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贫困山区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贫困山区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四川平昌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316,省级,辽宁省鞍山市超然精品教育网站主办,《超然精品教育网》2005年12月发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已成为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一切领域的基础。教育技术也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并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一制高点,谁就可以处于通览全局、控制大局的主动地位。可以毫无忌讳地断言,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标志,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的新型师资队伍,是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课题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义意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建构主义更能揭示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更适合于指导教师培训学习。
2、创新学习的理论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所进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它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培训工作需要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
(二)实验假设
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开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现代教育能力水平,有利于建立一支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三)实验变量
自变量:对贫困山区中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因变量: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干扰变量:学校条件、教师素质和其它方面的差异等干扰变量可忽略不计。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当前,信息技术(ICT)整合于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而教师培训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瓶颈问题。由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产生的教育内容、方式、学校内涵、教师作用等方面的变化,必然给各国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看来,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技术素养恰恰是教师比较薄弱的。如何有效地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地、有机地、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这是当前必须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也随着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推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也是在此教育观念下衍生出来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学媒体、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都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这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又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而且主张使用现代教育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建构认知环境,使他们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改变过去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而且对其教育技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四、课题的设计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江泽民主席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为指针,以“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思想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为依据,使全校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建立起新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研能力。
(一)研究目标
我们在确定培训目标上着重把握“一个原则、两个层面、四个能力”。
一个原则,就是相关性原则。所谓的相关性是指在确定目标时要有的放矢,要注意21世纪的人才要求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信息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因此,与之相关联的教师所要具备最基本的信息素质必须包括信息观念、信息理论和信息能力等。
两个层面:一是普及层面。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目的在于适应当前信息教育普及的需要。这种需要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能满足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提高层面。提高层面的要求是发展性的培训,目的在于前瞻未来,培养信息教育的学科带头人。这种需要是带有鼓励、导向性,即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适应未来教育。
四个能力:即在建立的信息意识的前提下,提高教师操作计算机和其他媒体的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提高教师处理、加工信息和开发CAI软件的编著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能力。
探索教师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规律,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探讨在现行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管理机制的条件下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下,建立起培训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的结构,形成活动流程的基本方式。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支持下,通过“认知一体验一应用—反馈一评价”的良性循环,形成的“理论
学习—技能操作—研究实践”于一体的互动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是如何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即是一项实践性的应用研究。其任务在于:面向21世纪,从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和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出发,结合学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确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探讨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构建一个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型师资培养模式。
(四)研究方法
该实验是一项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我们的研究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以自然实验法为主。
(五)研究步骤
整个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基础发展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为全面开展实验作好准备工作,根据研究的需要,确定以专家、教育行政领导、教师三方面人员组成研究队伍,确定在研究中所遵循的在目标制定上,注意21世纪的人才要求与当前教师现状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确定上,注意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对象上,注意骨干重点培养与全员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培训方式上,注意在岗学习与短期脱产进修相结合的原则的四个原则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专业文化知识,信息技术教育三大内容。积累资料,撰写出高质量的经验总结论文,写出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深化发展阶段(2003年9月一2004年8月):主要任务根据调查的情况和实验目的,从信息技术培训方面全面实施方案,积累资料,分析实验情况。同时要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起来,确立实施“科研兴校”的策略,以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学校日常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只有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学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形成良性循环;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教师晋升、待遇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因此,树立竞争意识,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教师晋升、待遇结合起来,有利于激活广大教师的竞争欲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竞争能力;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树立创新成果意识结合起来。树立成果意识,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创新成果意识结合起来,有利于振奋教师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撰写高质量的优秀课例、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软件,设计评测手段,写出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分析总结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主要任务是检测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全面进行鉴定,撰写出高质量的优秀课例,优秀论文、教学设计、经验总结、实验总结报告、实验工作过程报告、设计评测手段、编辑《研究成果汇编》等。
