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教育技术学学生就业出路的主要问题探究
影响教育技术学学生就业出路的主要问题探究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为大众教育,各所大学缺少规划的扩招使得本科生数量与日俱增,其供应量远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许多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的学生,从老师,学长学姐以及网络等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深知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出路也存在着几大主要问题。
要对影响教育技术学学生就业出路的主要问题做出探究,首先便要从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本身出发。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的专业,其专业性质的定义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从小的方面来看,本业在我前几年还属于传媒学院,再往前还曾属于过物理系,计算机系,并不是因为本专业是一个香饽饽,只是因为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性质不够明确。再从大的方向来看,教育技术学在国内的发展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再加上受国情影响以及专业研究资金的缺乏,国内教育技术大多拘泥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各种研究大多偏执于教育技术着重于“教育”抑或“技术”,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学习本专业一年多以来,所
学内容大多与理论有关,学校相关硬件设施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或许也能从一方面反映教育技术学的就业问题。
记得大一刚入学时,由系主任李晓东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些专业答疑。那时才初步了解到我们今后将从四个主要方向学习本专业。
1.教育理论基础
2.多媒体技术
3.电视节目制作
4.网络技术
然而学习方向的太过广泛必然导致学习的不够深入,学而不精的问题在日后必然出现,再加上我们所学习的每一个方向都有其单独专业存在,如果与他们竞争该方向的职位也自然落于下风。“北京师范大学在1998年曾进行了一项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结果得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应具备以下六项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
在各级各类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或教育信息化的部门和机构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设计、制作、评价、管理等工作。它要求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并熟悉教学过程。”(引自《教育技术学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然而以上的六种能力只是社会理论上希望从事教育技术学的人员所应该具有的,还有所提出的培养目标也太过理论化的,在现实中实施起来也存在这很大的问题。就拿其中一项来说,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在牵强。从本校的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来看,这一要求对他们来说也着实不低。而这只是培养目标在现实实行中所存在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反映。
那么教育技术学学生就业出路到底存在着那些主要问题呢?
200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所谓多次的专家研讨和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会议讨论初步确定了教育技术学的五个发展方向,以及由此而提出的培养目标。通俗的说,这便是教育技术学学生的几个主要就业方向。那我们便就这五个方向作出探讨。
1.教育技术学方向: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信息环境下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
2.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艺术基础和传播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字传媒技术及制作的全面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在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制作、应用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3.信息教育技术方向:主要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人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培养与应用人员。
4.教育软件工程方向:主要培养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等。
5.现代远程教育方向:培养远程教育或培训系统的技术方案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制作人员;各类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电大,农广校,网院,网校,远程学习中心,企业培训部)的基础管理人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含教学指导咨询)人员;有关远程教育的新闻传媒工作人员。
从表面看来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其实不然。就我个人以及周边同学的情况来看,本专业大部分学生都是服从调剂而被调到这个专业,对此专业了解甚少,更不必谈兴趣。短期的学习之后,多数同学的感觉是迷茫,被外专业同学问起我们学的是什么也常难以给出个满意的答复。但是有句话我们却难以否认,“理论不如教育学的,技术不如
计算机的”这一系列消极的因素导致大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缺少热情,自然毕业之后能力也不会跟上。
另外,上述就业方向中有的职业目前在国内需求量甚小。比如我高中所在的学校虽然是一所省示范高中,但是整所学校也只有3位信息技术老师,所以其竞争之激烈显而易见。
再者,就如以上提到的,我们学习的内容太过广泛,当论及就业时其劣势便凸显出来,我们所要求职的公司会部门必然会看重你的个人能力,但是我们的竞争力却不如别人。我们去应聘网络方向的,有计算机的学生;电编方向的,有传媒的学生;教育方向的,也有教育学的。
最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的支持,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就无法突破其瓶颈。李晓东教授曾说,所谓教育技术就是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教育,我承认,这句话听起来确实很中听。当年听完这句话便豁然觉得自己肩负起什么使命一般,只是,根本不是。学校的相关实验设施或老旧或损坏,真正可以使用的寥寥无几。硬件之殇迟迟不得解决,又能指望我们会有多少机会从实践里检验出真理。再从国内来谈,国内教育领域所使用的技术滞后于现代技术太多。比如说,云技术,如果真正将云技术应用于教育那么便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效率。然而,这一天的到来任然遥遥无期。所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根本达不到企事业单位的要求,这也成为影响本专业学生就业出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影响教育技术学学生专业出路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我只作下自己的粗略见解,就此搁笔。
周勇
教育技术学二班2010041748
第二篇:就业也热门:10大热门专业的出路探究
就业也热门:10大热门专业的出路探究
选择专业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更要参考就业率。以下是10大热门专业的出路探究,希望对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有所帮助。
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难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注重基础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一些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鲜有对口岗位。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于平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就业指导专家认为,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同时,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但普教系统仍然是师范院校尤其是部属师范院校的优势就业领域。
由于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大量兴起,使得师范生就业机会增多,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面临优质师资匮乏、基层教育系统缺少编制的现实情况,而大城市教师职位日渐饱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毕业生。因此,普教系统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和压力。近两三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三线城市成为师范类毕业生求职的热点地区。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师范类毕业生也应当转变观念,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外语类专业:就业去向日趋多元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逐渐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对外语类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乐观。
从近几年需求情况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此外,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据介绍,近年来,外语类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契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着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或新闻出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
政府部门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但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一是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因此,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研究生也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专家认为,对于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行职业定位时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专业对口”?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在省会以上大城市就业?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够顺利求职、成功就业?
