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19-05-13 08:2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

第一篇: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

自1979年教育部提出在高等院校重新开设教育哲学这一门学科以来,教育哲学在经过三十几年的冬眠期后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关教育哲学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版,其中较有影响的如王坤庆的《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黄济的《教育哲学通论》、桑新民的《当代教育哲学》、陆有铨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等。此外,成百上千的相关论文也先后在各类教育期刊上发表。这些都说明教育哲学这门学科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回顾教育哲学近三十年的发展,让人悲喜交集。喜的是教育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理论上,主要研究了教育本质,教育观等方面的问题,并注重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理论,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实践上,教育哲学对教育改革及教育政策的推行起了积极作用。悲的是,教育哲学并没有发挥其批判作用,尚不有很好地解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没有表现出该门学科特有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跟教育学的其它学科有许多重叠交叉的部分,这些都需要教育哲学工作的继续努力。下面我将首先对教育哲学近三十年所研究的内容做一些总结,然后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一些预测,最后谈谈我对该学科的一些思考。

一、历史回顾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科建立之初,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是该学科的学科界定以及其研究对象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应该是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中的问题。但是对于应研究教育中的什么问题,怎样去研究大家说法不一。黄济教授认为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以理论上的阐明”,他一再强调教育哲学就研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但对于教育中的“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予以解释说明;桑新民教授认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教育领域中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更加注重哲学的思辨在教育中的应用;王坤庆教授则认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教育价值。虽然大家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分歧,但是学者们却都肯定哲学在教育哲学中的地位,都注重哲学的方法论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

学科一经确立后,便开始对教育领域中所谓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研究。

教育本质问题曾一度成为教育哲学中的热点话题,学者就教育本质是什么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讨论起初是围绕教育的本质属性应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来展开的,到后来发展到讨论教育的“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来缓和前面的矛盾冲突,于是讨论的话题从教育的本质属性转到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应重点发挥其哪方面的功能——是发挥其对社会的作用还是发挥其对个人的作用,是发挥其对精神文化传递的作用还是发挥其对物质生产的作用。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郑金洲在1996年第3期的《教育发展研究》期刊上发表的《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中详细地总结了该论争的来龙去脉,体现了学者们在此问题上的研究成果。

被王坤庆教授认为应该成为教育哲学研究对象的教育价值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在关教育哲学的著作中常常能看到作者会花大量篇幅来研究教育价值问题。对于教育价值的研究,学者们一般采取先述后评的方法,即先对中外学者对待此问题所持的观点进行分类,一般是将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在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而教育的个人价值在于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后对各类价值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是中庸的,即主张既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又能忽视教育对个人的发展价值。

此外,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也是很多的。因为教育研究者都认为教育观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论高度,因此,研究教育观,使教师的教育观时刻得到更新就成为了教育研究者的重大任务。而学者们研究教育观的角度和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学者将教育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来对其进行

分析。如于伟在其2006年所作的《现代性与教育》一书中介绍了现代的一些教育观,如理性教育观、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实用理性和科学理性教育观等,并就每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展开了论述。书中还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将其对现代教育观的批判做了详尽的阐述,其理论性程度较高,分析得较为透彻。而有的学者如刘庆昌则将教育观分为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式观、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这四方面来研究。这就将教育观细化了,使其具体涌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随着教育哲学不断向教育具体领域研究的深入,后一种对教育观的研究方法应该会越来越常用。对教育哲学的研究还涉及到对于道德教育和知识观等问题的研究,在这里就不作详细说明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教育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的。当然,还有一些学者就教育哲学本身的一些理论建设问题及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然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相关刊物上。

同时,教育哲学近年来注意关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热点问题,注重其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这可从这几年来教育哲学年会的主题中看出来。如04年年会的主题是“变革时代教育哲学研究的新视域”,就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问题展开了讨论;06年年会的主题是“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教育哲学反思”;08年的是“教育中的民主问题”。这些主题都是教育在最近几年中新出现的较有争议的话题。

二、展望未来

对于方兴未艾的教育哲学,它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它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1、教育哲学将会越来越关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随着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深受其影响,教育哲学也不例外。在这个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里,教育哲学要想谋求其生存空间就必须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而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将能给教育带来有效而明显的作用。此外,现今哲学的发展趋势也是从“大写的哲学”到“小写的哲学”,从“抽象的哲学”到“具体的哲学”,哲学本身也越来越注重其实用性,而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应用学科也不得不跟随哲学的潮流发展。

2、教育哲学将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理论建设。教育哲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要想对其它学科进行指导,它就必须本身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拥有自身所特有的研究方法。而当今的教育哲学并没有这方面的扎实的理论基础。

3、教育哲学的发展将走向国际化。由于现今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教育哲学要想获得发展就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多与国外学者交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我的思考

看了这么多的关于教育哲学的书和文章,感觉到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很杂,对于教育中的各个方面似乎都有涉及,却又都研究得不够深入,没有自己特有视角,也没有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我个人认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缩小一点,就像王坤庆教授所说的那样就只研究教育价值也不是不可以。另外,很多学者在探讨某一问题时都是采取温和的态度,用折中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很少能看到一些“偏激”的观点,比如前面谈到的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取向问题,大家都是主张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没有只执一端的,好像都担心走极端。也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学术界很少会出现针锋相对的局面,大家都是各自为政,互不侵犯,我想这也是教育哲学的批判作用在中国缺失的原因吧。此外,我个人认为对教育的预测功能应该是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上,它应该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因此,教育哲学应该要能够沉得住气,静下心来搞理论研究,不要一有风吹草动便跟着浮躁起来,否则,它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了。

