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08: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

第一篇: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

导语:如今,施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激烈讨论的人群里,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含义呢?当然,过于学术的东西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有一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关注。

研究内容:很多人在呼吁减负,然后便是很“深刻”地分析到只有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的减负。于是媒体不断的暴露现有教育体制的丑闻,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愤世嫉俗,骂骂咧咧然后无奈的摇头,甚至很多时候要求减负要求改革成了很多人放松对自己要求变的堕落的借口。面对别人的指责或是自己的不足总是把原因强加给体制。

我承认,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必须要改,但是怎样改呢?如果真的如向西方教育那样随意让我们的个性发展,给我们更多的自由与空间,真的会适合我们吗?经济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修养和精神境界和西方人比起来我们还有一定差距。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差距,试问就凭着我们这样的性格特点让那些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去发展自己的性格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我们的祖国还能有未来吗?就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高度的文明,校园里海充满了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缺乏自制力自理能力的中国孩子来说,怎么可能奢望他们能够自觉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呢?至少现在还不可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这种借口应该摒弃,不要自己做得不够好就埋怨制度如何落后,社会如何腐败。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有优势,只是在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存在着我们的不足。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冷静下来客观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这决不是一个教育部能够解决的,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尽管我们教育体制有落后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必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民组织总体在提高,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同样要和经济挂钩,切忌焦躁。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建国4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上千万人的教师队伍;办学的物质条件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百分之九十一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我国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认真加以解决。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各级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紧迫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走过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回顾我们走过的改革之路,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步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教育强国之梦。

义务教育方面,全国人大于198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一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快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经费保障机制,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新法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

中等教育方面,受高校扩招的拉动,近几年普通高中发展很快,特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以及公办优质高中办民校,对扩大普通高中规模起到重要作用。如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着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在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下一个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方面,《纲要》的提出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使高等学校经费来原中学费所占的比例从原来的2%提高到30%左右,扩大了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扩大了社会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满足了高校扩招对后勤保障的需要。正是由于以上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举措,调动了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家庭、信贷等多种资源,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加大投入,除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外,家庭和社会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规定,阻碍了社会资金的进入。因义务教育关系到公民的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主要由国家免费提供,所以被确定为公共产品,就应该按照产业的运作方式来发展教育,允许社会资金投资教育。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也是一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应该付费。即使是义务教育这样的免费教育,也不等同于完全不收费。政府对教育收费的管理应通过公示、备案、检查收费的用途、核算成本、控制毛利率等方式来实现。既不要限制学校的发展,又要防止教育暴利。如果政府限制教育收费的政策法规不切合实际,只会迫使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违规收费,使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教育优先发展应该有产业政策的支撑,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其他奖励、表彰和扶持政策都要有。

研究总结:中国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国家和社会共同改变,为中国教育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研究者:XXX学校

XXX系

XXX

第二篇:论中国教育制度改革

论中国教育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改,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有突破性的改革。但是高等教育还是存在许多的体制弊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看到了其中不少的问题。

首先,从招生说起。一直以来都有“一考定终生”的说法,就算现在很多高校都有了自主招生,但是,高校自主的权利还是比较小的。高校无法自主自治,大权全都掌握在教育部手中,教育资源由教育部分配,于是全国的各高校的水平很多时候就此被划分了等级,所以,才会形成大家挤破头要考那些拥有教育资源多一些的学校,这也是导致考试机器、做题机器出现的原因之一。一些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很难提高其教育水平。但是那些教育资源优厚的学校,也面临着招进去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是读书机器,高分低能,他们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却无法很好的与人交往,适应职场,缺乏动手能力、工作能力。不被企业所接纳,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

其次,我们来看大学教育过程。大学的教育,很多教授,只是来讲节课,也许就是照本宣科,也不管学生学到了多少,对于他们教育不是主业,他们只要完成论文,完成研究。很多大学生都只是为了学位,为了文凭,对于所学知识基本都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平时逃课,上课睡觉,混混日子,期末奋起,成为突击军,死记硬背,也不管懂不懂,背出来就是。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只是要考试的一段段文字罢了。很多大学生根本很难将这些知识运用实际。很多时候,大家还是会感觉,大学的教

育出了没人管,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文凭、学位和考试通过是画等号的,而考试通过和你到底会不会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所以,许多应届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去应对职场,在职业生涯中重新学起,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浪费?

