉献的精神,要有高度的热情,教师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才能真正献身于教育,为少数民族

地区的事业作出贡献,不能只说不做,在落实于行动,落实于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尽量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学习先进地区和先进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学论教,力求传播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力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因材施教。结合实际尽量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试着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引进课堂,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新的突破,结合实际教学方面,注重启发式教学。满堂灌、照本宣科、训斥谩骂、罚抄作业等教法必须坚决摒弃,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热情。极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教学方法,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咨询者。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力求最优化,体现发展性和创造性,教学中的教法不能利用固定的模式,要灵活多变。此外,还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要结合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条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不同教学风格。

教学内容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结合地区实际,应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诸如劳动技术、手工等,让学生结合实际,能动手操作,多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加强实验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规范各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努

力把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和活动开齐、上足、教好。不随意用“副科”课时的现象,从学科的联系去安排课程和课时比例,相互促进,尽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形式要多样化,结合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管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管理者要具备相当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及具体工作的落实措施;教育管理者要具备相当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有宏观、科学、高效率的组织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领会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教育观念、方法、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的硬件条件,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要认真思考,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彻底转变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第二篇: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机关幼儿园

张美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要发展,结合实际本人认为,教育观念要更新,地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领导者均要彻底转变陈旧传统落后的观念,树立和倡导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今的世界是高度发展的世界,结合发展趋势,我们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大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全面发展观念、现代技术教育观念等诸多新观念,结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我们大多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体育或者开齐了也不重视,造成学生偏科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美术等课拿来上语文、数学知识或让学生做作业,有的学生在上音乐、美术课时,偷偷做语文或数学作业,最终造成培养出的学生个性发展面窄,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许多教师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原本语言功底差,学习内容过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其实,各门学科均有一定的联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者,必须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观念,教学硬件方面、办学条件,是教育根本性发展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面貌要根本改观,要靠国家、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大力资助,我们国家近年来,虽大力投资教育事业,但这远远不够,很多山区学校图书、实验用品、体育器材、现代技术设备等都无法配套上,即便一些学校好不容易配上一些电脑,也都落后、淘汰、单

一、设备不全,跟办学条件现代化相距甚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会影响教学效果,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目前,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虽经过多年的发展,素质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很多教师学历虽达标,但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学艺术、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很欠缺。社会在发展,知识也需要更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社会发展,因此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我们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有很多教师还在没用一盒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模式,新世纪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高度发展,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没有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社会。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者,除了有先进教育技术外还要加强自身师德,要有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奉献的精神,要有高度的热情,教师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才能真正献身于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事业作出贡献,不能只说不做,在落实于行动,落实于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尽量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学习先进地区和先进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学论教,力求传播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力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因材施教。结合实际尽量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试着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引进课堂,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新的突破,结合实际教学方面,注重启发式教学。满堂灌、照本宣科、训斥谩骂、罚抄作业等教法必须坚决摒弃,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热情。极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教学方法,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咨询者。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力求最优化,体现发展性和创造性,教学中的教法不能利用固定的模式,要灵活多变。此外,还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要结合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条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不同教学风格。

教学内容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结合地区实际,应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诸如劳动技术、手工等,让学生结合实际,能动手操作,多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加强实验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规范各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把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和活动开齐、上足、教好。不随意用“副科”课时的现象,从学科的联系去安排课程和课时比例,相互促进,尽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形式要多样化,结合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管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管理者要具备相当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及具体工作的落实措施;教育管理者要具备相当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有宏观、科学、高效率的组织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领会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教育观念、方法、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的硬件条件,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要认真思考,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彻底转变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第三篇: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 振兴乡域经济

—谷金楼迎接市政府评估督导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2007年5月22日)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们莅临我乡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谷金楼乡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辖25个行政村,人口3.66万,耕地4.1万亩。目前,全乡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264人,各级各类学校19所(其中:小学6所,教学点12所,初中1所);在校学生235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551人,初中在校生800人)。

