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

时间:2019-05-13 09:5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发展》。

第一篇:文化发展

高书生是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有着深入了解和独到见解。在6日上午举行的2010泰山论坛主论坛上,高书生用3个词12个字概括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就是“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及“任重道远”。

“方兴未艾”。据高书生介绍,文化产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属于典型的新兴产业。从2004年到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提升,每年都迈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3439千亿,2008年达到7166千亿。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能够接近或者超过1万亿,发展速度非常快。

“前景广阔”。在论坛上,高书生介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10到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非常多。

首先一个有利条件是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纳入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今年以来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新思想,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首先,对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比过去要高得多;其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包括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再次,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已经很明确,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最后,全国上上下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共识更加强烈,全社会都在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中国的产业体系,包括工业、服务业等非常完备,这些条件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任重道远”。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必须要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半,达到三万亿元,即每年增幅在4千亿元左右,这相当于2005年全国全年的水平。要解决这个难题,要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首先,从认识上来看,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文化产业范围界定还不一致的问题,主要存在着理解过于狭窄、理解过于宽泛和错把文化创意产业当做文化产业三种倾向。其次,从思路上来看,总是在原来的思路框架内原地打转,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发展思路还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非是自觉,主要表现在文化企业规模小和区域分布不合理两个方面。因此,对于下一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要做到加快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快调整和优化战略布局,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以及文化与资金的对接等。

第二篇:文化引领发展

文化引领发展

——豫煤一队“河南煤田”文化建设纪实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全队实现社会地质及多种经营收入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678.85万元,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24293元。

探求该队快速发展背后的奥秘,除了拥有科学的管理体系、精良的技术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重要因素外,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堪称支撑起该队发展的基石,并成为该队拓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强大引擎。

文化铸魂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根须之于大树,精神之于人体,犹如文化之于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生长素’,有了文化,就能人显精神、牌显价值。一个单位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经过30多年的积累,该队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河南煤田文化理念。2006年,按照省局安排,该队利用3年时间,全面推广“河南煤田”文化理念,并为每位职工发放了文化手册和培训教材。于是,“献身勘探、奉献光热”,“河南煤田、诚信永远”等理念开始在干部职工心中落地开花。

文化建设,理念灌输是基础。为了使这些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成为每位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该队大力进行宣传灌输,培育职工对河南煤田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制定出台了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推进步骤。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共组织各类企业文化培训32场次,发放各类企业文化培训教材1057本(套),观看录像讲座近30余次。同时,加大物质形态文化建设力度,印制了具有局标识的办公用品,在队部大院、办公楼、基层施工钻机,粘贴、悬挂了河南煤田文化理念和标识等。此外,以开展各类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职工参加了省局组织的企业文化知识问卷调查、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河南煤田”杯演讲比赛、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巡回展等活动,使企业文化理念入心、入脑。

先进的文化理念已经融入河南煤田一队人的血液,进一步引领和推进了全队的各项工作,辐射到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为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聚力 发挥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河南煤田”文化建设的根基。我队紧紧围绕“人人优秀,知人善用”的人才理念,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引导职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人人都有专长,人人都是栋梁。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人才的聚集效应,提高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给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精神食量”,该队每年都为各部门、科室订阅了相关业务报刊、杂志等,又筹资开设了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等。针对基层钻机职工看书难问题,为一线配置了流动图书箱,为各类人才的学习、成才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学习上,鼓励他们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并给予学费报销、物质奖励等,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全队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2004年至今,全队先后有66名职工提交了继续深造的申请,已有48名职工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为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2003年,队上实行了工程专业技术骨干评选活动,2007年结合实际又出台了工程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进一步丰富了评选内容和方式。结合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实际,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有计划的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时,队上还不定期的召开技术研讨会,全队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这种氛围的浸染下,职工们自觉自愿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提高新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而实现了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强体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在“河南煤田”文化建设过程中,该队将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通过建章立制,在全队形成用制度管理、按规矩办事的良好风气。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一年,该队修订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就达41项,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已成为一队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安全生产方面,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在质量管理方面,出台了《地质勘查质量管理办法》;在经营管理方面,出台了《合同管理办法》、《工伤管理办法》、《钻机“三公开”管理办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评选及管理办法》。等等。并将队上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汇编成册,发放了中层干部手中。

为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我队畅通言路,大力提倡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凡涉及全队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诸如单位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都须经职代会审议;积极推行二级单位(实体)职代会制度和钻机“三公开”办法,让职工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利用宣传栏、简报、网站等载体,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公开。坚持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及队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开设了队长、书记、廉政三个信箱,征集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

民主渠道的畅通,使各级领导干部与职工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并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的热情,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更强了,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单位内部环境更和谐了。

文化树形 打造优秀企业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形象靠品牌来树立,品牌靠企业形象来提升。优秀的品牌,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

打造品牌工程、品牌项目,一直是该队班子“河南煤田”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队班子提出了“承揽一方市场,结交一方朋友、树立一个品牌”的发展理

