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8: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

第一篇: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

1.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

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是现阶段无产阶级特有的社会意识。共产主义道德是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一种道德体系,是从无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引伸出来,又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

“共产主义道德”这一科学概念是列宁1920年10月,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队伍中就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最崇高的道德,是最进步的道德体系。它同其他道德类型萌发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一样,萌发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是“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的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历史类型,有着它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和向前发展着,并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

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时,共产主义道德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具体表现在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身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主义道德获得巨大发展,取代了资产阶级道德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体人民的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也是共产主义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本质特征。

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有物质文明,同时一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共产主义道德 :

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无产阶级道德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渐上升为共产主义道德。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为摧毁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服务,只是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道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体现为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先进分子所接受。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自觉遵循的道德。它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种重要精神杠杆。

道德的实质就是真善美。能时时用真善美和自己内心可能萌发的假恶丑作斗争,使它不变成行动;同社会上不时出现的假恶丑现象作斗争,而不袖手旁观。这样浅显的道理,虽然人人都明白,但却远不是人人都能实行。这除了需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之外,还必须要有明确的道德意识和坚强的道德自律的能力。无论是内心的不道德的思想,或者社会的不道德的现象,都是不断存在和发生的,而对这些不道德的思想和现象,只有能经常地战而胜之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道德不是脱离生活,更不是□驾于生活之上的抽象概念,道德有它明确的内涵。道德的问题无时无刻不放在我们面前,要我们去判断、去选择、去实行。

道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反映著人们对美德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自觉程度。但是,由于人在品质上的差异,权势地位上的不同,道德的观念也就很难完全一致,甚至对同样的事物作出完全相反的判断。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但其中的分水岭必然是“自我”。任何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必是自私的人。自私的心理愈强,必离美德愈远。

具体到个人而言,即使他的本质是从善的,但自私的念头也往往不可避免,从而会不时地滋生出一些和道德的善相违背的想法,这时候心底的善就要出来阻止,这种力量就是自我约束的力量,也就是道德的自律。自律的力量愈强,我们的行为就距离道德的善愈近。能用道德的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值得称道,但是独善其身亦非大智。大智者不但自己善,还要将其扩大到他人,扩大到自己周围,直至整个社会都形成一个好的道德风尚。个人的力量是菲薄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到自己的菲薄之力,一个好的社会风尚不仅是可期的,而且必将蔚然成风。

有关道德的戒律,虽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是道德的本质就是美德这一原则则是永恒的。社会愈发展、愈进步,美德的概念也必愈崇高、愈精粹!

2.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首先,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的制约。经济的发展为发展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只有经济发展,物质条件成熟才可能全力发展教育。众所周知,我国在经济结构上尚不太健全、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又众多。所以,我国的特点是穷国办大教育,这更加重了经济发展的负担。要做到教育经济两不误,一方面必须调整物质生产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加快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又必须从有限的国家建设资金中抽出一大部分兴办教育。一旦两者的分配不合适,很可能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其后果更是滞后教育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如若分配合理,不但可以促进经济与教育的同步发展,还可以使之处于良性操作之中,从而形成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教育受资金的制约也就确定了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几个特点: ①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经济制约决定了我国教育不可能一夜之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②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教育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东南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决定了教育投入的加大,必然使其硬件设备升级换代速度加快;而西南、西北地区欠发达的经济必然会阻碍教育的发展,以致造成教育区域间的失衡状态。③教育发展的政策性。由于经济不能提供教育足够的投入,所以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特殊政策的支持。④现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具有特殊的使命性———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知识积累发展的基础上的;而只有教育才可能塑造人才,有了足够的人才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的智力支持。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提高;②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的增加;③资源配置的改善;④规模的节约;⑤知识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其中,知识即教育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在决定经济是否增长上起了非常强的制约作用。知识能使生产过程减少投入,提高效率,并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技术的采用,只是在知识有所发展时才有可能实现。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大学经济学博士丹尼森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做了大量的祥尽的分析,并在他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中指出,教育年限的增加和劳动者知识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他认为,由增加教育量而引起的劳动者的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但促进过去的经济的增长,而且有可能通过教育途径来改变未来的经济增长。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在美国,而在整个世界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公认。比如英国的纺织业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每年生产1 亿英镑的纺织品需要2 —3 万人,人均生产值3300 英镑,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只需要500 —800 人,人均生产值达到10 多万英镑,这大量增加的财富正来自于科学技术与教育,归根结底来自教育对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因而使教育的经济意义充分地显露出

来。在资本主义国家教育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苏联1960 —1980 年中,国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有30 %是由于提高劳动者教育程度而取得的。从而,可以看出,教育是提高人类素质的重要手段,而高素质的人又是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离开教育的,只有在教育发展的前提下,经济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如果经济脱离了教育的支持,其结果必然是经济衰退。

由此可见,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人,塑造人,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国民经济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之所以每年拿出许多钱来兴办教育,大力提倡全民办教育正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答案二: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和制约教育,教育又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反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一、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方面为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所制约,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最后的决定作用。因为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办多少学校,有多少人受教育,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做保证,只要产品丰富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和受教育的人才有可能增加。