近年来,我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持续协调发展,围绕新课改,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狠抓了“四项制度”的落实,对校长担课、听评课、研究教学、参与教研情况进行了不定期督查,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并积极开展了“阳光课堂活动月”,“质量效益年”活动,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撰写论文获国家级奖11篇,省级23篇,省级课题2项,在全国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共有6人获国家级奖,11人获省级奖;在全国小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名学生获国家级奖,5名学生获省级奖;多次被评为全县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共获国家、省、市、荣誉称号5项。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

1、义务教育。2004-2006连续三年,6-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13-15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129.41%、160.01%、137.7%,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0.5%、92.9%、95.5%;近三年,小学辍学率分别为2.29%、1.34%、0.46%。

2、成人教育。2004-2006年青壮非文盲率达100%,脱盲巩固率达100%。近三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分别为900人次、1100人次、123人次,分别占青壮年劳动力总人数的3.2%、5.16%、2.22%。

3、民办教育。我乡共有一所小学民办学校,在校生500余人。

(二)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方面。

1、财政对教育拨款情况。2004-2006年,全乡经常性收入分别为214万元、119万元、1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4.4%、38.6%;财政对教育拨款分别为323万元、327万元、45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3%、39.6%。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4年至2006年,初中分别为609.1元、1046.3元、1286元,小学分别为1057.3元、1644.6元、1901.7元。年生均国拨公用经费,2004至2006年,初中分别为17元、28.6元、36.9元,小学分别为17.7元、25.8元、52.1元。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国拨公用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并逐年增长。

2、教师工资发放情况。2002年,农村教师工资统一上划县财政发放,全县教师工资发放标准城乡统一,无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3、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发放情况。根据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04年共发放救助金4.38万元,救助贫困生1189人;2005年共发放29.5万元,救助贫困生2248人;2006年共发放19.1万元,救助贫困生1461人;2007年全

乡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正在进行。

(三)办学条件方面:

1、教学建筑建设方面。小学、初中、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7.9平方米、6.59

平米。初中配有标准卫生保健室,食堂改造也都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

2、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配置方面。全乡中小学在教学仪器、图书、体育、音乐、美术、电教、劳技等器材配备和实验室建设反方面,基本达到了省定标准。

3、危房改造情况。2004-2006年,全乡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50余万元,改造建设中小学校舍3千余平方米。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全乡小学专任教师164人,学历达标率100%;初中专任教师79人,学历

达标率100%,同时,所有中小学教师全部持有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合格率

100%。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按照《南乐县教育事业2003-2007年发展规

划》,明确了我乡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举措;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

教育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乡财政、文化、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向政府与有关部门一把手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把

目标管理的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投入,多办实事。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增加教育投入,发展教育作

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成立了教育经费保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确保实现“三个增长”。

(三)深化改革,统筹发展。一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认真执行《民办教育

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二是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

方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之中,使学生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三是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调整中小学生布局。小学由原来的25所调整为18所,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

当的均衡发展布局。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师资分配上,也向农村薄弱学校

倾斜。

3、深化教育结构改革。坚持“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措施。几年来,全乡中小学校没有发生一起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依法治教,加强督导。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公示制度,在干部推荐、职

称评聘、招生、收费等工作中,坚持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

督。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杜绝了学校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为了坚决遏

制中小学乱收费,乡中心校签定责任书,严格执行“三严格、三统一、六不准”的收费管理制度,确保“一费制”收费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大学校收

费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在上级政府正确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

展,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是:

1、尽

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

求;

2、部分学校教学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3、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一步加大力度。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举全乡之力,聚全乡之财,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二)严格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学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

(四)强化教育督导,促进我乡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谢谢大家!

