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网吧、电子娱乐场所现状及加强监管建议的汇报
关于我县网吧、电子娱乐场所监管情况的汇报
2010年8月政府机构改革到位后,县文广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我县网络、电子游戏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就我县网吧、电子娱乐行业监管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网吧、电子娱乐行业基本情况
2010年9月,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稽查大队对我县文化市场经营户进行了全面地调查摸底,并每月更新统计数据。截止到目前,全县依法取得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许可证》的网吧共有12家,其中县城5家,XX镇3家,XXX镇2家,XX、XX镇各1家。县城网吧规模较大,营业面积均在160平方米以上,电脑80台以上。乡镇网吧规模较小,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内,电子数量在20~30台不等。电子娱乐行业共有经营户52家,其中动漫城5家(4家依法取得了《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1家无证),电子游戏室47家(1家已办理《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46家未办)。这其中绝大部分经营户都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消防安全合格证》、《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附:网吧、电子娱乐经营户统计表)。同时,全县网吧、电子娱乐行业普遍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利用游戏机从事赌博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违法违规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其一,我县现有人口约50万,其中城镇人口9万,占18%,乡村人口41万,占72%;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64家中,90%分布在县城,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就县城来讲,电子娱乐场所规模小而分散,未能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以县城为例,仅
南街至新车站路段就有11家小规模电子游戏室,且经营场所环境差,档次也不高,基本上是无证照经营户。而大量无证照经营户以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存在,势必挤压合法经营场所的生存空间,也逐渐催生了电子游戏无证照经营的产生。
其二,历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市场发展,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力量仍很薄弱,主要有客观上造成的原因,也有主观上努力不够等因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队伍编制性质混杂,办公经费无从保障。在2010年机构改革以前,县委、县政府一直没有核定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人员编制以及相应的办公经费,工作人员均是从局属其他股室及下属文化单位借调的兼职人员,最少时仅仅保留了1名工作人员,稽查力量严重不足。2010年机构改革,成立了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核定事业编制3人,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2人为借调人员,负责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监管。没有核定专项办公经费,也未配备文化稽查专用车辆及相机、服装等执法装备。稽查队日常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基本上依赖于市场罚款返还的经费来维持。经费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2、执法力量远远落后于市场的扩容和职能的增加。目前,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仅5名工作人员,却要负责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共98家(其中文化市场64家)经营户的监管工作,人均管理近20家,执法力量明显不足。与此对应的是,随着我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市场扩容势不可挡,文化市场管理任务越来
越重,难度越来越大,稽查力量的不足直接导致大量非法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三)部门协调不畅,执法力度难保证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文化市场行政管理及执法涉及文化、工商、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其中场所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由文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无证照经营行为由工商部门予以取缔;市场经营由文化部门监管、查处;涉及赌博、公共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由公安、消防部门查处。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存在责任不清任务不明、交叉执法等行为,造成“市场监而不管、管而不严、严而不禁”的现象存在。从而造成我县电子游戏行业无证经营现象泛滥。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行业整治,引导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由县政府组织工商、文化、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县范围内的行业整治行动。建立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网吧、电子娱乐场所,严厉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利用电子游戏设备开展赌博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我县城区、乡镇人口密度,制订合理的市场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当地文化娱乐经营场所设立数量。不断净化市场环境,保证合法、守法经营者的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引导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加快推动我县网吧、电子娱乐经营场所集约化、档次化、规模化。
(二)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力量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完成文化综合执法大队从事业编制到参照
公务员管理的过渡。增加编制和人员,核定专项办公经费,解决执法车辆、摄像机、服装等执法装备
(三)加强部门联动,确保执行力度
由县政府牵头,召开部门协调会,强调工商、文化、公安、消防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杜绝部门间相互推诿、人情执法等行为。