教育的发展需要人力与时间、物力与财力等,这些构成教育发展的必要的基础性条件。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人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人的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逐渐增多。

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资金。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资金来源不可能是学校通过生产劳动自己创造的财富,而是来源于国家的投资。

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物力,如校舍、教室、实验室、操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运动器材等等。

因此,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着教育所能拥有的基础性条件状况,教育的发展不能超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可能范围。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正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便不断扩大。

(二)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所提出的要求,也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在漫长的奴隶、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迟缓和水平的低下,劳动者一般不需要经过专门学校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学校不担负培养劳动者的认为,它所培养的人,主要是进入上层建筑领域的统治人才和知识分子。随着机器大工业这种新的生产力的出现,社会的生产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的复杂劳动开始产生。生产劳动“已是人本身的体力所无法完成的了”,没有知识的劳动已成为“微不足道”的了,“新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工作者比闭塞无知的农奴更有文化、更加伶俐,能够懂得机器和正确地使用机器。”从这时起,社会生产力开始直接向学校教育提出它的要求。这种要求,首先使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列入培养目标之中,而不仅仅是培养官吏、律师、知识分子。

(三)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在课程的门类上,古代社会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门类不多,大多数是属于哲学、政治、道德和宗教等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课程,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很少,所专的比例甚微。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低下。18—19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而且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这个时期也是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中世纪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只是为了培养具有“装饰性知识”的绅士的课程,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课程理论体现了这个时代的要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他主张科学课程,如生理学、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应该作为学校课程,应该建立实科中学。他的课程论在学校的课程中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学校课程开始了向科学化的转化。

(四)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为了使教育适应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对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除了重视普通教育外,还大力发展专门教育和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已在世界各国发展成为庞大的教育系统组织,成为与大、中、小学教育并行的教育系统。而其人数之多,特点之五彩缤纷,远非旧教育的概念所能涵盖、所可匹敌。正规教育外延的扩大,为教育概念广开了生面。现在年逾古稀而仍孜孜不倦的攻取学位者大有人在。而我国的特点是数以亿万计的各级各类干部、职工、农民、在职教师以及退休了的老年人形成了浩浩荡荡受教育繁荣队伍,迫使人们改变着旧的教育概念。

另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劳动力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虽然人的体力和智力都与人的生理成熟有关,但要使人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就必须依靠教育和训练。当人还没有掌握任何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他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劳动力,只有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使这种可能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劳动力。

在当代社会,教育的这种转化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科学知识日渐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部门,劳动逐渐变成科学的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开了教育对人的培养、训练,不通过教育来实现科学与人的结合,也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

从20世纪20年代起,对于教育经济功能的研究进入了计量化的阶段。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了“一年的学校教育比起同样时间在工厂工作平均能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约1.6倍”的结论。1980年,苏联的科马洛夫著文指出,根据苏联的情况可以计算出教育水平每提高1%,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4%.在西方,美国舒尔茨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中的比重是70%,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30%,认为单纯增加物的投资,不如通过教育的投资来提高人的科技水平和能力。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科学知识是一种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的再生产,也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教育在科学知识再生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的继承性上。继承性是科学的一个特点。任何一个个人或一个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形成真正的科学认识,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不断前进,就需要科学知识上的继承和积累。而科学的继承和积累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把已经创建的小知识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为新一代人所掌握和继承。通过继承,有限的认识逐步积累为无限,而继承和积累同时又为新的科学上的发现作好了知识上的储备。科学正是通过经验这一中间环节而合乎规律地前进,没有教育所实现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当代科学所达到的水平是难以现象的。

通过学校所进行的再生产又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它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学校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它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缩短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

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也即是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但是,还应该看到,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也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任务。由于学校的有利条件,它必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学校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学校在科研方面的加强,是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如英国的剑桥大学著称于世,原因之一就是它有卡文迪许实验室。德国从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起,就明确提出“科学研究与教学统一”,二战后,西德重建大学的过程中,仍然保持“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我国的高校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的发明中,有很多是由高校完成或参与完成的。

第二篇: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第四讲: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主讲:蔡俊江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概念与来源

2、理解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一、形式教育论

(一)形式教育论的概念:

形式教育,也称形式训练、形式陶冶、心智训练、心智陶冶。该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学校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二)形式教育论的来源:

形式教育论又称形式训练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英国教育家J.洛克往往被认为是形式训练论的倡导者。他说:“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深奥的数学家并无必要,我只认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这一论点被奉为形式教育的圭臬。在近代,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官能心理学来源于心灵实体说,简称心体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对欧、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曾有很大的影响。它所维护的,是文艺复兴以后旨在培养资产阶级统治人才的古典教育方向;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三)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

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展起来。除了练习或训练以外,没有别的方法能发展官能。人们的一切能力,都是从练习而来的,记忆力因记忆而增强,想象力由想象而长进,推理力以推理而提高,等等。这些能力,如果得不到练习,就会减退、变弱。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种官能的心智练习。

