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店坪中学教科室2012年下学期工作计划
新店坪中学教科室2012年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科室本学年度将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为中心,以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二、工作思路
(一)规划先行,努力让学校规划与个体发展方向趋同。
以往教科室的很多工作都是在学校或更上一级单位的统一要求下展开,教研组及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也相应的变得被动。自上而下指定、安排并靠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得以维系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难免流于形式。因为,研究源于问题,问题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没有问题就没有真实的研究。问题既有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更有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面对具体的学情发现的问题,二者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所以,我们的工作计划不能凭空臆断而应先广泛了解搜集学校教学及各学科教学一年来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科室拟定围绕何种目标采用何种形式开展何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等的计划。同时,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向教师们传达本年度全国、省、市、校将要组织开展的一些教研活动,让我们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和特点早做计划和准备。
(二)落实常规,努力让常规教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显实效。
1、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务求落到“校本教研、校本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研究、中考研究、学科竞赛研究”之实处。常规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教研组长应该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思考和谋划每一次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和实施每一次教研活动。教科室将加大常规教研活动检查的力度。
2、课题研究工作将充分发挥教科室的主导作用和课题研究人员的主体作用。
(1)课题研究将遵循五个结合校本教研与社会化大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与教学相结合;短期小课题研究与长期大课题研究相结合;教科室的主导作用与课题研究人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2)校级课题研究以校本教研为重点
课题内容侧重于校本教研,即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校级课题研究继续提倡“小课题、短周期”模式,要求每个教研组申报一个课题,一学年结题,结题报告中应有研究过程的体会,有研究成果。
3、合理地安排好“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竞赛课、考核课”,尽量发挥好这些课的促进作用。每期将安排骨干教师每人上一堂示范课;每个教研组每期推出一堂全校性的研究课。
4、组织好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这项工作既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关系到教师评职晋级的切身利益,具有挑战性,需要尽心尽力、细致认真,我们有信心将该项工作做好。
(三)管理创新,努力激发教师终身学习、教研结合的内在动力。
1、科室工作计划公开透明。教科室将2012年度工作计划及主要工作安排通过内网发给每一位教师。让有心开展教研工作的老师早作准备。同时建立公开邮箱鼓励教师给科室工作提建议或意见,并对有积极意义的可操作的举措给予奖励。
2、为增强校本教研管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教科室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让所有教师高度重视教研素质的提升,科室准备起草相关管理规定,让有效的举措制度化。
3、课题和论文等的管理,化散为整。科室人手有限,事物繁杂,必须科学筹划和安排才能高效管理和服务。为此,我们将一改原来,上传下达,反复传达但最终还是零散反馈、拖延遗漏的面貌。努力让教研团体、教师个人树立“我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你们得对我负责”的意识,主动关注学校教研动态及文件传达信息,及时按要求反馈教研进展或成果。如:论文收集、教研成果汇总、课题中期评估或结题展示等。变自上而下地被动接受或完成为自下而上的主动承担或申请。
三、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各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工作目标和要求
各组教研活动要求按质按量完成,注重实效,形成积极学习、热情参与、认真研讨的教研氛围,本学期要求各组进行10次组内教研活动。大体安排及要求如下:
1、研讨、制定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活动次数为1次)
传达学校第一次教研组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制定教研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计划明确细致、措施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能预期每一次活动的良好效果。《教研组工作计划》于开学第二周内交教科室。
2、教材及教法研究(活动次数为3次)
要求认真研究教材体系,认真研究教法;每一学科组要结合本学科特点研究出适应本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
3、新课程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次数为2次)
4、说课、听课与评课(活动次数为3次)
说课是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说课”活动加强教材研究,锻炼年青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建议每个教研组安排2至3次组内说课活动。
5、校本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研究(1次)。
建议做好三项工作:(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学习;(2)完善本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3)编写出校本教材。
(二)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
1、做好原有课题的管理、督促和指导工作。
2、“将学校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课程化”是我们本年度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指导的重心。我们将聘请专家坐镇指导,集聚学校的精英深入研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用校本课程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加强校际联系,整合、利用优势资源。
