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放牛班的春天》与《死亡诗社》后对教育的理解
比较《放牛班的春天》与《死亡诗社》后对教育的理解
成为一名师范生之前,一直听别人说中国的教育有问题,但是自己就处于这种教育之中,自然是不能十分的理解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只知道我们的教育有些不好的东西需要变动。之后的升学考试中我成了一名师范生,于是便有了我的第一次思考。什么是教育?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这些问题在我学习教育学之前都没能很好的解决。直到大二下学期,我们开设了教育学课程,我才开始对之前的疑问有一些了解,尤其是在老师放了两部关于教育的影片之后,我对教育更是有了自己的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育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和促进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为努力方向。但现实中的教育只勉强做到了让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的现实和未来。
《放牛班的春天》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你自己的心灵去开启别人的心灵,让别人感到生命的热忱。
1、有教无类。任何孩子都是需要爱,需要教育帮助其改善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
2、教育的真谛是爱。只有爱,是促进一些教育感化行动的根本动力。
3、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传统的德育智育之外,艺术陶冶有补课替代的作用。
《死亡诗社》给我们的启发是,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扼杀人的个性,而是培养人的个性。
所以这两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教师要用一颗热忱的心教会学生去改变,走出束缚。
第二篇:看上去很美》《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观后感
在这个寒假中我观看了《看上去很美》《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三部影片,从这三部影片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和重要。下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都说教师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电影《看上去很美》中四岁的方枪枪自理能力特别差,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还经常尿裤子。李老师认为他是“坏孩子”,“眼中钉”。方枪枪曾努力尝试多次,想得到老师的小花,但是都李老师否定了,慢慢的在老师的权威下产生了惧怕、迷茫、反抗等负面情感,这无疑是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作为老师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扼杀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电影中的方枪枪虽然有时调皮捣蛋,但却也很可爱,如果老师能够发现他的优点及时地表扬、鼓励而不是挖苦、讽刺,那么一定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使孩子的童年更加快乐,也会使他今后的人生活中更加的积极乐观。所以,老师一定要用善良和真诚对待孩子,用爱心关怀孩子,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成长。这一点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也有很深刻的体现。《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用他的爱,他的无私,他的包容,他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帮助这些在别人眼里无
药可救的问题少年。他用音乐引导学生的心灵,最后终于用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看完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动,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缺点,但绝不会只有缺点,而作为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去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用爱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并帮助他们,而不是用严厉的制度,残忍的对待孩子,束缚他们的理想和天性。要知道,无论多么叛逆、任性、看起来无药可救的孩子,其实都有一把可以打开他们内心之门的钥匙,关键是教师有没有这种愿望、有没有这种耐心来寻找这把钥匙;不可否认,马修老师是成功的,还记得影片的最后一个片段:马修走了,但校长不让孩子们去送马修,而从天上飘下来一架架纸飞机,里面是孩子们的祝福和签名。马修抬头一看,窗口全是孩子们的手在向马修告别。因为围墙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别。无疑马修老师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而让他赢得这些的正是他对孩子无私的爱,和他的包容与理解。而学校里冰冷的围墙和残酷制度是无法帮助孩子真正地成长的,当然,想要真正的帮助学生们成长,只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就像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他的教育理念充满活力,教学方式饱含着激情,突破了预备学院原本死气沉沉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气氛,使学生的原本被紧紧束缚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但他的教学理念、方式虽然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却无法得到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的理解。最终伴随着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幸悲剧,他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育岗位。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教育不
