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纲要

时间:2019-05-13 08:4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复习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复习纲要》。

第一篇:教育学复习纲要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教育学复习提纲

参考教材:

扈中平李方 张俊洪 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教育: 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学科。从中观上讲,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教育目的: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 :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例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教室。具体地说,是某一类学校的个别教师或教师集体,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教学相长 :

教学策略:广义的教学策略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目标被确定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

发现教学现代社会的形成法:

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来说,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参看课本。

价值澄清理论: 参看课本。

诊断性评价: 参看课本。

过程性评价:参看课本。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参看课本。

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2、应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

答:教育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既可能具有一致性、整体性,也可能有矛盾性。

第一,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规定和相

互转化的。教育促进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间接地也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变革与发展,因为任何政治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和保障;教育的政治功能也可以以政治的稳定、变革、发展来为一定的经济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为传播和创造人类的精神产品,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得以形成、释放的基础。

第二,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具有相互冲突和排斥的关系。其根本

原因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方面活动各自直接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本身就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育的需要和教育功能的期望也不相同的,进而导致教育诸多社会功能矛盾性的产生。

3、教育为什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原因: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2、教育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其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制约,但教育又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自身一定的独立性。

表现: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3、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4、教育具有继承性。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其作用发挥的条件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部来看,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程度,还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

5.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对此教育应有哪些基本策略?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教育要循序渐进)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设不同年龄水平的学校)○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取长补短)

5、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全面系统)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6.班主任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种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7.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维度分别应包含哪些方面?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的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教学效果。

9.备课的工作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0.体谅模式的道德教育目的是什么?

11.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任选1题,共20分)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中国传统社会对教师的期待,请结合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此进行评述。

2、你如何认识教师角色的“蜡烛观”和“发展观”?

蜡烛观只强调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而忽视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尊重,获得满足

3、你认为一个理想的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的素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基本素质:专业精神,师德修养,业务素质

前瞻性素质: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研究的意思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法律意识。

4、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答:

5、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论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新,活,实

6、请结合相关理论谈谈,你怎么看待教育中的表扬和批评?

7、联系实际,谈一谈班主任应如何有效地培养班集体?

答:班集体具有比较明确、一致的共同目标,有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具有感召力的核心人物,有严格有效的组织规章和自觉纪律,有良好群体舆论、班风和班级传统。所以作为班主任,其开展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班级群体由松散群体向班集体的跨越,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愉快生活、健康发展的园地

1、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

研究,这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2、要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首先要进行班级组织机构的设计,还必须对班级进行小组编排,使之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次要培养、选拔班干部,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相关锻炼。要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的规范体系,在班级群体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

3、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恰当的班级共同目标可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能够为班级活动指明努力方向,可以及时调节班级和个人活动,以及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偏差,促使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4、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根本保证,是进行集体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班级活动的组织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活动本身要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群众性、参与性。活动后班主任、班干部和其他班级成员都要进行总结和反思。

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重视自我教育、注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班主任进行集体建设的重要一环。在班级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始终注意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促进优良的班风和班级传统的形成,使之朝着有利于体现尊重、平等、真诚、关爱、进取、合作诸多品质的方向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班集体才能得以形成。

四、案例分析题:(任选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略

第二篇:2011湖南省高等教育学复习纲要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2)特点:教育以非正式,弥散性的方式进行。此时的高等教育是相对知识水平而非相对普通教育。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

大约12世纪初,意大利、法国、英国有了由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大学,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即中世纪大学〉

特点: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学领域。

3、成型阶段(培养专门人才)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

高等教育在内部纵横关系的平衡上以及与其社会其他活动的平衡上都取得了最大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有的“赠地学院” 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创办柏林大学,突破传统大学模式,科学研究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目标建立一所德国式大学,确定了大学科学研究的地位。引发社会服务职能(威斯康星)

1、规模化

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世界高等教育必然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然后再进入普及教育阶段。

2、中心化3、综合化、4、国际化5、职业化6、终

生化7、多元化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1)多学科研究法: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收集图书、报刊、档案、公文、报告、信函等信息资料加以分析、解释、以发现事实,检验假说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特殊的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并由此得出一般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4)反思批判法(5)体悟总结法。还有如实证实验法、定性定量法、经验总结法、病理诊断法等。第二章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

1、社会化(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2、社会选择(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任务,高等教育的社会选择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社会流动(高等教育是促进现代社会中社会流动的因素之一)

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1)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

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2)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第三章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我国制定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1)马克斯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从人类物质生产发展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出发点(2)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是与分工齐头并进,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们自身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3)人的全面法师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a.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创造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b.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c.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素质教育: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识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构成: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

全程培养学生:1)时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处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最终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几个层次(与教师的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相结合)

两个大层次:本专科层次和研究生教育层次

四个小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

我国目前已本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 专科层次主要有师范专科和高职、高专两类

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为中小学培养教师,因而注重未来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第四章 国内外教育结构

(一)外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P114)美、日法等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特点是:

(1)第二级教育(主要是大学本科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毕业生人数一般占总数的50%以上(2)第一级高等教育规模超过第三级高等教育规模(3)各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俄罗斯、日本第三级高等教育最少,美、法、英最大,德国居中

(二)国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P116)

(1)各国的科类结构差异极大,不同国家的某些科类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可以相差10倍(如印度、俄罗斯的工科)

(2)多数国家占前二位的是社会科学、工科和教育等科类,农科和医科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

(三)国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1)高扥国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私立主导型、双轨型、公立主导型

(2)高等学校的授学形式

a、以面授教学方式为主的,b、全日制的正规高等教育;c、在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之外兴办起的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等机构,通过函授、广播、电视教学,自学等非面授为主的方式展开的非正规高等教育

(四)国外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P119)国内高等教育结构

1、层次结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2、科类和专业结构

3、形式结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4、地区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立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

教育

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

资结构

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第五章

认识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的意义

教学是一项相依相存的活动中,教师主动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时两个同样重要的方面,不能有所偏废,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之,“双主体”说整合了教育活动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关注教育的“主-主”关系结构,把“教与学”的对立统一转化为师生主体二者的统一体,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性能体现出稳定、和谐与协调的特征,调动双主体的德积极性,能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的最优化互动中,确保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双向激发过程,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直接目的和内在价值,既促进学生主体性高度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一)以教师为主导的中心

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

1、应试教育体制的毒害;

2、师道尊严这种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3、某些教师自身缺乏良好素质,不能正确对待教师职业,也不能正确对待大学生,而是滥用手中的权利(二)师生关系比较淡薄

二、创设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民主与平等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者同作为教学过程的主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是主体间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在平等基础上的交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要抛弃师道尊严的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如此不仅学生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自由与宽容

作为教师,不仅要以宽容的胸怀鼓励学生,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还要积极创设一个心灵自由,信息饱满,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渗透力、感染力的教学人文环境,是大学生时时处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发展氛围之中第六章

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内容 课程的定义:

狭义的理解:课程即是教学科目,这是一学科的出现为前提的中义的理解:课程即把各学科总和起来

广义的理解: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本书以教育管理实践的角度把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它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一级课程教学时数、课程教学先后顺序或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等要素构成 基本要素:

首先,课程是有目的的,不是自然发生的;其次他是一个有组织的体系。有固定的结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最后,它有学科体系的意义,也有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

(1)高等学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的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高等学校一直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探求高深学问为主要任务,尽管“高深学问”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经常在发生着变化,但追求新知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永恒的职能

(3)高等教育是在青年人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在心理、身体发展趋向成熟时期所能接受的更高级的专业教育,是促使青年人走向更完善之境地的最有效的途径 高等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遵循的原则:

(1)适时原则;(2)完整原则;(3)发展学生个性原则;(4)宽口径原则;(5)调动教师积极性原则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1.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

法等。4.科研训练的方法,包括平时科研训练、论文与设计等。

随着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国内外一些专家又创造了一些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教学手段:1.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2.建立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3.建立了教育网路系统 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原则: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用统一的原则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科研的一般流程:科研准备—科研实施—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推广应用阶段

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1.科研规划和计划2.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3.科研资源管理4.科研成果管理

第八章 第一节 国外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事实性的做法)

高等学校的服务社会职能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以1862年林肯总统简述的《莫雷尔法案》为标志,并最终孕育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新模式典型的有都是大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国外高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1.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内容:

(一)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中最简单的一种

按照提供教学服务的主体与形式的不同,教学服务可分为:1.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供的正规教学服务2.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岗位培训3.高校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二)科研服务:科研构成了高校的第二大职能,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学和服务社会的源泉1.科技开发2.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3.科技咨询4.科学人才的直接输入

