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大全)

时间:2019-10-16 23:4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大全)》。

第一篇: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大全)

【摘要】在教育领域,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素养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中学图书馆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接着列举了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图书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素养;对策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评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进入21世纪后,有关“信息素养”的课题在国内越来越受关注,如设计图书馆学、教育技术信息学等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讨。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容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就是人们从信息社会中搜集信息、使用信息、拓展信息方面的涵养和能力。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信息素养是一个广义、与时俱进的整体性概念。一个人的信息素养除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外,还应当含有搜集辨别信息、整合提升信息、传播制造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具备批判精神、具备独立自主的获得信息的冲动和愿望、具备极强的社会使命感和参与认知都是极为重要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将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付诸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提升整合信息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在信息社会中表现出更高的信息伦理道德水准。

(二)信息素养的内容。1.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意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也就是学生的信息敏感程度,是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办法去寻求答案。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的利用和评价素养。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管理、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与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与存储能力、信息识别评价与筛选能力、信息生产交流与利用能力等。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行为过程中,人们必须要遵守的社会法律、伦理和道德体系。信息意识对信息道德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特别是信息政策的意识能够使信息利用者利用信息的行为在法律、政策的规范下进行。

二、中学图书馆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

(一)图书馆人文环境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文化氛围。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浓重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中熏陶着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会加快中学图书馆的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和开放性信息化建设,使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信息素养人才服务。

(二)信息素养推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破旧造新,创新精神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创新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关键。因循守旧就要落后挨打,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新的生机,但是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创新是在现实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创造。没有对现有事物的归纳总结,没有对现有资料的搜寻辨别、推理思索、综合分析就谈不上创新。而这些工作都与信息素养息息相关。可以说信息素养是创新能力的引擎。国家教育改革很大部分就是要把现在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重素质、重能力、重创新的素质教育。

(三)信息素养关系到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学科分类更加细密,人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实际工作对知识的要求,于是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理念为人们所提倡。国家提倡教师的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由学习知识向创造知识转变,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学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课余时间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中学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开设不足。当代部分学生虽然具备文献检索、计算机操作、网络搜索等基本信息检索技能的知识,能够通过简单的途径查找和收集信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在查找和收集信息的时候,明显缺乏信息获取能力,大部分学生还存在信息需求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达不出来的问题,最终导致所搜集的信息要么不全面要么不是自己所需的。因此与信息素养有关的课程应列入信息素养的培养当中。

(二)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观念肤浅。目前,学生的信息道德程度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免疫能力,缺乏基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相关的信息法律法规不了解,在虚拟的网络中原有的单薄的信息观遭到冲击,导致网络侵权、网络欺诈、网恋、散播谣言、不健康信息的散布及传播和网络色情、网络f谤、网络恐吓、网络、网络诈骗等一系列网络犯罪问题和现象的频频发生。

(三)信息素养相关知识普遍缺乏。以上出现的所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所致,各种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缺乏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对信息法律道德的忽视最终表现出学生的信息道德法律观念肤浅。

四、完善图书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一)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导读工作。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倡导学生在选择书籍时,打破自身的限制,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给学生讲解图书分类的基本方法以及图书馆排架知识,引导学生正确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其次,利用校园网络手段,开展导读工作,在校园网、图书馆网站设立新书通报、导读书目、书评等专栏,对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链接建立信息导航库,引导学生正确检索网络信息。最后,图书馆还可利用校园网、宣传资料、公告栏、开办讲座等方式,按不同对象,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加深对图书馆信息学习方面的认识,尽早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培养利用馆藏资源的能力。

(二)加强馆员自身建设,提升馆员信息化服务水平。图书馆馆员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服务水平。优秀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和首要财富,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者和引导者。图书馆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优质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信息时代,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内容涉及到各个学科、专业,必须具备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基本知识,熟悉图书馆各项业务和馆藏资源情况,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网络检索技能以及常用数据库结构、检索语言等。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馆员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自觉成为一名信息导航员而不是一般的服务人员。