1.严把市场准入关。文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及《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要求做好文化娱乐场所的设立、变更、注销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办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对全县无证经营场所的排查和打击力度,凡发现无证的文化娱乐场所,要立即依法取缔,没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设备、工具,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2.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力度,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场所,严格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从严、从重查处。
3.严厉打击赌博行为。公安机关要对电子游戏、游艺场所设臵的游戏机型、机种、电路板等游戏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凡发现设臵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要全部予以收缴,加大对利用游戏机从事赌博活动的查处力度。
3.确保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电子娱乐场所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要及时要求督促其整改,并监督整改过程,直至整改到位,消除安全隐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又无法整改的场所,要坚决责令停业。
4、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专项治理
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社会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治理电子游戏和游艺经营场所的舆论攻势。对依法查处的案件要向社会公布,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各有关管理部门的举报电话,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治理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抵制、打击电子游戏和游艺经营场所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的良好态势。
XX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二○一一年七月四日
第二篇:药品电子监管汇报材料范本
科学监管 推陈出新 大力推进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
药品电子监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编码技术和第三方技术平台,建立对规定入网药品的监控、追溯系统。通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时上传电子监管码数据,实 现对入网监管药品的流量、流向、库存等信息的及时获取,并通过药品有关安全信息的预警和处理,实现药品的全面跟踪追溯。
积极推行药品在线电子实时监控系统管理,药品经营状况从以前的手工填报迅速转为电脑管理,药品监管得到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依托华虹技术开发公司先后增添了“稽查管理系统”、“药品与医疗器械流通监控系统”、“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特殊药品监管系统”、“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上报系统”,实行与国家局“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有效的对接,促进电子监管信息化不断完善与丰富。
一、药品经营企业电子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了“西部零售药店药品电子监管试点项目”,药品零售药店免费配备了电子监管终端设备,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进展良好,全市药品质量监管水平显著得到提高。一是设施设备安装培训到位。我局组织药企统一配发了国家局发放的电脑、扫码枪等设备,之后进行专题技术培训。每店指派专人负责药品监管码数据上报工作,做到组织机构健全,网络联网到企。我局利用企业例会和华虹公司业务培训之机组织全市药品企业开展电子监管码业务培训。二是按照要求及时扫码上传数据。针对标注“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药品“见码就扫”,采集货品资料,及时将药品出入库信息录入上传,开展药品购销存网上核注核销工作。三是及时处理预警信息。多数企业对系统中出现的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对未勾兑或勾兑不符等预警能够与上游企业沟通解决处理。四是通过海协360系统软件运行,提升新版GSP管理水平。电子监管贵在操作实践,我局先后多次邀请华虹公司技术人员来进行点对点的培训与授课,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全市100家企业全部掌握软件核心操作技能,90家药店能够及时上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信息数据,积极推进药品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诚信经营,药品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新提升。
二、确立重心,敢于突破,迎难而上,坚定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的信心与决心
此次,国家局针对企业运行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督察,是对政府、局药品监管工作的无比信任和支持。在加强运行“稽查管理系统”、“药品与医疗器械流通监控系统”、“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特殊药品监管系统”等六大管理系统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相继建立了效能监察平台、政府“OA”信息服务平台,先后将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考核指标分解到每个月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综合治理纳入社会管理、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层级汇报,累计工作负荷,突出药械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绩。我局去年顺利通过了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的考核验收,以此为机,局在继续夯实街道(乡)、社区(村)基层监管的基础,充分发挥药械三级网络的优势,继续延伸监管的触角,扩大监管覆盖面,积极调动协管员、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食品药品科普工作站主阵地先锋作用,不折不扣贯
彻执行国家总局的英明决策,虚心请教、身体力行,着力实施西部药品电子监管战略,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严执法、全覆盖、强监管、重服务”,积极推进药品信息化建设方面再上新的台阶,坚决不辜负上级部门对的殷切期待与厚望。