(三)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1.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2.高校图书馆、。体育馆、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做出贡献 高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一)社会政府对高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约束、资金鼓励)

(二)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九章 第三节 高等学校管理原则和管理内容 高等学校管理原则的层次性:(1)一般管理的原则:系

统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反馈原则、能级原则、封闭原则、动态原则、激励原则、弹出原则(2)学校管理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效应性原则

高校管理的原则:1.入学机会均等于择优培养原则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高校管理的内容:1.教学管理2.科研管理3.人力资源管理4.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 第二节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

招生制度的一些改革:1.在招生手段中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我国经历了“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历程

改革方向: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的用人环境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4.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十一章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意义:1.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2.学科建设对人次培养模式变革有着直接的影响3.培养人才的质量取决于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方略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a.重点建设主干学科b.扶持建设基础学科c.积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容:1.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重视课程管理高校课程建设的评价

第四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高等教育机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一)共创校园精神1.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2.培养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3.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4.共建文明校风,优化校园文化个性5.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二)发展智能结构1.扩大知识面2.发展多种能力.3.提高艺术修养,发展业余爱好

(三)培养健全人格

(四)丰富业余生活

第三篇:教育学纲要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

2.教育生物起源说(第一个将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来)代表人物:勒图尔诺和沛西·能

观点:教育产生于动物的本能(将人完全等同于动物)3.教育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观点(我国认可)教育起源于劳动

(四)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2.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近代教育(3个基本特征)4.现代教育(4个特征)

5.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5点)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萌芽—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墨子、庄子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论著 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建立

163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科学化)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出现各种教育流派

(一)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二)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四)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阿普尔《教育与权力》

吉鲁《批判的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五)当代新教育理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二、教育与经济

(一)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三、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二)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生理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 心理方面:认识和意向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三种理论观点)

(一)内发论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孔子、孟子 —性善论 弗洛伊德 —性本能 威尔逊 —基因复制 格赛尔 —成熟

(二)外铄论 依靠外在力量 洛克(白板说)华生(一打儿童)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还有其他不确定因素,且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我国流行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说(学界仍有分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循序渐进 阶段性 —针对性 不平衡性— 关键期 互补性— 笨鸟先飞

差异性—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第四篇: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外国教育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培养政府的高级官僚,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培养通晓文字的低级人才;

(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 2.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 古埃及的学校状况:

①宫廷学校。在古王国时期出现了宫廷学校。所谓的宫廷学校就是由国王在宫廷设立的学校,以供皇子皇孙和朝臣学习,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锻炼,即被委任为官吏。“高级官吏养成所”。②僧侣学校。出现在中王国的时期,一般设在寺庙,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③职官学校。专门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往往以吏为师。

④文士学校。培养能从事书写和计算的人。此类学校铰前两种级别低,招收人数多,修业年限有长有短。(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

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灌输和体罚。3.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

(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僧徒一般学习12年,经考验合格者,叫做“比丘”,女僧人叫做“比丘尼”。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7)古代东方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由于早衰或出现过断层期,巴比伦、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历史都曾中断,导致文化教育在根本上的失传和断层; 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斯巴达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以保证种族在体制上的优越性。(1)教育过程: ①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

②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军营式的国家的教育机构体操场接受“五项竞技”(赛跑、掷铁饼、标枪、跳跃和角力)、神话、传说等教育,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

③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④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派往边境; ⑤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2)教育的特征为:

①教育具有阶级性;

②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受统治阶级的控制;③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 ④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雅典的教育由国家和私人承当。(1)教育过程: ①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②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和文法学校学习

③到十二、三岁左右,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同时公民子弟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2 ④15-16岁,大多数青年不再上学,要从事其他职业,显贵弟子入国家体育馆学习; ⑤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⑥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2)教育特点: ①教育具有阶级性; ○2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③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 ④不重视女子教育;

(三)简述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关系。相同之处:

①对于教育,统治者都在城邦法律中明确作出规定,都认为教育是国家一项重要的事业。②两国都重视儿童的体格检查。

③城邦公民都经历了家庭教育、中等学校的教育和军事训练。

④教育都具有阶级性,为奴隶阶级所控制,教育还没有和生产劳动发生关系 ⑤都把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放在重要的地位。不同之处:

①斯巴达教育完全由国家承办,而雅典允许私人办学。

②对儿童实行的体格检查制度,斯巴达是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而雅典检查新生儿体质的是父亲。

③两国公民受到的教育内容也不同,斯巴达更多强调的是军事内容,而雅典更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因此,雅典的教育水平要高于斯巴达的教育水平。

④受教育权不同,斯巴达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而雅典受教育权不受限制,一般商业子女也有受教育权。⑤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而而雅典不重视。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一切知识、真理、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智者派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统一的学派,他们只是有共同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代表人物为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意见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安提丰、希比阿斯、克里底亚等; 2.“智者派”的教育贡献(1)早期的人文主义;

(2)有教无类,学术自由,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3)以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标,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道德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4)确定了教育内容和方式,最早确立了“七艺”中的前三艺,即修辞、文法和辩证法,为主要的教育科目,同时认为知识的形式比内容更重要,也引发了西方教育界长期的关于教育形式论和实质论之间的争论;

(5)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的职业化;

(6)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在智者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希腊全部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的教育思想真正成理;

三、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①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

③希腊的初等学校发生蜕变,小学教育的内容由注重施以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为基础内容的多方面教育到局限于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

④中等教育也面临衰微,偏于知识教学,忽视体育和美育;

⑤高等教育得到明显的发展,除了柏拉图的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学校; ⑥教育机会逐渐扩大。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要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德育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道德,德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培养人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四种美德,并且由此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认为知识教育是培养道德的主要途径;3.智育论:强调治国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将天文、几何和算术等实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主要观点: ①培养人的道德,即教人学会做人。②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③自制是德行的基础。④守法就是正义。⑤身教重于言教。

4.“苏格拉底方法”:又被称为“问答法”或者“产婆术”,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4 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包括步骤为 ①讽刺:采用对话或者提问的方式,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②助产术,帮助对方使其得到答案 ③归纳 ④定义; 局限:①受教育者必须要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问题积累一定知识。

③对象是已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化地搬用于儿童。

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学习即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界得到什么东西而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柏拉图较早提出了理智、情感、心灵、意志等心理的概念范畴,确立了后人的思考范围,同时他重视身心和谐发展。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

①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内容要健康。然后经过2-3年得体育训练,锻炼吃苦耐劳勇敢的精神。

②10岁以后的男孩女孩都被送到向下接受教育,学习内容以初步的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14岁进入体操学校,学习的内容有五项竞技、体操、野营、射箭等。到了16、17岁以勇敢为标准进行第一次考核,好的继续升学,不好的就做农工。

③17-20岁,进入国立高等教育军事学校“埃弗比“团,接受专业的军事教育。这个阶段是军人教育阶段,主要学习音乐、体操、算术、天文。在这个阶段要进行第二次考核,标准是理智。少数的优秀者继续学习,其余的进入军营当军人。

④20-30岁,这一阶段的目的不再于实用主要是发展思维能力,为哲学家做准备。学习高一级的算术、几何、天文、乐理和哲学。到了30岁,第三次考核,以理性为标准,优秀者继续深造,其余的充当一般的国家官员,帮助哲学家治理国家。

⑤30-35岁,学习高级哲学,研究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的最高阶段,是知道人类认识最高点善德观念的科学。这一段学习结束,即可以执政了,但是要边执政边学习。50岁成为哲学王。

(4)特点为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3.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积极的一面:

①他重视早期教育,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思想,具体论述了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如儿童游戏,选择童话教材的重要性等,也是第一个提出优生主张的人;

②他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 ③他提出了广泛的教学科目,确定了后“四艺”,和智者“三艺”合为“七艺”,“七艺”作为教学内容支配了欧洲中、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他还具体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

④他所创办的学院阿加德米开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传统,对后世的高等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启示作用; ⑤国家对教育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

⑥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重视体育锻炼。⑦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

⑧强调身心和谐发展。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消极的一面:

①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过于强调教育的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铸造人,忽视了个性的发展。②他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柏拉图认为,体育音乐的轻易变动,会在儿童心理上造成喜新厌旧,进而追求奇异的生活方式,以致对其他政治和法律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将危及奴隶主国家的政体,给国家带来危害。

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灵魂论与教育:

①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②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认为儿童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为第一个阶段,7-14岁为第二个阶段,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儿童成长的中心不同,因而教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③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理;

2.教育作用论: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即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3.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①在儿童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 ②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 ③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

④体育在最前面,其次是道德教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⑤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育(雅典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则是体育); 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1.共和前期:主要是家庭教育,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

2.共和后期:主要特点是培养优秀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为目的,存在几乎平行的两种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学校主要包括:(1)初级学校(7-12岁),为平民而设;(2)文法学校,主要学习拉丁文、希腊文、修辞等;

(3)修辞学校,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①培养目的是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共和时期培养演说家; ②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增强,对初等教育实行国家监督; ③教师地位提高,由国家委派; ④承袭了希腊文化时期的高等学府。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家,第一位教育理论家和方法家)(1)论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不仅擅长演说还需要有较高的才能,最重要的是要有德行;(2)雄辩家的素质,著作《论雄辩家》:

①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②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 ③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3)雄辩家的培养方法:模拟演说、多诵文学精品、写作练习、法庭的实际观摩等;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门著作;

(1)论教育作用和目的:培养具有最高德行的雄辩家;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2)论演说家的培养:认为培养演说家应经过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和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3)论学前教育: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尽量早教,要进行快乐地学习,反对体罚,使儿童热爱学习,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双语教学;

(4)论学校教育的优势: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

①学校教育不会使孩子产生自命不凡、唯我独尊的状态,也不会使孩子感觉到孤独和隔离; ②在学校里可以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性,养成适应和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习惯; ③学校能教给学生趋善避恶; ④学校能提供给孩子多方面的知识;(5)教学理论:

○1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集体教育的构想; ②提倡因材施教; ③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学习与休息交替; ④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⑤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之上;

⑥改进教学方法,采取赞扬的方法激励学生进步,反对体罚,强调使用启发式,提问解答等方法; ⑦重视教师的作用,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关怀热爱学生,懂得教学艺术;

3.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忏悔录》;他把自己的教父哲学思想用在基督教教育上从而创造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是中世纪基督教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经院哲学所依据的权威之一。

(1)宗教哲学和教育:上帝即真理,《圣经》是一切知识的来源。(2)原罪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而有罪;(3)学习内容:“七艺”和《圣经》,轻视自然科学;(4)宗教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教会和神学服务;

(5)平等教育思想;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人与人是平等的。

西欧中世纪教育(主要特点是神学、宗教色彩)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纪律严明,盛行体罚;(2)主教学校,又称大教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3)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十分简陋,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招收7-20岁的男青年入学;

2、“七艺”教育:“七艺”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智者派创造了文法、修辞、辩证法等科目,柏拉图增加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前者为高级课程,后8 者为基础课程。“七艺”成为中世纪最主要的教学科目。①文法,是一门科学,使人学会理解诗人和历史学家的作品。②修辞,是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艺术。

③辩证法,是理解科学,使我们很好的思考、下定义。④算术,是计算,关于数的科学。

⑤几何学,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形式,也是哲学家常用的论证方式。⑥天文学,关于天穹星体的科学。

⑦音乐,是关于音调中呗感觉的音程的科学。

“七艺”课程加入了着神学内容,学习七艺是为了日后的学习神学打基础。3.基督教的教育思想:具体体现为神学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观、目的论等;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教育内容以“七艺”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教育机构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者贵族宫廷中,教育目的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教育的教育机构。主要培养 封建教育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由于中世纪早期欧洲社会政教合一的特点,宫廷教育自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2.骑士教育:

(1)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2)分为:①家庭教育(出生到7、8岁)

②侍童教育,学习骑士“七艺”(7至14、15岁)③侍从教育,侍奉领主,三个阶段(14、15岁至21岁);

(3)骑士教育以军事教育、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统治阶级的思想,轻视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

(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2)疾病防治等的需要;(3)东方文化的影响。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

①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②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

3.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进行职业培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 ①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

②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择其他三科,之后获得“博士”的学位; 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

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制度化、国际性、独立性、流动性、宗教性。

①国际性,从组织形式上看,中世纪大学起初是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织而成的团体,后来,大学的师生来自各地,超越了特定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②独立性,中世纪大学最初形成时就表现出自制的特点,教学内部事务基本由学校管理。

③从领导体制看,中世纪大学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校务,南欧大学等大都是如此,后者有教师主管校务,北欧大学大都如此。

④从课程上来说,大学的课程并不固定,13世纪后课程趋于统一,文科学制一般为6年属大学预科性质。⑤中世纪大学已经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满学分,可以得到“硕士”“博士”学位。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组织起行会,组织办理城市学校; 2.城市学校的特点:不是一所学校的总称,而是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它是适合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的世俗性学校。

(1)在领导权上,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从城市学校的归属来看,尽管它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它基本上属于世俗的性质。这就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

(2)从内容上看,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这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城市学校,尤其是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这完全用拉丁语讲授的教会学校形成鲜明的对比。(3)从培养目标来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

总之,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尽管它曾经遇到教会的多方面反对和阻挠,但仍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到了15世纪,西欧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一、拜占廷的教育

1.教育概况:分为世俗教育和教会教育。世俗教育:世俗教育比较发达,因为存在着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

(1)初等教育以私定初等学校为主,招收6-12岁儿童;(2)中等教育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内容为古典文学;

(3)高等教育中最著名的是425年建立的君士坦丁堡大学;(4)宫廷教育和府邸教育

(5)教会比较重视教育,教会学校有隐修院和座堂学校两种; 2.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1)世俗文化与基督教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相互影响和对立斗争;

(2)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起到了传播和保存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作用;(3)世俗教育体系得到发展;

(4)除教主外,所有的教士均可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影响。

(5)对于文艺复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起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对欧洲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阿拉伯的教育

1.教育概况:强烈的世俗性。

学校种类:(1)昆它布。简陋的初等教育,教师在家中收取少量学生,教学内容主要为《古兰经》;(2)宫廷学校和府邸学校。培养未来的封建帝国的统治者;

(3)学馆。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但比宫廷学校程度要低,相当于中等教育,是私人讲学的的一种形式;(4)清真寺。既是宗教的场所,又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除了附设昆它布对儿童进行教育外,还传授高深知识;

(5)图书馆,即藏书又培养学生,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

(6)尼采米亚大学。塞尔柱帝国时期,尼采姆在巴格达创建的高等专科学校;

2.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白手起家,对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和教育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其特点在于:

①尊师重教,主张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神学与实用科学并存; ③多方筹集资金,以保证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影响:

①由于开明和文化教育政策和尊师重教,鼓励学术研究的政策,使得阿拉伯的教育发展迅速,在文化科学 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方面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②其保存下来的希腊典籍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西欧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③阿拉伯在教育上实行文明开化的政策,广泛地吸收被占领地区民族的文化教育遗产,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和文艺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1)特点为强调世俗性和人性的解放,注重人的自由和天性,代表人物为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弗吉里奥(最推崇三门科目:历史、伦理学,雄辩术)、格里诺等,弗吉里奥是最早提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

(2)维多利诺把学校变为“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包括如下特点:主张通才教育,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强调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宗教信仰的养成。①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 ②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 ③要求学校具有优美的环境; ④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 ⑤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 ⑥反对体罚、压制;

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特点为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代表人物:①维夫斯《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②莫尔《乌托邦》,A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B实行多方面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重视直观的教学,重视发展理性。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共同特征和差异:(1)共同点:①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整体。

②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练习,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至于自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

③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言教学,本族语言在教育中地位甚低。④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意大利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差异: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②教育的政治功能迥异。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期实行城市共和制,共和政体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崇尚君主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和朝臣身上。因此,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对那些将来有希望成为君主和朝臣的人施以什么样的教育。

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拉伯雷(《巨人传》);蒙田《论学究气》、《论儿童教育》,比代要求培养“完全的绅士”。

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重视个性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

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很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都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要关注人的今生而非来世。

④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有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

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脱胎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后者并非大众运动,这就造成: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上层子弟;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君主等上层人物。

二、新教教育

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宗教改革起源于德国,发起者是马丁·路德。

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梅兰克顿(拉丁文法中学的改革,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谟(斯特拉斯堡文科古典中学的实践)、布根哈根(初等学校的建立);

路德主张:(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3)建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

(4)梅兰克顿的《萨克森学习计划》。在此体系中,国家对教育行使控制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和世俗性母的兼顾,神学和人文学科并重。他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的伟大导师”。