能把学生只当做是学习的机器,更应该解放孩子的思想,让同学们快乐地学习,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学会把握自己的人生。还记得基丁老师让学生撕书的那一幕,学生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正是老师在教学生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禁锢。老师就应该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而不应是仅仅做一个教书匠,把知识按部就班的传授给学生,还是那句老话,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基丁老师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行为的指导者,而这恰恰是教育者应该做到的。
这三部影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作为一名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像马修老师和基丁老师一样关心爱护我的学生,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鼓励表扬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性,使他们能够自主而又有能力的行动,学会把握自己的人生。
第三篇:电影赏析(《死亡诗社》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期
中 作 业
观《放牛班的春天》与《死亡诗社》有感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没有什么名誉,没有得到过别人的肯定,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使得这个放牛班的孩子们学会了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没有干出什么大事业,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事情中看出他是一位好老师。当他的学生犯错时,并没有像校长那样惩罚学生,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如何来弥补,使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人带来这样的痛苦和不便。当学生在黑板上画他的漫画时,他并不象其他老师那样训斥惩罚,而是用幽默的漫画来回答。他首先宽容了学生,也使得他们在这当中了解了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学生的“闪光点”。他是一位音乐教师,为了学生,他自己写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合唱团中,不落下一个人。他还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分配任务。他真的是把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学生,用他的爱心去教育了每个学生。影片《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是一个不乏幽默、善于运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去领会人生真谛的优秀老师。如在第一次课上让学生聆听先哲的声音“抓住这一天”,而且这句话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后面多次在影片中出现,左右着学生的人生道路。又如,在讲诗歌创作序言课时,撕掉了权威诗人必列察的著作,以告诉学生别让前人束缚了自己的思维,而要有自己的思考。还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一个个跳上讲台以告诉学生要实现突破原有的东西,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让学生任意漫步庭院,以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所有这些,基丁老师都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当然这些做法在校方看来是异类,但在学生那里,虽然看来怪诞、与众不同、令人恐怖却是深受欢迎。眼中的基丁老师是完美的,他有激情,有想法,有思维,最重要的是,他给了学生一种全新的生活思考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方式。两位老师各有特点,也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他们都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发展学生特长。正因如此他们都深得学生的欢迎。
然而,学校传统的管理于文化却束缚着这些老师,他们独特的教学总是遭到学校的打压,学生无法接受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出现的坏孩子,他纵火烧学校的举动却是在报复校长对他的殴打和诬陷。也许没有一个孩子是真的天生的坏孩子,坏孩子都是坏老师的杰作。孔子这位先师曾经说过:有教无类。如何对待不同的学生,如何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如何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努力帮助他们成长,这是每一个教师包括家长都应该深思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希望永远沉沦于“池塘之底”。在我看来,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他也许正有一份天才在等着有人去开发。但是我们的学校正在做的也许就是在泯灭他的天赋,把他纳入那个听话的流水线来。其实让一个人完全地遵守命令是部队应做的事情,而学校不应该是部队,学校是挖掘天分的地方。过去经常说老师是园丁,其实老师不应该是园丁,想修剪水就修剪谁,老师应该是土壤,优秀教师应该是