加强与兄弟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初中新课程改革,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加深兄弟学校之间的深厚情谊,共同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2012年要更加加强与外校的交流。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7-8月份:暑假教师培训(市县级培训、校级新教师培训)
9月份:制定教科室2012年下学期工作计划、教研组长会议(布置2012年下学期工作)
10月份:统一安排好2012年下学期教师公开课、新老教师师徒结对
11月份:组织期中考试命题工作、新课程教育教学叙事、案例征集12月份:学科基地相关活动总结、新课程教育教学叙事、案例评审1月份:全县调研考试、年度工作总结、校本培训年度总结及公示
新店坪中学教科室2 012年9月
第二篇:高坪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高坪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2011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坚持“教学工作课题化、科研工作特色化”的教科研工作方向,从操作层面上加强对各教研组工作的指导,把学习与研究、工作与研究、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使教育科研逐步成为学校工作中较普及的一种工作方式的同时,大力开展科研创新,实现教育科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搭建各种平台,使教师体会到研究的快乐与幸福,力争让我校的教改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科研工作“三大原则”:
1.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整体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学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科研活动,最终实现教师整体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
2.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科研的高效务实目标。
3.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基本思路
本期教科研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 师资队伍建设;
②课题研究工作;
③教师个体小课题研究;
④探索研究性学习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⑤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五项工作,使校本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四、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培养,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评出优秀骨干教师,纳入相应管理。
2.课题实验工作
按照学校课题的总体精神和思路,探索研究性学习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具有学校课题研究的自身特点,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
(1)任务
我校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县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2)行动
尽可能多地让更多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活动,以及教育科研的反思活动。
①加强课改工作。各教研组紧紧围绕课题思想,进行课题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月检查,成为课题实验工作的基本方法。②发挥骨干作用。盘活骨干教师资源,各教研组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人,发挥骨干教师在学校教育科研中的引领作用。
③深入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案例,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
④引导教师反思。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⑤个人课题。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
3.完善各种制度
(1)完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对研究有成效的教研组实施奖励。
(2)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师专业化成长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自我规划,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
(3)完善教研组建设制度,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研组的专题研究—备课组的伙伴合作—教师的实践反思”三个层面评价教研组工作开展情况,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要形成单列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本期工作要点、活动场所、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教研组的研修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重点解决本学科的1—2个问题,集中力量抓好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上课、课后反思和小课题研究,并体现学科建设特点和学科建设理念。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4)完善课题申报制度,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
3.组织本校科研骨干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4.课题组长(教研组长)会议,课题研究实施。
十月份
1.各课题组围绕大课题开展实践研究活动,积累相关资料(案例、过程性等)。
2.加强对教师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协调,鼓励教师主动投入课题研究,总结课题成果。
3.教研组长会议,组长汇报课题研究情况,小课题谈谈活动进展情况。
4.教研组研究课听课、评课活动。收集教案及过程记录。
5.专家讲座(待定)。
十一月份
1.继续深入开展学科研讨小组活动。
2.组织校教科研论文评比,为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组稿。
3.各教研组围绕课题开展系列活动,积累相关资料。
4.整理教科资料,部分材料上网。
十二月份
1.继续积累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加强课题操作过程的管理与指导。
3.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他们做好教科研方面的资料积累。