(2)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他们。如果他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去吸收。所以知识的掌握在教育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就是学习的东西被遗忘了,却仍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因此,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沃尔夫和其他官能心理学家,原来是反对学习古典课程的。然而,当古典课程被认为是训练官能最优良的工具时,形式教育与古典课程就相互提携起来。

(3)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形式教育论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学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会对学习其他的课程和教材有很大的好处。这是由于从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的学习中,提高了的比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能够有效地适应别的情境,能够转移到其他课程和教材的学习上去。因此,官能训练及其迁移的作用和价值,就成为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实质教育论

(一)实质教育论的概念: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二)实质教育论的来源:

在西方,近代的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联想主

义心理学来源于心理状态说。观念联合论或心理原子论是把心灵看做心理状态的最有影响的理论。英国教育家J.洛克和哲学家D.休谟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吸取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心灵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人们只知道心灵的现象,那就是观念。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他说:知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面前的东西。各种教材包含许许多多的观念,它们首先作为学生认识的对象,而后成为他们意识中的观念。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与形式教育论相反,实质教育论维护和提倡18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实科教育方向。英国教育家H.斯宾塞在实证论的基础上,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知识的比较价值问题。他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三)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1)教育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心灵在初生时一无所有。心灵的官能不是现成存在的;心灵有赖于观念的联合,它是经验的产物。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以观念充实心灵的内容。

(2)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建设心灵的原料是各种观念。提示外界事物,产生观念的课程和教材,就具有首要的地位。因此,教育不在于重视课程和教材的训练作用,或知识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而是重视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本身及其实用价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3)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心灵要靠观念的联合以组成概念和范畴。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和程序,直接影响心灵的组织和程序。

三、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利弊分析

1、形式教育论利弊分析

形式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以形式为教育的目的,有力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生活和劳动技能,从这一方面来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但

形式教育忽视基础知识的教授,不利于发展基础学力,不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美国和苏联的课程改革“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都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第一流专家重新编写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新“最先进’的知识。”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各国的教育、课程改革,关于重视“基础学力”、重视“知识”是很突出的。能力的发展建立在基础知识储备之上,形式教育思想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犹如建造空中楼阁,也是不可取的.2、实质教育论利弊分析

实质教育论强调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应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有利于发展基础学力,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实质教育有利的一面。但是实质教育由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思想道德素养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实质教育强调知识本位,容易走进应试教育的误区。由于考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在实质教育知识本位论下,考试只以知识为依据,因此学校容易重视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生活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其次智育也容易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背诵,死记硬背,缺乏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锻炼。

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知识为考试的主要依据,容易导致在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学校很有可能只重视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学生而置广大学生于不顾,致使广大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不仅学习没有长进,而且心里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样就走进了精英主义教育的误区。

因此实质教育虽然提倡知识本位,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看法

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来说,首先应该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每个孩子的智能特点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语言智能强,有的孩子数学逻辑强,因此教育在发展学生能力时必须照顾到注重差异。树立多元智能的能力发展观,反对统一规格,统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做法,综合地从各个方面去评价学生的能力,不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在发展学生的能力时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兴趣,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天性与兴趣,发展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训不同规格的学生。在发展学生能力时,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尊重多元智能,多方位全面发展。

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体育健康的培养与教育。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洛克对于智育,体育,德育三者的关系,是把体育放在第一位的,可见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学生道德的修养水平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道德的修养决定人格的完善。我们要确保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朝着为社会,人类发展做贡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成为高智商高水平的罪犯!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抓码王

http://uu88s.com

udgvsddd12976

第三篇:论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时代价值

论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时代价值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49周年。在近50年的时间里,雷锋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始终是一个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始终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标杆。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精神产品,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应如何体现其与当前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时代性?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是什么?应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丰富和发展学雷锋内容和形式,实现雷锋精神的与时俱进?

一、雷锋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实质

所谓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它已经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精神价值。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奉献精神”。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二是“傻子精神”。就是不计较个人待遇,不计较个人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集体在前,个人在后;他人在前,自己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三是“钉子精神”。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四是“艰苦奋斗精神”。雷锋出身贫苦,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五是“螺丝钉精神”。雷锋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五个方面的精神概括起来,其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计划经济为特点的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以及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

1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根本指导原则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确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对人的精神价值提出了新要求,这种新的精神价值要求集中表现为:突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弘扬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强调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总之,这种精神价值就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阶级立场为基本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雷锋的出现,正是这个新的社会和新的时代各方面条件孕育的结果。雷锋精神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际关系的真实反映,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际关系最核心的东西,从经济上说,就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雷锋精神反映的正是这种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关系;从政治上说,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性质。雷锋精神反映的正是人民行使掌管国家权力的主人翁意识。可以说,雷锋精神所体现的正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的代表形象,典型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民的新特点。

二、市场经济时代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斗转星移半个世纪过去了。经过30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都与雷锋时代有了巨大的区别。经济方面,由单一的计划经济演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方面,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文化方面,社会阶层结构多元化,利益结构日益分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多元社会和多元价值文化已经形成。在这种历史变化的脉络中,以下两个问题对于我们当下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至关重要。

第一个问题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雷锋精神,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和多元社会中,是否已经过时?雷锋精神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换句话说,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社会是否相容?

