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西方文化与翻译期中考试复习题
09级期中考试复习题20121028
第一章
1简述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2简述文化发展的趋势,分析文化融合带来的文化差异缩小与扩大的辩证关系。
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生态)
全球化概念下的翻译:量大,文化问题突出
3如何理解“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必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翻译。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第二章
1简述思维、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 是思维外化的载体, 记录着思维的成果。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翻译过程始自语言, 又终以语言。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更是一种思维活动, 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 翻译是思维的转换。
2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一.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
二.直线思维与曲线思维
三.个体分析性思维与整体综合性思维
四.英语思维重客体 汉语思维重主体
五.五.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3东西方直线思维和曲线思维的主要差别在哪里?举例说明
西方英语民族思维特点就是喜欢直线思维,对事情的描述直接明了,对事物的说明
多是先说重点,造句上遵循从整体到个体、一般到具体、概括到举例、往往是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句子的开头。而汉民族在表达思想的时候更喜欢曲线思维,习惯从侧面来说明具体的事物,从具体到一般和从个体到整体的原则。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J.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总想娶个太太,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4“南征北战”翻译成汉语为fight north and south和northeast翻译成汉语“东北”,这种文字上的差异表现在英汉思维方式上属于哪一类?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5翻译下列句子,并举说明在翻译这些句子时是如何处理英汉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的?(见课后练习题)
1.We were all greatly moved by his loftiness. 2.He refused to play up to his superiors to get a pay raise. 3.He ought to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 car by now, considering the amount electric
4.troubles they had had since moving into this country house. 5.China was not, is not, will never be a superpower. 6.An adult female giant panda gives birth to two cubs at a time. 7.It didn’t occur to me that you would object. 8.The thought of being scolded by the teacher filled me with fear. 9.The littl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 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10.When Smith was drunk, 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nd in the next morning,with a headache, 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 1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发生了很多暴力事件。
2这些问题盘根错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3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你去插一脚干嘛?
4你本该提前完成作业,可是你到现在还没完成,让我很失望。
5对这种解释, 谁都不会接受。
6中日两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 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第三章
1简述宗教、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宗教既是一种特定的思想信仰,同时又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必然与宗教这一特殊文化形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言记载了宗教,宗教发展了语言。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和基督教对英语的影响哪个更大?为什么?
一. 中古英语尚不规范时,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出现促使中古英语过度到近代
英语。确立了规范而统一的英语,而且大大拓宽了它的使用面。
二. 圣经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宗教、地理学、礼仪学、建筑学、人口学等等。三.
四.
五. 《圣经》的影响大大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英语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习语格言发展和完善了这一语言。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使得圣经更具有权威性,从而影响更深。
3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多元共处与一神崇拜
2、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
3、现世永恒与来世超越
4、教权和政权
4如何翻译涉及宗教文化的文字?举例说明。
异化:The way to Heaven is by Weeping Cross. 忏悔受难,得升天堂。
音译,音译 +注解 as wise as Solomon
所罗门王(Solomon)是《圣经》中记载的古代以色列王,以智慧著称
直译,直译 +注解the Last Judgment
如实地禀报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最后审判”
归化:sow the wind and reap the whirlwind 恶有恶报,干坏事必将遭到加倍惩罚 意译 to return to dust/earth 死亡
第四章
1什么是文化空缺和文化空缺词汇,举例说明。
文化空缺,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定义是: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一种语言具有的概念、事物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 形成了语言文化的空缺。
给我支笔。
2简述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并举例说明。
1.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思维视点
2.宗教信仰
3.风俗习惯
4.社会历史变迁
5.地域环境
6.文学、艺术、体育
7.政治、经济、科学技术
8.其他
3不同语言中的文化空缺词如何分类?举例说明。
(1)重合词汇
(2)平行词汇
(3)全空缺词汇
(4)半空缺词汇
(5)冲突词汇
4aids译成汉语“艾滋病”和chocolate 译成汉语“巧克力糖”在文化空缺词的翻译中属于哪种译法?异化翻译模式-音译法;
5文化空缺词的翻译分为哪两大类?举例说明。
(一)异化翻译模式
1.音译法 胡同hutong
2.直译 : the cold war(冷战)
3.直译加注 the heel of Achilles:阿基里斯的脚跟—致命弱点。4.解释性翻译法 Three rural issues(countryside, agriculture, farmer)
(二)归化翻译模式 1.借用法 三角债:chain debts
2.代换法 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3.意译法, lucky dog(幸运儿)
