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原理工学院资料
一、选择题:
3.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尚未形成体系。
7.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个体的先天因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它是物质基础。8.教师的劳动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教育对象、任务、时间空间。(2)独特的创造性:教育有法,但无定法。(3)鲜明的示范性: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4)个体性和协作性(5)显效的长期性
9.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1)学科专业素养(2)教育能力培养(3)心理素质(4)创新素质 4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7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论语》一书收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方论
8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9卢梭的教育代表作诗《爱弥尔》 10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11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12.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构成授教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13【上课】 是教学过程诸环节中的组进行教学。
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四、简答题:
1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3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答: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1.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A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
B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力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的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
3.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规格要求,除了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之外,同时还要受社会物质发11.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一切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
12.教学的首要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教育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和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文化本位论:达标任务:狄尔泰、斯普朗格。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1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是体现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
15、以语言为主的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它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他它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16、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科学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
17、范例教学法: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18、“教学最优化”是巴班斯基。
19、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20、教师备课必须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方面的工作。
21、上课是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2、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3、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综合课。
2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25、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测验法。
26、教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因素构成。
27、德育规律有:学生在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28德育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29我国中小学生班级管理主要的四种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3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二、填空题:
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培养人的是社会实践活动
【中心环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学德育的内容 【1 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用的最多的课的类型是综合课。
17、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一般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论” 最近发展区:(苏联)(维果茨基提出),至少应该判断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将来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或间隔,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18、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体的实践活动)。
1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20: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家(布鲁纳)提出的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
范例教学法: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三、名词解释: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这是以学科逻辑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我们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综合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内容组织在一门课程中综合而成。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教学原则:是指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别教学制:在同一时空里,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
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老师根据预先指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表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和上课时间进行分科教学。
分组教学制:是指学校按学生的能力或学生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4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7教学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辩证统一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题地位的辩证统一规律
8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一是演示前充分准备;二是有效进行演示;三是引导学生注意演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联系,加深理解和认识。9学校是怎样产生的?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要,为学校的生产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生产和文化的发展,为学生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10现代教育的特点?(1)鲜明的生产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程度加强(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础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
11教育必须适应并遵循以下基本规律?(1)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做到循序渐进(2)不均衡性和差异的规律,做到英才施教(3)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4)互补性规律,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12、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人生权,身心健康权,人生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等。
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14德育规律学生在在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5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 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 气氛热烈 16榜样示范法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榜样是真实可靠,具有向导性 3 榜样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重视教育者形象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
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4.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经济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承认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并不否认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以及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依靠。
六、论述
1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涵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其一,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关系,区别显著,相互影响,相互影响,互相作用,而且教育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其二,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从社会的平面图与时态来看,教育总是受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所制约,教育的能动作用往往只有在世纪的长河中才会明显展现。
2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滞后性和超前性。3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德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2统一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 4哲学去学的教学理论
1.赫尔巴特学派(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理论
2.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杜威是代表人物(现代教育思想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何理解二者思想流派的关系?
1传统教育思想是指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它强调教师、课堂和教材的中心地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指以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儿童、活动和经验的重要作用。2传统教育思想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各有其优点,应该相互借鉴,互补供述。
第二篇:学前教育原理整理资料
填空题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2.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学前教育具有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的点。3.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针对性,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具有群体性。
4.就教育时间上来讲,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具有长久性。
5.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
6.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衔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合作,一种是直接合作。7.社区是介于社会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实体。
8.决定一个班级内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创设。