三、药品经营企业电子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药品电子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市药品批发企业全部纳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个别零售药店尚未加入监管网,入网率还不够。另一方面《药品管理法》中对不履行或运用不熟练敷衍应对的企业没有约束,缺少相应处罚的条款,药品监管部门提出责改要求多而企业履行责任少,对落实不力而无法进行相应处罚或强制措施,使监管工作时常处于被动局面,影响了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成效。
(二)系统软件电脑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实现数据有效上传。我局在对所有企业监管过程中,发现个别药店系统本身存在有缺陷,如电脑运行中经常出现死机或密钥不能用。
(三)药品信息资源整合有限,运行成本较高。目前我局运行“六大”监管系统,每个系统自成一体,不能做到一个药品信息几个网络同时共享,监管部门或企业本身为此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重复劳动量与经营成本相对增加,不同企业纳入的信息平台不同造成电子监管端口不对接,数据传递不顺畅。如千方百计、药一通等技术平台需要企业二次上报数据,造成监管码核注核销上传数据的滞后,而此类情形在实际监管中确实存在,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调整过程。
(四)网络服务与监管实践相脱节,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的渠道不畅通。我局相继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群,纳入药品电子监管网络,并加入华虹公司QQ群网,在解决系统故障、终端客服方面,毋庸置疑还存在一定不足。国家局《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规定有:政策解释、药品注册等问题首问国家局;体统操作、技术难点可咨询中国药品电子电子监管技术部门,实践操作中,企业对监管网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各县市技术力量有限,面对企业出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应接不暇,只能解决个别易处理的问题。技术支持与监管应用脱节,技术部门对企业反映的情况无权受理,监管部门又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使问题累计而无法消除,制约了电子监管工作的顺利展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三日
第三篇:企业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
企业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工商机关按照国务院改革精神,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主体登记效率,成为了此次改革的排头兵。在商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机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在诸多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搞好企业监管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沁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自2015年“三合一”机构改革以来,经股室业务调整,通过设立行政审批股,实现了登记与监管的职能分离。经过近半年的工作,现将我县企业监管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准入监管分离,监管责任到人
改革之后的沁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股负责行政审批环节,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由企业监管股与四个所全面负责。通过划片,责任到人,使所有企业都能落实到监管网格中,为企业监管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监管档案,掌握企业动态
四个基层所在接收企业监管工作后,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摸底,逐户建立监管档案。按照2015国发【62】号文件《关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精神,根据所属企业的行业属性及行政许可情况确定其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权责法定、依法行政,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开展监管工作,厘清了市场监管部门在查无照工作中的任务。
三、加强年报宣传,逐步提高年报率
2016年初,我局在接到市局关于开展2016年报工作的通知后,印制宣传彩页20000份,大型公告30份,通过政务大厅窗口发放,街头张贴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还通过沁县电视台播放年报通知近两个月,截止目前,共年报563户,比去年同期年报数提高了130余户。
四、强化信用监管,规范市场主体
通过对2015已列入异常名录的管理及2016的即时信息抽查工作,我局从三大方面对企业信用公示情况进行了监管。一是通过移出异常对其经营场所(住所)真实性,对其资产负债情况,损益情况进行,股权变更、股东出资等即时信息公示情况,年报等方面信息进行全方位核实;二是通过委托沁县欣源会计事务所对异常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三是通过在全县开展规范实际与登记不符市场主体专项整治,通过实地检查与邮寄送达等方式,对全县企业开展清理,对经邮寄无法联系的企业或经核查已停止经营的主体列入异常或劝其依法注销,挤净了统计过程中的水份,以便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真实、科学的决策依据。
现阶段的企业监管工作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1、认识有偏差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并非企业监管的全部,还包括“查无照”、“企业违法查处”等企业监管其他方面的工作。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实施以来,不少工商干部认为搞好信用信息工作就搞好了企业监管,对其他方面的企业监管工作不够重视。
同时,不少同志认为企业监管只能通过抽查方式进行,却忽视了《无照查处取缔办法》、《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对于企业行为的规范监管作用。
2、宣传不到位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开展近三年了,以沁县2015信用信息公示为例,全县共有在业各类主体6525户,2015个体未年报户为16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未年报户为718户,企业未年报户为392户,年报率仅为57.4%。造成年报率低的一大原因为宣传不到位。一方面,近两年来,县级以下工商机构都处在改革时期,队伍工作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宣传局限于报刊、电视、短信等传统的方式,没有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应运到宣传中;第三,系统反映的在业主体并不等于实际在业的主体数,我县现有主体6525户,而实际经营的主体只有4500多户,存在大量已停止经营,但未依法履行注销程序的主体,而这部分主体成了年报的基数,影响了年报率。
3、抽查走形式
