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文化的功能及其基本精神的思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文化的功能及其基本精神的思考
[摘要] 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更进一步加快了其全球化的进程,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格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对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颠覆性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成熟,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对立统一中,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关键词]市场经济全球化文化生态主流文化市场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关系,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它与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更进一步加快了其全球化的进程,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格局。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特别强调文化生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存在依赖于它的文化价值;并且,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它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尽管有最为机灵巧妙的智力技艺。如果离开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个经济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深入思考。”[1]其实,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度的,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然离不开它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它对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颠覆性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成熟,我国文化生态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加快了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步伐,也加快了中国文化向世界文化融合的步伐,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或全球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鲜明特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由于地理的阻隔,文化区间辽阔,中华文化的自我生存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但养成了文化的封闭性格和自尊自大的文化心理。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并不十分主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或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然而,全球化浪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进入全球化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这是中国由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被船坚炮利的英帝国主义强行纳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包括费正清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有认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以其发达的文化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建构了一个世界体系。这个体系与西方文明处于同一轴心上,甚至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为发达,但长期的封闭使这个文化衰败了,最终摧毁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之中。中国文化一开始便以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被迫纳入了世界文化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所不愿见到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才真正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开始探索一条以苏联为模本的社会
主义文化道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与实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才主动地、深入地加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世界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这是当代中国全球化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则构成了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基本战略。有意思的是,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也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经济过程的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的迅速扩展正在把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纳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这一过程的产物,也是这一过程的推动者。中国曾经是这一进程的反对者和逃避者,现在却变成了这一体系的成员国。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正式把自身纳入了全球化经济体系,它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跃而成为全球市场经济秩序的拥护者和参与者。这一变化过程一方面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已逐步加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进程。对WTO规则的共同遵守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之间的重新定位,二者由相互对立而趋于合作和统一。如果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强行把中国文化纳入到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如果说1949年的新中国是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上以抗拒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的话,那么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文化自觉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进一步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也推动了观念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说,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文化的传播、融合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贯穿着某种文化理念和文化法则,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动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类文化的积累、增值和传播。每一民族的文化观念也会随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全球化而走向世界。反过来,随着经济交往的全球化,其它民族的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进入到中国市场,逐渐影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和世界文化的民族化的对立和统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中国入世的成功,中国经济已纳入到全球化的轨道,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和全球文化的中国化也日益深化,中国与世界也走向了更深层次的融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是中国的世界,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是最佳描述。
二、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经济形态,它的建立,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同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效率优先、务实求新、优胜劣汰,它具有鲜明的全球性、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在市场经济面前,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群体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以宗法等级伦理为价值标准的、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有学者认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等平均、求是务实、豁
