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信息化工作汇报
学校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下面就由我代表我校的信息化工作就我校的信息化工作给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做一个汇报说明。我的汇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信息化工作的方向
当前形势下,要实现教育的优质化、多样化和均衡化,必须改革和完善教育机制,鼓励和引导教育模式、方法、资源、工具的创新,形成更加全面的、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方式。同时应增强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局面的形成,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二、就信息化工作我校的一些思考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均围绕“数字化校园”这个概念规划完成。而早在1998年美国就首先提出了数字化的概念,首先是“数字地球”,继而世界各地又陆续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而数字校园的最基础三要素为:①数字化学习环境②数字化的学习资源③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而数字化校园在世界众多教育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应用和完善后,至今仍然保持着快速的创新和发展,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成为我国实现教育改革的有力工具。
三、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分析
在每次建立信息化的规划任务和新的技术在校园应用之前,我校的以陈校长为信息化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都会进行反复的规划与论证并广泛采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在这里就我们学校的信息化现状分析以及对未来的信息化规划建设表达我们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一些思考和规划建设相应项目的必要性给在座的各位领导做一个分析汇报。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几年能实现各种不同功能的系统和网站应用而生,如cmis、行政办公网、学校数字图书馆、工资系统、资产管理、网络存储等,不同的网址,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不一样的应用操作,在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挑战者老师们得记忆力和忍耐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性,而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对有效性和教师的职业成长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而目前对于新教师的指导,现阶段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听课、评课,而这对听评课教师的时间和地点的统一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即使学校有摄像工作者,在一节课时间内也只能录制一节课而已。而如果学校的多个班集体同时有录课需求,按现阶段我校的师资力量是不能实现的。
还有因各种原因造成电脑数据的损失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学校机房应对突发情况能力相对薄弱,学校各级部门之间的通讯相对繁琐,家、校、生的联系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和师生的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校决定在“十二.五”期间逐渐建立
并完善数字化校园,自2011年至今我校已经完成了以下的项目:互动教室、24T大容量网络存储、升级校园带宽20M为50M、实现校园网的无线覆盖、数字图书馆、教室多媒体触控一体机的安装、会议室大屏的无缝拼接、学校小机房的更新换代、并在操场、广场、教学楼内安装了电子屏,对全校的旧电脑和笔记本完成了更新换代,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些工作,但是对于庞大的数字化校园工程来讲,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
四、未来我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校园网是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就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空间,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是学校日常办公和教学的基础设施,而智能机房又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智能机房与传统机房相比拥有者更强大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如温度过高、电源故障等紧急意外情况,智能录播教室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录制教师、学生、板书等画面,能够生动形象的再现课堂情况。而集控录播教室能根据需要同时对多个教室进行录制,且仅需要一位操作人员便可实现。
多媒体教室能让学生处在声形并茂的环境中学习,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力学生的理解、辨析和感悟能力。
虚拟演播室能够随心所欲更换录制节目背景,并结合三维虚拟技术让传统的呆板画面,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媒体资产管理能够对学校的音视频资料的管理更规范,对容量较大的音视频文件统一处理后进行统一的数据归档,能方便快捷的调用。
数字化阅览室能够有效整合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资源,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够自动过滤互联网上的不健康信息,让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
虚拟桌面和虚拟应用系统,建立桌面集中托管机制,当需要桌面或应用软件时,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界面直接派发给用户,从而省去了计算机老师安装及配置电脑所用的时间,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移动办公”系统,老师们只需要记住账号,便可以再局域网内的任何一个地点登陆到自己的个性化桌面办公。
数字IP广播,采用全数字化、IP网络设计,含办公室、教学广播日常公共广播结合为一套统一的广播系统,通过这套广播可以满足广播通知,紧急消防,背景音乐等需求。
多媒体信息发布,利用校内网络建设一套完善的集教学宣传、教学活动、欢迎词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发布系统,该公告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将相应的信息分配传输到教师办公楼、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各个显示屏进行发布或分屏显示。
校园安全防护系统能有效提升校园的安全等级。
