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西方文化差在哪儿?
东西方文化差在哪儿?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它文化,诸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成都大势管理顾问公司通过多年的经验以及实战经验,总结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成都大势管理顾问公司的官网或微信。
东西方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宗旨,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但是,由于各自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东方人善于按照“天人合一”的模式进行思维,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人们难以割断历史的脐带,总是按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考虑,不愿违背最基本的价值准则。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企业文化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求同心理,强调集权式管理;、企业社会化,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人本管理,重视人的精神作用;、情感伦理突出,倡导在组织内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政治管理,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相混同,强调组织的整体控制能力;、仁和哲学,善于用含糊与微妙的管理艺术,淡化组织冲突。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文化则强调科学性和精确性,讲究效率,重视质量、技术等物质要素,鼓励个人奋斗,英雄主义与个人主义突出,具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在管理上制度比较完善,规则意识很强。
从上述文化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一是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不同。东方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少私寡欲,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西方主张“天人二分”,认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二是对待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不同。东方文化是建立在以“情感”为纽带的“家本位”文化基础上的,提倡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鼓励群体发展与团结进取,人与人之间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总则,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以“和气生财”为职业要求,以“情感、道义、责任、纪律”为社会约束,形成了伦理、等级分明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互补效应好,整合功能强,有利于企业综合功能的发挥;三是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的不同。西方文化以理性思维为主,习惯于先行动后思索,管理以结果为导向。而东方文化,则以情感管理为纽带,寄情于理,移情于法,考虑“后果”,注重效果,偏重于人的作用与价值实现。由此可见,中外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非经济因素,尤其是用文化的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企业力量。
第二篇:东西方文化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1.中国人现在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十分的浅薄,对于什么是东方化,什么是西方化还是认识的不深刻,亦或者根本就不明白。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有学来的,有“偷”过来的(美名其曰:国产化),我们照搬了他们的经济制度,法律,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甚至我们还有人希望对于我们的政治制度也进行改革,以便跟得上西方的步伐。