给那些“枯萎”学生生长的营养和无限的天空。一个老师的冷漠会耽误一批孩子的一生。一个老师的失职会影响一批孩子的成长。相反,一个优秀教师却可以把每个孩子引上成功之路,他会把自己的爱心,在他的学生身上延续,正像马修老师在影片中那样。但是老师不是革命者,在学校管理的压抑与束缚下能出现几个。学生需要“基丁老师”,“马修老师”,而许多的规章,许多的条例也让我们的老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被禁锢。老师们想要成为“基丁老师”“马修老师”,学校必须给与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
第四篇:浅谈对死亡诗社的感想
浅谈对‘死亡诗社’的感想
其实平时也比较喜欢看电影,对于自己喜欢的电影,我会看很多很多遍,并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死亡诗社,我可以把它排进我心目中的最经典电影的前五。其实这是一部很早的影片,我也很早已经观看过。但当时的我没有进入师范专业,也没有想到用教育学的原理来分析这个电影。只知道这个电影给我带来的是荡气回肠的感动,是怎么也挥不散的谈谈感伤。与《放牛班的春天》和《摇滚校园》一样,这是表现学校里老师带领学生对抗学校传统,发展孩子天性的电影。但是又与前二者不同的是,死亡诗社给我们带来的更是一种对于人性的思考,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天性自由权利。在《死亡诗社》中,我们看到的一群不折不扣的阳光少年,他们的心灵被死板的教会学校和家长制度压制着,但只需一首诗,一次启发心灵的演讲和一些简单的对于如何独立思考的引导就可以使他们的心灵在自由的天地中翱翔。
影片一开始给我们带来的便是压抑的气氛,严肃的校长,古板的老师,抽泣的上学的孩子,面无表情坐着的学生。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四大信念犹如四座大山一样压在孩子们的心中,囚禁这他们的天性。特别注意到了校长的开学献词中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成为全美国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大学预备学校”,难道学校培养孩子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上一座好的大学?难道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使学生成为一台考试机器,一台只是为了上好大学而批量生产的机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说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的,我不否认传统,荣誉,纪律都是一种美好的文化美德,但是,当这种信念只是成为限制学生本性发展的囚牢是,原本的作用已经变了味。而原本应当成为孩子学习游戏的天堂的校园,也无疑成了一所囚禁的监牢。里面的学生慢慢的被体制化,而当他们毕业出来时,他们所知道的不过就是书中的所谓用数轴评价诗歌的量化思想,而不是一种诗意的欣赏眼光。
“体制化”这个词是我在“肖申克的救赎”看到的。这部电影是我心中永远的NO.1。这个意思就是在监狱中,什么都有规定,而当40年甚至更多的刑期满后,你已经习惯这个体制了,而此时你已经离不开这个体制了,因此也就变成了执行体制的行尸走肉。很自然地我想到了中国的情况,因为以后也是要从事这个行业,所以也不免对此多了一份思考。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九年中,老师说一,学生没有敢说二的;所有作业和试题都有标准答案,除此之外,都是错误的;关于课文的理解都写在了参考书上,很少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就好像在监狱里的囚徒,没有自由,行动受限,只能在老师的指示下做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我们丰富的思想惨遭扼杀,自由的想象无法飞翔,对广大未知的世嚼歆去了好奇;我们只会唯唯诺诺,听从教导,死啃输芯,缺乏创新,缺少主见——我们被教育成了一个个机器人。这也就失去了教育文化功能中的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何为创新,就是创造以前没有的东西,而当现实中的老师已经对学生灌输了传统的思想后,就无形中给学生的思想加上了一道栅栏。现在的大学中都提倡我们进行创新,可是创新创新,谈何容易,先前12年的学习中从来没有一个老师交过我们如何创新,我们只不过是对先前知识的一种倒嚼,怪不得味同嚼蜡。这在影片中也有细节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这群大男孩们对于无线电有着莫名的喜爱,但是在自制的雷达装置收到信号时,他们的古板老师推门而入,用一种鄙夷甚至是看待犯罪行为的眼光注视的学生们的行为。某些科学创造性的火苗就藏在孩子的某些游戏,活动行为中,但是却被老师无情的浇灭。试问,又谈何而来的创新呢?
其实这也就是教育功能中的弊端,教育对这社会发展有着它独特的甚至不可取代的功能,同样的,社会的发展也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反作用于教育。其一,社会物质生产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与内容,其中突出的是社会产业结构变革的与发展的影响。对于广义的教育来说,国家举办何种类别的教育,形成怎样的教育机构,开设何种的课程,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物质发展的影响。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全校师生不止一次的祷告,整个学校礼堂中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基督教说倡导就是一种近似禁欲的思想。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也难怪老师学生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申请,没有一丝生机与活力。再者,我们看到NEIL与他父亲的谈话。他的家庭希望他学习化学,以后从事医生这个行业。这也就是受到了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NEIL的父亲望子成龙,期望他从医,这确实是一个高薪稳定和受人尊敬的行业。