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

时间:2019-05-13 08:3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

第一篇: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

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朱小蔓)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很丰富,多年来他一直十分的勤奋努力,不断地趟出和拓宽自己的从教道路,在我国中小学界声名与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为他的成就高兴,也希望他成为现今中小学教师可以学习效仿的榜样。

怎样的教师才算教育家?做出怎样的探索、经受怎样的磨砺,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品质方为教育家?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在观察,并不断自我求问的?籍助这次较系统学习研究李镇西老师,我谈谈感想。

李镇西的教师角色是多重的: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校长。但我知道他一直喜欢做班主任,从1982年大学毕业做班主任,带出几届“未来班”,到2008年,又一次当起班主任。他把班主任工作当作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练就教育“基本功”,不敢、也不愿轻易放弃的阵地。我欣赏和钦佩他有耐心、不嫌弃、不逃避这份平凡、琐细,十分辛苦、磨人的工作。

考察他30年教师工作历程,我深信不疑:正是坚持做班主任,使他了解孩子的需要和状况,并以此为起点,向深入理解教育的真谛、探寻教育的奥秘进发,创造了一个与时代、与共和国改革开放事业一道前进的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他也正是从贴近教育的真实处敏锐发现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变革需求,正直批判不良教育,坚守自己的教育立场,从而做到身在小课室,心忧大教育,成为一位被称为“教育家”的教师。

班主任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它为什么可以练就教育家的思想、灵魂和本领呢?

班主任工作有条件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学生交往互动频数大,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在认知学习之外的情绪、情感方面的了解以及给以关怀的时空条件更有主动权;

班主任的职业角色多元,处理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事务多,就像全科医生、综合医院面对疑难杂症多、病例多,如果有心,必然经历锻炼磨砺大;

还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灵活、有张力,考验着人的才华机智; 班主任对班级团体精神氛围及其是否体现教育的道德性质是个灵魂性人物,具有主导性作用,等等;

但所有这些可能性和有利条件并非所有班主任能够适时、充分利用,由此成为行家里手。李镇西成长的奥秘是什么?针对时下的学校教育状况,我仅从两个角度谈点认识:

第一、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这是不变的教育永恒之道。

陪伴孩子成长,这是教育活动的永恒之道。但这样一个朴素的教育真理,常常被我们忘却、丢弃。李镇西老师则坚持与孩子在一起,他把学会与孩子打交道看作教师的天职。他表示自己要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这最让我心动,也以为这是他几十年教育生命蓬勃、一直活跃成长的重要源泉和奥秘。

从教育的本源、从教育活动原初的形态来分析,教育是因人的需要产生的,是为学习者的“成人”、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而创造、设立的。因此,孩子、学生的需要,他们的“成人”、精神成长的需要应是教师工作的第一位优先事项。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

孩子需要爱的呵护,才有安全、惬意感,这是他们作为自然生命成长的第一需要。

孩子需要公平对待,需要被承认、被认可,无论来自教师的,还是同伴的;无论来自个人还是组织和群体的,才会有尊严、有舒展和自信,这是他们作为社会伦理人、法理人的需要。

孩子需要自由创造的空间、合作学习的空间,才有善意的、愉快的竞争与进取;孩子需要知识和道德学习的引领,需要无限丰富的精神养料,才能成长成才成人,这是他们精神生命的需要。

班主任岗位较有可能和条件满足上述条件,同时也极有可能破坏这些条件,从而对学生成长构成障碍、威胁和危机。我个人觉得,今天的中国教育特别需要认识和维护孩子第一、学生第一的基本教育立场。可贵的是,李镇西全方位满足学生需要,不仅用心思努力去做了,而且三十年坚持在做,无论是具体的岗位、角色有什么变化。支撑他的热情和坚持力的是什么?我以为,首先是童心。李镇西老师认为“童心”是根本,“童心”意味着“理想”、“纯正”、“热情”、“好奇”、“良知”,镇西说,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课堂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我想,是啊,童心,也正是朴素的心,如璞玉,质朴而无华。有童心才可能与孩子的心灵相通,把住孩子的思想情感脉搏,走进孩子心灵,从而陪伴孩子成长。因此,我觉得,保持童心,才可能守住朴素的教育心。斯霞、霍懋征、于漪、李吉林等令我们尊敬、向往的教育家之路无一不是如此。李镇西的教育热情、理想不仅源于他的童心、爱心,更可贵在于他有自觉的认识,他认为教育学属于人文学科,我对这一看法高度认同。他说,教育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对象,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社会,而是人的内心。由于对教育活动这一基本性质的认识,他才能在理性上清醒地持守教育的人文立场,在日趋功利的教育现实中没有迷失方向。