第二篇:东西方文化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1.中国人现在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十分的浅薄,对于什么是东方化,什么是西方化还是认识的不深刻,亦或者根本就不明白。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有学来的,有“偷”过来的(美名其曰:国产化),我们照搬了他们的经济制度,法律,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甚至我们还有人希望对于我们的政治制度也进行改革,以便跟得上西方的步伐。
可是,中国人的这些行动一直都是失败的,同样的经济制度,同样的法律,却不能像在国外一样发挥同样的效用。当我们的经济出现危机时,我们却把它归结于国外文化的劣势。那么,我在想,也想反问我们中国人:既然看出了国外文化的劣势,那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有些中国人勇于承认中国的落后,同时把这些问题的出现理解为没有很好的理解西方制度背后的思想精髓。也有些人则人云亦云的认为那些只不过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的一种误导,因为这些思想是在中国从来不敢想象的,也是从来没有听过的。我们在初次听说时,对其思想感到震惊,但事后又感到这离“现实”太远,是不可能在近期实现的“幻想”,或者这又是一次的“误导”,西方人你没见过,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些根本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不了解,先不谈西方,就是一个中国人,当向他你问起什么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时,恐怕他也不能给你一个清晰肯定的答案。所以,对此的研究就非常的必要,而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认真的学习它们。
2.中国是科学艺术化,而西方是就连艺术也科学化了。我们的制作工程都专靠那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西方却一切要根据科学——用一种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往前探讨。科学的原则是要大家所公认证实的,所以前人所有的今人都有得,其所贵在于新发明,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当然今胜于古。艺术在于天才米巧,是个人独得的,前人的造诣,后人常常无法达到,他们所靠的是祖传的技艺和秘诀,自然今不如古。这也就是说西方的成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东方则为艺术式的成就。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明末清初,中国的军事技术十分雄厚,但是由于天下已定,所以刀枪入库。鸦片战争之后,一次有个衙役打开了县府的火器库,发现封存的一批武器,这些武器比当时清军装备的要先进多了。这个例子就证明了中国艺术式的成就的弊端。
3.同样的一个病症,中医叫中风,西医叫脑溢血,后者是通过开肠破肚直达病灶的检查而知晓的,是检查实验;前者则是通过观察外表,从外表上望着是,是一种“猜想”。这种用检查实验的方法叫做科学,而用猜想的方法叫做玄学。玄学的一个特点则是总是不变更现状的看法,囫囵着看,整个看,就拿那个东西当一个东西去看;科学则总是变更着现状去看,试着换样子去看,解析了看,不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却也那别的东西也当做他看。
4.中国文化非常的讲究“尊卑”这个概念,一切都要有个规矩,什么规矩呢,那就是天下必须有个人来做主才成,否则岂不闹哄,这一闹哄起来怎么管呢?闹哄而不需要人管,则是他不能想象的。中国人一直都是一个人拿主意,无限制的主义,而其他人听着,然后跟着走,根本想不出来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路可以走。而西方人则是大家一起拿主意,只拿有限的主义,然后大家一起听着这有限制的话。前者是专制和独裁,后者就是民主。
中国人看到西方人没有个尊卑,感到大惑不解,这样子还不乱了套了!所以当年洋务运动时派遣了许多幼童出国留学深造,当几年之后,清朝的官员去检验他们的成果时,对于他们的行为大惊失色。到底怎么了呢,原来这些幼童在学习了多年之后逐渐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当他们见到这些检查的官员时,没有人下跪磕头,只是鞠躬。官员们感到非常的惊恐,立即决定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于是将所有的出国学习人员召回国内。
中国首先是有权无权打成两节,其次是无限的有权和无限的无权。西方则是首先公众的事大家都有参与做主的权;其次是个人的事大家都无过问的权。
5.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西方的科学不是一开始就是满足于应用的,它是一种求知的活动,因为如果它是一种应用的学说,那么为什么文艺复兴时还要再次的学习它们呢?中国只为用,不为求知,因此只能产生“手艺”、“技术”而不能产生“科学”。
6.人生可以有这样三种路径:
(一)向前面要求,即努力奋斗,改变现状,解决问题。
(二)对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即随遇而安,改变自己的思想。
(三)转身向后去要求,即禁欲主义,否认一切的问题。
所以,西方文明走的是第一条路径——向前的路径。征服自然,对自然向前奋斗;用科学来改造现在;用民主与种种权威势力抗争。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为其根本精神。
7.西方文明,从希腊罗马时代是走的第一路径,因此从希腊开始,文化、艺术大为繁盛,到了罗马以后,又接连有了政治和法律的成就。但是由于到后来开始流为利己、肉欲的思想,风俗大弊,骄奢淫逸、残忍纷乱不成样子,所以主张禁欲主义的基督教作为第三种路径开始出现。然而,到后来他的流弊也出现了,一千多年中因为人们衷心天国,不重视现世,所以奄奄无生气,一切的文化又归并到宗教里去,哲学成了宗教的奴隶,文学、艺术只能为宗教服务,政治、法律也没有了,不仅如此,由于教权太盛,教皇教会横恣无忌,因此这段历史被称为了中古黑暗时代。后来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将人们重新领上了第一条路径,重视现世;宗教改革,其结果也不是为希伯来的路径增势,而是人们的觉醒,对于无理要求的教训,他要自己判断,对于腐败的权威他要反抗不受,这实际上是同于第一路径的。后来的耶稣教性质逐渐变化,开始重视现世,教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了,宗教也开始鼓励人们的生活了,厌世的格调也去除了不少。
8.所以,文化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态度一变,才产生了今天的西方文化。考究西方文化的人,不能只看到西方文化的征服自然、科学和民主,而要着眼于这人生态度、生活路向。
9.中国文化并无征服自然的态度,而是与自然融恰相处,也就是第二条路径。这种态度,也就不可能有征服自然的魄力,那轮船飞艇等等也就不会产生;这种态度,对于积重的权威把持者要容忍礼让,也就不可能从其中得到解放,民主也就不可能在中国出现;这种态度也就不可能对自然进行分析打碎的观察,科学也就无法产生出来。
10.印度则不但不如西方,而且也不如中国,他们的文化里面只剩下了宗教一物。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宗教在印度多不可数,他们走的是第三条路径。很多印度的宗教故事,都是在讲什么舍身,如佛祖释迦摩尼的前世种种舍身义举,让人们忽略“现世”,转而重视“来生”。印度人既不像西方人要求幸福,也不像中国人的安遇知足,他是努力解脱于这个生活的,既非向前,亦非持中,而是翻转向后,典型的第三种路径。11.现量——感觉(受)、比量——理智(想)、非量——直觉(体会)。
12.佛教的形而上学以现量和比量为基础,可以理解为感觉和推理。比如我们看见了风吹幡动,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佛家说是幡动,我们把这样的问答归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但是结论真的是这样简单吗?佛家的形而上学认为,人的感觉首先分为眼观、耳听、口尝、手触等等,当我们看到风幡时,我们感到了幡的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幡。当幡被风吹动时,由于人眼的局限我们看到的是出于两处的幡,通过人脑的比量(推理)我们认为幡在动,所以佛家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13.谈到宗教,我们总是认为他是迷信,我自幼受到了书本、老师、社会的教训,一直未曾信教,不仅如此还一直认为宗教就是迷信。可是我的姑妈和舅舅以及外公都是信天主教的,他们信天主教,我的姑妈也一直在教会中,经常给我讲一些宗教人士行善的义举。幼年时家境贫寒,还多亏了姑妈从教会带来的救济,心中一直对此非常的感激,而我姑妈也一直希望我能够加入教会,后来,我的母亲也开始信教了,每日都要拜见上帝、耶稣、玛利亚,每逢出行都要烧一炷香,虽然明知无用,但是若要有一次做的不好便要惊恐万分,但每次正常结束之后,心里便好过的多了。这个时候,我就不能再简单的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了,宗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魔力,即使是很多受到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们也有很多信教(我的大学同学中便有很多人信教,只是不是一家罢了)。
