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共5篇)

时间:2019-05-13 08:2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

第一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

裴娣娜主持的主体性教育实验

 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实验

 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

 熊川武主持的理解教育

一、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二、主体性教育与教育的主体性

三、主体性教育的特点

四、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的主题是讨论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及师生关系,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

第二个阶段主要着眼于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讨论,标志着主体性教育思想讨论的转向与深化。第三个阶段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明确提出和主体性教育实验的开展。我们后面要重点讲到的裴娣娜主持的主体性教育实验。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运动”,熊川武主持的“理解性教育”都可以归入到主体教育实验的范畴。

第四个阶段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全面展开时期,以2000年开始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主体性教育思想在一批课程专家的推动下,向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形成了主体性课程教育理论、教学理论落、欣赏性德育理论、教育管理思想等。

(一)裴娣娜主持的主体性教育实验

1、主体教育的内涵

2、主体教育实验从1992年1月开始至今,研究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1992年1月—1993年8月),主要是形成理论构思,并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2)搜集资料阶段(1993年9月到1996年5月),这个搜集资料来自于在实验校低年级进行的实验研究。① 优化课程结构。② 在实验校建立了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的4条主要渠道:德育系列、学科系列、活动系列、家庭教育系列。

(3)区域性发展阶段(1996年7月到2001年12月)

(4)专题研究阶段(2002年1月至今)

3、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成果

(1)界定了主体教育基本概念和范畴,初步形成了由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制度体系组成的主体教育理论分析框架。

主体,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或社会集团。主体教育视野中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主体:一是个体主体,二是群体主体。

个体主体,指处在一定社会特定教育环境和关系中的单个人(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等),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群体主体,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教育群体,主要指学校以及教育活动机构。是由教育目标与价值系统、教育教学业务系统、人际关系系统和办学资源系统组成的特定教育形态。

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

(2)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对“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发展、超越的理解,基于对现代教育本质的把握,课题组将“教育现代化”内涵界定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变革相适应的教育形态的变化演进。这一内涵的界定含有三个基本命题:在空间上,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上的深刻变革的过程(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在时间上,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在发展动力机制上,教育现代化是伴随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而不断调整、更新、定位的过程。

(3)进行了主体教育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

(4)构建了主体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性教学策略。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是在教育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观念层面:重新界定学习的本质以及确定体现学生发展的现代学习观。实践层面:主要是通过教与学的行为分析,研究学生,实施有效的发展性教学策略。

(5)进行了主体德育实验

主体德育,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界所主要信奉的德育过程“转化”理论(强调“灌输”及“内化”),对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严重忽视。我们认为德育过程的本质是价值引导情境中德育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从这一命题出发,主体教育德育的实施,强调教与学平等、自由、真实的交往关系,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统一的教育内容,尊重与要求统一的教学方法。

4、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措施(方法论问题)

一是通过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及专题讲座,将主体教育思想转化为参与实验课题的成员的观念,在主体、主体性、主体教育等基本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实验的理论基础),以及发展性教学策略等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二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通过构建主体性发展三级指标体系,使“主体性”这一核心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外显行为,有助于实验教师把握主体性的内涵及行为特征;三是以学科教学为切入点,配备学科教学指导力量,通过确定各学科明确的、有层次的操作性强的发展性教学目标,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现场指导,使实验教师能很快进入实验的角色;四是将归纳法与演绎法结合,让实验教师经历“观察——明确研究问题——再观察——总结提高”的过程。

5、主体教育实验研究未来目标:第二步目标:构建主体教育理论,实践“教育主体思想”,探索培养高度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才的模式和途径。

(二)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

1、新基础教育的口号:

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2、新基础教育”宗旨: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3、“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

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4、“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5、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6、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

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一、缘 起

(一)理论积淀

(二)前期经验:1990年秋,在几位同事的合作支持下,叶澜她们以“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能

力发展”为课题,以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为试验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对她带来了很多重大的影响:研究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儿童发展的巨大潜力,自此,不再相信学校教育质量的生源决定论。同时也认识到,儿童发展的潜力能否变成现实的发展,在学校里首先与教师能否在各种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直接相关。人,才是学校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构思与策划

(一)构筑起点

研究设计首先要回答的是:该项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叶澜认定,就总体而言,这是一个中国社会深刻、巨大变革引发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建性的大问题。因此深入认识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是研究必需的前提性认识,它为课题做出宏观的价值选择提供依据。进而还必须研究时代对教育,首先是对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方案策划

1、研究范围的选择 :

实践研究的总单位定位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从诸多要素中选择了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方面,初中主要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小学以语文、数学和思想品德课为主要课程,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试验改革;二是班级建设新模式的研究;三是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

2、方法论思考 : 提出了“理论适度先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双向构建”的方法论原则

三、更新与延伸

从学校走向区域,学校分布的地域也走出上海,走向东部沿海以县级市、区为主的多个城市扩展。由此也生出了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学校文化多样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等新的丰富原生态。研究路径转换 :据自己的研究实践,叶澜创造了“研究性变革实践”的研究方式,并作了理论概括。通过这一研究方式,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研究过程中的内在沟通、相互构建与创生,实现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做实地介入式研究。

具体的做法一般是每周一天固定到试验学校,上午通常是听课和看班级活动,下午分两组(一组教学,一组班主任工作)开展交流。叶澜教授提出了课堂应该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生命发展,要让课堂本身也充满生命活力,改变教师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教学应充满智慧挑战。