五、课题的研究基础
(一)课题研究
《中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原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的子课题,后来改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课题。该课题于2000年7月结题,通过专家组鉴定,并刊登在由徐崇文、姚仲明、魏耀发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5月出版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中小学生“学会学习”研究>》一书中的1459页。1999年10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
讨会上,实验报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在会上发言。同时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将实验报告的摘要编入大会论文集中的136页。《中国电化教育》将实验报告刊登在2000年第4期上。2000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3月,被原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课题组和全国中小学课程导学研究会评为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资助金项目《初中英语听、读、说、写整体教学模式》。该课题于2000年7月结题,通过专家组鉴定。2000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平昌县“九五”期间科学研究实验课题《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和《高中语文活动课实践与探索》。2001年8月,三各课题结题,均通过专家组鉴定。2001年10月,均被巴中市人民政府评为巴中市首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平昌县“十五”期间科学研究实验课题)。研究周期为2000年至2002年。2003年5月,通过专家组鉴定。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知研究》(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月结题,结题材料已上报,在鉴定之中。
还有九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校级科研课题在运行之中。
(二)发表论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原文共1万字),本文主要介绍四川省平昌中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的探索与实践。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02年3期。2000年9月18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二等奖。2001年1月10日经全国中小学电教征文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荣获二等奖。
《中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实践与探索》(原文共6300字),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年11期。2000年8月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学习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交流,同时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10月14日被四川省电化教育馆评为三等奖。
《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原文共5010字),发表于《学校思想教育文稿》2002年2期。编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第二卷)中。2002年8月被中国教育报刊培训中心和人民日报社评为一等奖。
《构建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原文共l万字),发表于《今日巴中》2001年11期。2002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编入中国财经出版的“走进新世纪--《中国世纪坛》下卷(世纪论坛)篇”里。2001年4月27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首届管理创新暨获奖论文颁奖大会”上交流并获一等奖。2001年10月1日被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国际优秀论文。2002年6月10日被中国科技研究中心评为二等奖。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原文共2000字),发表于《四川电教》2001年2期。2001年9月1日被四川省教育厅人事处、师范教育处、四川省教育报刊社评为二等奖。
《加强中师学生电教技能训练培养小学合格电教师资》(原文共3200字),“加强中师学生电教技能训
练培养小学合格电教师资”这篇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采取比较灵活的措施,坚持开设好《电化教育基础》课,总结出了平昌师范十七年来为了开设好《电化教育基础》课,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做法。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各类电教媒体的使用操作方法,而且能够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最优的方式选择运用媒体进行教学,真正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与作用。第二部分为建立中师电教技能训练体系,培养小学合格电教育人才,从理论上深刻阐述开设好《电化教育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原文已发表于《中小学电教》1998年第6期。1999年1月被平昌县教委评为优秀电教论文一等奖。1999年3月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优秀电教成果奖。被《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中的《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一文引用。
《构建农村师范艺术教育体系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原文共1.1万字),1999年12月1日被平昌县教委评为一等奖。2000年4月1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一等奖。2000年7月1日被四川省教科所评为二等奖。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原文共5300字),本文从明确办学思想健全科研机制、充实装备设施加强软件建设、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狠抓教学常规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四川省平昌中学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重点中学办学特色的情况。分别发表于陕西《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1期和《中小学电教》2001年7期。2000年9月18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二等奖。
《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原文共1.5万字),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2001年1月10日经全国中小学电教征文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师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原文共1万字),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4期。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于1999年10月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该论文作为发言材料在会上宣读,同时被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评为优秀论文,论文内容摘要被载入会议论文集中。2001年8月11日由泰国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泰国华教协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中国海南省教育学会、泰国华文师范学院、中国湖南省教育学会、香港《当代教育》杂志社、加拿大西门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颁奖大会”上交流。2001年10月10日中国管理科学院四川分院在重庆举办的“十五期间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同时荣获一等奖。2001年10月24日四川省科技经济研究院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教育发展学术研讨暨2000年度全国优秀教育学术成果颁奖会”上交流并获三等奖。2001年12月7日在泰国华文民校协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上交流。被《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中的《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一文引用。