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能够对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单点登录、便可集成任何第三方信息系统。
在线测试题库将传统的培训考试与先进的网络模式相结合,使用户可根据自身特点建构考试、测评、练习、竞赛、调查、分析及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化考试平台。
还有中小学教师发展评价平台和微课间资源平台。
五、结束语
2011年,刚刚接触“数字化校园”这个概念时,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校这几年不断的思考与学习,在海淀区教委和信息中心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们逐渐有了以上浅显的认识,在此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上面所说的很多内容我们听过、了解过、学习过,却没有真正的使用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的学习,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尝试创新,我们相信有了区教委和区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必能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依托信息化媒介 支撑特色化办学 助推品牌化发展
作为省、市两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围绕“绿色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个试点主题。我校坚持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融合创新”为原则,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资源、信息交换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支撑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一、统筹规划、构建体系是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前提。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由唐晓芳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负责人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个模型、两个层面、三个阶段” 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建设和发展模式。一个模型即:基于以硬件环境和网络为基础,完成从标准化建设到资源服务,再到个性化共享应用为主线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结构模型。两个层面即:做好规划和实施两个层面的工作。按照顶层设计——制定方案——完成建设——应用反馈这个过程理顺管理体制。三个阶段即:按照教育信息化发展过滤,我们将信息化试点工作规划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整合建设三个发展阶段,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优化整合、专项建设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础。管理和投资决定着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实施“两个优化、四项建设”,达到了预期信息化环境建设要求。
(一)、实施“两个优化”,确保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1、优化管理机制,规范信息化建设。为了确保学校信息化
支撑体系的良好运转,学校建立了“行政与技术两条线管理”的共管机制。行政方面:从基础设施、支持服务两个方面制定完善管理办法;技术方面:从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用户行为三个方面实现从网络平台到信息资源再到用户的全程监管。
2、优化建设标准、促进资源规范建设。我校以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基础,制订了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学校网站建设标准》等规范标准和要求,为信息化共建共享奠定基础。
(二)、实施“四项建设”,健全信息化支撑平台。
1、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学校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进行现代化技术装备班班通。学校现38个教学班,均配备集计算机、投影机、幕布、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一体的交互式教学触摸一体机。建成了多媒体综合教室2个,装配有投影机、服务器、教师机、110台学生机,安装了网络教学系统,能满足常规信息技术教学及电子阅览室的所需功能。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拿出30万专项资金,用于学校信息化改造和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已建成的30兆校园网,实现了校园网与互联网联通。整个校园网络共有二百个信息点,其中40个信息点到办公室,50个信息点到教室。网络强大的信息量,开放性、交互性及趣味性已经使其成为师生开展教学、进行交流的平台和工具。
3、网站信息平台建设。学校建成高质量且受师生欢迎的主页。网页布局合理,内容更新及时,通过网络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信息交流,实现网络化管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最优化环境。
4、电子书包项目建设。作为全省“电子书包项目”西安市
实验校,我校积极发挥这一全新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作用,在做好管理应用的同时,并申报了与电子书包项目配套的子课题,围绕课题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试点和推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课程,并在全省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有效促进了电子书包应用水平。
三、资源共建、应用教学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除了完善的信息化设备,信息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效果的关键是软件和资源建设。为进一步提升资源共建共享成效,达到信息化资源建设目标,我们不断完善资源建设系统,坚持购置资源、平台建设和校本开发三结合,有效解决学校信息化工作资源支持、交流、管理等问题。
(一)、积极购置资源。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购置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软件,推广使用省三级发行网推荐的电教教材,购置有课件操作系统、教育软件资源库、素材库等,极大的丰富了学校信息化软件装备。
(二)、建立校本资源平台:针对各类资源库建设无法实现跨平台浏览和建设标准不统一的矛盾。本学期学校采用软硬件结合,投资20余万元,购置教学视频移动录播系统和教育云管理平台系统。运用模块化的B/S架构设计,通过IE浏览器实现资源的生产管理、存储管理、使用管理,进行网络互动教学、网络教研、网络培训、基础网络互动会议等活动,更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设备调试和软件用户身份认证和用户名分配管理。