第二、在现实中创造可能,致力于培养走向未来的人,这是教育家永恒的使命和行走之道。

教育永远是追求理想的事业,教育永远是为未来培养人,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中前进。因此,一个有作为的教师永远是在突破困境、超越现实,它既包括指向外部世界,也包括指向自己。

班主任工作是由教师直接管理的、微型的教育机构,教育大系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需要直接面对。班主任的教育理想有希望在一个小环境中部分实现。李镇西带出的几个“未来班”就是他的热望和心血创造。在班级的集体主义教育方面,在学生同辈的平行影响方面,在对学生自我教育潜能的重视和培养方面,他不仅继承我国建国后积累的优秀教育传统,也大量学习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及其他国外教育家民主、尊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比较早地在班级推行教育的人文化、民主化管理。他组织公平的学习竞赛,提供大量的创造机会,创设平等的人际关

系,建立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他尝试用“法治”代替“人治”,让每一个人成为立法者等。正是在这样的创造性实践中,他已不再是传统德育思维下的模范班主任形象,他对带有浪漫玫瑰色彩的理想化德育,对说教式的、权威式的德育主动反思与摈弃,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具法治精神的内容、方法、制度使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师生关系都有了更多新的现代形态。他用心建设的班集体生活走向具有公共生活要素的学校生活,走向帮助学生学会过共同生活的学校。集体生活、公共生活、共同生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学校中的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家庭私人生活之外最密集、最重要的生活时间和居所。陶行知当年早说过,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当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环境是纷呈复杂的,但学生在班级里过什么样的生活,其中,集体教育的影响、公共生活的元素、共同生活中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型塑作用依然不能小视。李镇西是中小学较早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之一。仔细研究他倾情和倾注理想的班级文化中,明显包含上述三种不尽相同的文化要素,明显地体现他对培养未来的人的理想,即: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参与建设未来法治国家与社会,有公共精神、能过公共生活,同时开放、包容、尊重,学会过共同生活、有个人美德和负责任的公民。

他从班主任工作锻炼形成的平等、尊重的教育意识和民主精神支持他进一步关注教育公正、关怀平民子弟的受教育机会,从而有了他主动请求创办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办平民教育的决心以及热忱向总理建言的勇气。他提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校训词,他修订的教师誓词,他给全校老师那封“敢问路在何方”的公开信无不充分表达了他追随陶行知办“真教育”的信念(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无不洋溢着他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推行新教育实验、走幸福教育之路的激情,无不充满着誓为未来培养健全人格、合格公民的现代教育家气概。

镇西特别崇拜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俩有幸一起出席苏氏90年诞辰纪念,一起考察帕夫雷什中学。他特别欣赏苏氏的一段话:“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育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所以他总提醒自己不要疏远教学而“行政化”起来,过去善于感动的心,变得不那么敏感。他提醒自己不能只想那些诸如“发展模式”、“社会品牌”“打造名校”

等大念头,而忽略了每天在校园里所见到的一个一个具体的孩子。镇西的语文课也教得好,他做班主任、做校长的才华、魅力与他的语文教学水平高、人文素养好有关。他的教育家成长之路完完全全根基于、得益于他的班主任工作,得益于永远和孩子在一起。

三十年,李镇西怀抱理想和激情在他可以有所作为的小环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通向更好的教育的可能,归结起来,教育者的民主精神、人道主义情怀,直接接触学生与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行走,不辱使命。它雄辩证明,教师的道德成长、专业成长只能在职场,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学生。这是总结李镇西老师成长经验再一次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第二篇: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班主任培训

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

——朱小蔓教授在“李镇西从教三十周年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讲话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很丰富,多年来他一直十分的勤奋努力,不断地趟出和拓宽自己的从教道路,在我国中小学界声名与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为他的成就高兴,也希望他成为现今中小学教师可以学习效仿的榜样。

