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11章教育法规知识回答
第十一章 教育法规知识回答
考察 简答 单选 多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该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9月1日施行。
2、《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制定《教育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教育法》的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教育。
4、《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教育的性质、方针、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及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5、《教育法》规定,表明了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
6、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简答)答:在遵循我国宪法原则的基础上,我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
(1)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格、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5)国际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7、国家实行的基本教育制度包括哪些?(简答)答:国家实行的基本教育制度有:学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扫除文盲教育制度;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
8、义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简答)答:(1)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简答、多选)
答:(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0、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的权利包括哪些?(多选)
答:(1)按照章程自我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多选)
答:(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12、《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多选)
答:(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3、《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多选)
答:(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4、《教育法》对哪些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多选)
答:(1)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和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行为。
(2)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行为。(3)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4)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行为。
(5)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行为。
(6)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行为。(7)招收工作中徇私舞弊的行为。
(8)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教育者收取费用的行为。
(9)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和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
(10)违法颁布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行为。
(11)侵犯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育者、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的行为。
15、侵犯教师、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什么?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多选)
答:(1)侵犯教师、受教育者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2)侵犯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
(3)侵占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受教育者的财产所有权。
(4)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
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根据《教育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7、《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可分为三个方面:宪法依据、客观依据、政策依据。
18、制定教师法的重要意义: 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需要 教师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的需要
18、《教师法》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明确规定了《教师法》的适用范围。
19、《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简答)
答: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20、《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简答)答:遵守法规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思想教育义务、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保护学生权益义务、提高水平义务。
21、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简答)答:(1)必须是合格的中国公民。(2)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3)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4)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22、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22、教师法关于教师待遇的规定包括哪些内容教师工资待遇 ;教师津贴和教师补贴;教师住房;教师医疗保健待遇;还有对教师的养老保险、退休金、民办教师待遇问题做了规定。
22、教师的哪些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简答、多选)
答:《教师法》规定:“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并于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24、怎样理解义务教育的性质?(简答)答:义务教育史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5、义务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是什么?(简答)答: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6、义务教育的对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
27、《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的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简答)
答:(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动,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28、《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县级以上政府不得有哪些行为?(多选)
答:(1)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度、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2)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3)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4)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9、《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学校不得有哪些行为?(多选、简答)
答:(1)违反国际规定收取费用的。
(2)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
(3)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4)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5)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6)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30、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教育经费保障提出了哪些明确目标?(多选)
答:其中,各级政府应当确保教育经费“三增长”,即: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义务教育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了哪些规定?(简答)
答:(1)规范教学内容,防止教学过于偏重智育的倾向。(2)严格课程管理。(3)明确考核要求。
32、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发行提出了哪些措施?(多选、简答)
答:(1)减少教科书的种类,保证教科书质量。(2)降低教科书的成本。(3)防止利用教科书非法牟利。
******************************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于2007年6月1日起施
行。
34、《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简答)
答: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5、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简答)
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36、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简答、多选)
答:(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
(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6、《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应该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
(3)学校应当根据示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4)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5)学校幼儿园等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6)学校以及保育园等应该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7)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等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等预案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8)学校对未成年人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知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9)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酵母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执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3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规定主要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
3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2008年9月,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的。
38、《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简答、多选)
答:(1)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4)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5)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39、《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简答、多选)答:(1)“爱国守法”,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39、《规范》中对“爱国守法”是如何规定的? “爱国守法”的具体内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39、《规范》中对“教书育人”是如何规定的?“教书育人”的具体内容是:遵行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
41、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简答)答:(1)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面临新的机遇,也要面临严峻挑战。(3)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4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简答)答:(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简答)答:(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教育学、教育法规单选题
教育学单选题
1人们普遍把欧洲
2中世纪大学围绕文、法、医、科四科来组织教育其中文科是基础课
3.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4.高等教育的由谁来掌握取决于5.6.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7.8.是人力资本论的代表
9.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中世纪大学是培养的职业学校19世纪初洪堡柏林大学确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明确将作为大学的重要的职能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或者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具有
15教育目的是一种16从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来看,两者是一般与的关系。
19在近代,针对大学中功利主义的倾向,提出人文教育思想。
21社会本位观的代表是根据高等教育可分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教育