(三)、自主研发资源:学校鼓励引导教师搜集、整理、开发和制作教学课件和素材,并在校内共享。先后建立了教学资源课件库、视频库等自主资源库,使优质资源数字化,易于共享获
取。同时,学校在全区率先借助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开展大学区跨区域网络互动课堂教学,实现了远程资源、网络资源和自备资源的全面共享,为实现不同区域学生共享名师课堂和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
四、强化技能、优化教学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应用水平是检验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标准。学校通过建立“两机制”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的提升。
(一)、建立全员培养长效机制。学校详尽的培训计划,本着“普及兼顾提高,应用兼顾开发”的原则,通过外出学习、全员短讯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目前,我校95%的教师可以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运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个人主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及教师展现自身素质的重要载体。
(二)建立优化课堂教学长效机制。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我们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是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支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充分运用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技术和课堂的整合。二是深入课堂,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上好公开课、示范课和研讨课,同时举办教育资源进课堂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利用典型课堂案例进行教学交流、研讨与反思等。
五、成效引领、成果推广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动力。
学校优质的管理保障体系、先进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催生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丰硕成果。
(一)、支撑特色办学成效显著。信息化建设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档案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的个个领域,有效引领着学校的创新发展,特色化办学成果显著。学校先后荣获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陕西省特长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西安市校本研修基地学校等殊荣。
(二)、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高。2012年以来,13位教师课堂实录和课件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6篇信息化相关论文获奖。5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居全省之首。4名教师分获“西部六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应用大赛一等奖,12位教师获西安市小课题研究优秀奖,他们的研修博客在全市展示。王亮老师获全市电子白板应用大赛一等奖。杨运江老师获西安市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美术组、信息组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2名学生获奖,获奖人数和等次居灞桥区第一,处全市前列。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原定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整合和建设各类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整合。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师生信息库建设,实现信息系统应用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按照以人为本,注重应用实效的指导思想,深化建设和应用管理。从而引领学校信息化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转变,全力助推学校品牌化发展。
第三篇:明珠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是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列入2010年九项惠民实事的建设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南市新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建设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南市区当前人口结构和增长趋势,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设计。一期工程小学部建设于2010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共有学生860人,教师46人,教学班18个。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高度重视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起点办学,高效能管理,高水平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加大投入,着力优化办学条件。尤其是在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更是给予了资金和设备上的大力的支持。先后累计投入经费105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明确了“推进基础设施配备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开放、动态、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教育