怎样的教师才算教育家?做出怎样的探索、经受怎样的磨砺,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品质方为教育家?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在观察,并不断自我求问的?籍助这次较系统学习研究李镇西老师,我谈谈感想。

李镇西的教师角色是多重的: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校长。但我知道他一直喜欢做班主任,从1982年大学毕业做班主任,带出几届“未来班”,到2008年,又一次当起班主任。他把班主任工作当作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练就教育“基本功”,不敢、也不愿轻易放弃的阵地。我欣赏和钦佩他有耐心、不嫌弃、不逃避这份平凡、琐细,十分辛苦、磨人的工作。

考察他30年教师工作历程,我深信不疑:正是坚持做班主任,使他了解孩子的需要和状况,并以此为起点,向深入理解教育的真谛、探寻教育的奥秘进发,创造了一个与时代、与共和国改革开放事业一道前进的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他也正是从贴近教育的真实处敏锐发现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变革需求,正直批判不良教育,坚守自己的教育立场,从而做到身在小课室,心忧大教育,成为一位被称为“教育家”的教师。

班主任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它为什么可以练就教育家的思想、灵魂和本领呢?

班主任工作有条件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学生交往互动频数大,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在认知学习之外的情绪、情感方面的了解以及给以关怀的时空条件更有主动权;

班主任的职业角色多元,处理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事务多,就像全科医生、综合医院面对疑难杂症多、病例多,如果有心,必然经历锻炼磨砺大;

还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灵活、有张力,考验着人的才华机智;

班主任对班级团体精神氛围及其是否体现教育的道德性质是个灵魂性人物,具有主导性作用,等等;

但所有这些可能性和有利条件并非所有班主任能够适时、充分利用,由此成为行家里手。李镇西成长的奥秘是什么?针对时下的学校教育状况,我仅从两个角度谈点认识:

第一、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这是不变的教育永恒之道。

陪伴孩子成长,这是教育活动的永恒之道。但这样一个朴素的教育真理,常常被我们忘却、丢弃。李镇西老师则坚持与孩子在一起,他把学会与孩子打交道看作教师的天职。他表示自己要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这最让我心动,也以为这是他几十年教育生命蓬勃、一直活跃成长的重要源泉和奥秘。

从教育的本源、从教育活动原初的形态来分析,教育是因人的需要产生的,是为学习者的“成人”、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而创造、设立的。因此,孩子、学生的需要,他们的“成人”、精神成长的需要应是教师工作的第一位优先事项。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

孩子需要爱的呵护,才有安全、惬意感,这是他们作为自然生命成长的第一需要。

孩子需要公平对待,需要被承认、被认可,无论来自教师的,还是同伴的;无论来自个人还是组织和群体的,才会有尊严、有舒展和自信,这是他们作为社会伦理人、法理人的需要。

孩子需要自由创造的空间、合作学习的空间,才有善意的、愉快的竞争与进取;孩子需要知识和道德学习的引领,需要无限丰富的精神养料,才能成长成才成人,这是他们精神生命的需要。

班主任岗位较有可能和条件满足上述条件,同时也极有可能破坏这些条件,从而对学生成长构成障碍、威胁和危机。我个人觉得,今天的中国教育特别需要认识和维护孩子第一、学生第一的基本教育立场。可贵的是,李镇西全方位满足学生需要,不仅用心思努力去做了,而且三十年坚持在做,无论是具体的岗位、角色有什么变化。支撑他的热情和坚持力的是什么?我以为,首先是童心。李镇西老师认为“童心”是根本,“童心”意味着“理想”、“纯正”、“热情”、“好奇”、“良知”,镇西说,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课堂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我想,是啊,童心,也正是朴素的心,如璞玉,质朴而无华。有童心才可能与孩子的心灵相通,把住孩子的思想情感脉搏,走进孩子心灵,从而陪伴孩子成长因此,我觉得,保持童心,才可能守住朴素的教育心。斯霞、霍懋征、于漪、李吉林等令我们尊敬、向往的教育家之路无一不是如此。李镇西的教育热情、理想不仅源于他的童心、爱心,更可贵在于他有自觉的认识,他认为教育学属于人文学科,我对这一看法高度认同。他说,教育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对象,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社会,而是人的内心。由于对教育活动这一基本性质的认识,他才能在理性上清醒地持守教育的人文立场,在日趋功利的教育现实中没有迷失方向。