《中师生学习指导》(原文共16.3万字),《中师生学习指导》一书,共五章。第一章学习原则,讲述了学习规律、学习过程和学习原则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学习能力,讲述了开发认识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三章学习方法,讲述了预习、听课、阅读、作业、复习、笔记、应试、检索、见习和实习等十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学习技巧,讲述了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学习策略,讲述了合理确立目标、精心制订学习计划、科学利用时间、优化学习环境和用脑的艺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该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获得知识与发展智能,能动地实现与教育目的要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该书由气象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全国发行。2000年2月27日荣获平昌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12月,该书被北京书生之家中小学数字图书馆(http://zx.21dmedia.com/default.jsp)收藏。
(三)课件获奖
课件《苯酚》2000年12月5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员会二等奖。
课件《巴黎的桥》和《平分已知角》,2001年10月1日分别获中央电化教育馆优秀奖。
课件《The visit to Monkey isiand》、《原子的核外结构的发现》和《地球的运动》2001年6月8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员会一等奖。
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鸟类的多样性》2001年6月8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员会二等奖。
(四)实验研究条件
实验经费:由学校承担实验经费2万元。
设备、设施:由学校向实验课题组提供实验所需一切设备、设施及软件资料。
本课题除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研究队伍夕卜,还建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顾问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我校教学设备齐全、师资队伍整齐,力量强,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积极上进的教育群体。
本课题已得到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五)实验课题的措施
加强领导,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协调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的保证,经常检查督促课题研究工作。
建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小组,对主研、协研人员进行分工和落实责任。
建立以知名专家为顾问的指导小组,定期向顾问指导小组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请专家指导,保证实验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加强实验的管理。由领导小组统一指导,由组长和副组长具体分析,落实各项工作,定期总结、分析情况、进行调查。写出每阶段的工作计划,每期写出工作报告,请领导小组检查工作,并总结经验。
建立工作制度。课题组坚持每周集体教研一次,分头工作的原则,要求实验教师建立研究档案,收好实验记录,每人一期一篇研究小结,每年不少于一篇高质量的实验研究论文。
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
六、课题人员的分工
课题研究将充分发挥的优势,注重相互间密切、有效的配合,实行分工负责制。
杨守智:主要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及督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夏茂林:全面负责课题调控,组织提供资金、人员、时间的保障。
袁发扬、魏心才:课题实施负责人,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参与实验全过程。
郭林、李易难、周平儒: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题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教科室:承担本课题的设计、实验技术和手段的指导与支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与校方的合作与研究。
第二篇:中学教师如何提高人文素养[最终版]
中学教师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要上好课,教学方法只是 一个部分,还需要有巧妙的即兴发挥和联想,以及发自内心的真情。人文素养是由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熏陶而成的修养和气质,是融进了自己理解和感悟的认知结构。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某些细节上留下令学生回味的东西。
为了适应中学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中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要锻炼好自己的爱心和宽容心。爱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爱应该是自然的、不求回报的,如同阳光均匀的洒在每一棵树苗上。教师应该用爱与微笑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理想、智慧和人格,点燃学生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其次,教师要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课程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共同构建和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流感情,沟通心灵,求得新发现,生成新知识。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教师要培养创新精神。要培养出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特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应该意识到创新精神和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意识,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尝试,探索新方法,寻求新思维,确实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从而带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具有创新性精神的教育。
总之,一个好老师应该充满爱与宽容之心,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在反思中成长,具有未来精神,对教育充满理想和激情。每一个教师都是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独特存在。
第三篇: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民族中学
石维亚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尤其要构建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究方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题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正因如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研究和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我国一些学者的论断,“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过程一切方法、手段的总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是指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探究式、创造性、最优化等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媒体用计算机、多媒体、远程信息网络等。从以上论断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十分重要。从我校实际情况看,我校是“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因此率先开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的试验是十分必要。
二、课题研究目的
探索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课堂模式,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大的信息量。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场变革。学习方式(比如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对教师而言,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等,这样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一些素材的余地,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材料,学会处理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为今后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内容
