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城市的发展与展望
数字城市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的和需要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数字城市的出现促进政务、经济、城市管理以及公众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满足了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信息需要,为城市化进程助推。
关键词:数字城市;物联网;虚拟现实;数字地球
数字城市是由数字地球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在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我们的星球》。在该文中,他提出“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 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 可以在其上添加许多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数据。”根据数字地球这个大的设想,人们由提出了数字城市这个衍生概念。数字城市实质上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一个时期的体现。数字城市可以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 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 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 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数字地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因为随着现代化的脚步,特别是信息革命,无论我国还是全球,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地完善和深化,经济蓬勃发展,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数字设备快速发展和普及。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和所占面积的大幅增长,城市所蕴含的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也随之呈现爆炸。在当下信息化的新时代,个人和集体对信息利用要求越加急切,同时信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中也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而数字城市的主体思想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依托信息高速公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
在当下,数字地球的主要组成建立多比例尺、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城市,再进一步细化,还可以分为数字城市、数字区域、数字国家、数字高校、数字企业、数字小区等的建设。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需要信息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再细可分为空间数据获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传输技术、可视化与互操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人们就可以形成一个多层面、全方位,大信息的虚拟城市,将城市的自然信息和社会属性都添加到其中的一个数据点上,一旦有信息需要,就可以立刻获取。
1.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提
数字地球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储存和处理。
(1)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获取,主要是依托卫星的地球的图像采集。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美、俄、法、中、印度、德、意等国的人造卫星总数已经超过6000颗,其中遥感卫星超过900颗,全球大型地面遥感卫星接收站超过200个。在2012年10月,第16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也即将在2013年正式提供服务。世界各国也能获取高分辨率的全景摄影图像,建立了多个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能够接收和处理LandsatTM.SPOT和RADARSAT等卫星图像数据;建立了许多气象卫星接收台站,接收和处理NOAA及静止气象卫星图像数据;建立了中、低空高效机载对地观测组合平台和大量的地面观测台站。同时,测绘业已经从传统的地面大地测量转移到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俄罗斯卫星增强系统,以及正在发展中的欧洲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日本的多功能卫星增强系统)的卫星大地测量,从航空摄影测量转向基于遥感的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从单一的地图制图转向电子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此外,高科技的信息商业公司也积极加入。如谷歌公司,开展了街景服务。该服务是由专用街景车进行拍摄,然后把360度实景拍摄照片放在谷歌地图里供用户使用。2007年5月30日,谷歌正式推出街景功能,能够浏览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城市街景。现在,该范围已经扩展到了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9个国家的135个城市。诺基亚,苹果等公司也正在着力于地图的绘制,并且也能提供相关的服务。
(2)信息的储存
信息的储存,主要依托分布式的数据储存。跨国家的区域空间数据基础设施(RSDI)和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GSDI)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欧洲、亚太等地区相继建立了地区性组织,切实推动这项计划的开展,例如,欧共体的EUROGI,亚太地区的PCGIAP,使国家、区域和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能够在区域合作和全球一体化的框架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构建多尺度数字城市提供统一的空间框架和基础。
(3)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处理,主要依托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指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等技术结合起来,由计算机自动地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或模式,以解决数据量大而知识贫乏这一困扰专家系统的知识
瓶颈问题的非平凡过程。GIS是一个对地球表面及空间物体描述,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库中丰富的数据和信息本身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双重产物,专家系统中所需要的许多知识就可能隐藏在GIS数据库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从GIS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中得出有关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内在规律,可以为城市发展中的决策提供可行性参考。
例如,国际著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其中就汇集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注册用户。该公司拥有着注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并且随着用户的不断互动和更新信息,用户的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都将会呈现在互联网上。目前,Facebook每日处理的数据量已经多达500TB,而且每30分钟都要扫描105TB数据,并且还能实现了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从而获取用户信息,用于广告的精确投递。
2.数字地球的功能
(1)政务领域的信息化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 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包括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公务员培训和法规法律建设五个方面。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促进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更多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使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体制和机制上来, 放在营造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上来, 放在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上来, 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政务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经济领域的信息化