第二、在现实中创造可能,致力于培养走向未来的人,这是教育家永恒的使命和行走之道。

教育永远是追求理想的事业,教育永远是为未来培养人,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中前进。因此,一个有作为的教师永远是在突破困境、超越现实,它既包括指向外部世界,也包括指向自己。

班主任工作是由教师直接管理的、微型的教育机构,教育大系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需要直接面对。班主任的教育理想有希望在一个小环境中部分实现。李镇西带出的几个“未来班”就是他的热望和心血创造。在班级的集体主义教育方面,在学生同辈的平行影响方面,在对学生自我教育潜能的重视和培养方面,他不仅继承我国建国后积累的优秀教育传统,也大量学习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及其他国外教育家民主、尊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比较早地在班级推行教育的人文化、民主化管理。他组织公平的学习竞赛,提供大量的创造机会,创设平等的人际关系,建立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他尝试用“法治”代替“人治”,让每一个人成为立法者等。正是在这样的创造性实践中,他已不再是传统德育思维下的模范班主任形象,他对带有浪漫玫瑰色彩的理想化德育,对说教式的、权威式的德育主动反思与摈弃,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具法治精神的内容、方法、制度使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师生关系都有了更多新的现代形态。他用心建设的班集体生活走向具有公共生活要素的学校生活,走向帮助学生学会过共同生活的学校。集体生活、公共生活、共同生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学校中的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家庭私人生活之外最密集、最重要的生活时间和居所。陶行知当年早说过,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当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环境是纷呈复杂的,但学生在班级里过什么样的生活,其中,集体教育的影响、公共生活的元素、共同生活中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型塑作用依然不能小视。李镇西是中小学较早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之一。仔细研究他倾情和倾注理想的班级文化中,明显包含上述三种不尽相同的文化要素,明显地体现他对培养未来的人的理想,即: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参与建设未来法治国家与社会,有公共精神、能过公共生活,同时开放、包容、尊重,学会过共同生活、有个人美德和负责任的公民。

他从班主任工作锻炼形成的平等、尊重的教育意识和民主精神支持他进一步关注教育公正、关怀平民子弟的受教育机会,从而有了他主动请求创办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办平民教育的决心以及热忱向总理建言的勇气。他提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校训词,他修订的教师誓词,他给全校老师那封“敢问路在何方”的公开信无不充分表达了他追随陶行知办“真教育”的信念(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无不洋溢着他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推行新教育实验、走幸福教育之路的激情,无不充满着誓为未来培养健全人格、合格公民的现代教育家气概。

镇西特别崇拜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俩有幸一起出席苏氏90年诞辰纪念,一起考察帕夫雷什中学。他特别欣赏苏氏的一段话:“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育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所以他总提醒自己不要疏远教学而“行政化”起来,过去善于感动的心,变得不那么敏感。他提醒自己不能只想那些诸如“发展模式”、“社会品牌”“打造名校”等大念头,而忽略了每天在校园里所见到的一个一个具体的孩子。镇西的语文课也教得好,他做班主任、做校长的才华、魅力与他的语文教学水平高、人文素养好有关。他的教育家成长之路完完全全根基于、得益于他的班主任工作,得益于永远和孩子在一起。

三十年,李镇西怀抱理想和激情在他可以有所作为的小环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通向更好的教育的可能,归结起来,教育者的民主精神、人道主义情怀,直接接触学生与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行走,不辱使命。它雄辩证明,教师的道德成长、专业成长只能在职场,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学生。这是总结李镇西老师成长经验再一次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第三篇:孩子需要怎样的教师

----二十一世纪怎样做老师

爱使孩子感到安全和满足,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有些孩子喜欢捣乱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

“孩子爱什么样的老师”其实我们一些平时不注意的行为,却是孩子心中爱的表示,如“老师会跟我玩玩具”“老师上课常会提问我”“她常表扬我”,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他确确实实地代表着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我们的爱。哪怕是微笑着看幼儿一眼,或关切地说上一句,这种爱的表示,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几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要做二十一世纪的好教师,不单单要有爱的艺术,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艺术。孩子年龄小,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他们。因此教师“为人师表”,首先就要做得最好。不断地学习,就成为了我们人生的前进方向,以求得更多的知识。以往浅易的知识已不够现在的孩子学习。他们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已能自己去感受,去吸收。他们需要更现代化的仪器去教育他们,如:电脑。网络上的知识是样样都有,孩子们需要这些令他们惊奇的作品。