最后,在中国,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很小。中国的教育界就没有这样一个竞争环境。大学教育基本上处于国家垄断状态。尽管有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但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包括招生上、经费上、师资力量上等方面,很难与公办学校相竞争。我认为缺少竞争也是大学教育体制弊端之一。

教育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每一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改革,试验。中国的教育制度还在不断的摸索,在这30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变化,虽然仍有不足,却不能否认的有许多改进之处。我相信未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会越改越好的。

第三篇: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与弊端

作者:胡梦琪

题目:中国教育改革

关键字: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应试教育 体制

内容提要:

1、基础教育转向义务教育

2、高等教育改变管理体制

3、中国教育制度存在弊端

正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之快让世界震惊。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中国教育制度也随着社会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国教育的目标正是迎合“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一深刻道理。

中国的基础教育转向义务教育

中国义务教育体制适应基本国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提出之后,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变了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也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为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实现基本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社会支持。但由于中国社会当时的国情限制,各地发展基础教育的财政能力存在巨大差距,这也就导致了在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差距的扩大。为了实现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九五”和“十五”期间,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多种类似措施,将重点放在弱势地区上和弱势人群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被锁定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村和贫困家庭。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第二次变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词中向世界庄严宣布:“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中国免费义务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和重大调整。《通知》提出,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它标志着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被海内外广泛誉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在改革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混乱,中央政府和地方存在分歧,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召开了三次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明确了改革思路。1998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召开,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之后,在中央政府领导下,以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为契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委在各地的配合下,对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院

校集中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办学的体制问题。

第一、抓住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之机,国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撤并部

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首先对撤销的国务院9个部委所属的93所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以及许多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的81所普通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二是在1999年初,又对5个军工总公司所属的25所普通高校、34所成人高校以及几百所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和改革。三是随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又作出《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的50个部委和单位所属高校的管理体制及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此外,在教育部受国务院委托管理的72所高校中,也已经有34所与地方实行了共建。

第二、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实现这一规划,中国于2000年实行了

两个重要的新政策:一是把高职学校的审批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以前所有高校都要由教育部审批。尽管此前曾有将研究生以下的学历教育下放给省级地方的动

议,但很快就被否定了。二是把相应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权下放到省,中央只管本科。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反复磋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这是从实际出发和思想解放的结果,也是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两个权力的下放,扩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因此。在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的合并成为最易为社会和百姓所感知的一件大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昌大学、上海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等由多所高校合并重组办学的典型。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倡导下,浙江大学被选定为高水平大学进行合并办学的试点。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浙江大学,成为中国高校中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全国共有556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387所、成人高等学校169所)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212所、成人高等学校20所),净减324所。通过合并,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院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出现好势头。整个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过程波澜壮阔而又相对平稳顺利。

第三、改善和加强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等学

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些其他各项改革。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打破了过去“包分配”和“包当干部”的传统模式,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阶段,初步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机制。当然,这些积极的探索仍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

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

教育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域歧视问题由来已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能上重点大学的分数,在江西、山东、江苏、四川等省份连大专也不一定能

上。而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建立和维持的,理应对全体人民平等开放。

有些教育在中国已经“分利集团化”。据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企业----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全国中小学的课本定价总额每年在200亿元左右,全国中小学的教辅定价总额每年在600亿左右,再加上试卷等有关费用,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要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的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果按此比例,那么每年就会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这就是统一教材教辅和考试的好处。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

教育不公平也是中国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人为地制造教育鸿沟,巨额投资重点学校、重点中学,甚至打造星级学校,使之成为权贵、富人子女入学的场所,成为政府财政的来源。而上了好中学,往往就可以上好大学,中国的重点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主要是为强势群体服务的。据杨东平教授领导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成果,北大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18.5%下降到1999年的16.3%,清华从1998年的20.7%下降到2000年的17.6%。对于热门专业,管理干部、技术阶层的子弟占57.3%,工人、农民、下岗人员的子弟仅占25.4%。2003年北京某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农民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8.8分,下岗人员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5分。现在,弱势群体的子女多进入非重点院校和无人愿意学的冷门专业学习。中国教育起到了分离器的作用——以政府财力打造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供强势群体的子女进入学习,而弱势群体的子女大多无缘其中,社会分化将越来越严重。

