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振兴计划

时间:2019-05-13 08:2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心校振兴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心校振兴计划》。

第一篇:中心校振兴计划

中心校教育振兴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中心校处于东南部,所辖几处小学几年来硬件建设比较少,办公、教辅用房严重缺乏,不能满足需要,除学校操场部分硬化外。其它各小学运动场和其他配套设施均不符合使用标准,办学条件处于全县中下游水平。

中心校辖五所完全小学,两所教学点,一所公办幼儿园,小学在校生X人,公办幼儿园尚在建设中,在岗教师X人,其中支教教师X人。

全校师资力量一般,数量上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每年都需要教育局下派支教教师,学科不配套严重。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多,45岁以上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2/3, 年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缺少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实现创建品牌教育、共建平安教育、构建和谐教育的目标,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我县的教育再立新功。

结合我校实际,规划坚持四条原则:

1、创新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做事不拘一格,对工作有利的事要敢于创新,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要敢于创新。加强制度创新。

2、“龙头带动”原则。在我校重点把夹堤小学建成精品小学、把南文庄小学建成示范小学,并充分发挥两所学校的“龙头”作用,进而带动其它学校的全面发展。

3、坚持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发展规划,分解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

4、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既要立足本地,便于实施,又要放眼未来,有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具体规划目标、内容

1、近期目标、内容(2012年)

规范学校管理,打造团结合作、争先创优的优秀团体,实施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提高师资水平,培养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争取改善办学条件,使我校成为东南片亮点学校,争创我县办学先进学校。

2、中期目标、内容(2012年--2015年)

加快小学的操场硬化、小学的新建、公办幼儿园的配套及招生工作的步伐,创造适合教学需要的最基本环境;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管理,树造一支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严格常规管理,推进新课堂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长期目标、内容(2012年--2020年底)

在村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扩建子弟学校,使其成为一所标准化小学。继续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管理,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严格常规管理,推进新课堂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硬件建设方面:2012年上半年,对公办幼儿园进行配套建设,保证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学生,2013年,利用教育督导之际,争取资金对学校的操场进行硬化、校园进行美化,2014——2016年,南文庄学校新建工作的实施,2017——2020年,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学校的扩建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方面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向教育局申请多向我校派来年轻的支教教师,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强化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教师向现代化、知识化、专业化型转变。注重师德教育,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

(三)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学成绩。我们制定奖惩措施,建立能促进教师工作热情的考核体系,奖优罚劣,为教师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每学期按教育局的部署进行期末统考,调整薄弱学校的负责人,从严控制薄弱学校的教师调动,同时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逐年拉开档次,真正让能干、多干、实干的教师得到实惠,从而充分提高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创新性。

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新课程理论,改革教学方法。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主要措施

1.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让政府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作用,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为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局面。

2.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效益

加强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争取在2012年上半年,将公办幼儿园建设成邯郸县东南部第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2014年前将夹堤学校打造成一所精品小学,并依据县教育局的安排创建市特色学校,2016年前将南文庄学校易地重建,并按照适度超前的理念建成标准化学校,经过一至二年的努力,跨入示范学校的行列。这两所小学要走在东南部农村完小的前列,建成我镇靓丽的教育窗口,其他学校逐渐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3、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

紧抓师德教育不放松,大力弘扬敬业爱生的奉献精神。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一系列措施,要通过青蓝工程、集体备课、新课堂教学比赛、课堂研讨活动(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学模式的研讨课、同课异构展示课等)、专题论坛、自学反思等形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重视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加强对青年教师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师徒结对,听课评课、教育反思、汇报展示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建立以中心校为核心的中小学“校校通”网络体系。用5年时间,使所有完小以上的学校都能够上网,使全校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扎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探索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5、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新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抓好预防近视和科学营养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课程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2012年1月

第二篇:振兴计划2013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

2006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以下简称振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状况得到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十一五”期间好的经验和做法,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对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的要求,以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一手抓扩大队伍规模,一手抓提高队伍素质,把振兴计划工作引向深入,在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目标任务