(三)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倍受瞩目,形成国内著名的教育NGO。

1、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完整”:(1)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2)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2、新教育实验的追求

实现 “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改变行走方式”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

3、实现这四个改变的方法与途径,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六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

(三)聆听窗外声音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五)构筑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4、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5、新教育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6、新教育整合课程:公民教育与生命教育

(1)新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第一是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珍惜人的生命,还要珍稀动物植物的生命;第二是热爱生活——生命是在生活中展开,教育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多才多艺,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陶冶情操,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第三是成就人生,也就是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最高端的自我实现。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新公民教育

新公民教育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7、新教育实验的另外一翼:公益行动(灵山-新教育公益项目)

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新教育公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益制度与特色:

 恪守严谨制度;凸显专业精神;塑造公益文化

(四)熊川武的理解教育

1、“理解教育”的含义:在于通过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探索加速后进生转化的规律,形成“优秀生更优、后进生亦优”的教育模式,开辟特色化素质教育道路。它强调师生间的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师生间要真正相互理解,至少要做到“平等对话,相互言说”。实际上是通过增进理解成批转化后进生(又叫差生,国外称问题行为学生,指道德行为上存在偏差或学习上有困难或两者皆有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其他学生和全体教师的教育。

2、理解与教育的关系:

一、理解是教育资源,是说理解是教育人的有效手段(工具)。

二、理解是教育质量,加速师生理解品质的形成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3、现实中某些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是缺乏对教育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有些教育行为是建立在没有理解教育或误解教育的基础上的。二是真正优秀的教师是连后进生都能发展得“较好的”教师,而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三是自我误解往往比相互误解更能使师生颓废。四是后进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成功”。五是在转化后进生上,感情的力量往往大于认知的力量。六是任何教育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真才实学,做得实在,让学生得到实惠。七是要深刻理解、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包括创造性思维),就要将内隐思维与外显思维统一起来。

4、理解教育的观念系统“三句话”:

“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现在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出现了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差,并且后进生一旦跟不上就很难再跟得上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兴趣、需要、态度的默然置之和对学生个性的忽视。因此,作为教师,要善解人意,解读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这样才能使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好并且使后进生也能得到转化,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理解老师,勤学奋进”:学生形成如下观念:老师教我不容易,莫将教诲付东流;真诚交往,与人为善;心中苦闷及时吐,常叫愉悦驻心田;熟读精思诚可贵,标新立异价更高;理解少烦恼,误解生祸殃。

“理解自己,塑造人生”:是指师生应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 21个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的策略:1.情绪发泄策略; 2.兴趣融合策略;3.亲近游戏策略;4.甜言蜜语策略 ;5.特殊奖励策略;6.委以重任策略;7.光点扩张策略;8.校内留学策略;9.范型言说策略; 10.感受成功策略;11.匿名沟通策略12.我感信息策略;13.典型引路策略;

14.出谋划策策略;15.编演合一策略;16.暗示意会策略;17.积极等待策略;18.帮助解困策略;19.自然分材策略;20.师生同乐策略;21.罚后安抚策略。

“自然分材教学”:

“自然分材教学”就是教师让教学任务随学生的差异自然分化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教学理论与实践策略。

它由“反思、创读、作业、跟踪”四个环节或方面构成,坚持“情智相长”、“知者先行”、“自

学互帮”、“问题跟踪”等原理。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普读”与“补读”相结合及课外档案跟踪的方式因人分配学习任务的教学。

这个定义的主要内涵有:

一、自然分材,相对于人为分层(校、班、组)而言。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和“补读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普读生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主要是做新的练习题),补读生上黑板前与教师一起研究疑难(亦可采用其它形式),进行补充式讲解和讨论。

二、普读与补读是相对的概念。普读生与补读生是随着其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当日为普读生者,来日可能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档案跟踪,使课堂中不彻底的分材教学真正走向彻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进步档案,记载的是各自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学习,就真正的因材施教了。