彭婷 2007210646

第二篇:长江港口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长江港口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长江港口以其坚实的步伐,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华秋实的年轮。三十年来,经过几代港口人的努力,长江港口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方针的推动下,长江港口上台阶、迈大步,一年一个样,三十年大变样。

一、港口发展成效显著

1、港口生产持续增长,连创新高。

在长江沿江腹地经济旺盛的运输需求带动下,长江港口生产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资料显示,1978年,长江港口吞吐量总计尚不足0.8亿吨,经过30年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振兴,港口生产年年攀升。“十五期”以来,长江港口吞吐量以年均22.12%的速度增长,2007年迈上了9.18亿吨的新台阶,是30年前的11倍以上。近几年来,新一轮长江港口大建设、大发展的帷幕已经拉开,长江干线各主要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形势喜人。港口行业在保障长江流域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长江港口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涌现出了一批骨干港口。截止到2007年,已有苏州、南通、南京三港的货物吞吐量突破了亿吨,成为全国内河港口首批过亿吨的大港,另有10多个长江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超过了千万吨。

改革开放30年来,港口的集装箱运输发展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繁荣。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始于1976年,经历了试验、起步和发展阶段。在三个发展阶段中,航线由原来单一的内贸线发展到今天的内支线、外支线和内贸航线。箱型由国内5吨箱发展到今天20、40英尺的国际标准箱,运输方式由以顶推船队运输为主发展到今天大型化的江海直达、滚装、自航船等多种运输方式。从1984年至2008年的25年间,长江干线开展集装箱装卸业务的港口由6个发展到20多个,运量较集中的港口均已建成集装箱专用泊位,少数港口外贸码头、件杂重件码头兼顾集装箱装卸业务。据统计,1983年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只有2.68万TEU。2007年达到554万TEU,为1984年149倍,25年平均递增速度为24.87%,呈快速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港口集装箱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均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据统计,上海港外贸集装箱除本地箱源外,约90%来自长江流域,内贸集装箱箱源中近60%分布在长江流域港口,内支线运输货源中长江流域地区占总量约80%。

2、港口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港口供需矛盾得到极大缓解。

港口建设成果显著。建国初期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长江港口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据统计,从1949年至1980年,长江港口建设投资总额仅为6.32亿元。“六五”期间(1981-1985年),长江港口建设总投资为2.01亿元,新增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753万吨/年。“七五”期,交通部贯彻国家强化沿海和长江两条经济发展主轴线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建设长江主通道的战略方针,开始着手解决长期以来干流水运要素之间的比例失调问题,加强了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1986-1990年,长江港口建设投资总额为6.27亿元,新增泊位25个,新增吞吐能力1038万吨/年。进入90年代,港口建设作为长江干线的重点,在“八五”期继续得以强化,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1.8亿元,新建、扩建货运泊位29个,新增吞吐能力1214万吨/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港口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九五”期,长江干线港口建设又陆续完成了一批改、扩建工程,完成建设投资约15亿元。“十五”期港口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完成投资达68.02亿元,新建和改造码头泊位102座,其中万吨级泊位11座,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4011万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42.2万TEU,新增汽车滚装能力64.9万辆。

进入21世纪,长江港口发展驶入快车道,并重点完善了煤炭、矿石、集装箱、滚装等一系列专业化泊位建设和库区复建工程,使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目前长江干线生产用码头泊位数4640个,综合吞吐能力10.3亿吨,万吨级泊位255个,集装箱专业泊位53个,综合通过能力706.74万TEU。

在长江港口码头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港口运营技术设施得到改善。1978年前,长江港口的主要生产设施简陋落后,有的港口甚至靠人拉肩扛装卸货物。码头前沿最大的起吊设备仅为5吨。如今,长江港口装卸设备、运营设施无论从种类、装卸能力都取得长足进步,装卸设备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进程加速。随着一系列先进港机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港口码头的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3、港口功能得到了拓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前,从长江港口进出的货物,大多以装卸零星的散件杂货为主。港口功能主要集中在客货运输换装和中转业务,为港口所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服务。如今,长江沿线港口功能由客货运输换装和中转,逐步向装卸、仓储、运输、工业、商贸、旅游等多元化功能发展,在促进沿江地区经济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长江流域扩大对外交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长江沿线港口所在地城市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在港口周边腹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成为长江流域水运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长江港口建设物流园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开发区成为港口和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江港口在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基础上向包装、加工、仓储、配送、提供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功能延伸。

随着长江港口码头功能的日臻完善,长江港口接卸的货种也不断拓展。除传统矿石、煤炭、石油等大宗物资外,集装箱、液体化工、散装水泥及粮食、滚装运输等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系统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较低的五大港口运输系统:一是由南京以下长江港口为中转港,提供长江沿线大型钢铁企业的专用卸船码头和公用卸船设施组成的铁矿石运输系统;二是以海进江以及长江“三口一枝”为主的煤炭中转港,提供长江沿线大型钢厂、发电企业专用卸船码头和公用卸船设施组成的煤炭运输系统;三是依托长江沿线中石化企业,提供专业化石油装卸船码头石油及制品的油品运输系统;四是以上海、南京、太仓等干线港为主,其他长江支线和喂给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五是以重庆港、宜昌港为主要输入、输出中转港的滚装运输及物流系统。