集中精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力强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力争“十二五”期间为农村基层选派10000名高校毕业生,培养200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1继续实施医疗卫生、教育、涉农等专业招录优秀高校毕业生项目。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省级有关部门每年为我省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基层农技站(所)统一招录1500名高校毕业生,除部分特殊专业外,所招录毕业生原则上应为本科以上学历。实施范围主要考虑国家、省重点扶贫开发县。对招录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奖励。此项目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支一扶”项目合并执行。

2继续实施在校大学生助学金项目。每年在省内高校医学、师范、涉农专业设立500个助学金名额,按学制每生每年6000元,资助家庭困难、有志在毕业后到我省乡镇以下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农的本科以上学生(特殊专业可放宽到专科生)。获资助的学生与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订协议,师范、涉农专业最低服务年限5年,医学专业最低服务年限6年。受助生毕业后由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安置,省教育厅负责办理派遣手续。3继续开展学历教育项目资助。鼓励乡镇、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35岁以下、不具备国民教育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通过成人教育方式提高学历层次,对其所支付学费予以报销。每年资助2000名。

4继续加大对招录到基层毕业生的培养培训力度。省、市有关部门对振兴计划招录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对在服务期内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后续培养培训,保证所有招录人员在服务期内至少接受一次正规专业培养培训。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构。省实施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振兴办)负责全省实施振兴计划的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各市、县(市、区)要加强对实施振兴计划工作的领导,切实完成好振兴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2继续设立“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省财政每年出资3750万元,与中央财政每年支持我省“三支一扶”的资金合并,设立省级“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以下简称“振兴资金”)。省上确定的振兴计划奖励金、助学金、学历教育、后续培养等项目所需资金全部从省级“振兴资金”中支付。省级“振兴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使用。省财政厅、省审计厅要加大对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审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市、县(市、区)要按照省上模式建立相应资金,配套用于振兴计划项目,并可结合实际增加项目和提高资助水平。

3建立人才投身基层的导向机制。一是保证振兴计划招录人员所需编制和经费。乡镇事业单位自然减员后的空缺编制,应主要用于振兴计划招录人员。当地财政要确保招录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省上对国家级贫困县按当年振兴计划实际招录人数和助学金项目报到人数给予一定补贴,用于振兴计划招录选派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二是对振兴计划招录人员给予奖励。对招录到农村中、小学和乡镇涉农服务机构工作,且签订5年以上服务年限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奖励金1万元;对招录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且签订6年以上服务年限的医学专业本科生,给予奖励金3万元;对紧缺专业毕业生和选派到特困乡镇的毕业生可适当提高奖励标准。奖励金按照服务年限分期支付。振兴计划奖励金、助学金政策,每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三是对招录到农村基层参加振兴计划且在基层服务满3年者,经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县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可以在本县境内乡镇同类事业单位之间流动。

四是对参加振兴计划,招录到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大专毕业生薪级工资高定1级,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薪级工资高定2级。

五是把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教育、卫生、涉农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时,在同等条件下有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的优先。

四、实施步骤和要求

省振兴办每年初制定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并在每年底对照计划认真做好自查验收。省振兴办每年初组织对各地、各部门上实施振兴计划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并将检查情况进行汇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断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从解决食宿、交通、通信等生活小事入手,为人才到基层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建立“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考核责任制,把人才的吸引、培养、稳定和使用作为考核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振兴计划招录选派的高校毕业生,对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人才政策落实不力等现象进行责任追究。要努力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真正做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参加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定期考核。对优秀人员予以表彰,对违反协议不到基层工作或不履行服务年限的,予以通报,追还奖励、资助经费,并不得录用为本省境内财政供养单位人员。

实施振兴计划,是全省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系统和具体的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实施振兴计划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我省人才资源优势转化成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篇:人才振兴计划

人才振兴计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日前,**正式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作为**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配套专项规划之一——《**省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近日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第二次会议上,已通过审议。从2019年开始,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将纳入14个市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保障。

《行动计划》聚焦总书记提出的“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围绕乡村引才、育才、聚才、稳才四个方面,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提出实施“四项计划”、17项政策措施。

一是实施农业高端人才引培计划

围绕吸引农业高端人才,重点加强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团队的支持手段和力度,支持企业发挥培养引进人才的主体作用。

比如,《行动计划》提出,对依托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海内外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给予50-100万元一次性补助。聘任农业领域芙蓉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按聘期每人每年资助10-20万元。

