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应当基本公费的若干理论依据
教育应当基本公费的若干理论依据
摘要:本文从经济等方面分析教育的投入问题,从多个角度都表明,教育由国家公费承担是很有必要的,利于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
关键词:教育,收费,消费,投入
随着学校收费的增加,教育收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许多贫困家庭已经无法承担巨额的费用。许多学生因此辍学,也有的家庭因为为了供学生读书而成为贫困户。而在国外普遍存在免费的教育,国内一些理论曾经认为教育收费是一种投资的体现,在此本人提出新的见解。
在此先确立一个原则:“谁受益,谁投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公费的理由。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为,因此把教育作为一个投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应当看到,教育的作用和产出是复杂而且长远的,得到产出回报的主体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且还有企业、所在的城市、国家等等。实际上得到教育回报更多的是国家和社会,所在的企业,而个人相对非常微薄,甚至所在的城市得到的回报都比个人的回报要高。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学科,甚至受教育者几乎没有得到的回报,他们的工作是为了社会长远的利益和今后的科技发展。在人才过剩的情况下,人力资源贬值,即使他能够创造很大的价值,但是在市场经济下,他如果与公司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公司以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巨额利润,教育的回报就体现在公司利润中。近年来由于人才市场的变化,人力资源贬值明显,许多公司压低员工报酬,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从教育受益程度在下降,因此承担的教育费用比例也应当相应下降。另外,还有长远的回报,甚至在该人去世后非常长的时间内产生价值和回报,如爱因斯坦的理论至今还在发挥其价值。由此可见,有必要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对于教育给予投入,而国家则可以从企业税收和城市的财政收入中给予提取,从而由国家来对教育进行投入。个人也可以适度承担一部分,但是国家可以通过工作后税收调整来进行收取,然后由国家进行投入。公费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是可能学生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学校可以通过选拔和考评机制来进行约束,成绩不合格不录用、不授予学位或者不允许升学。另外还可能存在高校不负责任,没有动力,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考核评价监管机制来实现,学校接受国家的投入,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把这些责任都纳入考核评价范围。根据考核来给予投入,形成动力机制。
教育是一个先投入,后产出的过程,这个过程由社会来承担更加合理。因为国家有更加强的调解控制能力,能够把产出的效益回收过来。由于现在就业压力大,还存在投资产出风险,所以国家来承担费用可以平衡风险,带来稳定。
从促进经济发展和运转上来看,实行基本公费的教育利于经济良性运转。在市场经济下,存在着比较大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在我国特别明显,而我国的教育收费远远超过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对于教育收费,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刺激内需,因为人们不愿意进行普通的消费,但是如果是为了孩子进入大学,他们非常愿意花钱。实际上,内需的扩大是需要以收入为基础的,对于贫困家庭,即使他们将家里的收入用在教育“消费”上,必然会在其他的地方节省等量的消费,因而没有扩大内需,而且在一些重要的甚至必需的消费上厉行节约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比如在医疗、饮食上节约。相反,许多家庭为了孩子长大后能够接受教育,很早就开始进行储蓄,这在无形中缩小了内需。另外,为了供孩子读书,许多家庭还进行举债。这会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和经济的副作用,也缩小了债权人的内需。
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教育公费有助于多方面的公平。在我国处于读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自己挣钱来供给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的能力,基本上是整个家庭,特别是父母来承担费用。这其中的不公平有:第一,父母不公平。因为让孩子接受教育,最大的受惠者不是父母。他们出于亲情和望子成龙的心情才给予供给。现在的高收费情况下,他们得到的回报与付出远远不能够比。有什么理由让父母来承担费用呢?第二,学生不公平。许多家庭因为无法供给学生读书,对于这样的学生显然也不公平,特别是有着很高天赋的学生,他们的辍学对于社会的潜在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他们而言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我们来看父母到子女的抚养和继承,本来就带来了子女一代的不公平的,国外通过税收来调节。我国没有遗产税,且贫富差距超过警戒线,但是通过教育公费,也可以调节父母到子女在教育上抚养能力不一样带来的不公平。
从城乡经济发展来看,受教育群体往往是为城市经济服务的,但是农村家庭却担负了巨额的费用。不仅仅如此,受教育期间他们都对于城市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学生的日常消费大大拉动了城市的消费。学生兼职打工都是以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服务。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为城市的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农村只是源源不断地把高素质的人才送到城市,并且为城市输送
了教育和生活费用。农村很少得到人才和科技的回报,导致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由于教育的低投入,高产出性质。教育需要激励,免费就是一种激励。一些父母因为不理性等愿意而不愿意出钱交学费,不愿意进行长远的投入,但是政府国家应当是理性的。
有流行的说法认为教育是一种消费。教育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所以应当鼓励这样的消
费。消费的价值上来看,国家应当保障消费的效益最大化,要在基本的消费和保障上给予支持和补贴,比如医疗、生活保障、教育、住房等,而对奢侈性的消费给予征收消费税。教育不是一项奢侈的消费,而是必须的,对社会有巨大意义的,同娱乐性的消费不一样。国家为了保障消费和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应当承担和补贴教育“消费”。这也是公费教育的一个依据。
教育收费就意味着有钱人才能够接受教育,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对于他们成绩、勤奋和天赋的要求。事实表明这些有钱人往往在学习上不勤奋,缺乏斗志。而许多有真正天赋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却无法接受教育。高等教育无论从学习还是研究上来说,都需要天赋、勤奋和智商。在进入工作阶段后,他们学习的知识、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是否能够带来效益和产出都至关重要。这点上教育收费对于社会带来了损失。最近频频拉响的知识产权的战报给我们启示,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至关重要。在许多方面,我们已经被国外的专利技术封锁,如果再不加大创新投入和对于创新给予足够重视,经济难于跨越。
国家的发展需要有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如果教育收费会给学生精神和思想上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知识和高科技本身就是双刃剑。如果教育收费是个人的投资这样的想法一旦根深蒂固,受教育者将更多考虑自己利益而可能在很多方面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大大降低全国人民的凝聚力。而应当看到当今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
通过收费限制教育,防止人才过剩并不现实,因为普通家庭对于就业市场并不可能很清楚,国家则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很清楚了解人力资源市场行情,通过限制高校招生来防止人才过剩。此外还应当研究分析教育费用的产生过程以及是否合理,不应当把不合理的费用算在教育费用内,同时也要进行合理控制和监管,防止费用扩大。
对于有些国家补贴生活费,并非不合理。我们应当看到,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受益的过程,学生读书期间也有付出,同时也不应当仅仅孤立地把工作阶段看成一种付出,而应当把整个学习工作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样利于经济稳定运转。如果把一切看的太短暂,许多长远的利益必然无法获取,比如小孩没有创造价值,却凭什么让父母抚养。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科技,无论是从回报投资上来看,还是公平上来看,教育费用由国家公费承担是合理而且很有必要的,对于国家发展非常有利。