参考文献:《中国早期教育》 汪洋中

《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周洪宇

第四篇: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几点看法

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几点看法中国一直在高喊教育改革,可是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不是为培养人才而服务的,而是人们走上仕途,获得名利的一种手段。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仍然是让人们过上安逸生活的一种途径,中国的教育就是要学生过独木桥,谁过了谁就胜利了,不关乎能力,只看结果。所以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是难以改变的,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觉得在这种应试的模式中还是应该出现素质教育的影子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尤其感觉到了中国素质教育的匮乏,以及素质教育的必要。

首先,我觉得作为教育者,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把孩子当做“人”来培养,而不是读书的机器。中国人从一出生就摆脱不了考试了,中考,高考,还有毕业后的各种职业考试,为了生活,为了饭碗,中国人一辈子都在考试。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国人更是不可能放弃应试考试的,所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考的过别人就是王道。这就让人们把孩子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除了读书什么都不让孩子干,缺少必要的动手能力,没有社会实践的经历,他们就只是一群会读书的机器,这样的人终究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所以,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我有以下的几条建议:

1、切实的落实减负,让学生养成做作业的习惯。我实习的时候发现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做作业,不管老师找他谈话或者是惩罚他,第二天绝对还是不会做作业,而且有的学生是什么课程的作业都不做,从开学一次作业都不交。现在的学生课程负担太重,初一的学生一共开设了7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还有各种练习册,确实让做作业成为了学生们所头疼的事情。我觉得作业不在乎做多,做作业就是为了检查一下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作业应该针对性的做一些,不宜过多,但是要让学生有要按时完成作业的这个意识,养成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一切都得从小开始培养,从孩子一上学就实行这一政策且赏罚分明,一定会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的。

2、多进行情感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有一大群的家长围着他们转,要什么给什么,这就让他们觉得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应当的,他们不会感谢别人,不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别人的付出。我的同学在国本高中实习,她回来的时候讲了这样的一个事情,让我觉得感慨万千。她讲的是在学生的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一位为了救落水学生还牺牲的人民警察,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值得感谢的,是让人钦佩的,可是很多学生却无话可写,反而觉得这个警察花着人民的纳税钱,就该为人民服务,就该他牺牲。这不禁让我觉得很可悲,中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一群所谓的知识分子,高材生只是一群不知感恩,不知天高地厚的笨蛋,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所以,感恩教育是必须,也是必然要进行的。

3、组织纪律意识的养成。在实习中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现在的学生对纪律的无视,上课铃响了还有学生在外面疯,玩,老师进教室了,还有人在前后左右的说话,正式上课了还是有大把的人在下面聊天,完全不觉得这是课堂,得收敛自己,得有规矩约束自己,他们完全是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面对这样的一帮学生,你甚至就觉得课上不下去了,而且你还绝对拿他们没办法。现在的学生哪还像我们小时候啊!我们小时候就觉得老师的话是圣旨,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现在的学生且跟你对着干呢!所以我觉得首先就得有规矩,有了规矩约束他们才让他们懂得在方圆中行事,让他们明白不是什么事都是自己想干就可以干的。

4、教育的任务首先得是教育学生成为”人“再才是成为”人才“。不能一味的逼着学生

学习,考高分,而是要注重他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的所谓优秀学生,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说的难听点就是一群废人,什么都得靠别人照顾,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会叠被子,有的大学生离了父母都生活不能自理,这是教育畸形发展的结果。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把人培养的都不是人了,那教育的意义何在?所以在我看来,一定要把学生先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再去要求他成为人才,成为国家栋梁,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远远比知识的获得更主要。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实习中所发现的中国教育制度的几点问题,和我对改革的几点设想。中国的教育真的应该大刀阔斧的改一改了,不要再让应试教育挡住了国人的出路,不要再让学生成为书呆子,教育的意义应先在育人其次才是成才。