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以粮食、油料、棉麻丝、茶叶等十大特色产业链为重点,每年引进10个国内外农业顶尖人才创新团队。对依托顶尖人才创新团队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投资项目和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200万元人才津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创新创业团队。

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物种业、食品产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分级每年给予补贴,最高补贴150万元。支持省属企业对引进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二是实施乡村人才队伍提升计划

围绕解决乡村人才资源短缺问题,培育好乡村本土人才,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基层农技推广和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农村社会事业人才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中国人民大学农村规划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叶舟舟,毕业时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却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到**永州上岭桥镇做一名基层公务员。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以“教育培训、管理、定向扶持”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体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林农)职称评定试点。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重点打造14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以上。启动实施“千名优秀农民境外培训计划”,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或骨干赴境外培训。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每年公费培养农技特岗人员500名。建立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人员专项编制,实行“实名编制、人走编收”,打造一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的基层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探索制定“乡村工匠”评价办法,建立“乡村工匠”认定发证制度,每年培育1000名以上有一技之长、带动能力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和基层卫生人才本土化免费培养等工作,毕业后由县级编制管理、人社和卫生健康部门落实编制和岗位聘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持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确保每村配备1-2名优秀年轻干部。

三是实施支农助农人才聚力计划

通过引导科技人才上山下乡,引导城市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引导青年人才回乡下乡创新创业,引导第一书记更好发挥“一线尖兵”作用,形成支持乡村振兴的人才合力。

《行动计划》提到,依托科技专家服务团队,引领带动1万名左右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每个科技专家服务团队每年支持20万元。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健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依托县域医共体,推进基层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乡村旅游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每年乡镇级公务员招录中,专门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员会主任设置职位,原则上不低于考录职位总数的2%。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级及以上职称、全日制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可由县级人社、卫生健康部门采取直接考核或面试方式招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由同级编制管理部门落实编制。

四是实施人才发展环境创优计划

《行动计划》重点从人力资源开发、基层人才选拔、基层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动力,释放人才活力。

比如,坚持把乡村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允许市州、县(市区)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推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适当放宽长期在贫困县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条件。实施“扎根基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支持计划”,每年各评选支持100人,每人支持2万元。设立“**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省十佳农民”资助项目,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

乡镇事业单位对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方式,所需经费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单列。探索建立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建设乡村人才公寓。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四项计划、17项具体政策措施,给力的政策,将给各类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广袤“湘村”一定会焕发活力,更有魅力。

第四篇:农村振兴计划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昨日,湖南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以及长沙市农委负责人、种粮大户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服务“三农”,砥砺前行振兴乡村。

一是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对城乡协同发展作出安排,提出不同类型的乡村的振兴路径、实施要求、优先任务和工作方法。二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以及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方面确定重点任务。

三是要强化支撑和保障。首先要强化人才支撑,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人才。同时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还要加大资金投入,除了中央资金支持之外,还包括社会资金、金融资金,这样使乡村振兴能够有一个“人、财、物”的保障。十九大定了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自治、法治、德治”明确了乡村建设不能用城市行政手段,不能拿规划设计套用,不能用市场标准代替小农经济标准,不种田的专家与学者不能瞎指挥种田的,不能用选美国总统的方式来选村干部。城乡统筹,城乡共享,城乡等值,城乡一体。让年轻人回来,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就是未来中国乡建的方向。乡村自治与方法:

一、顶层谋划

选择示范村是最好的方法,为确保项目成功,一是首先要确保县区领导届内任职时间尚未超过两年,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是村干部任期要长,要稳定,具有强硬作风,又有好的品德;三是项目一定要确保两个诚信,一是支付设计规划费,二是支付施工队费用。自治、诚信、品德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营造

1、调研。乡村规划设计不能只有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还包括乡村的产业、文化、村级治理等乡建的成员,乡村规划本质上以乡村管理与自治为核心专业,这是乡村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从实践层面调研约有九个团队同时进行,分别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家谱家祠修复、村庄内置金融、资源分类、规划设计、乡村品牌、妇女培训、产业重组、土壤与生态修复。前期调研越细,后期建设越简单。这些乡村系统性专业学科的人才在乡村建设中奇缺,建立《乡建学》已到时候了。