(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二篇:残疾人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残疾人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还必须履行义务。公民的义务与权利有两点不同:第一,作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可以不行使这些权利。也就是说,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却不能放弃,必须履行。第二,权利和义务都带有强制性,但其针对性不同,国家用强制力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种强制性是针对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非法者的。但对义务则不然,国家是用强制力来保证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付诸实施,所以这种强制性是针对不认真履行或者拒绝履行义务的少数公民的。宪法在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宪法规定基本义务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公民权利的实现。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残疾人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的统一,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证,是全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尚未完全统一,每一个公民都应将实现祖国统一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反对一切对祖国统一大业不利的行为。我国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每一个公民都应当维护现已确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宪法》第4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
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追究。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宪法》第53条关于公民遵守法纪和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1)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和维护。(2)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指在国家活动中,不应公布和向外透露的一切秘密文件、秘密资料、秘密情报和秘密情况。泄密行为直接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宪法把保守国家秘密作为公民一项基本义务加以规定,人人都必须遵守。(3)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公共财产主要是指一切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爱护公共财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任何公民都必须珍惜和保护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其二是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同一切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作斗争。(4)公民必须遵守劳动法律。劳动纪律是指在社会共同劳动中,所有劳动者必须共同遵守的劳动规章制度。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主要靠自觉遵守,还要靠纪律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但违反劳动纪律的人要受到纪律处分。(5)公民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即社会秩序,具体指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实现团结、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宪法将遵守公共秩序规定为一项基本义务。(6)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尊重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必须遵从和珍重社会主义公共生活的各项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德规范,它的执
行一般不是靠国家的强制力量,而人进行排斥、限制或区别对待,从是靠社会的舆论、信念、习惯、传而使残疾人不能与其他社会成员统和教育以及人们对正义、真理的一样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或行使信仰而使人们遵守和执行。3.维自己的权利,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由于种种偏见和陈腐观念的影响,务。《宪法》第54条规定:“中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例如,有的高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校以“残疾人有碍观瞻,影响学校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形象”为借口,拒不招收符合录取为。”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条件的残疾考生入学;有的单位无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也与每一个故拒绝接收分配来的高校残疾毕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维护祖业生;有的企业在招工时,对残疾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全体公民人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无理地附加的神圣义务,任何公民不得以任何种种苛刻的限制条件;有的公共文方式侵犯、危及、损害国家的安全、化娱乐场所不许残疾人入内,等荣誉和利益,必须与损害国家安等。歧视残疾人是一种不文明的社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会现象,它既损害残疾人的合法权4.保卫祖国的义务。我国宪法规益,阻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活,又腐蚀歧视者的思想,使他们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的偏见和错误观念加深,不利于社责。”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维会的进步。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施,减少和消除歧视残疾人的现现形式。在平时,公民每时每刻都象,促进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残疾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人事业的发展。1.在全社会广泛的义务,在祖国遇到危险、遭受侵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道主略的时候,每个公民,无论男女老义,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少,只要有一点能力,都必须奋起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保卫祖国,打击侵赂者。5.依法媒体,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增进纳税的义务。《宪法》第56条规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认识和理解;在广大公民特别是青法律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资少年中进行人道主义和扶残助残金的重要来源,这对于任何国家来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水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公民依准,自觉树立助人为乐、助残为荣法向国家缴纳应交的税款,是支援的思想;要使全社会和每个公民认国家建设的爱国行为。
识到: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除了以上义务外,残疾人还必须履在各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行的义务有: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权利,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者;歧视残疾人,是对残疾人合法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权益的损害,是不文明;不道德的;父母的义务等。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如何减少和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关心、帮助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合所谓对残疾人的歧视,是指基于残法权益,是全社会和每个公民义不疾的原因,在政治、经济、社会、容辞的责任;每个机关、团体、企文化、家庭生活或其他方面对残疾
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都有
责任支持残疾人事业,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2.大力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和地方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要,完善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和权益保障措施。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展示自身能力,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在社会上树立一个崭新的残疾人形象。这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残疾人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自觉地减少和消除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此外,残疾人还应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不懈奋斗,才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炼意志,提高素质;才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更要适应时代要求,税,用自筹资金安排生产性建筑投资的免征建筑税。对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35%一50%的福利企业,免征所得税;企业所生产销售的产品如果发生亏损或者利润低微,可以免征产品税或者增值税。