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外教育是模拟试题1及答案(含5篇)

时间:2019-05-13 08:2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中外教育是模拟试题1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中外教育是模拟试题1及答案》。

第一篇:2011中外教育是模拟试题1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________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_________。

2、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__________》。

3、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__的形式。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等。

6、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

7、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________。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 ________。

9、英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初等教育法”颁布于________ 年。

10、1919年法国政府通过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________ 题。

11、最早在德国出现的实科中学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________ 主义的倾向。

12、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________。

13、二十世纪初,俄国形成了以________ 性十分明显的双轨制为特征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14、裴斯塔洛齐是十九世纪初 ________(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15、教育与社会,教育与 ________ 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方面。

二、选择题

1、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2、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B、唐朝 C、隋朝 D、宋朝

3、“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宋代 B、元代C、明代D、清代

4、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5、《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C、鲁迅 D、蔡元培

6、《论演说家的培养》是()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B.斯图谟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7、()国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A.法 B.英 C.美 D.俄

8、乌申斯基是()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A.英 B.法 C.俄 D.美

9、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洛克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夸美纽斯

10、“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实验学校。

A.旧金山B.波士顿C.纽约 D.芝加哥

三、简答题

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2、简述苏湖教法。

3、为什么说英国教育长期具有双轨的性质?

4、试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论述题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2、评述马卡连柯关于劳动和教学的实践与理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国学,大学,小学,乡学

2、《学记》

3、设科射策

4、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6、童生试

7、农民兼军人

8、快乐之家 9、187010、职业教育

11、泛爱主义

12、《学制令》

13、等级性

14、瑞士

15、儿童

二、选择题

1、A

2、C

3、C

4、A

5、A6、C

7、B

8、C

9、C

10、D

三、简答题

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1)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

(3)“全人生指导”不仅对学生的在校生活要指导,对学生的校外生活也要指导。

应该指出,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是以“革命的人生观”为核心的,其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参加革命,过革命的人生。着眼于“全人生指导”,教育的视野就不会局限于狭隘的书本,学校工作就可扩张到青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样一个广泛的视野上就更容易唤起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引导青年对革命的向往。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2、简述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3、为什么说英国教育长期具有双轨的性质?

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初等教育历来属于宗教、慈善事业。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才广设公立学校,逐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一般劳动者的子弟从中受到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作为另一轨道,中等教育为升大学做准备,它有自己的预备学校,是达官贵人和富裕家庭的子弟求学的轨道,以文法学校、公学和牛津、剑桥等古典大学为主体。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然而,直至二十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的,而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显然,英国教育长期存在着双轨学制。

4、试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答:高等教育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较多的重视,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160万,到1775年也只有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这些学院都是私立的,其中除费拉德尔菲亚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外,全由教会直接掌[WT]握,办学目的是培养传教士和官吏,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修辞学为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需要。当时这些学院的布局不甚合理,密集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学校规模小。

独立后,南部的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于1785年创设州立大学(公立),西部的俄亥俄州和密执安州继之。由于国会鼓励设立州立大学,因而各州纷纷仿效。解决了大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但此时的美国,私立高等院校依然存在,各教派为发展其势力还争相设立新的高校。

独立以后,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轻古典科目,重实用知识的趋势日益加强,到19世纪初,物理、天文、地质、地理、气象、化学、植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也逐渐进入大学课程或得到加强。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而且对学术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20世纪初,美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从1902年起开始出现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这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州或州以下的市)或教会、私人设立的短期大学,也称社区学院,教学条件和水平较差。但由于学制短、专业性强而受到社会的欢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州立大学进一步壮大,私立大学更纷纷建立,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显示了大众化的强大趋势。1935年和1940年美国大学及其学生数分别为1600所,128万人和1800所,140万人。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大学生增加25倍,此时平均每5家人中就出一名大学生。大学和学院一般修业四年,与中小学互相衔接,形成六.三.三.四制或八四四制的学制系统,形式上是单轨的。美国学院分普通学院和专业学院,大学除本科外还有研究院,培养硕士和博士。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这一时期其职业性更强了,不少高等学校大大增加职业性学科,州立大学更注意为本地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四、论述题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

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2、评述马卡连柯关于劳动和教学的实践与理论。

答: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马卡连柯既组织学员进行文化学习,又组织他们进行农业劳动和各种手工业劳动。使一批批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变成了富有革命理想、自觉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和劳动的有文化的新人。

