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参加全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有感
佛山中学教科室孟昭君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在旧县中学胜利召开了。会上鉴定专家和主持人就鉴定的课题进行了答辩,徐局长对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做了重要讲话。通过聆听学习,结合我校教科室所做的工作,我认为,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就要以学习为先导,以课题为引领,以活动来推进,以制度做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学习为先导,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广大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研究能力。我校教科室成立以来,我们首先制定了《佛山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佛山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同时每两周下发一期校本培训材料。我们将举办佛山中学首届教师论坛大会、佛山中学教科研成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转变教师的观念,进行问题研讨,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校情,编印校本培训教材《教科研通讯》(负责人:张辉)(第一期)一书,帮助教师全面、及时的了解教改信息、动态,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二、以课题为引领,促进教科研的开展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好课题,如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就具有指导和推广价值。我校共有省市县课题13个,并建立了各级课题群、中青年骨干群、普通教师群等三个教科研群体,把课题研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围绕全县“有效达标课堂改革”要求,结合我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佛山中学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同时又有15个校级课题立项,形成了若干个子课题。让课题研究确实使我校达到在实践中凸显校本特色,在实践中发展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学校的目的。同时,我校将在近几年内,以省、市重点课题为依托,带动教科研工作走上新台阶。
三、以活动来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具体的活动加以推进展示学校教科研的成果。我校将以省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为突破口,开展好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佛山中学首届个性作文大赛将在五月份举行,校本教材《诗苑的星空》也将在下学期编印完成,我们将利用每天新闻联播前十分钟背熟一首诗,每学期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我们将注重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
四、以制度做保证,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理,学校教科研如果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也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科室职责》、《科研优秀教师奖励制度》等,此外,学校还制定课题分级管理、课题申报、科研经费拨发、研究资料和科研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对照先进学校的做法,我们还将在短时间内缩小差距,加强老师们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把理论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完善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我们将以这次参观学习东平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为契机,吸人之长,补己之短,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立足学校实际 搞好教科研工作
立足学校实际 搞好教科研工作
董店中心学校 钟海洋
我于1987年8月开始在董店初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先后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导处主任、业务副校长和校长职务,坚持立足学校实际,搞好教科研工作。
一、作为中心学校校长,始终把教科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是重新配备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教研员;二是成立中心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三是给教研工作开展提供经费保障。近年来,我校教研工作卓有成效。现有教学能手7人,市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有10多篇教科研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始终立足教学岗位,求真务实、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应时代要求,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构建了新的语文目标体系,也使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再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我积极参加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明确《语文课程标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是对修订大纲的新发展,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近几年,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贯
彻、落实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新闻快递、课文故事续编;课外阅读反馈、每日成语接轮、定词编讲故事以及循环日记竞赛、想象作文阅读等均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深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艰难。2003年,我有幸成为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构建多元化初中作文评价体系实验研究》的课题组成员。从成为成员第一天开始,就参与了课题研究全过程。重点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并对《学生作文档案》提出了积极的改进意见,受到课题组成员的好评。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提高。谢丽竹同学作文获市级评比一等奖。在爱教征文中,有多人次获奖。所教学生付云燕同学因语文成绩突出,被市一中文科实验班录取。
3、认真撰写教研论文,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作为农村中心学校校长,我立足本校实际,认真查找农村教育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撰写《农村教育的困难与对策》一文,发表在《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杂志总第91期上,并荣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方法,上好初中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课《童趣》,我认真编写课堂教学案例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显著。该教学设计也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缓慢,其中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经过对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的总结,我撰写的《浅谈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一文,在《文苑》杂志上发表,并同时在此次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第三篇:教师如何搞好教科研