梁漱溟先生把宗教归结为:以超绝于知识的事物,谋情志方面的勖勉。这就是说我们判断一样东西是不是宗教主要从这两条出发:
(一)必须对于人的情志方面有安慰勖勉;这是它的事物
(二)必须对于人的知识超外背反,这是它的根据。对于人的勖勉,就是说某人拜了它,心里便觉得安宁舒适了,就可以怀着希望往下生活了。对于知识超外背反,就是说宗教总是超出于人的知识和理智之外的,你一旦拿人世的知识去解释去分析,它便不存在了。关于宗教两个词,一个是“超绝”一个是“神秘”。“超绝”就是说人在先有的世界里是得不到安慰的,只有超出现有的世界才能得以勖勉。“神秘”的意思是说一个观念或者经验不容理智施其作用。但是这是从反面来讲的,从正面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原来之所以使人神志不清的是理智清楚明了的观察。如在危险中越是将所处环境看的清,越震摇不宁。托尔斯泰越将人生的意义看的清,越不能生活。者时候只有掉换一副非理性的心理,才得拯救他出于苦恼。
14.我们谈宗教是否必要的时候,可以这样子去看:那些需要宗教勖勉的情志都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志,以后的世界还需要这样的情志吗,这些样的情志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宗教才能得到勖勉。如果以前有这样的情志,而以后却没有,则宗教不需要;如果以前曾依赖宗教勖勉,而以后却不需要,则宗教不需要。
人类在早年时期,由于知识的匮乏,在面对大自然时显得无比的脆弱,于是希望寄希望于宗教鬼神。随着知识的积累,文化的进步,人类感到强大以后,觉得不必再去依赖于宗教鬼神的控制。所以宗教在人类初期很盛,到了近代就衰弱下来,所以在其他的地方不受什么排斥而在宗教势力强大的欧洲大遭排斥。但是宗教的衰败不是科学的进步和攻击。科学是知识,宗教是行为,知识不能变更我们的行为,由于科学进步所获得的“得意”、“高兴”是打倒宗教的东西,却非科学能打倒宗教。
人们觉得自己有一种罪恶,而自己又觉得没有办法原谅自己,就算是当事人原谅自己也不能让自己在心里感到舒畅,这时便产生了“上帝救我”的想法。但是一个人的自觉罪恶是不会随着文化的进步而没有的,当一个人做了错事,他若原谅了自己便好,若是怎么都不能原谅自己便会上上帝寻求帮助。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一种情志,也只是幻想出来一个上帝,真正改正自己的还是自己。若宗教就是给人以幻想,那其就薄弱了。
第三个是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当一个人看透了世界,看透的人生,他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非常的忧恼痛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自杀。可是一但接触到了上帝,便感觉重生了一般。但是人生的意义可以走入否定人生的一条路,也可以走入勉励人生的一条路。前一条路的结果必为宗教;后一条路则有人生中为人生之勖勉,如孔家暨后之宋明儒都有此种能力。这样的人生空虚还是一种错误,将一个人的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外面,一旦失去便情志大动摇起来。所以现在提倡用美学、艺术来替代宗教就是这个道理,将人生的重心从外部转为内部。15.宗教的真的必要在于人有悲悯之心。中国人和印度人不同,比如印度人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他会憎恶死亡带走了美好,人生亦充满了满瓢的痛苦,心中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于是想要通过宗教来出世,不是怕死,而是怕活;而中国人则是感到死亡的恐惧,想到哪天哪月就就可能是自己的结束之时,感到担心害怕,因此也想要出世以求安心,此为真怕死也。
16.后世有可能走上印度式的情感,因为印度式的情感不过是人人都有的感情的一个扩充发达罢了。除非你不要情感发达,或许走不到这里来,但是人类的感情是一天天的往情感敏锐充达上走的。人类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解决之后便会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宇宙是永恒变化的,解决问题也是永恒的,这是谁也拦不住的,在这时便有了出世的必要了,而这也就是宗教的真的必要。
17.所以宗教是有他的必要,而且永有他的必要,因为我们指出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宇宙只要存在一天,这个问题便会存在一天,所以我们说宗教的必要是永远的。就像除非没有世间,否则不想要出世是不可能的。
18.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和印度的都不一样,这主要是问题和方法的不同,中国人从来不去讨论唯物唯心的问题,中国人不去关注静态的东西,而是去关注哪些变化的东西,而变化的东西是不可能用具体的语言解决,只能通过抽象的形式,因此中国哲学中有了阴阳的概念。
19.中国的形而上学中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思想,就是“调和”。中国的哲学认为宇宙中没有那绝对的、单的、极端的东西,如果有这样的东西也一定是隐而不见的,凡是见得到的都是相对的、双的、中庸、平衡、调后。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自己在那里存在的问题。
20.孔子主张“生”,这不是佛家的思想,佛家主张出世,拒谈生死。代表儒家的道理是“生”,而代表佛家的道理是“无生”,由于中国人喜欢调和,再加上佛家传到中国之后发生的变化,于是便被世人混淆了,儒释道的哲学都是一体的。
21.孔子有一种不认定的态度,也就是说,遇到事情时既不调和也不绝对,认定、主张就偏;调和就又折中,也不好。
22.孔子注重直觉,遇事主张随感而应,没有一个确定的理论来说什么事情对还是错,但是大家却从心里面觉得事情的对还是错。比如,中国人向来遇到那泼皮无赖,便说那人不讲理,这倒不是那泼皮无赖做的事情有什么不符合规章制度,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帮人讨债什么的,怎么也是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人们却认为他不好,不管他做了什么却也认为他是不好的,这就是凭直觉去判断,不是靠理智的推理。23.儒家完全要靠直觉,所以唯一重要的就在于直觉敏锐明利,唯一怕的就是感觉迟钝麻痹,而所有的恶,都由于直觉麻痹,所以孔子教人就是“求仁”。“求仁”就是让人感到“不安”,不安是求安的表示,要求调和。天理不是认定的一个客观道理,是自己生命变化流行之理,私心人欲都是理智的结果,不是直觉的随感而应。孔子是赞美生活的,所有饮食男女情欲都是出于自然流行,并不排斥。若能顺利得中,生机勃勃,更非常之好的,所以担心理智出来分别一个物我,而打量、计较,一直直觉退位,成了不仁。
24.孔子主张的人性本善虽未直接说出口,但是孔子主张直觉,主张仁,这首先就必须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否则如果人性不是善良的,那么直觉也就不是善良的,人也就不会有恻隐之心了。
25.从直觉出发去思考,孔子也有不计较利害的态度。利害乃是经过一番理智的推理盘算得出的,而在这理智的推理中可能会加入一些“不仁”的因素,这就违背了人的善良本性。所以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比如,对待他人礼貌得体是有教养的表现,但是在服务行业,对待客人礼貌得体,甚至毕恭毕敬就不是教养的表现,而是利益驱使的结果,这就是不仁的,不道德的。墨子主张使用主义,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也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事物首先是能用的,若不能用便失去了价值。这样一来就危险了,将人生生活打断成两截,把这一段附庸在另一段上,而自身无其意味。这就将生活化作了手段,化住房为食息手段,化食息为生殖手段,而整个人类生活就都倾覆在外了。
彻底的理智会把直觉、情趣斩杀的干干净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受到直觉的支配,我们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会哭,我们会笑,你不能用理智去解释去分析我们必须是哭还是笑,若真是这样,那我们也就笑不出来了,也哭不出来了。
26.从直觉出发,有恻隐之心,按照人的本性去处世,就是对人性的最大的解放,而孔子却又说要有“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这却是和他的理论相违背的。因为封建社会的“礼”包涵了君君臣臣,妇道、伦常,这些东西却是束缚人性的,并不是让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处世,这实属后世之人盗用孔子的名气罢了。(此观点是来自作者,这种看法便是去除了流传下来的儒家思想中的屈服权威的成分,算是为孔子正名。)27.所以孔子的生活是乐的,旁人的生活是系于物上,为物所累,就是乐,也是相对的,而孔子的乐则是绝对的,生气盎然,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出世,没有一刻不是快乐的,是自得的乐,是绝对的乐。“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忧的反面。顺天理而无私欲所以乐,所以无苦而只有乐。所有的忧苦烦恼——忧国忧民都是私欲。