一是商业信息化。商业领域的信息化是因特网爆炸式发展的直接产物, 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在Internet 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应用方式, 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商业领域的信息化要求建立商业、外贸信息资源体系和相应的数据库系统, 和全市各大、中型商场联网, 向社会提供各种商品的信息, 并汇集外经贸和国际外贸动向等数据, 以及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公约、协定等, 逐步向基于因特网的现代电子商务系统过度。
二是产业信息化。数字城市可以加强城市经济发展后劲,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数字城市包含巨大的产业空间。毫无疑问, 数字城市建设将促进和形成大批新兴产业, 特别是信息
业,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再次创业的空间, 必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是企业信息化。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数字城市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与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 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3)城市管理的信息化
数字城市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水平, 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经营环境。数字城市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数字城市是城市空间信息的开发、使用和共享的需要, 对城市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城市应急反应、社区建设等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市长决策提供支持。
(4)公众服务的信息化
数字城市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解决城市病的有效良方, 同时, 它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行政管理水平, 强化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以社会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应用, 重点推进教育、旅游、社区、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 增强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水准。全面建设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逐步扩展到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领域, 成为一体化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 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一卡通。推进社区信息化以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问题为出发点, 使社区信息服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3.数字城市的展望——物联网
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数字城市也提出了人性化和互联要求。在移动技术的平台,2008年11月,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目前,智慧城市的代表是物联网的建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正式提出是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我国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物联网下的定义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
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相连的智能互联网。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可以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
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由此可以实现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能环保、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慧政府、智能消防等。物联网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互联网把地球“变小”,物联网使地球“变平”。
参考文献:
[1].孙小帆.解读“数字城市”.现代商贸工业.2008(5)
[2].王映辉,周明全等.“数字城市”关键技术及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
[3].崔丽丽,黄涛.“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测绘软科学研究.2001(4)
[4].杜灵通, 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地理空间信息.2007(1)
[5].臧海凤.DM(数据挖掘)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6].陈立,李春香,李志勇.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与要素构成.硅谷.2012(9)
[7].董立人.物联网发展与公共管理的善治.行政与法.2011(1)
第二篇: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听后感
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进步,我院今天下午邀请了罗致刚先生为我们讲解《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讲座,从中受益匪浅,也获得了许多启发。
罗致刚先生妙语生辉,用许多有趣鲜明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列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几个过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化→集中化→全球化。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让我联想到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国也再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似乎有点扭曲,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现在的政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有悖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中国的大城市集中了全国的优势资源,吸引了大批人员涌进。应该加之以正确引导,扩展规模,从而形成城市集中化现象。而不是现在的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村村点火的局面。这样浪费了许多资源,没有做到资源整合,聚集起来发挥最大作用。
从讲座中也了解到,中国现在正在开始走城市集中化,形成京津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以及珠三角城市带。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建制也阻碍了中国城市集中化的发展。但我仍相信中国正在好的方面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谷孟杰2011 11 03
第三篇:数字测图发展现状与展望
数字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数字化仪等为数据采集工模型、地籍处理、工程计算、图幅管理
数字化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数字测图发展现状与展望具,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数字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广泛的应用各个地方它包括野外采集、绘制编辑、高程接,形成新的地图。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它易于修改,可极大的缩短成图时间;可以很方便地与卫星影象、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