可是,中国人的这些行动一直都是失败的,同样的经济制度,同样的法律,却不能像在国外一样发挥同样的效用。当我们的经济出现危机时,我们却把它归结于国外文化的劣势。那么,我在想,也想反问我们中国人:既然看出了国外文化的劣势,那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有些中国人勇于承认中国的落后,同时把这些问题的出现理解为没有很好的理解西方制度背后的思想精髓。也有些人则人云亦云的认为那些只不过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的一种误导,因为这些思想是在中国从来不敢想象的,也是从来没有听过的。我们在初次听说时,对其思想感到震惊,但事后又感到这离“现实”太远,是不可能在近期实现的“幻想”,或者这又是一次的“误导”,西方人你没见过,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些根本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不了解,先不谈西方,就是一个中国人,当向他你问起什么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时,恐怕他也不能给你一个清晰肯定的答案。所以,对此的研究就非常的必要,而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认真的学习它们。
2.中国是科学艺术化,而西方是就连艺术也科学化了。我们的制作工程都专靠那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西方却一切要根据科学——用一种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往前探讨。科学的原则是要大家所公认证实的,所以前人所有的今人都有得,其所贵在于新发明,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当然今胜于古。艺术在于天才米巧,是个人独得的,前人的造诣,后人常常无法达到,他们所靠的是祖传的技艺和秘诀,自然今不如古。这也就是说西方的成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东方则为艺术式的成就。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明末清初,中国的军事技术十分雄厚,但是由于天下已定,所以刀枪入库。鸦片战争之后,一次有个衙役打开了县府的火器库,发现封存的一批武器,这些武器比当时清军装备的要先进多了。这个例子就证明了中国艺术式的成就的弊端。
3.同样的一个病症,中医叫中风,西医叫脑溢血,后者是通过开肠破肚直达病灶的检查而知晓的,是检查实验;前者则是通过观察外表,从外表上望着是,是一种“猜想”。这种用检查实验的方法叫做科学,而用猜想的方法叫做玄学。玄学的一个特点则是总是不变更现状的看法,囫囵着看,整个看,就拿那个东西当一个东西去看;科学则总是变更着现状去看,试着换样子去看,解析了看,不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却也那别的东西也当做他看。
4.中国文化非常的讲究“尊卑”这个概念,一切都要有个规矩,什么规矩呢,那就是天下必须有个人来做主才成,否则岂不闹哄,这一闹哄起来怎么管呢?闹哄而不需要人管,则是他不能想象的。中国人一直都是一个人拿主意,无限制的主义,而其他人听着,然后跟着走,根本想不出来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路可以走。而西方人则是大家一起拿主意,只拿有限的主义,然后大家一起听着这有限制的话。前者是专制和独裁,后者就是民主。
中国人看到西方人没有个尊卑,感到大惑不解,这样子还不乱了套了!所以当年洋务运动时派遣了许多幼童出国留学深造,当几年之后,清朝的官员去检验他们的成果时,对于他们的行为大惊失色。到底怎么了呢,原来这些幼童在学习了多年之后逐渐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当他们见到这些检查的官员时,没有人下跪磕头,只是鞠躬。官员们感到非常的惊恐,立即决定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于是将所有的出国学习人员召回国内。
中国首先是有权无权打成两节,其次是无限的有权和无限的无权。西方则是首先公众的事大家都有参与做主的权;其次是个人的事大家都无过问的权。
5.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西方的科学不是一开始就是满足于应用的,它是一种求知的活动,因为如果它是一种应用的学说,那么为什么文艺复兴时还要再次的学习它们呢?中国只为用,不为求知,因此只能产生“手艺”、“技术”而不能产生“科学”。
6.人生可以有这样三种路径:
(一)向前面要求,即努力奋斗,改变现状,解决问题。
(二)对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即随遇而安,改变自己的思想。
(三)转身向后去要求,即禁欲主义,否认一切的问题。
所以,西方文明走的是第一条路径——向前的路径。征服自然,对自然向前奋斗;用科学来改造现在;用民主与种种权威势力抗争。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为其根本精神。
7.西方文明,从希腊罗马时代是走的第一路径,因此从希腊开始,文化、艺术大为繁盛,到了罗马以后,又接连有了政治和法律的成就。但是由于到后来开始流为利己、肉欲的思想,风俗大弊,骄奢淫逸、残忍纷乱不成样子,所以主张禁欲主义的基督教作为第三种路径开始出现。然而,到后来他的流弊也出现了,一千多年中因为人们衷心天国,不重视现世,所以奄奄无生气,一切的文化又归并到宗教里去,哲学成了宗教的奴隶,文学、艺术只能为宗教服务,政治、法律也没有了,不仅如此,由于教权太盛,教皇教会横恣无忌,因此这段历史被称为了中古黑暗时代。后来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将人们重新领上了第一条路径,重视现世;宗教改革,其结果也不是为希伯来的路径增势,而是人们的觉醒,对于无理要求的教训,他要自己判断,对于腐败的权威他要反抗不受,这实际上是同于第一路径的。后来的耶稣教性质逐渐变化,开始重视现世,教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了,宗教也开始鼓励人们的生活了,厌世的格调也去除了不少。
8.所以,文化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态度一变,才产生了今天的西方文化。考究西方文化的人,不能只看到西方文化的征服自然、科学和民主,而要着眼于这人生态度、生活路向。