念,通过项目施工,树立品牌,拓展市场。该队在大口径瓦斯抽放孔市场、西北煤勘市场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涌现出了1405、1203等一批模范钻机、红旗钻机,中国煤炭工业第九届石圪节精神奖获得者宋佩德、河南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曾献荣、河南省地质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保忠、河南省煤炭行业模范班组长张新忠等先进典型,扩大了“河南煤田”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品牌要在社会心中扎根,还必须依靠宣传。近几年来,该队班子把宣传报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修改完善了通讯报道管理办法,实行对外宣传双稿酬制度,提高了基层通讯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借助网络的传播范围广、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建立了队博客和队网站。同时以建队35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文艺晚会、建队35周年辉煌成果展,印制了《岁月如歌》宣传画册。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了河南煤田一队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在加大宣传,树立单位形象的同时,该队还在精心打造着自身的社会形象,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每年开展的向灾区、困难群众等捐款捐物活动中,干部职工从来都是慷慨解囊。2008年以来,全队干部职工捐款总额达69479.3元。仅2008年,全队干部职工就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群众捐款53841元。此外,还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倡导文明交通,做文明市民。等等

单位形象的优化,给“河南煤田”品牌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市场因之而稳固,美誉度因之而日盛,竞争力因之而愈强。

文化凝心 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

每天的清早和傍晚,办公楼前的灯光篮球场内总会飘出悠扬的音乐,一群人伴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健身操,或者舞太极剑、打太极拳。如今,这项群众健身活动已成为一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年来,该队坚持把“河南煤田”文化建设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改善职工待遇等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队先后出资建起了职工活动室,添置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备。建立了职工图书室,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图书。每年的“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职工开展知识竞赛、扑克、拔河、钓鱼等活动。队职工家属自发成立了门球队、太极拳队等组织,积极参加驻地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在驻地小有名气。2010年,队老年太极拳队代表新郑市参加了郑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保杯”太极拳(剑)团体赛,代表省局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成人组(省直机关)太极拳比赛。

2009年,恰逢建国60周年,又是建队35周年,该队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职工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目的。2010年,组织职工参加了驻地组织的文明单位风采展示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展示了职工风采。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彰显了“河南煤田”文化的底蕴与个性,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出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也将“河南煤田”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宣扬、灌输、传播开来。

单位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队班子全心全意为职工谋福利,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从开展困难职工慰问,到每年组织职工体检,凡是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要求的,队班子都尽力考虑到并努力做到。每逢过年过节,队领导都去看望慰问老专家、老领导、老职工和困难职工,送上全队职工的关心和祝福。职工生病住院,部门领导前去探望慰问。职工或家属病逝,工会等各级组织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

善待职工,提高了职工身为河南煤田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单位发展步伐更快了。近年来,该队各项经济指标年年攀升,职工人均收入逐年递增,大家在点点滴滴的奉献中,体会着事业的成就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生动的“河南煤田”文化建设,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一队基业长青、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该队先后获得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河南省地质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第三篇:福建文化发展

福建省旅游文化发展概况

一、文化旅游资源特色

福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闽南文化、闽越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深刻,特色鲜明。武夷山、福建土楼相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南音、妈祖信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历史文化名镇3个,历史文化名村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历史文化名乡(镇)17个、历史文化名村2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5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4座。妈祖、陈靖姑、祖师公、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主要地方民间信仰影响广泛,信徒远播海外。遍布全省的古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有较高的科考与观赏价值。此外,福建的饮食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闽学文化等,均有一定知名度。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省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福建的文化旅游产品多元多彩,已形成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岛、神圣的湄州妈祖、灵秀的水上丹霞、动人的惠女风采、神奇的福建土楼、光辉的古田会址、奇特的白水洋景观、壮美的滨海火山、悠久的闽都文化等十大旅游品牌,大多数品牌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省文化旅游产品的典范。福州三坊七巷文化旅游街区修缮完毕,获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称号,被国家文物局誉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全省各地每年都会举办系列重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海峡旅游博览会、武夷山旅游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龙岩客家土楼文化旅游节、泉州文化旅游节、闽东畲族文化旅游节等,进一步提升了福建在国内外游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总体目标是适应市场需求,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着力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时代风貌突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提供支撑。2011年要围绕“中华文化游”主题,整合我省特有文化品牌,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精心策划“2011中华文化游·海西行”系列主题节庆活动,积极开展全省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推动福建土楼(华安)文化旅游区等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十二五”文化旅游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四、文化旅游发展措施

1、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

充分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闽茶文化、瓷艺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的内涵,积极整合、包装我省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旅游产品,有效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

2、加快文化旅游精品建设

深入挖掘福建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鲜明特色,重点建设完善武夷山“双世遗”、福建土楼、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对中外旅游者能够产生强烈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3、构建文化旅游八大片区

整合全省特色文化资源,以建设闽南文化旅游区、客家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闽都文化旅游区、妈祖文化旅游区、福建土楼旅游区、畲族文化旅游区和朱子文化旅游区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

4、推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具体附后)

(一)世界遗产文化探奇游(6日):

厦门--福建土楼(南靖、永定)--武夷山--泰宁

绿色柔情,绿色梦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探奇之旅。

(二)宗教文化朝圣游(6日):