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个天命是孔子和儒家经常说的,这个天命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命定,而是说宇宙万物运行至今,除了我自己的这一动未定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已成的,而这周围已成的局面又叫机会或者机缘,这对于我的这一动为顺为逆。这最多而有力的机会变化方向,殆足以决定我那移动能否发出,接续表现成功,故曰有命。
墨子以理智计算命计算得失,但是这样必然不能长久,孔子则凭直觉,其动机并非来自于外,不管得失成败利钝。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考虑其结果,只考虑他的动机是否来自直觉,完全不管得失成败,永远活泼,不严不倦。
28.孔子的儒家实际上不是宗教,因为他不符合宗教的两条规定,及对人的勖勉和超绝于理智。儒家的思想一是孝,而是礼乐。百善孝为先,只需培养这一点点孝的本能,则其对于社会、世界、人类,都不必教他什么规矩,自然没有不好的了。但是我们人原是受本能、直觉的支配,你只同他絮絮叨叨说许多好话,对他的情感冲动没给一种根本的变化,不但无益,恐怕生厌,更不得了,那唯一的神奇药方便是礼乐。礼乐是其他宗教用来实现宗教意愿的手段,而孔子的礼乐则是不一样的,他叫你心里充满美,礼不是拜天,而是祭祖,重视先人尊重长辈。这样额做法便使轻浮虚飘的人生,凭空添了千钧的重量,意味绵绵,维系得十分劳韧!凡宗教的效用,他无不具有,而一般宗教荒谬不同种种弊病,他都没有。
孔子第一教人不要胡思乱想,而一般宗教皆是胡思乱想。但是又教人要反省自己,这是有意识的,理智的活动。孔子差不多常常如此,不直接任一个直觉而为一往一返两个直觉,此一返为回省时附于理智的直觉。29.(一)在物质生活方面——中国人特别能容忍,虽然没有达到孔子的“自得”的境界,但也很少向前要求有所取得的意思。其结果是物质生活始终是简单朴素,没有那种种发明创造。从其不好的一面来看,则是物质文明不发达,乃至不时受到自然界的压迫,这在人类发展的初期是不好的,因为人的生存问题是第一要解决的,一切文物制度也不得不开发出来。然而从好的一方面说,却是有许多的好处,因为这种态度不会产生西洋近代的经济状况。西洋近百年来的经济变迁,表面非常的富丽,而骨子里其人苦痛甚深,虽然中国人的一切起居享用都不如西洋人,而中国人在物质上所享受的幸福实在到比西洋人多,用中国人的话讲,穿锦衣的不一定快乐,穿破布的或许很乐。中国人与自然融洽游乐的态度,有一点就享受一点,而西洋人则是风驰电掣的向前追求,以致精神的沦丧苦闷,所得虽多,实在未曾从容享受。
(二)在社会生活方面——孔子的伦理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总使两方面调和相济,并不是专门压迫一方面的,对其理解不透,就会误解了孔子形而上学的思想,全成了一方面的压迫。这一半是由于古代相传的礼法,与孔家融混不分,一半是因为中国人总是持着容让的态度,对自然如此,对人亦如此,完全没有西洋对付抗争的态度。这便使得中国人数千年来都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中解放出来,个性终不得伸展,社会性也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不过这也有一个胜利之处,西洋人先有我的观念,然后才有本性的伸展。但从此各人之间的彼此界限划分的很清,开口就要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是要算账,甚至于父子夫妇之间都是如此,这样的生活实在是不合理,实在太苦。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中国人的母子、父子、兄弟、朋友之间,都是可以为人而不计自己的,可以屈己从人。他不分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只是孔子的精神理想没有实现,而只是一些呆板教条和古代礼法以致偏倚一方,黑暗冤抑,苦痛不少,然而在家庭里,社会上,处处都能得到一种情趣,不是冷漠、敌对、算账的样子,于人生的活气有不少的培养,不能不算是一种优长和胜利。
(三)在精神生活方面——人多以为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可以比西洋人见长的地方,实际上大不然,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失败的。中国人的那般与自然浑融的样子,和那从容享乐的物质生活态度,的确是对的,是可贵的,比西方是一个胜利。中国人那般人与人浑融的样子,和淳厚礼让的社会生活态度,也是对的可贵的,比西洋也是一个胜利。但是精神生活则不是的,情志一边的宗教,本土所有只是出于低等级的所谓祸福长生之念而已,没有西洋宗教那种伟大尚爱的精神,文学如诗歌、赋、戏曲,虽多聪明精巧之处,总觉也少伟大的气概,深厚的思想和真情,没有科学,哲学也很少讲求,即使有一些珍贵的思想,也未有流传到社会上,社会的一般所有则是些糊涂浅拙的思想。所以从这里看去,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并不好,只有那种孔子的精神生活,似宗教非宗教,非艺术亦艺术,与西洋晚近生命派的哲学有些相似,或者是做到好处的,但是终究也没有流传到一般社会上。
30.至此,中国人便走到了第二条路上,可在这条路线上,除了孔家没有其他人走到其恰好的路线上。第二条路线固然不前不后,然并非没有自己积极的精神,可是却只留下了容忍和敷衍,中国人也就不免的容忍敷衍自己,唯有孔子的态度是全然不知什么是容忍敷衍的,容忍敷衍是假调和,只有自得才是真正的调和。31(此处为作者个人想法)中国的古代天才比西方的天才还要有天分一些,西方的文明是不断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中国则是一开头便有了一个大天才,其思想又太玄深而致密,后来的天才不能出其上,就不能另有发明,而盘旋在其中。中国文化的一成不变,根本在于中国古代圣人由其观得的宇宙思想,一开始便领着中国人走上了人生第二条路向,到老子孔子更有一盘哲学为这路向做根据,从此以后无论都少聪明人转来转去都不能走出他的圈,而人生路向不变,文化遂定规成了这等样子不能再变。中国的调和的精神是最能长久的,却由此耽误了中国人,中国文化只是出了非常的天才,没有什么别的缘故。32.西方哲学是偏向于外的,对于自然的,这样就导致人事方面的研究不足,所以西方的哲学中,人生哲学一直都不是哲学的正题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尚理智:或主功利,便须理智计算,或主知识,便须理智经营,或主绝对又是严重的理性。
33.所以三方文化都已经说明,一下是比较的结果:
(一)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
(二)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
(三)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的。
西方生活的直觉运用理智是很好理解的,科学发明的产生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但是在什么都看不到情况下,是什么让科学家坚持去探索?那便是这直觉,虽然可能终身无成,但也可能发现新的知识或真理。中国实际上是在直觉运用理智之上又多了一层理智运用哲学,这就进了一层。中国人的文化艺术等都是来源于一种直觉,但是这直觉之上还有一层理智在起着作用。中国的哲学是看清了生活,而后便凭直觉去生活,看起来像是别的生物或者野人靠着本能生活一般,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是由于中国很早的时代就想成功那极高的文化,为其圣人、天才领着去做那以理智运用直觉的生活,却其结果只成了这非高非低混沌难辨的生活。古圣人的安排实际上是难以实施的,实施了也维持不了很久,或形式微具,原意浸失,结果只弄成理智的不发达,似乎文化很低的样子了。其实这凭直觉的生活是及高明的一种生活,要理智大发达之后才能行的。所以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先将理智的发展放在直觉之前,然后才能达到理智运用直觉,概中国人都忽略了这一茬,只想快点成功,或者一开始便过上了这直觉的生活,结果弄得不上不下的。
我们说的印度实际上是指佛教,因为唯有佛教将印度那条路走到好处的,这条路排斥理智和直觉——他们认为的比量和非量。唯识道理全出与现量和比量,这条路向就是用比量突破一切的非量,现量的大开发而成功现量生活。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34.我们讲未来的文化,并不是说未来应当用那种文化,只是说指示现在的文化正朝着某方面去走,此处从三个方面去说,从此三方面的变迁,指示未来的文化。这三方面就是事实一面、见解一面、态度一面。35.事实一面——西方中世纪时各地都形成了所谓的自由都市,既是经济的单位也是政治的单位,都是手工业,虽有雇佣工帮助,但是还是以家为主。当时的经济是以消费为本位的经济,就是说消费多少,生产多少。后来便被破坏了,一是机械。西方人的人生态度下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一面要求物质幸福,想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一面从他那理智剖析的头脑又产生科学,两下凑合起来,于是机械就发明出来了。机械逐渐就过渡到了分工,分工又逐渐过渡到资本的逐渐集中。此时自由竞争的学说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为自由竞争提倡利己心,这个利己心也是非常好的,其结果是增进了他个人的利益幸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愈加集中,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工人不做工就没有饭吃,要做工就得听命与他,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也不可得,时时有失业的危险,劳动生产了财富,却给工人带来的贫穷。