4、港口布局更加合理,港口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各港口之间各自独立发展,相互之间没有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分工合作关系,整体合力发挥不够,影响长江水运优势发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长江港口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立足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本企业的市场定位,加强相互协作配合及资源整合,共同谋求双赢或多赢局面。近几年,长江港口资源整合已经悄然而生,重庆市辖区重庆港、涪陵港、万州港三港已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了新的港口物流集团公司,标志着长江港口资源整合全面展开。目前,上海港推行的长江战略,主要以集装箱运输为切入点,相继与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江阴等港开展合作,先后合资组建了集装箱码头公司、物流公司和内支线集装箱运输公司,从而形成了从长江上游到下游的集装箱装卸、运输、代理一条龙服务的支线运营网络和喂给港群,实现了长江流域与沿海地区集装箱业务及港口资源的整合,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下游苏州港通过对苏州市所属张家港、太仓港、常熟港三港实行资源整合一体化而形成了苏州新港,使苏州港一跃成为亿吨级大港,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经过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长江已经基本建立了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一般港口三个层次的港口。形成了四大港口群,即四川三峡库区港口群、湖北武汉地区港口群、安徽芜湖地区港口群、江苏南京等长江三角地区港口群;港口群的形成及港口资源的整合,使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实现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格局,增强了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水路运输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与《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已获国务院审批实施。两部规划共同构成了我国港口较为完整的长远发展规划体系,更有利于促进长江港口布局进一步优化和长江水运跨越式发展。

5、港口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为港口发展注入巨大动力。

长江港口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长期成为困扰和制约长江港口发展的瓶颈,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下游少数港口企业开始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借助资本市场将企业做大做强。2001年11月,遵照国办发[2001]91号文件精神,长江港口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一港一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推进港口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港口法》出台,为长江港口企业大规模利用社会资本建设港口,提供了机制和法律保障。较短几年,出现了多种资本争相投资长江港口码头建设喜人局面,解决了长江港口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老大难问题。国内一些大型航运企业和国外码头运营商如中远、中海、马士基、和记黄埔、香港保华、香港远航等一大批外商也纷纷投资参股长江港口业,选择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回报率的集装箱码头,与此同时,长江港口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步伐加快,港口核心经营资产已改制为多元化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如重庆港

九、芜湖港储运公司、南京港集装箱公司已成为上市公司。南通港、宜昌、池州、安庆港所属企业与香港保华、香港远航合资经营,江阴港正在为民营企业上市作准备。武汉、九江港务集团已先后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实现联合。长江许多国有独资港口企业已经实行了公司制改革,这种动向预示着今后长江港口企业间以资产为纽带的合资、合作经营、参股、联盟等活动将进一步活跃。

目前,长江港口已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港口建设投资方式已经由单一的主要由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政府投资、地方、企业筹资、利用外资、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形成了投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机制,有力促进了长江港口的发展。

6、港口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港口管理体制不顺,港口政企不分,政出多门,港口法律规章不但数量少而且相互冲突,严重影响港口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

二十一世纪初,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部在总结我国港口多年建设、管理经验和借鉴国外港口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化长江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举措,实行港口彻底下放地方,政企分开,进行了港口理货、引航体制改革等。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港口改革配套规章和措施,这对加强港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改善投资环境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促进了港口发展。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了地方和中央对港口管理的关系,充公调动了沿江地方政府支持港口发展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港口集疏运供给能力、运输费用、服务水平和便捷的通关体系以及信息平台的建设,使港口发展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参与市场竞争力水平显著提高。

港口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2004年《港口法》的施行,标志着以此为龙头法、其他法规和部门规章为组成的港口法规体系的建立,使港口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为港口政企分开、新管理机构和新机制的创建、港口经营秩序的规范、港口配套改革以及港口企业深化改革指导等工作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法律保障。

二、30年长江港口发展的主要经验

回顾长江港口建设30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成绩,主要经验有五个方面:一是港城良性互动,共创双赢发展。港口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港口的繁荣,各级领导都始终把港口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二是加强宏观调控,规划管理,重视港口建设的合理布局,树立了长江港口建设一盘棋的思想,明确了长江干线主要、重要和一般性港口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地划分了港区功能,并对长江干线主要货种的运输系统进行了统筹规划,使港口建设有序发展。三是不断加大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在统一港口规划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地方、企业积极性,采取国家投资、地方、企业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建设港口基础设施,缓解了港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四是理顺了港口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港口企业进行改制。为港口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运输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发挥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作用。五是依靠科技进步,广泛采取了新工艺、新装备,大力提升港口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创新能力,为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港口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港口发展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港口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过去,长江港口人倍加自豪,放眼未来,长江港口发展潜力巨大。

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东部沿海共同构成我国“T”字型的经济发展主轴线,是东、中、西三大区域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是长江沿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是推动长江港口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重化工业迅速发展,带来具大的交通运输需求。近年来,长江沿线各主要省市GDP连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沿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包括集装箱、汽车滚装、石化产品在内的专业运输逐年增加,特别是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增幅较大,运输需求十分旺盛。

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江水运资源十分丰富,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轻、能耗小的特性;长江干流航道具有通过能力大、运输成本低、适于规模化运输等优势,具有通江达海运输的条件。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条件下,长江水运更能克服道路等运输条件限制,适合于矿石、建材、钢铁、石油及其制品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以及大件、重件和危险品运输。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2020年,长江干线(含江海直达)货运量将达13·5亿吨和19亿吨以上。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长江港口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定要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适应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满足国家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着力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并与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建布局合理、衔接畅通、便捷高效、辐射力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在共同和谐发展中,发挥比较优势,求得自身新一轮发展。