厦门--漳州--泉州—湄洲岛--福州

妈祖故里湄洲岛,千年古刹南普陀,佛教寺院梵天寺……明心静气,温馨洗尘。

(三)民俗文化探寻游(6日):

厦门--泉州--莆田--宁德--福州

聚焦千年文明,体验闽南民俗,领略畲乡风情……深厚的闽文化底蕴,使人沉思,令人震撼。

(四)茶文化养生游(6日):

福州--武夷山--厦门--漳浦--安溪--厦门

举世无双大红袍,四海扬威铁观音,更喜天福茶艺新,不愧闽茶天下名……佳茗留香怡情养性,美景迷人流连忘返。

(五)红色之旅文化游(5日):

厦门--龙岩--上杭(古田)--连城--长汀--福州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三坊七巷历史精髓……追寻前人足迹,体验红色之旅

5、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力度

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形象推广渠道。编辑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福建文化旅游系列宣传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平面媒体等多元化宣传平台资源,全面宣传海峡西岸文化旅游。持续办好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6、加强对台文化旅游交流

一要打响妈祖文化对台旅游品牌。借“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机,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内涵,加强涉台旅游项目建设,推出妈祖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台胞来闽探亲寻根、朝圣观光、度假旅游。二要办好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云霄开漳圣王文化节、顺昌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等闽台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发挥三平祖师、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等民间信仰的影响,促进海峡两岸文化旅游交流。三要立足两岸文缘加大合作力度。联手台湾旅游业界,在充实完善现有闽台联线精品线路基础上,重点策划设计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的台湾游客来闽进行文化旅游。鼓励台商来闽投资建设文化旅游项目。

第四篇:新疆文化及发展

新疆文化及发展

新疆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这片广裹的大地上,生活着47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3个。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为新疆带来了丰富多彩而又底蕴厚重的特色民族文化,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要了解现今社会新疆民族文化多元的全貌,就必须对新疆民族文化多元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过程分析,其中既有对多元文化奠定基础的古代元素,也可以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青铜时期”;又有多元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现代元素,也可以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黄金时期”。尤其后者是现今研究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及其构成元素的基本依据。

一、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过程分析

(一)新疆文化多元性的古代元素———多民族文化的演进

新疆古称西域,自进入有史的时期以来,就是一个多种部落、部族、民族共存,多种语言、文字同在,多种宗教并列的多元文化的区域。从先秦开始至清代,在西域生活和活动的有过众多部落、部族和民族。它们主要是:古代的塞人、汉人、匈奴人、羌人、乌孙人、大月氏人、吐火罗人、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蒙古人以及清代以来形成的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古代的游牧部落、部族进入天山以南绿洲农耕区后,转变成了农耕定居居民,其生产生活方式及习俗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新疆自古代就有绿洲农耕民和草原游牧民,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文字。从出土文献可知,自西汉时期始,于阗国使用塞语塞文,龟兹国使用吐火罗语文,鄯善国使用汉语文和佉卢文。自魏晋以后,高昌国先是使用汉语文,后又使用回鹘语文。6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突厥势力进入西域。突厥语文开始流行起来。成吉思汗西征后,蒙古语也成为西域的语种之一。自清乾隆年间起,奠定了西域诸多民族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印欧语系的语言文化格局。两千多年间,语言的融合现象时时在发生,同时某一个民族的人们通晓数种语言的情形也十分普遍,说明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有了族际间的交流和交往。新疆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由于它的多民族性、多语种性、多宗教性和多元文化形态性,它是一种多源发生、多维发展的多元文化。

以新疆宗教文化为例,它的多元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自史前的原生性宗教到文明时代的创生性宗教都曾存在过;二是指某一民族历史上的宗教信仰也并非单一,如回鹘人就曾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历史上,新疆诸多部族宗教信仰改宗的事情不断在发生,改宗本身就表明,新疆诸多部落、部族、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多元而非一元。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正式确立是在汉代[1]。因为凡是影响以后新疆地区民族文化发展面貌的古代因素皆肇始于此。第一,我国史籍对新疆文化主体的族属有明确记载是在汉代。

第二,张骞“凿空”,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从而为东西文化大规模的交流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保障。第三,印度佛教传入西域,并逐渐发展成为前伊斯兰时期(公元10世纪以前)在西域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在佛教文化的侵蚀下,当时的西域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西域经历了分裂与统一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今新疆境内,民族迁徙异常频繁,民族融合不断发生,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面貌在发展中出现了变异,其表现就是民族文化开始了突厥化、回鹘化与伊斯兰化的过程,这一进程导致西域人文景观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历史步入隋唐以后,西域在隋朝时期主要处于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衰落,西域进入以唐朝为主,各种势力争夺的历史时期。唐朝时期,大批中原内地的汉人西迁定居西域,汉人在西域的数量骤增,分布区域遍及天山南北,尤以三州(伊州、西州、庭州)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后改为碎叶))为多,汉文化又一次以强劲之势传播到西域,而且以汉文典籍、边塞诗、汉族习俗礼仪等在西域著称。蒙元时期。西域逐渐形成操突厥语和汉语的成分为主体民族的格局。佛教、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域通行,不论在草原地区还是在绿洲地区,伊斯兰教都呈现出从西向东扩展的趋势。在语言文字上,畏兀儿以西、天山以南地区和葱岭以西地区的回回知识分子将阿拉伯文或波斯文作为书面语,并逐渐创制出波斯文字母拼写突厥语东部方言的察合台文;畏兀儿人使用畏兀儿文。