数字化地图可以非常方便的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也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制输出。它易于修改可极大的缩短成图时间,也可以很方便的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生成新的图种。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如地图上等高线表示、地貌形态但非专业人员很难看懂,利用数字地图的等高线和高程点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将地表起伏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直观立体的表示地貌形态,这是普通地形图不可达到的表现效果
数字化测图通常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图形输出根据采集不同可分为野外数据采集、航测数字测图、摄影测量技术
野外数据采集市场上出现的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广泛应用,其形式主要是在输出数据格式上迅速向Microstation数据格式靠拢,这就是现在的数字测图模式。以Microstation为例,城市规划部门最终需要DGN文件格式数据文件两份,面向更多需要野外数据采集的用户。数据测图系统需要面对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全部地形要素按照数据库标准制作的数据文件),另一方面是用以绘制标准地形图的数据文件,用于绘图。但不同城市规划部门所要求的DGN文件格式数据是不一样的,因此,软件公司对这就使测量单位有重要的影响。在电子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全站仪有了较大的转变,主要是向智能型发展,自身带有强大的记录存储器,可记录测站所有信息, 可与Microsta2tion、AutoCAD及其它成图软件连接,还可外挂掌上型记录器,方便转换成多种数据格式。
用于地形图测量目前我国用于地开图测量的数字化测图还属于发展阶段,这种测量方法大体可分为2种。第一其采用极坐标测量法,可利用软件中的方向交会,在实测得多数碎部点的坐标后,测量距离交会、十字尺测量法或量算定点等。在取得其余各点的坐标的情况下,再用软件中的拷贝、偏移、延伸等功能,最后成图。第二是电子平板数字测图,这种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测图,代替原先的测图平板的一种常见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它们的优、缺点,优点是一方面,实时成图,充分发挥了原来的平板测图优势。另一方面是在接生成地形图,真正达到了内外业一体化。而且有多种测量方法,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简单易学,独创的一步测量法,可以一边测图根,最后取得平均差,提高测量的精度。缺点也有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的测量工作都是在野外完成。另外,所用的便携机在外业,容易受到天气制约,影响了作业速度,而且雨天作业时便携机容易受潮损坏。
碎部测量应用在数字测图中,利用极坐标法是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在实测得多数碎部点的坐标后,在非电子平板数字测图中,绘制草图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特别是在建筑物多绘画时就量多加困难,加上专人画草图,是人力资源一种严重的浪费。在测量的运作中,很多单位所采用的方法为外业草图与室内交互编缉,以达到完成测图工作的目的。但这样一来,势必会降低外业的工作效率, 操作也比较繁琐。有时还用到一种计算机软件,如Mi2crostation下开发嵌接模块,转换入库数据格式。一般地形测绘小组,基本上由2人组成,通过工合作完成碎部测量工作。
在今后的数字化测图中测量数据可以反复多次利用,精度与比例尺无关,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对普通地面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缩短成图时间,方便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出新的数据等特性,所以可以考虑淡化比例尺的概念,用图单位只要根据实际的用途需要,提出具体的测绘内容即可不必在涉及比例尺的大小,而测绘单位也不再根据测量规范按比例尺所限定的测绘内容,花费人力、物力测绘数量众多,存在周期短。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有没有什么意义的地形地物。对于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经费很有实际意义。由于数字测图顺应了现代测绘技术的新潮流,与传统白纸测图相比全数字地形测图不只在方法上有所改进在技术上也有本质的飞跃。随着数字化测图的迅速发展,未来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将由编码方法向无码方法转变提高成图质量,也从对作业人员的理论上平上,数字化地形图正计算机上应同时也因不同比例尺数字图的差别仅仅区别于细致程度不同而与精度不关。所以在未来的数字化测图中应考虑淡化传统的比例尺概念代之以更具体的地形、地物的表达要求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已逐步成熟了,新技术普遍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仪器的不断更新,各种软件的出现定会把数字化测图技术推向新的高潮。
第四篇:中国数字机顶盒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数字机顶盒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数字机顶盒概述 1.1机顶盒由来
机顶盒STB(Set-Top-Box)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在欧美作为保护版权和收取收视费的重要手段,有线电视台在每台用户电视机之前加一个密钥盒,只有交了费的用户才能正常收看电视,这就是最初的机顶盒。
1998年11月,美国和欧洲HDTV试播后,又一次掀起了机顶盒的高潮,这次机顶盒的主要作用是用普通模拟电视机收看数字高清电视,同时具备网络和有条件接收功能。
1.2机顶盒分类
按功能特点分为三类:普及型、增强型与交互式。按传输介质不同又可分为有线、地面、卫星和IP机顶盒。
1.3机顶盒在数字电视产业链的位置
机顶盒是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的必备设备,短时间内不会被马上替代,因此机顶盒在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数字机顶盒市场状况 2.1竞争厂商 据调查,我国市场上的数字机顶盒厂商绝大部分为本土企业,少部分为国外及香港和台湾地区投资的企业。
我国本土数字机顶盒生产区域分布于东南沿海、西南、北京等地。东南沿海
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生产区,这里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研发实力较强、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如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特别是深圳就集中了近50家的数字机顶盒生产商;西部的四川、重庆地区也聚集了不少数字机顶盒生产企业,如长虹、通达、九州等,北京由于强大的研发实力,也集中了一大批数字机顶盒的生产企业。此外,山东、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也都有数字机顶盒的生产企业,其中山东省的数字机顶盒生产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主要是传统的家电企业,如海尔、海信等,实力很强。
我国的数字机顶盒生产厂商不仅为国内制造产品,还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出口的数字机顶盒大多都是基本的、低成本、低技术的产品,类型主要是地面和卫星数字机顶盒。成本领先使我国数字机顶盒生产厂商在世界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数字机顶盒的主要供货基地之一。有些厂家通过技术改进和市场竞争已经挤进全球数字机顶盒的高端市场,面向欧洲和美国出口。
随着国内外对数字机顶盒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投资或转型于数字机顶盒市场。2.2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1)政策/法规驱动
在机顶盒市场发展的启动初期,政策/法规是最主要的市场驱动力量。有利的政策/法规对机顶盒市场的发展速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用户需求驱动
在机顶盒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用户需求对机顶盒市场的拉动并不明显。用户需求是一个市场行为,即使在政府强制实行“整体转换”之后,用户还存在需要对数字电视认知和习惯的一个过程。在机顶盒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将成为机顶盒发展的强大拉动力。用户需求是个性化、多样性的,机顶盒也将因之会具有更多的功能和形态,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3)技术驱动
技术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新市场都是由新技术带来的。市场发展要求技术开发人员采用最适用的技术,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大众的需求也会在技术发展方向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生产厂商将更加注重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机顶盒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末及第三阶段,以不拒绝新技术和允许市场竞争为前提的条件下,技术变革对机顶盒市场发展的拉动力量和引领作用将凸显。
技术驱动将对机顶盒市场细分的层次和速度都起到促进作用。2.3数字机顶盒市场特点