为此,长江港口未来的发展,一是应继续加大长江干线港口建设力度,建设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外贸进出口原油、铁矿石运输系统;安全可靠便捷的煤炭运输系统、功能齐全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和临港工业结合的物流园区,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和装备服务水平。二是加快港口结构调整步伐,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充分利用港口现有设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港口技术改造力度,通过专业化改造和信息技术,提高港口有效供给能力,积极推动老港区功能改造,整合低效码头资源,利用市场手段提高服务能力。适应专业化、大型化和集约化运输发展需求。三是整合资源,发挥港口群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大的环境下,应打破行政界限,加大港口间资源整合力度,优势互补。加强地区间联合,促进共同发展,着力提高港口整体争竞力。四是依托港口城市,利用产业转移机遇,发展临港工业,建设特色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形成综合运输枢纽和现代港口物流中心。五是加大港口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推广交通运输部推广的港口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增加投入,改善港口作业环境,增强港口发展后劲。六是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创新发展,提高港口设备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培养高素质管理经营人才,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七是切实加强企业安保工作。建立港口安保长效机制,创造执行有力、监管有效、平稳有序的港口安保环境,促进港口健康和谐发展。

第三篇: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回眸辉煌的30年,有数不清的丰功伟绩,有数不清的沧海桑田!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

1978年1月1日,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中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1992年,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2005年,中部崛起在两会期间被高调提出。同年,浦东获批首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是在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背景下,中国为全面开放及深化改革谋划的下一步。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试点改革试验区获批。

2008年在百年不遇的南方罕见雪灾和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面前,中华儿女们众志成城,击败了种种困难。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自从许海峰摘得奥运首枚金牌之后,中华体育健儿自告奋勇,在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靠着这股力量,中国荣幸地成为了二零零八年奥运会的举办国家,中华人民也成为了奥运的主人。同时,也向外国人证明了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神

七、神八在世界人民的欢呼声中,带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心愿升上了天空。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来,上海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成果辉煌,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 30年来,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实践。短短30年间,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此种进程的题中要义,即在于以真正的企业取代行政机构成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以真正的企业家取代行政官员成为经济发展的选择主体,这一转型的进程,推动着资源配置由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持续演进。30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伟大的发展进程,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近100倍。城乡居民储蓄则增长了7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我们也深知,30年并非完美无瑕。许多改革问题有待破题。腐败依然严重,贫富差距较大,资源日趋匮乏,环境正在恶化等等问题需要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全面配套的新一轮改革来解决。深化土地、资本、人力等要素市场的改革,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依然是改革的难题;此外,世界性金融危机给我国今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也许未来30年之路会走得更加艰辛,更加需要我们凝聚改革开放的共识、力量、智慧和信心。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再有30年,繁荣昌盛,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四篇: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

----2004-2005第二期学年总结

随着2004-2005第二学期的结束,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也顺利的划上句号。在这一学年里,我们系经过不断的摸索,从一棵树苗长为参天大树。回顾本学年,我就自身的问题和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一一汇报。

【2004-2005第二学期工作中的成绩】

1、毕业生教学档案的管理和修正:

在2004-2005第一学期的教学管理中,我们系一切从零开始,不断的揣摩和探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因此,在本学年中我系虽然毕业生达到808人之多,位居全校第三,且对于我系而言,毕业生的教学档案修正和处理又是第一次。但是,在本学年的毕业生教学档案的管理和修正中,我们秉承“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沿用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将毕业生教学档案一一落实到实处。

2、期末考试的安排和监考:

期末考试是大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大检阅。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下一学年的学习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期末考试安排,是促进我系稳定发展的关键。我系教务办公室根据教师教学计划和学生课程安排,合理利用教师、教室的不同时间段,将我系教师所任班级的考试细致认真的安排下去。

监考是期末考试的另一大事,为了确保学生能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场合下顺利的完成本学年学习的检阅。我们采取严格、严厉和严禁的态度,对每个学生都严厉要求遵守考场制度。因为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安排中,我系教务工作繁忙,加之学校事务较多,因此在监考中,监考人员严重不足,我系老师皆以大局为重,不顾身体疲乏,一周之内监考了十多堂考试,确保了期末考试的顺利完成。

3、毕业生资格审查和毕业证学位证的办理:

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系根据学校的规定,对每个毕业生的资格都进行了严谨和慎重的审查,确保没有学生因为资格审查的问题而导致其证件的发放。

7月1日,我跟随教务处到校本部办理毕业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其中,为了准确的办理其证件,我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对待工作,使我系毕业生的证件办理正确率达到100%,顺利的完成了学生毕业证件的办理。

【2004-2005第二学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本学年工作中,我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透过工作表现出来。

1、同事间沟通不够,工作进展不顺利:

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但是在工作中常常和XX老师发生争执,不懂得利用委婉的语气和委婉的方式进行沟通,从而导致在工作中进展不够顺利。

2、缺乏稳重、性格毛躁:

本学年,因为毕业生的事情较为繁多,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因而在工作中,当事情紧迫时,不能抑止自己的脾气,表现出性格毛躁的一面,不能保持应该有的持重。

3、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本学期,我出任XX级计维班主任,因而在工作中,有些时候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从而导致某些工作延滞,效率不高。因此在下一学年中,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达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目的。

当然,我还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XX老师和各位同事指出批评。

【对2005-2006第一学期工作的几点建议】

1、泾渭分明、各司其职:

在本学年中我们教务这一块,虽然分工比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做得不好。从而导致在教学工作中出现重复、吃回锅肉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因分工不明而出现失误时推卸责任。新的学年中,我们应该分工更加明确,避免吃回锅肉现象和相互推卸情况的发生。

2、次重分清、缓急分明:

2005-2006第一学期的工作中,我觉得应该把持住缓急分明、次重分清这条思路。这样,在开展工作中就能够避免避重就轻、主谓不明的问题,我们也能够及时、准确的干好我们的工作。

3、奖惩明确、责任连带:

在本学年中,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就没有规定有明确的责任关系。我以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将各项工作所带来的责任与工作挂钩,严格要求。这样我们应该严厉指出和批评工作中的错误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在开展某项工作同时就不用担心另一项工作的进展或者失误。

4、合理搭配、协调发展:

合理的搭配能够使工作中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协调发展则是正确处理各项工作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协调的精神,大家互补,做到协调发展、合理搭配,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以上建议谨为自己一时之想法,还不够成熟,还望XX主任指正。

这就是我2004-2005第二学期的工作总结,虽然不如人意,但我想终是我肺腑之言。我真诚的希望,在2005-2006第一学年中,我们的各项工作能蓬勃的开展下去,我们系在XX主任的领导下茁长成长。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07年11月22日,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区总裁兰德龙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宣布设立“励展中国奖学金“,据了解,这是国际展览主办机构首次在华设立会展类奖学金。

同时,全国上下关于会展教育的研讨会也逐渐增多,第一届全国会展教育年会于2006年3月10日-12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大会有来自全国30多所大专院校的代表及展览机构的代表,参加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刘宝荣副会长介绍了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议与展览专业委员会的情况,并宣布了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名单,《中国展会》编辑部参加了本次大会并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议与展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2006年在澳门展贸协会和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亚太地区旅游会展教育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澳门召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亚太地区会展教育的发展和合作。2007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长三角会展教育联盟,会议期间,成立了长三角会展教育合作机构,并达成了长期的合作机制。

会展资格认证培训教育体系开始起步,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率先在行业内启动了对会展人才的认证工作。由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世博人才认证中心合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是改革开放为中国会展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之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并在短短30年中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会展业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诸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会展业已经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发展态势,各类为展会服务的运输、搭建、广告等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喜人局面。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成都等城市的展馆建设日臻完善,同时由于具备在经济、人才、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这些城市的会展功能开始凸显,展览业蓬蓬勃勃、蒸蒸日上,占据了我国会展业的半壁江山。在这些城市的带动和示范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开始从沿海走向内地,从国内走向国际,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展业历史回顾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更是深刻地记录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中国目前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区域中心,三大城市在全国会展业市场占有率分别是北京25%、上海18%、广州占了8%。形成了三足鼎立、互相竞争的局面。总体而言,我国会展业从解放以来,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78年——1989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会展业迎来了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建国以来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蓬勃发展阶段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1982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部、外交部关于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关于接待外国来华经济贸易与技术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双双出台。标志着我国会展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开端。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与此同时,出国会展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贸促会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摊位式展览形式,改变了以往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贸分离的整体式展出方式,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从而使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这次展览,在中国出国展览业的阶段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86年我国最早从事展览器材开发、研制和生产的专业化公司中国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成立。1989年6月,深圳国际展览中心建立,拉开了深圳展览业的帷幕。自此,深圳展览业披上战袍,成为“正规军”,在全国率先走上市场化之路。这一时期中国展览业不论是出国展览还是来华展览,均作为配合新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手段,在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冲破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的企图,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作为中国会展业的萌芽时期,会展数量少,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把会展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经营意识尚未形成,会展从严格意义上讲大都不具备现代贸易会展的特征。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积累阶段(1990年——1999年)

中国会展业的产业化历程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目标的确立,随着金融、贸易和现代工业的聚集,我国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会展业迅速崛起,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比如,1990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1999年,举办的国际展会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各种国际级展览会为19类;而90年代之后举办的为40类。

国内最早较系统地研究展览的著作在1990年,在这一年中国农业展览馆协会组织编写了《展览学概论》,该书对展览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从而为之后的展览及会议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少量相关著作,影响较大的如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编写的《解放区展览会资料》,中国展览馆协会编写的《展览研究文集》等。1993年,潘杰撰写了《中国展览史》一书,同年湖北武汉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展览馆协会编写的《展览知识手册》;1994年,陈汉典等编著了《中国展览学》。

1995年我国首家中外合资公司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面世,是有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亚洲公司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国展览业内第一家合资公司,同时也是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的面世标志着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的开端。1996年2月12日,大连市政府决定成立大连市展览工作领导机小组。1999年,高交会馆成立,将展览业带进了新的时代。政府的全力支持让高交会成长为城市名片,同时也发展了礼品展、住交会等品牌展览,深圳初步形成了会展经济和会展城市。同时,1999年1月27日,林宁的《展览知识与实务》在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90年代末开始,全国明确提出将会展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的城市多达三、四十个:环渤海经济圈有北京、天津、大连、廊坊;珠三角则由香港、广州、深圳、东莞(包括其属下的厚街镇)等领衔;长三角除上海外,宁波、杭州、苏州、南京甚至更外围的合肥,都把会展业做为发展重点;西南地区中,最富经济活力的成都和举办过世博会的昆明势头最旺。总体来看,这个时期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积累阶段,会展数量逐渐增多,新的会展法规的颁布,展览器材企业的成立,国际展览的逐渐增多,展览中心的逐渐增多,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飞跃阶段(2000年至今)