家长的愿望无可厚非,他们无疑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过的好一点。这里我又稍稍了解了下影片拍摄的社会背景,导演彼得.维尔从1988开始拍摄此片,就在拍摄此片的一年前,美国陷入了股市大崩盘的金融危机之中,这也更加暴露出学习的功利性目的,为了钱而读书。家长只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丝毫不管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NEIL与父亲之间的冲突就就直接导致了影片最后的一场悲剧。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没有这么夸张,但悲剧仍旧是存在的。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去学这学那,甚至占用了孩子全部的课余休息时间。但是孩子不喜欢强加的学习,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导致了孩子不满浮躁的情绪,有时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的想法。这样的行为不就是揠苗助长但适得其反吗。其次,政治是阶级利益集中表现,对着教育与有着制约作用。其政治内容对于教育的内容形式的设定有着绝对性的决定作用。联想到美国的时代政治背景,从50年代末开始,美国就开始了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从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1959年科南特提出美国中等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建议,到60-70年代的课程改革,最后80年代的教育改革,可见,美国对于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在影片中,“及时行乐”这个主题始终贯穿着全片,在1959年的美国,这种极力追求精神释放的观念可谓是极其超前的,也是与当时的社会格局与国情格格不入的。在我们看来,西方的教育制度学习环境远比中国来的宽松活跃,但事实上美国当时的教育仍旧来得相当严格。追求自由,追求个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深深影响着美国人民,当奔放的激情遇到严格的桎梏,火花自然会迸出。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自以为是其精髓的便是其传统。然而这传统,是来自于我们绝望的成人社会的实利主义的传统,而不是发自作为当事人的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的浪漫主义的传统。绝望的成人社会,出于他们的本能,把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性格灌输于学校教育的诸种体制之中,并且,作为师长,作为父辈,他们自以为这所做的一切均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他们认为,唯有一个在贯彻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体制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免受伤害。
于是,我们学习数学,学习经济,学习法律,学习各种规则,同时,也学会屈服。在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教育培养之下,我们感染上成人世界的各种气质,我们变得现实,我们变得善于钻营,我们变得急功近利。我们也许会成为一名合乎他们设计的会计、医生、律师、政客„„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中的创造力,反叛力,活力。像成人社会一样,我们放弃了我们的理想,我们整日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然而这却不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快乐。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想,没有理想成功之后那种全身心的快乐的体验,我们,越来越没有自信--那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自信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是我在影片中最喜欢的诗句,如同《麦田的守望者》的一句: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守望者,守望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想,以防它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坠落和被自己遗忘。在平庸的活着和无悔的死去这两者之间,我义无返顾地选择后者。因为“人因梦想而伟大”。我的梦想是什么,恐怕早就已经忘记了吧。早在幼儿园,小学时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梦想,也就已经被求学岁月中的枯燥乏味吞噬殆尽了。这是我在观看影片三遍后的某些想法,但是每次观看,我无不唏嘘,为什么我们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我想,不止是我,每一个学生在观看后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吧。