(1)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产品线千差万别
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由于地方区域网络的不同,各网络运营商在选用设备时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设备,造成市场上分散的CA系统,不同的SMS、数据广播系统、浏览器、中间件等搭建的千差万别,也造成了机顶盒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造成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线过于复杂。
(2)中国数字机顶盒市场利润下滑、成本加大
在中国数字机顶盒市场,由于各地区网络运营商技术设备的千差万别,以及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对于机顶盒界面、功能、遥控器等不同的需求,机顶盒厂商必须针对不同的网络运营商进行适当调整,开发符合运营商不同需求的机顶盒产品,导致了中国数字机顶盒市场厂商成本不断加大,而又由于国内目前已经有近百家企业投入到机顶盒市场,造成竞争比较激烈,产品利润不断下滑。
(3)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以基本型机顶盒为主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有线数字电视作为推进主体,在有线网络运营商整体转换中主要采用免费赠送终端接收设备的方式来加快数字化程度,并且出于成本考虑,大多运营商选择基本型机顶盒,地面、卫星以及IP数字机顶盒也由于产业尚未成熟,基本型机顶盒仍然作为市场主推产品。3 机顶盒核心技术结构
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构成上看,数字电视机顶盒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提供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硬件平台,实现音视频的解码。数字电视节目内容的重现、操作界面的实现、数据广播业务的实现,以及机顶盒和Internet的互联都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
3.1数字机顶盒硬件系统
从结构上看,机顶盒硬件系统一般由芯片、内存、调谐解调器、各种智能接口、外部存储控制器、高频头以及视音频输出、电源、机壳等几大部分构成。
(1)芯片
芯片是机顶盒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部件,主要进行后端信源解码处理,通常集成有MPEG-2解码器和一个CPU。根据芯片集成度及实现的功能不同,机顶盒芯片供应商推出了面向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的信源解码器。
(2)调谐解调器
调谐解调器的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且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流,信号流包括视频、音频和一些数据。当转换成为流之后,再经过前向纠错,再传送到解复用器;调制器用来发送回传信号。调谐解调器的不同成为不同类型数字机顶盒的标准。
(3)内存
机顶盒需要内存来存储指令和数据,可以分为RAM和Flash内存。
机顶盒中的RAM主要是用来存储应用数据。Flash用来存贮机顶盒的系统软件、驱动软件、应用程序以及一些配置信息,在系统断电时内容还可保留,同时Flash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对其上所载的软件进行更新,达到机顶盒软件升级的目的。
(4)外部存储设备 外部存储设备一般指外接U盘、SD卡、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大容量的移动存储设备可以用于存储节目以满足个性化需求,记录、重放所喜爱的内容的要求,实现PVR录制和Timeshift(时移播放)功能。各种智能接口
智能接口是多数机顶盒不可缺少的部件,该部分提供了丰富的外部接口。随着机顶盒设备硬件设计的不断发展,可用的物理接口也在增加。可以将机顶盒的物理接口分成如下的类:调制解调器接口(PSTN、ADSL、CM)、高速多媒体接口(USB、Card reader)、RS232、智能卡读卡器、通用CI接口、遥控器、无线键盘、TV和VCR接口、Ethernet/Wifi 网络接口。3.2数字机顶盒软件系统
机顶盒作为一个客户端系统,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硬件平台外还需要配备不同的软件系统才能使其完成各种任务。机顶盒中的软件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层:应用层、中间层和驱动层,每一层都包含了诸多的程序或接口。数字机顶盒发展历程
在中国,机顶盒的发展已经历12年的历史。
从1999年开始至2002年底,机顶盒就已经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然而,基本上每个城市达到两万大众就难以再增长,机顶盒的推广遭遇“两万户瓶颈”。为突破 “两万户瓶颈”的尴尬局面,有些城市选择了与其他产品的捆绑方式销售机顶盒,此种销售方式也并没有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从2003年起,国家广电总局选择了49个城市作为数字电视的试点城市。一些城市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思路逐渐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们的认可,当地的有线网络运营商免费向有线电视用户免费赠送机顶盒,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机顶盒派发至每个家庭,快速完成数字化的基础转换工作。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为27.6万。但同时应看到,这27万多数字电视用户中,尚有一些属于试用型用户,如北京目前仍采取用户缴纳押金试用的方式,其近1万个机顶盒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数字电视用户。此外,苏州的两万多个机顶盒中有一部分并没有继续付费。
2004年全国生产了超过两千万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前十名的数字机顶盒生产厂商拥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PBI和同洲公司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两家数字机顶盒生产厂家,他们均生产全类型的数字机顶盒产品,PBI的产品基本以外销为主。由于数字机顶盒的市场总量主要由卫星数字机顶盒构成,有线数字机顶盒本身在总量中的占比就比较小,所以那些只生产有线数字机顶盒的厂商在总量中的份额就非常小,如天柏公司。
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产量已经达到了5408.3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40.7%。中国机顶盒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受卫星数字电视机顶盒出口带动,同时,随着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战略的深入实施,2006年国内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需求量也上升较快,2005年产量仅为341.0万台,而2006年则达到了801.6万台,另外,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产量也由2005年的230万台上升至2006年的494.3万台。2006年我国机顶盒家庭保有量突破1000 万台,市场增量达到800万台以上,同比增长50%。按机顶盒的三大传输方式(有线、地面、卫星)来分,2006年中国机顶盒市场仍旧以有线数字机顶盒为主,销量达700万台,占整个机顶盒市场的90%以上,IP机顶盒大约有100万台,而地面机顶盒市场拥有量还不到10万台,卫星机顶盒基本用于出口。在有线数字机顶盒中,基本型机顶盒销量达630万台,占有线机顶盒市场的90%。而双向机顶盒销量达30万台,高清机顶盒销量仅3000 台,它们与其他类型的机顶盒一起瓜分剩下的10%市场份额。2007年底,中国数字机顶盒的出货量达到6500万台,相对增长41.3%,我国有线机顶盒市场家庭保有量突破2500万台。在2007年国内机顶盒市场上,有线数字机顶盒整体平移市场仍是主体,地面数字机顶盒已开始起步,直播卫星机顶盒市场空间与129号令的开放程度有高度的相关性。2007年国内机顶盒市场较明显的变化是,虽然平移基本型机顶盒仍旧占据80%的市场份额,但正在整转的130个城市中,有超过一半的城市都已经开始进行双向网的改造,因此,双向机顶盒在1-9月份同比增长了近一倍,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明年更加凸显。另外,在市场竞争方面,机顶盒厂商的市场集中度正迅速升高,机顶盒利润在进一步下降,大量的垫资和分期付款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机顶盒品牌的市场竞争已上升为整体实力的竞争。
