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贵州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1月17日 来源: 贵州日报
苏振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加快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当前,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传推介。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外宣传不到位,海内外真正了解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人并不多。因此,为了提高民族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必须扩大对国内外的宣传。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积极组织力量对外进行宣传报道。“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加大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介文化旅游资源,使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的文化旅游特色和亮点,有效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多彩贵州风》自2005年首度推出,经过数年打磨提炼,已成为贵州文化展示和旅游推介的经典力作。
二是多元融资。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高效益的产业,特别是产业发展前期,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往往需要一定的先行资本投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开发资金不足,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因此,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引进外资和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逐渐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融资格局。
三是重点项目带动。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效抓手,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四是知名品牌。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不仅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引领力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需要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因此,民族地区在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国际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出发,着力打造出既能突出反映区域文化形象,又能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生突出成效的典型品牌。贵州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以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切入点,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和发展。2005年以来,《多彩贵州风》已演出1500余场,观众达120万人次。2010年11月,“多彩贵州”成功通过商标注册申请,46件“多彩贵州”商标注册证、460项“多彩贵州”商标专有权已全部注册到位,成为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注册的省级文化品牌。目前,已授权10余家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使用商标,拉动投资20余亿元。
五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与人力等资源集聚的有效载体,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民族地区要依托中心城市所具有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将其培育成为区域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长极。如未来几年,贵州将重点建设贵阳文化产业中心区,遵义红色和茶酒文化产业圈、安顺黄果树文化产业圈、黔东南苗侗文化产业圈,贵州西线喀斯特文化产业带、荔波平塘世界遗产和地质科普文化产业带、铜仁梵净山佛教文化产业带、乌江文化产业带、夜郎文化产业带、奢香古驿文化产业带,分类构建特色鲜明、较为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形成“一心三圈六带”文化旅游网。
六是跨区域合作。全会《决定》指出,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在各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均相对丰富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地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但受制于行政体制和财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格局。因此,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强跨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创新驱动的跨区域文化发展新格局。
◇论坛粹语◇
第二篇:加强调查研究 发挥促进作用
加强调查研究 发挥促进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现在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把握真实情况,制定政策、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人大工作作为助力党委、服务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调查研究在人大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常委会要正确有效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就必须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为此,一定要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增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首先,调查研究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要求。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保证决策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实际;反之,不进行调查研究,就难以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决策、办事情就会脱离实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因此,在新的时期,调查研究的工作只能全面加强,决不可有任何削弱。其次,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常委会是人民代表机关,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是它的内在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反对什么,及时沟通与人民的联系。其三,调查研究是常委会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下决心到群众中、到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 意,集中民智,作出的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其四,加强调查研究是提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的迫切需要。只有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才能丰富头脑,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转变作风。
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人大工作重点来进行
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有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注重实效。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人大工作重点进行调查研究,才能为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奠定基础,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行调查研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每个时期党委的中心任务,确定调查研究的重点。当前,全市上下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常委会就要围绕着规划的贯彻和实施重点做好生态工贸区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调查研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决策和人大及时依法审议、决定全区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围绕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人大工作重点进行调查研究。要突出抓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消防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专项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依法 行政、公正司法,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贯彻执行。同时今年还是现行宪法公布公布实施30周年,常委会就要围绕着开展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读书系列活动认真的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宪法的更好贯彻实施。
(三)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开展,经常深入基层,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范化社区建设、学前教育、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自然村公路改造工程等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敢于为民代言。督促政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必须领导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调研质量