在这方面,国内一些专家教授已提出一些适合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如“情境——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等,但目前较缺乏关于上述模式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意在通过开设课题实践课,展开上述模式的实证性研究,意在积极尝试、归纳、总结和丰富这些策略和模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具体研究内容为:
(1)“情境——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即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基本事实,通过声、形、色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诱发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即如何将多媒体作为学生“学数学”的认知工具,使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个性。
(3)选择若干专题,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自己动手操作,展开研究性学习,解决以前困惑师生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开设若干节公开课,并加以深入分析,通过观看课堂录相及教师评议、学生反馈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再开设公开课,继续探索,逐步完善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问卷调查法:预先设计好调查问卷,课后让学生完成,教师认真加以分析,对公开课教学效果作出评判,为下一轮行动提供借鉴。
访谈调查法:通过与各种类型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课题实践课的看法,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
(3)观察法:通过了解公开课、听课老师的观察结果,对课题实践课的教学情况作定性判断。
五、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及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应在现代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指导下进行。
1)现代学习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而这种建构过程主要是通过数学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数学活动在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提倡发现学习,即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并认为发现学习有助于开发学习者的智慧潜力,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学习者学会探索的方法。
(3)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认为,认知方面的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并提出新知识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来确定学习的同化模式。
(4)加涅的学习理论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连续的阶段,揭示了学习过程的内在结构模式,科学地反映了人类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的发展过程,对于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教育传播理论的基本观点
(1)课堂教学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它是一个由传播者(教师)对教学信息(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加工,通过一定的信道和媒介作用于受传者(学生),再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的一个完整过程,完全符合一般传播学模式。
(2)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信息传播的信号状态,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3)教育传播媒体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传播中介物。媒体的重要特性是,媒体的信息表现力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而较少能相互代替。这是多媒体组合应用的重要理论依据。3)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三大原理: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系统方法具有三大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具体而言,就是应当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设计。多媒体教学设计应是用较少的代价(包括时间、精力、经费等)取得最高的教学效率的质量,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六、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根据上述理论依据,我们制订了本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整合模式
根据教材内容,或是在知识的产生和形成阶段,或是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而确定整合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制订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预先制订教学设计方案,从而避免盲目的实践探索。由课题组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论证,最后形成教学设计方案。3)设计与制作教学媒体
根据教学设计方案,整合、开发、制作专题学习网站或网络课件。几何画板——21世纪的动态几何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教学的软件平台,它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几何图形内在关系的环境。《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只要用鼠标点取工具栏和菜单就可以开发课件,它无需编制任何程序,一切都要借助于几何关系来表现,用《几何画板》进行开发速度非常快。《几何画板》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几何“实验”的环境: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几何画板》是一个“个性化”的面向学科的工具平台,这样的平台能帮助所有愿意使用技术的老师在教学中使用技术,也能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学科的内在实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并发展思维能力。4)教学设计方案实施与反馈
邀请校教研室及校评议组、校课题组、其它教研组老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对课题开展情况提出批评与建议。
七、几点认识
通过这些阶段的研究,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教学设计原理的恰当运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最佳整合的前提。
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规划教学目标,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合理组合。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系统筹划。这种筹划方法适用于国家、地方各类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否重视和实施教学设计,是否自觉地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电化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方面,我们认为存在“重技术运用,轻理论学习;重课件制作,轻教学设计”的不良倾向。我们在开设课题实践课时,坚持根据认知学习理论预先制订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的实践探索,从而尽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整合。《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定义法求轨迹》课例能屡获嘉奖,应该说是和教学设计分不开的。
2、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模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的整合模式。如一些概念、公式的新授课,我们一般采用“情境—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数学专题的复习课则较多的采用“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
3、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应遵循如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信息诱导而不是通过指令约束来指导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而不包办代替。(2)个性化、多样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所有儿童的潜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发展。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要注意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包括多样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多样的评估标准等。
(3)探究性、实践性、过程性原则
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探索、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获得正确的结论并认识科学真理。为了保证教学的实践性,教师要强调学生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以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为目标。