达乐观、以道制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但是,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首先,传统的重义轻利、以道制欲的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利益优先、等价交换的原则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的利益优先原则面前,传统的重义轻利、以道制欲的思想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中庸的思想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效率原则不相适应。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妄自尊大与市场经济的全球性、开放性和竞争性也不适应。此外,传统文化的伦理中心原则与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传统的节俭反奢原则与市场经济的消费需要、传统的人治与现代法治、传统的等级贵贱原则与现代平等原则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道德滑坡、文化失范现象日益加剧,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与现代的对峙成为显著的特征。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民族国家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以摆脱 “欧美一体化”的文化命运,又不得不向自己的文化传统屈服,企望以民族传统来对抗“全球化”,以寻求自己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合法身份,这种矛盾的心态便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现象。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生态中,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的共生构成了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全球化指各种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流动和高效配置,人类活动以及文化效应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互动、整合和协同。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有: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生态共生化和全球文化整合化。其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依托和支持、相互表征和对应的。不同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会加剧文化的新陈代谢与优胜劣汰,引发某些狭隘民族主义思潮和文化霸权主义行为,其结果必然是在对立中走向统一,经过冲突达到整合,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实现全球人类认同化,即地球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提高和在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良性互动的增加。
全球文化整合化带来了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但人类文化的正常发展确需要多样性的传统与智慧。正如地球需要保持多种生物,即形形色色的基因、物种、生物群落,才能达到生物平衡一样,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赖以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人类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经验和智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基因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如何“化”和向何方向“化”都直接涉及到中华民族甚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实事求是”等文化价值观对现代生活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仍然是我们建构现代新文化的基础和活水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我们对抗文化“同质化”的锐利武器。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因比较而存在的,也只有把中华文化放在全球化中进行比较才能显示其特色。因此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就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其他文化交流。当然,文化的民族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新的民族特色,有些因素凸现出来,有些因素逐渐淡化乃至消失。应当创造条件促成新的特
色的形成。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必须大力提倡民族文化自觉,这种民族文化自觉的本质就在于与现代的共生共荣。要让青年一代看到自己的根之所在,并且自觉地维护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自觉地用民族文化的乳汁哺育后代,把优秀民族文化之美充分地展示给他们,使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热爱之情、自豪之感。我们坚信,随着全球生产力共同的高度发展和人类思想文化的极大提高,全球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有可能本质上趋同,但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则会是永久的多元。
三、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
主流文化又称官方文化,它是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市场文化是受市场规律支配的、以利益原则为中心的、面向大众的、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一种文化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主流文化和市场文化不约而同地受到全球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并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主体形态。
任何主权国家都有表达自己国家意志、利益的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权威性是这一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在今日中国,“主旋律”是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形式。[3]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弘扬革命传统、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本特征。近年来的“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思想、“五个一”工程的文化文艺作品以及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大课题等等,都集中体现了“主旋律”的文化取向,表现了国家正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价值观。它通过各种传媒,适时地传向四面八方,阶段性地造成了浩大的声势,从而给全国人民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
市场文化是全球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中的极为活跃的一支文化主力军。市场文化有巨大的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它以中性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坚持的固定立场,只有在市场规律支配下的利益原则。它使日常生活变得亲切而真实,无论有什么趣味和爱好的人,都有可以从文化市场上找到自己喜爱的读物和音像制品。市场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形中解构了“一体化”的文化格局,它分散了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分专注的热情,使“一体化”的文化霸权在无意中被分解。[4]市场文化于是成为官方文化的有益的补充形式。但市场文化只是虚拟的现实,它所有的搞笑、悲情和刺激,都与人们的现实生存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与大众联系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金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是市场文化的至高无上的选择。在我国,港台韩日流行歌曲、卡拉OK、美国大片、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闲适小品,甚至电视剧(如《渴望》、《还珠格格》„„)等等都是市场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们构成了百姓日常休闲的生活内容。当然,在利益的驱动下,市场文化良莠不齐,一些不健康的淫秽书刊、黄色音像制品也在文化市场上流行猖獗,严重污染了我国文化生态环境。
