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玉婷《爱的教育》
题目:《爱与教育》
作者姓名:林玉婷
工作单位:南宁市青秀区埌东小学
通讯地址:广西省南宁市长湖路53
号
邮编:530028
电子邮件:305769273@qq.com
【摘要】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许多理论思想,如:“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等教育思想对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以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单单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要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对学生的信心,来教导学生们怎么做事,怎么做人,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快乐,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爱的教育,爱心的呼唤,爱的力量
【正文】
最近笔者拜读了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先生著的《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不仅教育了孩子,更是教育了我这个正在教育别人的人。孩子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给予爱,我们未必能保证每个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但不能在他们小小的心底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痕,没有了爱的教育不叫教育,只能称其为“教”,而教书以“育人”为本。用爱去育人,孩子才能在一举一动中流露内心的纯真,倍受温暖,童年才能完善,至少不在回想之际盘旋脑海的竟是教师那严肃的面孔及无尽的怒言。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先生所描绘的“爱的教育”的教育方法正是应了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之一脉,其历史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一、教育需要爱心的呼唤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是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对于我们教师来讲,“爱的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良言入心才能产生效应。朋友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真诚。师生之间要成为朋友,也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语文课是表达情感的课堂,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情感,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一些缺乏学习信心的孩子,更应该以鼓励为主,与其多交流。我班上有位叫小浩的同学,刚入学时,学习习惯非常不好,课堂上也不专心听讲,坐立不安,有时候甚至把脚放在凳子上。一天放学后,正逢他做值日的时候,我耐心地对他说:“浩浩,你知道吗?老师非常喜欢你呀!你有很多优点,活泼可爱,聪明,还乐于助人。老师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好吗?”他顿时脸红了,低头说:“老师,我下次一定上课认真听讲,改掉坏习惯,您就监督我吧!”第二天早上,他一进校门就高高兴兴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今天的作业,我都完成了。”我高兴的竖起大拇指:“你真棒!”语文课上,他把手举得高高的,响亮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批改作业时,我在他的本子上写道:“你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
这件事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学生需要爱、需要信任还有鼓励。
二、爱的力量激励我们好好珍惜身边的一切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爱是很重要的,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颗发现爱,感知爱的心。用爱去教育学生,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洗礼,感受爱中所蕴含并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感受爱的伟大,使我受益匪浅。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一定要去创造爱,让需要爱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
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稚嫩。这种由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何不好好地享受,同孩子一起哭笑。那一声声甜美的问候,正是孩子对你的爱,她们更愿意去爱一个爱自己的人,这种爱是世间最单纯、宝贵的。身为教师的我们,这是一种幸运。
亲爱的各位同仁们,请大家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第二篇:社会实践报告林婷
社会实践报告
这个暑假,我到冠辉大酒店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这次实践,我明白了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良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更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了许多感悟。
一:挣钱的辛苦。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件事物,真的很无聊!那时,我才真正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二:人际关系。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是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发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了解,才能深刻的感受。三:管理者的管理。在公司里面,有很多管理员,他们就如我们学校里面的领导和班级里的班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四:要自强自立。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这近一个月的实践让我明白,凡事都要靠自己。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身边,我都能够独立。五: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认识。六:专业的重要性。专业的知识很重要,虽然实践重于理论,但如果没有理论的知识,就无法实践,更无法出果效。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获益匪浅。
第三篇:小记者培训班--岳玉婷
《金昌广播电视报》小记者培训班策划书
一、培训