那个老师热爱文学、人生,热爱诗歌、梦想,鼓励年轻人张扬个性,告诉他们„Seizing the day‟.。所以当那个男人哼着小曲在教室里露面时,那些孩子的眼睛里隐藏的光芒闪耀了。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撕去了庄严的教科书上对诗歌的规定,告诉孩子们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动人的诗句如蜜糖般从唇边滑落。他让孩子们称他为„船长‟。印象最深的这样一个场景:。Keating蒙住Todd的眼睛,让他紧闭双眼,描绘惠特曼的形象:“这些景象浮现在我的周围,一个疯子紧盯着我令我精神紧张。他伸出手掐着我。他一直在喃喃自语,好像说一条毯子总是会盖不住你的双脚。无论你如何拉它,拽它,它永远不够大…….从我们开始哭泣到我们死去,它仅仅能够在我们悲痛,哭泣和尖叫时盖住我们的脸。”安份守已的Todd把惠特曼描绘成了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他脑中的热情与想象力正一点一点被激发出来,闪闪发光。最原始的怒吼从平时最懦弱的孩子身上发出,给人以心灵极大的震撼。激情是生命的精髓和花蕾,但它的力量有限,无力保护我们面对严酷的现实世界,光靠它我们将无法生存。教育确实拥有如此巨大的本领,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对个体发展有着主导作用。Keating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与他的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是一种充满互动的活动,一种有意向的引导行为。只有在师生相对平等的交往中,才能实现彼此的交流,开放,学生也就能对大限度的对教师的支持进行吸取。并且,Keating所采用的这种引导式的,开放式的课堂方式,也是推动学生的思维进行运转的关键。所以,我想,作为一名以后将要成为老师的人,我以后的教学方式又该何去何从。也许九零后都是喜欢自由的一代,我想,我是特别喜欢自由的一个人,从小也是生活在家庭宽松的环境下。所以,以后对于学生,也会采用以一种宽松的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开拓学生的思维,避免造成他们的思维定势。
平时写影评,重视对于影片的某些意向,场景,人物的表情特别关注。很迷恋的是电影中的长镜头的描写以及人物特写以表现心情的片段。但是用原理来分析电影还是有生以来的头一次。虽然是理论类论文,但也忍不住要对影片的场景设置进行一番评论。与大多数经典电影一样,影片采取了近似白描的手法,没有特技,没有演员过多的哗众取宠,没有纠结复杂的情感纠纷,就是对于爱情,也是一种单纯的初恋。黑夜里穿行于迷雾间的那几个向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灵魂,向诗歌取暖,在诗歌的激情里颤栗。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只是觉得,不经意间,心随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在那里倾泄所有的愤懑,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这样的场景让我联想到的是肖申克救赎中楼顶的所有人喝啤酒的场景刻画。同样是表现一群禁锢的人的心灵在某些时刻放飞的想法,在那个时刻,他们像一个自由人,在阳光下亦或是在黑夜的森林中自由的飞翔。影片的最后仍然是经典美国式的结尾,类似于殉道者的形象,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理想献身。NEIL死了,就犹如黑天鹅中天鹅之死,在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也是最辉煌的表演之后。他死得很美。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理想总成为祭品,庄严地放在了祭台上。他们非如此不可,在严酷的成人世界里,在一切以现世利益为准则来判断是非对错的社会中,理想主义者往往无力对抗现实,他们的尖锐、脆弱与唯美都那么触目惊心,如烟花闪过,在夜空里刻下创痕。也许,他把《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花冠放在窗台旁,是对于理想人生精神之无限向往却又无可奈何选择死亡的决裂。影片的最后学生站在桌子上对于老师的离开表示崇高的敬意的场景,我倒是没有深刻的感受。感觉有点像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场景(因为是先看放牛班的春天的),倒是注意到了没有站起来的学生,他们的头低低的垂落,他们的内心是挣扎的,但是在理想和制度之间,他们无疑选择了后者。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选择,我们又该从去从何,这也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的。“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遥远的日子里,米兰昆德拉如是说。很羡慕这样一份闲情。这样一份舒适。我们总是感叹:越是成长,越是迷失了自己。我们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活。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背负了太多,失去了太多.直到最后,站在梦与现实的界点上,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何去何从。也许,当我们遇上Keating这样一位老师时,我们的一生将会改变。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又有多少Keating这样的老师呢?
在我看来,好的一部电影犹如一杯苦丁茶,也许刚品时有些许苦涩生硬,但第二遍第三遍却是馨香四溢,甚至于口中回味无穷。对于这样一部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电影,我想,我要观看的不止仅仅这几遍,以后也将会明白更多的道理。
因为教的论文晚了,也正好赶在见习之后,所以,在幼儿园中也看到一些现象,也思考了很多。
见习感想
这两周时间的见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以前在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上看到的理论,都变成生动的事例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学到了很多,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幼儿园指导老师安排给我的任务是对大班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因为我们的是保育见习,而大班小朋友的保育工作相对量比较轻,所以,我们的工作还是挺轻松的。最重要的是与孩子接触,并在观看老师的教育行为运用到自已以后的工作中过去。经过两个星期和小朋友的相处,我发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将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看到他们围住我不停叽叽喳喳的欢笑声,我心里感到高兴无比。现将我的感想如下:
一、对幼儿的爱与夸奖很重要。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而幼儿感受到老师“爱”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老师的夸奖!