(一)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带头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田间地头和广大基层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下岗职工直接接触,广交朋友,尽量多听一些真话、实话,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实情。要坚持联系企业、行政村、社区制度,经常过问自己联系点的有关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到点上了解情况,研究政策,指导工作。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搞好专题调研,努力掌握第一手情况,形成调查报告,不断增强指导工作的主动权。
(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常委会工作富有成效,必须注意发挥每个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作用。确定的每一个审议议题,都要先提出调研方案,组织调研,搞好审议前的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要围绕议题,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侧重、有重点的进行调查研究,并力争形成文字材料。在调查研究时,既要听取部门的汇报,又要注意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既要注重面上情况的了解,又要深入基层解剖典型。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使调查研究成果进入党委的决策,为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提供依据。坚持做到不调查的议题不审议,情况不明不审议,确保审议的准确性。
(三)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调研质量。一是全面调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在调查研究中,要打破行业、区域的界限,了解各方面的工作,开阔自己的视野,对面上的综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专业性、典型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地。既提出带有普遍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又提出针对性强、准确性高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二是调查研究和视察相结合。调查研究是搞好视察的前提和基础。今后,常委会在组织视察活动时,都要事先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视察方案,使视察达到预期目的。三是调查研究和学习相结合。调查研究活动前,要根据调查的内容,集中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调查研究依法进行,有理有据。通过调查研究,搞好量化分析,去伪存真,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科学的结论。使调研的成果在提高人大的审议、决定重大事项的水平,加强和促进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志愿服务对医院文化的促进作用
浅谈志愿服务工作对我院文化的促进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了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1]。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而提供服务的活动[2]。本文就我院开展院内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进行阐述,探讨志愿服务对促进我院和谐医患关系及医院文化的意义。1 志愿服务产生背景介绍
在我国,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动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建设,90年代开始发起“中国志愿者行动”。随着国内义工组织的蓬勃兴起,加上近年来奥运、亚运、世博、大运等盛会志愿服务活动的耳濡目染,以义工为鲜明形象的志愿服务方式正在为国人所熟知,成为高尚的公共道德标杆及崇高的社会价值取向[3]。2010年初,卫生部等八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很多医院开展了形式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4]。我院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况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中心地区。医院职工5500余名,开放床位3300张,年门急诊量近100万人次,出院病人10万余人次。针对我院患者多、就诊压力大等现象,本着“一切服务为了病人”的宗旨,我院于2005年开展了医院志愿服务活动,充分、科学地调配院内人力资源,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形式、新内容,根据不同服务需求开展了相应志愿服务工作,现有针对不同需求而组建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提供细致入微的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参与人次3000余人次,服务人群近50000余人次,确保了每日高峰流量患者得到及时顺畅的诊治,尤其明显缩短了急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及全程就诊时间,提升了门急诊护理质量,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了医患和谐,也因此志愿者团队的身影成为了我院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3 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
我院志愿者服务形式为应急、实用制,哪里最需要,哪里不够通畅,哪里就会出现志愿者的身影。服务主要内容:(1)协助门诊挂号、就医等,维护候诊秩序,疏导患者、解疑答惑和主动帮助有困难的患者等,服务范围很广,分区设点,定装上岗,志愿服务结束后进行服务登记,并针对各自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 出建议。(2)针对急诊急救中心急需抢救专业人员,我院特地培训出了一支急诊抢救人员团队,保证随时待命上岗,全力为院内院外急诊患者提供及时服务,确保每位患者得到迅速、积极、有效的治疗,让医疗服务更便捷、更科学、更人性化。(3)由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患者较多,存在语言沟通困难的现象,因此,我院组织了各民族的志愿者参与到我们的志愿服务团队活动中,各及所需,因地制宜。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院,患者的需求包括技术性医疗服务和人文服务。人文服务就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需为患者提供精神、文化和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5]。我院志愿服务工作成效
院内志愿者活动有效的缓解了就诊高峰期间及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诊疗压力,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保证医疗工作顺畅进行,提升了我院服务形象,弥补了现有医疗服务对人文关怀功能的不足,为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另外,我院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注重宣传,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有效发挥了我院先进文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了我院人文建设。
志愿服务是医院职工参与院内医疗服务的一种重要及有效方式,是医务人员志愿精神的真实体现。我院努力营造志愿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四有”志愿服务,即有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有明确的服务目标,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兼职的志愿者管理人员。随着院内各项志愿支援活动的有效开展,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范围也从单一的门诊忙季服务扩大到各科、各时段,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志愿者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促进医患和谐,对和谐医院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志愿服务工作体会
志愿服务有效的缩短了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不但对形成互相尊重、体谅的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且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紧张而无法顾全的局面,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一切服务为了患者的职业精神。一种精神孕育一种文化,一种文化感染一种精神,因此,志愿服务不仅是崇高精神的呼唤,更是医院文化内涵 建设的引领者。
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懂得这个职业的使命,还应在工作中饱含并体现人性的温暖[6]。医之德、医之爱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和谐社会呼唤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7]。今后,我院将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制度,形成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工作内涵,促进医院文化建设,逐步形成适合我院实际的志愿者服务模式,使志愿服务工作在这个多元文化的区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唐文.医务社会工作者: 医学人文关怀的使者[J].医学与哲学, 2006,5(5): 41-42.[2] 陈利坚, 寿清和, 陈燕, 等.我院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 2012, 16(7): 31-33.[3] 姚峥,王香平,张育.“志愿服务在医院”的实践探讨.中国医院,2012,16(2):60-62.[4] 陈志宏,杨亚伟.关于建立医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 16-17.[5] 王占宇, 刘俊, 段丽娥.论医务社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医学与社会, 2008, 21(7): 6-7.[6] 李国荣.现代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9,(1): 82-85.[7] 宋玲, 赵桂绒, 严健, 等.志愿服务在医院 人文关怀促和谐.医学信息, 2010, 23(9): 27.