(4)思维性原则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正确、灵活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贯彻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但不能以削弱数学思维训练为代价。
4、教学设计方面(网络课的教学实践)A)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局域网能够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有关技术来提供学习材料,吸引学生的不同感官,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B)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C)顾及个体差异,真正因材施教
我们以往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教学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对于某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D)增加教学容量,拓展知识层面
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深刻感到,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需要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与时并进,利用信息技术和理论的优势,继承和发展和发挥传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利用网络资源环境,我们教师围绕以下十个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1)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4)激烈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5)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6)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7)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8)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9)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10)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明白了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协作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整合多学科资源缺乏足够多的知识贮备,这对我们教师如何通过同伴互助、加强学习,从而发展自我提出了新的课题。
“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究,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成才搭设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作为教师在新的环境下要不断反思进而改变过去不合理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由“经师”转变为“人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经常反思是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发展、让自我发展,从而逐步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努力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行为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八、研究价值的自我评价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对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但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1、教师的教育观念。
从课堂实践看,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定位离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尚有差距,一些教学设计意图末能得到充分贯彻,教师讲得太多仍是一个普遍现象,教师的主导作用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受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的影响,教师包办代替现象仍时有发生。
2、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较差,造成教与学之间的脱节,从几次公开课来看,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不足已成为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3、正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的缺失。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课堂教学在扎实学生的双基方面是有效且高效的,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在这方面有它的不足之处,从上面的调查可以明显看出,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连学生都不抱很大的幻想,学生的评价与教师预期相差较大,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九、课题研究成果
(一)学生层面
1、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地显现出来,帮助学生从数、形两方面加以考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函数图象教学中,由坐标描点,若学生点击的位置不对,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2、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用一个平面去解正方体,得到的截面是几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随着平面的位置变化,截面的形状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在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截面的形状根据什么性质确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学生在猜中学,做中学,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听中学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自主观察、思考,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受到学生欢迎。
3、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习能力
由接受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上的一场改革。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整合,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变得主动活跃,亲身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在自主的、积极的探索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
4、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非零向量相等,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线段的位置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非零向量位置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非零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其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行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型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使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如学生对城市交通的调查研究,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所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又如,在研究电视发射台对城市的辐射的范围研究性课题中,学生必须收集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通过自主地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利用计算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工具,去完成研究。从这一研究中,学生可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发射人造卫星,能覆盖全球各地区,共需多少颗卫星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这对学生开拓知识面,实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问卷中,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很多同学认为这种课自己是有收获的。但要注意的是学生还缺乏充分、吸收及整合网上信息的能力,并对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薄弱。
5、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2008年中考考上线130人,上线率70.34%,创下了办学史上的新记录;2009年中考上线159人,上线率73.3%,上线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25.3个百分点,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教师层面
1、培养了教师队伍