按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信息公示的相关行政法规,抽查并非局限于通过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看一下企业是否年报,是否及时公示限时信息。更应该在抽查过程中、移出异常名录过程通过实地核查,对其公示的经营场所(住所)、实际经营情况、公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质性核查。同时,在执法人员无法对财务真实性作出检查结论时,应当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公示情况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因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而致使执法人员承担责任的事故。
4、业务系统不能满足信息监管需求
信用信息监管包括年报信息、即时信息两大方面。目前的业务系统在即时信息监管上尚不能满足监管需求。建议系统增加未如期履行即时信息企业提醒,以便执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企业产生了即时信息而未公示。同时,执法人员反映,系统批量拉异功能会将已注销企业拉入异常;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1、加强一线执人员培训。特别是对于“三合一”的部分县区,不少从其他机构合并过来的同志对于企业监管完全不了解,而工商执法人员也没有能与时俱进,对最新的法规进行学习。
2、增加宣传途径。建立类似“大同工商”型的公众号,进行法规等多方面内容的宣传。
3、建议系统进行升级,增加即时信息监管提醒平台。
2016年3月14日
第四篇:药品电子监管码培训汇报
药品电子监管码培训汇报
什么是电字监管
药品电子监管是国家对于药品电子监管的一项新措施。目前是部分药品
国家要求监管药品将每一个药品实体由国家分配给电子 监管码,印在药品包装上,由生产企业生产后,直接发 送国家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对于该药品(目前只限于生 产、批发企业,以后逐步推广到零售企业和)进行电子 监管,便于问题药品的召回的等工作的开展(本人理解)药品电子监管平台
国家开发的一个网络软件,他是国家对于药品从生产到 销售的及库存运行的监管,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同企业 的微机管理系统两码事。
目前我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
1、仓库安装一台微机(也可考虑与其他机器并用)
2、宽带网(国家局要求,不能与其他微机有连)
3、手持终端一台(最少)
目前我们的技术难点
1、手持终端不会用
2、上传不会上传
还需要外出学习
第五篇:我国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现状及建议论文
1我国广播电视和广告发展现状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至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电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完善。2014年7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568座,其中包括电台153座,电视台166座,教育电视台42座,广播电视台2207座。上述播出机构共开办节目4199套,其中广播节目2863套、电视节目1336套。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373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6%,广告收入1387.01亿元,增长9.19%。近年来,广播电视广告虽受到互联网广告的冲击,但市场份额仍保持在27%以上,高于互联网广告(20%),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研究仍十分重要。
2广播电视广告中存在的问题及负面影响
广播电视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满足群众信息来源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近年来广播电视广告的制作和播出暴露出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广告播放时间过长对于广告播放的时间长度,广电总局有着明确规定,每套节目每小时商业广告播出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其中广播电台在11:00~13:00,电视台在19:00~21:00时段,商业广告播出总时长不得超过18分钟。但是很多频道实际广告播放时间大大超过这一规定。(2)影视剧中插播广告现象严重影视剧中插播广告的次数过多,每次插播的时间过长。这样的插播方式已经影响节目的正常收看,被戏称为“广告中插播电视剧”,引起观众强烈排斥。(3)在特定时段播出引起观众反感的广告在用餐时间播出治疗皮肤病、痔疮、脚气、妇科、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和妇女用品广告,广告画面出现人体性器官解剖图解、动画演示画面等。(4)广告品质不高、制作粗糙、形式单调、内容虚假夸大此类情况主要出现在购物广告和健康资讯广告中。广告内容虚假、夸大商品价值、误导消费者;以公众人物或所谓专家名义作证明;虚构商品断货,虚构商品获得奖项,虚构伪造科研成果材料作证明;嘉宾专业资质无法验证;将广告包装为健康养生栏目等。
3国外广告监管机制
广告治理对策向来是各国广告理论研究、广告管理和广告从业者积极探索的目标。传媒业发达的国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广告治理体系。
3.1政府行政管理
与国内不同,一些国外政府对广告行业的监管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某些国家甚至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就广告管理出台法律和相关政策,尽量减少政府部门对广告行业的干预。美国进行广告管理的主要机构有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通讯委员会和食品及药品管理局。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作为广告主管机关,其权力有“准司法权”之称。此外,美国国会还授权邮政局、烟酒税务司等部门协助调查管理广告。在英国,广告主要分为非广播电视类广告、广播类广告和电视类广告三大类。最重要的广告管理机构是传播办公室,它有权对任何严重违规的电视台吊销执照,有权要求经营者停止播放违法广告并处以罚款,要求经营者进行更正。加拿大由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管理,对广告内容是否符合《广播电视法》进行监督,在必要时随时进行干预。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广告业监管以政府行政力量为辅不同,法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监管,法国广告监管局是政府进行广告管理的主要机构,其职责范围包括监督广告活动、监视各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3.2广告行业自律
相对于政府行政管理,很多国家广告监管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行业自律体系。除依靠政府部门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违法广告进行监管外,国家的广告管理工作主要由广告行业的民间组织进行规范和监督。少数国家则完全依靠行业自律监督规范本国广告活动。美国广告业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已建立由广告公司、广告主和广告媒体三个主体组成的自律体系,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是广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广告业自律组织由多个广告团体组成,它对英国广告活动进行统一权威解释,对违法广告进行最终判定,与政府部门、消费者团体保持密切沟通。加拿大广告行业自律组织是加拿大广告基金会,该基金会经费来自于传播媒介、广告公司和广告主三方,加拿大广告基金会负责维护所有广告准则,确立保持市场中的诚实、真实、公正标准。广告行业自律与政府行政力量相辅相成,共同对广告业监管发挥作用。高度依靠行业自律的国家,通常拥有严厉惩罚违法广告的法律,政府行政监督依然作为强大的制约力存在。以美国为例,对虚假广告的处罚是巨额赔偿、罚款,长时间登载更正广告,甚至牢狱之灾和被清除出广告业。