(5)斯图谟的古典文科中学实践。斯图谟江将三所旧的拉丁中学改造为一所新教性质的古典文科中学,即斯特拉斯堡文科中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教学内容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采用比较严 格的分级教学制度。

(6)布根哈根与初等学校的创建。1528年,布根哈根制定了一个学校章程,提出为所有儿童开办良好的初级学校,进行宗教教育,并用德语教儿童读写。

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教派的活动中心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尔文认为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加尔文被誉为“普及教育之父”。其改革特点有(1)强调教育对个人、社会和宗教的意义;

(2)提倡普及免费教育并进行了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3)重视人文科学的价值,将宗教科目与人文科目结合起来;

(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方式,创办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日内瓦学院,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

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主要改革有

①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教师的言行、宗教信仰予以严格的监督;

②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培养绅士,现实主义精神加强,但还是以古典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 ③民族意识加强,加强英语教学,显著特点;

④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实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

三、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反对宗教改革而兴起,代表人物西班牙的罗耀拉;

1.耶稣会学校:统称学院,分初、高两级,初级相当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高级部之上还有神学部,最高一级的教育,不重视初等教育;

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和中世纪没很大区别。①以《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全》两文件为纲领。

②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建立亲密师生关系,很少使用体罚。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1)初等教育:

①17-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十分缓慢,主要阻力来源于教育自由的积习,如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通行初等慈善教育等。

②初等学校由教会掌握,非教会的个人和团体也办一些慈善学校,如:免费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③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简单,教师多由手工业者、伤残军人、老年人等充任,没有专职教师。④教学的对象主要是贫民儿童,富人通过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启蒙和中学预备阶段的教育。

⑤星期日学校,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贫民儿童举办的一种初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为贫民儿童传授简单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

(2)中等教育: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形式有文法学校、公学和学园等形式。

①文法学校和公学。两者都是私立教学机构。公学区别于家庭教师的教学,其教学质量较高,目标是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是“英国绅士的摇篮”;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一般为五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二者都以升学教育为宗旨。

②学园。是由资产阶级革命后由非国教派创办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注重自然科学、现代外语等实用学科的教学。它是英国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新探索,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的新模式,也为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3)“导生制”学校:

①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学校,1798年,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教师兰卡斯特在伦敦开办一所采用这种教学法的学校,同时牧师贝尔也在殖民地开办了类似的学校;

②基本方法是先由教师在学习中选择一些年龄比较大、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4)高等教育的发展:19世纪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研究和教授这些学科。英国高等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主要体现为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新大学运动”:

①开明人士提倡建立新型的教授世俗知识的大学以代替古典大学的思潮推动了“新大学运动”,1828 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打开此运动序幕。②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在其带领下出现许多新的大学。

③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是:A私立;B不问教派,男女均可入校;C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D教育面向中产阶级;

大学推广运动:

①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②大学生推广运动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使社会中下层阶级的子女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③推动了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5)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①该法案的宗旨在于在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②其主要内容有:

A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

B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C对 5~12 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 D在缺少学校的地方设立公立学校。E学校中世俗科目和宗教科目脱离。

③其意义在于: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之后初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1900年,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

2.洛克论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其次还有《工作学校计划》、《人类理解论》。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教育体系的人;(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白板说”:认为人出生之后心灵是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上的。是其主要教育思想理论。此外还有“感觉说”,“经验说”;(2)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

①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还必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③教育的途径,绅士教育不能靠学校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家庭教育;(3)绅士教育的内容:

①健康教育或体育。他把健康教育看成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②德育。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

③智育。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3.斯宾塞论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德智体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他是反对当时英国学校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教育预备说”和“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他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在:

(1)教育预备说(教育目的论):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

(2)知识价值论: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强调科学知识应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批判以绅士教育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教育;(3)关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论述

在西方教育史上,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智育、德育和体育的概念。① 在德育方面,提倡“自然后果”的德育方法。

② 在智育方面,他提出以人类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主的学科体系。③ 在体育方面,强调身体训练是智力发展的基础。(4)课程论:

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并以此来划分课程: 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生理学和解剖学;

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 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历史;

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文学、艺术等;(5)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 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② 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的教育一致; ③ 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 ④ 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⑤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 重视实物教学。

二、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19世纪的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先后经历了七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的教育呈现 出阶段性的特点,又隐现着内在的连续性与规律性。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又建立了完整的学制,各级各类教育都有所发展。

(1)拿破仑的教育改革和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

①确立于拿破仑执政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801年得《教务专约》,同意恢复天主教会在法国的合法地位,但要求教会遵守中央政府的各项制度,这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利用宗教来为其政治利益服务的开始。②建立的基础是《帝国大学令》,根据此令实行大学区制。

③主要内容:1808年,拿破仑下令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大学首脑称“大学总监”,由拿破仑亲自任免,全法被划分为29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及各学区大、中学教师均为国家官员;

④主要特点是:A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B全国教育实施学区制管理。

C学校机构设立必须要有国家的批准。D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2)初等教育

①《基佐法案》的颁布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其主旨是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②《费里法案》。主要内容是:

A.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B.重申教师在任教必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C.要求学校不得饰有宗教标志,不得开设宗教课程。

D.该法案体现了法国义务、免费和世俗性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中等教育

大体上维持了双轨制。这一时期颁布了《法卢法案》。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是19世纪法国中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4)高等教育

在第一帝国时期,主要是创办一批专科学校,组建几所军事学校,开办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文科发展为独立的专业,神学科地位下降。

2.爱尔维修论教育: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法国唯物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之一。

①抨击了“天赋不平等”,主张教育民主化,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

②鉴于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大影响,他要求彻底改革旧学校,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倡导人们关心现实的利益; ③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人的终生都应在学习和受教育中,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 ④提出了国民教育思想,也强调了科学知识的传授。

3.狄德罗论教育——是爱尔维修同时代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①否定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但肯定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有巨大作用。②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③主张推行免费的强迫义务教育。

④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反对过量学习古典语言;

⑤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观察、思考、实验,他认为既应该获得感性材料,又要深入思考,得到理性的结论。4.拉夏洛泰论教育——是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著名的法官。①其代表作为《论国民教育》,认为教育应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控制,主张教育世俗化; ②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

③强调良好的教师必须是懂得如何教学的,认为儿童也要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还强调优秀课本的重要性。④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近代国民教育的建立产生巨大影响;

5.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主要有1792年康多塞方案,1793年雷佩尔提方案(建立国民教育之家)等,均表达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共同主张。

①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剥夺教会对教育的领导权,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许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课程及年限互相连接的学校系统的设想。如:康多塞提出了五个阶段的公共教育体制分别是小学、初级学校、高级学校、中学、专门学校、国家科学与艺术研究(既是领导机关也是学术研究中心)。

②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应该予以保护,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康多塞论述了教育和知识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意义,雷佩尔提出了“国民教育之家”。

③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革命中各种方案的共同要求。

④在男女平等受教育问题,以及成人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许多规定还是大大限制了劳动者子女获得初等教育以上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由于各派执政时间较短,他们各自的教育方案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但对于以后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来了重要的影响。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①初等教育。18世纪大部分邦国都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最著名的是1763年的《普通学校规章》,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②泛爱学校教育运动。

A.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教育观的影响下出现的,创办人是巴西多。B.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儿童一律简装上学。C.教学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等活动中学习。D.学习内容较为广泛,有些科目还达到初等以上的水平。

③中等教育的发展。文科中学、实科教育和骑士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三个主要类型。A. 文科中学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B. 实科学校是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兴起的。

C. 骑士学院面向的是上层贵族子弟,为了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这是德国不同于其他欧美国家的一个特点,它是一种培养新贵族的特殊学校。

④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在德国出现。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积极吸收最新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倡导“教自由”和“学自由”。

18世纪后期,德国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控制,最早完成普及初等教育的国家是普鲁士;(2)19世纪的德国教育

①德国的学前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迅速。19世纪40年代以前出现了一大批幼儿教育机构。②初等教育发展迅速,内容逐渐扩展,师范教育也随之得到较大发展。

③中等教育主要有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种,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速度都很快。

④高等教育,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突出大学中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这一时期洪堡教育改革最为突出。(3)洪堡时期:

①在初等教育方面,特别重视提供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养工作; ②在中等教育方面,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

③在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建立起了柏林大学,以费希特为首的教育家倡导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统一”、“教与学的自由”,重视科学研究,并将选课制引入柏林大学;

(4)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一度出现教育的倒退;1872年颁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强迫义务教育;