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使得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制高点。下面,我就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硬件环境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办学过程中,我校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技术装备。一是计算机配备工作。建校初,学校建成标准化计算机室1个,配备了54台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5:1,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市教育局先后为我校配备教师办公电脑27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2:1,符合3:1的国家配备标准。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节点,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二是交互智能平板配备工作。今年,我校配备了16台交互智能平板,基本达到了每个教室1台,并接入网络宽带,实现了班班通。该设备集成度高、智能化高,计算机老师和设备厂家专业人员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均已能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学校制定了使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管好、用好交互智能平板。三是配备了移动电教小推车。学校共配有4台小推车,满足了每层楼班级的灵活教学需要。四是配齐了电教辅助设备。学校配有复印机1台、打印机8台、录音机6台、速印一体机1台、数码照相机1架、数码摄像
机1架、笔记本电脑2台,保证了日常办公的需要。五是其他信息化设备配备工作。学校还配有多媒体教室2个、电子交互式白板1个,还建有校园网站,校讯通信息网络平台、校园广播系统、红外线监控系统、LED电子显示屏等,满足了学校信息化教学需求。
二、软件环境建设
1.建成校园网。学校建有独立的网站,并设有高质量并受师生欢迎的主页。通过校园网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教研交流、重大事项公示等。网页布局合理,内容更新及时,点击率高,已成为我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2.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我校共有计算机专业教师1名,学校按照课程设置要求,4-6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每班每周2节。在落实信息技术教材的同时,每个年级补充相应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得到提高。学校还派信息技术教师赴湖南等地进行培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
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
4.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竞赛。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交互式白板应用课比赛、录相课等,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要素,使教师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5.成立了“C世界”计算机兴趣小组。将喜欢计算机的学生吸收进来,于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定期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打字、电脑绘画、网页制作、软件操作水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明珠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与上级的要求、形势的发展还有较大的距离。我们将乘这次信息化建设的东风,认真听取各位领导的建议,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第四篇: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
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实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信息化教育,是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在不断加大对信息化教育投入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努力构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健全和理顺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领导,才能推动学校的信息化,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下面就我们的工作做以简单的汇报。
一、借力与造桨同步,让信息化工作扬帆远航 于洪区电教馆作为我们的主管部门,不只是布置和检查工作,更是我们做好信息化工作的加油站。他们总能及时对电教员进行最新最全的的培训,也常常联系厂家深入学校进行培训讲座,设备维修,让我们的工作无后顾之忧。
我们学校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不但重视电教员的培训,还重视信息化工作骨干力量的培养。在此工作思想的引领下,电教员工作水平迅速提高,能承担起两个校区及幼儿园的设备简单维修,能独立完成视频的采集、编辑、刻录工作。信息化技术骨干能熟练应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外,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比赛成绩优异。
一朵花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学校形成由校长到主任,再到骨干教师的信息化工作培训团队。培训团队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的培训不但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更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点晴与泼墨结合,让学校工作精彩纷呈
**学校秉承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办学精神,扎实工作,同时利用信息化工作的优势,让信息化工作与常规工作有效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网络办公绿色环保。学校除了按上级要求使用必备的办公软件外(财务、卫生、体育、学籍),有属于**学校的教师及领导干部工作qq群、微信群。学校各种通知、文件同步上传到群共享,信息传达迅速、资料查找方便。在工作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成了习惯。
(二)网络学习快捷方便。学校教师按上级要求开通了人人通空间。教师经常上个人空间上传或转载各种有价值的资料。教师通过人人空间有目的的学习,不断进步。
(三)开展网络活动,扩大受众面。
学校通过网络开展禁毒教育网上签名活动,学美德少年网上寄语活动,关爱残疾儿童网上学习活动等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小太阳网寒暑假特色项目,组织学校参与网上英语竞赛活动、网络视频大赛等。教师利用手心网、家校通、微信等多种与家长沟通,让家校联系更便捷、及时,有效地促进家校牵手,促进学生成长。
三、特色与用心相伴,让信息化工作羽翼丰满 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努力做好信息化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发掘信息化工作的创新点,形成**学校的特色。
(一)强大的视频制作团队
我们学校有以章老师为主的视频制作团队。我们的团队具有撰稿、采录、编辑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为学校制作大型宣传片6部,各种小宣传片多部。为教育局制作宣传片2部。学校各种活动及时采录、刻盘,为学校保存第一手视频资料。
(二)用心宣传导向