9.中国文化并无征服自然的态度,而是与自然融恰相处,也就是第二条路径。这种态度,也就不可能有征服自然的魄力,那轮船飞艇等等也就不会产生;这种态度,对于积重的权威把持者要容忍礼让,也就不可能从其中得到解放,民主也就不可能在中国出现;这种态度也就不可能对自然进行分析打碎的观察,科学也就无法产生出来。
10.印度则不但不如西方,而且也不如中国,他们的文化里面只剩下了宗教一物。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宗教在印度多不可数,他们走的是第三条路径。很多印度的宗教故事,都是在讲什么舍身,如佛祖释迦摩尼的前世种种舍身义举,让人们忽略“现世”,转而重视“来生”。印度人既不像西方人要求幸福,也不像中国人的安遇知足,他是努力解脱于这个生活的,既非向前,亦非持中,而是翻转向后,典型的第三种路径。11.现量——感觉(受)、比量——理智(想)、非量——直觉(体会)。
12.佛教的形而上学以现量和比量为基础,可以理解为感觉和推理。比如我们看见了风吹幡动,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佛家说是幡动,我们把这样的问答归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但是结论真的是这样简单吗?佛家的形而上学认为,人的感觉首先分为眼观、耳听、口尝、手触等等,当我们看到风幡时,我们感到了幡的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幡。当幡被风吹动时,由于人眼的局限我们看到的是出于两处的幡,通过人脑的比量(推理)我们认为幡在动,所以佛家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13.谈到宗教,我们总是认为他是迷信,我自幼受到了书本、老师、社会的教训,一直未曾信教,不仅如此还一直认为宗教就是迷信。可是我的姑妈和舅舅以及外公都是信天主教的,他们信天主教,我的姑妈也一直在教会中,经常给我讲一些宗教人士行善的义举。幼年时家境贫寒,还多亏了姑妈从教会带来的救济,心中一直对此非常的感激,而我姑妈也一直希望我能够加入教会,后来,我的母亲也开始信教了,每日都要拜见上帝、耶稣、玛利亚,每逢出行都要烧一炷香,虽然明知无用,但是若要有一次做的不好便要惊恐万分,但每次正常结束之后,心里便好过的多了。这个时候,我就不能再简单的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了,宗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魔力,即使是很多受到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们也有很多信教(我的大学同学中便有很多人信教,只是不是一家罢了)。
梁漱溟先生把宗教归结为:以超绝于知识的事物,谋情志方面的勖勉。这就是说我们判断一样东西是不是宗教主要从这两条出发:
(一)必须对于人的情志方面有安慰勖勉;这是它的事物
(二)必须对于人的知识超外背反,这是它的根据。对于人的勖勉,就是说某人拜了它,心里便觉得安宁舒适了,就可以怀着希望往下生活了。对于知识超外背反,就是说宗教总是超出于人的知识和理智之外的,你一旦拿人世的知识去解释去分析,它便不存在了。关于宗教两个词,一个是“超绝”一个是“神秘”。“超绝”就是说人在先有的世界里是得不到安慰的,只有超出现有的世界才能得以勖勉。“神秘”的意思是说一个观念或者经验不容理智施其作用。但是这是从反面来讲的,从正面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原来之所以使人神志不清的是理智清楚明了的观察。如在危险中越是将所处环境看的清,越震摇不宁。托尔斯泰越将人生的意义看的清,越不能生活。者时候只有掉换一副非理性的心理,才得拯救他出于苦恼。
14.我们谈宗教是否必要的时候,可以这样子去看:那些需要宗教勖勉的情志都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志,以后的世界还需要这样的情志吗,这些样的情志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宗教才能得到勖勉。如果以前有这样的情志,而以后却没有,则宗教不需要;如果以前曾依赖宗教勖勉,而以后却不需要,则宗教不需要。
人类在早年时期,由于知识的匮乏,在面对大自然时显得无比的脆弱,于是希望寄希望于宗教鬼神。随着知识的积累,文化的进步,人类感到强大以后,觉得不必再去依赖于宗教鬼神的控制。所以宗教在人类初期很盛,到了近代就衰弱下来,所以在其他的地方不受什么排斥而在宗教势力强大的欧洲大遭排斥。但是宗教的衰败不是科学的进步和攻击。科学是知识,宗教是行为,知识不能变更我们的行为,由于科学进步所获得的“得意”、“高兴”是打倒宗教的东西,却非科学能打倒宗教。
人们觉得自己有一种罪恶,而自己又觉得没有办法原谅自己,就算是当事人原谅自己也不能让自己在心里感到舒畅,这时便产生了“上帝救我”的想法。但是一个人的自觉罪恶是不会随着文化的进步而没有的,当一个人做了错事,他若原谅了自己便好,若是怎么都不能原谅自己便会上上帝寻求帮助。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一种情志,也只是幻想出来一个上帝,真正改正自己的还是自己。若宗教就是给人以幻想,那其就薄弱了。
第三个是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当一个人看透了世界,看透的人生,他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非常的忧恼痛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自杀。可是一但接触到了上帝,便感觉重生了一般。但是人生的意义可以走入否定人生的一条路,也可以走入勉励人生的一条路。前一条路的结果必为宗教;后一条路则有人生中为人生之勖勉,如孔家暨后之宋明儒都有此种能力。这样的人生空虚还是一种错误,将一个人的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外面,一旦失去便情志大动摇起来。所以现在提倡用美学、艺术来替代宗教就是这个道理,将人生的重心从外部转为内部。15.宗教的真的必要在于人有悲悯之心。中国人和印度人不同,比如印度人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他会憎恶死亡带走了美好,人生亦充满了满瓢的痛苦,心中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于是想要通过宗教来出世,不是怕死,而是怕活;而中国人则是感到死亡的恐惧,想到哪天哪月就就可能是自己的结束之时,感到担心害怕,因此也想要出世以求安心,此为真怕死也。