4.举办一次理论讲座。
一月份
1.完成教科室工作总结。
2.课题组例会,总结本学期情况,计划下学期工作。
3.各小课题组按照任务书要求汇总上交各种材料,教科室进行资料归档。
4.对全校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考核。
5.评选 “优秀教科研组”。
6.组织召开一次教科研年会,表彰科研先进工作者及“先进教科研组”。
2011年8月31
第三篇: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的思想,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下,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务实奋进,开拓进取,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促进质量”的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研究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着眼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轻负高效”课堂。
2.全面推进以预习、课堂教学、限时作业为重点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4.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
5.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为重点,深入开展常态课堂案例研讨、教育叙事、教育沙龙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
6.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活动。以课堂教学设计为重点,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合作、和谐、持续发展。
三、采取措施
(一)规范课题管理,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同时,做好各种教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迎接市教科研样本校年检、课题年检等上级部门的考核和检查。
不断树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将突出省、市、县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和实效性,形成以教科室为主导,主持人为中介和桥梁,参与教师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踏实稳健地开展研究。
定期对各级课题进行阶段推进,检查落实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有效。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开课研讨、阶段研究讨论等。开展好课题相关的实践活动,确保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或课题论文;各课题组要撰写若干教育叙事或案例,课题论文、案例应该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记录、反思、概括。各课题组要作好研究实时记录,积累好学习文献、典型课例教案、评课表及其他相关活动资料。
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并能对原始资料加以积累和提炼,在总结中做理性思考,在剖析中提升。把教师的课题研究报告、活动方案、个案分析、研究论文等编入《**教科研》,努力办好这份刊物,使它成为广大教师施展才能的舞台。积极组织教师的优秀论文向市级以上刊物投稿,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评比。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着力构建校本交流平台,积极推进校本研究,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读书反思提升
营造学习化环境,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型教师队伍。继续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坚持“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着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相结合,鼓励教师广闻博览。学校将把读书活动列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及常规检查中,学习时间15周,每周一次,学习内容自主安排,但必须摘自教育名着、教育教学类期刊。同时,教科室关注现有的主要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汇编成《教科研文摘》发给教师,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本学期将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以便评价老师们读书效果。
2.专家引领辐射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报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学思想,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并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和操作方法带回来,和大家进行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将采用观看录像、邀请专家进学校作专题讲座,为本校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指导,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将通过名师引领、课堂示范、专题研讨等方式搭建有效的教科研交流平台。认真参加镇、县教研活动,所有教师要按时参加相关学科的活动。如有事不能参加,必须提前请假,写好请假条。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认真研究探讨课改中出现疑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教研组、备课组在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密切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的联系,使科研进一步贴近教学,甚至融于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研组活动各学科每周都要正常开展。每周开课,初
一、初
二、初三轮流开课,各学科尽可能围绕各学科的课题开展研究型开课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3、7、13、164、8、14、175、9、15、18
初一语文、地/生数学、政/史英语、体/艺
初二数学、政/史英语、物理语文、地/生
初三英语、物理语文、化学数学、政/史
开课后,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要将开课教师开课的教案和课件的纸质文件以及评课表和评课记录交至教科室归档。同时,开课教师将开课的教案和课件的电子文档发至学校信息中心。每周一,教科室将把上周开课教师的开课证明和下周的开课通知单发给年级负责人。
4.支持教师互助学习