第五篇: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财政学09-2班

小组成员:雷磊20095894曾宇帆20095857沈骞20095869李伟20095877邵立志20095863孙翔20095882

李文鑫200958徐徵200958

一、中国户籍制度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户籍制度,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户籍制度是指以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核心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规定以及配套的具体措施。广义的户籍制度还要加上定量商品粮油供给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等辅助性措施,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又衍生出的许多具体规定。它们构成了一个利益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体系。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于自由迁徙期;第二阶段,1958年至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 年以后,半开放期。

1951年7月16日,公安部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是新中国全

国城市统一户口管理制度开始形成的标志。1953年4月3日,政务院决定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并发布了《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在全国城乡分别实行了两种目的不尽相同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户籍制度偏重于维护社会治安,农村户籍制度主要在于掌握人口数量状况。1955年6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国户口登记由内务部和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的民政部门主管。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指示,要求把内务部和各级民政部门管理的农村户口登记、统计工作移交给各级公安机关,至此,全国城乡户籍管理机构得到了统一。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该条例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977年11月8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提出对从农村迁往市镇(含矿区、林区等),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他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加控制。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口粮自理。1985年7月13日,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寄住证》和旅客住宿登记证相结合的登记管理办法。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严密了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也为人口管理的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2年8月,公安部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的范围是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象是外商亲属、投资办厂人员、被征地的农民;办法是实行“蓝印户口”。1995年7月1同,经国务院批准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出台。1997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据此方案,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8年8月底,国务院下发文件,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作出了四项改革:施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男性超过60周岁身边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其子女所在的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举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己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同时,允许因“农嫁城”而办理市区户口,条件是:结婚满15周年以上;配偶年龄满40周岁以上;配偶系市区内久居(连续20年以上)居民;随配偶在市区实际生活10年以上;在市区有居住条件。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在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根据意见的要求,2001年10月,全国开始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广大

农民在小城镇基本实现了迁徙自由,但农民进入大中城市的迁移门槛仍然很高。从2006年10月1 R起,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试点走向全面实施。

(二)我国户籍制度的弊端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以旧时的计划经济为背景,以人为划分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异,强化个人差别待遇为特点,与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12我们今天在社会生活里于户籍方面遭遇到的诸多困扰,意味着这个现行制度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几个方面:

1、配置失衡——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城乡劳动力的分割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失衡。

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市场经济要根据供求变动,利润趋向来对生产资源作最优配置,在法制允许的范围内以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为轴心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势必要求资金、物料、劳动力的自由合理流动,要与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相匹配。一方面,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城市的拓展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补充,而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本质上却与这种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相矛盾,将流动人口排斥在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之外,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导致了对于流动人员普遍的就业限制,直接恶化了流动人员立足城市的制度环境,使大量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活动转入“地下”,成为打“黑工“,建立的劳动关系不具合法性,同时政府无法通过加强管理来规范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农民向城市流动并非一种盲目流动,而是理性人的自然选择,是“人往高处走I水往低处流”这一自然规律的体现。在资源配置的空间和地域等级体系中,个人变动或迁移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是改变自己获益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获得上升流动机会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区域间、行业间利益(收入水平)的差异,基于对收益和成本的合理计算,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之下,人口的流动可以说是势不可挡的,人们必然要流向收益大条件好的地方和部门,而且差异越大其流动性也越大。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有14439人,扣除市区内人户分离的2332万人,全国流动人口12107万人,接近全总国人口的十分之一。是什么力量驱使人们如此大规模迁移呢?关于这一点,目前流行一种“推一拉理论”,该理论认为,迁移者选择迁移的过程,是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迁出地的消极因素起着推力作用,把迁移者推出原住地,这些消极因素主要包括:l、自然资源的枯竭;

2、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3、农村劳动力过剩;

4、收入水平降低,等等。

迁入地的积极因素对迁移者起拉力作用,其中主要包括:

1、较多的就业机会;

2、较高的收入水平;

3、较好的文化和公共设施;