(三)信息道德的培养。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协调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约束政策。对信息利用者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主体的活动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一致,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遵循信息法律与法则,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坚持公正、平等、真实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合法使用信息技术,保守群体信息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等。图书馆应大力加强这方面工作。比如:1.开展“校园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倡导绿色文明的网络行为,引导学生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2.宣传网络安全。培养学生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预防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五、结语中学图书馆是拥有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的机构,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育人基地,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随着人们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中学图书馆将成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琳,林玲,林郁.基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图书馆生物学学科服务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65-166.[2]赖宇丹.论中学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6(17):189.[3]王永奇.浅谈中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73-74.[4]何晓娅.达州市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6):53-54.[5]胡景娟.论信息时代中学图书馆管理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4):213.[6]谢秀丽.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5(11):262.

第二篇:(论文)在新课改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在新课改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结构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塑造人,以终身教育的眼光来培养人。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感悟、信息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呢?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营造信息素养的良好环境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材中突破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以“认识、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首先阐述“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概念,接着介绍“如何获取、加工、管理、交流互联网信息”,最后还专题涉及到信息的安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教会学生看到树木,新课程的教学更要让学生看到森林。课程内容只是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才是教学的内涵。

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一个观念落后,只知考试的教师去面对以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只会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的过程改为更先进的填鸭式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的课堂只是从普通的教室搬进了多媒体教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的信息修养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是教师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如使用模板、光盘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自己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应用于教学;二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素养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的课便能增强艺术性,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对教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我通常将教学内容做成演讲稿或设计成网页,通过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可与学生交流做网页的体会、技巧。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库,从课件库中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页和素材,建立有特色的资源库。

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步骤,让信息素养激活新课堂。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同样具?quot;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从小受到信息知识的熏陶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实施任务驱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老师预定的任务,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在相互交流、协作的过程中,探讨并掌握相关的新内容,来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一练一,逐点消化学习法。把一节课的内容分为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两部分,老师在讲一个知识点或一种操作后,就马上给学生一段时间练习

基于项目学习方式。学习者围绕一个项目进行学习,项目的设置必须有真实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各个小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整个课程最终完成一个大项目(真实产品),从中体会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网络模式下的学习法。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作式学习,分组合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对多的单向交流,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变更传统教学课堂,开展小组模式学习就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信息工具。BBS论坛、电子邮件(E-Mail)以其价格低廉、快捷高效的优点成为信息反馈和交流的主要手段。除了师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又增加了”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这样一个交流渠道。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和老师之间既能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交流,也能进行一对多、多对的双向交流。

三、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

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几年时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更加重要。.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能够用作绩效工具,探究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处理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以及评价工具。它使原本难以实现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并产生用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效果。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使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当中。如在语文课程的开发时,把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内容结合到识字作文教学中去等等。通过化归法,有许多很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化繁为简,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由浅入深,易于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数学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是给错综复杂的教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本身也包含了创造的因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十分有利。

四、客观评价、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避免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及过度重视知识、能力主导,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免对学习评价的重视度不够,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忽视了评价在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由于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差异很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信息素养的操作性特点,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评价中最有必要考虑的部分。在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的方式,也可以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用于过程性评价的作业、项目或任务应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任务应该是多层次的,可考察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任务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定量规,或者在评价前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为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努力,高度重视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第三篇: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专语文人文素养学生

论文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基础性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本文对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了探讨。

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很久以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技艺之学。过分注重学生对字词的熟知,对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对文章段落、层次的了解,语文教学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负载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高度工具化,培养能力,移情悦性,陶冶情操似乎只是一种遥远的假说。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必须用教材所负载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道德理想、审美情感,培养他们“悟善”和“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有美好的道德情操,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用其内在的素质带动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的学习,提高各项能力。