明清时期。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新疆一些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形成。而且,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的强力推行下,伊斯兰教成为西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和宗教方面的统一,使一种新的合成式的文化产生,并因此促成了近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最终形成。截止到清末,维吾尔人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哈密、吐鲁番及伊犁地区,并且随着北疆地区农业开发和社会发展,不断定居北疆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正是由于两千多年来新疆多民族的政治经济交往与思想文化交流,使其在封建社会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从一开始新疆民族文化在古代元素的演进中就带有多元气息,为形象地加以表述特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青铜时期”。

(二)新疆文化多元性的现代元素———多民族文化的定型

解放后,国家积极支援边疆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现实容貌基本确定。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随后很多解放军官兵(绝大多数是汉族)就地转业,分布于新疆各地,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10余个师和100多个农牧团场(这也是现在的兵团雏形),这是解放后首次大批汉族人迁入新疆。1952年,兵团从上海、湖南、湖北、山东等地招调女兵并派有干部及其家属进疆,1958年到1959年,山东、安徽、江苏支边青年来新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内地大批汉族人自发来疆,1964年至1965年又有大批上海、天津、四川支边青年来疆,1966年有大批河南人来疆,这些内地群众的进入基本上改变了新疆“少汉族”的局面,直接影响到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变迁和演进,为现今新疆形成各民族的杂居文化和多样文化奠定了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新疆汉族一度跃居人口数量的第二位,人口数量仅次于维吾尔族。截止2004年,汉族的人口有780余万人,占全疆总人数的39.75%[2]。而且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向全社会正式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兵团总人口为248.05万人,比1954年兵团成立时的人口总数增加了230多万人,目前,兵团汉族人口占到了新疆汉族人口的近三分之一[3]。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汉民族群众在新疆地位的稳固,不仅有力地支援了边疆经济建设,而且随着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杂居和频繁往来,又丰富着新疆文化民族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内容。这些就是推动新疆民族文化多元的现代元素,由于这一时期多元文化的发展成绩斐然,因此也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黄金时期”。

二、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文化元素构成分析

现今,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已经在各个方面有所展现,而本文所谈到的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不仅包括以维吾尔族为主导的伊斯兰传统文化,还包括以汉文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等,这些文化的交流、并存,融为一体但又不丧失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才是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真

实内涵,当然这一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迁,要论证和研究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影响文化多元的几个元素———民族意识、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族际交往、民族节日和民族风俗等进行分析,进而才能得出在当代新疆民族文化是多元民族文化这一结论。

(一)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也称“民族性格”、“民族统统心理素质”,是把一个民族的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巨大的精神凝聚力。一般来说,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民族的民族意识较弱,人口较少,经济水平落后民族的民族意识较强;单一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意识比较弱,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地区比较强。在新疆,这种民族意识的存在表现非常明显,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民族意识要远远强于其他民族包括汉族。以维吾尔族的民居文化为例,伊斯兰教自唐宋传入中国以后,至明清两代在中国逐渐成为10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民族为了适应各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建筑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交融过程中,既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又融入了阿拉伯民居文化的色彩,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民居文化意识。他们的民居在地域和空间分布上的布局多是围绕清真寺而分布居,其形态具有群落性,构成了显明的特点与个性(如喀什的高台民居)。这主要因为,一是由于他们在其民族内部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宗教内涵及较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二是利于加强穆斯林内部的团结和联系,抵御外部的压迫和歧视。此外,由于伊斯兰教在色彩上是尚绿和尚白的,许多后世的建筑中都有绿色(如喀什的香妃墓)。那富有生机的绿意和纯洁无染的白色,呈现着伊斯兰教的圣俗,绿色是人类生命源泉的象征,是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展现,看见了绿色,就联想到伊斯兰。因此,喜欢绿色是维吾尔民族传统之一,而且这一传统的民族意识一直延续至今。

(二)宗教信仰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宗教信仰和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差异性一起构成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目前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宗教都经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教人数逐渐减少。第二,宗教仪式简化。但是,新疆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且多数群众都信仰某一种宗教,信教群众数量基数较大,宗教的影响甚至渗透到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民族心理之中,因此,新疆的宗教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性。

目前,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共有10个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58.3%[4]。在南疆地区,宗教对当地的人文、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喀什地区为例,该地区伊斯兰教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伊斯兰教存在时间长,影响大,信教人数多,宗教与民族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在这里非常典型:第一,清真寺多。喀什地区清真寺约占全新疆清真寺总数的42%,喀什巿就有六百多座。第二,穆斯林人口多。喀什地区信教群众近300万人。第三,宗教职业者多。按照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清真寺至少要有一名宗教职业者管理清真寺,在礼拜时领拜,以及处理和婚丧有关的事情。第四,学经人员多。喀什地区学经人员较多,学经一般几个月或在经文学校是三年,毕业以后,能够在清真寺工作。第五,朝觐人员多。朝觐是伊斯兰教的天命,伊斯兰教义规定凡是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的穆斯林一生中都应该去麦加朝觐一次,对穆斯林来说朝觐的吸引力很大。在新疆,若要研究和探讨民族文化,就不可回避这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就既要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关注宗教,认识到宗教对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殊意义,又要尊重其作为新疆民族文化特殊性的现实影响力。