4、较好的受教育条件,等等。在人口迁移中,乡一城迁移一般较为普遍。关于这种迁移的原因,刘易斯(w.A.Lewis)提出了一种二元发展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现象,由于传统部门的生产所依赖的资源是非再生性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随着人口的增长,将出现零值劳动;相反,现代部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增长,从而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转换提供了重要渠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城市之问的人口流动,其实质是追求收入回报最大化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是市场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因此,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出发,户籍管理制度必须根据市场主导的城镇化的要求,即必须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为目标,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2、制度性障碍——阻碍、延缓了我国城镇化与农村人口重心转移。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广大农村地区,而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就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所谓“城镇化”,就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一种现象,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

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及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强化的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数量过剩的问题。一国的城镇化,在根本上受制于两个因素,即工业化和制度安排:工业化通过非农产业就业人口的聚集促进城镇化,而制度安排则通过对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影响城镇化。农村人口的转化需要从两个层次上实现:一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镇就j业,二是将农村富余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镇居住。也就是通过非农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带动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到城镇,相应减轻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并使转移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逐步与农业脱离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加深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对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做法是,将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从农村集中到城市,而将农村劳动力阻挡在城镇之外。结果工业发展确实比较快,但是城镇化进程却严重滞后。即使目前非农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己达85%左右,世界上也没有承认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我们自己也不认为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究其 原因,就在于我国非农产业远远没有吸纳和消化过剩农业劳动力,表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7.7%,农村人口比重仍然高达62.3%。一方面,一批农村集镇和一些中小城市周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集聚,但户籍制度的限制,使他们始终以农民身份从事非农产业,并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产业工人而实现向非农产业的真正转移。另一方面,城市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但不允许向农村招收工人,而只能优先安排城镇待业青年。这样,使这两部分人及其随从人口不能及时转为城镇人口,严重地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没有城镇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过剩的问题。世界城市化发展经验已经表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环节在于改革和管理,在于把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作为资源和商品,面向市场,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中的各种形态的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而不是简单的采取限制人口进城的方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至少有10%的人口户籍身份与他们所从事的非农职业、居住地的实际情况不一致。这些久离户口所在地、普查登记时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不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城镇常住人口。从法律上讲,他们虽然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完全或不完全转移到二、三产业,但作为农村剩余人口却并没有由农民转换为市民,就因为在制度安排下他们仍然是农业户口。

3、角色错位——现实生活中职业与身份的分离产生社会实体性农民与制度设置性农民的角色错位。

身份是与社会位置相一致的权力、责任和社会预期等一系列因素的集合。“身份认同的困惑”,就是指这几个方面的模糊,结果必然是导致无所适从。当前我国的农民群体在城市社区的身份则是处于这样一种“困惑”之中。农民首先是一种社会实体性存在。作为社会实体性的农民是指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性职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种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统一。从“职业”的角度看,农民主要以劳动力分布的产业差别为标准的,广义的农民包括在第一产业从事种植、养殖(农、林、牧、渔业)以及副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人,狭义的农民仅指种植业农民。农民同时也是一种制度设置性存在。农民与非农民作为一种制度设置,是与特定 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规定相联系的,在制度设置下对农民与非农民界定的标准就是作为社会规范的户籍制度等身份性制度规定:农民就是有农业户口或其他农民固定身份的人。一方面许多农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大量农民长年在城市打工或在乡镇企业从事工商业生产,他们已经不是农民了,或者至少在他们打工期间暂时已经不是农民了,但是我们仍然要把他们称为农民,因为他们有农业户口,这些有农业户口的人,被称为“农民工’’与“农民企业·家”等等;另一方面,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国有农场职工、军垦场职工,他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我们并不把他们称为农民。此类对农民界定的分歧反映了作为社会“社会实体”意义上的农民与作为“制度设置”意义上的农民相分离的事实。制度安排的惯性使改变了生活场所和职业的农民仍然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他们虽常年外出,但又“移而不迁”;虽进入了城市,加入了产业工人的队伍之中,但又不被城市社会所认同,仍然保留着制度限定的农民身份,造成了城市外来人口的生活地缘边界、工作职业边界与社会网络边界的背离,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城市里处于非城非乡、进退失据的尴尬状态。因为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背景下,农民流动群体实际上属于非制度化的迁移者,即他们的迁移行为并未得到权威制度的认可。尽管他们已经在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或 经营,似乎身份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过多影响,但是,他们摆脱不了自己身份合法化的困扰,不能融入城市社会,无法通过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人际没有他们所在城市的社区意识,对所生活的城市社区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更难以确定自己在城镇的生活预期。因而不能够有效的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如何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制度设置,实现社会实体性农民与制度设置性农民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使社会实体性农民真正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使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的制度设置性农民真正转变成为市民,是我国今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 要求,同时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之一。

