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我校艺体特色教育中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在我校艺体特色教育中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三年规划》精神文化建设工程课题
主 持 人:张树德
课题单位:精神文化建设工程组
开题日期:2008年6月
开题形式:专家论证和同行讨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和体育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正日渐呈现出学习领域的拓展、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趋势,其核心便是着眼于在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多元化的活动体系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育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塑造优美和谐的体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那么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形成,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而我们学校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提升育才文化软实力,提高学校的内涵品位,努力打造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品学校,而我校的培养目标是为领袖素质人才打基础,领袖素质应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1.实施艺体特色教育是我校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艺体特色教育对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及广大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艺体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认为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目标是冲击世界名校,有着良好的生源,又有较完备的设施、雄厚的师资和比较成熟的管理,结合我校体育、艺术特色教育传统和影响,我们提出《加强艺体特色教育、强化学生艺体素养》这个课题;课题研究与实验是依据学校新的发展规划,强化精神文化,办出特色,以适应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我校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外都有所提升。
2.实施艺体特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体育、音乐、美术是中学的必修课,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第9条规定:“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进一步落实音、体、美课程,并积极在普通高校和高中阶段开设艺术选修课,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
2004年,教育部为了贯彻《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即“体育、艺术2+1项目”。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
2001年要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保证学校艺术和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各地可以举办少量外语、体育、艺术以及加强某一学科的特色学校或特色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3.实施艺体特色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也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我们应把学生的差异性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1.艺体特色教育的内涵。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要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相关的教学改革,要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着力为学生发展成具有丰富个性、较高文化艺体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的学校教育模式。
2.“人文素养”,即具有人文精神,泛指在人文性的学习中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生活的素养,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理想、信念、人格、道德、生存状态、自由等。“中学生在艺体活动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三、课题价值
(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人的完整素质结构是生理素质结构、心理素质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的综合。在这个整体素质结构中,生理素质结构是基础,心理素质结构是中介,文化素质结构则是核心内容。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所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实施的着力点必须落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功能目标上,而艺术教育是以往教育的薄弱点,我们抓住这个弱点研究和探索,势必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以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发展艺体特色教育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对管理的要求,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只有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对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运行方向实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改变以考分定功能的倾向、评价体系,要考核学生个体的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状况,这些只要有财力,比较容易办到,主要的是评价学校的队伍建设、教育改革、设备效益等软件状况,这一凭借财力买不到的东西,才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硬功夫。所以发展艺体特色教育可以发挥评价手段的调控功能,使它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科学的系统的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2.促进课程教材改革,实现国本课程校本化。艺体特色教育必然牵动课程教材改革,而课程改革至少要考虑五个问题。
第一,增强课程意识,使用好义务教育新教材。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点。艺体特色教育一样重视教学,强调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时间的充裕性等优势,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以及个性交往等各方面的素质。
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其中之一是加强活动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和设计活动课。要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第三,安排选修课程,如:摄影、时装、建筑、茶艺、京剧、网球、射击、攀岩等,要增加知识的科技含量,以提高学生对于现代生活的品位。
第四,重视隐性课程,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形成全方位沟通,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化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固步自封,把教育设为学校单个的事,忽略了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必须注意全方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个性发展光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校建立班级学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不仅能沟通学校与社会的信息渠道,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推动社会教育观的转变,而且能使学校迅速地吸收社会对育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育措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那种对“双向参与”持可有可无态度或者把它们当成应付检查、提高品位的“装饰品”的认识和做法,实施对素质教育认识的浅薄,也是在教育改革中惰性的表现。
(二)为领袖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1.对学生的培养
21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而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艺体工作者,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是艺体教育的历史使命。而高素质的艺体人才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作的实践能力,只有实施艺体特色教育才能为我校领袖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土壤和阳光。