2.第斯多惠等论教育——“德国师范教育之父”,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天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教育中自由自主也很重要,必须主动学习才能掌握20 知识。(2)教学论:

①认为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形式教育应该在教学中占有首要地位,是最后目的。②论教育原则:A遵循自然原则,B遵循文化原则;C自然和文化相统一原则;D连续性和彻底性原则;E直观性原则;F循序渐进原则;G启发式原则);(3)论教师:对教师提出三个要求: ①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完善。②有崇高的责任感; ③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

四、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彼得一世改革开始的,主要措施有①创办实业学校;②改善初等教育;③创办科学院(1725年);

(2)1755年,由罗蒙诺索夫等科学家创办了莫斯科大学;

(3)1782年成立国民学校委员会;1786年,该委员会颁布《国民教育章程》;(4)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的发展:

俄国教育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初具规模,但是旧俄国的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它作为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国家落后于其他先进的国家,他的教育相对水平低下,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①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多数小学还是三年制,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成人中70%是文盲。②中等、高等教育基本为地主,资产阶级垄断,还为贵族子女设立专门的学院,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机械,盛行强迫纪律和死记硬背。

③另外还有一些为教会控制的教会学校和神学院,而神学是一般中学的必修科目。

2.乌申斯基论教育——“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科学教育的创始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①把教育分成有意的教育和无意的教育两种;无意的教育是指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宗教和语言,他们对人的发展有强大的效力。有意的教育是指学校和教育者,他们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直接影响。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除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应该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并把祖国命运与个人结合起来;教育应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教育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2)论教学:其教学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思想上的。

①在教学目的上,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联系的,批判了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片面性。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实科课程的作用,主张吧古典课程和实科课程结合起来。③教学应该包括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要求较遥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④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遵循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3)论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人形成道德品质最佳的途径,教师要善于运用说服、强制、表扬、鼓励、警告、惩罚等方法;

(4)论教育学及教育者的培养:认为教育学不是科学而是学艺。把教育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教育学是教育者所必须或有用的一切知识汇集,这类知识重最重要的就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狭义的教育学是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

五、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

①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有主妇学校和市镇学校;

②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美国文实学校之父是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这种中学私立收费,是美国中等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标志。③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主要有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

总之,美国独立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从地区而言,三大殖民地的教育:

①北部英格兰居民是清教徒,《圣经》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宗教是教育的灵魂。1636创办了哈佛学院。②南部是英国国教教会,初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多数由家庭教师完成的,后送往欧洲中学或大学深造,1639年成立了威廉玛丽学院。

③中部殖民地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各地,教育各自为政,堂区学校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教育机构,面向平民子弟,既注重宗教教育也注重读写和计算。中等学校较少,无大学与学院。(2)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以前的教育: ①独立之后形成了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

②1834年贺拉斯·曼建议州政府建立公立中学之后,全美兴起了公立教育运动,特别是1874年卡拉马祖案判决之后,各州公立学校数量大增;

③公立学校的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免费的公立教育体系),而且也成为美国普及教育运动的开始;

(3)19世纪的美国教育: ①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A.学区制的兴衰。其前身是殖民地时期的“学会学校”,那时只是个民间机构。到了19世纪中期,学区22 制在美国被普遍采用。主要措施:一所削弱学区的职权,二是合并学区。

B.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贺拉斯·曼是首创者。推动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并在弥补学区制带来的各自为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缺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C.联邦教育机构。南北战争前,联邦政府没有设立教育管理机构,无权干涉各州事务。1867年,国会议员加菲尔德在国会提议设立教育署,负责收集各州和各地区发展的统计资料,交流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情报。②初等教育的发展。公立教育运动是美国19世纪三十年代掀起的一次普及义务教育的运动。贺拉斯·曼是这一运动的开拓者,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公立教育通常指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关管理、所有的公民均应享受的免费教育。主要特点是:

A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B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强迫入学。C采用免费教育的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发展。③中等教育的发展。

A.1749年富兰克林建立的文实中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将古典课程与现代实用学科相结合,并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培养目标的中等学校。文实中学有三种类型:兼有升学和就业两种职能的、专科性质的、职业性质的。它扩大了中等教育机会,促进了由古典向现代的发展,但其收费制度使贫困家庭子女无法入学。B.19世纪下半页叶,公立中学逐步取代了文实中学。公立中学的公立和免费原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入学机会。

④高等教育的发展:

①州立大学、专门大学的建立和赠地学院的出现,1818年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建立,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州立大学,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公私兼有。

②1862年摩雷尔法案的颁布使得各州建立起工农学院(赠地大学),确立了农业与工艺教育与之相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打破了政府从来不过问高等学校办学的传统,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和大众化,高等院校数量增加,但规模较小;

③吸取德国的大学经验,研究性大学的出现,187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

④女子进入高等院校。

2.贺拉斯·曼论教育——“美国公立教育之父”;

(1)论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2)论普及教育的作用有: ①是培养理想的国家公民的途径; ②是维持现存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 ③教育是使人民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

(2)论教育内容:完整的教育应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在宗教教育方面,反对公立学校进行教派教育;

(3)论师范教育: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其倡导下,马萨诸塞州于1839年建立了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

贺拉斯·曼的普及教育、师范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国际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江户时代: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日本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文化主要有中国的儒学、日本的国学(和学)和西方的兰学; 江户时期,主要有3种类型教育机构:

①幕府直辖的学校机构 ②藩学 ③民众的教育机构,包括乡学、私塾、寺子屋等学校;

(2)明治维新时期:1871年建立文部省,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主要的改革措施有:

①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效法法国建立大学院和大学区); 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③聘请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来日工作,并且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师资(1872年建立日本第一所师范学校,1874年在东京建立了女子师范学校;1875年又在地方建立师范养成所培养小学教师),1886年的《师范学校令》的颁布规范和引导了师范教育的发展;

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877年建成东京大学,成为新大学运动的开端;

(3)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特点:在学习西方学学文化与技术的同时,坚持以儒家道德为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福泽谕吉论教育——代表作《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文明教育论。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社会改革;

①论教育的作用。大力主张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 ②论智育。反对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说教,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强调修习学问,唯尚实学;主张通过24 知识教育开发人的智力,培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③论德育。反对向学生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认为道德观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来共同实施。

④论体育。通过体育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同时发生作用;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代表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端。著作还有《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1)教育的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即宗教性和现实性的相结合,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2)教育的作用:

①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②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③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同。

④教育对宗教有很大的作用。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学问、道德、虔信得种子,从而步入天堂。(3)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这是他教育体系的指导性原则,主要内容是: ①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②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心的特点; ③教育适应自然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

(4)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泛智”思想,就是使所有人都获得“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①主张教育对象普及化;

A.意义:掌握对于人类来说必需的一切知识。

B.普及教育的可能性:从儿童的身心出发,认为所有儿童都具备接受普及教育的心理素质。

C.普及教育的内容;一切人都要受到教育,主张在基督教王国的一切教区、城镇和村落建立学习,使男女青年都接受普及教育,人人都应该受到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②主张全国统一学制,对后世影响很大,各国的普及教育和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教育分为四阶段:

A母育学校(1-6岁),培养婴儿的外感官,即身体和四肢。B国语学校(6-12岁),培养儿童的内感官、想象力、记忆力。C拉丁文学校(12-18岁),培养少年的理解力、判断力。D大学(18-24岁),培养青年的协调力和意志力。(5)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①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 ②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③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在于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6)论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在感官的眼前,片面夸大了直观教学的意义。②自觉、主动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儿童积极性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巩固性原则。首先,要理解知识。其次,要注重联系和复习。再次,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也是巩固知识的好办法。

④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教育适应自然提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主张教学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要照顾学生的承受能力。此外,应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性的进行教学。⑤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主张教学科目的安排要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同时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主要遵循:基本的先于其他的、重要的先于不重要的、有关联的同时学。(7)论道德教育:

①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②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③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在德育中纳入一个崭新的概念即劳动教育; ④对于德育的方法,A提出尽早开始正面教育;B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C榜样的力量;E教诲与规则;F择友;

(8)教育管理思想:主张应由国家来管理教育而不是教会,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夸美纽斯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国家设置督学的人;(9)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①《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史上第一本独立性态的教育学著作,《母育学校》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26 育学著作;

②夸美纽斯以具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在总结前人基础上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细,为改革教学做出的重大的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 ③但其思想仍是经院哲学和机械唯物论相结合的产物,带有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