4、管理缺位——户籍管理缺位带来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偏离。

户口登记与管理是掌握人口信息、了解人口事件变动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国家的制度条文来看,户口的登记管理主要是为了证明公民身份、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以及提供准确的人口信息。但从该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可能更偏重于管,而轻视社会性的、法律性的和公益性的服务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员流动的需求量增大,传统的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已不能对现有人口进行有效管理。它不仅人为制造了公民初始机会的不均等,也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劳动力的产业构成状况及城市化水平,造成人口信息统计失真、登记不全,人户分离问题突出,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等许多问 题。至今全国仍有相当数量的“空挂户”“双重户口”和“口袋户口”等等。还有不少是城乡问的“三无游民”,无固定住所、无稳定职业、无合法收入,这些游离于城乡间的游民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多的不安定因素。包括居民使用的身份证也有不少问题,丢失、损坏、冒用、涂改、伪造都很普遍。16周岁以下的人口无证可用,这些都给户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我们以基层建制镇的行政社区来加以分析就可以看到,基层户籍管理的体制是派出所——社区居委会两级管理、公安系统——基层镇政府两块管理的模式。从整体上看,镇派出所似乎是统一管理全镇的户口,掌握全镇人口事项的变动情况;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派出所的功能却更倾向于维护社会治安状况,户口的管理仅仅只是一种可以提供数据帮助的手段而已。社区人口具体的统计与管理其实主要是通过半行政性的基层组织——社区居委会的协助完成的。派出所则对这些工作进行核实与认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法律权威的认定。而居委会的工作本身更倾向于城镇社会性的、公益性的民政事务,行政性的任务主要是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联。派出所不是居委会的上级机关,不能直接领导和监督户口登记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居委会也无须对派出所下达的任务精益求精。体制与机构的不统一,意味着各自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由此导致对户籍管理所提供的人口信息是否具有可靠性的怀疑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发现,瞒报、拒报、漏报现象严重,光湖南省应该登记的人口就少了近千万,北京市全市有291万人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浙江奉化市人户分离者达到200多万,重庆市死亡人口未被注销者统计有13万,中西部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有籍无户,“空壳’’现象十分突出。可见,通过基层户口登记渠道获得的人口信息,与实际人口相差太远,准确性不能确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制度安排本身就没有解决好实现这个公益性社会功能的条件。或者说,制度没有从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

和行为选择的趋向去考虑,而更多的从管理者的本位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制度的目标预测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偏离。互动培养起城市文明所需要的现代思维和意识,这样就会使他们只有乡土意识而

下载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中国教育

    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我在读中学时就常在想,人生也就几十年, 而从小就上学,上十几年的学, 是浪费青春吗?我想现在的很多少年在学校里还会有这种想法,而且更多的可能是无奈和矛盾。学......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严跃森 下载整理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1.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 探索政府举办......

    中国教育梦

    中国教育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学习体会 王海英 2014年5月24日和25日两天,我去参加了在赤峰市党校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

    中国教育沉思[合集]

    中国教育沉思 美国女孩跟我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这个孩子这么会赞美别人,我第一次被惊到了。给我孩子 做了十几年的饭菜,也没听到啥赞誉的话。被赞美的感......

    中国教育未来式

    中国教育未来式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七年级(二)班 童雅兰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讲述的一段她小时候在巴学园的学习故事。这里的巴学园是每个学生梦想......

    5.2 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现在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成千上万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更确切的说,他们无法找到比外地打工者待遇高很多的工作;而同时,待遇丰厚的公司却无法找到合适......

    中国教育学刊

    中 国 教 育 学 刊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11)征稿启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教育教......

    中国教育随笔

    随笔——中国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纵观现在的多数家庭,多为一个或两个子女,一个孩子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大人照看。一个孩子这么多人围着照顾,几乎每个带孩子的家长还是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