我比较喜欢语文也比较喜欢教书,正因为喜欢,所以我常常去揣摩它,研究它。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有关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时曾说:教师搞教育科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分配的课题实验,二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思考,改进和创造.前者是可以进行管理,监控和成果验收的,而后者则完全由教师自觉完成”.那么,教育科研与生存发展又有什么联系呢?我之所以将教育科研与生存发展联系起来,主要源于一件事情:那就是“特级教师应聘南师附中全部'落马'”;特级教师,既是很多学校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又是众多家长眼里教学高水平的标志.可是,刚刚结束的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招聘教师却爆出了大冷门,各地前来应聘的24位特级教师竟然全部落马.24名特级教师“全部落马”,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其“炒作”的一面,但“教育理念的落后”恐怕还是这些特级教师落马的主要原因.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与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爆炸性的增长.现在,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500万篇,平均每年发表的包含新知识的科学论文已达1.3——1.4万篇;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年有800——900件专利问世.近20年来,每年形成文献资料的页数,仅在美国就有1750亿页.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50万种,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在12万种科技图书中,自然科学图书有3万余种,技术科学图书有9万余种.今天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光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就要读48年.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资源;信息的价值成为物质的价值构成中独立的组成部分;信息传递迅速化使信息价值寿命越来越短;信息覆盖全球化正迅速形成.是这个时代最为基本的特征.当今的教育,也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转向“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转引自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P73)上来.我们的教学再用“'老牛破车'式的教学节奏”,“孔乙己传授'回'字式的讲解”,怎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切合时代的需要呢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在《实现学校创造性转型的时代》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多样化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各国都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美国进一步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正在引进按教师能力付酬的制度,俄罗斯则致力于充实教师进修机构,实施5年进修1次的制度.” 我国的许多省份,如辽宁,安徽都相继取消了特级教师终身制.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学会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各种新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新浪科技曾发表一篇文章,叫《WTO引发教育变革:入世后的网络教育走向》,文中说:“人才需求的变化必然带来教育体制的变革.在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中,个人的,企业的和国家的成就取决于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教育对现代社会来说,已不仅是理论而且还是活生生的现实.”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时代研究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时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指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到教育的发展战略,小到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要在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他认为,“科学研究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决定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决策,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二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的成倍增长,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教育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发展的要求,但是如何变革,就需要开展科学研究.”
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教师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境界.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所应有的生命活力.搞教育科研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搞好教育科研
一,转变观念,正确定位
我们的许多老师只所以至今还没有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二是搞教育教学研究太难了,没有条件.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美国前教育部长里查德·莱利(Richard Riley)在教育反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去的教育改革往往是由专家,顾问和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带动着,毫无疑问,他们是认真专注的,但是,这样的改革方式时常与每天教育中面临的困难有隔阂,这样做无法使改革成功……教师成了改革的对象而非参与改革的人,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想法.”(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这一反思说明,没有教师参与改革和研究,教育,教学就难以取得成功.这是由教科研的复杂性的特征所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与人的生命发育,成长联系在一起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各自生命光彩的闪现与碰撞.教学活动本身有多种因素参合,诸因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譬如一个教学模式的生成与运作,与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与教师的个性,风格,与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大至政治风云,小至此时此地的课堂气氛,都会影响到模式的运作.