这种不合理的分配便导致了社会主义的产生,这种经济模式无论是工人或者其余经济较好的人乃至资本家都被他把生机消耗殆尽,其生活之不自然、机械、枯窘乏味都是一样,人与人之间再没有一点情趣,遇事也没有了通融。人们也成为了机械,大家所完成的是一件事物的一两个部分,完全没有了那种成功完成的得意之感。这样苦闷的一天做完之后,得些钱自然要去寻乐,而这乐自然又是男女口腹之欲:淫声、淫色、淫味……总之非淫过不乐。人的家庭之乐是极重要无比的,他最能培养人心,并且维系了一个人生活的平稳。而此时工人的家庭被破坏了,亦不敢有家室。妇女儿童也要去工作,一家人都分散了,家庭的乐趣就消失掉了。又因为生活困难,娶妻生子更负担不起,而男女各能依工而活,独身而觉得很自如,谁也不想嫁娶,所以多无家。失去了维系,又无聊可乐,那风纪的紊乱就可想而知了,酗酒闹事、自杀、杀人种种也就不可胜言了。无论是什么人,都要聚精会神在经济竞争上
第三篇:东西方数字九 文化对比分析和翻译
东西方数字九文化对比分析和翻译
一、前言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而西方人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化“的过程。(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比较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440页,语文出版社,1991,1)等。在1998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作为数不同于一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阴土。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为阳水,10为阴水。这就是将“象”、“数”与五行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传说古代中国人把天分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九霄云外”,“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征意义。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鸟”(nine-headedbird:afabulousbirdwhoseappearancewasformerlyregardedasabad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从“九”为数之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 岁。例如:“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采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少数(约占0.35%),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后所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
九泉,三弯九转等。因此,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成语。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九族“(theninedegreesofkindred:eithertheninegenerationsfromone'sgreat-great-grandfatherdowntoone'sgreat-great-grandson;orfourgenerationsofone'spatemalrelationsthreegenerationsofone'smatemalrelations,andtwogenerationsofnoe'swife's,relatio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pins),兵器中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nine-tails:aninstrurnentofpunishmentsocalledfromtheninepiecesofleatherorcordwhichcomposeit)意义不大一样]。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九”看成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9”的吉祥号码。比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
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andWebster'sThirdIntemational Dictionary中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东西方数字九文化对比分析和翻译
1)onemorethaneight,threethrees,thesquareofthree;2)nineunitsof objects(atotalofnine);3)a:thenumerablequantitysymbolizedbythe arabicnumeral9;b:thefigure9;4)nineo'clock——comparedBelltable,timeillustration;5)theninthsizeinasetseries:asa;aplayingteam ofninemembers,esp.abaseballteam;b:thefirstorlast9holesofan 18-holegolf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nine-day'swonder(anobjectoreventthatcreates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politicalexpositions„thatmakeanineday'sninewondertill somethingfreshcomesalone——MaryDeasy.ninetimesoutoften(very often)
bedresseduptothenines(elaboratelydressed,asforaformaloccasion)
____Shedressedherselfuptotheninesandwenttotheparty.inthenineholes:inthedifficultsituationnine-men'smorris:morris playedwithninecountersAcathasninelives:Acatcanmovesofastand jumpsowellthatheseemstoescapebeingkilledmanytimes.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保龄球(bowling)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为“九”;高尔夫球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方均为九个孔;古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也倍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其象征意义均有“神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e.g.Wethoughtourcatwouldbekilledwhenhefellfromtheroofofthe house.Hewasnot,heuseduponeofhisninelives.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e.g.nineoutoften——十之八九ninedays'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narrowescapefromdeath;survivalaftermanyhazards”;又如,“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thingsconsidered,whathesaysisright.”其译文均舍弃了数字,转译其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文有三个:“strainoneselftothelimit;
useeveryounceofone'sstrength;makeherculean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use everyounceofone'sstrength”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儒林外史》),其译文为”Kuangfeltthathe wasgazingatagoddessandhisspirithadflowntoheaven.“这种译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数字用于模糊意义时,一般都失去了其数量意义而具有形象意义。翻译时,必须越出其理性意义而捕捉其与其它的词结合后所产生的形象意义。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此句诗中的”九天“的形象意义为”极高的天空“,因此,可翻译成”Downitcascades asheerthreethousandfeet—AsiftheSilverRiver[i.e.theMilky.Way]werefallingfromheaven!"