如果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10%至35%,那么从投产的月份起免征所贯彻执行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为残疾人实现权利、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残疾人能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受公共服务,接受教育,从事生产劳动、参加文化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等。3.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把扶残助残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动员、组织广大社会成员,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努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如果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增多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社会文明进步了,那么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就会大大减少。4.通过舆论、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坚决同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作斗争。新闻媒体要对歧视残疾人的典型事件予以揭露、曝光,并发动社会公众展开批评和讨论;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对拒不改正、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予以严肃处理;残疾人组织要代表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意见和要求,积极为残疾人奔走、呼吁、协调,据理力争,推动问题的解决;对于诉诸法律解决的,法院、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工作者要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5.广大残疾人要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全面提高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投身经
自身权益,这也有助于减少和遏制歧视现象的发生。(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对于实现残疾人的人生价值有何意义?《残疾人保障法》第10条规定:“残疾人应当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所谓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妄自菲薄,自轻自贱,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所谓自信,就是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完全能够同其他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自强,就是乐观进取、积极向上,超越人生的种种不幸,努力磨炼意志,顽强拼搏,同各种困难做斗争,做生活的强者。所谓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和奋斗实现自食其力,而不是依赖他人生活,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残疾人要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大力弘扬“四自”精神。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帮助的增多和社会补偿条件的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和成效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对残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残疾人的奋斗精神。如果残疾人不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平等参与社会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残疾人只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
和现代化建设中去。国家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有哪些优惠和扶持政策?国家对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优惠和扶持政策,既有法律上的规定,又体现在一系列的特殊政策上。《残疾人保障法》第23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残疾人福利企业生产。”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应当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多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残疾人劳动就业。这些政策主要在税收和信贷等方面。比如在税收方面,对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50%以上的福利性企业免征所得税,这些企业生产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免征产品税或者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劳务、修理、服务性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
得税1年,1年后,则减半征收所得税。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免征农业税、各种公益事业费、子女学杂费,免除义务工等社会劳动负担;残疾人直接进口供残疾人或个人专用的物品,免征进口关税,福利企业所进口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出口商品免征出口关税。等等。在信贷方面,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福利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是适销对路,符合社会需要的,国家的贷款利率可以在现行利率20%的范围内给予优惠。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技术改造、原材料供应、资金、信贷、产品销售等方面,给福利企业以照顾;对适合残疾人生产,在福利企业中具有优势的产品,优先安排给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划定某些产品为福利企业专产产品等等。
(
第三篇: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根据本人在高中的短短的几年的工作经验原本不敢谈什么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只能说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努力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能力素养
1、优秀的组织能力。作为一个教师,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应当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领导学生,引导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获得较大的成功。否则,他的教学过程和育人过程都会成为一盘散沙,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提倡让学生自主发展,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仍然需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组织者和引路人。
2、杰出的教学能力。教师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光有这还不够,他还必须具备杰出的教学能力。因为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艺术特色。要使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凸现和发挥。要能够全面地把握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要有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气势来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自己的教学过程。要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要让你的学生和你自己在你的教学过程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这样,你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枯燥,学生才不会觉得学习你教的课程无味。
3、优秀的育人能力。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要教书,而且是要育人。是要通过教书为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无论是哪一个科目的教师,都不能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教死书而不育人。这样,你的书也是教不好的。教师应当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育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讲究育人的方法,淡化育人的痕迹,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师在育人的同时,要注意良师的楷模功能,益友的合作功能,严父的管理功能,慈母的呵护功能,全方位的育人,让学生全方位的形成健全的人格。