家长理解歌

身为家之长,重任担在肩;统筹家务事,育人应当先。

子弟心本净,耳目易濡染;言行两垂范,家长尽职全。

家长务正业,子弟奋争先;长辈好玩乐,小辈不思贤。

和睦家之宝,童稚身心健;家破单亲在,孩儿受熬煎。

家教如登峰,意志要刚坚;粗暴训儿者,失败在眼前。

启智要重视,立德不可鲜;物欲适满足,重把精神炼。

家庭要求多,一致是关键;严宽搭配当,子弟可履践。

厚望寄儿女,本是常人愿;量其力而行,帮在适宜间。

子弟有不足,大可不必嫌;耐心启迪之,日久成效显。

家庭与学校,信息一线牵;有无常通报,共把教育研。

家长善支持,老师信心添;无忧敢作为,教人妙法见。

老师本常人,难免失周全;家长善理解,愉悦向明天。

教师理解歌

教书育人事,理解乃至要;实践得此理,个中有奥妙。

善解学生意,沟通障碍少;一叩得三鸣,事半功倍高。

解读心灵路,何止千万条;此处说其一,引玉把砖抛。

一曰初交往,话语权力交;为师倾心听,学生把心掏。

二曰多实践,解题知深奥;实践中理解,境界会升高。

三曰善反思,相互启发到;方法对了头,要害抓得巧。

四曰要移情,心与心比较;吾感与生同,见怪不怪了。

五曰长追踪,久察见秋毫;学生有个性,因材而施教。

以上五环节,位置可以调;循环往复时,误解逐渐消。

理解有方略,种类实不少;择要而述之,用时再创造。

学生遭误解,易把情绪闹;如若谈不拢,宣泄是一招。

彼此误解深,态度甚微妙;欲求态度变,中介去烦恼。

家中有难处,学生被困扰;代为解忧愁,前嫌不计较。

班级有嫌隙,学生想分道;校内留学处,舞台有新貌。

善待学生者,魅力多奇妙;言行皆奖励,学子尽欢笑。

使用激励多,惩罚也必要;罚后再安抚,可把隔阂扫。

学生屡失败,自认前途渺;观察加等待,循循善诱导。

恶习令人厌,明斥生内耗;暗示成意会,逐步改变掉。

人之成熟度,本可分大小;生命周期论,用之有回报。

学生有进步,及时强化好;成功感受深,信心向云霄。学生理解歌

我们在学堂,求知受教忙;知晓德智体,发展有方向。德行位居首,须臾不可忘;交往知礼仪,应对循法章。勤学且好问,见多识又广;创新有意识,闪烁智慧光。体为人之本,务必保健康;机能发展快,体质紧跟上。发展求全面,特长亦需养;个性与共性,相得两益彰。求学过程中,与师常交往;心中有委屈,敢于大胆讲。一番渲泄后,换位把师想;为师不容易,心血育我长。老师要求严,语重心意长;忠言虽逆耳,一生可受享。同学有误解,不往心中装;沟通说分明,心境倍开朗。家中有困难,一人无法扛;说与老师听,大家都会帮。环境不如意,洁身是首桩;黄赌毒不染,远离游戏房。陋习一上身,终日苦难当;痛心将非改,优点得弘扬。生活宜俭朴,衣著重大方;内养兼外修,气质不寻常。学习遭挫折,心中不要慌;尽心如下事,前景有辉煌。一是定目标,大小要适当;课后自评价,成功感受强。二是讲策略,细算方法帐;择选适宜者,效果不一样。三是忌浮躁,潜心做文章;格物致知事,一步须一夯。四是常反思,圆缺都打量;成绩虽不菲,不作孤芳赏。磨砺宝剑锋,苦寒梅花香;持志日长久,百炼必成钢。

第二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篇: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的跨世纪探索

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的跨世纪探索

主体教育理论研究自80年代开始以来,在教育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体教育实验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6年多的时间,人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主体教育反复探索和研究,世纪之交,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如何发展,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1996年天津会议和1997年湖北沙市会议为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1998年6月和10 月召开了两次小范围的讨论会,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主体教育研究可以逐渐从微观层次向中观层次转换,在主体教育途径上逐步由原来单纯对教学的研究转换为多途径相结合的研究,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可以先从教学、德育、管理三条途径相结合的研究开始探索。以此为基础,1998 年12月5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由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为首的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协作组主办,由北京小学承办的全国第三届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近4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心议题是:(1)学校实施主体教育基本途径(教学、德育、管理)的研究;(2)主体教育的教学目标、基本策略及评价的研究;在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关于深化主体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是每届年会的主要议题,本届年会在前两届年会对该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师生主体性、合作学习与交往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有代表基于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附属手段,而应是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学生主动的活动;主动参与不是以课堂答问为形式的表面文章,而是促进学生思维、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师生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活动。有代表在分析学生主动参与的基本过程及其主动参与状态和参与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以及教师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若干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人所共知的主体教育实验目的所在,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造成学生主体性发展不够充分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突破教材因素、评价因素和传统习惯的束缚,改

变教师的角色模式,关注教师的指导方式等。也有代表基于师生主体性的发挥,提出主体教育的课堂教学两条原则:学生主动和教师指导相统一的原则,问题主线与活动主轴相统一的原则。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大多数主体教育实验学校逐渐形成了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本届年会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有代表认为小组合作的理论基础是教学交往问题,教学交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教学活动,有效地消除把教学窄化为认知的错误认识,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课堂教学的完整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认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很多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还从具体实验出发提出了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形式,为完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二、关于主体教育的德育途径的研究

随着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与实验的深入开展,人们发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教学研究是开展主体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但它并不是主体教育研究的全部。无论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世界性教育改革的趋势看,对学校德育的研究都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对主体教育的德育途径的研究逐渐提到了主体教育研究与实验的议事日程。

在本届年会上,有代表基于对德育过程的两种理论——转化理论和生成理论的分析,提出主体德育的本质应是价值引导情境中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观。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欣赏型德育的基本构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是参谋或伙伴的师生观;(2)德育情境审美化的课程观;

(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的过程。

有代表还提出,为使德育从“防范控制型”向“自主建构型”转变,应作到以下三个方面:(1)营造“同化模拟式”的德育环境;(2)设计“阶段渐进式”的德育内容;(3)构建“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方法。有代表还从道德主体构建出发,提出一系列的主体德育模式:师生层面的合作型德育模式,班级层面的参与式班队会模式,学校层面的践行、体验式的德育模式和社会层面少先队工作社区化模式。有的代表从构建主体德育新格局出发,提出主体德育应作到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活动多样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方法参与化和德育评价综合化。