抛开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把雷锋精神所涉及的问题化约为关于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上,雷锋精神强调的是利他而非利己,利群而非利我,亦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此而言,雷锋精神似乎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市场社会的价值观不相容。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理性“经济人”,正如亚当•斯密的经典名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自利或利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市场经济是按自利或利己原则运行的,是由“经济人”的自利或利己动机驱策的经济。这似乎与雷锋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利他动机是矛盾的。但市场经济的自利或利己原则又包涵利他的一面。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在交换中必须遵循两条基本规则:一是相互交换规则,即有支出必须有收入;二是自愿交换规则,即任何交换,任何权利的相互转移都必须是交换各方出自自愿,不能出于被迫。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完全以自利或利己方式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每个经济主体都有自利心,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经济活动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实际进入的是一个“合理竞利和互相需要的体系”,其自利或利己的动机会受到制约,纯粹的“利己”或“自利”是不可能的,每个经济主体必须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是互利共赢,经济主体要获得自己的利益,就必须满足他人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谁能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谁能更好地为他人服务,谁就能获得较多的利益,为此经济活动主体必须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观念和行为,否则只能获一时之利,无永久信誉和利益。市场经济在客观上仍然要求服务的观念、精神和行为。因此,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是互利的,而非自私的或自利的。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互利属性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相容通的。

显然,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简单对立的、矛盾的,而是相融通的。市场经济时代,雷锋精神并未过时,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此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不是过不过时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逐步充实、发展和完善的问题。那种所谓的“雷锋精神过时论”是不可取的。但任何社会价值观都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雷锋曾经生活过的时代,谁也无法阻挡时代发展的车轮。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孕育出来的雷锋精神,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在市场经济时代,如何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深入地结合人际关系发生的变化,包括利益关系发生的变化,来深入地剖析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寻找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共同点。当今

时代,是一个社会结构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与这一时代相对应的人际关系,已很难简单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概括和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离开了互利性的物质交换,人的精神需求就无法得以满足。利益既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又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对利益的追求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进而推动人本身的发展。这就必须让人在服务他人、社会的同时也能从社会上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所以人们在发扬雷锋精神时,应该考虑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必须兼顾利我与利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就此而言,雷锋精神本身不应当也不可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而必然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的东西,需要通过实践不断调整、不断修正和不断创新。雷锋精神所追求的“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也不能再简单的理解为单纯个人的无私奉献,个人无限牺牲,而应阐释为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中提升集体价值,是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的双赢互动。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个人的自我价值目标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社会价值目标有赖于无数自我价值目标的有序整合。只有以自我价值目标促进社会价值目标,以社会价值目标带动自我价值目标,才是雷锋精神的真正价值理想。雷锋精神正是体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三、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是相容相通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时代呼唤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在当下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时代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形势与过去截然不同。新形势下要有效地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丰富学雷锋的内容,创新学雷锋的形式,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笔者以为,在市场经济时代,学习雷锋必须立足于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立足于层次性,在把握雷锋精神的基本方面,继承雷锋精神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本身是一个有层次、多元化、动态的结构,而不能是单一的结构。在今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个人利益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对社会的全体成员再片面提倡、宣传“无私奉献”实际效果不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使雷锋精神得以实现、扩展和延续,成为一个动态的持之以恒的过程,雷锋精神应该是有层次的、动态的。学习雷锋精神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及先进分子,可以提倡、鼓励其发扬和实践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对一般的党员以及一般民众,主要是提倡和鼓励其发扬雷锋的“助人为乐”、“互帮互利”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样,对雷锋精神的认知、学习和宣传,也不能单纯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舍已为人”等无私奉献思想上,而是应该在提倡奉献时将“利己”或“私利”定位在合理的范围,从过去的主要宣传、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到主要宣传、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互帮互利”、“团结友爱”的团结协作精神。

其次,必须立足实践性,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行为中。雷锋精神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在实践中它的价值才能够凸现出来,才能被实现、发展和升华。可以说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这种注重实践,从小事做起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本体提供了现实载体,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注重实践性要求我们不能把雷锋精神简单的抽象化、概念化,而是要让雷锋精神回归现实,回归人性。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需要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真心为民;新时代学雷锋,注重的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实践行动,而不是观念世界抽象的概念。要把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质同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的学雷锋的载体和形式,真正把雷锋精神渗透于道德实践活动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力戒形式主义,使学雷锋活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升华。

总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现学习雷锋的时代化、大众化、常态化,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充实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形式,丰富雷锋精神的思想内涵,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雷锋、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第四篇: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

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

2009年12月05日 15:53 来源:《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 作者:崔秋锁