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骨干教师或青年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师徒”结对作用,举行新一轮师徒结对仪式,并加强师徒开展活动的过程管理,完善师徒工作常规制度和师徒结对考核制度。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拟举办一次围绕课程改革的主题沙龙活动,并邀请兄弟学校教师一起参加,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
(三)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机制
教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机制。
1.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负责人、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活动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2.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科室开展的各项活动将纳入对教师及教研组、备课组的考核,评选“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备课组长”。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期末,参考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沙龙活动情况等,评选“教科研先进个人”。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制定学校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合理安排本学期静校教研活动计划。
3.研究确定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4.召开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会议,讨论其工作计划的制定。
5.发放教研组、备课组、个人工作计划表,指导填写并收取归档。
6.静校教研:集体备课,提前备两个星期的课。
7.开展开课、观课、议课、评课工作。
8.开展读书节活动。
10月份:
1.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资料展评。
2.与外校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3.做好《教科研文摘》的编辑工作。
4.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检查。
5.举办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11月份:
1.案例研究交流会。
2.读书笔记检查。
3.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4.进行论文评比活动。
5.完成各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12月份:
1.参加市教科研样本校、课题年检。
2.编辑《**教科研》。
3.完成教科研工作总结。
4.各课题组汇总上交各种材料,教科室进行资料归档。
5.对全校教师进行教科工作考核。
6.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教科研先进个人”,对评出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
以上工作内容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第四篇: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的思想,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下,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务实奋进,开拓进取,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促进质量”的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研究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着眼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轻负高效”课堂。
2.全面推进以预习、课堂教学、限时作业为重点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4.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
5.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为重点,深入开展常态课堂案例研讨、教育叙事、教育沙龙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
6.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活动。以课堂教学设计为重点,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合作、和谐、持续发展。
三、采取措施
(一)规范课题管理,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同时,做好各种教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迎接市教科研样本校年检、课题年检等上级部门的考核和检查。
不断树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将突出省、市、县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和实效性,形成以教科室为主导,主持人为中介和桥梁,参与教师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踏实稳健地开展研究。
定期对各级课题进行阶段推进,检查落实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有效。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开课研讨、阶段研究讨论等。开展好课题相关的实践活动,确保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或课题论文;各课题组要撰写若干教育叙事或案例,课题论文、案例应该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记录、反思、概括。各课题组要作好研究实时记录,积累好学习文献、典型课例教案、评课表及其他相关活动资料。
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并能对原始资料加以积累和提炼,在总结中做理性思考,在剖析中提升。把教师的课题研究报告、活动方案、个案分析、研究论文等编入《**教科研》,努力办好这份刊物,使它成为广大教师施展才能的舞台。积极组织教师的优秀论文向市级以上刊物投稿,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评比。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着力构建校本交流平台,积极推进校本研究,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读书反思提升
营造学习化环境,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型教师队伍。继续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坚持“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着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相结合,鼓励教师广闻博览。学校将把读书活动列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及常规检查中,学习时间15周,每周一次,学习内容自主安排,但必须摘自教育名着、教育教学类期刊。同时,教科室关注现有的主要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汇编成《教科研文摘》发给教师,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本学期将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以便评价老师们读书效果。