不考虑教学中诸多因素的变量与自变量,照搬教学模式,即使是最佳的教学模式,也会弄巧成拙,其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这是教科研“非线性”的特征.教学活动本身不是现成的,确定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持续不断生成的,具有随机的,不确定的特点.譬如教师的一堂观摩课,学生的一次知识竞赛,随时都会产生偶发事件.一个提问的一时闪失,会改变原定的教学程序.随机性本身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不可能防患于未然.这是教科研的生成性.无论是教育,教学规划,还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有阶段性目标,没有终极目标.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受特定的时间,空间所限制的.中国一百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验表明:不管你的教育科研有多么成功,都不可能在全国推广.为什么某项科研成果在农村中学适用,在城市中学就不一定适用;在重点中学适用,在普通中学就不适用.这是教科研的时空性.教科研的复杂性表明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我们身出教学第一线.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的观念.二,了解过程,积极实践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运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包括若干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课题研究过程.(一)启动阶段——准备
课题的启动阶段共包括三环节:一是确定研究课题;二是论证研究课题;三是设计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的选择,虽说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却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决定了成果取得的社会价值.因如,科学方法论史家贝尔纳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要从一大堆课题中挑选出带有实质性的课题来,而不能把它们同非实质性的课题混杂在一起.”(《科学研究的战略》)贝尔纳从科学学的角度分析了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1)课题的来源
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十分广泛,但相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恐怕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从国家,省市研究课题中选择一个子课题,做一个主课题的积极参与者.例如,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选择;二是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自行研究.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产生及矫正,现阶段各级学校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研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与转化,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幼,小,中衔接的研究以及有待扩展和深化的社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等等.(2)课题的选择
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从狭义上讲,选题应注意五方面问题: ①问题必须有价值
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它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高的外部价值.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方面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题范围要广,要从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性要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全部总和”,“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种“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事例”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是完全起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大处着眼”,用综合的普遍联系的全面观点去分析研究个别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对选定问题的价值不应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以一个课题在研究中的成败来判定它所提出的问题的意义.原因在于,人们正是从错误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中长出许多重要知识,从正反对比中得到经验教训.②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具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论证.③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原因在于问题是否具体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统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这就是说,要从小处着手.④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做到选题新颖,就是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应该看到,科学上的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别人工作成就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使是被人认为非常新的,第一次开辟的新领域,也仍然是由以前同时代的人的工作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多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⑤问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②有的选题看起来似乎是从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但由于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理,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如1958年有人提出的“关于中国十五年内普及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这样的选题不仅徒劳,并且常常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性.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的课题.有的人擅长实践操作,就不一定非选理论研究课题;反过来,有的人擅长理论思维,就不一定非要选择实验研究课题.而在一个课题协作研究组当中,不同特长的人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发挥出整体研究效益.对于刚学步的年轻人,最好选择那些本人考虑长久,兴趣最大的课题.而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选题最好小而实.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更容易激发信心和责任感,更容易发挥创造性.总之,知自己之短长,扬长避短,才能尽快出成果.2.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③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几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④本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认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3.设计研究方案 ①课题名称