我发现我们班级的孩子都喜欢折纸,刚好,我和小绵也很喜欢,于是,我们就闲暇时候学很多不同的折纸方式,那天排练的时候,剩下十来个没有排练的孩子由我们带,我折了一个手制小白兔,小朋友们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看着这只可爱的小兔,都想要。于是我就问他们想不想学,他们都说想。我就教他们学。学的时候比较吵闹,我就说,看谁表现好老师做的这只小兔子就奖给谁,他们果然都坐的端端正正,不说话了。后来教他们的时候,我不断的夸奖他们聪明,果然,后来的效果不错,他们都很开心而且学的也很好。最后,我把那个小兔子奖给了我们班级最调皮的孩子,并说,下午他表现的很好,而且还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希望以后也保持。他很自豪,而且那天下午的表现都很听话。从这个可以看出,爱与夸奖是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他可以让孩子改掉毛病。如果进行持续的夸奖,那么就可以彻底的摆脱坏习惯。老师对小朋友的教育管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本着一颗孜孜不倦的心来从事这一份工作,而在这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与夸奖。我认为荣誉对学前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有着强烈的渴望受人注意,渴望得到赞扬,渴望成功的内心需要。
二、对于孩子纪律意识的培养
发现我们班级的老师在每次孩子很吵闹的时候就会拍三下手,数着,一,二,三,而全班小朋友即使还有话没有讲完,也会说,静下来。可能这是他们4年来养成的习惯,可能这是他们彼此的一个信号,从小小班级就开始了。这样拍手的动作,孩子都乐于接受,有点游戏的意味。所以,管理不是要用话语,而是要采取一些有意思的举动,让孩子在无意识之间养成纪律的意识,这也给教师如后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其实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纪律的概念还是非常模糊的,每次做早操和吃饭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不听老师的安排乱跑,但每当有陌生人比如我们第一天进班级的时候,这些孩子就会显得特别的兴奋。其实我认为纪律并不是要使儿童看到老师就象老鼠看到猫一样,但是有时候也要严厉一点。刚开始,对于我们带班老师这么严厉的骂孩子我感到很不理解,但是现在觉得这是必须的。因为我自己就有切身的感受,我的教育原则就是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儿童,在见习期间,无论他们是否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我都给予真诚的赞扬和支持,致使他们觉得我从来不会批评他们,永远会表扬他们,而且我从来没有因为小朋友的错误或不守纪律而严厉的教训过他们,本来以为这样做能和他们走得近些,没想到最后好象走得有些太近了,以至于完全没有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威信,睡觉的时候那些老油条看到别的老师至少还会假装把眼睛闭上,但看到我的时候个个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甚至还对着我笑。到最后的时候,已经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一些调皮的孩子甚至欺负到我们头上去了。哎!看来做老师有时候不凶一点是不行的啊。三:课堂教学
其实在见习期间,我们没有看到很多的文化课,根据幼儿园的安排,每天时间的分配都是有一定规律的,留给儿童正式学习知识的时间大概只有1个小时。由于二期课改,老师的上课模式就趋于综合,不再是我们常见的分科课程了,其中往往包含着语言、绘画、游戏等等,当然,有时候老师还是会偏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发现同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是很不同的。如拼音的学习,有的儿童学一遍就会写了,但记忆的再现差,过不了一两天就忘记了;有的儿童学习起来很慢,记忆一个拼音需要一两天,但是一旦记住就不会遗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学得慢的孩子多重复几遍,学得快的就注意不断的复习旧知识。在绘画能力上,就更能看出儿童之间的差距了,有的对于图形的构造、画面的整体感、颜色的协调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才华,而有的则明显差了一个档次。一堂课中老师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合理安排老师个别指导的时间,这也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时无刻存在我们的身边,关键是我们怎样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教育素材。老师要善于观察儿童平时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言语中发现问题,并抓住机会帮他巩固概念,更可以在这基础上提升经验。比如我们有爸爸老师进课堂和校园非法入侵事件的演习,之后老师就说了一下安全的注意事项和孩子的长大的梦想,其实我观察下来,儿童一天中通过各种途径接受的知识还是很多的。四:与家长的联系