三、关于主体教育的管理途径的探索尝试

本届年会对主体教育的管理途径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研究。有代表认为主体教育的管理应是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管理,因此主体教育的管理模式应是营造沸腾的课堂生活、宽松的班级生活和欢乐的校园生活,为达到此目的,提出了多种主体教育管理的模式,如情知互动模式、班级自律模式和学会参与模式等。也有代表认为主体教育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这一目的,提出要创立“以人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模式。有的代表从管理的现代化出发,提出:(1)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线;(2)加大自我教育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管理的现代化;(3)开放教育资源,追求学校教育的社区化发展。

四、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

主体教育实验工作者们一直在主体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即如何衡量一节课是一堂好课的问题上,则产生了诸多分歧。为保证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促使主体教育实验进一步健康稳定地发展,许多主体教育实验人员都迫切希望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尺,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由此也成为本届年会讨论的重要问题。

在本届年会上,来自“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协作组”中的10所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为会议代表提供了10节教学研究课及主体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届年会的10节研究课在“主动参与”、“创新意识”、“师生和谐”、“联系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表明主体教育的意识已深入课堂;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比如如何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思考的关系,如何处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现代化的关系等。从所提供的10个评价标准来看,虽然确立标准的思路不尽相同,但在评价内容上却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强调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体验成功”等发展性教学策略,同时还在师生关系和谐、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方面有较大的一致性。另外对上届年会关于评课标准分歧较大的问题,如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问题,在本届年会上有了较一致的认识。有代表认为在主体性课堂教学中,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规定应具有变通性,甚至有代表认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人为规定的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对教材内容的真正把握以及对主体性的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敢于放开,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融汇贯通,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通过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届年会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在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方面有了具体的探索和突出的进展。并认为应该把主体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为实验教师的期望性评价目标,并希望通过评价,不断摒弃不利于学主体性发展的消极的观念和做法,强化积极的、先进的观念和做法,使主体教育实验能够平稳地向前发展。

除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外,本届年会还就主体教育的教学、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安排了有关专家的专题报告。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陈孝彬教授就中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管理模式的构建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北京市教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袁贵仁同志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与西方人学思想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基本观点,实践与主体性的关系,主体性教育与教育方针的关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与创新精神的关系等问题从基本理论层次上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第四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未来选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冲突而导致一些疑难和困境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和观念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指导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外来移植话语的表述模糊、教师教育和人才资源缺乏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不支持等。为此,深化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借鉴、创新及本土化;话语方式应借鉴创新而非移植套搬;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考试体制改革应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改革;文化创新;话语转型;教师专业自主;考试体制;改革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潮流中迅速发展和前进,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奇迹和教育改革模式。但是,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历史经验,有关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还很薄弱。教育改革研究的缺失和滞后,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改革实践的步伐和成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方法的冲突,导致很多疑难和困惑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境遇

1.教育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思想、文化冲突加剧(1)国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需求

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曾经在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但仔细分析,这些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相对较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西方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缘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和反动。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欠发达,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而传统文化和国学在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形成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离开这些现实条件而全盘套搬他国的先进理论,很难适应我国的文化土壤层,也就难以成为国民的实然选择。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的是整合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机制。就目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来说,与20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潮相比实际上也先进不了多少,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它们又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它们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结合却没有实现,出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分庭抗争、各自诉求的冲突局面。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与特点,决定了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1](P3)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2](P25)如“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与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等。新课程的理论只有与这些社会文化积淀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新课程真正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日。因此可以说,思想与文化多远,课改就走得有多远。(2)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难以提供课改实施的理论支撑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国后,中国历次的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是因为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的支持。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的创成,新教育改革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关键期转型总是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转型,且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必须走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前面,这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先行性和预见性特征,而这种超前和预见的实现必须以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超前和预见来保证。也就是说,民族和国家的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构绝不能依赖于从他国移植的理论和思想,而必须拥有建立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原创性理论和思想,这种原创的生成则需要思想大师的产生。中国新教育改革呼唤世界级教育思想“大师”,但当前的“思想土壤”和“学术土壤”,往往有利于“侏儒”生存而不利于巨人发育。[3]因此,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以一场当代的新文化运动去培育改革需要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西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倡导的绅士教育思想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其影响直至今日。卢梭、杜威的教育思想虽然一直遭致人们的质疑,但是所有的教育改革不仅不能跨越它,而且在很多时候必须从那里得到理论支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说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并且能够保障大师的成果发挥恒久性。我国的新课改要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目标,也必须有宽松的环境支持。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以及中国古代建立在君权专制基础上的“划一教育”至今仍影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一元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仅禁锢着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始于经济领域的“技术-经济意识形态”也对当前教育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两驾马车”在深层次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导致新课改出现了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利于创新和出人才的宽松环境,以及改革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工具化要求,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保证新课改到达成功的彼岸。

(3)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追求,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张扬,应该是教育价值的本真含义。康德说过:“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中外教育发展历程看,许多教育家都致力于关注人生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也就不同。总体上,西方文化多呈现“个人主义”的个体文化,中国文化多表蔡宝来,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现为“社会主义”的整体文化。换言之,西方文化偏个人本位,中国的文化偏社会本位。就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而言,中国传统教育不及西方。[4]