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既相互限制又相互依存。一方面,市场文化打破了主流文化“一枝独秀”的文化格局,成为官方文化的必要的补充形式;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官方意识形态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市场文化的冲击,主流文化在制约市场文化的负面效应的同时也与其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市场经济时代,虽然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充满了高度的警觉,但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一元化相比,这一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政府也提倡文化的“多元化”。这样,它为其它文化生态的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意识形态依据。但这并不是说非意识形态的市场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就不存在矛盾和冲突。事实上,在利益至上的市场面前,主流文化对革命历史文化的开发(如红色经典的再度流行),或对当下典型人物的宣传(如焦裕禄、徐虎、李国安等),对反腐倡廉的倡导(如《生死抉择》、《黑洞》等影视片),尽管以市场文化的形式包装,都表达了主流文化改变“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世风的努力。针对市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不合理要求,对那些非法的淫秽制品、黄色书刊,主流文化采取的也是坚决制止的文化策略。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初建阶段,人们对金钱的攫取欲望和世俗生活的享乐期待,几乎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当我们的明星在高唱主旋律,眼含泪花的背后,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他们毫不掩饰的高额出场费。从市场文化的视野看,在利益的驱动下,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被纳入市场的潜在可能性。这一文化策略甚至把“红色经典”和严肃的文学作品进行重新包装,使之成为市场的兴奋点。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红太阳颂》作为“革命歌曲”专辑,它所宣扬的革命传统和革命情怀,并不完全适于今天文化大众的需要。但是,经过屠洪刚、孙国庆、李玲玉、范琳琳等今日歌星的“时代改造”,使这些当年让几代人眼含热泪的歌曲,变成了市场上的畅销品,它的发行量已超过了数百万。中央电视台每年吸引了数亿观众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之一,传统与现代,主旋律与流行音乐,官方与民间文化在这里达到了最优的组合。
在主流文化和市场文化的边缘,我们还可以见到精致的精英文化,它仍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品格和对主流文化、市场文化的批判精神,但它的地位却由中心走向了边缘。还有日渐衰微少数民族文化和区域性文化,尽管它们的前景并不乐观,它们却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市场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甚至西方文化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多元化格局。针对这一文化生态格局,未来中国文化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一种全球化文化生态战略,即把文化的各种形态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现代政府的文化政策的重要策略目的是:“1.保护‘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的生存权;2.促进某一种被认为可育的(desirable)物种的广泛生长;3.抑制某些过渡繁衍、危害其它物种生存的物种;4.用干预和调节的手段,维持生态的结构平衡和良性竞争。”[5]与之对应,政府干预文化的四种策略就是保护策略、促进策略、抑制策略、调节策略。在现阶段,我们在继续坚持主流文化的同时,应对市场文化进行有效抑制,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进行适当的保护,对精英文化、学院文化实行促进政策,对大众文化、前卫艺术和西方文化则采用调节的策略,以达到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综合平衡。
注释:
[1] [法]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5—166.[2]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348—363.[3]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21.[4]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26.[5] 杨宏海等.要有一种文化生态学的眼光[N].中国文化报(北京).2000.1.6.⑦
第二篇: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刚健有为”,《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
“崇德利用”,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论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
第三篇:市场经济下火电厂经济管理思路探讨论文
摘要:如今,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火电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企业遭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追求合理的业务利润成为火电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潮下,火电厂理应顺应改革大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保证自身合理发展与壮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作出贡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
火电厂是国有企业,是火力发电厂的简称,主要工作就是通过燃烧燃料把热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火电厂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上的缺失、资源的浪费等,这些问题对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本身的企业管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本文也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厂的经济管理思路进行分析,就火电厂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因功能不同,在社会中的职能也不同,有人认为,应将国有企业分成三类:公共政策型、特定功能型和一般商业型[1],不同类型的国企工作侧重也不一样,本文中要讨论的火力发电厂,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应该属于特定功能型企业,因为火电厂是面向社会人群提供电能的基地,目前来说,虽然中国建立了许多水力发电长,如闻名世界的三峡水利工程,还有数量逐渐增多的核电站,但是主要的发电方式仍是火力发电;同样的,火电厂向人们提供电力的同时,也要收取费用,这是它的合理的收入来源,作为国有企业,火电厂需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实现经济增殖。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所经历的时间已久,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之所以一直要求要进行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因为国有企业现存的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要求,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市场经济繁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对国企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股份制公司,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火电厂作为国有企业,也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改革,剔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火电厂发电的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能,而后通过一系列设备与操作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在发电的过程中,煤是最主要的燃料,还有少量通过燃烧石油、天然气来发电,在发电过程中成本问题是火电厂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要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不应只关注外部利润来源,同时也应对内部成本和资源损耗问题加以重视。那么,如何做到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以下两个方面,也可称之为开源和节流。
(一)燃料问题
燃料问题是降低火电厂生产成本的关键,中国电力大部分来源于火力发电,而大部分火电厂又以煤作为燃料,生产成本极高,从开源的思路想,能否找到一种新的燃料来代替煤,在降低购买燃料的成本的同时也保证发电效率,是重中之重。有人提出过一种代替燃料,就是垃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将眼光瞄准了垃圾,通过焚烧垃圾获得热能进而转化为电能。通过垃圾焚烧产生电能,一方面从社会效益上节省了一定量的煤炭,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技术保证焚烧垃圾的污染问题得到控制[2]。对于火电厂而言,将一部分垃圾作为燃料来代替煤炭有一定的可行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损耗问题