2008年我国数字电视进入了蓬勃发展期,除有线数字电视仍旧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外,地面数字电视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此外,直播卫星的升空也为2009年卫星数字电视的发展提前预热。到2008年年底,中国数字机顶盒的出货量达到7200万台,同比2007年增长12.50%,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可以说中国已成为全球机顶盒市场的制造中心。2008年,虽然受到雪灾、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中国机顶盒市场依然处于景气周期。2008年前三个季度国内有线机顶盒市场新增1338.6万台,相比去年增长200万台,有线双向机顶盒增长速度加快,部分城市已经取代了单向成为平移主力,截止到今年9月,双向机顶盒销量达716.74万台,同比增长一倍有余.高清机顶盒相比去年也逐步增多,2008年国内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0万台以上。另外,在市场竞争方面,中国机顶盒品牌依旧以长虹、创维、天柏、同洲、九州、银河为主打,机顶盒竞争已经从单一产品价格与功能竞争逐步向整体实力的竞争模式转变。2009年中国制造的机顶盒总出货量继续增长,总出货量超过1亿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顶盒生产制造中心的地位更为稳固。2010年有线机顶盒的新增量预计在2500万台左右,将保持平稳的增长速度。外销机顶盒主要以卫星机顶盒和地面机顶盒为主,主要销往美国、印度、英国、阿联酋、德国、埃及、罗马尼亚等国家。地面机顶盒的出口量仅次于卫星机顶盒,美国和欧洲是地面机顶盒的最主要市场。支持DVB-T(地面无线)标准的机顶盒主要销往欧洲、中东及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而支持ATSC(美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机顶盒主要是销往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在卫星机顶盒供应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009年内销机顶盒的出货量预计将首次接近总量的50%。内销机顶盒主要是有线机顶盒和卫星机顶盒。2009年前三个季度,有线机顶盒的国内总出货量达到1710.7万台,比2008年同期增加372.1万台,有线机顶盒主要流向为江苏省、陕西省、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哈尔滨市、北京市、武汉市等省市。2010年中国制造的机顶盒总出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前三季度,有线机顶盒的国内总出货量达到2143.8万台,相比2009年同期增加433.1万台。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8600万,有线数字机顶盒市场规模为8856万台,增量市场规模达到2056万台。预计在未来10年或是更长的时间里,机顶盒将在中国数字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业内权威研究公司格兰研究统计:截至2011年4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9516.8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50.81%。5 数字机顶盒的发展趋势 5.1硬件平台发展趋势
从机顶盒发展趋势看,Tuner和解调芯片合二为一,物理上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或者采用芯片实现Tuner 的功能。
由于CPU与TS流解复用器,MPEG-2 A/V解码器,视频编码器集成,形成STB 的核心芯片,它的发展速度将决定机顶盒未来的方向。必然的趋势是CPU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存储器容量越来越大,MPEG解码器将同时支持多路节目的解码;并支援更多解码格式,如可以解码更高压缩率的H.264。同时用户可以直接看到的图形显示界面将从简单的OSD,发展到强大的2D、3D图形引擎。
由于数字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和改进,以及internet网络技术的成熟,可以实现各种交互式应用。通过网络通道和机顶盒,观众坐在家中就能享受到视频点播(VOD)、网上冲浪、远程购物、交互游戏等增值业务。这种交互性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看电视的方式。因此,双向传输方案将成为机顶盒发展的主流。
外部接口将更加丰富,通过USB口可以实现和数码相机的连接,通过IDE接口可以挂接硬盘实现节目存储等等。
机顶盒是网络的终端产品,现实中存在着通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虽说三网合一是必然趋势,而且三网在骨干网的传输技术上已经融合。最终将数字机顶盒发展成为家庭网关,将机顶盒与PC、打印机、DVD机等数字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双向模块与Internet相连,真正地成为信息家电。5.2软件平台发展趋势 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的不断深入,开放式业务系统的广泛使用,运营商的利润增长点将从以前靠收视费和广告费转向靠多种应用去支撑。因此,机顶盒将支持越来越多的应用,如电子节目指南、PPV节目、IPPV节目、准视频点播、数据广播、Internet接入、电子邮件、视频点播以及IP电话和可视电话等。而上述应用的发展,必须依靠机顶盒的软件平台,也就是中间件。因此,机顶盒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中间件技术的发展方向。5.3机顶盒种类发展趋势
(1)数字电视一体机
随着数字电视机技术的发展,带数字解码功能的新型电视机已经面世。这种将最基本的机顶盒和电视机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一体化电视机,将对机顶盒的制造业和数字电视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家电巨头们庞大的生产能力和新的技术产品,大多数机顶盒生产商将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
对运营商而言,一体机的出现也使运营发生了改变。过去运营商不仅要为节目传输操心,也要为用户的机顶盒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特别是在整体平移的过程中,由于发送机顶盒而背负了庞大的债务,而这一切都可能因为一体机的出现而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未来的2~3年内,按照国家产业的规划,国内生产的35%以上的电视机将带有机顶盒功能,这意味着每年将有1500台以上的一体机投放市场,以后这个数字还将会不断攀升。
(2)机卡分离
机卡分离和一体机几乎是天生的一对。电视机的大规模制造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也降低生产的成本,而大规模制造的基础就是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一致性,这不仅表现在硬件上也表现在软件上。由于软件的差异性使得制造商无法像生产电视机一样大规模地生产机顶盒。所以实现规模制造,CA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机卡分离技术的含义在于让数字电视的接收设备(机)和CA智能卡及其软件(卡)无关,两者通过一个接口产品(大卡或CAM卡)来连接,电视机和STB预留这个通用的接口。在插入CA智能卡之前,所有的电视机和STB的软硬件都是相同的,而智能卡首先要插到一个与之适应的CAM卡中才能插到电视机或机顶盒上,解出相应的节目。虽然从表面上看由于使用了CAM卡增加了用户的接入成本,但由于脱离了CA的束缚给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带来了使用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最终也带来了用户接入成本的降低。诸多的优点使机卡分离成为一种产业发展的趋势,美国已经把机卡分离作为数字电视机的标准,并为此定义了强制性的时间表。对中国这样一个电视机生产大国而言,机卡分离也将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标准。随着产品的批量投放市场,数字电视机的普及将有助于带动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
(3)双向机顶盒
互动正逐渐成为机顶盒的主打发展方向,在双向机顶盒与单向机顶盒价格差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双向机顶盒代替单向机顶盒进行整转的趋势已经被大多数有线运营商所认同,并成为可能。
(4)双解码或多解码机顶盒
对国内的运营商而言,特别是在整体平移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用户两台以上的电视机收看数字电视节目是一个令开发人员十分头疼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强制性的行政行为达到一机一卡,提高收视费,但无法让用户理解这种运营模式,也使数字电视的推广面临很大的阻力。双解码机顶盒是在一个机顶盒中采用双解码芯片或在一个芯片中嵌入两个以上的解码电路,并配以两个解调器,进而使一个机顶盒输出两路不同的节目,而机顶盒的成本仅仅增加了30%~50%。这种新产品的出现,无疑对那些拥有两台以上电视机的用户是一个福音,当然对那些寄希望于用户购买两台以上的机顶盒以及交两份以上的节目费的运营商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5)PVR机顶盒
随着节目源的丰富和网络运营商服务的不断改善,中国的数字电视业务会不断向专业化和个性化等领域发展,用户对PVR机顶盒的需求也将相应增加,PVR机顶盒将逐渐从实验室产品走向市场,具备PVR功能未来将成为机顶盒标准配置。由于PVR机顶盒技术复杂,内置硬盘的造价成本又相对较高,调查显示,外置硬盘的PVR机顶盒使用户的选择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因此将受到用户的喜爱。从2009 年起,广电大力推广Push-vod业务,这将促进PVR机顶盒市场的发展,预计PVR市场将从2009年逐渐启动,但PVR机顶盒短时间内在保有量上仍然不会有大的突破,原因主要是:终端用户的消费习惯需要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在目前的数字电视节目内容上,可录的高质量节目仍然不是很多;知识产权问题;PVR机顶盒价格仍然较贵。(6)双模机顶盒
有线/IP双模机顶盒主要存在于杭州以及扬州,此类型的双模机顶盒市场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地面/卫星双膜机顶盒同时能够接收地面和卫星传输的节目内容,在日本等国受到用户的欢迎,成为最主要的机顶盒产品类型之一,显示了其广阔的前景。地面/卫星双模机顶盒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仍然受到卫星节目接收政策上的限制,从长远来看,以地面解决当地节目,以卫星解决外地节目,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接收方式。