2、大规划小切入

示范村,谋划要着眼大局,一定要全域规划,为未来发展做好长远准备。建设要立足当下,小切入是县区镇村的资金与项目有限,也不建议大资金投入,大资金投入不易有示范,农民易产生等、靠、要。一个村除公共建设之外,一般有300万元就可以达到改造成示范村的效果(一二个村民小组),其中:100万村庄试点户改造;100万内置金融与返乡创业与培训,100万农产品品牌与运营,公共活动示范,二个标准卫生间,环境卫生等。总计300万确保项目结束后村庄能持续发展。

3、一体化乡建 设计与营造同步,是乡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的最大区别。乡村建设都是设计、施工、室内、景观、农田、家禽养殖一次性完成,不可以像城市分专业,更不可能像城市分段设计,分段招标,这不适应乡村建设。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施工质量,能建的民间能工巧匠没有资质,有资质的又不懂农村。各区县、镇、村要想办法突破现有制度才能做好示范。专业统筹,资源统筹,建设统筹,项目与政策统筹是乡村发展主要矛盾。

4、软件先行

乡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物的建设,还是精神与文化建设。如果乡村建设仅仅把钱看成唯一的方法,乡建注定很难成功;乡建不仅是生活的改善,更是小农经济对土壤的修复。建设过程就是村庄生态与道德修复的过程,就是产业重组的过程,不能等建完再切入软件就迟了。九个团队要与建设并行,一体化系统进入,关键一定要坚持村镇干部是主体,村镇干部不能是主体,不能自治,乡建注定要失败。这个软件介入过程不是在教室里的培训,而是在现场,在工程中,在建设中的培训。

5、运营与产业 农民的知识化、年轻化的缺失将是压垮农村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好的村庄年轻人不回来,就不可能有美丽乡村,也不可能有产业。建设后期一定要把返乡年轻人做为重要的工作对象,建设、学习、培训、参观、运营与示范户一并完成。示范村中,如果示范户项目做的顺利,政府就可以适当投入公共建设,完善示范村,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以面带村,以村促业。

6、完成周期

一个村正常两年时间,政府如果下决心,一年两个月就可以,留一年时间陪伴乡村。项目最难的是前六个月,更难的是政府建设中的制度与程序。再次说明,只要承诺的设计费与施工单位不欠费就一定能按期完成。

乡村建设的原则是 田人合一 家禽合一 族祠合一 忠孝合一 道法合一 家国合一

第五篇:钢铁行业振兴计划

国务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促进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0〕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现国家确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铁矿石流通秩序混乱、资源环保压力加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市场变化形成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钢铁工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钢铁工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全球供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应对世界铁矿石资源垄断加剧严峻形势、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抓手,是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扎扎实实抓好组织实施。

二、坚决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

(二)切实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将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作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除国家已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外,2011年底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要将控制总量和优化布局结合起来,切实推进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进一步依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质量、安全、环保、能耗、清洁生产等指标约束作用,加强质量、用地、金融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建设项目的政策压力。积极引导钢铁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严格履行钢铁项目审批和核准程序。对所有新建和改造项目,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审批。坚决制止以淘汰落后产能等名义擅自建设钢铁项目,对违规建设的要严肃处理。发展改革委要牵头组织对2005年以来建设的钢铁项目进行清理。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对在建和已建成的钢铁项目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查处。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对未经环评审批或污染超标的项目进行查处。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问责制,认真查处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门及金融机构要依法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和贷款的审批

三、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严格税收征管,清理和纠正地方擅自出台的对钢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努力营造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完善和落实土地使用、差别电价政策,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大幅提高差别电价的加价标准,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的生产成本。中央财政要加大对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将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挂钩。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抓紧牵头制定《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及时公布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为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做好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扶持优势企业发展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五)强化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对各地的督促检查,切实抓好相关政策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并分解落实到市、县和具体企业。对未完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任务的地区,要严格执行项目“区域限批”规定,暂停对该地区其他建设项目的环评、供地和核准审批;对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好的地区实施先拆后建的技术改造项目,经综合平衡后可优先予以核准。各地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要按照政策规定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权债务重组等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