近年来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阐释和讨论,不仅将人们的视野扩及到中外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而且也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或“人本思想”。显而易见,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问题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阐释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事实上,正是后者构成前者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而前者则不过是对后者的历史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因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合理阐释。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这却是一个在国内外学者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的理论难题。

这里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不同理解和多种解释,进而重新引发了学界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多种阐释和不同评价。其核心间题在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仅仅代表着一种道德观或价值观,还是说它同时意味着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正确理解问题,而且实质上涉及到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的重新理解与合理解读问题。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就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问题做一简要考察和理论探讨。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前提性理解

深入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首先面临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对“人本思想”本身内涵要有一个正确理解。一般来讲,人本思想主要涉及“人是什么”和“人的地位如何”等间题。然而,严格说来,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并非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而主要是关于“人的地位”的学说。进而言之,在人本思想中,“人的本质”问题只是把握“人的地位”问题的必要前提,而“人的地位”问题才是人本思想所关注的实质问题与核心内涵。在此意义上说,所谓人本思想,主要是一种关于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思想,它本身意味着一种对于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明确观点和基本看法。而这种观点和看法的核心理念,则是“以人为根本”,或者用当下说法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本思想来说都是如此。不言而喻,对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来讲同样也不例外。

无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来说,还是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而言,其实质内涵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对其中的“本”存在不同理解;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则在于对这里的“本”要有一个合理解释。其实,所谓“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根本”,亦即人们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和结果都只能以人自身为根本。实质问题是对“根本”二字的正确理解问题。从词源来看,所谓“根”,原指“草木的根”、“物体的下基”和“事物的本源、依据”等;所谓“本”,具有“草木的根干”、“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原始、本原”和“根据”等涵义;而将两者合二为一的所谓“根本”一词,则原本指草木的“根干”,即所谓“本下曰根,木下曰本”。[1]由此,“根本”二字合用,常比喻事物的“根基”、“根源”、“根据”、“本源”和“主体”等等。在哲学上,它曾被升华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本体”、“主体”和“实体”等;在历史观上,它也曾被视为历史的“主体”、“本质”、“前提”和“基础”等;而在价值观上,它则被引申为价值及其追求的“主体”和“中心”、“出发点”和“目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等。由此而言,如果说“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根本”,那么,从“根本”二字的原初意义和演变内涵来看,“以人为本”或 “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就不仅具有价值观意义,而且具有存在论或本体论意义,亦即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据此可以说,“以人为本”或“人本思想”,在价值观意义上,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以人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而在存在论意义上,它则主要是指以人为根基和本源,以人为本体和根据,以人为前提和基础等。不同时代的不同人本思想,虽然在思想内涵、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上会有所差异,但是,在坚持“以人为根本”这一核心理念上,它们却是共同的。这一点,无论是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来说,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来讲,或者是对以往的人道主义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而言,都同样适用。这意味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仅代表着一种价值观而且意味着一种存在观念。

不言而喻,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是以哲学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与转变为前提。同样,我们今天对它的理解和解读也要以这种变革与转变为基础。

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本质上都是某种本体论化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它们总是在主客二分、思存分立、心物对峙的二元对立结构中来思考和认识问题,试图以此建立所谓世界的“终极存在根据”、“绝对真理体系”和“永恒价值观念”。旧唯物主义哲学(如18世纪法国唯物论)坚持一种“自然物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虽然看到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及其意识的先在地位和决定作用,但其缺点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结果是陷人自然主义的片面性之中;唯心主义哲学(如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试图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弊端,但它却奉行一种“精神观念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片面夸大了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忽视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及其精神的本源地位和制约作用,其结果又陷人了理性主义的案臼而不能自拔。在马克思看来,二者的共同缺陷,都在于忽视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由于它们都把现实的人抽象化(自然的人或精神的人),因而也都将现实世界抽象化(物质世界或理念世界)。

因此,对马克思而言,哲学变革的合理选择,不再是建立某种传统的本体论化的哲学,而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以时代课题及其时代精神为基础和根据,并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它要以“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念取代“终极本体发现”的哲学观念;以“实践人本思想”的思想前提取代“抽象人道主义”的思想前提;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取代“本体观念”的思维方式;以“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取代“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念。事实上,正是这种新的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使马克思的哲学成为一种“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3]成为一种根本不同于“理论的人道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4]成为一种“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5]成为一种“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画.新中国人学理路之“改变世界”的哲学。[6]而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表达”、“实践的人道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为正确理解和深人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提供了观念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价值观意义

如果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本身具有价值观意义,那么,这种意义并非存在于某种抽象的价值关系之中,而是表现在人和世界的多重现实价值关系之上。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地位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这意味着: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的劳动实践把人从动物界提升了出来,从而使人成为主体和中心,而使自然界变为客体和对象,由此才有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价值关系。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但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上,人作为主体和中心的地位却是无法否认的。实际上,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的近代主体哲学,就已经在先验论基础上确立了人是主体和中心的观念,它本身只不过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人的依赖关系”转向“人的独立性”这一现实存在和历史趋势的抽象表达。只有在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实践人本思想中,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价值关系才得到了合理解决。