2.专家引领辐射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报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学思想,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并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和操作方法带回来,和大家进行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将采用观看录像、邀请专家进学校作专题讲座,为本校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指导,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将通过名师引领、课堂示范、专题研讨等方式搭建有效的教科研交流平台。认真参加镇、县教研活动,所有教师要按时参加相关学科的活动。如有事不能参加,必须提前请假,写好请假条。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认真研究探讨课改中出现疑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教研组、备课组在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密切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的联系,使科研进一步贴近教学,甚至融于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研组活动各学科每周都要正常开展。每周开课,初
一、初
二、初三轮流开课,各学科尽可能围绕各学科的课题开展研究型开课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3、7、13、164、8、14、175、9、15、18
初一语文、地/生数学、政/史英语、体/艺
初二数学、政/史英语、物理语文、地/生
初三英语、物理语文、化学数学、政/史
开课后,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要将开课教师开课的教案和课件的纸质文件以及评课表和评课记录交至教科室归档。同时,开课教师将开课的教案和课件的电子文档发至学校信息中心。每周一,教科室将把上周开课教师的开课证明和下周的开课通知单发给年级负责人。
4.支持教师互助学习
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骨干教师或青年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师徒”结对作用,举行新一轮师徒结对仪式,并加强师徒开展活动的过程管理,完善师徒工作常规制度和师徒结对考核制度。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拟举办一次围绕课程改革的主题沙龙活动,并邀请兄弟学校教师一起参加,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
(三)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机制
教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机制。
1.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负责人、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活动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2.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科室开展的各项活动将纳入对教师及教研组、备课组的考核,评选“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备课组长”。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期末,参考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沙龙活动情况等,评选“教科研先进个人”。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制定学校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合理安排本学期静校教研活动计划。
3.研究确定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4.召开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会议,讨论其工作计划的制定。
5.发放教研组、备课组、个人工作计划表,指导填写并收取归档。
6.静校教研:集体备课,提前备两个星期的课。
7.开展开课、观课、议课、评课工作。
8.开展读书节活动。
10月份:
1.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资料展评。
2.与外校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3.做好《教科研文摘》的编辑工作。
4.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检查。
5.举办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11月份:
1.案例研究交流会。
2.读书笔记检查。
3.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4.进行论文评比活动。
5.完成各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12月份:
1.参加市教科研样本校、课题年检。
2.编辑《**教科研》。
3.完成教科研>工作总结。
4.各课题组汇总上交各种材料,教科室进行资料归档。
5.对全校教师进行教科工作考核。
6.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教科研先进个人”,对评出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
以上工作内容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第五篇:教科室工作总结下学期工作计划
教科室工作总结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学期以来,在全校老师的鼎力支持下,教科室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集中研究中高考备考策略,兼顾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一部分 本学期工作回顾
1.以“2011年中高考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展示课”,提高初
三、高三复习备考效益。
为推动两个毕业年级任课教师重视复习课,研究复习课,提高教学质量。从3月9日—31日组织了官五中“2011年中高考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展示课”,高