第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更新,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勇于探索和创新,并能较熟练的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能熟练掌握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知识面广,思维开阔而且灵活,这样才能设计好网页内容,为上好网络课打下基础。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较好的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应变和处理网络课上的各种信息,组织好网络课堂教学,也才能把学生的各种多元化思想认识迅速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上来。
第四,深刻体会到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抛弃传统教学的优秀思想,现代教育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先进的技术为教学服务,创造一个活跃、高效的课堂。
2、丰富了校本培训的内容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新路子,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传统的继续教育以专家授课为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厌学”情绪普遍较重的弊病。学校将教师个人课题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既研究理论,又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校本培训的内容。
3、教师角色的转换
首先是教学理念上的彻底转变,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恰是对教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挑战——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干预学生学习过程。老师不再是灌输式、单科式的纯教学,要懂得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还要学会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协作。要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学习伙伴,甚至拜学生为师。其次,体现在教学实践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教师地位等都有了根本的转变。
4、教师备课的转变
各学科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教案由信息库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教师在办公室的计算机上,通过Internet网。校园网以及K12学科资源库等资源。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制定授课内容。同时还为学生设立了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的综合性课题,要求其他学科协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5、资源库的建立
把握信息是取得高考胜利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使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来获取信息,自己通过各种关系查找资料。但这些方法有些费时误事。因此,我们利用Internet来搜寻信息,这大大扩展了我们的信息来源。首先,搜集各类试题: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大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买回来的现成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用起来,有时是事倍功半,这对于学生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充分利用了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上下载最新的试卷。采用最新试卷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参加高考以后的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其次,把握高考动态: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看有关高考动态,在高考政策把握上做到快人一步,作出及时调整,为同学们争取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我们还参与了一系列门户网站所组织的高考专栏网上命题咨询,使我们能直接与北京方面的专家对话;通过搜狐频道(http://www.xiexiebang.com/)的高校网上招生咨询,我们可以与著名高校的学者探讨基础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华网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畅谈对高考改革的看法,毕业班教学的经验等。我校投资购买了较多课件制作素材和英才网的高中各课试题下载使用权,同时不断收集教师自行制作的课件,不少教师在自已的电脑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数学题库。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尝试,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A)专题教学模式
(1)情境—探索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准备——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操作探讨——知识应用—— 研讨创新——课堂小结
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展示基本事实,通过声、形、色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诱发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课堂准备—— 情境导入 ——操作探讨一 —— 研讨创新——操作探讨二—— 课外创新—— 课堂小结
即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的认知工具,使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个性。模式的特点:及时反馈、个性化学习
B)主要的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任务——探究数学问题——学习资源利用——分组协作讨论——实践能力提高(六大环节)。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
2)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类比、联想、发现、探究、协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主动操作实验、大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相关的学习资源,在着重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本节课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C)主要的活动形式:
自主学习设计:抛锚式 支架式 随机进入式 协作学习设计:伙伴 协同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协作讨论),教师指导,小组提交结论,归纳总结反馈。)
参考文献
[1] 骆魁敏,网络科技时代新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3月号教师版; [2] 骆魁敏,高中数学的“网上协作”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6期。
[3] 陈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时代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http://211.101.197.142
第四篇:贫困山区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贫困山区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叙永县分水中学实验课题组
我校《贫困山区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是叙永县第四批立项的普教科研课题,从即日起正式开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过程的科学符号,它们在化学学科中有特殊的化学含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符号常常被称为“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敲门砖,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科学技术的有力工具,是人们理解物质化学变化最简捷的符号表达系统。加强化学用语教学,明确其意义,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各地教师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都比较重视,但因为化学用语的出现比较集中,化学用语的落实与其它内容教学相冲突。因此中学化学用语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常常因为化学用语障碍而极大地影响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拿我校11级来说吧, 本届共有毕业生378人,毕业考试后约一半学生离开了学校,剩余约179人继续学习参加中考,在中考前的适应性考试中,我们对学生考试中有关化学用语的题目解答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全体学生化学用语题目的平均得分率不到50%,约有10%的学生化学用语(总分16.5分)得分在3分以下, 更不要讲由于化学用语书写错误导致化学计算得分受影响的情况。2011级学生毕业前,我们制发了问卷调查表对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掌握状况进行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掌握较差并且对化学用语的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化学用语教学从理论和实践去研究探索,找到适当的策略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他们学好化学语言,从而学好化学。