16.后世有可能走上印度式的情感,因为印度式的情感不过是人人都有的感情的一个扩充发达罢了。除非你不要情感发达,或许走不到这里来,但是人类的感情是一天天的往情感敏锐充达上走的。人类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解决之后便会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宇宙是永恒变化的,解决问题也是永恒的,这是谁也拦不住的,在这时便有了出世的必要了,而这也就是宗教的真的必要。
17.所以宗教是有他的必要,而且永有他的必要,因为我们指出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宇宙只要存在一天,这个问题便会存在一天,所以我们说宗教的必要是永远的。就像除非没有世间,否则不想要出世是不可能的。
18.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和印度的都不一样,这主要是问题和方法的不同,中国人从来不去讨论唯物唯心的问题,中国人不去关注静态的东西,而是去关注哪些变化的东西,而变化的东西是不可能用具体的语言解决,只能通过抽象的形式,因此中国哲学中有了阴阳的概念。
19.中国的形而上学中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思想,就是“调和”。中国的哲学认为宇宙中没有那绝对的、单的、极端的东西,如果有这样的东西也一定是隐而不见的,凡是见得到的都是相对的、双的、中庸、平衡、调后。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自己在那里存在的问题。
20.孔子主张“生”,这不是佛家的思想,佛家主张出世,拒谈生死。代表儒家的道理是“生”,而代表佛家的道理是“无生”,由于中国人喜欢调和,再加上佛家传到中国之后发生的变化,于是便被世人混淆了,儒释道的哲学都是一体的。
21.孔子有一种不认定的态度,也就是说,遇到事情时既不调和也不绝对,认定、主张就偏;调和就又折中,也不好。
22.孔子注重直觉,遇事主张随感而应,没有一个确定的理论来说什么事情对还是错,但是大家却从心里面觉得事情的对还是错。比如,中国人向来遇到那泼皮无赖,便说那人不讲理,这倒不是那泼皮无赖做的事情有什么不符合规章制度,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帮人讨债什么的,怎么也是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人们却认为他不好,不管他做了什么却也认为他是不好的,这就是凭直觉去判断,不是靠理智的推理。23.儒家完全要靠直觉,所以唯一重要的就在于直觉敏锐明利,唯一怕的就是感觉迟钝麻痹,而所有的恶,都由于直觉麻痹,所以孔子教人就是“求仁”。“求仁”就是让人感到“不安”,不安是求安的表示,要求调和。天理不是认定的一个客观道理,是自己生命变化流行之理,私心人欲都是理智的结果,不是直觉的随感而应。孔子是赞美生活的,所有饮食男女情欲都是出于自然流行,并不排斥。若能顺利得中,生机勃勃,更非常之好的,所以担心理智出来分别一个物我,而打量、计较,一直直觉退位,成了不仁。
24.孔子主张的人性本善虽未直接说出口,但是孔子主张直觉,主张仁,这首先就必须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否则如果人性不是善良的,那么直觉也就不是善良的,人也就不会有恻隐之心了。
25.从直觉出发去思考,孔子也有不计较利害的态度。利害乃是经过一番理智的推理盘算得出的,而在这理智的推理中可能会加入一些“不仁”的因素,这就违背了人的善良本性。所以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比如,对待他人礼貌得体是有教养的表现,但是在服务行业,对待客人礼貌得体,甚至毕恭毕敬就不是教养的表现,而是利益驱使的结果,这就是不仁的,不道德的。墨子主张使用主义,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也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事物首先是能用的,若不能用便失去了价值。这样一来就危险了,将人生生活打断成两截,把这一段附庸在另一段上,而自身无其意味。这就将生活化作了手段,化住房为食息手段,化食息为生殖手段,而整个人类生活就都倾覆在外了。
彻底的理智会把直觉、情趣斩杀的干干净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受到直觉的支配,我们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会哭,我们会笑,你不能用理智去解释去分析我们必须是哭还是笑,若真是这样,那我们也就笑不出来了,也哭不出来了。
26.从直觉出发,有恻隐之心,按照人的本性去处世,就是对人性的最大的解放,而孔子却又说要有“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这却是和他的理论相违背的。因为封建社会的“礼”包涵了君君臣臣,妇道、伦常,这些东西却是束缚人性的,并不是让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处世,这实属后世之人盗用孔子的名气罢了。(此观点是来自作者,这种看法便是去除了流传下来的儒家思想中的屈服权威的成分,算是为孔子正名。)27.所以孔子的生活是乐的,旁人的生活是系于物上,为物所累,就是乐,也是相对的,而孔子的乐则是绝对的,生气盎然,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出世,没有一刻不是快乐的,是自得的乐,是绝对的乐。“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忧的反面。顺天理而无私欲所以乐,所以无苦而只有乐。所有的忧苦烦恼——忧国忧民都是私欲。