(三)民族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它又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与周围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交往,只要交往语言就成为第一需要。在我国,科技文化经济等主要信息载体是汉语,在获取传播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不学汉语就无法面向全国,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201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1%。截止2005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44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8%[5]。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在新疆各地无论民族大小,使用母语人数多少,国家和自治区都予以提供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条件。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从小接受的主要是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以至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创新,不懂得汉语成为掌握和知晓新技术、新信息的一大障碍。在这一形势下,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总结原有“双语”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民汉兼通”的目标,旨在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决定的实施,全疆的少数民族群众送子女学汉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南北疆各地包括到乡镇一级的不少汉语学校,民族学生的比例普遍超过了20%,许多学校达到了50%以上。在汉语教学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像莎车县佰什坎特镇“双语”实验小学和乌什县阿合雅乡中心小学那样创造条件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这对于和谐新疆建设、实现新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疆范围内普及汉语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同时,新疆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这势必又将会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这种以“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并行”的双语模式,就是既要尊重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或多元性,又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一体性或统一性。因此,这种特色鲜明的“双语”模式,正体现了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四)族际交往

族际交往的前提是居住格局,它是某一区域内人口构成及其居住区域的空间组合方式。一个区域内各民族的居住格局是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新疆自解放以来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居住格局,只有维吾尔族还有相对集中的居住区。有了各民族的杂居,族际交往成为可能和必需,通过族际交往方式使得原有文化得以变迁和改造,这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传播、相互采借、相互交流的过程。比如在新疆一直有族际通婚的事实,这种“混合家庭”其实就是一种“混合型的多元文化”,而这种族际通婚的状况和程度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疆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变迁轨迹。

据中国新疆网的报道,在伊宁市,汉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增多。伊宁市民政局的一份统计显示,不同民族通婚数量自2001年突破100对达到115对后,不同民族通婚的数量开始逐年增长。2003年有135对, 2004年增加到149对。而2006年,通婚的数量则达到了243对[6]。但同时,根据新疆社会科学院关于族际通婚的调查分析显示,各民族间均有通婚发生,但数量多少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1)以汉族为通婚对象的民族群体最多,汉族的族际婚姻数量最大。

(2)散居民族的族际婚姻发生率较高,如散居在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塔城市的锡伯、达斡尔、蒙古等民族。(3)文化相近的民族之间更容易通婚,如维吾尔与乌孜别克、塔塔尔间,哈萨克与塔塔尔、乌孜别克间,汉与满、蒙、回等民族间的通婚较多[7]。而且还分析说,族际通婚难度最大的是维吾尔族与汉族的通婚。

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以不同民族间通婚为表现的族际交往,就是新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和碰撞的过程,汉族群众由于民族风俗意识的转变较快,而且不受宗教信仰因素的制约,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直接体现就是同其他民族通婚的比例要高于其他民族;相反,其他民族尤其在维吾尔族集中的地区,由于强烈的民族传统意识,再加之有宗教信仰,使他们一时很难完全接受另一种文化。这种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思维和行为方式,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

(五)民族节日

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直接表象,在新疆这更能说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比如新疆各少数民族民族的节日,就有20个之多,本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古尔邦节,来说明其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盛大节日。时间为肉孜节后的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按照习俗,穆斯林人家在节日中都要宰杀活畜庆祝。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

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解放后,为了照顾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过节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月12日颁布了《关于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的通令》,允许免税屠宰自己的牛羊。新疆各地区在传统的“古尔邦”民族节日来临前夕,牛羊活畜市场人声鼎沸,买卖双方交易火爆,洋溢着热烈的节日气氛。

而新疆的汉族群众仍同全国其他省份的汉族民众一道过着自己的传统佳节,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佳节。从2008年起,端午节和清明节、中秋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这样使得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民族都可以享受这些节日,对于其他民族而言这些法定节日的推广就意味着他们要尊重和接受汉民族文化。正如少数民族在节日上有一些庆贺和饮食禁忌一样,在新疆法定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日期间,汉族群众也通常在少数民族节日期间给予形式各异的祝福,以此表达对其他民族风俗文化的尊重,无形之中这种礼节上的相互尊重本身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试想若是在单一民族或者主要是单一民族为主的地区,没有文化上的差别,这种“尊重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就无从发生和出现。所以,通过民族节日祝福表现出来的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尊重习俗,又印证了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深刻内涵。

(六)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是指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新疆的多数少数民族不仅在外貌、语言、宗教方面特色鲜明,而且其丰富多彩、习惯独特的民俗民风,更展现了新疆多民族文化是一个色彩斑斓、纷繁绚丽的多元文化。这里选取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来说明。