24根据通才教育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博雅教育;也是一种自由教育根据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可分为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27马丁.特罗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高等教育处于英才教育阶段
28马丁.特罗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50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教育阶段
29瑞典教育家 30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避免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
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模式的代表是
3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模式的代表是3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模式的代表是34私立和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模式的代表是
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现代的确立
36学位授予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37教师职务的设置的总体原则是
38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是39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代表是法国
40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代表是美国
41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代表是德日英
42欧洲大陆高校管理模式以 43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相对强大
44中国高等学校基本确立了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5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应适当注重与行政管理的分离
47科类、专业结构是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48形式结构是指不同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50高校专业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51学指导文件。
53最先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
54在我国,1862年创办的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1兴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普遍推行 5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提出报告学会生存,指出要‘
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活动
教学测量是一种的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
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教务处组织
61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归根结底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运动实现的教育法规概论单选题
1.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而制定的教育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2.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为 1995年3月18日通过
3.部门教育规章由制定,其效力低于宪法、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法规。
4.义务教育法是近代教育立法以来出现的教育部门法
5.我国于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我国于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7.我国于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8.我国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由
10.在教育法规中,数量较多。
11.教育法规与政策都决定于具有共同目的12.必须坚持
13.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学校具有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14.独立设置的学校一般具有
15.登记注册制度适用于
16.审批、备案等环节。
17.教育法规定的所谓 ‘应当履行’就是18.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制度
19.教代会应有学校各方面代表,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代表总数的70%
20.等方面的内容,从政策上、过程上、结果上向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公开的制度
21.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2.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23.是指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和教师管理权限,按照法定的考核内容、原则和方式,对教师进行考察并作出客观评价的制度
24.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教师工作与服务的学校
25.26.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教师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27教师申诉制度是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28教育行政诉讼的前提是要先提起
29.在我国原则上行政赔偿请求人必须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首先通过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第三篇:教育学二三六八九章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③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人才和知识的需要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②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国家政权力量、经济力量、意识形态)
③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④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3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①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④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④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
(1科学技术促进了教育的科学化;2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3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4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教育在科技中的作用:①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技术的功能 ②教育具有创新科学技术的功能。总之,科技与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5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②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③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④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1995年就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6 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③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7 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②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③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④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8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①教育观念现代化。②教育目标现代化。③教育内容现代化。④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⑤教师队伍现代化。⑥教育管理现代化。⑦教育设备现代化。⑧教育制度现代化。9试述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A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B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地位;C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D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②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A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B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C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D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E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F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现代教育的历史
传、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来实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9.遗传素质作用的性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主动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
10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1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2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1辨析遗传决定论。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为: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②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胜利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此,片面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认为人的发展是有遗传素质决定的,是不正确的,就会陷入“遗传决定论”的错误之中。
12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① 社会环境对人发展作用的表现:A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很大。B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和机遇等。C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②主要社会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A家庭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B大众传媒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个人们带来丰富的信息,开阔人的视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13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这是由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
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组织性和系统性。②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③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①加速人的发展 ②发掘人的潜力。③提升人的价值。④健全人的个性。14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①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②只有正确处理超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地成效。③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
15辨析教育万能论,此框架还适合遗传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等话题。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把教育是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人的结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与促进作用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他的主导与促进作用也是不可能的。16如何把握人的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在同样的智力水平与环境、教育条件下、不同的个体发展不一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环境与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再好的条件,多不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如何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很重要,这也是教育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17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过度保护型、过分干涉型、严厉惩罚型、温暖理解型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1681年,法国基督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成为师范教育的开端。
③教师要懂的思想指导、行为指导、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方法,改变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④建立学习、生活与心理辅导的机制
⑤ 教师自己要善于自主学习,努力保持心里的健康和身心快乐,在指导时才有说服力和示范性。10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好的研究者?
教师要成为好的研究者,需要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具体说,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程序和方法,注意收集与研究有挂的文献资料,注意研究过程和使用方法的规范性,尽可能与专家合作开展研究,或者争取专家的指导,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这样就能逐步成为教育研究者。11教师为什么要成为协调员?