叙永是国家级贫困县,分水中学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边远山区,交通较为落后、信息比较闭塞,历年的初三学生中考,化学科成绩往往均处于全县同类学校的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经我们几位化学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化学用语学习掌握较差是导致化学整体成绩不高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如何解决现状,成了摆在我校初三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结合我们山区的实际,为了促进我校化学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经实验教研组老师认真讨论,决定以“化学用语教学”为突破口,开展对化学用语教学进行研究,形成一套适合贫困山区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进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科教师的科研理念,促使课题组教师坚持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形成开展科研的意识和技能。
2、探索出一条能减轻老师工作,减轻学生负担,变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用语为理解记忆,轻松掌握的学习策略,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在确立课题之前,我们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发现对化学用语教学研究,各地均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基本上都是经济发展地区或城市地区的,对于贫困山区的研究极少,而且其它地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这类贫困山区学校。基于目前的现状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贫困山区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贫困山区初中学校和学生实际,易于操作的化学用语教学策略,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贫困山区化学教学质量。如果课题研究达到预期成果,该成果能在全县及更大范围推广,必将大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一)以化学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研究化学用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学生第一次接触元素符号的时间,是集中教学还是分散教学等)以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课题着重进行下列研究:
1、研究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用语的时间。
2、研究分散元素符号、化学式教学的具体模式。
3、研究化学用语分散教学后,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并形成体系。
4、研究使学生学会学习化学用语的方法。
(二)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对比试验法、文献检索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
1、对比试验法:拟在我校初2012级、2013级及2014级中各确定三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方法进行化学用语教学,其余教学班仍按教材体系教学。
2、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关注影响化学用语教学因素变化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化学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3、调查研究法:在研究的前期,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情况,全面了解当前化学用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基于新课程下的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
4、案例分析法:注重个案的积累并进行分析。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成为今后的运用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成立课题组,进行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意识,让课题组成员了解进行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
1、确定课题,通过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分析讨论确定课题研究初步方案。
2、组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到第一手资料。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4年7月)
1、在做好课题研究的相关准备的基础上,实施课题研究。2011年6月在2012级学生放假离校时,布置试验班学生利用假期学习元素符号(27种),来期开学时进行过关检查。2、2011年9月至10月中旬在2012级的试验班中有计划地介绍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并加强落实。同时在常规班按教材体系开展有关的化学内容教学。3、2011年10月下旬(开始物质组成的表示的教学后)至2012年6月,实验班依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有关化学用语教学及复习,常规班仍按教材体系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及复习。4、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3年6月——2014年6月分别在2013级、2014级中按以上安排进行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修订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7——8月)
在认真总结前期成果和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形成论文集、优秀案例,形成完整的化学用语教学策略资料,以达到对课题的提升作用,从而圆满的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制度方面:学校有专门的课题领导组,对课题实施进程进行指导和调控。我们还将与县教研室的教学科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
2、人员方面:实验组课题研究组共有9名教师,老、中、青结合,既有经验又能创新,人心齐,干劲足为课题实施提供了人员保障。
3、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
4、经费方面:学校划拨有专门教育科研经费,用于教育科研日常开支和成果奖励。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贫困山区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资料;
2、学案例;
3、育研究论文。
七、人员分工及安排
课题组组长:肖朝清
课题组副组长:程从军 主研人员:肖朝清、程从军、张顺昌、肖
庆、郑绍辉 协研人员:朱
刚、陈启涛、蒲强生、李帮玲 具体研究内容及负责人员:
1、综合调查统计:
程从军(组长)、陈启涛、肖
庆
2、元素符号教学策略研究:
张顺昌(组长)、郑绍辉、肖朝清、蒲强生。
3、化学式教学策略研究;
肖
庆(组长)、张顺昌、程从军、李帮玲。
4、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研究:
程从军(组长)、肖朝清、张顺昌、肖
庆、郑绍辉。
5、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结题所需资料收整:
肖朝清、程从军、张顺昌、肖庆、郑绍辉、蒲强生、陈启涛、朱
刚、李帮玲。
第五篇:语文新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长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导致了学生的个性被扭曲,人格遭冷遇。学生不是为显示生活而活,也不是为理想而活,仿佛是为教材而活,为分数而活,成为麻木不仁、心如止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虫,这与我们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篇就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而,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理性地澄清认识,以更好地做好语文的教与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中应着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陶冶情操、弘扬个性、塑造人格、培养创新上下功夫。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