其次,在人与对象的价值目的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这意味着:对马克思而言,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既不是某些客体的“对象”,也不是某种超自然的“神灵”,而是“现实的人”及其“人的发展”本身。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7];而其根本目的亦即其终极关怀价值,则是人的发展,即“人的解放”[8]和“自由个性”[9]的实现,亦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0]

再次,在人与世界的价值评价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马克思主张:人应当“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11];恩格斯也强调:“人只须认识自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的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这样,他就会解开现代的谜语了。不应当到彼岸的太虚幻境,不是超越时间和空间,不是到存在于世界之中或与世界对立的什么‘神’那里去寻找真理,而应当到最近处到人的心胸中去寻找真理。”[12]这意味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既不是人之外的自然界或某种物,也不是所谓神和上帝,而是人本身及其发展正是人本身及其发展,成为其衡量和评价一切事物价值和意义的最高价值标准和最终评价尺度。

总之,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观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不仅具有价值观意义,而且其本身更具有存在论意义。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存在论意义

正像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价值观上具有多重涵义一样,它本身的存在论意义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和多种关系之中。

第一,在人与对象世界的生成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根基和本源。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由此,“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己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它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它自身”。[13]这些论述表明:在马克思看来,人通过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实际上都是以人为根基和本源的。没有人及其对象化活动,也就没有人的对象世界。不言而喻,这里所谓“对象世界”,不仅包括人化的“自然世界”,而且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有精神产物。例如,谈到宗教,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4]恩格斯也曾强调:“宗教的内容起源于人”,因而,“‘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15]宗教与人的关系是如此,其他对象与人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实际上,没有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没有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没有人的精神、价值和理想,新中国人学理路没有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没有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正是人本身及其生命活动,构成了所有这一切对象的形成根基和生成本源。以人为根基和本源,表明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首要存在论意义。

第二,在人与现实生活的本质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本体和根据。这里所谓本体和根据,并不代表着某种终极存在和绝对真理,它只不过意味着人们的现实存在及其生活世界的深层本质和内在实质。既然人及其生命活动是其一切对象的形成根基和生成本源,那么,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成为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实质。谈到宗教和人、国家和人民、社会和人、历史和人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等等这些社会存在形式,“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的本质的客体化”。因此,“人始终是这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而“现实的人—而且是人们组成国家—到处都重复表现为国家的本质”。[16]不仅如此,“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7]这意味着:以往的各种旧哲学,总是以某种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永恒的实体为存在根据和历史本体;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则把现实存在及其生活世界的本体和根据归结为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把人类历史看作人的历史生成过程。在此意义上说,没有人及其实践活动,也就没有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以人为本体和根据,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更深刻的存在论内涵,同时也彰显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社会历史观意义。

第三,在人与现实世界的实践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前提和基础。所谓现实世界,亦即人们生活于其中并与其发生关系的现存世界,它既是由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构成的实践活动世界,同时又是人通过其生命活动不断解决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等矛盾的现实生命展开过程。正因为人及其生命活动是其所有对象、存在与生活的根基、本源、本体和根据,因而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成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前提和实践基础。这一点在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直观世界观时得到了明确表达: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这意味着,不仅人及其实践活动是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创造者、生成前提和实践基础,而且现实世界本身也是人们通过其生命活动不断改造和变革旧世界、创造和构建新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这一点,可以视为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论意义的最深刻内涵,而它本身也表明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世界观意义。

综上所述,就其实质内涵而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既具有价值观意义,又具有存在论意义,而这后者同时也就意味着它本身具有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换句话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以人为根本的价值观念,而且意味着一种以人为根本的存在观念(世界观念和历史观念)。二者之间并非某种外在的并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实际上,它作为一种存在观念构成其本身价值观念的哲学前提和理论基础,而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则不过是其存在观念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价值观念和存在观念原本不可分割。存在观念脱离价值观念,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而价值观念离开存在观念,则会使其本身成为一种缺乏根基和根据的虚幻价值。哲学观念本身应是价值观念和存在观念的统一,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作为二者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而正是这种哲学理念,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变革之思想前提和存在论基础的理论性质。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0812, 0845页。

[2][3][7][8][9][10][11][12][31][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I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第220页、61页、第73页、第67页、第71页、第76、7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13][14][18][19][20][21][22][23]25][26][27][28][29][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第189页、第189页、第521页、第268, 274、第199页、第520-

521、304页、第40、29、52、35页、第310、30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第五篇:朝核问题的实质

朝核问题的实质研究

徐欢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 0081)摘要:朝鲜核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关联度很高。朝鲜核危机中,中国被动地卷入其中,难以独善其身。中朝之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和政治联系。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利益、政治外交利益和战略缓冲空间。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