9.学前教育衔接,就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同家庭、教师以及学前教育同社区教育 的衔接,保证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功能,和幼儿成长发展的连续性。
10.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科学区。
11.幼小衔接的任务总的来讲,是要解决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上的不适应。12.在学习方式上,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而小学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课堂
二、简答题(50分,共5道,每道10分)1.请解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并举例说明。P22
5答: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如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活动材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2、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2.简要说明学前教育衔接。P269答:从广义上讲,幼小衔接是指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和后续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超越已有的经验。从狭义上讲,是指幼儿园要设置特殊教学内容,变换授课方式,和小学教育连接,开展以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3.简述行为情境理论。P227答:第一,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物质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方式会暗示人们 出当下合适的行为,在每一个行为情境中,都有一些属于这个情境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出现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第二、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种行为情境,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均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且相互依存、交互影响。
4.举例说明幼儿心理适应。P289答:心理适应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让孩子做好接受新生活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呈现一个新生活的全景,让孩子对新的生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样孩子在小学面临新的事物和差别与以前幼儿园的学习任务不同时,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并主动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所以,在心理适应上,家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活,为孩子呈现小学生活的情境,培养孩子的主
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面临新的环境,出现新的问题,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努力去克服困难。
5.简要说明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P240答: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是指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的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它具有“类别多样”、“数量丰富”及“质、量可变性”的特征,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如移动的活动材料、自主选择的机会。全方位或外活动场地应该包括一下区域:
1、大型组合游戏结构区。
2、自然种植区。
3、草坪嬉戏区。
4、水池、沙坑。
5、动态材料建构区或“建筑工地”。
6、隐秘、游戏小屋或“隐密处”。
7、设置微坡地形。
8、文化一角。
三、分析题(30分,共2道,每道15分)1.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在环境创设上有什么共同特征。P233-235 答: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虽然不能涵盖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全貌,但是这几种教育模式中的环境创设却真正体香了当代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潮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崇尚自然为主,真正开放的保护天性的环境创设思想。1)体现了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的理念。这些幼儿园本身真正秉持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由。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看书或者参加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甚至可以选择独处。
2)真正考虑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这些幼儿园都认识到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很多幼儿园都在教室里设置了“安静角”,或者以矮柜、屏风、布帘、帐篷等将教师分隔成相对隐秘的小空间,以便那些想独
处的孩子,以及因失败、纠纷、误解而产生各种不痛快的孩子,可以来这里静静地坐着,或者钻进一个帐篷,或躺入悬空的摇床等,通过游戏、自省得到排解。3)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都是以“重返自然界”为环境创设的着眼点,注重朴实、自然及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没有很多人为的装饰,这些环境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朴素而自然。4)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为主。幼儿可以通过创造、组合、变换、移动各种材料,从而即满足自己身体运动、认知建构、发展想象力、交往互动等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享受游戏生活的快乐。5)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2.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家园合作共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建议解决的策略。答: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一、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教师发面来讲,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家长、为家长保护隐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与家长通力合作,但鉴于学前教育机构在幼教上的权威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无法达到真正的交流合作。第二吗、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内容脱节。第三、家长参与配合不够好,援助学前教育更少。第四、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不利于儿童阳刚性格的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幼儿园要主动创造条件开辟沟通渠道。第一、教师要以诚相待,放下权威,把“支持每个家庭在学校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家长和教师共同思考家庭参与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作为宗旨,实现与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第二、引导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第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幼儿园网站,为家园双方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家园交流的双向互动和信息共享。第四、定期就儿童的家园
表现进行交流。第五、家访工作要落实到位。第六、在家长每日接送孩子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家长交流。
2、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保教活动。
第三篇:平顶山工学院党建评估资料
化学化工学院、护理学院迎接全省普通高校
党建工作评估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党建工作评估的通知》(豫高发〔2009〕26号)的要求,今年将在全省部分高校进行党建工作评估。为了切实做好迎接党建评估准备工作,根据平学院发[2010]4号文件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结构
为加强对党建评估准备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化学化工学院、护理学院迎接全省高校党建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李松田赵干卿
副组长:汪保忠
成员:刘巧茹冯建褚松茂赵晓军徐伏
王彩黎韩永军贺国旭马威
党建工作联络员:冯建办公电话:4910185手机: ***
二、评估内容
党总支评估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团体工作、特色工作等内容。具体评估实施细则见附件。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4月20日---30)
1、成立学院党总支迎评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迎评工作方案;
3、召开党总支支委会议和党员大会,组织学习领会《党建工作评估实施意见》和《党建评估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部署有关工作。
第二阶段:自评自建阶段(5月4日---31日)
1、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评估再动员。
2、研究分析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分解,明确任务,确定各项任务负责人。
3、建立党建评估材料档案,并对材料进行收集补充、总结归纳、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按要求上报学校党建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
第三阶段:自评完善阶段(6月1日---8月31日)
1、对照评估细则进行自查,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
2、迎接校内专家组第一次工作检查。并根据校内专家组所提意见和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
3、进行全面自评,撰写党建评估自评报告。
第四阶段:评估验收阶段(时间等候上级通知)
进一步充实迎评档案,完善迎评材料。
1、对校内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整改。
2、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周密的工作安排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组评估。
四、评估要求
1、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评估的重要意义。党建工作评估,是对我院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各项工作的大展阅,对于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要精心组织。要认真准备,开好迎接党建评估部署会,对2007以来党总支工作进行实事求是评估,认真总结经验与成绩,查摆差距与不足,认真整改与建设;要精心研究、精心提炼,突出重点,展示亮点;此外,要做好与评建工作相结合文章。要以评估为契机,将迎接党建评估工作与教学中心工作、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整改党建薄弱环节、破解党建工作难题等有机结合起来。
3、要抓好落实。各责任领导、责任个人,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重视党建迎评准备工作,凝聚合力,集思广益,创新思路,创新载体,认认真真抓好每一个环节,切切实实落实每一个细节。对评估准备工作不认真,不积极,乃至影响评估效果的责任个人,要相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附件:《化学化工学院、护理学院迎接党建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
化学化工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2010年5月4日
第四篇:马原理考试资料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第五篇: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资料
马丘比丘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马丘比丘宪章》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
有机疏散理论
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例如看比赛和演出)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
邻里单位
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根据C·A·佩里的论述,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
特点:1依程序行事 2防止快速决断 3连续性决策,每个过程都要选择 4综合审视,不专注于一方面
批判:1规划具有一套规划庞大的体系,实施失去了灵活性,及失去了时效性。
2收集所有的决策信息是不可能的,规划者不可能实现特定目标的所有的规划方案,建筑师作为“价值中立”的决策者不现实。
3标榜的“公共利益”在实践中无效。
4技术性的科学方法过于繁杂,失去人性化得东西,而且背离规划的初衷。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对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的一种全新解读,它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框架下去考察城市问题,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和集体消费,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力图揭示城市发展如何连接、反映和调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如何体现出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为丰富和发展城市社会学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