(7)3D 高清机顶盒
2008年,一些有前瞻性的公司将3D机顶盒带入中国,目前处于产品试销阶段,最为一种高端的机顶盒产品,3D的出现丰富了机顶盒的产品类型。3D 游戏使用三维技术,使游戏内的物体具有空间性,游戏视角可以随意变动,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国外市场上受到欢迎,但在中国仍然属于比较超前的机顶盒类型,其发展有待进一步观望。
第五篇:数字城市与电子政务分析
百纳九州数字城市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作为实现政府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已经走过了初级发展阶段。在这阶段,通过把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来应用于政府管理过程,提高了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方便了普通民众,意义非常重大。
但是,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其所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技术条件、管理理念和法律政策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电子政务的内涵、方式等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一种以公共管理为背景、以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内容,以信息集成为载体的信息化领域--电子公务已经出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政务向着公务的转变,管制换位于服务的理念和治理模式,就必然要求原先的电子政务向电子公务演进,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为了配合政府部门加快数字化政务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准备。以百纳九洲三维地图平台为基础结合城市数字化建设的理念,开发了一系列的政务应用系统,如下:
·数字城管·数字公安应急·交通管理·环保应用·规划行业·教育应用·国土资源·医疗卫生·能源应用·应急系统·警用系统 特点和优势:
1.设备成本低,性价比高,功能强、稳定性高。
2.权限设置、保障完整性、容错、系统备份和突发性情况恢复,安全性好。3.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协议和信息网络,使用JAVA开发系统平台,兼容性强;
4.扩展性:考虑到业务未来的发展,以及系统将与其他业务系统实现互联的可能,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性能和业务的扩展能够持续平滑升级和扩展,降低对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易于维护和升级。
5.提供了iframe、JavaScript、Http+Xml、WebService等形式的接口,可以满足网站类(B/S结构)和非网站类(C/S结构)的地图基础应用。方便进行基于三维仿真地图的二次开发,预留接口与其他业务系统结合;
6.界面的友好性和易操作性;
7.完美结合三维仿真城市平台特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数字城管
一、系统概述及背景
城市的迅速发展对城市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城市管理更多的是着眼于城管的独立型业务,缺乏整体考虑,从而导致了城管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并且也加大了跨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困难。而数字城市管理理念的变革,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及城市部件、事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给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创造了基础条件。
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精髓是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单元网格,并确定唯一的责任人负责管理网格,将城市的部件、事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纳入网格范围,使城市管理责任清晰,分工明确。
百纳九洲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是基于业务部门的通用数据交换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城管业务,并加强了纵向和横向的连接,形成的完善的基于BNGIS的三维数字城管信息平台。这一在城市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将成功的满足各级城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业务要求和可视化需求,在数字城管信息化建设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可通过电信网络、移动终端与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应急处理和治安维稳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
系统总体框架建筑在层次模型之上。底层是物理层和基础支撑层,是支持系统运行必要的系统硬件和环境;数据层包含了本系统的数据库群;业务应用层实现了数字城市管理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面向系统管理员、监督员、监督指挥部门、各专业单位、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展示层提供给各类用户的直观展示和使用界面。业务流程和相关规范是本系统建设、运行的必要保障。1.空间数据库包括:
(1)基础地理数据库。建立矢量数据图和栅格数据图组成的基础空间数据库。
(2)城市部件数据库。根据城市部件的分类分项,建立城市部件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还将扩展城市管理数据库。
(3)地理编码数据库。建立涉及万米单元网格、城市部件、城市属性关联的标准地理编码数据库。(4)BNGIS三维数据库。对应城市的各部件制作建立城市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并通过基础地理数据库建立地形地表数据库。
(5)纹理数据库。根据测绘数据和野外采集建立基于本地城市建筑特色以及植被情况且用于BNGIS三维数据库的纹理数据库。2.业务数据库包括:
(1)组织机构数据库。建立涉及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信息数据库。
(2)流程定义数据库。围绕流程定义,包括相关的业务定义、表单定义、权限定义等等。
(3)上报问题数据库。随着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转,根据上报问题生成业务相关的数据(含空间信息),比如事件分布数据、城市部件损坏分布图等。
(4)评价指标数据库。根据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科学的数学模型,建立评价指标数据库。3.支撑数据库包含:
(1)元数据数据库。
二、产品组成
BNGIS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同时实现城市四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目标,整个管理系统由三个层面组成,即:第一级为管理平台,第二级为业务GIS平台,第三级为三维图形平台。
三、产品应用
BNGIS数字城市管理系统采用了组件化开发模式,它支持多种管理模式需要进行配置,在数字城市管理中可以进行如下应用。1.多级数字化城市管理
系统支持大市范围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需要,适应三级数字化城市(市(地级市、区级市、县级市)、区、县)管理要求。
在管理模式上即可以满足一级监督、两级指挥的模式,也能适用于二级监督、两级指挥的建设需要。如下图:
2.GIS与城市管理业务结合
3.手持移动无线办公
4.“大综管”业务
“大综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含从市容环境卫生、市政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市建筑、公用事业、应急处理、治安维稳等城市管理工作。
四、BNGIS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特点 1.实现区域性全覆盖
在网络规划设计和系统技术研发上都按照全市区域范围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为各郊区(市,县)预留了端口和席位,为逐步向郊区市县拓展奠定了基础。2.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将现有信息网络系统和技术设施进行功能扩展和整和利用,不仅实现了公共GIS平台、呼叫中心平台、政务外网、公安天网视频监视系统等信息和技术资源共享。
3.配置快速调度指挥系统
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城管系统快速、精准的功能,利用无线数字集群指挥系统实施快速指挥调度,实现对应急事件的快速调动和有效处理,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
五、BNGIS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创新
创新新业务流程
数字公安
一、系统概述
百纳九洲数字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简称BNEPGIS)是百纳九洲总结公安系统现行的业务和技术特点,结合建立统一、基于行业标准的经验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专有应用系统。