关键词:中国;朝核问题;影响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201 0)01—0063—02 朝鲜核问题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它并非始于今日,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凭借其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朝鲜于20 世纪50 年代末就开始了核技术的研究。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演变到朝美两国在处理核问题上积累起来的矛盾的爆发。期间可谓一波多折,不断激化,持续升级。十几年过去,朝核问题在经历了由“否认———承认———否认”的种种反复和对峙之后,仿佛回到了原点。对于现阶段我国来说,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所希望的。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对周边实行睦邻、安邻政策。这个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任何一个区域性大国来讲,周边存在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或具有威胁性的国家都是不可容忍的。朝鲜是我们的邻邦,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所以在经济等各方面我国对其实行了援助政策。但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我国是反对的,因为这将加剧南北朝鲜的对立,甚至有可能危及我东北边境。因此我国支持朝鲜和平发展核能,但坚决反对它发展核武器。时隔十余年,朝鲜核危机不仅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反而有了新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朝核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做出战略选择, 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我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国的影响做一综述。

一、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两个方面。

1.朝鲜核危机对军事安全的影响

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能威胁讹诈美日,当然也能威胁讹诈中国;能打到日本,就更能打到北京,在这一点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空间。只要朝鲜有核武器,就是对北京、对中国的威胁,是实质性的威胁,中国就必须要防范。

第一,如果任朝鲜拥有核武器,5 至10 年后,至少中国以上8 大城市将受到巨大核威慑。考虑到朝鲜的继续行动将会把中国的战略利益处于危险之中。朝鲜核武器主要威胁到三个国家:韩国、日本、中国。其中:朝鲜核武器对中国的主要威胁是:吉林、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烟台、青岛这八大城市。

第二,假如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改变东北亚安全形势。中国将丧失400 千米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就一直会推进到鸭绿江。届时,中国不但需要在整个鸭绿江沿线重新布防大量精锐部队,而且随着每次美军演习,中国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现在这一压力由朝鲜承担着)。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北京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丧失了防御纵深以后,对空袭的预警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形势就倒退回20 世纪70 年代中苏对抗的时代了。在中国北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统一台湾就成了一句空话。美国除了台湾海峡之外,又多了一条牵制中国的北方战线。

第三,当亚洲成为核武器国家最密集地区,中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朝鲜拥有核武器,这意味着韩国与日本将会面临朝鲜的核威胁,而不得不进一步思考发展本国核力量的对策。从两国的条件来看,它们发展核武器的能力远远胜过又穷又落后的朝鲜。一旦它们从无核国变为有核国,那么亚洲就会成为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国家最密集的地区。如果情况真的发展到这一地步,那么受害者首先是中国。因为北有俄罗斯,南有印度、巴基斯坦,东有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将会处于有核国家的三面包围之中。2.朝鲜核危机对政治外交的影响

多年来,中国一直劝说朝鲜调整内外政策,推行内部改革,对外缓和紧张关系,以利于加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主,中国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在朝鲜多次反复无常时主张采取冷静克制的政策。但在2009 年初朝鲜发射远程导弹之后,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制造紧张局势的行为,朝鲜竟然要求联合国向它道歉认错。中国是联合国这项决议的参加者,这就意味着朝鲜也把中国列为它的对立面。在中国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之后,朝鲜对中国的态度也不言而喻。可见,此时正是中国朝核外交瓶颈阶段,步步须小心谨慎,沉着应对。

第一,来自朝鲜的利用动机。朝鲜在面对国家存亡与否,面对美国等的包括核打击在内的外部打击时,可以通过对中国动用核武器,迫使中国对美国等国家进行核反击以遏制美国等国。

第二,来自美国和日本有可能的“离间计”。朝鲜拥有核武,最受威胁的当属日本,其次为美国。现在美国和日本却在朝鲜问题上耍滑头,利用核危机设“局”,以政治激将法让中国冲在前面处置朝鲜。若中国不同意制裁朝鲜,则鼓动全世界舆论攻击讨伐之,若中国同意由其发起的全面封锁制裁,则正中美国和日本离间中朝关系的下怀。

第三,朝鲜核危机真正危险的地方,也许不在朝鲜半岛,而在一些国家阴暗的动机里。目前核危机还没有到最后时刻,但日本和印度趁火打劫的意图已显露无遗。日本又想像第一次朝鲜战争一样坐收渔利,利用朝鲜核武装的借口,修改和平宪法,加速大型武器装备购买和研发、出口,为下一步对付中国做准备;美国也有意附和日本主张,准备对日本重新武装进行更大幅度的松绑。印度则从第二次核危机前就在其非法占领的中国藏南地区制造事端,总统视察,修建战备设施,直到突然大幅增兵六万陆军,部署重型远程进攻型战机,并将从以色列接回的费尔康预警机也摆上,同时宣称在和中国谈判边界问题上“决不妥协”。