从会展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来看,在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正在涌现出诸如“国际防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专业化国际博览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选择在中国召开,也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城市建设和会展水平的提高。国际商会年会、环太平洋论坛年会、亚太法官会议、国际引航员大会、APEC会议等700多个国际性会议在上海举行,为上海赢得了国际会议中心的美誉。

此外,中外合作办展也屡结硕果,继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北京成功合作举办了“中国卫生洁具、供暖及空调设备展览会”(ISH CHINA)和“中国汽车配件展览会”(AUTOMECHANIKA CHINA)后,双方又同上海市贸促分会合作,举办了“上海国际消费品博览会”(AMBIENTE SHANGHAI)。继中国贸促会9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博览会后,中国政府独立举办了本世纪最后一个A1类专业世界博览会明园艺世博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6个国际组织参加展出。

1、会展数量增长快,收益明显

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从展览规模看,北京为全国之最;从展会数量看,上海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市2000年展览会突破100个,2001年又有增加,而且展览会的面积不断增加。以北京为例,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由于地处国际贸易的商圈,展览会也不断,平均每年接展50个,若要在这个展览馆举办展览会则需要提前一年。2007年北京市会展活动规模化和国际化特征明显。2007年北京市宾馆饭店、场馆承接会议21.3万个,其中,接待国际会议8045个,同比增长18.2%;接待展览1366个,其中国际展览355个,占全市展览的26.0%,会展业年收入实现81.8亿元。2007年北京市专门从事各种展览活动的大型场馆展出面积达67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2007年,为会展活动提供各类专业服务的单位服务展会个数达8903个,同比增长15.8%。全年实现会议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5.1%;展览收入为21.5亿元,同比增长27.4%。奥运会之前,北京会展业在北京奥运规划总方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2005年到2008年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北京奥运财政的四年时间,大规模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使北京会展业提升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2、会展研究逐渐丰富,成果多多

2000年以来,会展理论开始越来越丰富,2000年中德合作的中国重庆海纳会展研究所(原重庆会展研究所)于2000年11月由留德学者应丽君女士在重庆创建。目前是中国展览馆协会成员单位。2000年底起,该研究所开展《中国会展业人力资源调查》,倡导会展科学研究,全力推动我国会展人力资源建设。

2002年1月,中国展览馆协会会同国际展览联盟等机构共同在我国现代展览业的策源地――广州举办了全国首次会展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展中展”,该次大会聚集了国内外一流的会展专业机构和最具代表性的会展职业经理人与专家教授,共同探讨了中外会展业发展的八大趋势与管理创新之路,并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该次高峰论坛暨“展中展”已成为中国会展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这是我国会展业第一次的系统理论总结和会展业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同年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教授培养毕业了我国第一届会展管理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间,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创办了《中国会展》与《中国展会》两部专业会展刊物;《旅游学刊》、《中国经济信息》等诸多学术刊物先后开辟了会展专栏,《中国贸易报》、《中国经营报》等权威报纸设置了会展专版,国内会展经济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中国我国关于会展经济的研究已经涉及会展经济的界定、区域会展业发展实践经验总结、中外会展业发展比较分析、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会展企业经营管理等众多主题。

2003年,中国大陆会展理论最早的研究者和全国高等院校会展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著名的会展活动策划大师和管理咨询专家马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和王春雷主编的的《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全书对会展业的发展历史、管理原理及具体方法做了深入的阐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主编了第一套全国会展经济管理系列教材,曾先后应香港会展协会和澳门展贸协会邀请作系列专题讲座,应中国贸促会等机构邀请在中国《展中展》论坛上作关于“中国会展业八大发展趋势、四大关注焦点和六大创新对策”的主题演讲;应上海、云南等省市政府邀请作会展项目策划和品牌建设等系列讲座,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会展人物”和“中国十大会展理论新锐”等称号。为鼓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举办具有国际规模和影响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和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商务部于2004年1月13日公布《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2008年6月5日,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国家标准委、商务部、科技部、文化部、教育部、贸促会等国家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全国各地会展协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展标委会工作内容涵盖了会展业对标准化工作的所有需求,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各类标准对象,涉及会展业从策划、搭建、运行实施到后续利用的全部产业链。

3、逐渐重视会展教育,资格认证正在起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推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多家高校开始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01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会展与广告专业,2002年,按浙江省高校招生计划录取87名学生。该专业共开设37门课程,其主干课程为传播学、市场营销、构成学、广告学、文案、灯光艺术、环境艺术、会展实务、网络展览、广告设计、模型制作、计算机制图技术、摄影、影视动画制作等。2002年8月,澳门大学开设《会展管理与实务》,应中百邀请,该研究所2002年10月在天津开设专题讲座《中国会展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与会展品牌规划管理》。2003年3月4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会展管理系,主任为刘大可。北二外会展管理系开设的课程包含三个层次:一是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法律、心理学等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二是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方面的核心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一般性经济与管理方面问题的能力;三是会展概论、会展经济学、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会展客户关系管理等会展方面的专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从事职业化会展管理的作,于2006年6月首批认定了高级会展师31名、会展师19名。此后,中国贸促会、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共同举办的“注册会展经理(CEM)”培训、中国贸促会与德国国际培训和发展协会合作的“赴德国展览管理系列培训班(MesseCampus)”等人才培训工作以脱产、半脱产、利用业余时间等多种多样的方式相继展开,培训内容包含了会展理论和实物操作等方面,取得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2008年9月,外经贸部对外贸易企业协会开始组织筹备国际商务会展等级考试,考试等级设,国际商务会展员、国际商务会展师、高级国际商务会展师等岗位考试。2010年前,只组织国际商务会展员专业培训考试。目前,中国会展业人才培训工作逐步兴起,会展人员资格培训认证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