4、良好的教研能力。一个不研究教学艺术,不探讨教法的改革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起码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教师,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他一定会认真地及时地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时地总结教学心得,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方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渗透鲜明的改革特色,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且会将自己的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二、处世素养
1、善辩的口才。教师要掌握演讲的艺术,提升自己的口才,要具备敏锐的思维,机智的判断,丰富的语言,要使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过程和育人过程都成为一次精彩的演讲和论辩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善辩的口才,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生动有趣,字字珠玑,才有吸引力,才能紧紧的抓住听众,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也只有具备善辩的口才,你才能轻松地应对那些强词夺理、胡搅蛮缠的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健全的人格。一个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的教师,他首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要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青春和力量的志向,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要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敬仰的楷模。
3、博大的胸怀。作为教师要能够深刻地领会“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的含义。要有海纳百川之量,做到胸怀宽广。其一是对知识的容纳,要有永不满足,永不自满的精神,及时的主动的接纳和吸收新的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情感。其二是对人、对事的容纳,要能够容人容事,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失。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导师,成为受学生尊敬的典范。你才会有学者的风度,教师的尊严。
4、丰富的爱心。一个人只有对事业的爱,他才会无悔追求;对生活的爱,他才会以积极的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去面对现实;对学生的爱,他才会主动地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才会关心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充满丰富爱心的人,他才能收获着更多的爱。教师应当让自己在爱和被爱中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也会在被爱和爱中升华学生的人格。
三、人文素养
1、美好的情趣。教师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最重要的传递者,他本身必须具备美好的情趣,广泛的爱好。琴棋书画,吹鼓弹唱,赋诗吟词等不说是无所不精,但起码要成为自己的所能。要使自己在广泛的兴趣爱好中陶冶情操。并且,只有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才会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广泛兴趣。
2、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创新精神无私的传授给学生,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有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崇高信念,才不愧于“师”的真正含义。
3、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可能就是几十年的事。在这几十年之中,有多少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要及时学习新的科技成果,及时更新知识,要让自己的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千万不要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4、优良的反思意识。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反思意识,要学会经常反思自己的处世为人是否符合一个人民教师的准则要求,是否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否以人为本;反思自己的育人过程与手段是否具有育人的功用,是否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具有反思的意识,并且及时反思,在反思中校正,在反思中前进,才能使自己的为人和教育工作更臻完美,才能使自己的师表形象更加伟大。
总之,一个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也许没有哪一个不想作一个优秀的教师。但是,要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就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处世素养和人文素养。以上一些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也有一部分是想很多的优秀教师学习得来的。多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教!
第四篇: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应当注意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应当注意,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这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的口唇阶段十分一致。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婴儿首项社会成就是愿意母亲离开而不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愤怒,因为她不仅具有一种外部的预见性,而且还发展了一种内在的信念。这种惯常的,持续的,同样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我想,这种自我同一性意识依赖于对大量内部识记的和预见的感觉的认识,以及依赖于对那些确实与大量外部熟悉的和可预见性的事物及人物有关的想像。(埃里克森1963,第247页)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尽管存在标志生存初期的那种隐晦的迫切要求及愤怒”(1964,第118页)。
我们可以说,得到信任的儿童敢于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所以他们被目前所束缚。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肛门阶段一致。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持久的良好愿望与自豪感发自没有丧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动辄爱疑虑和爱羞怯的倾向来自丧失自我控制感和过度的外部控制”(埃里克森1963,第254页)。
关于羞怯,埃里克森说:“羞怯意味着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审视,一句话,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被他人识破,并且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识破......”(1964,第119页)。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1964,第119页)。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机积极解决的结果所形成的各种美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美德对人生的价值具有某些影响,但它们很少影响人的生存。没有多少希望和意志美德的个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说,这个人能够满足生物(本我)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满希望和具有意志的人们那样灵活,那样乐观,或总的说来,没有那么幸福。
3、主动性对内疚这个阶段发生在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一致。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1959,第76页)。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1964,第122页)。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美德。
4、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一年间,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潜伏阶段相当。大多数儿童整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
......内部发展阶段似乎是为“步入生活”而设置的,它不认为生活必须首先是学校生活,不管学校是田野,是丛林还是教室。儿童必须忘记他过去的希望和愿望,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埃里克森1963,第258-259页)学校是培养儿童将来就业及顺应他们文化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
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埃里克森1963,第259页)。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这个概念将在本章后面再做解释。