就西方来说,对人生命意义的关注一以贯之。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使人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自然”的潜在能力为重点,强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以后,人文教育以现实的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人性解放。到了近代,卢梭更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福禄贝尔以及第斯多惠等从揭示人的心理的角度提升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出于对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唯理性教育的反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和自然地发展,以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根据。对于社会逐渐被科学技术所主宰,教育片面地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异化”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的现状,教育理论家从关于人的本真意义出发,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学说,以期实现对人性的复归。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基础上的,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群雄争霸的多元文化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其人道是“群体性的、社会整体性的、舍异求同的人本”,[4]以培养巩固和维护封建宗法道德、政治道统的“明人伦”的君子、圣人为目标。这样,儒家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生命,而是将鲜活的生命置于僵死的规范之中,使之失去了“自我”。[4]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天”的神化,确立了“天”的至高地位,从而使得教育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的培育,成为扼杀个体生命的工具。与儒家社会重视整体的人本主义不同,道家重在自然的人本主义,强调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它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就道家这种强调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复归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凸显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的教育来说,它是超越儒家的。但是,由于它完全否定现实社会生活对人的制约作用,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道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它的影响也多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也多被曲解而成为工具。例如,20 世纪后半叶,教育从培养人的外在属性转向人本身。1970年代强调“双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1980 年代强调“能力”,因为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能力比知识更重要”;1990年代强调“情意”,因为技术时代的唯理性教育,“失却了教育的另一半”。[5](P121)这样,从历史时空到现实基础,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关注人,始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材”和“器”。所以,当前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为主旨的新课改理论,就遭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障碍,这种障碍的根源在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缺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文化基因。2.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

(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阻滞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性机制,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或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了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意识性机制,它以先行的模式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规定着思维对象的选择、思维主题的确定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判断。由于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别不利于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6]

第一,注重整体统一与注重个体独立。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一方面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较笼统、不细化,不利于对事物的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使个人服从集体中的最高权力者,服从专制特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依附顺从、封闭保守、注重等级特权、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效变迁。西方的个性思维,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偏重直觉感性与偏重科学理性。直觉思维过分注重直觉灵感,严重缺乏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导致中国传统的方法论一直停留在类比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从而大大限制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深化。以个体性为认识起点的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则是从局部到整体,即从经验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论证。逻辑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严格定义,重视过程,注重审慎而缜密的推理和论证。第三,崇尚中庸调和与崇尚矛盾斗争。求稳怕变的中庸思维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个社会弥漫的是墨守成规、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求同求稳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强调对传统的怀疑、批判和超越的求异求变的思维方式相比,造成国人思想的封闭保守,束缚了创新精神,阻碍了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

第四,推崇内在超越与推崇外在超越。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潜心于对大自然的发现和探索,思维方式趋于封闭和刚性。忽视对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的探究,忽视对外界的科学探索和认知。西方从古希腊时候起,在天人相分、天人相对的思想主导下,人们一直致力于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探索,力图寻求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解释。

(2)原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惯性张力,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近代中国教学论是从引进西方理论开始的,这些理论中一直对中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当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赫尔巴特教育学是经日本引进德国的最早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是中国在政治上“一边倒”学习苏联时的产物,它们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理论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出不足与缺陷,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它们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点,这些缺点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形成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就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来说,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三中心”,并且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其学生的发展改变为“五段教学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教师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凯洛夫教育学并没有摆脱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目中无人”。用苏联教育学界自己的说法,叫做“教育学中无儿童”。[7](P17)这些缺点早就从理论上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层皮”现象,使得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并严重地冲击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3)课改理念的理解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异化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的场所。课改专家认为课堂教学有呈示、对话和指导等三种主要的教学行为,而教学对话可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8](P73)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起教学实践行为的偏差,使课堂教学出现异化现象。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课改而课改所导致的课堂教学失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形式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追求形式到位,较少体现和实现新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热闹非凡、学生举手发言活跃、分组讨论热烈等,而实际上是用“放羊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形式上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但背后却是学生迷失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内涵和价值。第二,极端化。通过对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观察,有专家认为新课改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七大问题,分别是: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泛化”与“神化”而导致的探究的肤浅化与庸俗化,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9](P3)第三,表演化。主要表现为不是为了学生发展、民族复兴而实施新课改,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公开示范课不是为了虚心听取专家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而多成为应付上级检查、同行参观的表演课,成了展示教师魅力的教学秀,为表演而教学,用表演代替教学。

3.课程实施的教师资源储备不足 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从目前新课改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师的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认识和态度上,更表现在行动和方法上。(1)认识缺位,理解片面。本次新课改不单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使教师将新课改当作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和负担,而且将新课改完全与应试教育对立,对传统教育不是采取扬弃而是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使新课改失去了生存的文化之根。这种状况不仅造成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浅层次的有关管理政策、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简单把握,而且对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理解也属简单片面。这样,对待新课改就出现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排斥性和应付性,它们都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

(2)方法失当,能力不足。正确的方法、较高的能力是新课改推行的措施、素质保障。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片面肤浅,导致教师不仅缺乏自主的、恰当的方法,而且缺乏对课程教材的处理能力。一方面期望课程专家的技艺传授,另一方面又对多样的方法无所适从。例如不能正确解决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程资源的恰切性问题,漫无边际地开发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泛化现象;不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无限制地扩展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倾向;不能正确处理教师职责与学生需求的关系,过度诠释、片面夸大学生的中心地位,造成师生角色错位等。显然,方法不得当与能力不支持,造成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机械模仿等现象。[2](P27)(3)教师培训的理论化、简单化和形式化。新课程方案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教学过程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参训教师在接受培训时却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难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因为培训者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很多人并没有参加新课改实践而表现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又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理论而缺乏对宏观理论的整体把握,只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肤浅地讲解理论,这样就造成参训教师听起来似乎明白,而实践中又无法实施的局面。从培训方式上看,以脱产集中讲授和专家讲座为主,这些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教师大量的信息,增加对新课改理论的了解,比较经济实用,但是这种单向输出知识的培训,方式简单并且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