任何研究课题,都要有一个名称加以表述.名称要简明扼要,清楚醒目,使人一看就能对课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尽可能表明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如《运用比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②问题提出
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产生过程及这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动态.③研究目标
明确研究工作要解决的具体任务,要达到的目的.④研究内容
包括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深度广度;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四方面.⑤研究保障
包括理论依据;研究人员情况;组织管理情况;设备保障情况;资金保障情况.⑥变量分析
课题研究所包含的变量有很多.所谓变量是指在性质上,数量上可以变化,并产生影响的条件,现象,事件.研究过程中主要有三类基本变量:一是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映,行为,心理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二是机体变量,即有机体本身对反映有影响的特征.三是反应变量,即刺激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如,开展一个小学生写字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小学生写字次数与写字水平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原有的写字水平(写字速度,态度,兴趣,正确率),就是机体变量;小学生写字的次数,就是刺激变量,你可以进行甲班每字写4遍,乙班每字写8遍的比较.小学生最后的写字水平就是反应变量.⑦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一般约五六百字.课题论证报告不仅用于申报研究项目,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的开篇,学位论文的前言部分.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手段等.(二)运作阶段——实施
课题实施是研究过程的第二阶段,其中心任务是全面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证研究质量,在实施研究设计过程中,要贯彻“步步为营”的方针,不要随意改动研究设计与计划.如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可行性修改,并写出修正报告.1.做好研究的奠基工作
在实施方案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方法,挑选合适的研究对象,收集丰富的事实材料,形成科学的理论认识.这个阶段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难度也最大,并影响后续的研究质量.它包括四方面内容:(1)选择研究方法(P33)教育科研方法简介 教育经验总结法
经验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经验总结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研究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经验总结法有灵活,费时少,时间性强,易为每个教师掌握的优点.经验总结的作用有:为改进工作提供经验教训;有利于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从教育科研的角度讲经验总结,就是要强调总结的程序应是科学的,而不是随意把事实回顾一下或再讲几点体会就算经验总结,是否先进经验的标准有三:一是内容的先进新颖,成功因素占主导;二是经验的产生是科学的,即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反映规律;三是可接受性,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之有效,有公认的实践效果,能推广.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实际操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活动的经验的积累与提供;第二阶段是对教育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提供;第二阶段是对教育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包括经验的筛选,经验的核实与验证,对经过验证有效的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提炼和概括,经验或理论的推广.顾泠沅的经验筛选法简介
顾泠沅是上海青浦教研室的教研员,曾任中学数学教师,他创造的经验筛选法为提高全县的数学成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该县教学成绩列全市前茅.顾泠沅认为:“对经验进行直接,准确的描述,是经验的前提,但是,哪怕是十分天才的描述也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它往往不能迁移到另外的条件下和不同的对象之中,因此,对描述的经验必须进行反复的筛选,乃至实验研究,才能逐步找到规律.” 他研制的经验筛选法“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善方法,由执教人员和研究人员结成一体,对众多的经验进行淘汰,优化或者发展新经验.”他对积累的一百多条具体经验,经过几选,最后得出四条符合教育规律的经验.筛选法的直接目的在于辨明某些教学措施对实验的教学过程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从而改进教学实践.间接目的是为探索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实验,形成教学法理论提供原材料.经验筛选的步骤:分析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制订筛选计划;在授课中实施这些经验;请有经验的教师亲临现场教学,然后对执教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对原有经验进行淘汰,优化,发展处理;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多次反复,直到筛选出有效经验.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是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设想,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教育实践探索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教育实验法的特点是:(1)实验有“设想”,即实验前有假说,通过实验来验证“设想”是否正确;(2)实验有“控制”,要控制与实验措施无关而对教育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要控制条件,即控制无关变量;(3)实验有措施,即实验因素,又叫自变量;(4)实验有结果,即固变量;(5)实验侧重研究因果关系,即自变量与固变量的关系.确定了实验课题,规定了研究任务和实验目的后,就要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提出总体规划,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题目.它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题目与研究内容和课题任务相符,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笼统,太概念化,一个恰当的题目可以提示课题的方向,也可以提示课题的论点;(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提出假说).实验的假说就是实验设想是对解决问题提出的预想的答案,它是确立课题研究任务,研究目的的依据;(3)实验目的与操作定义.说明实验准备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要明确操作定义,使思路具体,明确;(4)实验的指导思想与原则;(5)实验对象;(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7)实验测查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教育实验法从时间上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从被试分可分为个案研究和组群研究.