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个天命是孔子和儒家经常说的,这个天命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命定,而是说宇宙万物运行至今,除了我自己的这一动未定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已成的,而这周围已成的局面又叫机会或者机缘,这对于我的这一动为顺为逆。这最多而有力的机会变化方向,殆足以决定我那移动能否发出,接续表现成功,故曰有命。
墨子以理智计算命计算得失,但是这样必然不能长久,孔子则凭直觉,其动机并非来自于外,不管得失成败利钝。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考虑其结果,只考虑他的动机是否来自直觉,完全不管得失成败,永远活泼,不严不倦。
28.孔子的儒家实际上不是宗教,因为他不符合宗教的两条规定,及对人的勖勉和超绝于理智。儒家的思想一是孝,而是礼乐。百善孝为先,只需培养这一点点孝的本能,则其对于社会、世界、人类,都不必教他什么规矩,自然没有不好的了。但是我们人原是受本能、直觉的支配,你只同他絮絮叨叨说许多好话,对他的情感冲动没给一种根本的变化,不但无益,恐怕生厌,更不得了,那唯一的神奇药方便是礼乐。礼乐是其他宗教用来实现宗教意愿的手段,而孔子的礼乐则是不一样的,他叫你心里充满美,礼不是拜天,而是祭祖,重视先人尊重长辈。这样额做法便使轻浮虚飘的人生,凭空添了千钧的重量,意味绵绵,维系得十分劳韧!凡宗教的效用,他无不具有,而一般宗教荒谬不同种种弊病,他都没有。
孔子第一教人不要胡思乱想,而一般宗教皆是胡思乱想。但是又教人要反省自己,这是有意识的,理智的活动。孔子差不多常常如此,不直接任一个直觉而为一往一返两个直觉,此一返为回省时附于理智的直觉。29.(一)在物质生活方面——中国人特别能容忍,虽然没有达到孔子的“自得”的境界,但也很少向前要求有所取得的意思。其结果是物质生活始终是简单朴素,没有那种种发明创造。从其不好的一面来看,则是物质文明不发达,乃至不时受到自然界的压迫,这在人类发展的初期是不好的,因为人的生存问题是第一要解决的,一切文物制度也不得不开发出来。然而从好的一方面说,却是有许多的好处,因为这种态度不会产生西洋近代的经济状况。西洋近百年来的经济变迁,表面非常的富丽,而骨子里其人苦痛甚深,虽然中国人的一切起居享用都不如西洋人,而中国人在物质上所享受的幸福实在到比西洋人多,用中国人的话讲,穿锦衣的不一定快乐,穿破布的或许很乐。中国人与自然融洽游乐的态度,有一点就享受一点,而西洋人则是风驰电掣的向前追求,以致精神的沦丧苦闷,所得虽多,实在未曾从容享受。
(二)在社会生活方面——孔子的伦理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总使两方面调和相济,并不是专门压迫一方面的,对其理解不透,就会误解了孔子形而上学的思想,全成了一方面的压迫。这一半是由于古代相传的礼法,与孔家融混不分,一半是因为中国人总是持着容让的态度,对自然如此,对人亦如此,完全没有西洋对付抗争的态度。这便使得中国人数千年来都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中解放出来,个性终不得伸展,社会性也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不过这也有一个胜利之处,西洋人先有我的观念,然后才有本性的伸展。但从此各人之间的彼此界限划分的很清,开口就要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是要算账,甚至于父子夫妇之间都是如此,这样的生活实在是不合理,实在太苦。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中国人的母子、父子、兄弟、朋友之间,都是可以为人而不计自己的,可以屈己从人。他不分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只是孔子的精神理想没有实现,而只是一些呆板教条和古代礼法以致偏倚一方,黑暗冤抑,苦痛不少,然而在家庭里,社会上,处处都能得到一种情趣,不是冷漠、敌对、算账的样子,于人生的活气有不少的培养,不能不算是一种优长和胜利。
(三)在精神生活方面——人多以为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可以比西洋人见长的地方,实际上大不然,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失败的。中国人的那般与自然浑融的样子,和那从容享乐的物质生活态度,的确是对的,是可贵的,比西方是一个胜利。中国人那般人与人浑融的样子,和淳厚礼让的社会生活态度,也是对的可贵的,比西洋也是一个胜利。但是精神生活则不是的,情志一边的宗教,本土所有只是出于低等级的所谓祸福长生之念而已,没有西洋宗教那种伟大尚爱的精神,文学如诗歌、赋、戏曲,虽多聪明精巧之处,总觉也少伟大的气概,深厚的思想和真情,没有科学,哲学也很少讲求,即使有一些珍贵的思想,也未有流传到社会上,社会的一般所有则是些糊涂浅拙的思想。所以从这里看去,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并不好,只有那种孔子的精神生活,似宗教非宗教,非艺术亦艺术,与西洋晚近生命派的哲学有些相似,或者是做到好处的,但是终究也没有流传到一般社会上。