2、卢梭的教育思想——“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西方教育思想的三大里程碑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1)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把所受的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教育;“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消极教育”);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他认为自然人和公民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①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依赖于社会,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②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在社会秩序中,公民是没有等级的。③自然人是自由人,公民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失去失去自由。

④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事实上,卢梭要培养的资产阶级的新人。(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①正确看待儿童。

②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③自然后果法;

(4)自然教育的教育阶段: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①在婴儿期(0-2岁),主要是进行体育,以身体养护为主;

②在儿童期(2-12岁),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反对儿童在这一时期读书; ③在少年期(12-15岁),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④在青年期(15-18岁),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5)公民教育理论:在《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中提出此论。

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6)对自然主义的教育评价:

①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批判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②他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思想,提倡行善论,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具有进步意义。③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合理要求。④论证了自然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也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⑤但对儿童的天性过分影响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

⑥其教育思想中存在诸多矛盾,理论缺少实践基础,存在空想成分,所以对卢梭的教育理论,只能从精神实质领会和把握,不能在具体方法上盲目照搬。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其代表著作为《林哈德和葛笃德》,瑞士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

(1)教育实践活动:

①1768年,他在苏黎士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试验农场; ②1774年,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 ③1781年,写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④1789年,受瑞士政府的委托,裴在斯坦茨建立了一所孤儿院;

⑤1799年,在布格多夫的幼儿学校任教,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二年写了《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一书;

⑥1805年将学校迁往伊弗东,建立了伊弗东学校,使其成为欧洲的教育圣地; 1825年,他写成总结自己一生教育工作经验的最后一本著作——《天鹅之歌》。

(2)论教育目的:培养“完人”或“真正的人性”,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全面和谐发展;基于此,裴赋予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以重要的意义;

(3)论教育心理学化: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1800年发表《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个思想。内容有;

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将教育的目的和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②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③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规律,首要就是使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一致。

④调动儿童的主动性,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其教育思想对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学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论要素教育:按照他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儿童掌握了这些要素就能够很到地学习。教育也应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①其出发点是:

A儿童身心发展有其自然的顺序,就是从简单到复杂。

B简化初等教育方法,使每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不需要别人帮助就能教自己的孩子。②他总结德、智、体方面的要素为;

A智育最基本的要素是数目、形状、语言,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学科是算数、几何与语文; B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 C德育最基本的要素是对母亲的爱;

(5)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裴斯泰洛齐从要素教育观点出发,分析了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①首先培养人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测量能力、说话能力。②然后学习曲线、圆形和椭圆形等。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但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和发展这一思想。

①新庄“贫儿之家”时期,初步实验,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外部结合,教学与劳动间无内在意义的联系;

②斯坦兹孤儿院时期,以安排学习为主,参加手工劳动为辅,但又强调二者的联系与结合,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时培养人的重大教育意义,并认为这是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途径;(7)对裴的评价:

①根据要素主义和教育心理化的要求,研究了小学学科教学法的方法,奠定了各科教学法的基础,被誉为是“小学学科教学法奠基人”;

②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手工业时代对教育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的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时代性质未能找到真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联系;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其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的创始人”。(1)教育实践活动:

①在瑞士期间,与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相识,参观了他的布格多夫学校,受到了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化”观点的影响;

②1809年,他赴哥尼斯堡大学继康德后担任哲学和教育学讲座教授; ③于1810年创办了教育研究所、师范研究所和附属实验学校;(2)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①伦理学,五种道德观念,即:

A内心自由,只能使人决定行为的方向,还不能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B完善,指人调节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

C仁慈,指“绝对的善”,使自己的意志和他人的意志相一致。D正义,即“守法”,避免冲突,自愿达成协议或通过法律解决冲突。E公平或报偿,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前两种是调节个人道德行为的,后三种是调节社会道德行为的。②心理学,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

①主要研究统觉、兴趣、注意;统觉就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统觉的条件是兴趣。

②把人全部的心理活动看作是各种观念的活动,认为观念的联合或斗争是心理学的基础。他提出观念是人的大脑和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念体系是新旧观念联合或斗争的产物。

③把这种观念及其统觉论应用于教育中,就是要说明教育是通过感觉经验的作用使学生不断的掌握新知识。

(3)管理论:包括“训育”和“儿童管理”两方面:

①训育是要形成美德,儿童管理是要防止恶行;训育可分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四阶段;训育方法有限制、赞许(奖励)、责备、惩罚、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等;

②儿童管理的方法有惩罚性威胁、监督、惩罚、安排紧凑而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儿童无空闲做不好的事;(4)教学论:

①教育性教学原则。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视知识增长和品德提高的同步运动,未意识到德育和智育的相对独立性;

②教学四阶段(明了或清晰、联想或联合、系统、方法);

③德育论-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即道德教育的目的);(5)道德教育理论

①教育的目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A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也可以称为“多方面的兴趣”,即教师必须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B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的,即道德。②教育性教学原则。是指通过教学开进行教育的原则。

A他认为知识与道德之间有直接的内在联系。教学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B其局限性是把教学完全等同于教育,具有严重的机械化倾向。③儿童管理和训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创造秩序,使教学更好地进行。认为教育过程应有一定的顺序,包括管理、教学和训育。

A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儿童心中“创造一种秩序”,为以后的教学和训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管理处于最前。

B训育主要是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他把训育分为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道德判断是基础,其必须转化为热情,才能把道德化为性格。道德决定是指用道德的眼睛对事物等进行观察和理解,并以此行动。道德自制是对自我的认识。(6)课程理论:

①经验、兴趣与课程-兴趣分为经验和同情两类,经验课程有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课程,同情课程有社会的、同情的、宗教的课程;

②统觉与课程-提出了“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相关就是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就是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历史和数学);

③儿童发展与课程-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故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要按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相应阶段取得的文化成果来安排课程(婴儿期要加强身体养护,幼儿期要学习《荷马史诗》以发展想象力,童年期和青年期要学习历史和数学发展理性);(6)赫尔巴特的思想的传播:

①近代教育科学的开拓者,也是教育心理学化的重要代表。②作为传统教育的拥护者,强调教师、课堂、书本三中心。

③其理论的不足性在于充满思辨和哲学色彩,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幼儿教育之父”。代表作有《人的教育》。(1)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①统一的原则。即世界事物都统一于上帝的精神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自然,认识人性而逐渐认识上帝。

②顺应自然的原则。人性是善德,上帝是人性的本原,按上帝的精神作用和人的完美性来说,教育和训练的最初标志必然是顺应自然的,这里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自然,一是指儿童的天性。

③发展的原则,人的成长与万物生长一样必须服从两条互补的原则即对立与调和,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④创造的原则,从统一的原则出发,人应该像上帝进行创造。(2)幼儿园教育理论:

①幼儿园工作意义与任务,幼儿园教育应当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其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游戏和

活动,培养儿童社会性、道德,使之认识自然和人类,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作准备;

②幼儿园教育方法:自我活动或自动性和社会参与;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社会参与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3)幼儿园课程:

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作业(将恩物知识运用于实践);运动游戏;自然研究; 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① 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② 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

③ 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序的统一的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恩物和作业是相互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①恩物是福禄培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是自然的象征,其教育教育价值在于帮助儿童逐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

;②恩物的条件是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后续的恩物;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有趣、透明的观念;

③作业与恩物的关系在于作业将恩物知识运用于实践,恩物是活动的材料;恩物是确定的,而作业是变化的;恩物在前,作业在后;恩物主要用于发现和模仿,作业主要用于接受和创造;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1)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①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仅仅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只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教育的弊端;

②关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肯定了他们对于教育和环境的作用的高度重视,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将人视为环境的消极产物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欧文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③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基于人性论的空想成分,而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给予了科学的论述;

④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未揭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他们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2)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①社会或社会关系决定教育,教育受社会关系制约,并为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历史性,32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

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同时还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以及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3)论教育与社会生产: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变化。①教育是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③学校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4)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本质观:

①人的本质是劳动。

②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人性形成问题,在上述本质观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①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遗传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②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但批判“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

③将时间的观点纳入了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将人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加入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进程,这为科学地解决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问题点灯了理论基础。

(5)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其教育思想最核心的部分。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6)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联系:

① 机器大工业时代客观上要求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劳动者。② 科学很好地将教育和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 综合结束教育使儿童或少年不但获得了生产的基本原理,而且也掌握了各种技能,这样的现代教育内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纽带。