就业时要“专业对口”,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成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对于法学专业而言,传统的就业领域多为党政机关或司法系统。但当前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普法教育人才,为当代法学毕业生提供了“对口”去处。
农林类专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今后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
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选准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十分重要。未来需求较多的将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
另外,农林类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农村基层创业。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兴办养殖厂、畜牧加工厂、花卉果品基地的报道越来越多。到国有单位搞科研开发、从事生产经营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自办实业,积极创业,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第三篇:浅谈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究
浅谈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究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性别意识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体能等两性的先天差异将不再是阻挡女性进入男性主导的一切传统领域的障碍,女大学生的队伍必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同时要看到,当下的中国“女大学生就业难”。作为高等女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社会思想变革的前驱先导,我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男女两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宏观平等与微观差异,抛却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出可行性路径,使制度赋予的“性别平等”的教育原则得到充分兑现和有效实施,以培养出能在与男性的职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高能力、强素质的女性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各类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研究持续深入,“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从宏观的教育环境,还是从微观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上来看,女大学生都因其缺乏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系统,而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处于边缘状态。
(一)性别教育的缺失从角色定位上阻滞了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目前,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女子院校有着较为详尽的女性课程设置、周全的性别意识教育。而绝大多数的高校性别教育都处于缺失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十年间,我国的高等学校迅速地完成了教育硬环境的现代化,但是来自于家庭及社会的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观影响依然强大,往往导致女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不清晰,不能确定“我是谁”,“我能干什么”。
不可否认,女性大规模涉足本是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与男性一争高低,这本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也是国家“男女平等”政策有效落实的鲜明表现。但如果我们忽略中国几千年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无视性别意识的教育,很可能导致部分女大学生不能认清自己的性别身份,也不知道如何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规避自身的性别劣势。这就容易从角色定位上阻滞了她们自身的诸多发展可能。
(二)性别歧视从观念上限制了女大学生的自强意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期。1919年4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1924年7月,女高师改为女子师范大学,全校学生237人。此后。女大学生群体逐步壮大。近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逐步同男子一样全面参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今,全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学生总规模已超两千万人,女生数也逾千万人。纵观90多年以来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女性的个体发展拓宽了渠道,为男女两性平等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
(三)课程设置的无区分从需求上忽视了女大学生的性别需要。自中国女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之初,高校曾开设了适合女性的修身、裁缝、女工等课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课程设置一再地加以调整,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已基本难以体现性别区别。当然,如果仅因性别不同而针对男女生分别设置课程,势必容易导致男女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致,且在现实操作中还会增加教学秩序安排上的难度。但是,我们也发现,毕竟女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有些女大学生专业的知识点接受速度较男生慢,她们需要反复学习实践才能掌握。而高校教师为了保证一致的教学进度,往往顾及不了女生的这些特殊需求。加之女生天性敏感、羞怯,她们宁愿课下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也不会要求老师给予比男生多一些的辅导。
男女生在专业课领域的不分性别、统一要求,我们无可厚非,因为理应如此。但是一些公修课、公选课的学习无差异要求则有待商榷。例如《军事理论》等公修课程,高校完全有条件安排女生免修,使她们不必要和男生一样花更多时间去学获得此类课程的学分,而有精力选修更适合女生需要的其他课程。当然,女性课程的缺失导致性别教育的不健全,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课程体系,才能为实现课程设置的性别区分提供可能。