第四篇:街道2004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岚山头街道有17个行政村(居),村居人口约3.5万人,辖区人口约5万人。学校设置有一处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两处初级中学、六处完全小学和一处中心幼儿园,村办(含个体)幼儿园所二十二处。全街道现有在编教职工477人,在校中小学生5947名。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全街道广大教干教师的共同努力,岚山头街道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现将我们街道教育事业发展综合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党政领导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岚山头街道党委、办事处坚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建立了教育工作专题研究制度,定期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中小学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设学布局调整、中小学危房改造、教师安居工程建设及教职工政治、业务培训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以及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和教育经费的筹措等。党委、办事处全年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的会议就达二十多次。今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街道党委、办事处又拨专款10万余元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奖励,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党委、办事处建立并坚持了教育理论学习制度、研究教育工作的会议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制度,为教育办实事制度和评议教育政绩制度。把建好每一所学校,为群众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把教育工作列入街道办事处、村(居)党政任期工作目标,将教育工作列为街道、村(居)干部政绩考核和各级党组织评先树优的考核内容,以此来衡量党政干部,特别是村(居)、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我们街道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学校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街道教育发展的近期与远景规划,各级党政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付诸实施。随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随人口出生率自然下降,个别学校生源不足、班额过小,造成师资、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的浪费。针对本街道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实际,党委、办事处在原合班并校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改造的趋势,确定了“优化设学布点,重组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产业化进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认真吸取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多方论证,制定出优化设学布点的总体规划,并积极落实。今年又将圣岚路小学撤并到岚山小学和海州路小学,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在甜园小区以西兴建了高标准保教大楼,办园标准将达省内一流、市内第一,提升了学前教育水平。同时加强一中、二中、中心小学、海州路小学、童海路小学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今年及以后的合班并校工作做好准备。

二、加大投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我们街道办事处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到及早规划,量力分步实施。通过启动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全方位加大了教育投入,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先后在六处学校建设了现代化多媒体电教室、电子备课室,建立了卫星地面接受系统,接通了校园宽带网,设立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室。中小学现有高标准配置的计算机达230余台,大屏幕多媒体投影设备21台套。尤其是两处初中,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的创建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提升了电化教学水平。一中、五联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通过省、市检查验收,中小学和幼儿园花园式建设也有新的进展。

三、进一步强化了规范管理本,相继开展了“革除障碍、跨越发展”主题教育和“深化两个心系”主题教育。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全街道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以师德承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编辑印发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汇编》一书,全员人手一册,带领广大教干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更新观念,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教师向社会公开承诺“教师行为十不准”。本学期初,又安排了中小学及教师开展师德宣誓活动。中小学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为学校把脉会诊,对照查摆出的问题,落实领导责任,逐一解决。通过《教育干部岗位职责考核实施方案》、《教职工岗位职责考核指导意见》和《教职工奖惩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的落实,较好地保护了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重视教育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同各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和“教育收费管理目标责任书”,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安全事故等现象,列为教师评先树优的一票否决要素,将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作为学校评选先进集体的主要条件,增强了学校依法治校和教师依法施教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将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坚持安全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和校舍、设施定期查勘制度,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和教育干部带班。各学校、幼儿园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师生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安全防险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同时加强了校内设施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了师生人身安全,校园安宁。全街道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代会参政议政作用,民主管理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践,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普遍好评。各学校重视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形成,从校园的美化、绿化到宣传橱窗的建设,无不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意蕴和育人作用。为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义务教育法规的严肃性,我们建立了义务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及残疾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按时毕业率达99%以上。由于“春蕾”扶助女学童活动和特困生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初中控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辍学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教育系统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需要的管理方法,不断深化以择优聘任、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继续开展规范化学校的创建活动,按照各级规范的标准找不足、抓整改、促发展,各类创建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四、办学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一贯致力于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的创新,努力打造岚山头街道教育的亮点工程。近年来,充分利用政策,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与北京大学附中联合办学在街道一中创建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并与港务局合作创办了英才中学,这是全区唯一一处挂靠优质国办中学的民营学校,英才中学的举办,引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借助社会力量,加快了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建设步伐,与京城名校共建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了办学形象。多媒体实验班教学的成功实践,较好的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挂靠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省农广校、山东农业大学、省委党校、省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与济南职工科技大学联合办学挂牌成立济南职工科技大学岚山预科学校。今年成教中心学校组织了21名学生参加高考,有20名学生通过了录取分数线,升学率达95%,创历史最好水平,高考成绩在全市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中名列第一。我们针对岚山头街道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实际,投资近2000万元,兴建了中心幼儿园。随着三座高标准保教大楼的崛起,顺利实现了两处街直办幼儿园的合并。中心幼儿园已按省级示范园标准基本完成了内部配套建设,并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幼儿教师。办园条件的改善,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与全园知名的北京蓝天幼儿园结对协作,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孩子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实现街道学前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五、加强队伍建设,教干教师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街道党委、办事处一贯重视教育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重视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连续多年对教干、教师实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在教干教师队伍中产生了激励、竞争机制。对广大教师,我们不但从住房、福利等生活方面给以关怀,而且从政治上、工作上关心帮助他们成长。今年又有9名教师被吸收到党组织,党员总数约占教师队伍总数的33%,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践,不断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强调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定教师新课改理论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考核,不达标者,不得评先树优、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一年来在中小学重点落实了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以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在抓好全员新课改理论等业务培训的同时,积极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小学外派教师学习观摩达230余人次,参与科研课题的选择和实践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83%。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达100%,小学教师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获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占其总数的47%和58%。广大教职工,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不讲名利,不计报酬,兢兢业业,扎实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内,有123名教师分别获得省、市、处及街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树立起新时期良好的师表形象。