同这一阶段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危险,即儿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对这样的人说来,工作就是生活,因而他们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唯一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埃里克森1963,第261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儿童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技能,但不能以牺牲人类某些其它重要的品质为代价。
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埃里克森1964,第124页)。象以上论述过的其它美德一样,能力是由于爱的关注与鼓励而形成的。自卑感是由于儿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他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二岁到二十岁左右,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生殖阶段。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心理社会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中,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然而,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他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青年人和成年期的间隔。
埃里克森在许多方面使用同一性(有时也称自我同一性)这一术语。例如,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埃里克森1959,第118页)。他探讨了同一性和早期经验的关系: 正在生长和发展的青年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这个问题......。这种以自我同一性的形式发生的整合在数量上超过了童年期的各种自居作用。它是自我把一切自居作用与力必多的变化,与先天遗传形成的自然倾向,与在社会各种角色中提供的机会进行整合的这种能力的自然增长的历程。所以,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一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的恒常性和同一感(心理上的自我),一旦这种同一性的自我感觉与一个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配时,那么,就表明一个人的“生涯”是大有前途的。(1963,第261-262页)埃里克森没有为他在各个方面使用同一性寻找借口。他觉得既然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应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它。
如果年轻人不以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者也许会以消极的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角色混乱是以不能选择生活角色为特征的,这样就无限制地延长了心理的合法延续期,或者说仅仅应诺了一些很快就抛弃的口头许愿。消极同一性是告诫儿童不要学习不良行为。埃里克森把消极同一性解释为:“是一种违背意愿地建立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并向个人呈现出所有最厌恶的,最危险的,然而也许是最真实的各种自居作用和角色之上的同一性”(1959,第131页)。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孩子的母亲对堕落成酒精中毒症的兄弟充满了一种无意识的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她会有选择地仅对他儿子有可能重蹈其兄弟的命运那些特征作出重复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消极的”同一性对她的孩子来说,比他内心要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更现实,他也许会努力成为一名醉汉......(1959,第131页)。在埃里克森看来,角色混乱和消极的同一性可以解释美国青少年所表现出的许许多多骚乱和攻击现象。他在对美国黑人领袖哈尔科姆?厄克斯(HalcolmX)的分析中,得出以下要点,......如果儿童感到环境试图对允许他把下一阶段整合在他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内的所有表现形式进行彻底地剥夺,那么,儿童就会以野兽突然被迫捍卫其生命般地进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行抵抗。的确,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众林中,如果没有同一性的意识就没有生存的感觉。(1964,第24页)青少年也许会痛恨地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们的同一性:
同一性意识的丧失常常表现为以一种讽刺和势利的敌意对待家庭或未来社会所提供的合适和理想的角色。作为要求的角色中的某个部分,某个方面或全部各个部分,不管它是男性方面还是女性方面,是国籍方面还是阶级成员方面都会成为青年人加以辛辣讽刺的主要焦点。(埃里克森1959,第129页)为什么青年人在不能获得积极的同一性时要选择消极的同一性呢?埃里克森说,因为他“宁可成为一个无名小卒,或者成为臭名昭著的大人物,或者成为某个的确已经死了的人--总之,它们是经过自由选择的角色--而不愿意成为一个不太象样的人'(1959,第132页)。
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时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使忠诚得到持久和保证的能力,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价值体系的各种矛盾“(1964,第125页)。
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在这个阶段,个人必须同化这些材料。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与成年期的开始。从这时起,生活是对自我同一性的彻底表现。既然个人“知道他或她是什么人',生活的任务就是引导”那个人“完满地渡过人生的其余阶段。
读者也许会注意到埃里克森的同一性与阿德勒的生活风格之间的相似性。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似乎在形成的时间上。对阿德勒来说,生活风格是获得童年早期形成的优越和完美的手段。正如我们所知,埃里克森使用同一性这个术语描述了早期经验的整合为个人今后担负的主要角色的现象。生活风格和同一性这两个术语都涉及到一个按照个人生活而组织起来的重大主题,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乃在于这个主题形成的时间。
6、亲密对孤立这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持续时间约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左右。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不存在与它或以后的心理社会阶段相对应的阶段。弗洛伊德曾经把健康的人定义为一种充满爱而辛勤工作的人。埃里克森赞同意这个定义。但是他又指出,唯有具备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敢于涉足与另一个人相爱的情河之中。具有牢固同一性的青年人热烈地寻求与别人的亲密关系......青年人是在寻求和保持同一性的过程中生成的,他们热切和乐意把自己的同一性与其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他已具备了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也就是说,具备了成为协会会员和伙伴关系成员所须承担义务的能力以及具备了为遵守这些义务而发展的道德力量的能力,即使这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让步。(埃里克森1963,第263页)没有形成有效工作与亲密能力的人会离群索居,回避与别人亲密交往,因而就形成了孤立感。埃里克森列举出为了有益于个人与社会而应当发展怎样一种亲密关系:
1、感情共鸣的情欲高潮
2、一个值得爱的伴侣
3、异性
4、能够并乐意与他分享相互的信任
5、能够并乐意与他共同严格遵守 a、工作周期 b、生殖周期 c、娱乐周期
6、还应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安全满意地发展。(1963,第266页)
如果个人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立能力,他们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双方对永久抑制遗传导致的分工作用的对抗性的相互献身“(1964,第129页)。埃里克森的理论一直被批评为说教。很清楚,埃里克森所定义的在各种发展阶段对危机的积极顺应显然与基督教伦理观,与现存社会制度是一致的。潜伏在他理论中的危险(正象一切理论一样)是,埃里克森描述的是他的希望而不是现存的事实。所以,重要的是要懂得一个理论家持有哪些偏见,以便当它们在理论中出现时能够迅速发觉。罗森(Roazen,1976)提出如下理由:
埃里克森理论的那种说教者的特征于不久前显露出来了。勿庸置否,对一个理论家来说与其以某种潜在的信念来发挥一种无形的影响,不如把他所信奉的观点阐明还要更好。然而,当人们仔细思考埃里克森那些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好处持有恭敬态度的自我心理学的要义时,就会自始至终地看到呈现着一副说教的口吻:结婚,异性爱和生儿育女等等,这都毫无疑问是他所认定的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第171页)
7、繁殖对停滞这个阶段发生在人生的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左右,亦称成年中期。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必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所以,繁殖在建立和指导下一代中是头等要事,虽然有些人由于不幸,由于其它方面特殊的和真正的天赋,而不能运用这个内驱力来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确,繁殖这个概念包含了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更为通俗的同义词的含义,但是这些同义词都是不能取代它的。(埃里克森1963,第267页)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是以”停滞和人际贫乏“为特征的(埃里克森1963,第267页)。一旦一个人的繁殖比率比停滞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1964,第131页)。