一个家庭他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在父母心中是百分之百。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吃喝拉撒都会令家长十分关注。而小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会把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不加修饰地一五一十地告诉自己的父母,而家长往往又会在不了解真正情况的条件下认为自己的子女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前来向老师质问。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知道如何与家长沟通。我认为首先要记住每个孩子在父母心中总是最好的,不要把一天积蓄的烦躁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流露出来,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与家长沟通,更不能将家园交流视为可有可无的事。让家长时刻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尽管有的孩子确实让老师比较头痛,但要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告诉家长他在学校的优秀表现,让家长肯定学校教育的影响,取得家长的支持。当然,老师还要懂得沟通的艺术。不是每个家长都配合老师工作的,有的家长挑剔,有的家长烦琐。除了言语交流的艺术外,凡事都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里有哪些不良行为,你是怎样处理的。你的主动往往能消除家长心中的不满,远远胜过孩子向家长的述说。这些只是我在见习期间从老师的言行中总结的一小部分,其实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老师职业是个多角色的职业,而正确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更有利于德育、美育、智育等各个层面活动的开展。
见习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啦,在这两个星期,我知道我是尽了我的所有努力,但尽力不一定就可以说取得了完满的成功,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是我在以后真正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中需努力改进的:
第一,怕破坏师生关系,还不敢理直气壮的对小朋友提出我的要求,这会为日后教育管理小朋友带来困难。在以后的真正教育管理工作中去累积经验,探索教育管理小朋友的真理;
第三,与家长进行的积极沟通与联系,这也是教育管理好小朋友重要的一方面,但我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必须在这方面加以改进。但我相信,只要我勇敢的迈出了为师的人生第一步,接下来的每一步将会更加坚定。一滴汗水,一级台阶,一分耕耘,一成收获
第五篇:《放牛班的春天》影评《放牛班的春天》,爱与理解的真诚赞歌
《放牛班的春天》,爱与理解的真诚赞歌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
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
——《荣耀之巷》
童年天真而漫烂,似一条小巷,在这条小巷里走出的每一步都本应该是一人人生最绚丽的荣耀。然而,再清新自然、美丽活泼的池塘也有它阴暗幽晦,不见天光的池底。而在这幽晦的池底,那些正在或曾经发生的故事,你是否已经注意,是否依然时时想起?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爱与教化的故事。剧中,或许谁也不会想到久被遗弃而困于“池塘之底”的放牛班,有朝一日尽会迎来自己的春天。作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的他们倍遭社会的忽视与误解,残缺不全的家庭亲情,动辄得咎的学校责罚,判若鸿沟的师生隔膜:都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本是纯真可爱与人无伤的稚嫩灵魂推向人世爱与理解的边缘,绝望的深渊!如果人间真是上帝的国度的话,那么天使在哪儿呢?马修的到来为我们
消除了疑窦。马修是那种高目远瞩、才华横溢的老师,更是博爱仁慈、宽容
大度的朋友,他的到来犹如冬日里一缕鲜活的阳光温暖的泻下,照亮昔日阴霾沉沉、彤云密布的“池塘之底”。虽然作为新学监的马修进校后耳闻目睹的是校长的专横刻薄,学生的叛逆,老师的冷漠,但是他并不前承刚到“池塘之底”时的气馁,认为这是“我自己人生的最低谷来到了”;相反,他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真诚而耐心地教导这个一度让老师们束手无策而声名狼藉的“放牛班”,犯而不较,并且屡次在学生与师长的冲突中默默地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在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磨合后,不久,马修创造性地把“放牛班”组建成一个分工合理、人尽其才的合唱团,最终用音乐解除了孩子们麻木困顿的心灵束缚,唤醒了孩子们尘封已久的对自由、友爱、人性真善美的渴望。
《放牛班的春天》情感真挚细腻,画面随时间推移由冬经春抵初夏,作为主要情感表达的音乐基调也由沉郁凄清慢慢转为活泼明快,呈现出层次的美感。创作者似乎着意于影片场景的巧妙设臵,人物言行举止的精心安排,以达到景无虚设,话无虚说,笔无虚落的佳境。在表现手法上,影片结合倒叙与插叙,以年老的著名音乐家皮埃尔〃莫安琦——当年“池塘之底”学生之一——的童年回忆展开,情节声画同步,娓娓道来。