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新的突破一年来,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类教育法规,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执行上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决议、决定,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从教,积极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各学校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先导,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保障,以强化教学研究为手段,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类兴趣小组、艺术类兴趣小组和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活动正常,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形式多样的特长兴趣训练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气氛,拓展了学生求知空间。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突出创新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推进。同时,面向社会,积极展现素质教育成果。中小学相继举办了春季田径运动会、“六.一”少儿文艺汇演、校园艺术节、创新活动竞赛等大型活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学生特长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等先进经验,多次被市、处电视台、报刊等媒体报道。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协同教育”机制,并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多元统一”的教育模式。为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育人作用,我们在利用德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同时,积极创办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培训,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通过协同教育,在校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评定优良率超过99%,参加各类知识竞赛和技能比赛,年内有270余人次获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获奖等级和数量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71名学生被评为市、处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各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实践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注重教法改进和学法指导。教学获得了大面积丰收。今年中考,全街道考入日照一中的统招生是87名,考入日照一中岚山分校的统招生是171名。本,岚山头成教中心继续保持省级规范化学校和处级文明单位称号;中心小学被评为市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市级雏鹰示范学校;街道一中继续保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通过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验收;街道二中顺利通过市级文明示范学校验收,并已申报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和市级办学优秀等级学校;童海路小学是全处中小学中唯一获“市级五星级安全文明学校”荣誉称号的学校,并与中心幼儿园同获市级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称号。本中小学、幼儿园分别获得处级以上不同内容的表彰奖励达20余次。通过初步统计,全街道今年有120余名学生考入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各类成绩均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再一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赢得了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更大信任与支持,打造出岚山头街道教育的良好形象。目前,全街道教职工精诚团结,奋力拼搏,校风正,学风浓,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得到规范、有序地开展,教育改革与发展正体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单纯靠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发展。二是随市直、东港区重点中学实验班扩招,生源外流比较突出,受市直学校及部分高中学校招聘教师影响,骨干师资外流仍较严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任务艰巨,街道教育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三是学校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手段亟待创新。我们今后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牢牢抓住安全工作不放松,通过完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有效的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校园安宁。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高标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力争创建一处省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和两处市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三是进一步强化管理,从教育思想、教学手段等诸方面都力求达到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通过软、硬环境的改善,力争创建一处市级规范化学校。四是科学谋划学校布局,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一处初中、两处小学、一处成人教育学校、一处中心幼儿园的学校布局调整,使学校布局更加适应推进岚山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是自治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切实把“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抓住机遇、重点投入、加快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十五”教育事业规划执行情况

(一)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十五”规划实施以来,自治区教育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得到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双语”教学推进步伐加快、力度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明显。全区基本实现了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确定的目标,重点任务

如期完成,是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与稳定的最好时期。

1.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

——普及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义务教育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迈向全面普及的新阶段。截止2005年底,已有76个县、市、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75.54%;小学7-12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70%;初中13-15周岁学龄少年的入学率为87.72%。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05年,全区高中阶段在校生总规模达52.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为38.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14.2万人(含技工);高中阶段16-18周岁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45%。