第四篇:东西方法律文化
从陪审制度看东西方法律文化
11291046杨磊
法律英语课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傲骨贤妻》,剧中更多的描述了美国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辩护律师的全方面辩护。当然,律师以及检察官在法庭上的精彩表现让我钦佩,不过在观看过程中,我也更多的注意到了法庭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那就是陪审团。而在我国也有着人民陪审员制度,所以就该制度谈谈我的看法。
美国所实行的陪审团制度,是由随机挑选的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根据法庭出示的证据对被告是否有罪这一事实做出裁决。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刑事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陪审团制度在两个国家的实行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行的是参审制,这意味着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过程中,陪审员是和审判员一同做出决定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越来越流于形式,在很多地方处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即使有少量人民陪审的案件,但是他们普遍陪而不审,合而不议,这是我国存在的现状。
但是相反,在美国,陪审团可以说是检察人员以及辩护律师,甚至是法官都不得不重视的存在。可以这么说,要理解法官固然重要,但是陪审团的态度,甚至一言一行,他们注视被告或是原告的任何面部表情都是律师捕捉的对象,他们必须根据陪审团的态度随时准备改变“作战策略”,这就是陪审团举足轻重的作用。12个人,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罪。
当然,不可避免的,即使很重要,但是依然有些问题。在剧中,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陪审团并不完全是注重证据,他们很注重自己的第一感觉;另外,美国辩诉交易的盛行使得陪审员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
我们不能评论哪个国家的制度要更好一点,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之处。陪审制度利大于弊,但是陪审制度需要更好的完善。
第五篇:东西方管理与文化本质
东西方管理本质
西方: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于独立人格的人文主义。西方管理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体现着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它是以追求利润和提高自身效率为目标,以追求自我价值为动力的。在西方管理文化的背景下,各国为适应各个时代社会生产的需要,形成了门类众多的流派,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众多流派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科学管理理论流派。19世纪,以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W·泰勒为主,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到管理实践中,将人与机器相结合,要求达到人—机的最佳匹配,使人成为机器流水线的一部分。泰勒的管理只是物本管理并非人本管理。泰勒把如何工作的决策权留给了企业所有者,该时段的管理本质就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工作,即强调控制。
古典组织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他从管理的职能角度来定义管理,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个理论后来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
行为科学理论流派。20世纪30年代的管理学者发现只注重劳动效率远远不够,因为健全的人际关系更能提高生产率,这就把人提升到“社会人”的地位。但这时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所确认的管理本质仍不是激励,只是把激励当作管理的一种手段,管理的本质还是物本管理,其中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就是典型代表。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现代管理理论流派被分成很多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以及经理角色学派等。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詹姆斯·穆尼、哈罗德·孔茨以及威廉·纽曼。法约尔从职能的角度定义管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詹姆斯·穆尼的观点是管理本质是激励;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本质是协调;威廉·纽曼认为管理是使一个人群团体努力朝某个目标前进所作的指引、领导和控制;此时人已被当成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两个以上有意识的能协调活动与效力的系统组成并能使里面的个体在相互作用下做到独立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巴纳德的管理本质是“决策和协调”。
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约翰逊、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米勒和梅萨罗维奇。系统管理学派把组织当作一个系统,把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管理本质是用系统的观点来有效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运转。
彼德·德鲁克,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其在1954年的《管理实践》中就提出“目标管理”范畴。目标管理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通过目标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用目标的完成程度评价组织成员的工作业绩和贡献程度。德鲁克的管理本质是把所做的事情当成一个目标来进行,并对完成目标的成员给予激励来更好地促进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东方:东方管理文化是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孕育而成的,是以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诸子百家的观点虽各异,但都离不了安邦治国。东方管理文化是以人为核心,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它首先要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间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并且这种协同不但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东方管理文化主要流派的特征是:
道家的管理本质是一种遵守自然之道,运用自然之道来达到管理目的行为。
儒家是以天道观为基础,管理本质是一种以道德为引导,借助相应礼节来加以规范的行为。
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交利是他们的管理思想。墨家认为管理本质是博爱,是为人谋利的行为。
孙武认为管理本质就是通过计策、决策等实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取得上下齐心、国家太平,并保证在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从吴起、商鞅到韩非子的法家认为法治是政治管理思想的核心,他们反对依赖空洞和不切实际的绝对忠信概念,以及那些只具有主观性的道德规范。他们认为管理本质是以“法”治民,同时强调“法”的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从而要求管理者也要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做到“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可以说东西方管理文化不同,对管理的本质和认识也就不同。但是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中,现代管理本质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为主的核心思想,其中,“以人为本”强调“以民为贵”,“以德为先”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人为为人”高度强调人自身行为的激励与修养。