1、“初中语文新课程”:是相对于2003年以前我国农村初中语文课程体系而言,她体现了四个新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人文素养”:从语文素养的内涵来分析,“有关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语文素养应该是人文素养的内涵。那么,既然“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则人文素养是则指人对于语文素养所包含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而由这些知识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3、“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人文素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或者只是对“民族文化”本身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云南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尹绍亭编著的《中华民族文化专题研究丛书》,以专题的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中国各民族的民族生态,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礼仪节庆、信仰禁忌、语言文字、科技文艺等方面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变迁;有的或者只对“语文新课程”的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的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的研究较有深度和推广价值。另外有浙江一所中学将亲近古诗文与弘扬民族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取得了成效。而把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人文素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以“对话——探究”为总纲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七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内容:“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它首先应该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必须是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其次,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根据以上界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新教材所蕴涵的人文养料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提高人文素养的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诵读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提高人文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实施“亲近古诗文”工程,夯实文化底蕴
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我们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了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
②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③月月三个一: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④学期三个一: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评比一次班级“亲近古诗文标兵;制作一个“亲近古诗文 ’网站。
⑤评价一张表: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亲近古诗文”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音乐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
④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人文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人文内涵。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①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②诵读: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③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④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3、创建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提升人文素养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时间和针对性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开发《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创建“亲近经典”专题网站等,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1)开发《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之所以命名为“语文与文化”,是因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
具体操作如下:
①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采用单元专题形式,按照“名著导读”“经典诵读”“传说、故事”“文献名邦——浏阳”“美文选萃”的体例,每一体例下设计以下几个板块:作者介绍、内容提要、注释赏析、温馨提示等。本课程7-9年级共三册,每册22课,选文以儒学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建教材的核心内容,同时兼顾近现代涌现出的精美篇章。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层次性。
②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相关资料。(1)班学生搜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及“成语故事”。(2)班学生搜集“歇后语、谚语”及“浏阳历史人物事迹”。(3)班学生搜集“浏阳方言”及“中国传统节日传说故事”。开学初,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
③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课题组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及形式的安排、课程评价的方法等。
校本课程《语文与文化》的开发将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创建“亲近古诗文”专题网站
在“**中学”的网页中,开辟“亲近古诗文”版面,一方面向学生提供《论语》、《孟子》、《诗经》、《百家姓》、《三字经》等经典篇章的阅览,接受原汁原味的经典熏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Inter网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专门网站获取信息。学生可以从这些网站中找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许多资料,并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料都汇集到一起,通过对资料的整理、重组和内化,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网页,然后将网页汇集到一起制作一个网站。网站的首页有对每个研究小组的介绍和各个小组制作的网页的链接。我们的网站暂起名为“亲近古诗。实现交流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3)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每月举办了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得读书知己。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我们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如“怎样看待文学的媚俗”、“如何看待课文中的封建文化”等。通过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4、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浏阳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有着特殊价值的文献名邦。总的来说,浏阳有着它独特的文化特色。如何继承和弘扬家乡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爱乡情感?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浏阳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稻作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①学生编写《浏阳民间故事》、《浏阳风俗习惯》、《浏阳地方文艺》、《浏阳名人故事》、《浏阳名胜古迹》等小册子。
②在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
③为家乡策划一次花炮艺术节或杜鹃节。④开展主题为“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语文源泉。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七、研究工作的步骤及成果形式:
准备阶段 2004年10——11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第一阶段 2006年9月——2007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
①2006年9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C)创建网站。
②2006年10月——2007年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与弘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第二阶段 2007年3——7月:开始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①2007年3月:A)开始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B)编撰并使用《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七年级);C)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②2005年4——5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展示课(全市);C)维护、改善网站。
③2007年6月——7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 2005年8月——12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①2007年8月——9月:A)编撰《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八年级);B)开展暑期语文实践活动。②2005年10月——11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方法同上)
③2007年12月: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报告、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网页、小论文等)、网站、课件、录像等。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