百纳九洲数字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利用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以三维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宽带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实现公安机关警力资源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提高指挥决策、快速反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提供了可视化的智慧以及接处警操作界面,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展示、方便快捷的报警定位和资源定位调度功能,同时能够从空间地理关系角度提供决策支持、统计分析、预案演练等业务功能。BNEPGIS系统可以应用在公安指挥系统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数字化指挥的重要手段。
二、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警务地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工作特点,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系统底层是以空间数据库支持的基础数据层,主要是对各种数据的存储、管理并 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中间层为应用服务层,使得系统与数据进行分离,避免系统对数据的直接访问而导致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同时也为应用系统的易扩展、易 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顶端为表现层,是针对不同部门的应用服务层,实现各警务部门警务管理、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功能。系统程序部署在接警台、专业部门、数据维护和录入部门,来完成报警地位、专题信息查询分析、数据更新等功能。
三、系统功能 1.警力资源管理
(1)警力资源展现
各种警力资源以富于人性化的符号,在三维电子地图上显现根据GPS定位系统得出的出警力的分布情况,可显示的警力包括公安机关、治安卡点、警务亭、车辆、民警等。当操作员的光标靠近车辆符号时,系统显示车辆的详细信息,光标靠近民警符号时,系统显示民警的详细信息,信息包括:警号、姓名、所属单位、所属社区、状态、电话 号码、频道号、对讲机号等。
(2)警力查询
一发生警情,通过点击案发地即可查出案事件发生地周围指定距离比如50或500米范围内的警员警力信息,指挥中心可以通过语音方式精确呼叫这些警员,比如无线电和手机;同时,还可以将警情内容以文字形式直接发送给路面民警,实现点击式的精确指挥。
(3)轨迹跟踪
实时定位追踪目标状态信息,如实时经纬度、时间、速度、方向、所在地理位置等。设置实时路线跟踪后,车辆或民警的实时运行路线便显示在地图上,路线的起点以设置时所在的位置为起点。
(4)警力资源统计
实时的警力资源统计工具,区域内的总警力、出勤警力、有效警力等一目了然。2.日常警务管理
(1)巡防警点
根据辖区、交通、消防和治安的类型设置的多层次巡防点以及重点关注区域在三维地图上的标注显示,便于对辖区内的交通、消防和治安重点单位和地点进行查看。
(2)签注管理
路面巡逻民警上下班时,可以发送指定信号指令表明自己的出勤状态,指挥中心系统据此会实时更新路面的可用警力资源状况,实现路面考勤考核。
(3)出勤轨迹
巡逻民警的出勤轨迹会实时记录下来,系统可以回放查询民警在巡逻过程中的巡逻轨迹,可以查询某具体时刻所以的位置点。
(4)考勤查询统计
依据系统自动记录的出勤数据,和自动检查的巡务状况,如越界次数、时间,久坐次数和时间,以及领导检查的记录,可以随时统计各派出所、各警务社区和各民警的出缺记录。3.突发事件警务处理
(1)事发现场周边信息
系统可以显示事发现场周围的道路、旅馆酒店、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重要信息,同时也可以显示事发地点的照片、平面布置图等,为出警提供决策支持。
(2)地图量算
距离和面积的量算,缓冲区分析:确定案发地点距离以及影响范围。(3)路径管理
GIS可以显示任意两点之间的最佳路径,在报警成功定位后,地图同时显示距离该定位点最近的或者所属派出所、消防中队、救护车等单位到达该点的 最佳路径,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功能包括:最短路径分析、连通性分析、设置路障、设置网标、流向分析、路障影响分析等。系统还可以根据案发地点和道路 口信息生成一定范围内的拦截包围圈。
(4)案件分析
通过BNEPGIS的强大的分析功能,系统可以统计出某类案事件发案地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发案地点与时间的关系,案件高发区的趋势分析,依据这些 分析结果再进行决策指挥,从而应用到实战当中去。另外系统可以将案件分布数据和警力部署数据展现在地图上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警力部署的漏洞,调整警力分布。统计结果可以打印输出。4.系统应急联动
这里的联动是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联动,而不是目前各业务职能部门关系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对消息池中的消息侦听来实现的,是应用系统之间的直接联系(即点对点的连接),而不需要通过应用服务器。
(1)当110、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需要对道路进行疏导和管制时,可以根据需要将行驶路线通知交警指挥系统,交警指挥中心就可以根据情况 进行交通调度和疏导,确保警车可以第一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当需要医院支持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知120指挥系统,确定救护车可以 迅速到达案发现场,及时抢救生命。
(2)当119指挥中心接到火警警讯并确定灭火方案后,根据火情将控制区域的情况通知 110 指挥系统,并由 110 指挥中心负责调度警力进行现场秩序维护。
四、系统特点
• 三维可视化的指挥及接处警操作界面; • 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展示;
• 方便快捷的报警定位和资源定位调度功能;
• 从空间地理关系角度提供决策支持、统计分析、预案演练等业务功能;
• GIS与GPS集成技术:GIS、GPS的高度集成:GPS可以对空间数据库及时更新,同时它还可以为动态目标提供位置信息,结合GIS的图形显示功能可以对动态目标(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进行动态监控,从而为应急指挥提供服务。
• 具备管理TB级以上的空间数据能力,并在此数据量上对地图应急请求服务操作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一般性的请求响应不超过3秒;
• 能支持超过60个C/S方式的并发用户处理,能支持超过200个B/S方式。交通管理
人们通常把城市的交通网络称作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城市的交通系统不畅便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可见对城市庞大的物流、能量流和人流采用智能化的管理平台来管理,就是对于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并且该管理方式的提出是城市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将三维GIS融入到交通管理行业当中来是GIS在交通行业应用的新的发展方向,百纳九洲科技在三维 GIS的交通行业应用方面,提出了一套基于三维仿真城市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了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管理、道路桥梁日常养护管理、道路监控等应用。·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的应用主要是实现了公路、铁路、隧道等的规划功能,该功能将多种数据叠加、分析、显示,再加上三维地图直观的显示效果,为高速公路、铁路、隧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材料,从而使公路工程规划工作制定得更加快捷、高效。·交通设施管理
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功能,能够实现应用平台上交通设施分类管理,并且通过三维仿真将道路、桥梁、高架、天桥地道、大型桥隧等不同的管理对象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并可对基础设施进行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检索查询。·车辆监控管理
是为了加强对企业和公众车辆的管理,在车辆及其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准确、迅速、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获得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决策者实时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安全,使得管理工作更为简单有效。环保应用
将三维仿真城市与环境监测应用相结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各污染区、污染源、受污河流等资料的相关数据及属性信息加载到三维场景中,实现各污染源、受污区域等信息的空间显示、管理、查询,整合为一套环保信息管理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受污的严重性对各个污染区域分设不同级别的颜色,根据其污染级别的颜色显示确定其重点治理的力度,结合污染源附近的工矿企业等信息,对造成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另外可以在实际场景中结合应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对各治理方案进行费用评估,从而进一步的获得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