教师之所以要成为协调员,主要是由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教育活动不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而是家庭、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共同的事业。在这个系统中,教师由于是教育专业人员,受过专门训练,因此他应该成为各种教育的中心人物,成为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发挥主要作用。1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集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A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过程,是在明确发展目标,做出发展规划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应是一个自主的过程。
B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若干活动和途径实现的。
C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体现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发展阶段的递进。1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教师参加工作后,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专业的发展:
A参加培训。B专业阅读:读书阅报仍是教师学习的主要方式。C网络学习D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 E教育考察与观摩F校本教研与培训 G行动研究 14学生的本质特点:①发展性②差异性③主张性④独立性 1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16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首先,从教师方面说,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就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其次,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3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7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里?
A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基本的表现 B独创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C创造性,这也是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8辨析在教育史上,关于学生地位的两种不同观点
持教师中心论的人,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指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只是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略了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过分扩大了教师的作用。持儿童中心论的人,观点也是片面的,他强调了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忽略了学生也是教育的客体,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分扩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进行的
9论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以获得间接的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一方面,学习间接经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必须以学习经验为主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这也是由学生的特殊任务决定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继承已有的认识成果,把他人的转化为自己的,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另一方面,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考试、学习参观等实践方法,获得直接经验。总之,我们既不能只重视书本知识,忽视直接经验;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要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10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的,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他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他能够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B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而且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如何组织进行教学,能够发挥主导作用;C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行为尚不成熟,缺乏人生经验。
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A学生是有主动性、积极性的人,他们能够反映客观事物;B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才能把老师所传授的变成是自己的。总之,我们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要把两者结合起来。11论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智力的过程,两者是相互统一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具体的素材;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一定的智力水平。
知识和智力是有区别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从教学活动结构看。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参与,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3)从传授知识的方法上看,采用启发式教学。(4)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既不能只强调教学训练的思维形式,也不能只重视向学生传授实际有用的东西,在教学中,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12论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是: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基础;其次,学习知识本身是一项艰难的劳动,通过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发展又为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3)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要注意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13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教学原则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提出有一定的依据。首先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制定的。其次,教学原则还受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基本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巩固性原则 ④循序渐进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6论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
4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美国的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就是这类方法)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①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系统地科学知识;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缺点: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讲授的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讲清难点,突出重点;②讲授的方式方法,要有启发性,不是简单灌输;③讲授的语言,要生动、通俗、形象、要清晰、准确、精炼、有条理,语速适当。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发现法。①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②分析、比较并提出探究动机 ③从事操作,验证假设
二、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设计适当,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学习条件;②教师对学生的不断提问要在思路上给予引领,并耐心等待;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手段:是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第九章 德育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四个基本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3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A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B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C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到灵魂和核心的作用,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照亮一切的光源。
4德育的任务: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地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品德心理 5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 6德育过程的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内容4德育方法