(4)教师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未找准,缺乏多元方法论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7](P19)这样,新课改就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书匠”推到了当前“教育家”的地位,势必使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理性回归。然而,囿于传统理性的观念形态,导致教育片面强调研究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教师成了被研究的对象,忽视了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和人文关怀。同时,重理论和演绎思维研究、轻实证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很不适合我们探寻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且,从近年来国际教师研究的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间内研究的重心有所不同,出现了“教育叙事”、“教学研究”、“行动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而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经验积累,这些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讲还比较生疏。因此,如何站在国际研究的前沿,立足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寻找教师研究的切入点开展本土化的研究,应是当前十分严峻的课题。4.教改理念诠释中西方教育话语的遭遇(1)当代西方语境缺乏亲和力和认同感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就赋予课改专家以绝对话语权。这种话语权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方面,国家的权威赋予课改专家无上的权力,所有的改革措施以国家行政命令的形式下发;另一方面,新课改的理念、内容、方法、实施、评价等都是课程专家制定的,由于他们“闻道”在先,因此就处于话语的中心地位。专家话语的权威作用容易形成课程改革的话语霸权。话语霸权一方面能够保障课程改革的权威性,使其能够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强势语言遮蔽了其他人员的发言权,使他们失去了坚持真理的机会和场所。实际上,语言作为特定阶级利益控制的工具,代表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就当前新课改的后现代话语来说,它真实代表了学生群体的利益,希望学生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在批评原有教育的弊端,推行新课改,反映学生正当要求的时候,却走上了极端,导致了当前新课程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奴役学生、摧残人才的‘应试教育’同当今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应当寿终正寝了。”“原本应当是‘文化殿堂’的学校被异化为‘文化沙漠’。”[7](P19)“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系弊端重重,必须推倒重建。”“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陈旧落后、祸国殃民、非彻底改掉不可。”“新课改不必适应中国国情,而是重在用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国情。”“‘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所以,‘不适合国情论’的逻辑可以休矣。”[10](P19)(2)西方话语概念的表述模糊和解释乏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的课程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非此即彼、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肇始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它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消解,在某种程度上开阔了课程思维的视野。思维方式的转变引起了我国新课改话语的转换,出现了很多陌生的概念,如对话、互动、参与、体验、探索、发现、感悟、解放、分裂、叛逆、反动、背叛等等的后现代话语。这些概念都是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话语,因此在西方具有实践合理性,但却远离了中国教育的现实。实际上,在借鉴外国教育时,我们需要考虑课堂互动和语言运用研究的文化背景。加拿大比较教育学者梅斯曼认为:“在正规教育稀少而得到良好评价的国家,似乎不可能在课堂组织中存在高度灵活性。”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外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优势教育资源更少。这势必导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难以在我国课堂教学实践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即使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歪曲和走样的。并且,所有这些概念和解释都缺乏概括性,缺乏与更大理论框架联系,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和思想的支持。这样,一方面,新课改需要教育工作者观念与行动的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后现代的语言又不能承担起解释与说明的功能,反倒是加重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迷惑,使他们陷入新课改理念与理论的雾团之中。这些都提醒我们,话语的表述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有切身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熟悉的话语来理解不熟悉的事物。反之,用陌生的语言来解释陌生的事物,甚至语言没有解释事物的功能,就会使我们在迷途上越走越远。5.社会文化环境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教改需要

(1)国人的考试情结已深入骨髓,高考应试模式根深蒂固

自隋朝开科取士实行科举考试到清末废止,历经13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和科举考试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人已经认同和习惯了统一考试这种模式。始于1952年的高考,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而建立的学生考试制度。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能够升入怎样的大学,都由高考成绩直接作答。它一方面具有管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办学具有引导功能。所以,高考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基于此,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没有建立与预期完全相适应的高考升学制度时,必定会造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缺乏必要及广泛的社会支持。(2)家长对教改的认同和支持不够

在我国,现代学校系统源于外国,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强大的苏联根源,而且大学升学是在规定考试时间里通过全国统考这一狭口控制的,学生家长不可能希望如同新课改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同时,新课改理论对活动与游戏、互动的区别是模糊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走样,这对于认为正规教育是子女前途关键的家长来说,显然会引起反感。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与家长的喜怒哀乐直接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几辈人的希望和梦想。考试不仅在考孩子,更是在考家长。这样,考试改革就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更是社会的事。许多家长并不希望进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国家只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而自己孩子的前程就可能毁于一旦,他们不愿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基于此,家长对新课改是不支持的。(3)教改被曲解为管理者的政绩工程和学校的升学率要求 与民众对教育改革不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改成了某些管理者急功近利、谋求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的平台。他们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将是否接受、认同和执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政治原则、立场与态度,极力渲染改革氛围、夸大改革成绩。出现了新课程刚刚试验,各种各样的经验总结就连篇累牍,经验会、座谈会连续不断。在汇报经验的时候,他们极力回避并掩盖各种消极因素与不良影响,造成了新课改开局良好、实施顺利的假象。具体到学校和教师,他们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只要能够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声誉的改革就是好的,他们就拥护;反之就是差的,他们一定会反对或变相反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就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希望减轻学习负担,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考试得高分,能够进名校。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他们必定会选择后者,毕竟“分数是学生的命根”。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 1.教育思想和理论:借鉴与创新(1)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