东西方管理差异
东方管理学者在认识管理本质的过程中,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主要强调整体性但忽视个性发展,强调民本但忽视独立人格等等。而西方管理者是在管理活动中强调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和条例管理,以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别在于西方管理文化突出个人主义、权力级差小;东方管理文化则体现权利级差大、风险回避,以及缺乏平等、民主,缺乏冒险精神等。
东方管理强调人的重要性,西方管理注重物的使用,希望获得高使用效率,这两者应该相互补充,尽量做到人物相宜,不片面强调人的重要性,将人、财、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管理。东方管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柔见长,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属于“软性管理”。西方管理则更加注重制度、规范管理,属于“硬性管理”。要实现东西方管理相融合,就要把这些有机结合,实现刚柔并济,其中主动引导、柔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同时,硬性的制度约束也必不可少。在当前全球化处于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更要注重东西方管理的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在宏观的管理系统中,在市场竞争机制的硬性约束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与管理模式的实践,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认识观念差距。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从单纯聘用人才的战术安排上,提升为“为获取竞争优势”而配置人才的战略策划上。它不再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而是参与甚至主导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同时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践,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对其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更多的采用员工自助和企业服务外包的形式,而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上。反观我国企业,尽管近年来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很多企业的人事处、干部处也翻牌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真正达到战略性高度的为数不多,人事部门的工作也仍以解决企业事务性问题和执行上级交办的事项为主,缺乏从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战略性思考。
管理导向差距。国外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已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作战略性业务来看待,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需求来界定自己的业务内容。通常,直线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献身精神的高质量员工;战略规划部门,则需要通晓信息技术和具有采集、分析信息资源能力的员工;而员工则希望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确定需要运用哪些技术、通过哪些途径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以员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际上受到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再造理论的影响,它不仅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从整体上成为管理的中心组织,也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真正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我国改革开放,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要真正建立起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的管理体系尚需时间。
战略管理差距。目前国外先进企业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来考虑的。从管理思路来看:非常重视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到员工离职等各个环节相互间的衔接与配套,每一次招聘都是在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员工整体士气的提高而进行的。而我国目前过分看重学历、轻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加之,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方面大量引进,一方面内部人才大量流失的的现象,这是缺乏系统性管理的表现。从管理手段看,国外已有丰富的薪资体系,有诸如股票期权、利润共享等激励手段和以工作内容为特性的弹性工时制等更加个性化的精神激励手段。而我国目前这方面则很薄弱,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强权和人治的特点,缺乏真正有效的人本管理手段。从管理领域看,国外目前很注重员工的精神需要,不仅关注工作时间内员工的需求,也更加关注员工事业、生活、家庭的平衡。我国在传统文化上虽然很注重“以人为本”,但在实践上缺乏人文关怀。
成长性管理差距。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其功能与地位的提升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决定意义的内容。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同时胜任职能性角色和战略性角色,既能管理又能协调。因此,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熟悉企业的业务;二是能够掌握和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三是在企业中具有良好的个人信誉;四是懂得如何推动和领导企业的变革与重组。而这种能力和地位的获得是依靠不断的反省和不断的学习而取得的。我国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引入时间短,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也刚刚起步,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战略意识与综合服务能力方面相去甚远,这是造成目前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没有获得应有的管理地位和权威,成长性不足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中西方思维差异,既不能消灭它,也难以统一它,因为世界需要五彩斑斓的文化,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并消除差异摩擦点,然后在差异彼岸构筑起一座沟通的友谊之桥。
冲突的导火线:思维差异
当大规模的战火渐渐退却之后,另一种现象却不时诱发东西方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导致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总不能持续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们从深层次上寻找矛盾的起源时,惊奇地发现,东西方人冲突的导火线却往往在思维差异上!
西方人:直截了当表明是非观念
中国人:模糊态度作为应变之策
如果问一个西方人:“你中午吃什么?”得到的回答很肯定:“一份炸牛排,一份番茄汤!”态度十分鲜明。
如果问一个中国人:“你中午吃什么?”得到的回答可能就是:“随便!”“是随便吃饭?还是随便吃面?”“都可以。”态度模糊不清。
如果再问一个西方人:“今晚能参加我的生日宴会吗?”“不去!”“为什么?”“不愿意!”
如果以同样的话题问一个中国人:“去吗?”“不一定。”“是不一定去?还是不一定不去?”“很难说。”
西方人自幼就培养起是非明了的观点,有看法一针见血,不含糊其词。尤其是下级对上司、平民对政府官员,似乎从没有畏惧感,是就是,非就非,即便总统有了问题,老百姓也可穷追到底,直到弄得水落石出为止;即使是亲朋好友之间,对错误也不会留面子。“法”大于“情”,这是他们的一惯主张。