——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自“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26万人,其中:研究生6938人,普通本、专科生18.1万人,成人本专科生7.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2.3%提高到18.6%。高等学校已成为自治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主要力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相对稳定。

各类教育中,少数民族在校生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在校生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有了明显提高。全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初步形成。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调整、建立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随着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正在形成。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的新机

制初步形成,师范学校的结构性调整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开。

3.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汉语教学步伐明显加快。自治区在总结20年“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并本着“双语”教学从小抓起的原则,制定了《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全区民语言中小学认真执行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的规定,有条件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了汉语课,中小学“双语”授课实验班的教学模式迅速推广;高等学校基本实现了少数民族学生直接接受汉语授课的新目标。内地高校支援新疆的协作计划、举办少数民族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等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双语教学”的环境进一步拓展,掀起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潮。

4.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坚持政治家办教育,健全了教育系统党、团组织和各级管理机构,分期、分批开展了高校系处级干部,地、县教育局领导及全区中小学书记、校长专题政治理论培训班,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和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工作。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政治意识、阵地意识显著增强,学校连续多年保持了稳定。县、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强并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深化了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各类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断增强。

5.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队伍管理得到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第三个五年管理周期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稳步上升;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重视;高校教师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有了明显提升。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全员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中青年汉语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如期实施。代课教师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以教师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区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在部分地区得到缓解,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

6.教育事业投入逐步增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高校校园网建设工程”和“国家职业院校重点扶持建设工程”等教育基本建设项目。建成了新疆教育区域网、卫星宽带网,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改善。高等学校和部分职业院校及城市中小学建成了校园网,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覆盖,形成了依托卫星宽带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现代远程教育的传输基础。全区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由2000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03%,保证了教育投入总量逐年增长的趋势;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区农村学校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228万名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全区各类地方学校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总投资58.46亿元,累计竣工的校舍总面积达524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步伐明显加快。

(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近年来,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工作,做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决定,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强大动力。

——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方位开放战略、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以及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使教育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迫切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推进教育公平;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迫切要求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未来五到十年,我区学龄人口呈下降趋势,义务教育规模发展的压力有所减缓,促进教育资源在县(市、区)均衡配置成为可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区教育的整体水平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矛盾。我区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面临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普九”欠账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按低标准“普九”的县、市,巩固“普九”成果的任务艰巨;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不足,接受升学扩大规模的压力逐年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的任务繁重;

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工作滞后;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发展方针、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加强德育、提高教师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合力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把协调发展作为主线,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经费的较快增长。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教育系统稳定。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健全教育发展的保障制度,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二)发展目标。全区教育发展整体上达到西部省区中等偏上的水平,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十一五”期间,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2010年,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均达到98%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班)率达50%左右;努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

务教育在县(市、区)域内均衡发展。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调控好不同地方普通高中的发展规模和节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保持大体相当,在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相对稳定公办本科院校的教育规模,适度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积极扶持、规范独立学院发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继续保持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总量的一半左右。成人教育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探索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学校和公共教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基本构建起畅通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沟通、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国民成才之路。

2010年,全区在园幼儿达4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达0.6万人(加随班就读为1.5万人);小学在校生达205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达110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达7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4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6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达32.5万人,年均增幅为5%;其中:在校研究生1.5万人,普通本科生13万人,高职高专生10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稳定在8万人左右。各类在校生中,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计划达到32万人,其中:在园幼儿为15万人;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为10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为5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为2万人。

——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及其他地、州的首府城市辖区,即占全区总人口35%左右的地区,基本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建立较为完善的

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高标准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力争基本普及十二年教育,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80%左右。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学前儿童入园率达70%左右。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显著提高。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一般的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即占全区总人口30%左右的地区,实现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逐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规模,高中阶段学龄人口的毛入学率达70%左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学龄前3~6周岁儿童入园率和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均达到60%左右;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欠发达和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及“两基”攻坚县,即占全区总人口35%左右的地区,2007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南疆四地、州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龄前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35%左右,其中县镇入园率达50%左右。争取中央支持,力争将南疆三地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扶持计划,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50%左右。大力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使大多数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步伐,力争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展望2015年,全区教育发展整体上接近中等发达省市的水平。基本