同时作为教师,“教师,教师”逃不出一个“教”字,我们应根据

孩子的兴趣、社会的潮流,去抓住每一堂课教学的机会,精心装扮、精心备课,以教师特有的气质和不凡的口才去吸引孩子,感染孩子。

其实要做好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真的很难,需要我们用更多的心血去浇灌这些“盼望着有更多雨水,养份的花朵”。但我们不怕,因为教师这职业是光荣的。

第四篇:浅谈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家长课程教案

浅谈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同时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学校新生入学家长会。

我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学习机会,与各位家长朋友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围绕以下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学生现状的分析。

三、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重要性

四、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几个误区。

五、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相配合的具体方法。

下面就以上五个问题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确定了我们全体师生学习、教育的目标,即塑造“虚、勤、思、博、约前海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和榜样者,又要以“虚、勤、思、博、约”作为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虚心之人,勤勉之人,思想之人,博学之人,约理之人”,学校教育工作以“虚、勤、思、博、约”的培养目标为中心,开展一些列教育活动,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社会公民。

二、学生现状分析。

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三年级新生,学校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们带着新奇走进课堂,但是三的知识量比一二年级要大,知识难,科目多,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生活,感受到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压力。

表现出以下问题:

1、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无法团结协作。

2、吃苦精神缺乏,自立能力较差。

3、学习自觉性不够,上进心不强。

4、劳动意识差,责任意识薄弱。

5、情绪不稳定,叛逆心较强。三年级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学校和家长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身。

三、下面我就谈谈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少年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朋友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 ,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

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教育环境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1、教育责任的转移

第一个误区也就是孩子一旦上了学,家长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有些家长认为,做家长的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好、供他完成学业,就尽到父母的责任了。在家长会上经常有家长跟我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您打也行骂也行,只要能教成人,什么方式您说了算!”认为只要管住孩子,教育就成功了。在严厉管教下的孩子一般自控力差,当着家长的面老老实实,一离开父母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第二个误区也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也就是不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家长们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却不甚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往往得不偿失。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便不惜重金为其请家教,甚至专人辅导。家教确实会使某些孩子成绩提高很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家长们万万没想到的。学生因晚上家教时间占用过多,老师布置的任务只有拖到很晚才能完成,因而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没有听懂,再请家教补,造成一种恶性循环。适当补缺补差是可行的,但如果长时间地请家教,只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上课不用认真听讲了,反正有家教辅导。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些误区,相信你也曾经踏入过。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家长该如何配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家长们可能要说了,如果要配合学校的话,最重要的应该是跟老师沟通吧?

1、要先了解学校、班级对学生的要求

只有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架好沟通的桥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到正确配合老师的工作,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家长应把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及在家的表现告诉带班老师,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时间等,当有孩子在场时,家长的言谈举止等等都需要格外注意,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不是在 跟老师告状,所有说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孩子教育的心得。

3、配合学校,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老师是学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是最完美的,他们听老师的话,模仿老师的言行,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关键时期。这时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如果破坏了老师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还能再听谁的话,还能崇拜谁呢?正确的做法是: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的缺点还要指出来,要讲究方法,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应该与老师做个换位思考,应该想到班上还有其他的孩子,要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更何况,老师面对您的孩子只有几年,而您的孩子一旦教育失败,您也将面对孩子一生。

4、关心孩子的学习。

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家长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虽然这只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不过也确实很有道理。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不能让孩子还停留在填鸭式的学习中,而是指导孩子科学的学习。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督促检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间的时候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督促孩子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如发现孩子欠有作业,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完成,孩子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家长不会回答的,应该及时督促孩子问老师。

5、家长们还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渡过。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必须的。如,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房间,有名人名言、名人像、小书橱等,引导孩子阅读积极健康、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这种氛围一定能够激起孩子 的学习欲望。

6、关心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参加活动会影响学习,因而会采取制止的措施。其实,孩子参加这些活动会锻炼到许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家长们应该尽量支持。