7德育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过程,矛盾是其运动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存在三个矛盾:①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②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③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得培养提高的过程;②德育过程四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9主要的德育原则:①方向性原则 ②知行统一原则 ③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④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⑤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要求:①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11德育的途径:①教学 ②社会实践活动 ③课外活动 ④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⑤班主任工作 ⑥志愿者活动 1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①说服教育 ②榜样示范 ③指导实践 ④陶冶教育(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⑤品德评价
第四篇:刻章相关法规
刻章应办理的有关手续
1、公民刻个人名字章手续:
只需出示本人身份证即可。
2、商店(铺)刻章手续:
需出示营业执照副本和负责人身份证原件。
3、企业单位公章的审批手续:
1)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需持上级单位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章样一式两份;
2)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参股股东中包括法人股的应持其中一家法人单位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章样一式两份;参股股东中无法人股,即全部为自然人参股的应由法人代表办理,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各一份,章样一式两份;
3)中外合资、合作企业。需持中方合资单位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章样一式两份;
4)外商独资企业。需持所在地对外经贸委员会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章样一式两份;
5)企业分支机构用章。需持企业单位介绍信,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副本,章样一式两份;
6)企业内设机构用章。需持本单位介绍信,并依经营范围设立部门。其中,单位党委、工会、人事、保卫部门用章需持上级单位相关部门介绍信。同时持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章样一式两份。
4、事业单位公章的审批手续:
本市市属各部、委、办、局(含相当局一级的公司),第五条 经营印章刻制的店户需变更名称、地址、负责人、经济性质等事项的,应按第四条规定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并在批准后三十日内,向原发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经营印章刻制店户歇业,应向原发证、照的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缴销《印章刻制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六条 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经营印章刻制的店户开业或变更登记后,要及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
第七条 经营印章(不含私章)刻制的店户,必须严格遵守如下制度:
(一)凭证刻章制度。要指定专人负责承接业务,凭公安机关核发的《刻章许可证》刻制。收回的《刻章许可证》和《取印凭单》要妥善保存(保存期三年),以备查验。承接刻制的印章不得发外加工;
(二)印章刻制管理制度。要严格按公安机关核定的数量、规格刻制,不得使用承制的印章,要分别指定专人保管印章成品、销毁印章废品;
(三)领取制度。领取印章,要查验《取印凭单》和领取人的工作证或居民身份证,取印人应在《取印凭单》上签名。逾期三个月不来领取的,应造册登记,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八条 经营印章刻制的店户及工作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法律,不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泄漏国家印章刻制机密。要积极协助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印章刻制管理和查缉违法犯罪活动。发现违法犯罪可疑人员,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不得包庇犯罪分子。
第九条 凡需刻制印章的单位(含个体工商业户),必须持上一级单位出具的证明或营业执照,到所在县公安机关申领《刻章许可证》,凭《刻章许可证》到印章刻制店户刻制。
县以上党政机关刻制公章和业务专用章,应持《刻章许可证》到指定的店户刻制;跨县刻制的,应到刻制地的县公安机关换发《刻章许可证》再到指定的店户刻制。
第十条 部队行政机关、党团组织及带有部队名称的企业事业单位,需到地方刻制公章和业务专用章,需持广州军区授权的军以上单位军务部门或组织部门出具的介绍信,到当地县公安机关指定的店户刻制。非指定刻章店户,不得承制部队印章。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印章,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规格刻制。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华侨企业、港澳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印章,可参照同级企业事业单位的印章规格刻制。有价票证专用章,应采用特殊章形、规格,由使用单位与所在地公安机关商定。
刻本单位的公章应至工商行政部门,而非公安机关,企业刻本单位公章公安机关无需过问。
但如果企业经营项目的是刻章,则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特种行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
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予以取缔。
取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以吊销许可证。
刻章企业必须到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后方可企业,否则便违反上述条规而受到处罚。
印章治安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印章社会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村)民委员会和各议事协调及非常设机构的印章刻制、建档、变更、缴销等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印章指公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名章。
本办法所称公章是指国家权力、党政机关、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村)民委员会和各议事协调机构及非常设机构的法定名称章和冠以法定名称的合同、财务、税务、发票等业务专用章。
本办法所称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名章是指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村)民委员会和各议事协调机构及非常设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及其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名章。
第四条 公安机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对印章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印章管理安全规范化和信息科学化。
第二章 印 章 管 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买卖印章,不得非法制作、使用印章。
第六条 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机关、团体的印章制发,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机关、团体的各级组织、机构需要刻制印章的,由制发机关的印章管理部门开具公函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即办理并出具准刻证明。
第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和各协调机构及非常设机构需要刻制印章的,应当凭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的刻制证明和单位成立的批准文本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准刻手续。
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应当凭登记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到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准刻手续。
办理准刻手续的经办人员,需持刻制单位的委托证明和本人身份证明;办理人名章准刻手续的,同时提供名章所刻人名的身份证明。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准刻手续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出具准刻证明;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需要到外省、市、县(区)刻制印章的,凭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及有关申请材料,到刻制地同级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
第十条 需要刻制印章的单位应当到公安机关批准的刻制单位刻制;刻制单位将刻制的印章向公安机关办理印鉴备案后,方准启用。
第十一条 需要更换印章的,须公告声明原印章作废后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重新办理备案或准刻手续。
印章遗失、被抢、被盗的,应当向备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机关报告,并采取公告形式声明作废后,按照前款规定重新办理备案或准刻手续。
第十二条 印章规格、式样、印文和质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刻制的印章可以并刊汉字和相应的民族文字。
印章不得单刊外文,因工作需要可中、外文并刊。
需要刻制中、外文并刊印章的单位除持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证明、文件外,还应提出书面申请,并到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
第十三条 需要刻制印章的单位,只能申请刻制一枚单位法定名称章。
需要刻制套印章、钢印章的,依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和各协调机构及非常设机构印章实行年审制度。
第十五条 印章停止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印章全部交回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封存;逾期不交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收缴。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对交回和收缴的印章要登记造册,并于十日内送备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交回和收缴的印章,需预存两年,无特殊情况的,预存期满后予以销毁。
第十六条 有历史纪念意义需要长期保存的印章,由收藏保存机构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公告,批准后可不予销毁,由申请单位收藏保存。
第三章 印章经营单位管理
第十七条 经营本办法所指的印章业务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经营场所和设施符合国家消防和治安管理的规定;
(三)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无诈骗、招摇撞骗、伪造印章等违法犯罪记录;