艺术审美正渗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人应该积极适应这种变化,让自己的生活和艺术审美融和,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有着优良的重艺术传统,但如今中国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存在一些缺陷。
只有推进艺术特色教育,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一直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2.对教师的培养
艺体特色教育必定激励艺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发挥艺术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提供施展的空间和实践的平台。通过艺体特色教育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整体优化艺体教师的同时,鼓励教师对教学深入研究,使艺体教师的素质快速提高。3.提高艺体教育管理水平
我们学校已经配足了艺体教师和设备,要站在改革、发展的高度,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做到定人员、定课时、定场地,使艺体教学课程的开设有计划、有督导、有评估、有总结,保证科学、高效地开好体育、音乐、美术课和艺术欣赏必修课程。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强化管理,科学施教,确保教师、教室和教学时间,切实达到以普及促提高,催生优秀艺体人才崭露头角。
(三)弘扬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
我校在长达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不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已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艺体人才,为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长期以来我校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2003年我校成立射击队和赛艇队,2005年我校初中招收艺体特长生,2007年我校高中招收美术特长生以来,我校艺体教师和管理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一定宝贵经验,为开展系统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开展“加强艺体特色教育、历练学生领袖素质”,进一步系统的提炼、总结学校的办学特色;探索出学校艺体特色教育,提高特色教育水平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向研究型特色教育者的转变;弘扬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四、研究目标
(一)形成我校艺体特色教育的目标。
我们的艺术特色教育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知识和技能,感受丰富的音乐、美术熏陶,打下良好的身体、音乐、美术基础,发展体育兴趣和艺术的感悟能力,增强艺体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形成我校艺体特色教育的内容体系。
结合高中音乐欣赏教材、小学陶艺教学、小学、初中京剧进课堂、小学轮滑课、初中学生乒乓球课、高中射击、游泳必修课,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修正,编写一系列适合高中艺体特色教育的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本教材。
(三)构建适应中学艺体特色教育的课程结构。
以高中艺术欣赏课程作为艺术特色教育,提高特长教育水平,创设相关活动课专题讲座选修课,形成完整的适应发展艺体特色教育,提高特色教育水平的课程结构,编写《音乐基础讲座》、《高中射击普修课校本课程》、《收集美术绘画作品集》,制作《文艺汇演汇报演出专辑》,推进我校体育、艺术“4+1”活动的开展。
(四)深入挖掘艺体特色教育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五、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
六、研究内容
子课题设计如下:
(一)我校艺体特色教育教学的课程方案。
(二)艺体特色教育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历练领袖素质、弘扬校园文化中的作用研究。
七、研究过程和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5-6月)
⑴成立课题组,落实主要成员,落实子课题分工;
⑵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积累材料。
⑶课题组成员学习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和技能,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2.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⑴以行动研究为主,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形成特色。
⑵注重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做好阶段小结。
⑶逐步完成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八、预期研究成果
(一)调研报告
《东北育才学校艺体教育现状分析》
(二)论文
子课题的研究论文
(三)成果
⑴校本课程:《高中射击普修课校本课程》《高中游泳校本课程》⑵学生作品:《收集美术绘画作品集》《文艺汇演精品演出专辑》
(四)研究报告
第二篇:艺体特色教育总结
打造学校艺体特色
促进学生多样发展
——高坡中学艺体特色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教科局、东溪督导站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实行“以艺体特色促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创艺体特色作为加快人才培养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打造艺体特色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路子,坚持以改革促质量,抓特色出效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作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教学的质量、办学的特色、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高坡中学深深感受到时代的紧迫性,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报告精神及有关特色学校的理论材料,使广大教师了解了特色学校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
二、建立组织机构
1、领导队伍的建设
特色教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因素的影响,但其最关键的条件和因素是人,即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队伍。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特色教育的关键,而广大教师则是创建特色教育的根本。为此,学校成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由袁宗昌校长担任组长,毛继宗副校长为副组长,主要成员有:辜习庆、辜鸿、向华、周荣华、候才章及艺体特长教师。
2、落实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学校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较为完整的创建工作制度,并把各项工作分配到下属各教研组,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搭建四种平台,绽放艺体活力
为彰显艺体特色,我校特别注重营造浓厚的艺体氛围,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场所布置、时间保障、校园主题活动开展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给学生渗透艺体元素,从而积淀艺体特色教育的底蕴。
1.校园文化建设追求艺术化。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墙壁,定期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建立美术展室,及时展示学生艺术创作成果,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展室中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件件、一桩桩,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走进校园,到处是浓浓的艺术气息。让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赞叹不已。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但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加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2013年10月30日苍溪县首届中学生散文大赛组织奖。
昨天的成绩让我们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今天的拼搏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天的开拓让我们信心百倍、憧憬无限。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在市教育局、洪山教育督导办的领导下,勤奋开拓,求真务实的洪小人将一如既往,追求智慧,深化教育管理活动成效和艺体工作举措,继续开展一系列艺体特色活动,为走出一条教师、学生、家长均认同的艺体特色之路、打造艺体特色学校而不懈努力!