实现基础教育在县(市、区)域内均衡发展;在80%左右人口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学校部分重点学科建设接近或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0%左右。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新增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15%左右。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1.工作重点。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让人民群众享有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坚持德育为先,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主要任务:努力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攻坚任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加快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教育规模;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为主,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创新和服务能力。构建更加畅通的少数民族成才之路,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创建各类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主要任务。根据发展方针、目标和工作重点,“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主要任务展开:

(1)普及和巩固基础教育。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区域发展趋向协调。集中力量推进“两基”攻坚,2007年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努力缩小县(市、区)域内学校之间的

差别,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城市要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当地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做好先期低水平实现“两基”县(市)的巩固提高工作,妥善解决“普九”欠账问题。建立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拨款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公用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边境乡镇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切实解决学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按照中央支持农村学校的建设计划,使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仪器、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健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室和卫星接收系统,基本建成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2)振兴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以自治区宏观指导、地州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以政府主导,以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以乌鲁木齐和昌吉市为基地,建设辐射全疆的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基地。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6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3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及3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人口较多的县(市)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改变职业教育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配合劳动部门实施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等五项以培训促创业计划,为生产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采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形式,开展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弹性学习制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充分利用城

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实行跨区域的联合招生,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制度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切实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定位,核定学校发展规模。以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为龙头,重点建设好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积极扶持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招生比例结构。明确成人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成人高等学校的调整、转型,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升高校创新和服务的能力。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名师进课堂制度,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实施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继续整合和扩充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落实区部共建协议,实施好新疆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建成15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好50个左右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建设100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大力扶持工程技术类专业建设。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继续实施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

(4)推广“双语”教学。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

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自治区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农牧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模式,力争“十一五”末,在有条件的地、州及县(市)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实行“双语”教学。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加快推进汉语授课的进程。继续落实内地高校支援新疆高校协作计划,继续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到2010年,内地高校支援新疆五年累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万人,内地新疆高中班年招生规模达到5000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在校生达2万人,区内初中班在校生规模达1.5万人。进一步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环境,有条件的乡镇大力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教学模式。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南疆四地、州的首府城市参照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办学模式,创办地、州少数民族“双语”高中班和初中班。全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有较快的发展,学前“双语”教育达到一定普及程度。

(5)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师德教育,健全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探索建立新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评聘合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采取培训、评估、奖惩、合理流动等措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县、市公办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和轮岗制度,采取措施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建立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机制。以提升实际教学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到2010年,全区新增小学教师基本达到专科

学历;新增初中教师多数能具备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有一定提高。以新疆教育学院为依托,建立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基地,重点实施好《国家支援新疆“双语”教师方案》、《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加快“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步伐,采取选派支教教师和吸收师范类毕业生等措施解决“双语”教师紧缺的问题。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制度,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上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带头人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全面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积极开展教师远程教育。

(6)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和境内的公共网络体系,建成教育信息化的“天网地网”,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的教育信息化网络运行和服务体系。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继续实施“教育互联网工程”、“教育资源库建设工程”等六个工程项目,基本实现教育信息标准化。贯彻汉语优质教育资源以引进为主、民语优质教育资源以译制为主的方针,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到2010年,所有农村小学教学点、农村小学、初中,分别建成光盘播放点、卫星教育接收系统和计算机教室的远程教育网络。全区7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和乡镇中学、90%的高职、高专建成满足教学需求的校园网;力争提前实现小学、初中所有课程和高中主要课程的远程传输;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资源库建设和院校之间合作交流的平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完善应用、-13-

维护的技术服务支持体系,对教师进行普遍的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促进各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保障措施

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解决好教育的摆位、投入、发展、稳定问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重大决策,建立和完善维护学校稳定的防控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各族教师必须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为人师表、敬业奉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教能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领导,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纳入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优先考虑教育规划,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育困难,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各级党政部门要通力协作,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改善教育发展环境。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教育的统筹力度,并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规定并明晰自治区、地(州、市)、县、乡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改革。建立县级领导任期目标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要向同级人大专题报告教育投入情况和发展情况。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的原则,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增