30.至此,中国人便走到了第二条路上,可在这条路线上,除了孔家没有其他人走到其恰好的路线上。第二条路线固然不前不后,然并非没有自己积极的精神,可是却只留下了容忍和敷衍,中国人也就不免的容忍敷衍自己,唯有孔子的态度是全然不知什么是容忍敷衍的,容忍敷衍是假调和,只有自得才是真正的调和。31(此处为作者个人想法)中国的古代天才比西方的天才还要有天分一些,西方的文明是不断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中国则是一开头便有了一个大天才,其思想又太玄深而致密,后来的天才不能出其上,就不能另有发明,而盘旋在其中。中国文化的一成不变,根本在于中国古代圣人由其观得的宇宙思想,一开始便领着中国人走上了人生第二条路向,到老子孔子更有一盘哲学为这路向做根据,从此以后无论都少聪明人转来转去都不能走出他的圈,而人生路向不变,文化遂定规成了这等样子不能再变。中国的调和的精神是最能长久的,却由此耽误了中国人,中国文化只是出了非常的天才,没有什么别的缘故。32.西方哲学是偏向于外的,对于自然的,这样就导致人事方面的研究不足,所以西方的哲学中,人生哲学一直都不是哲学的正题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尚理智:或主功利,便须理智计算,或主知识,便须理智经营,或主绝对又是严重的理性。
33.所以三方文化都已经说明,一下是比较的结果:
(一)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
(二)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
(三)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的。
西方生活的直觉运用理智是很好理解的,科学发明的产生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但是在什么都看不到情况下,是什么让科学家坚持去探索?那便是这直觉,虽然可能终身无成,但也可能发现新的知识或真理。中国实际上是在直觉运用理智之上又多了一层理智运用哲学,这就进了一层。中国人的文化艺术等都是来源于一种直觉,但是这直觉之上还有一层理智在起着作用。中国的哲学是看清了生活,而后便凭直觉去生活,看起来像是别的生物或者野人靠着本能生活一般,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是由于中国很早的时代就想成功那极高的文化,为其圣人、天才领着去做那以理智运用直觉的生活,却其结果只成了这非高非低混沌难辨的生活。古圣人的安排实际上是难以实施的,实施了也维持不了很久,或形式微具,原意浸失,结果只弄成理智的不发达,似乎文化很低的样子了。其实这凭直觉的生活是及高明的一种生活,要理智大发达之后才能行的。所以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先将理智的发展放在直觉之前,然后才能达到理智运用直觉,概中国人都忽略了这一茬,只想快点成功,或者一开始便过上了这直觉的生活,结果弄得不上不下的。
我们说的印度实际上是指佛教,因为唯有佛教将印度那条路走到好处的,这条路排斥理智和直觉——他们认为的比量和非量。唯识道理全出与现量和比量,这条路向就是用比量突破一切的非量,现量的大开发而成功现量生活。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34.我们讲未来的文化,并不是说未来应当用那种文化,只是说指示现在的文化正朝着某方面去走,此处从三个方面去说,从此三方面的变迁,指示未来的文化。这三方面就是事实一面、见解一面、态度一面。35.事实一面——西方中世纪时各地都形成了所谓的自由都市,既是经济的单位也是政治的单位,都是手工业,虽有雇佣工帮助,但是还是以家为主。当时的经济是以消费为本位的经济,就是说消费多少,生产多少。后来便被破坏了,一是机械。西方人的人生态度下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一面要求物质幸福,想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一面从他那理智剖析的头脑又产生科学,两下凑合起来,于是机械就发明出来了。机械逐渐就过渡到了分工,分工又逐渐过渡到资本的逐渐集中。此时自由竞争的学说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为自由竞争提倡利己心,这个利己心也是非常好的,其结果是增进了他个人的利益幸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愈加集中,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工人不做工就没有饭吃,要做工就得听命与他,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也不可得,时时有失业的危险,劳动生产了财富,却给工人带来的贫穷。
这种不合理的分配便导致了社会主义的产生,这种经济模式无论是工人或者其余经济较好的人乃至资本家都被他把生机消耗殆尽,其生活之不自然、机械、枯窘乏味都是一样,人与人之间再没有一点情趣,遇事也没有了通融。人们也成为了机械,大家所完成的是一件事物的一两个部分,完全没有了那种成功完成的得意之感。这样苦闷的一天做完之后,得些钱自然要去寻乐,而这乐自然又是男女口腹之欲:淫声、淫色、淫味……总之非淫过不乐。人的家庭之乐是极重要无比的,他最能培养人心,并且维系了一个人生活的平稳。而此时工人的家庭被破坏了,亦不敢有家室。妇女儿童也要去工作,一家人都分散了,家庭的乐趣就消失掉了。又因为生活困难,娶妻生子更负担不起,而男女各能依工而活,独身而觉得很自如,谁也不想嫁娶,所以多无家。失去了维系,又无聊可乐,那风纪的紊乱就可想而知了,酗酒闹事、自杀、杀人种种也就不可胜言了。无论是什么人,都要聚精会神在经济竞争上
第三篇:东西方法律文化
从陪审制度看东西方法律文化
11291046杨磊
法律英语课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傲骨贤妻》,剧中更多的描述了美国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辩护律师的全方面辩护。当然,律师以及检察官在法庭上的精彩表现让我钦佩,不过在观看过程中,我也更多的注意到了法庭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那就是陪审团。而在我国也有着人民陪审员制度,所以就该制度谈谈我的看法。