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教育应当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教育违法少年的重要手段,但劳动教育决不是劳动惩罚,而是使他们全面发展的正面教育,是全部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他还进一步提出,只有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才具有更大的教育的意义。诚然,马卡连柯正确地肯定了劳动的教育作用,他强调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他以为不注意创造价值,劳动就不会成为教育的积极因素,这就难免流于片面性和绝对化。

关于教学与劳动的关系,马卡连柯实行工厂与学校并存、生产与教学平行的原则,认为定时定量参加生产劳动和按时按程度参加文化学习对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但是他以为学生半天劳动,半天学习就算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尽管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他未能成功地解决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的问题。

第二篇:《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1

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解蔽》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在篇中把学习的态度归结为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这句名言出自《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

4、《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四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______________四个字。

5、“教学相长”是中国古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命题,是在《__________》中完整地提出来的。

6、在《教约》里,王守仁阐述了他的有关儿童教育的思想。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他主张______________,在教学活动安排上,他提倡要________________进行,充分注意到学童的身心特点。

7、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是____________教育。他最重要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__》。

8、赫尔巴特最重要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__》,他首次提出了教育学应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观点,从而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二、解释大意并阐述其包含的教育教学思想(第1题6分,第2、3、4题各8分,共30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解蔽》)

3、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学记》)

4、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

三、理解题(以下各段话出自谁的什么著作?阐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请结合实际加以理解。每小题8分,共40分)

1、“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条,‘不要教过多的学科’;另一条,‘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2、“我相信,专门教育的改革比普通教育的改革将更为重要。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我们历史上第一次我们需要很多具有和外国人一起工作的才能和爱好的人。我们需要在早年就发现这种人,并且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教育的机会。”

3、“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因此,教育在任何地方应该是相同的。„„如果教育被正确地理解的话,任何为全体人民设计的课程的核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在任何政治、社会或经济条件下,都是相同的。”

4、获得任何一种东西有两项价值:作为知识的价值和作为训练的价值。获得每一种事实的知识,除了用以指导行为以外,也可以用来练习心智;应该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它在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时的效果。

5、所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四、论述(或评述)(18分)

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评析杜威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的教育思想。

附:评述题举例

1、在《普通教育学》中,就“儿童管理”,赫尔巴特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请结合实际评述之。

2、在《儿童教育》中,蒙台梭利是怎样论述“环境”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的?请结合实际评述之。

3、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是怎样理解“秩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请结合实际评述之。

4、在《教育论》中,斯宾塞是怎样论证“在所有知识中,科学最有价值”这一观点的?请结合实际评述之。

5、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应怎样对待儿童的好奇心?请结合实际评述之。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荀子

虚壹而静

2、《大教学论》

3、《学记》

4、豫时孙摩

5、学记

6、分班教学

多种教学形式搭配进行

7、绅士

教育漫话

8、普通教育学

心理学

二、解释大意并阐述其包含的教育教学思想

1、宋代的朱熹对这句话作了解释,他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然后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掌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问题。

2、一个人凭什么认识领会“道”?通过人的内心。心又是如何去认识领会 “道”?通过虚心专一并且静心才能达到目的。人的内心不是没有对已知事物的认识,但应该有虚心接纳的状态;内心不是不能兼知他物,但应该有所专一;内心不是不会有情绪、思想的波动、游离,但应该有静心的一面。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他认为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3、坏习惯已经形成再施教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易接受教育;适当的学习时机过了再去学,即使勤奋刻苦,也难以有成就;杂乱地进行教育而不合乎顺序,只能陷于混乱的境地而不可收拾;不和同学一起切磋研讨,便会学识浅薄、见识不广;结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反师长的教诲;同坏朋友谈不正经的事,就会荒废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说明教育教学中对恶习谬见要事先预防;要抓住时机适时施教;要循序渐进;要通过广交良友相互学习提高。否则,学业难以成就。

4、君子既了解如何才能使教有所成效,又了解教不能取得相应成效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教师。君子的教学活动,其本质就是晓喻、开导。引导但不牵引,勉励但不强制,打开思路但不直接告知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在融洽和谐的状态中学习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思考能力。这才算得上是善于晓喻、开导。

教学的本质是启发诱导,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掌握了启发诱导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三、理解题