学校LED通知屏及时更换,温馨传递教育信息。LED视频屏根据活动播放宣传片,如:安全教育、读书节、文明礼仪等。学校还播放自己制作的《开学第一天》小宣传片、《阳光**》《**的一天》《翰墨飘香——书法教育综述》大宣传片等。
四、播种与收获牵手,让信息化工作开花结果 信息化工作让教师的工作、学习更轻松。新型号白板的安装使用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走进网络学习,走出网络应用,我们教师的教学更丰盈。教师通过网络阅读,网络书写,将读写有效结合,开始师生共读,一起进步的历程。
信息化工作让学生学习更积极。教师通过网络给学校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李(英语)老师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文章发表在校报上。信息课上学生学到的知识能主动应用,像制作贺卡,制作手抄报刊头、边框等。高年级资料查找能力强的学生被校报《花之翼》选为编辑,为校报提供大量资料。
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工作,我们将继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我们将与时俱进,让信息化工作促进我们学校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公司信息化工作汇报
公司信息化工作汇报
一、企业简介
XXX是XXX集团公司所属的特大型现代化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XXX万吨,核定生产能力XXX万吨。企业坐落于XXX,距市中心约20公里,铁路专用线接轨工业广场,XX公路横穿企业,交通十分便利。
全公司现有XX、XX、XX等X个生产区,X个准备区。企业实行二级管理,有XX队X个、XX队X个,XX队X个,XX队X个、XX队X个,共有职工XXX人,现企业生产监测监控、通讯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己全面达标。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为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目前公司已建设使用信息化系统包括人员定位系统等。以其为例,公司人员定位系统采用重庆梅安森生产的KJ237系统,于2016年12月安装,该系统地面中心站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有不少于8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备用电源跟防雷接地设施。作业人员需佩戴人员定位卡方可作业,一般卡安装在头灯上,目前定位卡安装数量XXX个,职工配备达到100%,备用定位卡数量达到全部人数的10%,非固定专人专用的定位卡达到全部人数的10%;目前工作面安装X台分站,X台识别器,覆盖出入地、重点区域、限制区域、人员聚集地、工作面、系统运行正常。
除了人员定位系统,公司已经建设完成的信息化系统还包含了:有限调度通信系统、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产量远程监测系统、图像监视系统、压力监测和预警系统、供电监测系统、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监督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物质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等。还有水文监测系统已招标完成,即将投入生产使用。这些信息化系统在公司日常管理、安全生产监测、事故调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信息化建设中遭遇的难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公司信息化建设也遭遇难题这些难题集中表现为:
①公司环境特殊性
公司生产环境特殊、作业条件复杂多变,其中部分狭小、弯曲的巷道对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电路规划构成限制,潮湿环境、淋水等会对信息化网络设备产生腐蚀。同时,公司作业多采用较大的设备,包含的种类较多,技术装备都比较复杂,如钻探挖掘设备、采集运输设备、通风、排水、供电设备等等,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公司信息化的难度。另外,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公司的生存保证,任何一个安全事故都会对作业人员和公司造成较大的风险或损失,因此,生产过程的中的监测和预警也是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公司综合信息化的实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②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
对信息化的建设缺乏长远合理的规划。虽然近几年集团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注重了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但由于前期投入的设备较为独立而且种类繁多,互相之间难于兼容,这对公司信息化的应用带来一定难度,现阶段公司信息化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部分单位信息化工作急功近利,为解决眼前问题而采用一套或几套子系统,这样
导致了后期软件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影响公司综合信息化的发展。其次,前期资金投入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也是造成信息化管理滞后的重要原因。
③
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由于公司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造成信息化建设中标准不统一、规范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不能在信息采集的层面实现数据共享。例如现有机房也只是普通机房,未达到相关规定信息化三级机房标准。这种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给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规划造成障碍。因此需要参考现行的国家标准制定统一规范。同时,在对信息化资源的管理上没有对基础数据足够重视,设备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传输还不够完善,需要全局性的考虑信息化和数字化对公司建设的制约,在整体上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维护,将信息化数据统一桂法和标准,从而避免产生“信息孤岛”。
④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已经少有资金能够支援信息化的建设也是重要因素。
三、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
(1)加大信息化系统建设,按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的要求,为达到三级信息化单位,需建设的系统包含:数据中心、移动通信系统、统一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生产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2)完善已有系统,现有机房只是普通机房,未达到集团公司标准,需要完善升级机房建设等。
(3)加大专业人才培训。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与国内先进行业学习、接轨。建议派公司领导和信息化单位人员到周边先进企业学习。
(4)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