美国所实行的陪审团制度,是由随机挑选的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根据法庭出示的证据对被告是否有罪这一事实做出裁决。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刑事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陪审团制度在两个国家的实行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行的是参审制,这意味着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过程中,陪审员是和审判员一同做出决定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越来越流于形式,在很多地方处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即使有少量人民陪审的案件,但是他们普遍陪而不审,合而不议,这是我国存在的现状。
但是相反,在美国,陪审团可以说是检察人员以及辩护律师,甚至是法官都不得不重视的存在。可以这么说,要理解法官固然重要,但是陪审团的态度,甚至一言一行,他们注视被告或是原告的任何面部表情都是律师捕捉的对象,他们必须根据陪审团的态度随时准备改变“作战策略”,这就是陪审团举足轻重的作用。12个人,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罪。
当然,不可避免的,即使很重要,但是依然有些问题。在剧中,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陪审团并不完全是注重证据,他们很注重自己的第一感觉;另外,美国辩诉交易的盛行使得陪审员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
我们不能评论哪个国家的制度要更好一点,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之处。陪审制度利大于弊,但是陪审制度需要更好的完善。
第四篇: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说过,当一个人生存在一个文化交流居主导地位的系统中时,他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就越富有。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实体,必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自我扩张和彼此接触。所以东西方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为:文化的社会化和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潮的变化,文化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从历史的规律来看,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是一个逐渐深入大众的过程,是由一种具体的形式而逐渐抽象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社会活动的过程。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几千年前,人们唯一的想法是把粽子丢到汨罗江里,让鱼不要吃掉屈原的躯体。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端午在纪念屈原之余也包含了对爱国思想的尊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端午节赋予了更深刻得含义,对现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节日的发展都与端午节类似,比如西方的情人节,原本是情人之间相互表达爱意的节日,在今天已经不再局限于情人之间了,可以对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赠送礼物表达对他们的爱;情人节中的情也拥有了更多的内容,不单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等等。总之,文化总是与社会表现出高度的一致,社会对文化赋予新含义的同时,文化也对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世界越来越小,事物的发展更趋向于全球化,文化也不例外。相互关注、了解、掌握各自的文化内容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如今在东西方各方面的交流日渐增多的情况下,东西方文化的接触、碰撞也日渐激烈。倡导中西方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随着中国等一系列东方国家的崛起,东方国家在文化的交流上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在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深的情况下,中国也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合作,将更主动的会同、融合、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发展,创造出更加适应当前国际形式的新的文化形态。