苍溪县高坡镇初级中学校 22013年12月5日
第三篇:发展艺体教育特色_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艺体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宝山区上海大学附属学校2008—2011年艺体教育工作总结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的前身是存瑞中学和祁连二小,2009年7月两校合并。自建校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开展包括艺体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在艺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校认真贯彻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法规、政策,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每周每班4节课),坚持上好三课二操二活动(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从而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课开课率达到100%。
组织学生参加各项艺体活动,不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文化艺体视野,为了帮助学生构筑一个丰厚的文化背景,获得相当的知识技能、审美能力和艺体鉴赏力,从而优化学生的生命质量。
音乐、体育、美术是学校基础性课程;还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拓展性课程,如合唱、舞蹈、素描、主持、影评、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象棋、水族箱欣赏和电脑信息等拓展性课程,深化学校艺体教育特色。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1、学校艺体教育领导班子
我校有一套完整、健全的艺体教育体制。学校艺体教育实行由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黄英老师负责,教导处和政教处监管,艺体教育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学校艺体教育师资
学校现有8名体育教师,2名音乐教师,1名舞蹈教师,1名美术教师,平均年龄35岁,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骨干教师3名,校级骨干6名。为保证艺体教育质量,我校聘请上大美院中专部的黄源熊、唐天依等专家教师作为我们美术班的指导老师;还聘请本校有特长的教师为艺体指导。现学校外聘教师3 位、内聘教师11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生、业务精良、勇于进取的艺体教育师资队伍。
3、艺体教育管理制度化
为提高学校艺体教育质量,学校形成了艺体教师培训管理评估制度化。校内每一位艺体教师都必须有教学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市、区、校艺体类课程教学评比,提高教学水平;在艺体教师培养上,坚持以老带新,注重艺体特色项目的师资衔接;艺术总辅导员坚持每月参加一次区级例会和市级培训,并落实会议内容。
二、措施落实,普及面广
1、艺体类基础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艺体教育的正常进行,学校改传统教育课程单一化结构为组块结构,在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设置多样化、整体化的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整体考虑,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提供给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特长的条件。在艺体类基础课程设置上,遵循规章,开足、开齐、开好艺体课。
2、艺体类拓展课程设置
我校每周每班上4节体育课,另外每周五下午第一、二节课为学校艺体活动时间,有合
唱、舞蹈、素描、主持、影评、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象棋、水族箱欣赏、电脑信息等项目。2年来坚持不懈。由于艺体活动学校安排在教学规定时间内,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学校的艺体教育达到了最佳的普及程度。
3、艺体类特长生培养课程
我校自2009年开始为成立美术特长班和上大美院中专部的领导进行磋商,想充分利用上大美院附中的教学资源,聘请附中的老师直接来为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这一举措得到了上海大学工会、上大美院附中领导的大力支持。为此,学校领导与上大领导进行了多次的协调与沟通,基本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一年时间的准备,添置各种专业的绘画设备,绘画材料,也在新生中积极宣传这一学校的优势学科,希望在家长中间形成共识。学生的成长道路有千万条,艺体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情操,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将来走入社会多一条出路。2010年9月,美术特色班顺利开班,学校制定了特色班开班计划,美院附中也为我们制定了专业的课程计划,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课程。我校美术班的开设,为许多学生铺设了更广的道路空间,这批学生随着专业的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到初三毕业时,专业成绩优秀者还可以优先进入上大美院附中学习。特色班的开设为巩固学校特色项目、实行因材施教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使艺体教育成绩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使学生的艺术技能进一步得到培养与发展。
同时我校还注重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近两年我校先后为行知中学、吴淞中学输送二线田径运动员4名,如:寿晓丹、朱佳妮、朱文涛、朱颖。
三、创建特色,成绩突出
我们利用本校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发掘、扶植、巩固、发展艺体特色项目。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和保证。因制度到位、发展有序,学校有合唱队、舞蹈队、美术特色班、足球布点学校等艺体特色。