二、中国在朝核危机中做出的战略选择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见,外交斗争中不去努力控制对手,就会被对手控制。不主动去影响目前事态的发展,就将被动地应付未来的危机。朝核问题凸显了朝鲜半岛对中国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应对朝鲜核问题,尽力促成其和平解决,才是中国的上策,才可能争取我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 如何考量未来中朝关系的走向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呢? 第一,应继续保持中朝传统友谊。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朝之间有着传统友谊。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待朝鲜核问题,中国将立足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而制定基本方针。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推进六方会谈,解决影响六方会谈的关键问题,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半岛的安全和稳定,从而也能够保证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对朝政策,从而提高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美、朝、日间围绕朝鲜核问题的对立矛盾仍然非常尖锐, 所以朝鲜为应对美日的制裁和朝韩南北关系的胶着状态,依然需要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援助。中国积极支持朝美关系正常化也是扩大在朝鲜半岛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同时中国应尽可能采取对待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均衡政策。如果中国以牺牲同韩国的利益来强化中朝关系, 反而可能导致美韩同盟的强化和美、日、韩三国间的协调体制的强化;对朝政策过激则可能导致中朝关系的疏远。因此,中国既要对朝鲜明确表明我们的“政策底线”,以防止朝核危机进一步升级,也应该同时辅以对美施压,迫使美国从强硬政策上后退,最终促使双方回到理性对话的轨道上。

第三,由于朝鲜半岛的形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中国的政策也应随机应变。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不确定因素正在进一步增加。朝鲜的火箭发射对朝鲜半岛乃至世界和平形成了严重的障碍。未来中国一定要充分考虑朝鲜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改善关系之后, 如何定位中朝关系的问题;也要提前积极制订相应的对策,以防止在局势骤变过程中造成中国的国家利益受损。

第四, 中国应为朝核问题及朝鲜半岛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并做好应对的准备。朝鲜半岛形势错综复杂,朝美历史积怨和制度歧见积重难返,双方围绕核问题展开的政治外交手段一度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边缘。

统一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的共同愿望和目标,是一种客观趋势,中国缺乏限制这一进程的理由。__________半岛统一的客观性使得中国只能把维持半岛现有格局的稳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把长远目标定位于与统一的朝鲜半岛国家建立长期和平友好稳定的双边关系。鉴于此,中国关于朝鲜半岛的危机处理方案,既要为应对可能的半岛形势突变做准备,同时也必须为应对突变导致的统一做准备。前者是如何维护半岛现有格局,维护中国在半岛的政治遗产和安全利益问题;后者则是如何维护和扩大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安全利益,防止外来大国借半岛统一国家或者半岛统一国家本身威胁中国安全的问题。显然,解决前一个问题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问题,解决后一个问题则是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预先讨论确定长远方案,即首先明确朝鲜半岛统一后中国面临的安全态势,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安全目标以及实现利益和目标的战略筹划。在确立长远方案后,再明确应对半岛形势突变的现实处理原则。最后,要指出的是由于南北实力过于悬殊,半岛形势突变的开始和走向统一的结果之间可能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甚至可能会迅速转换。历史证明,国际形势迅速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时间压力是对各国政府和战略家们反应能力的最大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虑中国应对朝鲜半岛统一的长远方案并不是为时过早,相反,它与现实方案密切相连。因此,中国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朝鲜半岛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 使我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邵峰.朝核问题走向及中国的应对[M].亚非众横,2007,(1).[2]亦葩.朝鲜核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前景[M].党员之友,2003,(6).[3]郑继永[韩],都允珠.试析新形势下的朝鲜核问题及其发展[M].国际政治研究,2005,(3)(总第97 期).[4]姜龙范.朝鲜半岛核问题———朝核问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东疆学刊,NO.3 Jul.2007.

下载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的实质

    企业文化的实质与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 , 既 是一种客观存在 , 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作为企业实践的......

    廉政建设的实质(范文模版)

    一、廉政简介 我国有学者从现代社会廉政的特征和实质出发,认为廉政包含四个要素:一是“廉正”,指政府及其官员在履行公务、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廉洁而公正、廉洁而正直,不贪污、不......

    企业竞争实质是什么

    各位评委,观众,大家下午好! 我方的观点是企业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对外形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实质”指的是关键所在。今天我们......

    作文的实质(范文模版)

    作文学习认识一:作文能力的实质 大多数人对作文的重视,还停留在考试层面。如果没有考试,人们可能不再关注人的作文能力的培养。其实,作文能力的强与弱,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综合......

    尊师重教更加注重实质

    尊师重教应更加注重实质 □ 熊丙奇近日,一名在美国教书的教师谈到美国的教师节,他说,美国教师节的庆祝规模远远不如中国,既没有媒体的大篇幅报道,也没有官方组织的各种表彰活动......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论普京主义外交的特点及实质

    当 代 国 际 关 系 (政治与经济)——论普京主义外交 特点及实质 论普京主义外交的特点及实质 随着普京宣布参加明年大选,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似乎势在必得,而对普京主义的讨论......

    翻译的实质和任务

    翻译的实质和任务 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conceptive meaning)、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风格意......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

    锅炉玻璃瓶液态壁纸爆米花机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 “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他看不见一车柴薪,是因为他不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