(四)校园文化的男性化、娱乐化,从氛围上弱化了女大学生的进取之心。“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性别公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对于性别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我国各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术、文体、娱乐等各类活动可谓面面俱到,精彩纷呈。但是,很多院校因为男女比例悬殊,文化活动多由男生承办、参与,女生的参与率很低。原先有很多跟女生兴趣贴切的手工、绘画等活动现在早已逐渐淡出校园。高等院校的各项校园活动充满了浓郁的男性气息,体育竞技活动更是如此,很多时候连拉拉队员都难见女生的身影。另外,近年来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化也令人担忧。严肃的政治话题在浮躁的气氛里往往少人问津,而严谨的学术活动也愈来愈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如此由男生主导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女生的主体意识被严重地弱化了。女生们的身影或主动或被动地出现在各类娱乐活动中,出现在为了获得掌声和笑声的某些场合里。诚然,如果确实是为发挥女性文艺特长以带给他人欢乐的活动,我们不能妄加诟病。但是,如果女生的存在仅仅为了给校园提供娱乐,则是女性存在意识的倒退,势必弱化女生们的进取之心。
综上可见,如何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困境缘由中的性别意识的缺失纠偏,就成为一个当前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在性别研究领域展开了一场生理决定论(本质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论争。极端本质主义认
为:一切都是生理决定的;而极端社会建构论则认为:一切都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先天的自然事实。
既然对立的两大理论派系争论了近半个世纪,那我们就不能轻易否认谁是谁非。更何况“历史已经在两性之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差异和深层心理差异”。在高校教育女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其一而走极端。既然社会对性别的期望影响男女最终发展的结果,那么我们的高校就必须尽可能地为男女两性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即宏观层面上,高等教育必须一律奉行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招生录取的标准、知识的授予范围、就业的政策等制度层面上都必须坚持男女一视同仁。而在微观层面,既然女性天生与男性是不同的,比如,女性体力较男性弱,心理较男性缜密感性就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那么就不应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赋予其与男性一样的要求。那么,在具体实施教育培养方案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忽视性别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性别平等教育的完整过程。“男女平等”性别观的真正实现单靠国家制度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自我觉醒才是关键。女大学生尚处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高校应适时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教育,塑造其“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女性形象。
首先,入学前的性别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女大学生因为毕业生就业易于谋得一份工作,而不顾自身的兴趣、特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盲目选择。
其次,入学初的性别教育。女生在刚进校时面对的是男性为主的天地,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所谓的“半壁江山”。在这个满怀不安、缺乏自信的时期,需要校方给女生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如肯定她们选择高校的智慧和勇气,指出她们的性别特点和性别优势;宣传历史上高校培养的优秀女性所取得过的瞩目成绩,告知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并引导她们怎样规避自身力量弱等不足,如何发挥富于耐心、细心周到等性别优势去学好本专业等,同时帮助她们尽早地进行职业规划。
再次,学业中的性别教育。大学4年是每一个大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女大学生的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在专业授课的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女性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和大量的课外活动来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
最后,毕业前的性别教育。随着大学学习的结束,绝大部分学生都将面临就业的抉择。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女大学生特别需要来自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一方面要让她们对社会的性别期待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她们从容面对择业这一人生重要时刻,避免盲目选择以及碰壁后的心灰意冷。尤其在面对性别角色与用人单位职业角色期待发生矛盾时,要教会她们从容应对。高校应通过事例、道理教会女大学生变消极应对为积极进取,用智慧赢得未来。
(二)建立女性课程教育体系。现阶段,各类正规课程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同样离不开课程教育。“构建高校女性学知识系统与理论体系,形成女性学教材与课程系列”一直就是女性研究领域的不懈呼声。现在有的高校已经在着手实施性别课程教育,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已开设有“女性学”课程,并主编了《女性学教程》等性别教育教材。
针对女性特点,为发挥女性专长、培养女生特有的知识结构,笔者认为建立女性课程教育体系,开设女性课程是当前高校所应重视的。女生课程体系框架同样可以用必修课、选修课和渗透性课程等来构建。女性课程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运动史》、《女性形象学》、《女性人际礼仪》、《女性心理透视与调适》、《女性与成才》、《家庭经济管理》等等。
在研究相关院校的课程方案时,我们意识到,如果仅仅通过必修课给女生加课的方式来落实女性课程的话,无疑是给女生的学业添加负担。有研究者建议通过设定专业课男女考核难度的不同来体现性别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与高等教育的性别平等原则南辕北辙,故而十分不妥。毕竟专业学习要求的差异极易导致女生不能全面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对她们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十分不利。课程要求的性别差异可以通过专业课程以外的教育途径来体现。比如除公选课增加女性课程外,公修课就可以体现出男女差异,如《军事理论》课可以不安排女生必修,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女性课程则对女大学生提出必修要求。
女性课程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实施途径应是向专业课程渗透。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体珊陛别差异,即重视落实学界所倡导的就学生的生理、心理、体能等特点,进行“因性施教”。要注重增加女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导她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则鼓励女生充分发挥女性细心周到的特点,认真掌握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发挥女性的优势,培养出合格的女性人才。
(三)创建体现性别平等意识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倡导和体现性别平等意识的校园文化,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女大学生给予积极影响:
“男女都一样”的印象。要想让女大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性别,最重要的就是她们眼里看到的是女性被认同的印象。事实上,我们校园以及社会其他部门机构的领导岗位上,女性的面孔已不再是寥若晨星;在资深的学术领域里,女性也早就展露锋芒。高校中一支努力进取的女性教职工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女性表率就活跃在女生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她们树立为女大学生的现实榜样,加以大力宣传引导,并开展女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有可能激发女生的自我肯定感,增强其女性的进取心和成功欲。“男女都均等”的机会。我们的校园应努力保证性别面前机会均等,减少乃至避免有意无意的各类性别歧视。我们应努力做到,教师
挑选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时男生女生不偏不倚;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师对女生的期望值与男生保持一致;毕业研究生留校做辅导员的选聘也实行男女机会均等。女生如果能够与男生一样享有学校提供的这些同等的发展机会,她们在男生面前的性别优势就能够得到充分彰显,那么她们的自我发展就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
“女生也很棒”的自信。校园男性文化活动向来都是异彩纷呈,专业的、文体的都是别具人气。女大学生因为人数少以及电脑的普及,喜静的她们更愿意“蜗居”宿舍或者出去逛街。为了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我们不仅需要开展体现女性心灵手巧的剪裁、厨艺展示、书画等传统活动,而且应该鼓励女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校应该通过加大奖励、注重宣传动员等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提升女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期在活动中建立“女生也很棒”的自信。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充满两性和谐的蓬勃生机,才能为女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四篇:中职学校聋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困境和出路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职学校聋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困境和出路探究
作者:王俊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8期
【摘要】:聋生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聋生作文的困境为切入点,从词语、句子、语法、句法等书面表达的语言点着手,深入到家庭教育、地域环境、手语特点等多方面剖析此种现状的原因,并根据教学经验提出若干解决的策略与手段。
【关键词】:困境策略手段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b)-0000-00
第五篇: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原因及对策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原因及对策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专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北路
邮编:277400联系电话:***
邮箱:jpx0068@163.com
--李士伟 靳朋西
随着国家近几年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更是把90%以上毕业生送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但随着输出毕业生外出就业数量的增加,实习就业的质量、稳定性、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到了各中职学校的面前。不难看出如今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些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一项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职业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就业稳定性,以适应社会,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生就业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
中职生就业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和家长对就业期望值太高、不切实际;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本身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某些专业设置、基础理论还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生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社会认知单一:从中职生自身来看,中职生就业前思想准备不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表现出种种与社会客观实际不合拍的现象。
1、定位缺乏理性思考。有些学生就业前关起门来,自我设计自己,过高估计自己实力,总认为自己有专业知识,学业上有一技之长,不愁找不到合适岗位,忽视了社会的需求性和现实性。具体表现为自己获得工作岗 1
位后,并不十分珍惜,在岗位上不是脚踏实地的工作,而是左顾右盼,“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时时刻刻寻找跳槽的机会。
2、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有些学生认为父母花钱费力就是为了学好这门专业,狭隘的理解所学专业必须对口,过分强调学以致用。具体表现为寻找职业优先考虑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就觉得不理想,不踏实,上岗缺乏干劲,有投错“佛门”的感觉。
3、期望不合时宜。有些学生由于就业前接触社会实际太少,认为自己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择业观明显表现为热衷于寻找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地域条件较好的“舒适”的“实惠”的职业去干,极不情愿选择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域比较偏僻的、信息比较闭塞的、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去工作。
4、安于舒适,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社会交际面相对比较广泛,有一定社会基础。学生本人在社会上经风沐雨的机会少,在意志上往往表现出脆弱、胆怯等不良特点。在行动上往往表现出舒适、优越的岗位就乐意去就业,艰苦、单调、出力的岗位就打退堂鼓。
5、心境浮躁,行动盲从。有些学生在校成绩一般,专业不突出,当他们步入社会,寻求职业时,心境浮躁,压力大,危机感加重,一时不知所措。
二、中职生就业稳定的对策
综上所述造成中职生就业不稳定,主要是工作生活条件、工作待遇、气候环境、日常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主观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就业不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针对这些因素,有的放矢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教育。概括起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基本形成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
办学思路需要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应是