合唱队:本着“为广大爱好唱歌的同学提供一个提高歌唱水平和互相交流的空间”的宗旨,2校合并后重新组建了新的合唱队。由我校党支部副书记黄英老师亲自负责。黄英老师是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她自身的歌唱基本功扎实,指挥能力强,2004年她参加的全区音乐教师教学大比武获得一等奖,同时她还是宝山区音乐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她和中学组的田慧华老师共同努力,把学校这支合唱队现在是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现有队员60余名,主要来自学校六、七年级。这批队员都是音乐老师经过认真挑选后选出来的有一定歌唱基础的学生,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常规训练,训练时间为周五下午2节课。在日常活动中,合唱队着重健全每周训练制度和充实训练内容,以此加强队员的歌唱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提高整体基本功水平。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通过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训练,已经能用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来进行演唱。在没有请外援的情况下,我们连续多年参加宝山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都取得了一、二等奖的骄人战绩。2010年5月一曲《装扮蓝色的地球》参加宝山区学生艺体节中学生合唱比赛,又获得了全区中学组合唱比赛的二等奖。
舞蹈队:由我校艺体总辅导员郑金蕴老师担任教学。郑老师是我校去年刚引进的音乐教师,她从事舞蹈教学10余年,业务扎实,尤其擅长各种民族舞蹈的创编,编排的作品多次在区级以上的舞蹈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现有舞蹈队成员26名,通过每周的训练,让学生掌
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体表现力。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为各种活动的参与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不久的将来,她们就会在各项比赛中捷报频传。
美术特色班:学校领导从学校工作的大局出发,着眼未来、夯实基础,从上大美院中专部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美院老师精心备课,采取个别辅导,集中讲解、观摩学习等方法从绘画的基础课程“素描”开始着手传授绘画技法。比例、透视、轮廓、体积与空间,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讲解构图与明暗、示范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对此,美术班的同学们反应良好,绘画技能有显著提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信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美术特色班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艺体修养,而且也能拓宽学生的成才之路的作用。
艺体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从广义来说,它不仅培养发展了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良好心理、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将继续探索艺体教育规律,以科研带动艺体教育,开拓艺体教育新路,撷取艺体教育新硕果。足球布点学校:
2010年4月,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在全国首批44个试点城市中推行校园足球活动,2392所学校作为试点学校参与了这项活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在近日刚开始的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中,我校小学男子组在教练赵蓓、张李忠的带领下,参加了12月26、27日的两场比赛,两场比赛分别以大比分12:1和7:0的优势取得了胜利。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学生足球队首战获胜,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学生们头脑清醒,没有表现出骄傲的情绪,反而清醒地认识到以后的比赛将会更加艰难,他们将全力以赴,打好每一场比赛,享受过程,体验快乐,追求自己的足球梦想,同时在为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为宝山区争得更多、更高的荣誉。
四、近年来师生取的成绩与获奖情况
1、教师学科教学及教学技能评选获奖情况
2001年12月施丹慧同志在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2年1月施丹慧同志荣获宝山区教育系统教学能手。
2002年4月施丹慧同志在“新理念、新设计、新实践”2002年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中,你执教的课做了展示。
2004年黄英老师荣获宝山区音乐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5、2006年黄英老师荣获宝山区音乐学科带头人。
2005年郑金蕴老师撰写《以主体教育思想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论文荣获宝山区教育学会二等奖。
2006年郑金蕴老师撰写《正本清源,教育创新》论文荣获上海市工作委员会三等奖。2007年4月施丹慧同志被光荣评为二00六宝山区新长征突击手。
2007年9月施丹慧同志被评为宝山区教育系统第四届教学能手(任期自2007年至2009年8月)。
2007年9月杜丽娟同志被评为宝山区教育系统第四届教学能手(任期自2007年至2009年8
月)。
2008年黄英和杜丽娟老师荣获宝山区教育系统区级骨干教师称号。
2008年郑金蕴老师在宝山区第五届中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舞蹈单项比赛中荣获第二名。2008年郑金蕴老师在宝山区第五届中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全能二等奖。2008、2009年黄英老师荣获宝山区教学能手。2009年2月杜丽娟老师荣获宝山区教育局记功奖励。
2009年4月李珏玲老师在2009年宝山区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二等奖。
2009年4月施丹慧老师在2009年宝山区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
2009年9月田慧华老师荣获大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第三届教学评优教学能手。2009黄英老师荣获宝山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记功奖励。