第四篇:发挥接待工作的生产力促进作用
发挥接待工作的生产力促进作用
公务接待工作是对上联系、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纽带,是保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命特殊、责任重大,不是全局但事关全局,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李源潮同志曾指出“接待工作是生产力、接待工作出生产力”、“接待工作不仅是接待系统的事,它涉及方方面面,各级党政领导都要努力搞好接待工作”,高度概括了接待工作在新时期独特的作用。每个“接待人”对接待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心中敬仰接待事业,紧紧围绕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做好接待工作;抓住制约、影响接待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在制度机制建设、创新创优、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攻克难点,求得突破。
接待工作是否具有特色是衡量一个地方接待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特色才有影响力、才有吸引力、才有竞争力。徐州文化底蕴丰厚,地方特色突出,有不少独特优势和品牌,要依托这些宝贵的资源优势,多动脑筋、多想点子,特别是在食宿安排、参观点与线路的选择、纪念品的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深入发掘,把接待工作搞的更有特色、更有品位、更有亮点,以此求得上级领导、重要客商的对徐州印象更加深刻,争取更多的支持,以及更多更好的项目合作。
新时期的接待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挖掘公务接待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关系,形成一个涵盖多行业、多领域的服务保障网络,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运转顺畅、落实得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徐州市接待工作协会,成员由全市接待各相关单位组成。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市接待工作协会这个平台,全面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会员单位的协调联络,形成“党政领导挂帅、接待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的大接待格局,实现各有关部门和接待单位的“无缝对接”,不仅确保接待任务各项安排协调更顺畅、执行更高效、落实更得力,并且更好的实现市委市政府接待经费削减的目标。
实现接待工作“让领导放心、来宾满意、同行赞誉”的目标,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创新进取的接待队伍。要把队伍建设作为日常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接待人员的大局意识、政务意识、效能意识,牢固树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技能比武等形式提升全办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学习型”机关创建、每月“推荐读一本好书”等活动,提升接待人员整体文化修养与内在素质;通过加强“勤廉机关”创建,培育“敬业乐群、和谐正气、尽责务实、创新创优”的机关作风与“老实做人、宽容待人、真诚互助、求同共赢”的接待人精神品质。接待工作很辛苦,没日没夜,责任重、压力大。要对全体人员在政治上多关怀,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全办人员能全身心地从事接待工作,真正带出一支政治上信得过、作风上过得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接待队伍,为服务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市接待办主任王维峰)
第五篇:关于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关于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727258199
【摘要】 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乡村旅游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更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因而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些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还有一些农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乡村旅游,以农民为主体,农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也可以选择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方式,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倾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地方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一批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一些农村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一些农村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农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是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与之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坚持的原则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乡村旅游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要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一是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发挥乡村旅游在就业上的“乘数效应”,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还应为广大农民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间接带动增加农民就业。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劳动报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源参股、资金入股的合法所得。三是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四是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2)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乡村旅游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一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到位,要选择好发展的时机,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一些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或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也不是每个农民都应参与乡村旅游,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和能力情况来决定,不能强求人人参与。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设定指标,不设固定模式。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4)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5)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关系。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要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