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9世纪末至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1)概况:“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①1889 年,英国人 C.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始;1898 年,法国德莫林开办了法国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教育家利茨也在同

年开办了德国第一所新学校,称为“乡村教育之家”;②1912 年在瑞士教育家费里埃尔倡议下于瑞士成立国际新教育联盟;1922 年正式颁布协会章程,提出新教育的 7 项原则(尊重儿童的个性;各种学习和为了生活的训练都应给予儿童的天赋兴趣以自由的施展;每一个年龄都有其特殊性质;用合作来教儿童为社会献身、服务;要进行共同的教育与教学;使儿童不仅能成为对自己的邻里、本民族和一般人类的公民尊重,而且还能意识到自己个人尊严的人),提出“生活教育”、“尊重个性”、“自发学习”等为主的教育纲领;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③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2)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英国雷迪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推行自由教育,但是“自由服从于法律”)、尼尔的夏山学校(自我约束下的民主和民主制度下的自由);法国德莫林的罗什学校;德国利茨的乡村教育之家;瑞士克拉裴雷德的日内瓦卢梭学院;意大利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学校; 2.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3.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1)公民教育理论:关于国家职能思想的思想是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政治基础;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在他看来,所谓“有用的公民”具备三样品质①具有关于国家任务的知识;②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③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于祖国的品质;关于公民教育的对象是所有阶级,特别强调对农民和女子的公民教育,认为忽视对这两者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两大缺点;(2)劳作学校理论: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任务为①“职业陶冶的准备”,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 ③“团体的伦理化”要完成以上任务,要对人进行性格陶冶,具体措施是:①把“劳作教学”列为独立科目;②改革传统科目教学,摒除灌输,重逻辑思维的训练;③以团体工作为原则,发展利他主义,关注社会利益;

4.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关于幼儿发展:认为幼儿心理发展具有节律性、规律性和阶段性,幼儿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其内在生命力的冲动;在遗传(天性)为中心的前提下将遗传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蒙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创造期(从出生到 6 岁,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 3 岁,称为胚胎期;3~6 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②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阶段(6 岁到 12 岁);③青春期(从 12 岁到 18 岁);(2)关于自由、纪律和工作: 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但并非任何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作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它们通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①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②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③工作有助于培养34 意志力;(3)幼儿教育的内容:①感觉教育(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最注重的是触觉);②读写算的练习;③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

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1)兴起(19 世纪末至1918 年):昆西教学法(帕克,“进步教育之父”);(2)成型(1918至1929 年):这一时期杜威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进步教育运动中心;1919 年,建立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原则(有自由发展的自由;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教师是指导者,而不是布置作业的监工;注重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对于儿童身体发展给予更大关注;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进步学校在教育运动中的领导作用);1924 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3)转折(1929至1943年):这一时期,进步教育本身日益专业化。然而由于运动专业化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以康茨为代表强调 “社会中心”;(4)衰落(1944至1957年):1944 年进步教育协会更名“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 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结束;(5)失败原因:①其理论本身固有的缺陷②理论和时间的自相矛盾③内部出现了分化,受到改造主义的攻击;④理论不能与进步中的美国社会保持同步更新;

6.进步主义教育实验 ——(1)昆西教学法(帕克):主要特征①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②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③学校课程应与实际相联系;④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精神;(2)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1907年):“有机教育”即教育遵循人的自然生长;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培养感觉、体力、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以改善生活和文化;课程以活动为主;(3)葛雷制(沃特,1907年):亦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和“做中学”为依据,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是进步教育运动中最卓越的例子;(4)道尔顿制(赫克帕斯特,1920年):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①学校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②教室改为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和实验仪器,作业室中配有该科教师负责指导学生;③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进度;该制度原则是自由和合作;(5)文纳特卡计划(华虚朋,1919年):在道尔顿制的基础上提出,同样重视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课程分为共同知识和创造性作业,前者按学科进行,后者分小组开展;(6)设计教学法(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之父”):有目的的活动是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自发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取消课程制、分科教学和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设计的学习单元;优点在于①充分发挥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④注意学习内容与儿童的经验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1.《巴尔福教育法》(1902 年):其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以议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局三级结合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2.《费舍教育法》(1918年):规定5-14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哈多报告》(1926年):首次从国家的角度阐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提出了初等教育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分流(双轨,中等学校有文法学校、选择性现代中学、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和公立小学高级班);4.《斯宾斯报告》(1938年):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即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并提出建立综合性中学的设想;5.《1944年教育法》(也称《巴特勒教育法》):主要内容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②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③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④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罗宾斯原则”(1963年):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7.《雷沃休姆报告》(1981-1983 年):高等教育改革;8.《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考试;③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④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1988》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1.《费里教育法》(1881-1882年):规定儿童 6-13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开设宗教课;2.“统一学校运动”:1919 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统一学校的主张,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统一学校主要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解决两个问题,主张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相衔接,高等教育向一切中学毕业生开放,反映了欧洲新教育运动对法国教育的影响,法国很快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1937 年,法国教育部长让.泽提出了在中学的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的方案,实现初级中学教育的统一,有力冲击了双轨制;3.中学课程改革(1902年):强调古典学科与现代学科的传统和实用价值,以及二者的并行和互补,反映现代社会对法国教育的影响,确立了法国中学的基本模式;4.《阿斯蒂埃法》(1919 年,“职业技术教育的宪章”):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5.《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47年,未实施):主要内容(1)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 6 项基本原则;(2)实施 6-18 岁的免费义务教育;(3)对义务教36 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4)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6.《教育改革法》(1959年,未实施):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6—16 岁;7.《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1968年):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三条办学原则;8.《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1975年):加强职业教育;9.《课程宪章》(199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法国今后仍坚持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编制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科体系进行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综合改革;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1.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魏玛共和国废除了双轨学制,实行四年制的统一初等教育。以后又实施八年制的初等义务教育;在高等教育上,一方面坚持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提出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教育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倾向;2.《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1959 年,简称《总纲计划》):《总》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问题,没有涉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上,建议设置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三种中学,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总》既保留了德国传统的等级性,又适应了战后德国社会劳动分工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和档次的不同要求;3.《高等学校总纲法》(1976 年):战后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其实质是保留了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美国教育的发展——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1918 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1)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是民主观念的原则;(2)中等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①健康②掌握基本的方法③高尚的家庭成员④职业⑤公民资格⑥适宜地使用闲暇⑦道德品格;(3)改组学制,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学校系统;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且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的构想;2.“八年研究”计划:1930 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研究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委员会制订了一项为期 8 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该实验的主要特点有①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②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③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实验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揭示了中等教育的许多问题,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初级学院运动: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这种学院学制段收费低,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就业也可以进入专门性质的大学中继续学习;4.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06 年,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1917 年,美国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该法案的颁布,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5.《国防教育法》:1958 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③强调“天才教育”;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6.20世纪 60年代的教育改革:60 年代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7.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1)生计教育,有马兰提出,主张实施一种以职业和劳动为中心的教育;(2)“返回基础”,针对进步教育的弊端提出,主要内容有①小学阶段强调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②中学阶段要集中精力教授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等③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④取消选修课,增加必修课;⑤严明纪律等; 8.《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此报告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在于①恢复和确定了学术学科在中学课程中的主体地位;②加强了课程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严格的统一要求;③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信心以及资助;9.《普及科学---美国 2061 计划》:1985 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总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改革应以学科课程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80年代后期,布什总统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五、日本教育的发展——1.《教育敕语》(1890年);2.《大学令》(1918年);3.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体现在①加强日本师生的民主进步运动的镇压和控制;②军国主义泛滥于学校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军事训练的学校化、社会化;4.《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②全体国民接受 9 年义务教育;③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④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⑤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⑥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对《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①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②采取 6—3—3—4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6年延长至9年);③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④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4.20世纪 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70 年代,日本还颁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标准》、《小学初中教学大纲》、《高中教学大纲》等法规;1984 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 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 80 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 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