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对应试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教育必须通过改革来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崛起需要新人,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改革。本次改革有其思想和理论依据,但这些思想和理论均是移植借鉴国外的,而不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国外的理论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它并不是高屋建瓴的,更多的是移植和拼凑,故很难完全引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创新都有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特别是决定教育发展方向、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更是如此。就世界范围而言,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民族文化土壤根系的涵养,也就生发不出影响世界的思想家和大师。没有世界级思想家和大师的出现,也就很难产生引领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第三,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产生。先有思想家的存在,后有思想出现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出现,才能提出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理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大师级人物的出现。而上述条件的欠缺决定了目前还很难产生大师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此而言,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中国教育实践对理论和思想的急迫要求,我们只能遵从规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2)继承与创新传统教育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并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当然,教育的作用不但体现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更体现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文化。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两者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不能有任何偏颇和极端。

然而当前的新课改在更大的层面上只强调了对创新的发展作用,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民族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11]因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实践中的困难,也不是理论的不先进,而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3)教学理论的本土创新

关于课堂教学的进化思想是:教学是从“死记硬背”到“结构化”再到“开放”的渐进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目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课堂教学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的条件。但是新课改理论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把学生置于开放的课堂中,让他们放任自流,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势必削弱教育的效果,并容易走向极端。这些都说明国外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我国课堂教学的现实情景。我们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考虑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教育的土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问题是强调了国外理论的全盘套搬,而没有对这些理论发展创新,导致当前课程改革乱象丛生。这样,创新我国的教学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国外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借鉴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创新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都是手段,都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而全盘套搬仅仅强调对国外理论的生吞活剥,忽视了对其的再加工和创造,这就必然导致原本鲜活的理论变成制约教育发展的藩篱。2.教师教育: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

(1)教师专业化———新型教师成长的自我要求

新课程改革在体系上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学习生活、兴趣、科技和终身必备的知识,增加了活动课程、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要求。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学科专业的本体性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以及自觉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实践性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明晰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寻找自己专业成长的空间。这样,教师必定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教师专业成长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不断进取的态势。教师专业自我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价值,具体包括自我形象、职业动机、对教师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的教育理论等。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极具个人化的,它同样源于教师所具备的独特的专业自我,显著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工作效果。因此,积极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2)教师专业———一种自觉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样专业化就自然成为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外力强制,不如说是教师的理性自觉。一方面,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使得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适应激烈的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进步。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符合教育标准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拓展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达到专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教师专业化具有积累和生长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专业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的意识,把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的追求,持续提升内在专业素质,从而成为生命不止、发展不息的生命型教师。(3)生成智慧的教师培训

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是一般的教师素养,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的创造欲和灵感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传统单一线性教学目标的废止,生成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教师创设创造性思维的契机。另外,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教师反复探究的智慧。如此等等,要求教师在接受培训、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智慧的生成。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教师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这种智慧既包括学科的专业智慧,也包括教育智慧。学科的专业智慧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育智慧渗透、体现在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的驾驭、敏锐的反应和灵活的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理智和创造性的行为方式,它还包括对事业的热爱。[12](P17)培养教师的智慧,要求改变教师培训中的知识本位观念,改变仅仅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教书匠”而单纯培训知识能力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夸大了知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知识背后的创新能力,导致了教师将自己降为“教书匠”的地位。因此,教师培训必须是注重智慧生成的培训。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各具个性,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人才。(4)教师教育研究的多元方法和视阈

传统的教育研究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造成教育研究缺少人文关怀,脱离个体的生活体验,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教育研究实际上成了专家学者的个人专利。这种主客对立的“二元制”的结果,使得一线教师成了研究的对象,成了一种被观察和描述的客体。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引导者的主体作用,背离了教师的主体需求,忽视了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单是一个被研究者,在更大程度上他们是研究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与者。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教师是否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人生追求的高低和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13](P51~ 55)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生命成长相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教师研究是促进教师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扬弃传统的主客对立影响,教师应当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参与学生日常的生活事件和活动,通过观察和对话,用整体的观点来深度解析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仪式表征系统、文化意蕴和社会结构以及价值体系,以此来了解学生,反思自我,达到改进教育和发展自我的目的。3.话语方式:移植借鉴而非全盘套搬(1)教改并非以话语转型为充分必要条件

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出现了以“新”、“转轨”、“转变”、“反思”等为代表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在全面反思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不足、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这种全新的话语体系预示着从根本上更新课程的体系,形成全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给予人们对新课改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话语转型是在全面移植国外教育理论以及权威课改专家对新课改理论解读的基础上出现的新鲜话语,是靠国家强力推行的,它并不是根植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没有映射教师的生活语境。这种脱离教育实践者个体性话语的权威话语,在走向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常常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意义和价值。回顾中外历史上较大规模且比较成功的教育改革,并不是所有经验都必须以所有的话语转型为支撑。如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具有指导作用的标志性口号“从做中学”,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教育理想。如今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多注重话语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口号化、标签式的新名词满天飞,但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透彻地反映课改的本质要求。而针对教育实践者操作层面的标志性口号却少之又少,使得处在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如坐云端,发出了“我们该听谁的”这样的感慨。因此,要保证教改的成功,当务之急是寻找和甄别能够统整课程改革全局的标志性话语,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认同和接受。这些标志性话语应该包括:“仁者爱人”、“和谐”、“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效益”、“创新与求实”等。[14](P5~ 8)(2)移植借鉴中的话语转型