3.3消费者自我保护
西方国家消费者通常诉讼意识较强,有法律意识和保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消费者通过批评、投诉、举报等方式参与对广告业的监督规范。消费者的广告监督权是法律赋予,受法律保护。很多国家都成立了消费者协会,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
3.4与国外相比我国广告监管业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广告监管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相关法律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相比发达国家严明细致的法律法规和严厉处罚,我国明显缺乏禁止违法广告的法律规定。相关法律规定也是散布于《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缺乏完整度。对于违法的广告活动者,相关机构的处罚力度也明显不够。同样是对虚假广告的处罚,我国的《广告法》规定: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报批评等。而在美国,虚假广告面临的惩罚极有可能直接导致当事公司倾家荡产。此外,我国还存在政府管理和审查职能界定模糊,广告业行业自律未发挥作用,消费者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
4目前开展的广告监管方式及取得成绩
为了更好地维护广播电视事业有序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杜绝广告播放中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从2012年起,广电总局相关部门以总局61号令《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及66号令《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为中心,整合相关规定,对广告播放进行监管。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切实加大了对广告播出机构特别是违规播出的核查力度,深入开展了虚假违规广告、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公益广告的专项监听监看,加强对电视购物频道、付费频道、移动广播电视的核查监管。开展了“禁止影视剧插播广告”专项监管月、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电视购物频道监看、卫视频道广告“违规使用领袖形象”专项核查、涉医类广告播出情况核查、养生类节目专项整治、明确“中国梦”主题公益广告播出要求等专项任务。叫停了一批违规广告,对严重违规或屡次违规的电视广播频道作出撤销处理,对存在违规的频道责成相关省局限期整改。为使监管工作更好地进行,联合厂家开发了工作软件,使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自监管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广电行政部门、播出机构和相关单位全面贯彻中央要求和总局工作部署,认真执行61号令的各项规定,依法行政、依法经营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广告制作播出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公益广告制作播出数量大幅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广告播出秩序进一步规范,各类广告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5广告监管工作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5.1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广告监管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监管对象改变播出方法规避规定部分播出机构改变以往的广告播出方式,通过简单剪切、截取内容,或是改头换面,进行包装。播出的节目表面上符合规定,但实际依然存在不良现象。这些行为削弱了宣传效果,造成观众疲劳反感,与总局整顿广告播出秩序,改善收听收看效果的初衷相违背。(2)监管方法存在的问题广告专项监管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任务完成后监看人员无法及时得到反馈,不知后续情况如何;因网络设备限制,监管数据传输速度慢,工作效率难以提高;随着任务数量不断增加,系统软件负担加大等。
5.2改进建议
(1)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突出管理理念、方式和模式创新,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监管。在现有广告监测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中央级、省级、市级三级分工明确、智能协同的广播电视广告监测监管机制,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广告监管网络,要加强传统广播电视广告与视听新媒体广告监管的数据共享,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长效运行、资源共享、业务互通的全国视听媒体广告监测监管数据共享平台,整体提高监管的资源利用效能,全面提高广播电视广告监管能力与服务水平。(2)做好技术保障工作,改进系统软件,强化监看能力。建议系统实现广告音视频信息的识别和采集,提取相关内容,识别频道标识,实现音视频、文本信息、广播电视节目等各类信息的综合检索、统计和分析。通过视频搜索和识别技术,建立音视频样本库,进行广告信息比对和快速识别,降低人工监听监看的强度,提高监听监看自动化水平。(3)明确监管任务,对监管对象的违规行为进行更加细致准确的判别。(4)要求广告播出机构调整广告播放计划后,不仅数据符合规定,并且能够起到正面宣传效果,创造良好社会效益。(5)建立监管工作体系,及时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进方法,形成上下配套、紧密衔接的工作流程。(6)加强群众监管,畅通群众投诉渠道。
6工作展望
按照中央要求和总局部署,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监管工作。各级监管机构要遵照总局61号令、66号令的各项具体规定,严肃查处内容虚假、夸大宣传、时间超长等各类广告违规行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有法不依、违规严重的播出机构,要依法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R].2014.[2]张金花,王虹.国外广告规范管理及对我国广告规范机制建设的启示[N].河北大学学报,2009(6).[3]李海英,李新龙.美国广告管理特点[J].新闻前哨,2009(7).[4]丁雨.英国:广告管理细致入微[J].小康,2006(11).[5]刘凡.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6]饶世权.论广告的监督管理制度[J].商业研究,2004(3).[7]徐小娟.论美国广告监管体制给我国带来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12).[8]王培章.加拿大广告标准委员会组织结构及其程序[J].学习与参考,1997(14).[9]王倩.我国违法广告监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江淮论坛,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