(四)符合公安机关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资质条件;
(五)设有印章保密工房和成品保管仓库。
第十八条 经营印章业务的单位不得将印章业务转包他人经营。
第十九条 承接刻制印章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应查验公安机关出具的备案或准刻证明;
(二)登记委托刻制印章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办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证号码,按照规定逐项登记印章名称、式样、规格数量,并保存五年,以备查验;
(三)指定专人负责承接印章业务,保管制作的印章以及销毁作废章坯;
(四)对超过三个月无人领取的印章,应当登记造册,送交原备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机关处理;
(五)每月10日前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印章制作情况。
第二十条 从事印章经营业务应当在批准的固定场所内进行。
第二十一条 经营印章业务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治安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本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
(一)教育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制定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监督从业人员认真执行承接刻制印章查验证明和登记工作;
(四)对公安机关检查发现的治安隐患及时整改;
(五)发现涂改、伪造备案或准刻证明等可疑情况以及案件线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第二十二条 外商独资、中外合作和中外合资企业不得经营本办法所规定的印章业务。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经营印章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定期对经营印章业务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治安隐患,限期整改;
(二)发现可疑情况或者案件线索,依法调查处理;
(三)依法对经营印章业务的单位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非法制作或者使用印章的,除收缴非法印章外,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非法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
买卖印章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未办理备案或准刻手续的,予以警告,并限期补办;逾期不办理的,制作的印章为无效印章,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对委托刻制单位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刻制外文印章或擅自刻制中外文并刊印章及违反规定刻制两枚以上单位法定名称章的,收缴违法制作的印章,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逾期或不进行年审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将印章业务转包他人经营的,收缴违法制作的印章,取消其经营资格,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违反前款规定的,对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查验准刻证明和履行登记手续的,对承制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处取缔。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对经营印章业务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予以警告,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伪造本办法规定的印章,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监督管理印章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应当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印章准刻证明的式样由公安部统一制定。
第三十五条 印章载有密级信息的,可由印章制发单位自行建档保存。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公安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施行。
第五篇:教育法规知识问答
1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教育的性质,方针,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及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内容。教育法 规定的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是想,道德,纪律,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和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脚教育制度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执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去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府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3义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有合格教师
又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等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我那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履行那些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教育教学权
学术研究权
学生管理权
报酬待遇权
参与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
7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遵守法规义务
教育教学义务
思想教育义务
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保护学生权益义务
提高水平义务
8取得教师资格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必须是合格的中国公民
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数字和道德品质
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9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哪些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故意不完成急哦阿语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与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怎样理解义务教育的性质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是什么?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治理,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义务教育的对象是那些人?
适龄儿童和少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岁。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的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师再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僧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高级职务。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学校不得有哪些行为?
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
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
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对教育经费保障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
各级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招标转拨付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的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各级政府应当确保教育经费“三增长”,即: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那个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小学生人数平均出的义务教育费用足部增长,保证义务教育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在以上基础上对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收取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新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 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做了哪些规定?
规范教学内容,防止教学过于偏重智育的倾向。第一,在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二,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社个开展社会实践,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严格课程管理。第一,学校和教师应当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得违反课程设置方案增加或者删除课程。第二,学校应当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体育,艺术和综合实
践的教学活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明确考核要求。第一,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应当综合考察其完成培养学生的情况,不得仅以升学作为考核标准。第二,对学生的考察,应当综合考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情况,不得以考试成绩代替全面考察。第三,义务教育督导不得对学校进行评比,不得以升学率作为督导标准。未成年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
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与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倡导性要求与进行性规定相结合他律和自律相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爱国守法,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观念。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