从节流的思路看,节流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这种损耗包括煤炭的燃烧程度、热能的利用效率以及机器设备方面的损耗,这就要求火电厂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技术水平,目前来看,为了使煤炭充分燃烧,火电厂都是先把煤炭磨成煤粉,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同样也增加了设备和人力消耗。在节流的思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改革与创新。
三、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对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性质和教育有些相似;国家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但是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通常一直持续到学生步入社会,跨度极大,但是是必要的举措;对于火电企业来说,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在当今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企必须顺应的潮流,火电厂作为特定功能型企业,也需要通过利润的方式保证自身的发展和壮大,要做到这一点,仅靠火电企业本身固有的工作人员困难较大,因为火电厂中的工作人员大多对技术性要求较高,但是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并不在经济管理上,因此,火电厂应该加大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学习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就如何合理提高企业效益展开工作,这就是培养经济管理型人才对火电企业的现实意义,才能保证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都能考虑到企业经济效益问题[3]。在合理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保证火电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才能让火电企业为中国的经济繁荣昌盛作出巨大的贡献,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掌控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有企业的火力发电厂应随时代发展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相应国家号召,在发展中融入到国有企业改革大潮;另一方面改善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转变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通过改革求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黄群慧,黄速建.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24.[2]张晓童,相亚军,郭晓娜.浅谈垃圾发电资源利用的优势[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6):72-74.[3]林德彪.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厂经济管理思路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2:)49-51.
第四篇:市场经济下企业诚信建设思考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思考
胡厚翠
“专业生产,品质保证,名牌产品,让人放心,还实惠”这是三鹿奶粉的广告词。然而,谁能想到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成为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奶业市场巨人“三鹿”集团轰然倒塌。任何事件都有它必然的成因,三鹿事件实质上就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不讲诚信的典型案例。一个企业不讲诚信,势必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整个行业,给社会造成危害,最终是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一时间,企业诚信建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备要素,是一种无形资产,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成本”。一个成功的企业,卖给顾客的不仅是商品本身,往往还隐含着商品背后的文化。失信会使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失信等于自弃。无数事实证明,以诚信去创办企业、聚集财富,企业就会越办越好,财源也就会越开拓越广阔。相反,丧失诚信的企业必然是茫茫商海中的过眼云烟,最终将使财源枯竭。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一)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开拓市场靠的是信誉和品牌。如果企业对消费者讲诚信,企业的品牌、形象就会深入人心,并在市场中受到宠爱。如全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多年来,海尔人本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上帝,诚信经营,从而让海尔集团迅速走向国际市场,现在它的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如果一个企业一旦失去了信誉,也就失去了消费者,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就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前几年的南京冠生园,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知名食品企业,因制作销售“陈馅月饼”而落得个破产倒闭,让人心痛不已;还有三鹿有毒奶粉直接“毒死”了三鹿集团,这些都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无一不说明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企业的灵魂,有了它,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长久不衰。
(二)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诚信和法制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没有诚信的支撑,公平交易无法进行;没有法制的保障,有序的市场环境就难以维持。健全的诚信制度,是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的重要保证。如果市场无序,交易失信,交易双方就会不择手段,互相欺骗,最终导致社会关系紧张,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混乱。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诚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效能,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中央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实践“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要求,必须率先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信用管理。
(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一方面为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市场活动主体的企业如何适应国际通行的市场交易和竞争规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遵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履行承诺,才能融入国际市场,在参加国际竞争中,塑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才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信誉,在国际互利合作中互相信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五)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需要。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中说过“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企业也是如此,违法失信是企业难以发展的罪魁祸首,而诚信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必备武器,是企业度过金融寒冬的通行证。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归根结底是信用的危机,应对这场危机,重要的是要加强和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去年下半年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策,这给企业加强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成功经验看,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下,交易规模因信用而成倍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在当前买方市场情况下,企业间赊销的增加对信用度的要求更高。在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企业需要通过银行信贷、证券市场等方式筹集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这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同时,消费需求的扩大也要求信用消费的增长。