从分析上分,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分组的方式上可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教育实验法中要注意:(1)选择对照班要从实际出发;(2)控制无关变量;(3)重视积累实验材料;(4)实验结果要作准确性检验;(5)重视重复实验;(6)领导要重视和支持.教育实验中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所谓“自然状态”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的选择,而不是对能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任何事物都观察.观察法可分为抽样观察,追踪观察,隐蔽观察和综合观察.观察的步骤为:(1)观察准备.明确目的,对象,制订计划,作好物质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要选好时间,场合,位置,角度,选用多种途径;(3)记录和整理观察材料.教育观察方案的设计包括:(1)确立观察研究的题目.通过题目阐明要探索和解决什么问题;(2)确定观察对象.观察对象是指观察的事件,过程,现象,实物,环境和人,它们往往是互相包含的;(3)明确观察目的,中心和范围,明确需要什么材料,弄清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4)明确观察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与常态性原则,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一贯性与渗透性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5)确定观察过程与要求;(6)建立必要的观察制度;(7)组建课题领导机构,作好人员分工.应用观察法应注意:(1)边观察边思考;(2)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3)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大胆质疑,要坚持不懈,不畏劳苦,要坚持长期观察,锲而不舍,要有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2)调查法
调查法是调查者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方法.调查法的特点是:(1)是间接地了解教育对象;(2)搜集材料的手段多,范围广,人数多;(3)在自然状态中进行.教育调查方案的设计是一项有计划,有程序的系统工程,调查之前,必须通盘考虑,周密安排.调查方案包括:(1)课题题目.是课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准确的调查题目,可以提示课题,反映调查价值,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题目应体现“实(现实性),小(可行性),准(科学性),新(独创性)”的精神;(2)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现状,主题的意义与依据等,为确立调查研究任务,目的提供依据;(3)调查目的,要明确调查任务,即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目的要明确,具体,并应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一定的超前性;(4)调查对象;(5)调查范围;(6)指导思想与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7)调查手段与方法;(8)调查步骤与时间安排;(9)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10)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调查法按范围分为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按性质分为经验调查与问题调查;按功能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与比较调查.调查的具体方法: ①访谈法
访谈法又叫谈话法,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内容分为:事实调查,征询意见,了解个体内心世界.访谈要掌握技巧,访谈者要持“虚心请教”的态度,平等讨论的方式,访谈内容要有价值,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态,要掌握发问的艺术,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迂回法.②座谈会
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向群众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是与会者人多,又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印证.不足之处是易受人事关系影响,出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情况.开好座谈会要由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同志主持,注意启发引导,事先有提纲,主题集中,与会者有准备,同时人不宜多,最好采用讨论式,兼用问答式.③测验法
通过考查的方式去测定某些研究现象的方法.命题要根据任务,力求标准,规范.要消除测验对象的疑虑心理,提高测验效果,评判要公正,分析解释要准确.④问卷法
调查者用文字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提供书面答案的方法.其优点是费时少,调查面广,适用于不愿披露姓名的人,或不愿面对面交谈的人,方法灵活,便于统计,整理,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整体趋势.问卷的一般形式是问卷导语.说明调查者的身份单位,调查目的与重要性,表示保密;问卷填写说明.提出如何填写问卷,解释项目的含义;问卷内容与题材.从被调查者获得信息,个人情况,行为事实,态度或意见;问卷编码.问卷编制的形式有:封闭式,又称定案式,有是否型,选择型,排序型.开放式,又称不定案式,只提问题不给答案,由被问者自由记述回答,开放与封闭相结合.(2)挑选研究对象(3)明确研究的主体(4)明确研究的重点
2.做好研究的管理与监控(1)研究方案大纲化(2)理论学习制度化(3)听课制度公开化(4)研究会议制度化(三)结束——成果呈现
第三讲 教育科研论文及撰写
撰写论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撰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科研效果如何.一,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意义
所谓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就是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论证的深化认识过程,把研究成果文字化,形成论文或报告.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1)显示研究的水平与价值;(2)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撰写科研论文,不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问题,而且也是个深化科研成果和发展科研成果的问题,在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对实验研究过程所取得的大量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使研究活动得到深化,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3)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教育科研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探索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全部思维内容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加以扩展,以至把它的旧的形而上学的限制和公式完全推翻了.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564页)可见,为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人们交流认识,承接认识成果,必须搞好论文撰写.(4)推动教育科研活动自身不断完善