1、出自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认为过去的教育在根本上受了无活力概念的毒害,过多的无活力的概念把人类束缚住了。他提出教育应有“活力”,就是不让孩子消极地接受一些对实际生活无用的概念,而应使他们懂得各种概念在他们实际生活环境中的应用。怀特海强调要保持知识的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他指出,学校课程中有无数的理论知识,也要对某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说明,但是,不应该教过多的食而不化的理论知识,理论说明也不应该太长,以免影响透彻和确切的理解。这是一切教育的中心。(结合实际部分略)

2、出自科南特《知识的堡垒》。科南特是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他认为,学校教育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主张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重视智育,主张把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等作为学科内容的核心,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标准。同时他还重视天才教育。

(结合实际评析部分略)

3、赫钦斯《普通教育》。赫钦斯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流派的重要代表。它的哲学基础是古典的实在论(唯实论),即认为“一般”是先于“个别”而客观独立存在的,“真理在每一个地方都是一样的”。由此出发,它认为教育的性质是不变的,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不变的、永恒的。永恒主义者从“永恒的真理”中引申出“永恒的学科”,认为“永恒的学科”是“理智”训练的最好办法,提出要以“永恒学科”作为学科的核心。

(结合实际评析略)

4、出自斯宾塞的《教育论》。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他是以一门知识对“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尽责的程度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比较各项知识,从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来设置学校课程。他认为,最有价值的课程应具备和实现两个方面的作用:不仅能获得有用的知识,而且能发展智力。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具有最大的价值。科学知识对指导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调节人们行为方面最有价值,同时也具有最大的智力训练价值。因此,斯宾塞主张以科学知识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

在今天看来,斯宾塞的观点具有片面性。科学知识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有很大的实惠,但科学知识同样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不应厚此薄彼。在当前我国学校课程中,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已经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这段话出自卢梭的《爱弥儿》。卢梭认为,教育必须依照儿童的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教育要以适合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准则,所以一切教育措施就不能超出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自然教育”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使儿童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

在卢梭的自然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教育的阶段论。卢梭 认为,12岁以前,儿童处于理智睡眠期,智力处于感性阶段,不能辨别是非善恶。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应该在让其自然成长的同时,主要是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合其自然成长的环境,防止沾染恶习和谬见。

教育不能超越儿童特定阶段的能力和心理特征,这是对的,但卢梭认为12岁之前不能对其施以积极有效的教育,而应是完全消极的教育,值得商榷。

四、论述题

(1)关于“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该命题,关注的主要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使校园成为儿童的乐园,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同时,杜威还认为,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杜威实质上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富活力,更有乐趣,更有实效,更能有益于儿童发展,更能有益于社会改造。杜威进一步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命题,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造的基本方法。

(2)关于“教育即生长”。从文法上讲,“教育即生长”是不通的。它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是针对教育时弊而提出的。杜威认为,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让现时的儿童为遥不可及的未来做准备,全然不顾儿童自身的感受和期待。“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教学合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要求。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这是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区别。“教育即生长”所体现出的儿童发展观也是杜威民主理想的反映。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使儿童获得充分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儿童的充分生长和发展亦有助于社会目的的达成,杜威不仅仅把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视为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他认为儿童充分生长本身便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3)关于“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杜威那里,经验不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它当然含有知的因素,但在此 之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经验不再仅仅与认识有关,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的因素皆涵盖在内。在经验过程中,儿童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形成能力、养成品德。杜威认为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单是有机体受着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中的经验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7-01 15:29 共

3021人浏览[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其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B.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C.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

D.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3.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D.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4.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5.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A.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B.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资本循环和资本资本周转的统一

6.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7.I(v+m)=Ⅱc是()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8.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特征是必然()。

A.有效增长

B.逐步增长

C.缓慢增长

D.优先增长

9.平均利润率是()。

A.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C.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10.借贷资本是()。

A.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生息资本

B.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C.暂时闲置的货币

D.高利货资本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A.人人都成为有产者

B.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C.垄断资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

D.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

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资本输出的形态可划分为()。

A.商品资本输出和货币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厚基础是()。

A.资产阶级国家

B.占有大量殖民地

C.资本输出

D.私人垄断资本

14.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既相互控制,又相互反控制

B.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制裁

C.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

D.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掠夺

1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发展趋势和停滞趋势这样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A.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

B.垄断的统治

C.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

D.竞争的存在

16.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

A.生产资料

B.劳动产品

C.物质生产

D.社会生产力

17.商品的价值是()

A.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

B.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C.生产商品的有用劳动耗费

D.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

1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金属货币

B.纸币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上的货币

19.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20.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1.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0。