培训目的:为小记者提供大量接触社会的平台,激发他们对新闻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不只局限于写老师不只的命题作文,培养他们挖掘发生在身边的新闻的能力,从而更加融入社会。培训时间:2-3个周末的时间,每次培训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
培训内容:
1.学做小记者:小记者的职责;素质要求;当小记者的好处。
2.学习新闻入门的基本知识:认识新闻;新闻的几个特点;新闻的基本要素;新闻的体裁;新闻与作文的不同。
3.新闻摄影及照片处理:可以用PPT的形式向小记者展示
4.报纸是怎样出来的:如何排版、参观印厂
5.怎样读报、用报,并能通过读报悟出一些生活哲理;
6.采访:采访的基本要求;采访的种类;如何寻找采访线索;采访的捷径; 二:采访
采访形式:
1.每周拟定一个主题,并在每周培训时布置给小记者,于下周培训时上交;
2.编辑对稿件进行挑选和编辑后刊登。
(这样小记者有一周时间采写新闻,可以从而保证稿件质量;其次可以保证小记者的安全)
采访主题:1.用我心看社区 用我笔写社区
2.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配合建市三十周年
3.学校里的新鲜事儿
4.城市文明随手拍------不文明或文明现象(以图片为主)
三:奖励
为提高小记者的积极性,不定期的联谊或评奖也很必要。
1. 每月可邀请小记者家长到报社进行优秀作品赏析。
以此为纽带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及美誉度,进而可让家长主动掏钱订阅报纸。
2. 每月进行一次优秀小记者、优秀作品的评选,优秀作品可以在金昌青少年网发布。
3. 以学校为单位投票评选出小记者站站长、副站长。
四.可能遇到的困难:
1.人员方面:
1)报社自身:同志们凝聚力及积极性不够的问题。
活动开始前应该开展一次动员大会;
全员支持,全员参与,精诚合作,切忌单打独斗、一盘散沙;
对小记者进行培训时,希望领导可以上第一课,这样对大家的士气会有很大的鼓舞
2)学生的纪律与参与程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训应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采访主题应贴近学生生活与心理特点;
奖励应公平公正,但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硬件设施:
培训媒介(电脑)、培训场地
岳玉婷唐朝
第四篇:刘玉婷支教感想
支 教 感 想
实习单位:寿阳县平舒乡中学
学校:晋 中 学 院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班级: 11级物理本一班姓名:刘玉婷
支教感想
记得早起收拾行李出门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厚厚的大衣,脚上还是高高的皮靴,生怕失了风度,丢了温度。走过阳春三月,踏过青青五月,迎来又一轮高考的六月,我们俨然已站在了支教的尾巴上,生怕留了遗憾,剩了彷徨。
人生的每一段路,每一次经历,都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酸甜还是苦辣,最后留下的只有弥足珍贵的记忆,在生命长河中绽放光彩。
一、角色
从学生到教师,无论从心理还是行为,都有些困难,但我们必须接受适应。记得等上讲台的第一节课,我不把自己当老师,告诉孩子们,我想与他们做朋友,因为我确实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只是,我忽略了,我这样做事增进了与他们的感情,却减少了师生之间的那份应有的尊重,也为以后的管理增添了一丝难度。
开始的一个月,努力适应着角色,精心备课,认真讲课,积极主动,努力适应班里每一个学生。渐渐地,才懂得,新手就是如此,战战兢兢做好自己,却发现总有学生听不懂。第二个月,总算学会把握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学会了抓班级典型,带动全班积极性。第三个月,我已游刃有余,我想我已适应我的角色,我是一名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
二、责任
如果以前我学会的是为自己负责,那么现在我要学会的是为别人负责。作为实习生,我凭什么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是与责任。作为教师,我的一言一行带给青春期的他们是什么?人格尚未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他们,我们的行为就是他们的向导,指引他们迈向人生更远处。
记得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带的一个班级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针对成绩不好的同学,我用棒子打了他们,有人说,你这是体罚。体罚也好,没有成果也罢,因为我最后打了自己十几下,我用切身体会告诉他们: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不能让别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承担责任。他们要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道理。
知识储备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支教的日子里,我更加明白,除了管理手段,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武器使得学生心服口服,那就是学识。精彩的讲授,优质的教学,正确的理论,规范的操作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
三、成长
从憧憬到失望,从失落到心酸,从难过到麻木,从无奈到接受,从无力到改变,从平和到自信,我终于懂得,无论情绪怎样变化,我们都要学会微笑,追求我们一直讲的内心强大。
从急于求成到满心失落,心里落差使得我们不得不调整战略继续崎岖前进;从恨铁不成钢到满满疏导,我更加明白,凡事水
到渠成,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正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样,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想只有这段话可以概括出我的收获。这一路,我们都在成长,丰富了阅历,收获了经验,得到了友谊,懂得了,人生之路,当一步一部前行。
在青春的这趟末班车上,我为能有如此一段不问收获,只为付出的旅程感到骄傲与自豪。
刘玉婷
2014年6月5日
第五篇:林玉才事迹
矢志不移,生命守护
—平泉县小寺沟镇仓子村乡村医生林玉才先进事迹
一、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白衣天使
1971年,林玉才出生于平泉县小寺沟镇偏远的农村,家境贫寒,父母多病。父亲因肺心脏病无钱医治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母亲一人带着他和两个弟弟艰难的生活,后来做为长子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并立志念完书长大后当一名医生,为更多的父老乡亲治病,每当想起因父亲无钱治病就痛心疾首,决不能让没钱治病而死的人间悲剧重演。其实林玉才从小学到中学始终是品学兼优,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但家庭实在困难只好不读高中而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平泉县卫生学校中医中专班,三年如饥似渴的努力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评为“优秀学员”而毕业。
1991年参加工作,二十年来终于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受到乡亲们的好评,领导的赞誉。国家、省、市、县各种奖项达十多种。2011年被评为“平泉县基层名医”;2011年评为“全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疗卫生工作者”;2012年评为“2011年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被当地百姓称为“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白衣天使”,林玉才用执着的追求,辛勤的汗水诠释了一个普通村医对父老乡亲的爱,用他自己的话说:“矢志村医终不悔,百姓健康我心甘”。