马修初到“池塘之底”时,正值冬末时节。此时影片色调灰暗阴冷,环境寂寥阴森,骨立的校门口,孤独可怜的佩皮罗更添凄凉:一切恍若隔世。这种情景安排一方面烘托出“池塘之底”环境的恶劣,孩子们苦难深重的遭遇;另一方面则透露出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的信息:其寓意不言自明。如果说,开始马修对来到“池塘之底”心存悔恨,对孩子们的无法无天、校长哈珊的自私残忍倍感质疑难的话,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很快懂得了理解,因为正如以德报怨的马桑大叔安慰因伤害他而懊恼得无地自
容的乐格克一样,“所有人都说你无药可救了,可其实不是,你是个小可怜,只是需要人理解罢了”。然而,面对孩子们的叛逆心理和校长哈珊的威严权威,马修采取的是一种变相的理解方式:撒谎。如第一次上课时皮包被学生哄抢,校长前来问难时为学生打圆场而撒谎;为不伤及乐格克自尊而向马桑大叔撒谎;包被学生偷盗向体育老师贝克撒谎;探访期间对莫安琪母亲撒谎等等,这一系列善意而美丽的谎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马修的善解人意、至情至性,创作者如此惨淡经营,可谓别具匠心。
影片中声画同步的表现手法则更是别具一格,极富视听浸染力。剧中马修基于切身观察孩子们的言行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建了合唱团。在合唱团的诞生过程中,创作者着重强调了马修给孩子们一丝不苟的分工,高音低音合唱团指挥助理以及乐谱架,一个都不落下!这里,创作者似乎在借马修向观众传达一个道理:“天生我才必有用”,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这种将心比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师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电影深层次凸显的是其宝贵的人文主义精神,发人深醒。而影片中以合唱团为载体,配合安宁素雅的画面而徐徐流淌出的一曲曲清扬怡悦的音乐,更似春天大自然清新动人的天赖,一缕缕温情脉脉的阳光,照耀抚慰着孩子们孤寂无助、伤痕累累的灵魂,唤回了一颗颗迷失已久冰冷麻木的童心。在圣洁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身处的已不再是幽晦的“池塘之底”,而是幸福无边的人间天堂。这些音乐随着物换星移、孩子们心灵逐渐苏醒的变化而变化;而音乐韵律与内涵的变化,又反过来以抒情吻唇表达了孩子内心微妙的情感的延伸继续,可谓,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放牛班的春天》剧情上虽然处处显现着幽默的笔触,但是影片始终笼罩在一股淡淡的悲情气氛之中,这股淡淡的悲情主要地是通过马修个人在“池塘之底”的坎坷经历流露出来,并与着墨不深的幽默笔触共同构成了影片两大情感基调。如在学校的第一晚,马修在看完孩子们填写的卡片后,一方面为孩子们美好的志向欣慰,但另一方面又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从事跟自己同样职业的学监而黯然神伤;在四月的那个晚上,虽然马修因孩子们的转变而创作灵感澎湃,并兴奋地说到“我确信,属我音乐的光明未来必将到来,我叫克莱蒙马修,一个音乐家”,但随即想到自己的现实,又话锋一转,沉重地叹息到“而每个晚上,我为他们创作!”;而影片尾声部份,被解雇不得不离开的马修虽然看到孩子们用纸飞机向自己表达祝福,用教给他们的歌曲为自己合唱送别,也一度使他兴奋得“想向全世界呐喊”,但他心里却明白,“可有谁会听到呢?没人知道我的存在。伟大的艺术家对着镜子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叫克莱蒙马修,失业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创作者对人物这种轻描淡写而又体察入微的技法,让人哲服。看完之后淡淡的愁思久久萦怀,不觉使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影片结尾,天真挚着的孤儿佩皮罗打点好自己的行装如愿地随马修而去,这一幕的意义可以说超越了影片爱与教化的主题。其实创作者这一生花妙笔早有呼应。马修初到“池塘之底”时最先见到的孩子是佩皮罗,而且是在等待来接自己的爸爸,但实际上是等到的却是马修;马修离开“池塘之底”,最后见到并随他而去的孩子也是佩皮罗,而且恰好时值他应该等待他爸爸的星期六,有何弦外之音呢?其实旁白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真意,“佩皮罗的等待是有道理的,马修被解雇的那天,正是一个星周六”,佩皮罗一直等待的爸爸其实就是马修,是马修用音乐唤回了他的一度迷失的童心,是马修的关爱把他从昔日晦暗的“池塘之底”中拯救出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这里,马修的形象得到了升华,他所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壮志难酬的艺术家,失业的学监,或者一位辛勤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他所代表的是一种超越伦理、阶级、民簇的博爱精神,一种最深沉最厚重的人文情怀,同时也是西方基督教义的高度凝练和光辉典范。我们将会看到,马修不单是佩皮罗的老师和父亲,他将作为世间千千万万无辜而又不幸儿童的精神庇护所、爱的殿堂,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用真诚感应心灵的呼喊,用爱唤回迷失的童心,用理解抚慰受伤的灵魂,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