2010年4月李珏玲老师在宝山区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二等奖。
2010年4月杜丽娟老师在2009年宝山区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教学设计奖。
2010年4月杜丽娟老师荣获宝山区教育局记功奖励。2010年4月黄英老师荣获宝山区教育局记功奖励。
2、教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2003年孟晓俭老师在组织和辅导第三届“星星河”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暨大型画册《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第六卷)参选作品中荣获三等辅导奖。2005年9月我校《鸽群在飞翔》节目荣获宝山区中小学生艺体节中学组一等奖。2007年9月我校《银色的马车天上飞》节目荣获宝山区中小学生艺体节中学组一等奖。2007年9月我校《小白鸽》节目荣获宝山区中小学生艺体节中学组三等奖。2008年4月朱佳妮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运动会女子400米第二名。2008年4月朱佳妮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运动会女子200米第三名。2008年4月徐慧莹同学宝山区田径运动会女子跳高第四名。2008年4月朱文涛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运动会男子标枪第三名。2008年5月我校被评为宝山区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学校”。
2009年4月荣获宝山区第二届运动会暨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广播操比赛初中组三等奖。2009年王赟玮和程筱雅同学在2009年宝山区学生艺术单项比赛中荣获初中组独唱银奖。2009年6月荣获宝山区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综合比赛初中组三等奖。
2009年10月魏薇同学荣获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实心球女子组组第八名。2009年10月朱文雯同学荣获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200米女子组第六名。2009年10月朱文涛同学荣获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200米男子组第七名。
2009年10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校园田径运动会初中男子组“麻袋灭火”项目比赛第三名。
2010年3月朱文涛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锦标赛初中男子铁饼第一名。
2010年3月朱颖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锦标赛初中女子铁饼第六名。2010年3月邱金标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锦标赛初中男子铁饼第七名。2010年3月魏薇同学荣获宝山区田径锦标赛初中女子铁饼第八名。
2010年3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2010年宝山区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初中男子组团体第八名。
2010年4月18日举行的上海市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中F4-A级项目中荣获优异成绩。裴根同学第6名;凌鑫同学第7名;乔伟同学第8名
2010年6月我校黄晨远同学在宝山区学生艺体单项比赛中荣获初中组二胡银奖。2010年6月我校朱勤同学在宝山区学生艺体单项比赛中荣获初中组动漫画铜奖。2010年6月我校丁琳、陈晓箐和刘周玮在宝山区“真彩杯”学生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绘画作品荣获初中组三等奖。
2010年6月我校庄璟怡同学在宝山区学生艺体单项比赛中荣获初中组电子琴铜奖。2010年6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2010年宝山去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羽毛球比赛男子初中组团体第六名。
2010年6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2010年宝山去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羽毛球比赛女子初中组团体第五名。
2010年8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宝山去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乒乓球团体赛比赛八年级女子组三等奖。
2010年8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宝山去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乒乓球团体赛比赛六年级女子组三等奖。
2010年8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初二(2)班荣获宝山去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乒乓球坐式交叉击球接力比赛八年级组第八名。
2010年9月我校《装扮蓝色的地球》节目荣获宝山区中小学生艺体节合唱专场中学组二等奖。
2010年10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在“精彩世博有你有我”2010年宝山区校园运动会初中组广播操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0年10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在“精彩世博有你有我”2010年宝山区校园运动会初中组激情组合接力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0年10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在“精彩世博有你有我”2010年宝山区校园运动会初中组集体跳短绳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0年12月陈梦同学宝山区“樱花杯”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绘画作品荣获初中组三等奖。