三、初三46位教师参加,课型有作文点评课、试卷讲评课、专项复习课、实验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授课教师中,有80多天即将退休的谢国豪教师,有刚刚出院就奔向课堂的杨华仙老师,也有享誉xx区内外的专家级名师谢振心、彭硕,更有一大批上完复习课就奔向操场组织中考体育锻炼的初三班主任……高三任课的黄康侯副书记、赵敏副校长身先士卒,严谨扎实的教学风格诠释了高效课堂,得到了听课教师和教科所领导的一致好评,有力推动了复习展示课的顺利进行。展示课邀请了昆五中学校领导、教研组长,xx区教科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历经一月落下帷幕,共689人次参加听课研讨。教科室在《官五中教科之窗》上开辟了“复习示范课系列纪实”专栏,认真梳理,潜心研究,初步总结出高中数学“五段式”复习模式、生物“活化运用”复习模式、初中数学和化学“质疑讨论——互帮互学——成果展示”的小组学习方法等,这些成果昭示着官五中人对“有效教学”期盼和追求,凝聚着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智慧。
2.以“高中新课程实施研讨会”总结新课程实施经验,进一步深化我校高中课程改革。
为树立“新课程、新课堂、新考试”教研理念,总结201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功经验,研讨我校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于4月9月上午在多功能教室组织了“官五中2011年高中新课程实施研讨会”。我校高二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围绕“新教材的取舍与把握、关注中差生的措施、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的运用、冲刺阶段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市教科院李主任就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作了专题指导。兄弟学校昆五中、昆十六中与我校高一高二年级任科教师参加会议,昆五中钱主任、十六中薛副校长作了经验交流。xx区教科所刘所长、xx区进校刘校长高度肯定了研讨会取得的积极成果,勉励我校再接再厉,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抓住机遇,借课改东风推动官五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3.以“会考什么、要怎么办”为主题,研究2011中高考考纲,增强复习备考针对性。
研究考纲是我校每学年下学期最基本、最重要的教研活动,毕业班教师针对《学力提升》、《高考考试说明》所列内容,围绕增减知识点、考查能力解读、题型示例与学生答题技巧、重要考点与命题趋势分析、尖子生培养与学困生转化对策等开展研究,最终形成发言提纲。今年研讨核心是2011年中考、高考“会考什么、要怎么办”,于 4月6日——7日举行,彭硕、王明智、何卫、王丽华、杨雅涵、庄雁、余荣泽、张静、赵敏、陈华、恭学安、罗建东、张利华、吴春梅、杨华仙15位作为代表发言。教科室在汇总他们发言稿的基础上,整理编印了文、理科《2011年高考冲刺阶段复习建议》、《2011年中考备考复习建议》,从中高考各科试卷结构、复习要领、答题技巧、重要考点、应试心理等方面全方位指导考生,三本建议累计达6万多字,初
三、高三学生人手一册。
为进一步帮助高三同学复习备考,3月18日、4月8日、4月22日组织高考复习辅导讲座。张杰铭老师的《高考数学给力冲刺与应试心态技巧》,由浅入深,向同学们介绍 “高考数学复习的总体规划”、“破解高考数学六道大题”、“高考数学考试解题策略与心态”等内容,讲座风趣幽默,轻松活泼,非常给力!xx市教科院高中部主任、物理教研员李志坚老师的《高考理综物理学科复习建议与应试技巧》介绍了全国高考试卷的基本题型、常考知识点,尤其是她讲解“找圆心,定半径”的物理电学解题方法,坚定了理科班同学物理备考的信心,让同学感受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xx市教科院副院长谢家放老师的《高考文综地理学科复习建议与应试技巧》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大板块构建高考地理复习网络,并结合2010年全国文综卷逐一讲解地理应试技,强调地理知识的理解运用,使同学们受益非浅。
4.以zz中学访落实“三大工程”建设要求,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发展。
教科室与校办、教务处配合,策划组织文、理科教师69人赴宜良二中观摩,虚心学习宜良二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努力探索符合我校实际、彰显有效教学的新路子。活动得到xx区教育局领导的肯定,69位教师都认真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如张红晨、郭晓云两位教研组长谈到“宜良二中的高效课堂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应该说,宜良二中学访,以其参与教师多、经验本土化、模式可操作为我校下学期变革课堂提供了可能,广大教师对小组讨论的课堂组织模式有了更多的认同。
另外,本学期有四位教师通过市、区层层考核,导师遴选,成功考取xx市第三届名师工作室,光荣成为名师工作室学员。时淑华考入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方芳,xx市教科院语文特级教师),余晶考入地理名师工作室(导师孙青,昆十中地理特级教师),冯瑞考入生物名师工作室(导师李碧松,xx区教科所生物特级教师),何敏考入政治名师工作室(导师谭毅,昆八中政治特级教师),他们将在名师指导下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张超、和亚琼、陈丽娜三人经xx区选拔,推荐参加xx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5月21日已通过课堂教学评比、论文当堂比赛,结果将在下学期宣布。
5.以“学生有效学习模式”为研究重点,国家级课题申报成功。
xx市 “十二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月30日,当时教科室主要精力在十一五课题八项课题的结题鉴定和期末复习展示课上,经请示校领导后,暂时放弃市级第一批课题的申报工作。尽管区内有10家中小学申报,成功立项达18个,但这种暂时的放弃也让我们有时间将已有课题实现成果转化,如将时淑华老师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相结合,苏琨芝老师《群体条件下初中语文高效学习模式探究》扩大到所有学科的复习课研究等。
5月12日,教科室经xx市教科院规划办推荐,向中央教科所、国家社会基金教育学会、《中小学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总课题组提出研究意向申请,以“学生有效学习模式”为研究重点,一举申报成功国家级实验课题。《官五中不同课型有效学习模式的探究》属于为全国教育规划社科基金实验课题,编号为CHA100143—Z070,负责人杨红校长,是我校近年来第一次承担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按照课题申报书,我们将研究初高中不同学科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活动课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环节、学习过程,最终课题组总结归纳出适应全校学生发展需要的、带有普遍性的有效学习模式。
5月16 日,整合我校作为xx市、xx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和教育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的素材资源,向xx省教科院申报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官五中语言文字规范化特色教育实践研究》,将“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与“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化”相结合,系统研究我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上做法,总结并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素质教育经验。现已完成申报和述题工作,相关后续的开题评估将在10月份进行。