第五篇:东西方数学文化的比较
东西方数学文化比较
【摘要】教育的宗旨与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使得对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数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必然,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一些社会现状烦人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数学文化的发展走个不同的道路。现在为了数学教育的全球化以及中西方数学文化的结合,了解双方的传统文化以及发展史是必须要做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数学发展
数学科学是以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及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定的社 会历史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整个文化结构的影响。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对数学 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文化结构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由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要受到一定的精 神文化制约,因而可将文化结构分成三个层面:“这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数学在建立发 展过程中,受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及制约。
东方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是农业经济,这种情况决定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是农业文化,中国 古代数学也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书有九章,九章分别是方田(土地测量)、粟米(百分法和比例)、衰分(比例分配)、少广(减 少宽度)、商功(工程审议)、均输(征税)、盈不足(过剩与不足)、方程(列表计算的方法)、勾股(直 角三角形)包含246个问题,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后来又有了《五曹算经》,是一本写给地方行政人员的应用算术之书;再到后来,祖冲之研究出圆周率和圆面积解决农业问题;还有后来《皇极历》的出现。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发展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含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在西方,小亚西亚海岸新兴的商业城市、希腊本土、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海滨,由于海上贸易和战争的刺激 使得人们的思想活跃,商品贸易发达,对计算要求的提高,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实用”的 理论研究。例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他的几何和东方几何的不同之处是,不仅从应用的角度来谈,而是就几何而几何的角度加以研究,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真伪,而且用几何的方法来解决代数方程。他的著作中的许多公理、定理和定义除了适应当时的经验外,还具有普遍的意义。阿基米得也是当时伟大的数学家,他采用穷竭法来求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其指导思想和我国刘徽的计算圆周率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不同之点是“刘徽是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而阿基米得不仅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还从外切正多边形这个角度进行计算”。这就体现出西方数学家多方位的思维方式。古代东方数学的发展主要是应为农业经济,而西方则是因为商品贸易。东方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西方则是纯粹的研究,东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西方则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古代东方的以实践和经验为基础发展的数学就显得有点“无能为力”和“后劲不足”了。
【参考文献】
1.《数学文化小丛书》(齐明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1日)
2.《数学思想史》(王树禾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3.《古今数学思想
(一)(二)
(三)(四)》(作 者:(美)M·克莱因 译者:张理京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