民俗民风。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关于饮食的禁忌习俗。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以面粉、大米为主食,主要吃牛、羊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猪肉和一切动物的血。在待人接物方面,少数民族很重礼节。亲友见面,一般都要握手问候。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群众在遇到长辈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30°,并连声地说:“撒拉买里孔木(意为'祝您平安')!”此外,在丧葬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

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7天、第40天和1周年,家属均要举行悼念活动,此项仪式叫“乃孜尔”。民族服饰。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萨克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其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檐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民族歌舞。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歌舞艺术历史悠久,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兹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一批世代流传的民族歌曲,已伴随着丝路驼铃,蜚声中外,名扬天下。新疆歌舞以动听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被誉为音乐之母的维吾尔族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生活为一体,规模宏大、思想深邃,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音乐创作的非凡才能,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以上都是新疆的发展与文化,从新疆的发展来看中国梦主要体现在新疆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也以及现代化程度。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三年来的实践,是我们的治疆方略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疆的实践过程。新疆近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变化,都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正确性,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也丰富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基本遵循和本质特征。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推动新疆工作的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多、投入资金之大、建设项目之多、惠及民生之广,在新疆历史上都前所未有。中央高度重视并始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谋划新疆工作,就是要使新疆的发展和稳定事业更加紧密、更加直接地融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应当从这样战略高度,深刻理解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现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实践中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凝聚整体合力。新疆的发展稳定牵动全局,没有新疆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新疆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对口援疆工作将会贯穿实现“两个百年”和民族复兴的全过程。这是一项着眼全局、立足新疆、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系统工程,因而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整体合力的过程。

从全国来看,新疆工作的体制和发展格局十分独特,地方、兵团、央企等多元开发建设主体共同参与,是新疆区域经济的鲜明特征,也是新疆未来发展的突出优势。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的深入开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特点更加鲜明,这就为凝聚强大整体合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实现“中国梦”,在新疆的具体体现就是进一步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实现这一目标,归根结底还要靠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的主体作用,同时要着力提高新疆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把借助外力和练好内功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新疆自我发展的内在创造活力。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我能行”树立 的主体意识,激发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坚定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更加自觉地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二要强化责任担当。要自觉树立“我为国家作贡献”的意识,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把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事业融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中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三要优化发展环境。从改进工作作风、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完善市场机制入手,为国内外各类经济实体融入新疆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要大胆开拓创新。要紧密结合新疆实际,放大优势,弥补短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襟,着力创新多元主体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凝聚起强大整体合力,扎实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第五篇: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12-15 序 言

“十五”时期,是我州文化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和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省文化厅的指导下,全州文化战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楚雄实际出发,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强州,文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关键时期。我州“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彝族文化荟萃、民族风情浓郁、文艺精品不断、社会全面进步、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的彝族文化名州目标,扎扎实实打基础,集中力量抓创作,培育市场兴产业,深化改革增活力,使规划成为促进彝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一、文化发展“十五”回顾

(一)主要成就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州共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7个,建筑面积58616平方米,投入资金4078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助633万元,省级补助1414万元,州级配套1439万元,县级及其他投入592万元。建成县级宣传文化中心2个、县文化馆5个、图书馆6个、乡镇文化站(中心)54个,村文化室538个。初步改变了我州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打下基础。

2、文艺创作演出繁荣发展。彝剧、舞蹈、音乐、小戏小品等各艺术门类都创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大型彝剧《咪依噜》、《臧金贵》参加全省新剧节目展演;小彝剧《真假乡长》荣获“群星奖”金奖;《慕勒祭爹》荣获全国曹禺戏剧小戏小品一等奖;彝族乐舞《威楚余韵》参加全省调演;电视剧《彝山情》荣获全国“骏马奖”二等奖;《小木匠走梁》在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一等奖;小彝剧《促鸡》、《伙子村长》分别荣获全省方言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和入围云南省文化厅招标剧目库;中国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最佳服装奖、编导奖和优秀表演奖等四项奖项,这是我州舞台艺术大型作品首次荣获全国艺术类综合评奖的最高奖。2006年5月,大型彝族音乐会“云中火把”参加上海国际之春音乐节演出获得成功,这是云南省首次有音乐作品参加上海国际音乐节演出。

3、改革稳步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楚雄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结合文化部门实际与州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楚雄州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州直各文化事业单位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有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4、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全州艺术院团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努力开拓演出市场。大型彝族歌舞《太阳女》自公演以来,演出收入已超过百万元;双柏、禄丰民族艺术团走出省外、走出国门,寻找演出商机;博物馆利用恐龙资源优势,组织到国外展出和开展恐龙化石、青铜器等文物复制工作,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路。支持配合相关人士组建成立“云南楚雄彝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培育发展娱乐业和印刷业,制定了《关于促进文化市场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管理、服务等方面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促进发展。目前,全州娱乐业共有经营单位1300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每年上缴税收600多万元;全州共有印刷企业59家,打字复印经营户342家,从业人员2619人,实现产值3.5亿元,上缴税金2420万元。