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对当前应对严重困难和挑战,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非企业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长效工程,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制度约束,也要有环境影响,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在政府层面,要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努力营造企业诚信建设的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舆论氛围。一要造浓氛围。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诚信建设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宣传恪守诚信规范的企业的典型事迹,总结推广其经验,对一些企业失信行为予以揭露和曝光,让企业引以为戒。通过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和监督作用,弘扬诚实守信行为,给失信行为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二要立足教育。企业诚信的缺乏,主要源于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在追求物质、经济利益的时候忘却了对企业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追问。为此,政府部门要建立企业经营者定期教育培训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民法》、《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培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培养和树立企业经营者诚信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和弘扬企业信用文化,提高企业管理队伍的素质。三要加强引导。积极引导企业树立“效益第一、信用为本”的经营观念,增强维护企业信用的自觉性。按照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的约束机制。人民银行应指导银行、企业建立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工商部门要积极开展著名商标的认定工作和弛名商标的推荐活动,深入开展“消费者信得过”经营单位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考核命名活动;质监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计量不实行为,促进企业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工商联和行业协会要建立、完善行业信用的良好行风,推动行业的信用建设。
其次,政府要发挥表率作用,树立“信用政府”形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担负着引导、监督、管理社会诚信的职责,在整个社会诚信中起表率、示范作用。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政府必须率先垂范,带头讲诚信,规范诚信行为。一是要依法行政,透明办事。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依法行政,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加强政府机关的作风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二是要兑现承诺,取信于民。政府要增强全局意识、长远意识,保持政策和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严肃性,对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务必不折不扣地执行、雷厉风行抓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特别是招商政策,对客商、投资者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三是要转变职能,加强监管。各级政府要把政府的职能锁定在宏观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产业引导、社会保障上,真正把不该管的事放开下放,还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推进政企分开,防止出现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形成宏观管住管好,微观放开搞活的减事放权机制。
(二)在企业层面,广大企业要从战略发展高度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经营理念,使诚信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融化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首先,把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必须贯穿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去。企业应当根据已经制定和颁发的公民道德纲要精神,把“诚信为本”纳入到实施的举措中去,指导企业和职工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让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干部、职工都懂得,以诚信为本,是企业兴盛的应有之道,是应该恪守的原则,没有诚信,企业就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企业管理者要把诚信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理念,作为管理者和全体职工追求的目标,把诚实守信思想,覆盖到全体员工,覆盖到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其次,企业领导班子应自律垂范,自觉树立诚信经营观念。企业诚信问题与主要负责人的人品、操守、道德直接有关。企业一把手的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可以带好一班人,可以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可以给全体员工产生榜样的力量。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老实,不诚实,追名逐利,就会把企业引上邪路。比如,美国的安然、安达信、世界通信等公司,中国的银广厦等公司,都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勾结起来做假账,搞诈骗,最终造成企业的破产。国内外企业的成败荣辱都证明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在企业诚信建设中,企业主要负责人起着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凡是企业领导班子好,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有理想,有道德,情操高尚,重视信誉,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风气就肯定正,事业必定兴旺;相反,必然是歪风盛行,诚信缺失,人心涣散,促使企业走下坡路。
再次,企业要将诚信看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当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企业的守法诚信经营有助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诚信是企业肩负的诸多社会责任的基石。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诚信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所有成功的企业家,在诚信建设上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的,一项产品是否质量优良,一种服务是否尽到了责任,都体现了企业的诚信度,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中共巢湖市委党校,安徽巢湖238000)
第五篇:市场经济下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完善体制不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保证我国 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诚信诚信缺失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走上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 显。然而,现实中信息失真,诚信缺失现象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发 展,并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形象。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洗 礼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努力营造良 好的诚信环境、大力加强市场经济诚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的信用,自觉兑现的信用
诚信的原意是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人无信则不立”,这是我 国人民在长期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句至理名言。诚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之基、金融机构经营之本,是 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 基本保证,是金融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 融风险的保障。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大多数人所期盼的。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社会上使用的诚信概念有所扩大,认为为客户提供优质 的商品,一流的服务,对顾客服务态度热情等等,都是诚信的表现。这是对信用概念的一种扩大和延伸。