一、培养感悟能力

所谓“悟善”,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其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蕴含着的“善”,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当然,这些美好善良的东西更多的是隐含于作品的深层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将那点点滴滴的“善”如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的心田。比如,老舍的《我的母亲》,本文是作者在得到母亲去世一年的消息后,饱含热泪所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文章保持着作者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于不加修饰的情感氛围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以母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人文气息浓郁。因此,本文不仅应当成为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与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也应当成为对学生的一次情感洗礼,使之理解母爱的深层含义,懂得感恩。可以说“悟善”是对作品深层次的剖析过程,是让学生用他们的心灵去碰撞那“善”的火花,而要想让那火花在学生心中燃起熊熊大火,不仅要求他们要有智力因素的参与,更应该有非智力因素——情感的共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悟善”。有了这种感悟能力,才会在感悟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生活的内涵,才会把作品中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转化为他们的动力。这种感悟能够重构人的价值观,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可见,语文教师不应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理解学生并懂得怎样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二、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是在“悟善”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一个认识过程,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对作品的优劣、美丑进行思考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审美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既有人对形象的直觉认识,又有在这种直觉中产生的情感,还有渗透在这种情感中的道德感和理智。而作为涉世不深的又缺少生活经验的中专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可能处在一种初级阶段,获得的美感仅仅是一种直觉。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依据作品创建意境,在激起学生情感涟漪的同时,引导他们将道德感和理智参与进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鉴赏作品深层次的美,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品味。比如,在教授诗歌《将进酒》课时,就主要采用了感悟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出了诗歌的三大亮点:开阔的境界、自信的精神、豪放的情怀。在诵读感悟中,在思考发现中,让学生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既要保护学生的初级的美感,也不能忽视道德感的培养,更要重视教师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只有这样进行审美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写作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写作也是最能反映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它包含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的情感态度以及全部的语文素质。知识储备的薄厚,认识水平的高低,观点的是非,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弱,思维的活跃与否,情感是否健康,都会通过文章表现出来。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而且要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

过去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作文中写一些空话、套话、大话、假话,或者写一些从广播、报纸上听来或看来的话,少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见解,真实的“我”往往不知所踪,要么就是举笔无言,表现得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定能表现出色。写作的题材要真实,细节可发挥;情感要真实。写作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关于写作,叶圣陶认为,首先应有充实的生活,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因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们也正是作文的源头。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心口如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写作过程中,学生只要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又是健康的,应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呈现出各自的个性。所有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表现,在作文中做到了这些,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视野开阔了,求知欲和表达愿望也随之越来越强烈。他们绝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探寻的欲望随着视野开阔认识水平提高而越加高涨。但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还不完全具备,在文章中常常会表现出是非混淆,或以偏概全的倾向。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广泛兴趣,在写作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认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肃清错误的认识,抵制封建意识,剥削意识,增强人文主义精神的正面影响。

总之,从实用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两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具备了健康乐观的思想情感,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拼搏进取,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邹晓娟.语文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3).[2]覃省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J].广西教育,2000,(06).

第四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区 县 蓟 县 学 校 实验中学 学段及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姓 名 张艳兵 申报级别

县 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必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深深地植根于信息技术的文化背景中,本质上是一种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信息技术的理智的控制,并迁移于后续的学习,使之获得可持续发展学习的能力,因而具有个体性,与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关。信息素养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创设人际互动的情境,用评价调控来控制这一过程,知识、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渗透其中。信息素养内涵是隐性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广泛,能够保持得更久。如何上好中学信息技术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而课堂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要。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其次,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作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没有主动权,不知道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机会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到的只是某个软件的基本操作,没有主动地去经历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过程,也就无法掌握采集、传输、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一般思想,方法和技巧。而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学生现在所学的计算机操作在以后几年内就会逐渐淘汰,而采集、传输、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一般思想,方法和技巧却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仅仅掌握某个软件的操作方法不能算是掌握了信息技术。比如在讲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让学生设计一份报纸,一个通知,写一篇日记,画一幅画及修改一篇文章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又如在学校举行‚知荣辱,树新风‛主题班会比赛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根据主题要求收集素材,用学过的 Powerpoint 制作主题演示文稿。然后通过展示,评选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且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主题演示文稿。