5、文物事业长足发展。全州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项(元谋猿人遗址、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姚安龙华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4项。有博物馆、陈列馆4个,现有文物藏品8378件,其中一级文物23件。我州文物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居全省前列。这些文物是我州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6、文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完成了云南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和闭幕式文艺演出任务;在2004年和2006年“火把节”期间,以“文化楚雄”、“相约楚雄”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云南省首届和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博览会、首届中国彝族展演会、第十一届滇中南民族艺术节,几十项文艺演出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新理念和方法,既展示了我省各少数民族歌、舞、乐艺术之精华和传统手工艺绝技,又提高了彝州“火把节”的知名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美文化大餐,真正把火把节办成民族的、文化的、群众的盛会。为进一步做好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组织开展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全州有民族民间歌、舞、乐及民间美术艺术人才364人,其中有55人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民间艺术人才。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州文艺调演,组织了首届社区文艺展演;促进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修缮了州图书馆,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质量;对州博物馆部分展厅进行了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升服务档次,突出“一彝三古”特色;着力于打造彝族文化品牌,发展彝族文化产业,组织开展彝族赛装节、服饰展、彝族歌星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楚雄市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大姚县、禄丰县被命名为“云南省文化先进县”,禄丰黑井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姚石羊镇、姚安光禄镇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双柏法裱乡、大姚昙华乡被命名“全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7、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整治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继续深化网吧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限经营、传播有害文化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音像行业。加强歌舞娱乐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和取缔黄、赌、毒等各类非法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抓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方式方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我州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比较低,人均文化事业费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文化馆缺乏事业经费和活动经费;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每年购买新书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借阅者的要求。多数乡镇文化站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经费长期投入不足,文物调查发掘、文物藏品征集、文物保护维修、博物馆陈列展出等各项工作受到制约。

2、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州文化馆是全省州级唯一没有馆址的单位,只有300多平方米办公室,没有活动场地,急待加快建设进程;州民族艺术剧院缺乏演出剧场,灯光、音响等设备不足,一些大型活动不能承办。乡镇文化站建设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州还有48个乡镇文化站需建设,已建成的文化站也因内部设施不完善而难于开展工作。

3、艺术创作水平不高,具有重大影响力、民族特色浓郁、深受群众喜欢的优秀作品不多。除了经济的原因外,优秀文艺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打造文艺精品力作的主要问题。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化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4、文化体制改革难度大。改革认识不到位,习惯于多年的僵化体制和管理模式,对改革心存畏惧,心存疑虑,怕出乱子,怕担风险,对改革的“动力”认识不足。文化事业单位所有制结构单一,活力不足,民族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效益低下,文化事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不强。部门分割,政策不配套,改革操作难。文化拔尖人才匮乏,加之文化行业的特殊性加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难度。

二、“十一五”文化发展形势分析

“十一五”期间,是党和国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楚雄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我们具备保持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省、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进一步优化,保障更加有利。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文化发展、人民群众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州文化工作者团结奋斗,“十五”文化建设任务顺利地完成,文化大省建设深入推进,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一五”文化加快发展积蓄了能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发展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种文化空前活跃,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从工作上看,我们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协调,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然落后,文化事业发展经费缺乏,农村文化建设普遍薄弱,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文化经济政策在一些地方没有全面落实,文化体制改革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配套措施尚不健全。

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州文化工作者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文化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把握主动,以与时俱进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努力把我州各项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十一五”时期主要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上下功夫,在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上作文章,在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上求实效,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上出新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文化强县,促进文化名州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建设小康楚雄和构建“和谐楚雄”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文化发展的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为中心;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加速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推进文化法制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彝州文化事业的总体优势,努力保护和利用地区的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全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稳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

(三)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基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形成机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良、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官方、民间和贸易并举的文化对外开放新局面。

——立足彝州文化资源优势,繁荣创作,努力创作一批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省、全国影响和市场竞争力的舞台艺术、美术、影视、音像、图书等精品;积极推进社区文化、乡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立健全群众文化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每年新创剧(节)目40个以上,力争有1—2台大型剧(节)目在省级以上获奖,1—3个小型作品在全国性赛事中获奖。

——切实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确保实现“县县有达到国家规范建设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城市社区有文化服务设施、60%以上的行政村有文体活动室”的目标。

——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一致、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全面维护和合理利用,85%以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抢救性维护。——加快发展书报刊发行业、影视业、音像业、演出业、展览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市场体系比较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比较完善,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四、“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重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详见附表)

1、图书馆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建3个县图书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投资720万元,设施设备180万元。合计900万元。人均拥有图书0.4册,人均购书经费0.15元。在省的支持下建立图书系统“知识工程”网络,把我州图书馆建成设施达标、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管理现代化达标图书馆,成为向彝州人民提供各种知识的信息中心。

2、文化馆建设:新建文化馆2个,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投资600万元,设施设备100万元,合计700万元。力争2006年建成州文化馆,“十一五”期间把我州县级文化馆建成设施达标(1500平方米),设备完善,活动正常,环境优良,集文艺娱乐、展出、辅导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3、文化站建设:全州103个乡镇,现有42个乡镇文化站急需建设。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施设备200万元。合计1800万元。从2006年起计划每年建盖13个,力争2009年完成文化站硬件建设,2010年前建成50个达标文化站(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四基具备、功能齐全、活动正常、管理良好),30个示范文化站。逐步实现文化基础设施好、经常性文体活动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好、群众文化科技素质好的“四好”文化站。