系统可将各污染区、污染源、受污河流等的矢量图及其属性信息加载到三维场景中,实现各污染源、受污区域等信息的显示。通过对各污染区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反映污染的不同的严重性。结合周围污染源和污染企业的分布图,可对造成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可对诸如污染源,污染区域,环境保护范围等环保专题数据进行信息数据查询定位、点选查询定位、查询框检索定位及地名定位等操作。可根据加载辖区内的危险源分布图以及分布在辖区内的监控器对辖区内的危险源进行统计,在三维场景上进行显示。规划行业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部署。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三维城市规划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系统以三维为展示方式,充分的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将城市规划方案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非常直观、透明的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客观比较,降低了原有规划方案与整个城市相融合时出现的狭隘性。
·三维地图查看当前城市模式
·规划设计模式
·三维漫游预览
该系统可以导入数据通过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规划进行展示,分析,辅助设计,预览成果等如通过动态地、形象地展示当前城市建设布局,进而通过导入设计方案对比当前的局部布局,最后还可对设计方案进行三维漫游的预览来辅助设计决策。教育应用
在建设数字城市的过程中,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教育系统的需求,通过三维地图的形图的形式,更直观展现市/区教育的现状,进行学区化管理和展示。广大的家长可以直接查询自已所在的住址属于那一个学区的管理范围或者那个学校的招生范围大概范围,极大的方便了学区信息的展示,这样有利于学位的分配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学校分布三维查询系统
1,学校分布展示:在三维地图上以标注的形式将教育局管理辖区内的各个学校标识出来。直观地展现市/区教育的现状,进行学区化管理和展示。
2,学校查询 主要功能:
学校查询----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辖区内的学校,支持分词搜索,关键字显示,模糊搜索。
交通查询----使用搜索引擎以及公交算法进行线路查询(支持站点间的连线功能),站点查询,两点查询(显示乘车的最优方案并支持站点间的连线功能),智能查询(可在地图的任意位置自定义起始站和终点站查询)。
学校列表----在数据库检索出相关辖区的学校,读取后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学区分布系统
主要实现为:在三维地图上将各个学校的学区范围即招生范围通过区域面积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并且可通过查询了解某学校的学区范围。
系统优势:
1,便于教育系统了解当前学区的现状以及方便对于学校学区的管理。
2,对于家长在选取学校时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相应学校的招生范围。极大的方便了学区信息的展示,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集MIS、GIS技术于一体,整合了数量巨大、布局分散的地籍信息资源,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利用的多尺度地籍数据库,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展示方式,构建一个真实直观的三维场景,立体展现地形地貌和城市景观,为政府机关决策和社会公众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国土资源政务基础平台系统,通过加载百纳九洲独有的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国土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标准规范,通过三维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现。满足政务公开、网上申报和信息查询等社会公众的需求,从而推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基于平台搭建业务应用的思路,明显缩短了业务应用建设的周期,减少了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实现了国土资源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充分证明了基础平台搭建业务系统的效益。医疗卫生
社会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
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是新时期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完成上述目标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体制与信息系统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能够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做到互通消息,资源共享,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也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凸显了建立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百纳九洲医疗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城市中的各类型医疗机构如:公立医院,民办医院/诊所,药店,社康中心,宠物医院等进行立体展现,同时可将各医疗机构的详细信息附着于指引之上。同时,该系统还可对各医疗机构覆盖范围内的疫情,人口健康状况,人群年龄情况,防疫情况做区域范围的选择,管理,显示,给医疗工作者和卫生相关部门提供决策的参考。能源应急
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更好的执行关于数字城市的建设,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要求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展示核心,研发了用于能源应用的三维仿真建筑能耗采集监测报送系统。
应急处理
随着国家各项有关应急管理的计划和制度的出台,应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百纳九洲自创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GPS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应用发展。针对当前社会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公司提出了三维地理信息在应急安保方面的解决办法。
该解决办法充分结合了3S技术(GIS、GPS、RS)和通信技术,实现了应急环境三维仿真、应急图标库管理、应急车辆及人员定位调度、应急车辆及人员视频监控、协同指挥、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地址编码查询等功能。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包括统一接入平台、应急指挥门户、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统一安全支撑平台等五部分。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是综合各个应急联动部门的资源,以各
类属性数据交换为基础,以 GIS 地图为表现手段,以视频监控为辅助,在保证系统及用户安全的条件下,以综合利用和联系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提供基于浏览器方式的统一的应急联动管理、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服务软件平台。警务系统
百纳九洲警用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是利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专用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实现公安基础信息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提高在指挥决策、快速反映、反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治安管理、警力部署、巡逻布控、安全警卫等公安业务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从整个公安行业信息化和公安“金盾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建立警用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十分必要,是整个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
本系统主要分为10个大的功能模块,有效的实现了:案事件管理、人口管理、重点单位场所管理、统计分析、接处警管理、指挥调度、移动目标检测、视频监控、110警情统计分析、预案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