A.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而言的过剩人口

B.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料来说的过剩人口

C.资本的需要来说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自然资源匮乏而言所产生的过剩人口

2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23.利润是()。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耗费的资本的转化形式

D.新创造价值的转化形式

24.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市场价格围绕上下波动

B.商品价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25.商业资本执行和完成的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

A.商品资本的职能

B.生产资本的职能

C.货币资本的职能

D.流通资本的职能

2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A.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B.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

C.农业的生产技术低于社会平均生产技术水平

D.农业生产操作方法不同其他部门

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优势的垄断组织是()。

A.卡特尔

B。托拉斯

C。经济联合体

D。康采恩

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

A.性质的经济形式

B。最充分的物质准备

C.基本的所有制形式

D。实现形式

29.资本国际化逐步扩展的进程是()。

A.从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再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从借贷资到商业资本再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C.从产业资本到借贷资本再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从商业资本到产业资本再到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30.第二次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声速发展()。

A.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关

B.完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C.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革命

D.科学技术发展是次要的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商品经济()。

A.是直接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B.是直接以满足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C.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D.包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

E.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

A.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B.不变资本是剩余价值转化的 C.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

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掩盖起来

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一般是()。

A.危机阶段

B。滞胀阶段

C。萧条阶段

D.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4.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部门之间的竞争程度

D.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E.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

5.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是因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这些条件概括起来说就是()

A.生产日趋全面社会化

B.工人阶级的武装力量日益增强

C.垄断资产阶级日益腐朽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而深刻

E.社会阶级矛盾加剧

6.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E.人类劳动的产品

7.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它取决于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

B.它包含着历史道德的因素

C.它没有客观标准

D.它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

E.它是价值的源泉

8.实现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是()。

A.价格

B。竞争

C。税收

D。利率

E。信用

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I(v+m)=Ⅱc B.I =Ⅱ(c+△c)

C.I(c+v+m)=Ic+Ⅱc D.I(c+v+m)=I(c+△v)+Ⅱ(c+△c)

E.Ⅱ(c+v+m)I +Ⅱ 10.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经济特征有()。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C.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E.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研究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分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有何重要性?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3.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怎样产生的?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四篇:1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他更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

B、2 C、1

D、1.5

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注:对的打“√”,错的打“×”)

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方移动()

3、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该产品供不应求()

4、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5、提高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

6、SAC决不会小于LAC()

7、消费者均衡点处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8、劳动的供给会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9、完全竞争厂商不愿做广告()

10、什均衡属于优势策略均衡(占优均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四、计算说明题(30分)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PK=5。⑴、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5分)⑵、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5分)

求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K、L的值。(5分)

2、已知生产函数为:Q=L0.5K0.5,试证明: ⑴、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7分)⑵、它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8分)

五、分析讨论题(15分)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试题答案及标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D

2、B

3、A

4、D

5、C

6、B

7、B

8、B

9、A

10、A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9、√

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答案要点: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2.5分)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2.5分)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答案要点:

① Ed=0,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变化。(1分)②0

③Ed=1,需求具有单位弹性。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1分)④1

⑤Ed=∞,需求有无限弹性。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1分)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答案要点:

在短期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假定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2分)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1分)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2分)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答案要点:

给出对方的策略,你所选策略是最优的(至少不比其它策略差),如果每个局中人都是这样,那么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对局),就称为纳什均衡。(5分)

四、1、计算说明题(30分)

解:要想在既定产量下达到成本最小,两种要素必须符合:

又知道:TC=3L+5K②(3分)

⑴、已知: Q=10③

由 ①、②、③式可得:

(3分)

进一步得:K=L=10(2分)∴MinTC=3×10+5×10=80(2分)⑵已知:Q=25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K=L=25(1分)

MinTC=3×25+5×25=200(2分)⑶已知:TC=160,K=L、TC=3L+5K 得:K=L=20(1分)

Q= L3/8K5/8=20(1分)

2、证明:⑴给定一个大于0的正整数λ,设把各投入要素的量翻λ倍,则新的产量为:

符合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7分)

证明:⑵假定资本的使用量不变(用 表示)而L为可变投入量,则

(5分)

从劳动的一阶导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和二阶导数来看,在资本投入不变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总产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即它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分)同理,可证得:当劳动投入不变时,资本也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分)六分析讨论题(15分)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 答案要点:

1、正常物品的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见图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分)画出图1得5分