环顾四周,教科室倍感压力。xx市“十二五”第一批课题申报工作,十二中一马当先,成功立项5个,研究内容涉及物理学科知识易错点、生成性英语教学、文言文有效教学、地理学科有效思维模式、研究性学习等。官二成功立项3个,官一中2项,官六中2项,围绕有效教学与各学科学案建设开展。我们能否在xx区公办学校的新一轮课题研究赛跑中如同“十一五”一样杀出重围,处于第一梯队,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级课题研究的质量以及市“十二五”第二批课题成功立项的数量。
6.以“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成就梦想”主题,科技教育推陈出新,硕果累累。
作为省、市、区三级科普示范校,教科室不断更新观念,从细节入手,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三项重大成果。
一是第26届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创佳绩,斩获15项大奖,三个项目将代表xx参加国家级青创大赛。
《xx市生活废油处理方式的调查》作为xx学生研究项目代表参加8月在内蒙举行的全国第26届青创大赛,杨宙与柳玉虎、余锦麟与黄黎分别代表xx队参加7月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机器人初中组、高中组基本技能比赛。
二是突出全员性与自主性,圆满组织官五中第四届科技节。第四届科技节在往年注重科技作品展示和科普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更新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开题答辩和学生自主讲坛等需要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的项目,大大提升了科技节在学生中的覆盖面和学生参与度。全校初
一、初
二、高
一、高二四个非毕业年级25班1917名学生以不同形式参加。初
一、初二年级科幻绘画竞赛展示了小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初二同学电子报制作比赛,体现了同学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高一年级的14项研究性学习开题答辩,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表达能力尽显;高二“自主讲坛”,同学们化身“小专家”、“小教授”为全校同学精心奉献了18个科普讲座,向全校展示“我的节日我做主”的理念;而24项“创新魅力秀”成为四届科技节中最品味和创意的学生实践活动。各部门、各年级组与教研组等通力协作,班干部的认真负责,活动前的精心辅导培训,确保了第四届科技的圆满成功,得到了省青科中心、市教科院、区教育局、区科协、区科信局、太和办事处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积极准备,整理xx区国家级科普示范县评估材料,完成学校申报xx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
2011年3月,xx区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县,急需大量一线单位的科技教育资料,向我校和南小下达了评估档案送检的任务。教科室在杨校亲自指挥下,3月1日—2日两天时间整理出“青创大赛、科技教育、节能环保、研究性学习”四类32盒档案,及时送检,为xx区赢得国家验收组宝贵的3分,学校得到了区科协、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2011年6月期末工作期间,教科室又接到申报xx区人民政府2011年优秀科技进步奖的紧急任务,这项工作要求以点带面,从创新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延伸至汇总研究学校素质教育整体的发展,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教科室一周内加班加点,最终于6月26日完成申报工作,并整理汇编出三本科技教育校本课材《百拼电路》《智能机器人培训简易教程》《探雷机器人》。
此外,在校本课程、语言文字、高中课改方面也作出了一定努力,主要是材料收集与汇总,完成了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的选报与组织工作,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评报告《字正传承优秀文化,腔圆诵读传世经典》、xx五中高中课程改革总结报告《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编撰工作,两份报告累计达3万多字。
第二部分 下学期初步打算
1.课题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学校科研氛围。准备将国家级课题《官五中不同课型有效学习模式探究》研究任务的进行分解,各个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确定四种课型的模式,组织教师进行课堂实验,收集整理课堂观察的实验数据,总结出有效的、能够推广的学习模式。
关于xx市“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申报工作,教科室收集省市及周边学校的相关信息,提出以下研究方向供教研组思考。
(1)“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已从教学层面转向学习层面,侧重于学生课堂行为观察与情感体验。
(2)初中地理、生物、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策略研究;
(3)xx市地域性中考备考策略与初中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4)高中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成长记录袋”研究;
(5)xx省新课程高考方案研究;
(6)“一标多本”体系下各省高考试题比对研究。
(7)富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设计与教育案例、具有推广价值的课件。
2.教研组建设:要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把教研工作的重点放在教研组建设这个层面,尝试以教研组组长为主,教科室从旁协助的管理模式,促使教研组尽快与年级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教研组长要成为各项研究活动中平等的首席,校本教研中问题的发现、专题的确立、计划的制订、活动的组织、专业引领的寻找等都需要教研组长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下学期要承担的基本任务是:
(1)2010—2011学教育教学论文的收集;
(2)四种课型有效学习模式的课堂实验与经验总结;
(3)本学科特色性教研活动的筹划、学科成绩提高的校本教研活动。
3.校本培训:上学年我校校本培训取得了区内公办学校考核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三大工程”的建设要求,强化校本培训的学分量化考核。从下学期,每位教师将重新建立校本培训学分记录卡,由校本培训讲座、中高考试题与考纲研习、每周大组教研活动、学校工会组织的读书活动、教育教学论文撰写五个部分组成,各占1分累计5分。
4.青年教师培养:下学期学校将迎来6位青年教师,教科室将按学校领导的要求,专门安排“青蓝工程”拜师结对会,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促进他们教学能力的尽快提高。
5.校本课程建设:2011级新高一选修Ⅱ课程将突破现有艺术鉴赏性的设置机制,着力从任科教师中发掘出学科拓展性校本课程。
6.科技教育与语言文字:第26届青创大赛我校共18个项目参赛(含机器人专项比赛),共58名师生获奖,学校荣获省级、市级青创大赛优秀组织奖。教科室将从第四届科技节的“自主讲坛”、“研究性学习”、“创新魅力秀”中,选拔一批优秀项目充实强化,让更多的自主性的学生作品参赛。语言文字结合国家级示范校的申报,在9月份组织好第十四届推普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