8、自我完整对失望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埃里克森把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他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这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我找不到比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1963,第268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这八个阶段不但依次相互关联,而且第八个阶段还直接与第一个阶段相联系。换言之,这八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例如,成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信任感。埃里克森相信,”用这种说法一-如果儿童的长者完美得足以不惧怕死亡,那么这些健康的儿童也不会惧怕生活一来进一步解释成人的完整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感似乎是可能的“(1963,第Z69页)。如果个人获得的自我完整胜过失望,那他或她就以智慧的美德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对人生本身超然的关心,来面对死亡本身“(1964,第133页)。
没有一种人格理论不遭到批评的,埃里克森的理论也不例外.例如,罗森觉得最使他不满意的是埃里克森关于这个最后阶段的论述:
这个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相对说来,埃里克森对它的描述最少,似乎是八个阶段中最令人不满意的阶段。为什么智慧是以默认不可避免的命运来定义的呢?不妨可以争辩说,智慧也会导致对以往个人的过失,对不幸的机会,或对未修正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甚至是愤怒。任何老年人情绪的灵活性都可能比年青时要差。并不是所有的发展都会有收获的。事实上,如果衰老不包含着失望,那倒是咄咄怪事,因为老人不仅会失去某些能力,而且也容易失去所爱的人。用埃里克森的话来说,不管能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对将来预见到怎样的满足,死亡毕竟是孤独的,它通常是极其痛苦的。(1976,第116页)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批评,埃里克森对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的论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有可能经久不衰。八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形成的相应的八种美德概括于表6-2中。
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惧怕。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岁--3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4岁--5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6岁--11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20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立(20岁--24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岁--65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8、自我完整对失望(65岁--死亡)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表6-2相应于埃里克森的八的发展阶段的八个危机以及危机的成功与不成功的解决所形成的品质。
精神治疗的目的
埃里克森强调他的精神治疗的医术与传统的精神分析不同,因为现代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精神失调。例如,他解释说,”今天的病人大部分是遭受着他应当信仰什么,他应成为什么样的人,或确切地说,他可能是怎样的人或会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的折磨,而早期精神分析者治疗的病人大多数是遭受着阻止他们成为什么人和阻止他认为自己是什么人的各种约束的折磨“(1963,笫279页)。对埃里克森来说,治疗过程的关键是必须增强病人的自我,使其能达到处理生活问题的程度。”如果临床治疗侧重于病人零乱的人生规划,如果规导注重于加强对建立病人同一性的各个要素的重新整合,患者的恢复工作就会进行得更有效更经济“(1959,第43页)。
埃里克森觉得传统的发泄潜意识心理内容的治疗法弊大于利。他说,精神分析法”会使某些患者的病情更重......特别是在精神治疗的情境下我们对'使之有意识'任务的热心追求的时候,就会把一个俯身于潜意识危险境地边缘的人推进去了“(1968,第164页)。
埃里克森让他的病人坐在他对面的安乐椅上,而不让他躺在病床上,因为对病人来说,前者比后者创造了一个更为宁静的情境。他轻视梦的分析,说道,”甚至注重梦的周期性今天看来也是浪费,甚至可能会有害于治疗“(1954,第131页)。简而言之,健康的人的自我是以在八个发展阶段中每个危机都能得到积极的解决而形成的八种美德为特征的。精神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未曾得到的美德的形成,即使这种治疗意味返回到前面阶段来帮助这位患者形成基本信任感。对埃里克森来说,每一种危机解决的结果是可以消除的。例如,一个在离开第一个发展阶段时未形成基本信任的人,是可以在以后获得,而已获得这一美德的人也会丧失它。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差异的主要方面列举如下:
发展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而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为详尽。
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的研究上来。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柯西尼(Consini)对这一点作了以下解释,埃里克森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的形象出现。这就意味着埃里克森把个人当作自身的主宰,当作命运之船的船长,而不是那种不得不服从别人支使的船员。埃里克森具有一种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观。(1977,第413页)潜意识心理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精神治疗我们已经看到,埃里克森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帮助提供形成这些美德的各种条件正是治疗者的职责。这与弗洛伊德把使用诸如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法的治疗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截然不同。
宗教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勒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我们知道,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此外,他有关人性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有显著的差异。也许,正象我们已提出过的,埃里克森的理论本身并非象他个人坚持认为的那样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反映了他对弗洛伊德的门徒接纳他为其中一员,从而解决他自身严重的同一性危机的感念之恩。评价象众多的人格理论一样,不能(或者说起码还不能)按照实验室研究法来评定埃里克森的理论。
埃里克森并非为研究者创立理论。他力图从概念上对与人格发展有关的几个条目进行分类,任何一个人可以认为它们是清晰的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可以认为他的理论对了解人格是一种有用的引导,也可以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理论的证据存在于治疗者与病人之间“不断进展”的交流过程中,从而引起新颖的和令人惊奇的顿悟,使病人对自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1964,第?5页)。
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埃里克森认为除了实验室研究法外,还有其他评定人格理论的方法。尽管埃里克森感到需要对他的理论进行科学验证,但其他学者已毅然开展了这一工作。例如,西厄欧(Ciaccio1971)要求一百二十名白人男孩用五幅图画来编造故事。儿童相等地分为五岁,八岁和十一岁三个组。在几名裁判者的协助下,对儿童所叙述的故事按照它与哪个发展阶段最一致来逐句分类,并把每个儿童所使用与埃里克森前四个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句子的百分比作了记录。
这些数据明显地支持了埃里克森的理论。四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二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46%),其次为与第三发展阶段的相关(42%)。八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三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56%),其次为与第二发展阶段相关(20%)。十一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四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其次为与第三发展阶段相关(26%)。在本章前面已经提到,埃里克森运用他的理论剖析了几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例如:希特勒、乔治?肖伯纳,默哈特默?甘地、马克西姆?高尔基和马丁?路德等。他的成就导致了一门称为历史心理学的新学科的诞生。有人也许会问,埃里克森对历史人物分析的精确性如何呢?他的答复是,他的分析是基于一种训练有素的主观性,也可以说是基于”半传说"之上的。埃里克森谈到他对马丁?路德的分析时说: 如果说这种分析中的某些部分是传说的话,那就让它这样吧。传说的构成部分来自对历史的学术上的改写,部分来自学者著作中使用的原始素材。因而,只要所记载的事件与其它公认的事实没有矛盾,只要始终坚持一种真理的口吻,只要得出一种与心理学理论相一致的意义,我们就不得不把它当作是半传说半历史的。(1958,第37页)正因为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所以罗森告诫我们:
......要认识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理论,而不是一些事实。正是部分地由于他承认自己缺乏理论意识,才使许多读者在读完他的著作后去掉或破除一种信仰,尽管他表白过他的意图,但他仍然揭示了一门必然性的学科,而不是建陶了一种有价值的观点。(1976,第120页)尽管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但他的理论被许多人看作是所提出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因此,在你碰到心理社会发展、白我强度、心理历史学、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和生命周期等这些术语时,请记住都是爱利克?埃里克森首创的概念,自此之后它们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篇:教育课题培训之: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样例
教育课题培训之: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样例
例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实行的学生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校内外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教育。根据当前工学交替的实际运行状况,可作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学交替是指无论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二者交替进行就视为工学交替,即超过一个“工—学”交替循环周期;狭义的工学交替是指学校存在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在学校和企业二者之间轮流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
(2)实践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目的的教学,这一定义采用了内涵定义的方法,就其外延而言,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高职的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情境性等显著特征。(3)实践教学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摘自课题《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例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的教学。它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有效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根本目的;第二,有效教学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和基础的;第三,有效教学是以提供或创设适宜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为核心的;第四,有效教学是以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间的结合点为学习内容的;第五,有效教学是以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为评价标准的。
探究教学是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教与学的情境,从地理教材和相关学科及现实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和地理实践活动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
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是教师采用教学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活动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串连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建构,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区域图景。
――摘自课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例3
概念的界定
(一)环境教育
在教育学分支学科中,环境教育归属于学科教育学范畴,而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教育又属于环境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环境教育从学科定位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相关文献显示,最早界定环境教育是在197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在美国内华达州召开的“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澄清概念的过程,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态度和技能,这是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必须的因素。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做出决策,对本身的行为准则作出自我约定[16]。.
1969年,美国通过了《环境教育法》,该法律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如下定义:“环境教育是指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教育过程,包括人口、污染、自然分布和消耗、保护、运输、技术、经济效果及城市和农村计划同整个人类环境的关系[1]。”
197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通过的《贝尔格莱德宪章》指出,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新模式,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以获取保护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以塑造对环境友好的行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现实,它涉及普通的和专业的、校内的和校外的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17]。
1977年,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也对环境教育的定义进行了探讨,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它涉及普通的、专业的、校内和校外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18]。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中也定义了环境教育:“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19]。”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环境教育的内涵必定会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会变得逐渐深刻。本研究认为,对于中学而言,环境教育是通过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了解环境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获得环保技能,养成环保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对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此认识之上,可以在传统教育中,将校园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更可以将其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开发利用,并借鉴环境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提升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水平。
(二)绿色学校
一般认为,“绿色学校”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于1994年提出的一项全欧“绿色学校计划”(Eco-school),这一项目是一个环境教育国际项目。尽管参与该项目的欧洲各国学校所使用的称谓并不一致,如爱尔兰称“绿色学校”,德国称“环境学校”,葡萄牙称“生态学校”等等,但是其内涵是相同的[20]。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撰写的《绿色学校指南》,绿色学校(Green School)是指,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21]
本研究认为,创建“绿色学校”要从学校整体出发,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校园环境管理活动,使师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师生环境素养,提高学校的环境教育水平和办学水平。
(三)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初期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控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而开展起来的。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环境管理范畴已扩大到社会各个相关领域,内容不仅包括环境污染控制,也涉及生态保护等,其措施更加广泛和全面。[22]在环境科学中,一般将环境管理定义为:“环境管理是指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23]。”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开展工作,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北京大学的叶文虎教授将环境管理定义为,“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容。”[24]