教育科研活动是个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并无既定模式和途径可循,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教育科研活动均属创造性活动.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活动越发卓有成效,为了给进一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在每一科研活动终端都撰写报告或论文是十分必要的.二,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1)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情况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它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提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建议性报告,综合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无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 ①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②导言.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别人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体现其价值.③主体.即正文,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由图表表示,可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④讨论或建议.根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意见.⑤结论.归结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⑥列出参考资料.列出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含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出处,日期等,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向读者提供信息,同时表示对引用资料作者的尊重.(2)经验总结
经验.即经历和体验,指实践中亲身感受的感性知识,体验.但不能仅停留在感性阶段,要上升到理性,把握事物的规律,经验总结主要指能反映规律的实践经验和认识经验,要偏重实践中的作法和自身感受.经验总结要体现三性:实践性,概括性和个性.类型大致分为汇报式,报告式,理论式.格式如下: ①题目.根据是否全面的经验,专题的经验或点滴的经验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找出形象最深,成效最大,富有新意的东西来标题,开始时宜小不宜大.②前言.有四种写法:介绍背景,作者总结的缘由,时间,环境,内容提示;单刀直入,提出需解决的问题;介绍本单位基本情况,成绩和效果;综合上述三种写法.③正文.有四种构思:一是按工作的过程写,报流水账,最后讲些体会;二是按解决问题写,提出一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把作法写出来,必要时可对问题的原因及办法的根据加以说明;三是按体会来写,把问题,过程,作法,感受结合起来,夹叙夹议,哪几点体会深就写哪几点,体会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特色;四是按理论性的归纳来写,这是比较深层的总结方法,强调抓本质,抓联系,抓规律.④结尾.对正文的表述再一次概括,是总结的总结,是经验的精髓,因此语言要准确,给人印象要深,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概要说明不足和需完善的地方.(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探索性实验是对研究的领域尚属空白,或认识贫乏所进行的开发性实验,其报告一般用探讨性语句.而验证性实验是对已有实验进行重复实验,或同类实验进行移植,以验证某些结论,报告多用决断性语句.报告的组成部分有: ①题目.除简练,明确外,还要反映出教育的特点.②单位,作者.要写真实姓名,集体研究要逐一写清,如人多,可写主研人员或执笔人,在脚注中标明研究者.③问题的提出.提示实验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实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一语道破.可先介绍本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水平,说明本课题在哪个方面,哪个环节上有所突破.④实验方法.应交代怎样选择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的单组,等组或轮组;测量标准;实验步骤.⑤实验措施,即自变量包含哪些内容.⑥对无关因素的控制.用什么方法,控制了哪些无关因素.⑦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核实准确,典型要有说服力.⑧分析与讨论.由实验结果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讨论;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找出得失成败,对实验中有争论的问题提出见解;本实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⑨结论.对整个实验的总结,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要谨慎,注意结论适应范围应同取样范围一致.⑩附录与参考文献.附录指内容太多的材料不便写入总的实验报告的材料,如测试题,原始数据,统计检验.参考文献指引分别入哪些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书刊名,页码.(4)测查报告
测查报告主要指一项普教科研课题完成,结题之际,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数据,资料,检验效果等测量,统计工作所作的报告.目的在于向课题管理,评审机构说明,论证有关数据,资料来源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可靠性,并对测查结果作出统计分析.测查报告通常由课题管理机构委托有关部门会同课题承担单位共同完成,以保证其权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测查报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测查目的.要求简明扼要.②测查对象及施测单位.③测查内容.有关测查项目,种类;测查的主要内容及题目的来源,以及编拟测查题目的依据,原则和程序.④测查方法.关于测查对象取样的方法,测查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数据,资料的整理,统计方法.⑤测查结果.用恰当的图,表和文字对整理,统计好的测查结果加以呈现.⑥测查结论.对测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以及测查的结果作简明扼要的结论.实验研究报告重在“讲道理”,而测查报告侧重“摆事实”,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撰写测查报告要注意:一是客观公正,力求用事实,客观,中立的语句来描述,不带个人倾向;二是真实可靠,实事求是,有根有据,不夸大和缩写;三是科学准确,测查,统计方法和理论根据要科学,措辞要严谨准确;四是简明扼要,力求精炼,避免繁琐冗长.(5)研究工作报告 研究工作报告是课题从开题到结题,课题研究的客观记录,进程回顾和主要大事的汇总,它是研究情况的高度概括和研究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研究报告除简单介绍课题名称,隶属和同期外,还包括: ①课题的研究目的,指导思想(原则),研究方法.即基本同方案有关内容.②课题研究进程.是工作报告的主体.按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和实施步骤;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在准备阶段的基础工作,包括调查摸底,落实分工,拟定计划,后勤保证等;在研究阶段,紧紧围绕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把“怎样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观摩,活动,研讨等如实反映出来,遇到的困难,问题,进展情况和成果都包含在内,在总结阶段,重点进行测查,收集材料,撰写报告等.③研究的组织与管理.课题组的组建,管理制度的落实,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经费的筹集与开支等.最后要扼要介绍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物化成果和主要经验,使整个研究过程自始至终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6)评审意见