经过30年代发展,虽然我国会展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会展业比较而言,显示出不成熟、不规范、不配套。

(一)产业松散,效益低下

我国会展经济产业要素松散、产业关联脱节主要表现为会展经济发展在管理体制、市场预测、宣传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没有实现良好的对接。这种产业要素的脱节直接导致了会展经济联动优势的发挥,大大减小了会展经济的连带效应。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群体中的边缘产业,其发展对于旅游饭店、航空运输、设计装饰、电子音像等行业都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的关联度高达1:9。而在我国会展经济最发达的京、沪、穗三地区,这种经济的关联度却只有1:6。

(二)结构失衡,分布不均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结构的失衡,一是供需结构的失衡。首先区域结构的失衡是指各省市的会展业发展水平相差明显但又不是真正的“重点突出,合理分散”,因为除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之外的区域会展中心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即便是上海、北京等主要会展城市竞争力也不够强。

供需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指国家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控制失灵,虽然全国的会展场馆数量在增加,但由于空间布局和档次结构的不合理,仍不能满足会展市场的需要,全国会展业普遍出现了“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问题,从而使我国会展业发展陷入了“规模不经济”的怪圈。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各地区会展业发展犹如“天女散花”,各省市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而很少有城市注重自身的区位、资源条件及市场环境。

(三)市场无序,管理落后

与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会展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首先是由于政府行为的不当介入。与国外会展业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几乎相反,我国许多城市的大型会议或展览都由政府主办,政府一方面对会展活动的具体运作干预太多,过多地插手展会的管理运作过程,政府机构繁杂的手续和非专业化的管理,极大地阻碍了会展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和会展业管理运作效率,导致了我国会展经济多头办展、重复办展、低层次办展等现象的发生。而另一方面政府在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促销等重要问题上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国内会展业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目前我国虽然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城市成立了地方展览协会,对我国会展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有所推进。但我国会展业目前仍然尚无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会展经济的行业自律机制、发展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功能都还很不完善,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会展业行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没有部门全权负责国际、国内会议及展览界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这既不利于提高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也无法协调各地展会的内容、层次和频率。

最后,我国会展业行业法规建设滞后是导致我国会展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已在《展销管理办法》和《关于在境内举办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决定》等会展经济发展规范出台的基础上,于2002年12月,终于由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我国会展业第一个行业标准《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和评定》。但从整体上来看,现行管理措施远远难以适应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会展经济市场秩序亟待整治,会展行业法规亟待健全。

(四)服务滞后,人才缺乏

我国会展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滞后。如目前在国内展会中,只有极少数展览会设立了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等客户服务项目。大多数情况下,参观商和观众在参加展览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展会后的情况也无从了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会展业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格局所导致。展会主办者既是策划人员,又是具体实施人员,从展品征集、宣传促销到展场布置、活动安排甚至为参展商提供住宿、饮食等服务均由同一批人承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展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会展业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目前我国的专业会展人才尤其是会展策划、装修与营销等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国内许多会展主办者对会展经济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会展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亟待提高。一方面,会展从业人员大都来自各相关行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工作技能,从而制约了我国会展业的办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非专业化的展会组织者对会展经济理解不充分,因而不懂得将会展活动与旅游等服务性行业结合起来,这不仅降低了会展活动的运作效率,还会影响参展商和观众对举办地的满意程度。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尽管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与自身的大国地位和资源条件极不相称,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会展业将赢得众多发展的契机。概括而言,中国会展业在未来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八大趋势。

(一)产业化趋势——全面对接,产业互动

会展经济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形式已经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会展经济所具备的产业化特征也日益明显。首先,会展经济的产业内涵不断延伸。从目前会展经济的发展来看,会展经济已经摆脱了以往单纯会议或展览的界限,其内涵逐步丰满起来,包括宾馆、餐饮、航空、旅游、物流、搭建、设计、布展等众多行业的大会展经济产业正逐步完善。其次,会展经济产业效益快速增长。通过充分发挥会展业在沟通相关行业信息、交流产品和技术、推进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旅游、宾馆、交通、通讯、运输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对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再次,会展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将为会展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日益显著,其创造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大。从国外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来看,会展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致为0.2%,而目前我国该比重仅为0.004%。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会展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达到0.1%,届时我国会展经济将发展到相当规模。

(二)国际化趋势——宏观调控,扩展竞争

与其它行业相比,中国会展业是一个壁垒相对较少的行业,对于众多国外展览公司来说,我国会展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服务贸易准入壁垒的取消,使他们进入中国会展市场的渠道更加畅通,并使国内会展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发展,所以我国会展业的竞争扩展到会展产业的每个领域。另外,入世能给国内会展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尤其是在会展业的配套服务部门怎样分工协作、会展业与旅游业等行业如何实现有效对接等问题上可以提供新的参考依据,这势必会提高国内会展管理部门的调控水平。面临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会展界应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即对内抓紧制定行业法规,对外尽快熟悉国际规则。