2、正常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是从价格-消费曲线中导出的。在价格-消费曲线中,每一个均衡点都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所购买到的使他得到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把每一个均衡点的某一商品需求量垂直下移到横座标,把其相应的价格标注在纵坐标上,即得到个人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的价格下,消费者为了得到最大效应而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量)(见图2)(2分)画出图2得6分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A.组织教学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

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

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

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

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是()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

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 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17.对于体育洁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8..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1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20.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A.一星期后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21.道德观念即()

A.道德准则

B.道德观点

C.道德判断

D.道德认知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A.算子系列

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

D.问题情境.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26.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 B.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

B.C.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 D.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力 E.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27.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有()

A.教师

B.社会

C.学生 D.环境

E.家庭

28.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A.直观一操作性

B.动作一形象性

C.指导一模仿性 D.讲授一发现性

E.基础再现性

29.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成分?()

A.目的B.个体已有的知识

C.障碍 D.假设

E.方法

30.下面罗列的各种模式中哪些是属于概念同化的模式?()

A.并列性同化

B.类属性同化

C.总括性同化 D.并列结合性同化

E.结合性同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2.请说明男女生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3.班级群体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成哪几种?

5.请分析规则接受学习的特点。6.请简述认知同化理论。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请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2.请联系教学实际阐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D【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

3.C【解析】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逐步的程序。

4.D【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B【解析】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6.C【解析】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这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7.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8.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9.D【解析】技能可以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C 11.A【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12.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下位学习。

13.D【解析】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也可以说是支持策略。

14.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5.A【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16.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17.D【解析】社会的阻抑作用表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愈加明显。18.A【解析】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19.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 责任发展的。

20.C【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21.D【解析】道德观念即为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韵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2.B【解析】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问题空间。23.C【解析】贾德提出了迁移的经验泛化说。

24.B【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25.A【解析】根据抽象程度,概念可以分为抽象观念和具体观念。

二、多项选择题

26.ABE【解析】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27.ACD【解析】学校教育中核心因素是教师、学生和环境。

28.ABCE【解析】小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的限制,在发现上还很欠缺。29.ACD【解析】问题的必需成分有目的、障碍和假设。

30.BCD【解析】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概念同化有三种模式:下位学习(类属性同化)、上位学习(总括性同化)和组合学习(并列结合性同化)。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1)角色的多样性。教师扮演的角色很多,包括知识传授者、团体领导者、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相应地,学生扮演另一方的角色。(2)影响的深远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都是深远的,甚至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3)平等性。指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4)权威性。指教师在学生眼中代表着一种权威,不可冒犯。

2.【答案要点】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男生的成绩偏于优秀和差两端,女孩成绩以中等居多。就平均成绩来看,男女没有明显差异。女生嗅觉灵敏,在声音定位、色彩辨别方面优于男生,男生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较强。女生叙述事情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长于形象思维,擅长文学、艺术、语言、医学、史地等学科;男生的思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长于抽象思维,擅长数学、物理、哲学、天文等学科。

3.【答案要点】(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2)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人的自我概念的获得是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将他人的看法内化两种方法实现的,学生在班级中通过此途径实现自我概念的发展。(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班级气氛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反之则不能。

4.【答案要点】(1)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分类:①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②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③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④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答案要点】(1)学习内容是固定的教材内容;(2)学习的规则一般以命题的方式,或以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3)学习的任务就是接受规则的意义;(4)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新的规则命题整合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信息内化,与原有的观念融为一体储存备用;(5)从发生的角度讲,规则的接受学习则能扩大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所以,在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小学阶段,规则的接 受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方式。

6.【答案要点】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1)创造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①尊重儿童任何幼稚甚至是荒诞滑稽的疑问;②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儿童证明并夸奖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2)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发展。①鼓励学生近似合理的猜想和飞跃的直觉;②教师应善于应用直觉思维的方法,以给学生作出示范。(3)鼓励实践并尽力与有创造性的接触。①要给予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以及和教师、其他有创造性的人相互交流的机会;②培养创造性必须提供实践的机会。(4)实施鼓励创造性的指南。①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②容忍异议;③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④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⑤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

2.【答案要点】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条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学习效率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学习效率。

下载2011中外教育是模拟试题1及答案(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中外教育是模拟试题1及答案(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C )责任。 A.完......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和答案(汇编)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2014年)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 15分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 B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2、1923年,( A )的著作《公共舆论之凝结》出......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 15分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 B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知名......

    2011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1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

    2011成人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1成人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Ⅰ. Phonetics(10 Points) Directions: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of words, there are four underlined letter combi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