2010年12月丁琳同学宝山区“樱花杯”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绘画作品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2010年12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宝山区中小学生集体性歌唱活动“先进校”。2010年12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宝山区跳踢比赛初中组团体第二名。2011年4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2支合唱队荣获2011年宝山区合唱比赛一等奖。
2011年4月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荣获2011年宝山区“绳舞飞扬、精彩有我”花样跳绳比赛大
场实验区中学组第二名,初中组第一名。
3、教师教科研项目(课题)获奖情况
田慧华老师参与学校全国性课题研究《单亲家庭教育问题》。
田慧华老师参与本校全国重点课题《城乡结合地区离异家庭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课题组成员。
闫三矿老师被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学研究室聘为《体育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区重点课题组成员。其中《“互交式教学法”实践研究》荣获全国第九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学校体育科学论文一等奖。
4、教师参与论文评选
2004年4月,闫三矿老师撰写的《“互交式教学法”在初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效用》在上海《体育科研》刊物上发表。
2005年2月杜丽娟老师撰写《不同运动量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被《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编辑部评为“优秀论文”,并在发表该期刊上发表。
2006年5月,闫三矿老师所撰写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学陶师陶耕耘者之歌上发表。2006年12月,闫三矿老师撰写的《“互交式教学法”实践研究》荣获全国第九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学校体育科学论文一等奖。
2008年10月,闫三矿老师撰写的《新课程背景下对体育教师素养的期望研究》荣获2007年第二届上海市学校体育科学论文三等奖并在《体育教育》探索之舟Ⅱ上发表。杜丽娟老师的《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荣获区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9月田慧华老师荣获第九届“山海杯”教师学陶论文三等奖。2009年9月杜丽娟老师荣获第九届“山海杯”教师学陶论文三等奖。
2001年9月杜丽娟老师的《“教、学、做”合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荣获第四届“山海杯”教师学陶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0年4月闫三矿老师撰写《教师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荣获宝山区第二届教学热点问题研究——“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中,荣获鼓励奖。
2010年11月杜丽娟老师《成功的彼岸—指导家长教育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2010年“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优秀指导活动案例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5、其他获奖情况
2000年黄英老师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002年孟晓俭同志书法作品荣获大场镇第三届书画展优秀作品。
2005年2月,闫三矿老师被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学研究室聘为《体育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区重点课题组成员。
2004年4月经区政府决定授予施丹慧同志2001年——2003宝山区先进生产(工作者)。2004年12月黄英老师在庆“七一”,“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共产党员”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2005年4月,闫三矿老师荣获2003-2004大场镇“优秀团干部”称号。2006年1月,闫三矿老师荣获大场实验区第二届教学评优“教坛新秀”称号。2005-2010年,连续五年闫三矿老师被评为校“优秀园丁”和“骨干教师”称号。
2007年10月,闫三矿老师获“控江杯”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师队列队形展评活动三等奖。2005年4月,杜丽娟同志被评为宝山区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9月施丹慧同志被光荣评为宝山区百名师德高尚教师。
2005年6月施丹慧同志荣获“超级教师 我来选”——2005年上海教师展风采电视邀请赛金奖。
2007年4月黄英老师荣获宝山区优秀园丁。
2007年3月施丹慧同志被聘为宝山区少先队“七彩乐诚”辅导块块长。2008年4月杜丽娟老师荣获宝山区2007教育系统事业单位记功奖励。2008年6月闫三矿老师被评为大场镇2007-2008“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年5月闫三矿老师荣获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师广播操二等奖。2010年9月闫三矿老师被评为“宝山世博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2010年9月李珏玲老师《像与不像—我的肖像画》的教学设计在宝山区中学美术(艺体)学科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10年11月闫三矿老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平安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1年1月孟晓俭老师荣获2010年宝山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设计)评比三等奖。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尽管比较认真努力的投入到初三体育教学中,做到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但由于历史的欠账以及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低下,最终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针对今年的这种问题,我想一定要引起全组老师的重视,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从预备年级始就要抓起抓好教学训练与成绩合格率,发现不合格的苗子要及时通知班主任、联系年级组,层层把关、严防死守,努力使不合格率降到最低点,为保证初三毕业体育中考的高合格率打下扎实基础。