六、苏联教育的发展——1.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1917-1930)的教育改革,是在“把38 学校从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彻底消灭阶级划分的工具”,“变为社会的共产主义改造的工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当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下,打破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确立无产阶级教育制度。大力提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大体上采取了如下几项重大措施:①建立无产阶级的教育领导机构,实行民主、非宗教化的教育;②建立新的“统一劳动学校”制度;③团结改造教师,建立新型师资队伍;④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编写新教材⑤大力扫除文盲;⑥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2.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建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实行民主、非宗教化的教育;3.《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18 年,制订《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宣言》,建立统一劳动学校;“统一”原则表现为学校类型是统一的,没有等级性;“劳动”原则表现为学校是进行综合技术劳动教育的,劳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4.20世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1)“综合教学大纲”,取消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2)“劳动教学法”,在实施新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劳动的教学法;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和设计教学等;5.20世纪 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1931 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成为 30 年代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苏联在第二次战争前基本上完成了扫除文盲的任务,各级教育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1958年的教育改革,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 7 年延长为 8 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 11 年;中等教育主要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实施;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2)1966年的教育改革,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7.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1)论集体主义教育。其核心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其基本思想是教师对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教育过程的目的就在于把整个集体教育好,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教育好;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有①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②平行教育影响原则;③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还很重视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对于美化集体和巩固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论纪律教育。马认为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也是良好集体的外部表现形势;认为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纪律教育的方法是诱导、督促、威胁等;(3)论劳动教育:认为劳动不仅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措施,而且是全部教育总体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学校中应该重视劳动及劳动教育。应将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8.凯洛夫的《教育学》:(1)凯洛夫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育担负着以科学原理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武装学生与有计划的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任务;(2)教学过程特点是获得前人已有知识;获得对现实的认识,巩固知识;发展儿童德、智、体;(3)教学过程六环节①感知具体事务形成表象②认清事物关系③形成概念④掌握知识⑤养成技能技巧⑥在实践

中检验知识;(4)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的原则③巩固性教学原则④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原则⑤教学的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5)论教养和教学内容,强调普通学校授予学生的应该是从整个科学知识中选择出来的基本知识;(6)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应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班级授课制度;9.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是发展性教学的思想,所谓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其教学原则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⑤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10.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教育学泰斗”,提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由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组成;主要途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1.教育实践活动:见进步教育运动;2.论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的生长不仅要靠内在条件(兴趣、本能、依赖性和可塑性以及习惯等),也需要外部条件(社会环境);(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包含两层含义①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②学校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及“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成人,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形的同时也让学校变成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3.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教育除其本身的目的之外别无其他目的;4.论课程与教材: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提出“教材心理化”,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5.论思维与教学方法:提出从做中学,在思维方法上他提倡反省思维,意思是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思维五步法的五个步骤是①疑难的情境②确定疑难所在③对解决疑难做出种种假设④确定哪个假设何以解决疑难⑤验证这个假设;6.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落实到教育上,杜威则特别强调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关于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杜威认为应在社会中进行,要求学校、教材、教法皆渗透社会精神,把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称为学校德育的三位一体;7.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拉茨、康格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②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③ 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④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40 中心⑤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三、要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柯南特、巴格莱、里科弗和贝斯特,1938 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成立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主张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②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③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④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四、永恒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主张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③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④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五、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利旦;

六、存在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奈勒和博尔诺夫;主张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②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③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④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

七、新行为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美国斯金纳和加涅,主张:①教育就是塑造行为②程序教学③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助于学识理论的发展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开辟了道路;

八、结构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鲁纳;主张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④提倡发现学习法⑤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九、分析教育哲学——代表人物谢弗勒、奥康纳、彼得斯和索尔蒂斯,强调逻辑方法和语言分析方法;

十、终身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保尔·朗格郎(《终身教育导论》),终身教育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出生时刻一直到生命终止为止不间断地发展,也强调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内在联系;1972 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将终身教育确定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并且补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

十一、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和弗洛姆、奥尔波特等,主张①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②主张课程人本化③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

第五篇:教育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职场中、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进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19世纪(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

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认为动物及也存在教育。

心理起源论:(美)孟禄,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学习活动,将模仿视为教育的途径之一。

劳动起源论:恩格斯,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生产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是其社会根据。是我国多数教育学者认可的观点

1)经验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爵

它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包括: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布鲁纳。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

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强调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 3)后现代课程主义论

代表人物:车里霍尔姆斯(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多尔(建构性后现代课程理论)奥利弗(批判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点:○1课程目标的灵活性○2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建构的文本○3课程理论的综合化

二、课程类型及及其结构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杜威)。2)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德)哈尔尼斯、核心课程(齐勒)

三、课程设计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泰勒模式)

内容:确定教育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评价教育经验 2)过程模式:斯滕豪斯

内容:○

1课程开发的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并提供实施“过程原则” ○ 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

3形成性评价和“教师即研究者”

四、课程设计的原则

1)吸各种课程理论的中合理成分的原则 2)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原则 3)系统原则 4)多元主题合作原则

5)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6)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7)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章:教学理论

一、教学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流派:1913年,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标志着行文主义的诞生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代表):

教学目标: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学生做出特定的反应,并对反应进行不断的强化。教学过程:提供简化的、控制的教学环境。提供层次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 教育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方法: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 2)认知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伯尔 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过程:

1创设有助于概念理解和问日解决的开放式环境

2提供与认知发展水平相符的,有利于能力形成的,有组织的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内容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3)发现教学法(布鲁纳):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内容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是“发现”

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4)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

主张心理学应该成为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 代表人物:罗杰斯

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认知素质和情义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自我实现,即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理想:培养“躯体、心智、情感、心力融为一体”的“完整的人” 教学过程:(非指导性教学过程)指教学目的、内容、进程和方法等由自己讨论决定,学生有绝对的选择自由,个人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切活动有学生自己发现自行组织。步骤:创设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整合。良好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1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价值额,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行动;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二、教学原则: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的所必需遵循的基本要求或指导原理

三、教学原则(材料分析)的体系: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要求: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各种直观教具;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4、启发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巩固性原则

四、教学设计的概念:运用系统的教学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施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措施设计 教学时间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第八章:教学实践

一、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而采用的叫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授 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

二、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由一个教师教一个或者几个学生,不定学习年限和教学时数,不分年级、学科、年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特点: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优点: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习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群体教学制:指由数名教师向一群年龄和程度不同的学生授课,一般由一个教师主讲,若干名教师辅助讲授,没有固定的班级、统一规范的教学制度

班级教学制度:把年龄大致相同,知识水平比较接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组成学生人数相对稳定的班级,由教师集体授课 贝尔--兰喀斯特志(导生制):以班级为基础,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想把教学内容交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者成绩较差的学生(英国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额过程中)道尔顿制:(赫斯特)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由学生安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在各作业室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老师 温纳特卡制:(华虚鹏)将学习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社会知识与社会意识 分组教学: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开放课堂制:强调学生个性、兴趣需要、不分年级和能力。学生自由组合 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

合作学习制:把班级分为由2--6名能力性格种族不同的成员组成异质小组,然后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以小组学习为核心。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钻研教学材料,做到心中有“书” 2)了解教学对象,做到“目中有人”(要体现预设与生成;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体现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差异性)

3)考虑教学方法,做到“手中有法” 4)拟定教学计划,做到“胸中有数”

四、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

第九章德育理论

一、1西方社会 于18世纪后半叶最早由康德提出“德育”概念,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用过“德育”一词 ○2德育成为普遍使用的概念归功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育论》把德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二、德育的含义

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i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品德教育,包括道德教育 第十章:德育实践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柯尔伯格)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道德两难法(引入性提问、深入性提问)

二、体量模式:(麦克菲尔)坦诚、关心。友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和关心)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4、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要素,教师和学生在交往和互相作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的关系称为师生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教师应该做的努力:

1、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2、努力提高自我修养,树立教师的人格和威信

3、研究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4、善于倾听,胸怀满腔的教育爱

5、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师生合法权利。学生应该做的努力: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其他方面应该做的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教育。

三、教育管理的概念:是国家为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教育法规,实现培养目标,面对教育系统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

下载教育学复习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复习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复习

    2011第2学期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关于教育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的教育,即。A、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B、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

    教育学 复习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

    复习纲要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纲要 复习

    纲要 复习题 1.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 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民族教育学课程纲要

    《民族教育学》教学大纲 (2014年修订) 一、课程编号 1041030016 二、课程名称 民族教育学 三、学时学分 每周2学时,共36学时,期末考评合格获2学分。 四、开课对象 教育学专业第......

    音乐教育学复习

    音乐教育学复习提纲 1、音乐教育学名词解释 音乐教育学是由音乐学和教育学结合而成的学科。揭示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的是......

    教育学复习第九章

    教育学复习笔记 发布: 2009-7-25 01:46 | 作者: guilin365 | 来源: 湖北教师资格网 | 查看: 493次 第九章 德 育 一、考试内容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组成部分;德育的功能;德育的......

    教育学 复习重点 2011

    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量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等。 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