2我国经济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诚信缺失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小到个人,大到
一个企业,都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就个人来讲,开具假发票进行报 销,个体工商户偷税漏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销售较冒伪劣产品,欺诈他人财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 象更为突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相互之间拖欠货款,利用合同进行 欺诈,队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普遍 存在。据统计,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 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 产总值每年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 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企业近一步发展的机会。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 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 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 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 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 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诚然,经济诚 信的缺失令人痛心,这是企业的悲哀,是全社会的不幸。我们不得不 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济诚信问题,恐怕这不 仅仅是社会道德的退步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 的。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管理教育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自身的原因。
2.1我国经济制度的局限性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的经济市场还很不成熟。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
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使交易双方信 息严重不对称,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趁之机;因为社会流动性加 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也使失信者有了从事欺诈而逃避打击处罚 的社会环境。诚然,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为暗箱操作造假行骗 提供了更多空隙。市场经济关系要靠契约维系,而遵守契约离不开 诚实守信。这就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秩序,但这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
2.2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诚信缺失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
理性有关,是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过度强调使人们失去了诚信。利益 最大化成为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于是许多企业 铤而走险,做假账,公布虚假财务报表,偷税漏税,赖账逃账,搞假冒 伪劣,等,因为这些都能使之降低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利 润。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经济 诚信受到冲击。
2.3道德教育的虚化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思想都把诚信看得
非常重要,但却仅仅或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仅仅或主要局限在 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上,对实践层面和社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 计不足,从而导致了诚信教育的苍白无力。当今包括诚信在内的道 德教育,尤其是经济领域内的诚信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局限 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有力和有效 措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者说的 和做的不相一致,致使被教育者不以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 的效果。
2.4法律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弱,守信收益小,失信成本低,以致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 现象时有发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 进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特别是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 罚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敢于违法。
3加强经济诚信建设的措施
正确认识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以澄清一些认识误区,并对症下
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真正解决诚信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发展。
3.1形成有效的博弈规则,构建诚信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发展
史表明,在本来不相识的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是交易范围扩大 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易规则的形成是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的关 键。这种博弈规则的有效制度安排必须体现:当事人履行契约比不 履行契约更有利可图,人们为实现交易带来的长远利益能抵挡短期 机会主义行为的诱惑。为此,①要建立稳定的连续的交易关系;②要 有公开、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包括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交换制度 等;③要有严格的产品责任和惩罚机制,市场主体的明示和默示担 保(承诺)都必须承担责任。
3.2加速道德文化建设,增强全民信用意识法律和道德都是约
束人的行为的。社会道德的约束是法律约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 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在经济发 达、法制健全的社会,经济诚信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深入进行以 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文化教育,唤起全民的信用意识,逐步 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3.3健全法制法规,加大惩处力度防范和治理失信,一定要重
视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体系,在发挥道德准则的规范作用同时,还必 须坚持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市场诚信才 能有法可依,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形成健全的监督体制和有序的市 场秩序。法律法规在坚持发挥自身监督作用的同时,其所起到的惩戒 作用更能使市场诚信原则切实可行。总之,我们呼吁社会诚信,更呼 吁经济诚信。因为经济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经济诚信的缺失,损 害的不是行业形象,而是整个国家诚信的形象。市场经济必须以法治 为规范,诚信是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根 基,拥有良好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是健康的市场经济,是有秩序的 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各方面的信任度提高,社会关系和谐。在我们整治目前突出问题的时候,还要从长远着手,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机制,使市场经济秩序能持久、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金路,李祖华《社会诚信问题的再思考》.2006-12-12.[2]卫兴华《.论市场经济与诚信缺失》《.人民日报》2006年03月24日.[3]范玉玲《.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施工企业管理》2005年4月.[4]申予波《.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信》《.科教文汇》2008.01(上旬刊).市场经济下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吴晓健(山东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