本研究认为,环境管理是政府有关部门采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和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法案来调整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校园环境管理
迄今为止,国内外仅有少数研究者对校园环境管理的概念进行过探讨。在我国,校园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管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特殊性,使校园环境管理在概念与方法上具有独特性。因此,校园环境管理是:学校通过实施节约资源、控制污染等措施,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到各项环境保护活动之中,使学校持续改进校园环境,并达到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教育目标。学校开展校园环境管理,并不是排斥环境教育的课堂渗透、研究性学习、环境宣传活动等学校擅长开展的活动,而是为学校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25]
本研究认为,校园环境管理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制定环境政策、采取多种手段防治污染和节约资源、开展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和重视校园环境安全卫生为主要内容,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内容与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组织和实施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以规范师生的环境行为,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从而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它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多个层次、多个过程中,强调对资源、环境、生态和安全的管理。具体包括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校园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环境绩效和环境意识的评估等内容。本研究特别探讨的是将校园环境管理内容作为农村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资源,寻求二者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摘自“基于校园环境管理的广州市农村中学环境教育研究”
例4 理论依据
1.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以工程系统为主、以热力学系统为主、以生物和经济系统为主的三个演化阶段1。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以下简称 CAS)理论是第三代系统科学理论,它把系统元素看成是活的、主动的、具有自身利益和目标、能够积累经验和学习的,管理模式为机制设计和委托代理,该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组织的复杂现象和解决组织的复杂问题2,这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育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蕴含着许多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又具备自组织功能,更是复杂适应性组织,科研自组织也是其中之一。教育系统中的科研自组织的开放性决定了其结构、形态、行为的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方法论方面的一个进步,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该理论,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观察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理路,提高科研管理的效度。
32.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理论
近20多年以来,非线性科学、非平衡系统的研究得到巨大进展,人们开始了解非线性、非平衡的概念,诸如突变、分支、自组织、混沌、分形等。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系统理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I.Prigogine)先生等人于1985年创立。自组织现象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从无序走向有序,并出现一种新的、稳定的、内部充满活力的结构。教育系统不免也在深度剖析之列。
结合协同学理论,自组织形成的条件有:(1)系统必须开放(2)远离平衡态(3)非线性相互作用(4)涨落现象,具备了以上4个条件系统将会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协同学在科学领域里所获得的关于集体行为的知识,也为教育管理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3.关于分权组织的理论
分权组织的理论是对目前集权化、等级制的组织形态的批判。目前在企业界逐渐引起瞩目的海星组织理论4和混序组织理论5,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分 [1] 张丹松,牛文学.基于CAS理论的供应链系统分析[J].物流科技.2005,(09):61-64 [2] 许萍,刘洪.复杂适应系统观的组织变革—提升企业环境适应力的途径[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06):22-28
[3] 金吾伦.从复杂性的观点看学习型组织[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07):29-34
[4](美)奥瑞•布來福曼等.海星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
[5](美)霍克.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1 权组织对集权化、等级制的工业时代的组织模式的挑战6。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从形成伊始就不是集权化和等级制的,而是如海星组织或混序组织那样的平等的、分权的。分权的组织理论在指导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组织建设方面,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4.虚拟团队的理论7 借助网络技术已经可以使身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美国科普耐克等提出了虚拟团队的90/10法则(科普耐克,2003),强调了虚拟团队的成功90%取决于人,10%取决于技术。也有人从其它的方面,如生态视角等对虚拟团队进行了理论分析(周跃良等,2006),这些关于虚拟团队的理论对于把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团队沟通和协作工具的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5.团队角色理论
团队角色理论是英国组织行为学家贝尔宾提出的一个分析团队角色和团队合作的一个理论模型。他认为在团队中人有两种角色,一是职能角色,二是团队角色。他认为一个团队里包括九种团队角色并且必须包括这九种团队角色,以实现团队角色的互补。其理论在企业界被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的口碑。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同样存在角色互补的问题,团队角色理论为本团队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技术路线。
――摘自课题“校际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策略研究”
例5 理论依据
1.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角色和意义的双重建构,强调通过学习者角 [6] 吴向东.麦克卢汉,维基百科与课标制定[EB/OL].[2009-07-03] http://blog.iiris.cn/post/724.html.[7](美)科普耐克等.虚拟团队理论与案例,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 色的重构和一定方式的协作,使学习者在与同伴的交流协商中形成正确的知识概念,然后由外而内地内化到个体的知识结构中,实现前概念向正确概念的转变。该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它解释了普遍存在的“伪协作”会造成学生学习低效的根本原因,也为我们如何设计协作学习任务指明了方向。
2.支架学习理论
为了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建构主义者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即教师为学生搭建一定的脚手架,使学生在其适当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这一理论为本课题中如何设计独立学习任务支架和协作学习任务支架提供了支持,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大大地减少了盲目性,在适当的支架引导下开展整体数学思考。
3.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教学论》中提出了数学的建模思想,就是把所考察的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使实际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简称MM方法)。本研究中所提出的“数学模型”是广义上的概念,指一切数学概念、原理、公式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建模思想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思想方法,该理论是本课题探究诸多协作学习策略的落脚点,使协作学习更具实效。
4.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