2.还是没能组建正式的校运动队。当然个中有诸多因素制约了我们的计划实施与落实。新学年,我们还是想组建校运动队,开展正常的训练,为参加各项赛事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更多成绩和收获,为爱校荣校作出较大贡献。
3.制定了各年级的活动技能项目,只因场地、噐材、时间受限以及组织、训练工作的松懈、不规范,故而没能形成态势,当然也就不可能达到“逐步形成学校群体特色,争取在同类学校中有一定知名度”。这个问题,有待新学年重新计划并一定认真落实。
九、工作下步打算。
1、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是长流水”我组全体教师要继续学习课改理论、方针政策、课程标准,不断注入新思想、新观念、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2、除了加强自身的学习外,要走出去学习外校的成功经验,在与同行们研讨中获益,充实提高自己,使之尽可能与课改同步,在摸索过程中探究适合本校实际的路子。让学生更喜欢我们的课。
课程改革的脚步仍在前行,每一步小小成功迈出的背后都包含了无数的艰辛,但也因此才使得课改更具魅力!相信在课改前沿奋斗的教师继续无悔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成功。
以上总结,是我教研组全体老师三年来的工作概况的真实写照与客观反映。诚然,会有不少遗漏以及表述不清等美中不足之处,还敬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于指正。
第四篇:立足职教特色,强化人文教育
立足职教特色,强化人文教育
——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课教材《语文》(第二版)之我见陈远芝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本文在研读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课教材《语文》(第二版)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一版教材的特点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职教特色;人文教育
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课教材《语文〃第二版》(以下简称《语文〃第二版》)是一本极好的语文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这本教材突出了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更贴近高技生的实际,对不久就要投入社会实际生活的这些学生来说,在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等方面必将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编者立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特别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材编写上精心策划。笔者认为,本教材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一、入选课文在内容上注重以真人实事打动人,以鲜明形象感染人,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话实说丁大卫》,丁大卫是来自美国的青年,做人教学深得人心,他却偏偏要离开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而到经济较落后的西北地区。当西北民族学院定每月1200元工资时,他却偏偏要给自己降薪。大卫在中国生活五年的财富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所带的物品丰富,但其中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要时时用这面国旗告诫自己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我与地坛(节选)》,主人翁就是20岁因病致残,坐在轮椅上的作者自身。他身残志坚,终于克服了肌体上和心理上的种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由弱者变为强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在《我有三个梦想》的演讲中,现身说法,他在十分朴实而又风趣的演讲最后,道出了他成为名作家的原因:‚我今天之所以会变成一个作家是因为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志向‛。当作家做老董毕竟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对普通的工作怎么做?《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给我们提出了活生生的例子,带着热情和自信工作的台湾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对工作尽力而行,就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与回报。创业失败了怎么办?《站起来,我依
然是巨人》一文中的史玉柱作出了回答。……课本提供了一个个真人,一件件实事无不动人心弦。《女教师的特异功能》、《最后一片叶子》这两篇小说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异常感人。在那偏僻贫穷的小村庄,在板书的粉笔中断了的时候,这位女教师毫无怨言,以水代笔,依然孜孜不倦地给学生上课,这种敬业爱业关爱学生的精神能不令人感动吗?《最后一片叶子》塑造一位感人肺腑的老画家贝尔门的光辉形象。贝尔门年老体弱,在40年的画画生涯中,还没有画出自己满意的杰作。但他关爱青年女艺术家,自认为是她们的看家。当他得知青年女画家琼珊患了肺炎,在她认为自己正如同常青藤上不断掉落的叶子一样,她的生命将随着最后一片掉落的叶子而结束的恐惧心理后,贝尔门不顾自己年老体弱,竟然在那凄风苦雨的黑夜里,手持灯笼和画具,爬上梯子,在那离地二十来英尺的墙上,画了一幅逼真的常青藤叶,替代那最后掉落的那片常青藤叶子,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老画家用生命画出了他一生期待画出的杰作,也实现了他关爱青年艺术家的庄严诺言。小说中老画家的光辉形象和催人泪下的生动情节,不正是对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最好诠释吗?