(三)法制化趋势——健全法规,规范市场

与国际会展业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会展业的法制进程却十分缓慢,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会展立法主要散见于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一些管理规定。尽管立法层次不高,体系还很不完善。会展立法最初出现在会展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最早以成文法形式出现的法规是《国际博览会联盟章程》和《德国展览协会章程》,以及《国际展览会公约》等,GATS协定是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才达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会展业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进入了市场竞争时期。我国会展在法制化方面迈出新了的步伐,在政府的强势介入下,一些大型重要展会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国家战略意图也在展会中从不同侧面得以体现。我国会展的现行立法,包括(1)关于会展审批管理的规定,例如: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关于出国(境)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办法等;(2)关于举办者主体资格的规定,例如: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等;(3)关于展品进出关、运输等的规定,例如: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出国(境)文物展览展品运输规定等;(4)地方政府规定。由于会展业的“经济推动器”作用,各个地方都极为重视,纷纷出台相应的法规,像1998年广东省人大制定的《广州市举办展销会管理条例》、1999年大连市制定的《大连市展览会管理办法》、2001年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关于对本省举办的大型会展实施知识产权监督管理的意见》等。随着会展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会展业的法制化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会展法制体系会逐渐健全,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创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集团化趋势——渠道多样,优势互补

集团化是国内各个产业部门急需解决的共同问题,它是伴随市场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

中国推进会展业集团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会展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全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会展企业的集团化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行业在资产、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融合与质的提升。我国会展行业的集团化可以分三步走:一是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组建会展集团;二是开展品牌竞争。即会展集团应以统一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开展经营管理,以逐步提高品牌的知晓度及价值含量;三是实行海外扩张。积极向海外扩张是会展企业集团化达到较高水平的一项重要竞争策略,它能使国内会展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主动。海外扩张主要有设立办事机构、合作主办展览、移植品牌展会、投资兴建展馆等四种形式。

(五)品牌化趋势——规模导向,品牌支撑

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会展业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综观世界上所有会展业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例如,在德国慕尼黑每年要举办40多个重要展览会,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本行业的领导性展会,高档次的展览会为慕尼黑赢得了大批参展商,也增强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增强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品牌化是必由之路。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展、深圳高交会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它城市发展会展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际性会展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晓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可以预见,品牌化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日程。而且,中国会展业的品牌化应主要围绕三个内容来进行,即培育品牌展会、建设会展名城和扶持领导企业。

(六)专业化趋势——专业定位,专业运作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品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并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结果造成展览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而且,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国际知名展会才比较缺乏。

专业化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国内会展界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展会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否则就吸引不了特定的参展商和观众,国内绝大多数展会主办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在全国每年举办的1300多个展览会中,有75%以上是专业性的。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在会展发达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品牌展会总是固定在某个或几个场馆举行,这样既便于会展公司和场馆拥有者之间开展长期合作,又有利于培育会展品牌,我国会展企业应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尤其是与国际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国内会展业必将在展会策划、整体促销、场馆布置、配套服务等方面走上一个新台阶,各类专业会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组展过程将呈现出专业化、高水平的特点。

(七)生态化趋势——绿色理念,潜力无限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任何一项产业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都必须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可以预见,生态化将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会展业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注重场馆的生态化设计。投资者在兴建会展场馆时将从会展场馆选址、建筑材料选择到内部功能分区,突出生态化的特色,有关管理部门也会对此制定相应的规范。目前,“绿色会展场馆”的概念在国内已经相当时兴。(2)大力倡导绿色营销理念。会展城市在组织整体促销或展会主办者在对外宣传招徕时,都将更加强调自身的生态特色和环保理念,以迎合参展商和大众的环保需求心理。(3)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除积极建设绿色场馆外,展会组织者和场馆管理人员将比以前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三废处理,在布展用品的选用上也应做到易回收的材料优先。(4)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会将倍受欢迎。随着中国会展业的日益成熟,国内会展产品中必将涌现出大量与环保相关的专业会议或展览,并且这些展会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八)多元化趋势——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从整体上看,世界会展业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包括产品类型的多行业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经营领域的多元化。首先,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对会展产品类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会展企业应根据当地的产业经济基础和自身的办展实力,积极开发新的专业性展会。专业内容可涉及汽车、建筑、电子、房地产、花卉等各个行业,关键是要尽快形成自己的品牌。其次,会展形式正在从传统的静态陈列转向融商务洽谈、展会参观、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于项目于一体,这是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面临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我国的绝大多数会展公司都会努力拓展本企业的经营项目,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以分担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从总体上看,我国会展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空间上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根据会展活动的特点以及国际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我们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会向着国际化、多元化、产业化、法制化、生态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下载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教育哲学30年回顾与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大全

    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发布者:zhaojianguo发布时间:2009-4-9 10:12:36阅读:635次 戴宾 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

    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与争鸣......

    回顾与展望(合集五篇)

    回顾2012年,我市老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回顾判断与展望

    回顾、判断与展望 作者:张宁 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令人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感振奋的工作报告;与其说是工作报告,倒不如说是一份关于安康发展的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2009-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3季度以来深度下滑的低谷,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通胀......

    回顾与展望(5篇模版)

    回顾与展望 苏州竞力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2008年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一年,中国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神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

    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四川省三台中学校 刘丹 日本是中国的东邻,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中日之间 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友好邻邦应是中日两国......

    回顾与展望作文

    回首过去,我思绪纷飞,但是我我问心无愧,尽管有太多的精力挥洒在昨日的流程上。立足今日,我自信满满,胸有成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回顾与展望作文,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回顾与展望作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