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指导思想。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开门办学,就需要学生更多到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人才所需,给自己科学定位,增强自主、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要创新。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
教育观念需要创新。单一型的教育观念需要改变,成为双师型已成必然,教师只有不断汲取职业教育的新知识,变成一种技能,才能有效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成为新型实用人才。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销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社会实际出发,依照课本内容,吐旧纳新,使用为先,结合当地特点、市场变化、企业实际,“定单培养”,不定期聘请工厂专家讲治厂经验,技术应用,增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要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多树立就业典型,让学生看能看得见,学能学得着,干能干出样,培养健康体魄,健全学生人格,防止畸形发展,造就合格人才。
2、加强身心素质培养。经不起挫折,社交恐惧,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是中职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生就业选择是人生一件大事。他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能力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所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的时期,主要表现在理想与实现矛盾、开放与封闭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等。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中职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同时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这些90后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生活在父母的重点保护之下。他们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对于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来之不易,除了字面上的感知外,没有更深的体验和感觉。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和经历,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也不论困难是大是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
我校因势利导,提出了“品德高尚、意志坚强、身心健康、学有专长”十六字教育培养方针,从抓学生的读书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班级利用早读时间开展的朗读活动;利用有线电视进班的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观看风景如画的工业园区,介绍名优企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利用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通过培养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和班级文化建设,分阶段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积极开展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拔河、球类比赛、演讲朗诵比赛,迎新生文艺演出,以提高身心素质,培养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等等,创造条件磨砺训练学生的身心素质。
3、加强就业能力训练。现在许多中职生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有的中职生就业后缺乏耐心和恒心,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岗位;有的这山看着那山高,当外界诱因强烈,则容易动摇。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没有一个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是一帆风顺的。对中职生来说,既然已经在这个环境里了,那么就只有两种选择:坚持和放弃。只有坚持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放弃一定不能成功。
教学中要培养中职生积极主动的求职意向,树立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心理承受力,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做好“从大处立志、自小事做起”的思想准备,超越所学专业的心理准备,和择业前的独立生活、独立生活、实际动手、实际动手、组织管理、开拓创新能力准备等等。
4、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设计,把指导职业生涯设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班级教育的重点工作,学校、班级通过开展职业生涯征文比赛、讲演比赛等活动,强化就业意识,明确职业目标,树立长远目标,立足于短期目标,提高创就业能力。特别是学生在经历了种种实习后,更要及时引导,及时调整目标,并不断修改完善职业生涯设计。
5、做好就业服务。由学校进入企业,由学生转变为员工,许多同学对于角色转变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工作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独立生活等令很多同学知难而退,这就要求学校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症结、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此,要建立实习(毕业)生跟踪工作制度,每届实习生跟踪一年,至少两个月要到企业去调研一次实习(毕业)生工作情况,了解工资待遇、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加班情况、生活情况、企业评价以及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了解,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若发现学生本身有问题,老师将及时与学生联系,教育学生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若企业有问题,对企业进行客观评价,与企业协商。若协商无法解决,学校可召回学生重新安排。学生从校门到厂门,这期间最重要的转化是规则的转化,由原来的校规校纪转化为厂规厂纪,下班后要遵守社会的法规法纪。教师在跟踪教育时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规则的意义和内容,及时向学生展示和张扬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体系,论证它的合理性,使之认同和接受,从而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在跟踪管理过程中努力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的因素有很多,稳定学生就业需多方共同努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学校应加快职业指导教学的改革,采取多种形
式加强岗前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的培养;社会更应加大法规建设,为中职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稳定基础,为中职教育蓬勃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