中国人则常常以不变应万变,除非到了必须表态“是”与“不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很难立马下决定。当然大千世界,是是非非很难一时断定,对中有错,错中有对,马上判定谁对谁错似乎有失偏颇,不如以观后效再下定论,这似乎为中国人的态度模糊找到了根据,于是乎这种习惯就盛行并繁衍了下来。
即使表态是A错或是B错,中国人也喜欢“各打50板子”:A对但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B错但也有做得称道的地方。让双方感到虽做得对却有内疚,虽做得错也有欣慰,于是皆大欢喜,握手言欢。
通常情况下,“情”大于“法”现象在中国比较普遍,凡事重在讲合理,合理即合情,合情就有存在市场,否则即使政府有明文规定,也会因出现不合理不合情情况而改弦更张。
对西方人的评价:由于目标明确、义无反顾,容易取得成功;但因为原则刚性,缺乏灵活性,如遇事态变化就难以超脱而蒙受重大损失。
对中国人的评价:由于目标不明确、左右摇摆,取得成功的成本较高;但因为以“不变应万变”,灵活机动,兼容性好,不怕事态变化,常常容易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获得成功。
西方人:优胜劣汰视为理所当然
中国人:扶贫济弱当作社会提倡
竞争是社会前进动力,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这是西方人的一惯立场,没有人认为它不合情理,更没有人责怪它不近人情,即使是失败被淘汰者也不会怨天尤人。而优胜者更会心安理得,他们即便把不想喝的牛奶倒进大海,也不愿赐给贫穷者,因为同情弱者他们会感到不快。
其实,惨烈的竞争规则往往是由强者制定并有利于强者的,而弱者即便面对近乎有些不合理的规则,但一旦确定也会敢于一试,尽管最后会碰得头破血流也心甘情愿。
例如:当年美国与日本因贸易逆差严重影响美国经济时,美国就动用威胁手段强迫日本提高利率,日本迫于高压只好忍痛屈服,最后大大地损伤了日本经济元气。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尤其是中美贸易的全面提速,使美国感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威力,于是又故伎重演,威逼中国提高汇率。中国审时度势,实行了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富有弹性的这一作法顶住了美国威逼。
中国人尽管明白竞争的历史作用,但同情弱者似乎成为普遍人的基本心理。
杀富济贫自远古以来就陈出不穷,同情与帮助弱者在中国人眼中似乎已成为风气,普遍人对弱肉强食的那种动物天性常常会嗤之以鼻。例如:那些常常不按城管要求到处摆摊叫卖的小商,人们对此既感到心烦,但一旦被城管人员揪住要处以罚款时,又会以同情的心站出来替小商说情,因为罚款对于小商贩来说实在有些残忍。
能者多干,弱者少干,这在相当多的团体里表现得十分突出,这种现象名曰为:“好脚好手的多干点又有啥?力气使了力气在嘛!”能者为弱者多服务是天经地义,做了是理所应该,不做反遭世人斥责。
对西方人的评价: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但因为强者为王、弱者受凌,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对中国人的评价:提倡社会公平,有利于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像中国这样不发达国家的和谐发展;但由于同情弱者,讲究社会共同富裕,阻碍了强势群体的普遍成长,也从一定角度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
西方人:有力制衡防止单方膨胀
中国人:温和调节实现此消彼长
西方人善用制衡手段来抵消矛盾,突出表现在多党执政上。西方国家的多党执政制,使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常常会因为控制对方而不会步调一致,你说东对方多半会说西,你要发展工业经济对方却要发展农业经济,你要改革税制降低税率对方却要提倡国家积累、增强国家实力。总之,一党朝东,另一党一定向西,这样就会相互钳制,实现势均力敌。
在西方企业里,制衡老板的措施是强化工会作用,企业老板要多赚钱工会就要让你提高成本。A事物诞生,总会有人跳出来设置与之相对应的B加以钳制,以避免单一势力过度膨胀,从而达到基本均衡的发展目的。
中国人却不提倡明显的对抗制衡,因为任何事物总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既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弱点,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制衡它呢,倒不如让它适度发展、适当调节,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矛盾化解。比如:某人或某事物有问题,如果谁站出来公开反对,可能就会激化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在于无声中给以适当暗示,让对方愉快接受,这样就会在少冲突之中实现平稳过渡。劝导朋友改过自新,一般也会在背地里和风细雨劝说,决不会当众夺鼻子指眼睛,那样的话,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使问题越搞越严重。
对西方人的评价:倡行公开性的相互钳制,有利于矛盾体的均衡发展;但由于对抗性抵消,所花成本太高,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对中国人的评价:提倡平稳过渡,利于当事者接受,可减少社会矛盾;但因为协调而不得不“兼顾”,甚至“让步”,自然会放慢整体发展速度。
西方人:个人权益视为至高无上
中国人:集体主义不容任何侵犯
个人行动不受干涉,个人权益不容侵犯,这是西方人至高无上的尊严,并且国家保护这种尊严、鼓励这种尊严。在西方公共场所里,谁要靠在别人椅子背后,马上会受到对方指责,并请他马上远离,不然就会报警。大家同车出游,原则上互不问去处,到了目的地就会分道扬镳,什么时候集合才会再汇在一起。个人行动或权益若受到损害,受害者会马上挺身而出、针锋相对,决不善罢甘休。因为在他们眼里,个人权益是上天恩赐的、是与生俱来的,损害个人权益不但损伤个人,还有损上天,故而决不容忍。在任何集体面前,首先考虑与照顾的必须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一旦受损,集体利益就会马上让步,甚至会重新考虑集体利益。
中国人却认为集体利益将压倒一切,任何事情都在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兼顾个人利益,“大河涨水小河满”,“锅里有了碗里才有”,这一通俗说法为不少人尤其是官场上的人普遍称道。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大家过好日子,宁愿自己过孬日子,“牺牲我一个,幸福10亿人!”由于个人主义色彩受到稀释,担责任与尽义务成为一付不可推卸的担子,每一个人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还提倡尽必要义务。不折不扣完成责任与义务被视作“天职”,稍有折扣就会被视作玩忽职守,而在享受权利时却常常不能堂堂正正,不然会引人眼红,有时即使权利被打了折扣通常情况下还不能张扬,否则就会被别人甚至领导看作“私心”太重,只顾个人不顾集体。当然如果由别人“见义勇为”提出,那种“妒忌”可能会大大减弱,也容易被大家接受。
对西方人的评价:尊重与保护个人利益,有利于人性的最大满足,容易激发人性的各种潜质;但因为个人利益至上,常常会损伤集体利益。
对中国人的评价: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有利于整体发展;但由于个人利益得不到足够重视与兼顾,容易伤害个人积极性,也不利于人性的全面发展。
西方人:英雄主义作为出头诱导
中国人:藏而少露视作人生之法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西方人对“尊师重教”另有说法,跟师学艺自不带说,但跟师的目的是要超过老师,只有勇于表现才能达到这种目的。西方人不乐意谦虚,“我行!”“我一定能行!”似乎成为口头禅,只要有机会就得表现,沉默不是他们的性格。西方人最崇尚英雄,因为只有成为英雄,自己的一切愿望才能实现,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效仿英雄、争当英雄,只想在人前惟恐落人后。
在西方企业里,凡干带挑战性的事情决不会无人接招,因为任何一次表现机会都是他们的心灵呼唤。即使在球场上打球,也会有人跳出来叙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夏练三伏、冬练数九”的历史。事实上,大凡好表现者获得成功的几率往往高于沉默者。
与西方人相反,中国人多半含而不露,因为中国人明白“枪打出头鸟”这一世俗道理,谁人一开始就好表现,到头来失去舞台的自然就会是他。“大智若愚”、“大象无形”,这是中国前辈的经验总结。
倘若要表现不是不可以,那只能是谨慎从事、厚积薄发,待到大家对你有所了解、基本接受后,你再老老实实大干一阵子,最后在没有人反感与排斥下,你的成功就可能变为现实。
中国人喜欢少说多干,因此也就容易接受“少说多干”的人,“默默无闻”者最后才能“一鸣惊人”。一开始就自命不凡、招摇过市,下场多半会惨状。
对西方人的评价:崇尚英雄主义,容易造就一大批英雄以及优秀者出世,促进全社会人的素质的普遍提升;但由于人人好表现,就增强了相互的竞争激烈性,甚至会出现为达到目的而不顾一切的现象。
对中国人的评价:谦逊谨慎、循序渐进,符合东方人“和平崛起”的温和秉性;但“藏而少露”容易埋没人才,不利于大量人才的迅速成长。(李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