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移植借鉴国外理论的结果,造成了教育领域全新话语的出现。这种全新的话语作为国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对我国的教改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在教改初期,有必要通过话语转型来摒弃以前我国教育的缺陷。话语转型的实质就是思维的转型,这种转型首先发生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但是对实际的应用必须谨慎。因为,作为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理论,必须与人们以往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关联,也就是应当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相结合,否则,这些话语就会在实践过程中歪曲理论的本真含义,造成意想不到的错误后果。回顾教改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感到我们已经把国外的话语、概念当成教育改革的真理、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必须遵守的“圣旨”,造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迷茫和困惑。不可否认,改革初期应当有新话语的出现,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就应当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解释、吸纳外来话语,同化为本民族的话语,这样才能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明了改革的观念和理论的意蕴,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说,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移植借鉴国外理论,更重要的是创新适合自我的理论,我国的教育教学形成特色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当我国的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话语时,我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就成了“强势话语”,就成了话语、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输出者,并形成了理论和思想的“自我”,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4.考试体制:关注个性和创造力(1)从共性走向个性

我国先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影响是造成当前注重共性、偏重整齐划一的考试选拔机制的一个重要缘由。当市场经济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摒弃了简单根据学历高低和毕业院校层次选拔的做法,而根据能力、兴趣和倾向来选拔时,使得传统的以纸笔为工具注重认知素质选拔的评价制度受到了挑战。新课改改变单纯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因不能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而遭到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强调教育与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新课程与时代发展的联系来看,强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剧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创造力的依赖和需求,突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新课改与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来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考试就应该从强调共性走向强调个性。就考试的内容来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生存本领等实际生活需要的素质。就考试的方式来说,改变传统注重单一知识考试的笔试方法,从多维的视角出发运用笔试、面试、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真正检测学生,以考试为指针,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2)关注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造就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唯一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以学科和知识为本位,通过层层甄别选拔,以牺牲大多数人成才为代价,培养出偏重认知素质的片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要保证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以考试目标和内容为中心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必修的全部内容,不仅仅强调书面考试,更应该强调实作考试。即使书面考试中已经体现出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也不能代替实作考试。科学的实作考试所占的比分应不低于书面考试比分,通过实作考试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进而考核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笔试考试制度侧重死知识的掌握,使得记忆型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这种“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必然误导学生“分数挂帅”,忽视智力的训练,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是十分不利的。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一方面,考试应当强调实作考试,以考核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成绩,以激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应当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试的范畴,使其成为学生创造力的动力保障,确保学生有饱满的创造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 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3] 黎明.权力裁决一切不利于出大师[N].南方周末,2006 -12 - 07(A1).[4]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阐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6] 阮爱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的差异及其走向现代化的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02,(6).[7]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8]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N].南方周末,2006- 12 - 07(B15).[12]冯建军.从“知识型”教师到“智慧型”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7).[13]蔡宝来.教学改革基本理论研究:问题域、进展及走向[J].教育研究,2008,(12).[14]裴娣娜.多元文化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第五篇: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作业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学 专业 本科

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课程综合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原则是什么?

2.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如何认识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2.试述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民族化的关系。

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原则是什么?

(1)公开原则。(5分)(2)合理原则。(5分)(3)客观原则(5分)

2.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是什么?(1)上级机关领导;(4分)(2)校长全面负责;(4分)(3)党支部监督保证;(4分)(4)教职工民主管理。(3分)

二、论述题(每题35分,70分)

1.如何认识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10分)基础教育的三种使命:一是进行国民素质教育,它面向全体国民,旨在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7分)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向高一层次的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生源,为学生生活、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7分)三是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的重要时期,是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可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6分)因此可以说,基础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是振兴国家、振兴民族的奠基工程。(5分)

2.试述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民族化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来,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似乎是两种相互矛盾的发展态势:国际化努力使教育超出本国、本地区政治与文化的界限,在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得到发展;民族化则努力促使本国、本民族、本校的教育具有特色和个性。但是,在实际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两者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15分)

首先,教育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外来文化如何先进,如果不经过民族机制的冲突、选择、调适和融合,就不可能解决本国、本民族、本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7分)

其次,教育国际化是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从教育现代化进程来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提高现代化的水平和程度,而现代化离不开借鉴、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及各种先进思想。(7分)

最后,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是相互支持、互动的过程。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其他民族向先进民族学习,把国际先进的东西民族化的互动过程。(6分)

下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设想大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周云祥 学校:髻山中学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设想 面对新世纪纷至沓来的信息化、科技综合化、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浅析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

    浅析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些影响改革的因素也逐渐的显现出来。国际环境的变革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化的......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柳海民,娜仁高娃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总第235期) (一)“三个面向”与......

    浅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浅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摘要】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

    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函授学习了《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一门课程,老师布置了任选一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作为作业来完成。一直向往的英国教......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 要]要以“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与观念为核心,营造“育人”的“绿色”环境,必须“以人为本”,将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单元 综合练习一 (1-4章)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课堂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