二、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1990年拜平泉县名中医申兴华为师2年,受益匪浅,积累了宝贵经验。1991年底,他被分配到黑山口乡卫生院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可是看到乡亲们赶十多里的山路,不管白天黑夜、阴天下雨极为不方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里缺医少药,他下定
决心辞去乡卫生院的工作,回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可是村里没有房子,没有资金,林玉才就先租了两间房,借钱购买了药品、器械和办公用品。因他耐心、认真、细致、服务周到,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多年来,他勤奋好学,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博览各种医学书籍及刊物,一边参加成人大专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2009年,林玉才代表平泉县乡村医生参加了承德市岗位大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他反复研读中医四大经典和《医学衷中参西录》,总结出好多中医的治疗方法,例如运用中医“为病外”及“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哮喘,几年来免费为400余名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免除治疗费用超过4万多元,现有80人已治愈。黑山口村的张占恩患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林玉才的精心调治下免费为他治好了。2007年11月,老人给林玉才送来一面写着“内病外治献医施药、医德高尚实乃可敬”的锦旗以示感谢。
2004年2月23日,仓子村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原来是村民张凤山带着家人和亲属一行20余人到卫生所送牌匾,牌匾上面赫然写着“治病救人、妙手回春”八个大字。在群众眼里,这牌匾是患者对他的最高褒奖,可在他心中那是患者对他的信任。2004年春节那天,人们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里,可林玉才仍在村卫生所坚守着,忽然电话响了,慌乱急促的喊叫声,“林医生,我是张凤山,我老伴快不行了,快来看看吧!”,林玉才二话没说背起诊包就往张凤山家跑。当时病人已奄奄一息,家人已给病人穿上了装老衣裳,林玉才镇定而快速的为病人进行了检查。鉴于病人是因肺心病引起深度昏迷,生命体征十分微弱,他立即采取了抢救处理,骑
着摩托车去当地卫生院借来便携式氧气桶,给病人及时吸入氧气,配合着静脉注射,大约20分钟的时间,病人慢慢的苏醒过来,张凤山老人握住林玉才的双手,含着热泪颤抖地说:“及时、谢谢、太谢谢了!”在林玉才的精心治疗下,张凤山80多岁的老伴现已痊愈了,正享受着天伦之乐。也就是从这件事后,他买了一个大氧气瓶、一个便携式氧气桶、两个氧气袋,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方便。一次次的救治成功,在左近十里八村传开了,乡亲们说:“这不就是白求恩式的大夫吗?”
早年父亲的病死、贫困无助给他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村民王宝森一家三口都有残疾,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平时的零药他从不收钱,还免费为他们体检,治病不收费,节日里为他们送去米面和油。在仓子村像这样贫困户何止一户?“现在都是以药养医,而林玉才这个村医,在药品上价格非常低,出诊从未收过钱这不是零差价、零诊费吗?这样的人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吗?这就是我们村里穿白大褂的雷锋。”南仓子村书记姚明春感动地说。
三、勇于创新,筑起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只有观念跟得上,措施才不落伍。林玉才主动适应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形势,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好方法。针对村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他把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讲究室内卫生、常开窗通风、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晒被褥、不喝冷水等等。
每当到传染病流行季节,他们宣传队就开始忙活了,穿街入巷、进村入户宣传起健康知识来。几年来,仓子村的传染病发病率在全县最低,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林玉才山上采挖苍术、贯众等药
材,配制小药方免费发给村民,提高村民的免疫力。同时,他自已出钱购买过氧乙酸消毒液,将配臵好的消毒液免费发放给村民使用,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预防非典的知识,每天不辞辛劳的为村小学、公共场所消毒。
林玉才爱钻研,每年都采摘一些中药材,如艾叶、苍术、薄荷、柴胡等,将这些药材炮制后研成粉末制成精美的香囊发给本村和邻村的小孩,利用中药的芳香开窍、癖秽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小儿感冒收到良好的效果。自从2006年至今已发放中药香囊3000多个,深受广大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重视预防保健工作。他把工作做到及时,基础数字清,各种登记齐全,疫情报告及时准确,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卡证符合率达100%,在历年乡镇评比中都名列前茅。同时,他积极协助乡镇卫生院、计生办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和优生优育工作,使本村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儿童系统化管理率达92%以上。
四、热心公益,献热血情暧人间
“奉爱心感天地,献热血暖人间” 2006年承德市中心血站为他送来这面锦旗。自2001年截至目前林玉才献血已达3万多毫升。在他的感动和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参加了无偿献血,逐渐组成了一支400多人的无偿献血队伍。现在这支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已有100多无偿献血者超过1000毫升,其中有十多个献血者还得到了国家无偿献血金奖、银奖和铜奖。承德市中心血站每年都到他所在的村采血两次。他说:“通过无偿献血,人们传递着爱心,自己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为此,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向他颁发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河北日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河北省电台,承德电视台、平泉电视台先后报导了他的事迹。
五、矢志不移,生命守护
林玉才扎根乡村二十载,赢得百姓一片爱。谁家有了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都会主动帮忙;谁的心情不好了,都愿意找他聊聊。他医德好、医术高,有很多个体私营医疗机构花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老百姓把他当成贴心人、健康的守护神。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他说:“我的根在农村,是这块热土,是这里的人民养育了我,其实我既不能妙手回春,也不能起死回生,只要所有家庭都过上健康的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