二、课后训练在设计上选择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短篇阅读,这样来延续人文教育的功能。
如《哲学家的思考》课文后的拓展训练中,编者就选了《简单与复杂》一文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不唯利是图,多关心别人,那么人就活得简单,活得轻松。又如《女教师的特异功能》一文后的拓展训练中,选了美国一所小学校长为了激励全校学生读书热情而跟学生打赌的故事。路克校长与学生公开打睹:‚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1998年11月9日,这位校长在雪地爬行1.6公里,历时三小时,磨破了五副手套和护膝,终于到了学校上班。这位校长爬行上班与女教师以手指蘸水板书。一样都是敬业爱岗的动人故事,而这位校长的诚信更令人叹服。《我与地坛》(节选)文后拓展训练中,选了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领悟到残疾人只要自强不息,都能大有作为,何况我们健康人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教材在立意上把治学方法与做人道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突出
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
以第四单元为例,课文《我与地坛》(节选)的拓展训练题中,编者首先简略介绍了海伦〃凯勒,接着要求学生阅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一段,并联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学生读了《我与地坛》(节选),又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片段)后,会在不同程度上被史铁生、海伦〃凯勒顽强的意志,奋斗不息的精神打动,再要求他们写读后感,这就必然促使学生在进一步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再经过谋篇布局,才能写出文章来。在加深阅读、构思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教育就更深刻。《亮剑》(节选)后面的拓展训练,是要求学生阅读《亮剑》全文,以便学生对李云龙这个人物有个全面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以‚我心中的李云龙‛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杂感。在这样的训练中,李云龙顽强拼搏,敢于战胜强敌的亮剑精神必将影响学生的人生。《站起来,我依然是巨人》的拓展训练是追踪史玉柱的现状,综合相关资料,模仿课文结构和写法,以‚史玉柱进行曲‛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深度报道。《我的五样》拓展训练题是阅读王进喜的有关资料,以‚生命的价值‛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杂感。这样的拓展训练必将加深对史玉柱、对王进喜的认识,进一步懂得在挫折困难面前应该怎么办。
阅读课文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提高了读写能力,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学会了做人做事。本教材真正把阅读、写作的技巧和如何做人的道理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语文〃第二版》在突出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前提下,也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首先从选材上看,编者注意到所选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这本教材32课,文学作品9课,其中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古代诗词;一般作品12课,其中有随笔5课,散文3课,社科论文2课,一般说明文2课,应用文11课。教材中课文文体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学到多种文体的相关语文知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提高相关各种文体的读写能力。再则,从教材的体例设计上看,从课文的学习提示、题解与注释、预习思考到问题讨论,心得笔记、拓展训练、综合学习等,处处涉及到语文知识。因此,笔者认为这本把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知
识的学习高度统一起来了。
如果说《语文〃第二版》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笔者认为《语文〃第二版》中有的文章在内容取舍上还可再做一些改进。如第五单元中的《渴生者〃节选》。《渴生者〃节选》有这样一段议论:‚生命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这段议论并不错,外在的灾难与人类本身抵御外在灾难的能力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到目前为止,人类抵御外在灾难的能力仍然是很有限的。在灾难面前,渴生是人的本能,然而死人的事又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在地震灾难突然降临之时,被重物砸死的,压死的,或饥渴而死的,或窒息而死的,或惊恐而死的,甚至在极度难受痛苦中挣扎而死的都有。他们都是遇难者,都是生者同情哀悼的对象,又何必再去细分他们在灾难中是怎样死去的呢?《渴生者〃节选》断言那些‚完整的尸体上,留下的只是一道道指甲抠出的暗红色的血痕,那是疯狂抓挠之后留下的绝望印记——这就是精神崩溃!‛文中还援引老医生的话说:‚是他们自己在极度的恐惧中‘扼杀’了自己‛,换句话说,并不是地震灾难导致他们死亡的,是他们自己找死的!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是十分不幸的,令人吃惊地是,竟然还有人如此冷酷地对死难者横加指责!诚然,《渴生者〃节选》中的陈俊化、郝永云夫妇坚持自救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绝不能以贬低遇难者为代价来赞颂幸存者。
总的来说,《语文〃第二版》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核心,突出了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养成教育,同时又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训练题又恰好把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语文〃第二版》是一本立足于职教特点,同时又紧跟时代,大胆创新的好教材。
第五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莫让遗憾的历史成为历史的遗憾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它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就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亚夫先生曾说:“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文明教育是相对于一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历史教育的重心应以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国近现代的民主思想和实践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观、公民观、民主观、法律观、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教育,又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遭受的屈辱史、血泪史和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从1840年至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起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日本大举侵华战争等等侵略战,任意践踏和蹂躏中国土地和人民,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挽救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曾有许多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付出过艰辛的探索,他们在黑暗中执著勇敢地前行,尝尽了失败的痛苦,但他们从没有放弃过,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找到了解救中国的良方,中国革命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整个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这些探索包括: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瓜分的英勇斗争,在救国救民的探索中,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洋务运动;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胡适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素材,深刻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挖掘在这其中蕴含的教育要素,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历史在学生身上转化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勇于并善于开放创新的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仁人志士对民主思想的的探索,从而对学生进行革命发展前途的教育,激励学生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这样就教育学生认识到了人生的全部意义,积极体验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感受。追求精神上的至高境界,会使学生感到做人的尊严和高贵。近代史上的林则徐、洪秀全、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有着崇高的生命品质。中国近现代史的民主思想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这些历史人物的典范,对学生的人格会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感染。中学生人格可塑性强,在学生求知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人格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使学生在学习中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确立学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