(六)大力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现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要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大力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干法除尘、煤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三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水平。加强和完善废钢铁综合利用,鼓励发展短流程炼钢。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政策。要强化节能减排计量管理,提高能耗和排放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强化环境准入、执法监管、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环保监测、减排核查、清洁生产审核、能耗限额标准执行监察,推动重污染企业加快退出市场。

(七)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结构。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要服从和服务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促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的总体目标。要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统筹研究有利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进出口措施,相应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

五、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八)明确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目标。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平等协商、政府引导的原则,支持各类钢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继续推动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培育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推动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和上报本地区2010-2011年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九)抓紧完善和落实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要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贷款授信、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等方面,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对国有钢铁企业因重组出现阶段性经营绩效下降和负债率上升等情况,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在确定考核和任期考核目标中作相应调整。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要切实依法规范操作,保护出资人和职工合法权益,维护金融机构合法债权安全,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六、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十)积极支持钢铁行业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充分重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依托相关科技计划,引导和鼓励钢铁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重大工程和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前瞻性储备技术研究,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未来国际竞争需要、支撑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

(十一)重点支持钢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积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引导钢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支持对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的关键项目和企业。加大关键钢材品种、钢铁新材料、新一代全流程可循环工艺、节能减排、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等技术改造工作力度,促进钢铁产业升级。

七、切实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

(十二)强化行业自律,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在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度减少国内钢铁企业数量的基础上,通过行业自律,进一步提高铁矿石进口经营集中度。要加快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大行业协调力度,抑制囤积居奇、倒买倒卖、哄抬铁矿石价格等行为。优化铁矿石资源配置,铁矿石资源要优先配置给符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进一步做好进口铁矿石信息报送工作,有关行业协会、商会要根据公布的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加强对铁矿石进口流向的监测管理。

(十三)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进口渠道。有关行业协会、商会要加强与各类钢铁生产和贸易企业的协商,建立健全进口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国内用户和国外供应商加强协调协作,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保持进口铁矿石的合理价格水平。

八、推进国内铁矿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十四)大力推进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增加资源储量。研究降低国内铁矿石生产和开采企业负担、提高国内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共伴生矿、难选冶矿的技术和科研开发力度,对尾矿回收等综合利用项目研究完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国内矿山的有序建设和开发,加快推进铁矿资源的开发整合,将铁矿矿业权依法优先配置给符合钢铁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和大型矿山企业。用好现有扶持政策,支持大型铁矿山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

(十五)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支持钢铁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钢铁和矿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铁矿石资源勘探开发,在境外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石供应基地,并统筹考虑矿山、道路、港口、供电、供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到国外建设钢铁厂和钢铁工业园区,努力提高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会商会和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对我钢材产品提起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加强与各国政府及行业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化解贸易摩擦,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九、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

(十六)加强组织协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切实做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抓紧细化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并抓好落实。行业协会、商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反映钢铁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督促钢铁企业认真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政策。钢铁企业要从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展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各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六月四日

下载中心校振兴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心校振兴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振兴计划学年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叫杨钊,2009年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同年9月被分配至冯原镇中学任教,担任冯原镇中学九年级英语教师及九年级三班班主任工作。我很高兴今天能和大......

    振兴读书计划

    伊山五中“振兴阅读计划”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贯彻落实 《“连云港市中小学生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教育振兴计划

    教 振计划 育 兴教育振兴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校优势、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深化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内抓管理,......

    2012陕西振兴计划

    2012陕西振兴计划将统一招录1800名高校毕业生 2012-03-29 14:10 作者:陕西华图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44 记者从3月28日召开的“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工作座谈会”上......

    中心校教研计划

    左营乡中心校教研计划 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大教研力度,进一步提高我乡小学的教学水评,现制定教研计划如下:首先,提高全体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认识,要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

    小学教育振兴计划

    小学教育振兴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创建“达标”学校为工作目标,以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为重点,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有......

    振兴计划学年工作总结5篇

    工作总结我叫韩敏,2011年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同年12月被分配至王庄镇中学任教,担任王庄镇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师及八年级二班班主任工作。我现在对2013-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这......

    振兴计划思想工作汇报

    思想工作汇报2007年11月我参加省“十一五”振兴计划招录考试,有幸被组织分配到xxx镇政府农技岗位上工作。三年来,我在县委组织部,镇党委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所在岗位职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