对研究成果的评价要遵循综合评价的原则,实践检验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课题水平,资料水平,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影响范围,与同类研究成果对比等都要进行客观的评价.通常,评审意见包括: ①课题隶属关系,周期;②主持评审单位,评委的组成及权威性;③评审过程简介;④研究取得的主要经验和成果;⑤研究的主要特点;⑥概括研究的目的,方法,资料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全面性;⑦研究的创新及在同类研究中所达到的水平;⑧建议与希望.三,论文的形成过程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在作好充分有关准备工作后,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 1.拟订提纲.提纲是为撰写论文所搭的间架结构,是写作思路的蓝图.起草内容丰富,问题复杂的论文,拟订一份详细的撰写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拟订提纲的过程就是起草人构思,结构布局的过程.如果不拟捉纲,写完后再对内容或结构进行修改,就十分费事,工作量也大;如果事先拟订提纲,倘需改动文稿内容或结构的任何一部分,就比较简便灵活.拟订写作提纲,也便于向各方面有关人员征求意见.如何撰写提纲呢
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
①题目.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②署名.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③引论.即论文的前言,要交代清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方案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就行,不必多加铺叙.可冠以明确的标题,如: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④主论.论文的主体,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写法有两种:一是“论题—论点 —论据”.论题即议论的题目,对象,范围,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性的理论观点和事实,整个过程是论证的过程,论证要科学,符合逻辑.二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⑤结论.即小结,简要归纳所获得的成果或观点,也可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⑥引文或参考文献.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研究中应广泛地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已有成果,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引入他人的材料或成果,应说明,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给需进一步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素材.注释的方法有:①夹注,在引文后直接注明出处;②脚注,人称页注,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引用的出处;③尾注,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曾使用的引文出处.在使用脚注和尾注时,应按引文顺序标明数码.注释应注意:①正文中出现的引文注明应与脚注和尾注的一致;②采用夹注时,先后两条引文出处相同时,可注“同上”或“同上书第×页”.采用脚注和尾注时,出处相同的引文放在一起;③引文系外文资料时,注释中的书名,篇名等可以用原文,也可用译文,但用译文,应注明译者姓名,译文刊载书刊名称,期数或卷数,出版年月等;④引文注释不但可以注明出处,也可对引材料加以解释或说明;还可用加注的形式对正文中某个观点做进一步的阐述,但解释和阐述,必须言简意赅,不要展开过多的论述.2.论文写作
①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 ②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述的逻辑性 ③注意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 ④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结合 3.推敲修改
初稿写成后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认真的修改.修改是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上论文写作与一般文章写作一样,初犒写成后都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只有经过认真的修改,才能保证和提高论文质量.(1)修改范围.首先,检查和修改论文的内容.主题是否突出,材料是否典型,情况是否确实(包括论文中的数字,人名,地名,引文等).论文中提出的措施,办法,结论和意见是否得力,具体,可行.其次,检查和修改论文的格式和文字.文字是否合乎语法和逻辑,使用标点是否准确等等.(2)修改的方式.这要根据文稿存在毛病的程度,决定进行大修改还是小修改.初稿先要广泛征求意见.如果意见多,问题大,如观点不准确,材料与观点不一致,措施,办法不得当,内容层次不合适等,则要作大的改动.对那些内容和结构无大问题,只是用词造句等方面有毛病,则作些小修改就可以了.修改稿还需再次征求意见,特别是那些作了大改动的部分.然后根据征求来的意见,再次认真地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4.誊清
①自己誊写,誊清过程实际上是对论文进行最后一次修改的过程.②誊写要规范整洁,字要端正,工整,清楚.③用方格纸誊写,一字一格,标点合格,标明页码.④誊请后,再认真仔细校对一遍.5.署名和致谢 ①署名.论文的署名者应是积极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并对全文的观点的依据有全面而一致的认识,以及对论文承担学术责任者.集体研究的课题成果,可用课题组署名,对执笔者加以说明,署名一般在论文题目下面,集体署名的,可在正文后列出课题参加者的名单.②致谢.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给予切实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同志应该致谢,这既是学术道德,也有文明礼貌.致谢一般在全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另起一行,加括号.四,论文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新”与“真”的关系
“真”首先指论文的立论,结论等应该符合或接近教育的客观事实,应经得起教育实践的检验.“真”又是指论文研究的结果应该有助于加深和发展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新”只是“真”的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符合教育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的结论,即使旧一点,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论文撰写中,既要求“新”,通过艰苦的实践与研究,提出新观点,新思想,又要求“真”,使新的发现符合教育规律.(2)注意论文的精度
一篇好的论文,除了“高度”,“广度”,“深度”之外,还应该有精度.一是论点的精度,论点要缜密精确,无懈可击;二是材料的精度,资料的搜集要齐,运用要精,对资料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剪裁,提炼和融会贯通上下功夫;三是论证的精度,对论点的阐发,要由远而近,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充分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尽量让材料说话,同时也要有推理,两者的比例要恰到好处.(3)注意写作状态的及时调整
通常,写作时应按事先拟好的提纲顺序进行,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如资料不足,或发现新问题等,会中途卡壳,写不下去,这时可先写后一部分,回过头来再写上一部分,当然要注意结构,思路上的连贯.有时,论文写到一半时,会发现思路发生变化,而原来的提纲也存在某些问题,应对提纲重新考虑,根据情况,或做一些增删,或改变部分内容的结构,有时甚至要推翻重来.写作时,尽管有一份好的提纲,拥有丰富的材料,但由于环境或个人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变化,有时文思畅通,下笔顺利;有时则思路闭塞,难以落笔.当出现思路闭塞迟钝时,可以检查一下提纲和构思,如无问题,不妨暂搁笔做些其它事情,消除疲劳,调整情绪和精神状态,然后再重新提笔写作,就会顺利些.