再次,要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路修养。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与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者为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快速、准确地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教师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所需求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甄别梳理。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基层教学中,一般采用建立专门的主题网站,由专门教师搜集资源。专题网站虽然有较强的专业性及资源的丰富性,但代价高,更新慢,不能及时满足学生学习的新需求。面对大海一样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现在,网络已很普及,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已经对互联网很熟悉,经常上网,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同学们,你在网上查寻资料的同时,不要因为贪玩和好奇进入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你们应该有一双‘火眼金星’来识别网上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还专门用讨论教学法组织了‚上网对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讨论活动。第四、通过养成教育,提高学生信息道德修养。信息道德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信息素养要求有团队协助精神,积极生活并且能创新意识。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看,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重视的是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的培养是相对薄弱的。故意损坏微机室设备,随意删除系统文件和个人资料的事时有发生,逃课到校外上网浏览器不良信息或玩暴力游戏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必须要加强平时的养成教育,通过严格执行上机、上网等规则,让学生认识到故意损坏公共财物、乱删、乱改件系统文件和个人资料,在网上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发表损坏社会和别人名誉的言论等行为都是不文明或不道德的。

最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全面提高信息素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搜索更为便捷有效的方式是借助Internet。Internet上的信息如浩瀚海洋,良莠不齐。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要想不受网络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当今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就应该做的事是思考如何才能引导中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洪水猛兽,真正的做到让网络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学生接触互联网之前,通过安装屏蔽、过滤软件,设置防火墙和主页等技术手段净化网络,让学生一开始就拥有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教师要在理论课上,组织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一批好的教育类网站,同时学生在上网学习时,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不能让他们漫无目的,要带着问题上网,让他们明确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信息素养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社会,已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素质。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丰富,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和他人交流、协作的途径,但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不懂得如何获取、筛选和利用信息,信息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就不会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益。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诚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既应该包括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处理问题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学校是信息教育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树立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及能力。

第五篇: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信息素养分析与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该文通过介绍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 信息素养 策略 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的价值日益突出,一个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及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即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将影响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素养是每个学习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试从远程教育视觉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时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使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人们的职业与岗位变动更加频繁,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在信息社会中获得发展与竞争的优势,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不行的。

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高科技知识、高素质人才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核心,这一形势要求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导致相当一批学生缺乏创造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而素质教育不同于以往教育,注重在个人能力开发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一个人的信息素养正是未来信息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之一,是一个人能够继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需要。终身教育这种观点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信息社会里,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可以说,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在信息社会中及时地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广泛意义的学习活动。

二、远程教育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当今网络化社会逐渐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导致人类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计算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传统的“灌输”知识,而是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建构知识。远程教育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完全可以使其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利用远程教育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意识的穿插一些跟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的内容给学生观看,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3.提高学生信息分析、信息应用的能力和加强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垃圾,因此,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信息群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依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对所使用的软件工具和信息系统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明确它们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有针对性创造地完善信息系统的功能。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不仅能体现科技应用的正面效应,同时也能折射出人类道德的负面阴影,如网络病毒、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等,对青年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负作用。因此在远程教育环境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在通过互联网交流信息的时候,对社会和他人要负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行为不危害他人的利益,并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4.加强学生的信息协作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任务驱动下的学习目标应该能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广泛交流,应该能让学生借助小组讨论协商甚至基于网络漫游,广泛接受各种意见建议,交流观点,共享集体智慧成果,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学会合作。远程教育就给学生提供了这种协作学习的平台。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和联系,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在更高认知层次上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正面临着,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在远程教育这个主阵地上努力实践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李立新.成人教育应重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3]张义兵、李艺.“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2002,(3)

[4]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5]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6]文焕.论信息素养与我国的信息教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02,(8)

下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初探论文

    信息素养,是指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完整的信息,通过确定对信息要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明确信息源,采取成功的检索方式,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从而......

    信息素养----论文(5篇)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经过几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我......

    在赞美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在赞美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上洋小学洪锦丽 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

    化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化工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对其职业素养的养成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整体到具体的将体育教育教学与化工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联系起来,从而完成化工专业教......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仅注重学生......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还没有离开学校,所学的东西就可能被淘汰。今天所教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终身受用是......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律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律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研究研究报告 南阳市第二十一小学课题组* 焦亚珂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律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和方......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宁阳二十四中 王见 一、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 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