7、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觉性强的孩子,家长可以“遥控”督促;好动,自觉性差的孩子,对学生学习上的督促,要落在实处,不能只过问一下,认为完成得不好,老师会有办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不但搞不上去,反而养成好多坏习惯,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惯又会带到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在孩子的学习、劳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从小养成善始善终、坚持到底的优良品格。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整天忙于经营,忙于工作,忙于社交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和学校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一些时间。特别是平时与孩子接触少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又不知道孩子在变化的事实,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比与孩子成才更重要的事情了。家长朋友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表率。在学校里,老师都是非

常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老师给孩子讲了一些思想培养方面的大道理和故事,可是当孩子回到家,看到和听到的与老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他们会觉得大人都是虚伪的,这边这样说,那边却那样做。如果他连大人都不信任了,又怎么能听话呢?对于这一点,家长们可以

经常跟孩子沟通,问问最近在学校里又有什么收获啊,然后好好想想,该怎样在行为上跟学校教育相配合,让孩觉得家长和老师在行为上是一致的。

7、要配合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学生的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我们学校安全教育是高度重视、高度落实的。为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家长有责任必须积极配合。

孩子有什么身体特殊情况,要及时告诉老师。对孩子加强交通、行走、饮食、用火用电、防

坏人,校内的、校外的等各方面安全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学校家长一条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加强家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

第五篇:班主任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班主任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可见到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孩子,总说“我不会”。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老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同时,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说我进步了”,而老师却说“你得意什么,和那些优秀的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或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考了90分!”,而老师说“某某某还考了98呢!”等。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做好孩子和考90分没了兴趣,缺乏信心。而班主任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下次多考几个90分!”,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应。所以,班主任要及时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二、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

强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契机进行正面引导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满足其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班主任可以这样鼓励孩子:“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我们再试一次”,“你能行”等等。总之,班主任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只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因为老师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每一位孩子,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励、赞许之春日阳光,特别是那些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班主任工作)因此,做班主任的,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常;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许,让孩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那么,无论哪种层次的孩子都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样,潜能将被激发,奇迹将会出现。当然,还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有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发自肺腑的赞扬,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和鼓励呢?那孩子不夜一样吗?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渴望过被人赞赏的欲望!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更要多用肯定性的和鼓励性的语言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三、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那种事事依赖、处处顾惜的孩子总是期待照顾,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反之,将孩子毫无准备地置于新情景之中,突然推向自立,也会使孩子受到挫折、丧失信心。因此,班主任可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尝试错误,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注意“君子动口不动手”似的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做不必要的帮助,每天给孩子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当然,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控制孩子,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误以为获得能力是按成人意志进行这样、那样的练习和学习。同时,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孩子一切自行其是。家长必须懂得,儿童自己能做什么,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成熟程度,而且也取决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他们的适宜程度。因此,班主任要从日常生活入手,适时、适宜地提出他们力所能及或稍克服困难就获得成功的要求,给予独立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下载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孩子和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班主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需要充分地倾听-班主任工作反思

    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需要充分地倾听《少有人走的路》里说道:“人生本就苦难重重。”成长,必然伴随着痛苦,现在就来自我解剖,直面自己的错误,让所有人监督和见证我的成长。最近班上......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

    信息技术发言材料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三者之间的协调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家校合作模式一般是发信息、电话、家访、......

    孩子需要欣赏

    孩子需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家长懂得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不是明智之举,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不说,还会给孩子造成很深的伤......

    《孩子需要什么》读后感

    “奴性”与“人性” ——读《孩子需要什么》有感梁红娥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中学(834026)在兰海的这本书中写着这样一件事:一个叫成晓的孩子成功地管理着自己的冬令营组员,整个组......

    怎样教育孩子(范文)

    怎样教育孩子?我相信每位做家长的一定有很多感想和困惑.尤其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成长,不知道要倾注父母多......

    怎样培养孩子

    一、父母应该怎样影响孩子长大?• 12岁之前在饭桌上跟孩子谈话内容决定孩子未来! • 洞悉孩子说“不”的背后,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觉察力! • 有哪些“词汇”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提?......

    怎样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朋友们谈到教育孩子,可能我们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各抒己见,各有一套育儿经吧!而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未成年,未成才以前,都不能说我们的教育......

    怎样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宽容的心,是我们做家长的使命。唯此,孩子长大后才能多一份对她人的责任感,做一个真正于社会有用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