第四篇:浅议如何搞好学校安全工作
浅议如何搞好学校安全工作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教育管理中心陈春燕
安全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显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工作的确存在着太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本着确保青少年安全健康出发点的考虑,我们必须做好安全工作。对此,我有以下的浅见。
一、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
制度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有可行性。如果据此关注我们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制度设计,那么就能发现好多不足。甚至我们注意到很多的制度设计不但不合规,还存在着不合法的问题,这样的制度设计其权威性与庄重感就会缺失很多,不执行是好事,执行了反而可能出事;还有一些规定合法合规但不合理,即不管怎么努力,也可能达不到制度设计所提出的要求;同样地我们还能注意到一个相关的问题,即制度执行力的问题,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制度执行力不足归过于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组织、团体,其实这也是有失偏颇的,归根结底也是制度设计本来就存在着问题,甚至是严重的缺陷„„显然,如果制度设计足够合理,每个人都是这根“链条” 上的一个小“环节”,哪一个“环节”可以脱离开来不受约束?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意识到“人治”是天生有缺陷的社会治理方式,“德治”也仅可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辅助,而“法治”才是惟一可靠的、稳定的,可以信赖并令人敬畏的社会治理方式。
二、诚恳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如果闭门搞安全工作,看似安全,实则非常不安全。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每个个体的惰性与侥幸心理就会充分暴露出来,这就为学校安全工作埋下了重大的隐患。倒不如我们充分地、谦虚地接受学生家长、有关部门、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监督。只有接受监督,有关人员才不会松懈;只有接受监督,履职者才能听到、学习到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建议与想法;只有把一切放在阳光下,才能光明磊落地开展工作,才能没有私心杂念地专心履职。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只是教育者懂学校安全工作如何搞,实际上有太多太多的所谓“局外人”往往比“ 局内人”更懂“棋”该怎么“下”。向他们虚心求教除了有助于加速我们的成长进步之外,还可以获得他们对于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与信赖,“坏处”可是一点点也没有的,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会注意到整个社会对教育现状、对学校管理现状的不满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教育者也感到很委屈,“很受伤”,莫不如大家诚心诚意多沟通,共同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共同摒弃心理阴影,共同推进教育大发展。
第五篇:如何搞好学校卫生工作
如何搞好学校卫生工作
我校的爱国卫生工作,以坚持深化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理念,进一步强化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身心安全,深入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加强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创建环境保护模范校为主线,为争学校卫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水平,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我们应以学生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加强学校卫生基本建设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根本手段,开展了多项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我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班主任负责制,完善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安全保障体系。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有力地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我校严把原料进货关,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统一严把食品原料卫生质量关。要求进行集中、定点采购,保证了采购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采购成本、规范了采购渠道。也使学校食堂卫生关口前移,有力的保证了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组织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检查,严把卫生监督管理关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针对学生特点,结合防病工作需要,印制了《学校预防食物中毒的具体要求》等宣传材料,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工作。组织教师每天督察学生餐,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提高学校卫生水平,增强师生的卫生和健康意识,强化学校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防治。根据上级规定,我校建立完善的防范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饮食,饮水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每个班设立班主任为报告责任人,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报告。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现场处理。加强学校传染病等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工作。加强学校食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定点采购食品及原料,索取和查验有关卫生合格证件。要在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行学生营养配餐。要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教育,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要做好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
改造学校内外卫生环境。学校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学校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卫生室、食堂、厕所、等设施.努力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使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搞好校园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加强对学校卫生,我校定期对学校卫生防疫、学生学习生活环境、饮食饮水卫生等进行督导检查,使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卫生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的周密安排.必将使学校卫生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健康校园”。
总而言之,只要持之以恒地抓,学校卫生工作一定会出现好的局面,师生一定会有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