强学校领导驾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以德育为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把“八荣八耻”教育纳入学校规划、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突出抓好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抓好新疆地方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无神论教育。认真贯彻实施《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使“德育为首”的理念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自觉行为。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健全学校反对民族分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学术讲座(论坛)、社团活动、学生教材和出版物的管理,加强敏感时期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坚决取缔和杜绝学校中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向学校的渗透。高、中等学校要创办学校先进思想政治教育刊物,各类学校要成立青少年学生“五观”教育基地,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城市青少年宫等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开辟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健康成长。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各类学校网络文化的规范管理,开展网络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育系统的长期稳定。

(三)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建立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把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预算内投入,按决算口径,依法做到“三个增长”,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认真落实中央重大决策,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实施好“两免一补”项目;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和公用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经费最低拨款标准,完善高等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城镇教师赴贫困地区支教的经费投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增设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维护、运转和购置的专项经费;增设职业教育基本建设专项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对教育的捐赠或投资办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完善培养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构建学习型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对选学艰苦专业的贫困学生实行学费减免。积极推进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健全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效益评价和审计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奢侈浪费现象,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确保经费安全。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为重点的办学体制改革。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律地位、办学目标和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依法依规办学。高等学校

以人事管理和分配机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推进学校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以及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不断拓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自治区关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发展民办教育的多种形式,使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整个教育的比重明显上升。鼓励公办高等学校进行部分或整体改制的探索和实验;支持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与企业按民办机制合作举办独立学院;推动成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重组和整合;鼓励公办学校与企业学校、民办学校与民营企业联合办学;利用学龄人口下降剩余的教育资源,发展民办机制的相关教育。加快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民办学校及其学生、任课教师,应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及其学生、任课教师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健全民办教育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发展中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规模办学和高质量办学。

(五)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强化督政、督学职能,完善对各级政府履行职责的监督评价体系,健全对学校教学的督导评估体系。加强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各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现代教育行政督导(监督)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大力提高监管力度,形成鼓励进取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地、州、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学校教育的督导评估。开展对素质教育、均衡化教育等专项工作的督导评估。健全以高等学校、-17-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为主的综合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监控体系和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对教育实施状况的过程监控。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保障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抓好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落实《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我区高等学校与世界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继续支持公民出国留学,引导出国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来疆留学人员的规模,逐步提高来疆留学的培养层次。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国家选派出国留学生对西部的优惠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派力度,做好公派留学工作。争取教育部对新疆高校教师报考对口支援学校的研究生计划单列,不断扩大内地生源来疆就读的规模。要把教师队伍培养、管理人员培训列为对口支援的重点项目,继续实施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区县级以下的学校工程”、“东部职业学校与西部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工程”;实施好内地高校与我区高校的对口支援计划。充分发挥支援地区所派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积极探索新的行政管理方式,强化依法行政,更加注重运用立法、规划、信息服务、评估和执法监督等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做好《自治区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各院校要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学校章程,规范办学和管理行为,实现学校管理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向主要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18-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加大决策环节的咨询论证、预案研究、公民听证、社会公示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推动教育政务公开工作。以依法管理、依法办学为重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学生的法制素质。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和制度建设,规范收费行为,坚决制止并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切实加强对学校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后勤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形成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十一五”规划是教育事业发展到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五年规划。全区各族教育工作者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全区实现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1.教育事业“十五”主要成就一览表 2.教育事业“十一五”主要目标预测表 3.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工程建议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下载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一、2005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05年,贵阳市教育工作,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通过全市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一、2007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07年,贵阳市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巩固成果、深化改......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教育事业发展报告一、2006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06年,贵阳市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主线,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努力构建......

    街道年度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岚山头街道有17个行政村(居),村居人口约3.5万人,辖区人口约5万人。学校设置有一处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两处初级中学、六处完全小学和一处中心幼儿园,村办(含个体)幼儿园所二十二处。......

    永修县教育事业发展

    永修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 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县教育改......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一、发展环境、战略重点和战略主题(一) 发展环境。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农村牧区教育事业发展材料大全

    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事关国民素质和民族的进步,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旗委和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我......

    思想汇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敬爱的党组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