4、文化室建设:从1049个村委会中挑选出200个群众文化基础好、积极性高、人口集中、传统文化浓厚的村建设村级文化室,以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投资720万元,设施设备180万元。合计900万元。

5、县(市)艺术团的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楚雄州大剧院,争取政府支持每年修缮1—2个县(市)艺术团排练厅,改善我州专业艺术表演院(团)的工作条件,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修缮7个,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投资160万元,设施设备140万元。合计300万元。

(二)专业文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州艺术院(团)要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加快文化产业建设这一中心,重点抓好彝剧、民族歌舞、民乐、花灯等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剧(节)目生产。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持之以恒送戏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每年办一期创作改稿班,两年举办一次全州新剧(节)目调演,抓创作,促繁荣,上档次。力争有1—2台大型剧(节)目在省级以上获奖,1—3个小型作品在全国性赛事中获奖。

(三)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前完成全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制定《楚雄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规划》,2010年前完成规划20%的保护项目。编制出版《楚雄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成果汇编》。

(四)文物保护

2006年制定“楚雄州文物保护维修计划”,2010年前使我州境内国家、省级、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约30项)的50%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维修,投入维修资金600万元。出版《楚雄州文物图集》。

(五)群众文化发展

力争到昆明、北京举办一次高水平的楚雄州书法、美术、摄影展,以充分展示彝州特色的民族民间群众文化。编印出版《楚雄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选》。

(六)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业包括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三个部分,它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经济的商品属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1、出版物发行业

“十一五”期间,我州出版物发行的目标是:城乡经营网点布局合理;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品种齐全、丰富;市场繁荣规范,出版物正版率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新华书店、邮政、新知为主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购销形式并举,城乡互动的出版物发行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产品需要,为彝州“三个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印刷产业

“十五”期间,我州59家印刷厂年印刷业产值3.5亿元,其主要来源于4家烟标包装印刷企业和3家出版物印刷企业,而塑料印刷、铁制盖印刷等新兴印刷业务仍为空白。“十一五”期间,我州印刷产业的发展目标是:继续整顿规范印刷市场秩序,鼓励大、中型印刷企业和外来资本,采取联合、兼并、控股等方式吸纳小型印刷企业,实现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优化印刷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印刷活动的同时,重点扶持投资少、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的塑料印刷、金属制品印刷等新兴印刷业务,彻底陶汰落后生产工艺,下决心取缔铅字印刷等落后传统印刷工艺和生产设备,努力提升我州印刷业档次和竟争力,使印刷业产值真正成为我州文化产业的骨干产业。

3、执法环境和队伍建设

到2010年,文化市场、新闻出版、“扫黄”“打非”机构、装备、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形成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执法环境。

(七)电影业发展规划

1、电影事业

(1)全面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实施,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2131工程”放映目标。力争政府投入放映补贴100万元。

(2)把农村电影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使农村电影工作由部门行为变成政府行为。

(3)建立州级16毫米拷贝片库。

(4)各县(市)成立“电影放映管理站”,在各乡(镇)文化站(中心)成立农村电影管理放映机构,大力发展农村个体放映队。在“十一五”期间,扶持和发展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500个左右,激活农村电影放映市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推行“公益电影”、“礼仪电影”,实行“影政联姻”、“影教联姻”、“影医联姻”、“影企联姻”、“影商联姻”、“影贫联姻”,做好农村贫困地区免费电影和城镇公益电影放映。

2、电影产业

(1)结合楚雄州丰富优厚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自然资源,引入外资在楚雄州建立一个电影拍摄基地。

(2)推进州电影公司的改革发展,引入资金对龙泰影城进行提升改造,优化经营环境。在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一家民营影院。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电影放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具备条件的1—2个县,扶持和发展一到两家能进入全省电影放映院线的民营电影放映公司。

(八)文化市场建设

文化市场的发展与我州经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十一五”期间,力保我州文化市场的数量和规模按8%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末全州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数达3500家,上缴税收15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4.5万个。重点发展娱乐业、网吧业、音像制品业、演出业、文化艺术培训业,保持和鼓励发展民间工艺美术业。引导文化企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总量上不断增长,规模化、品牌化和质量效益方面有质的突破,打造3—5个有一定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鼓励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解决必需的稽查专用车辆和专项经费。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市场管理工作,不断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九)人才培养规划

制定楚雄州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提高文化队伍素质。在“十一五”期间,培养和引进2—3名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优秀尖子人才,50名州级优秀人才,200名文艺骨干。大力引进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艺术经纪人,加快创作、制作、表演、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每年选送一批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重点艺术院校、艺术团体进行深造;聘请省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专家到我州讲学,促进文化艺术后备人才较快成长。使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50%,艺术团体40岁以下达70%,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50%,提高我州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

1、继续执行和落实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根据文化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加强文化立法工作。

2、完善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制定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完善配套改革,使文化体制改革与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相衔接,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3、落实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政府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继续落实好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等政策,文化事业投入达到年财政总支出的1%。在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的基础上,州级每年筹措不低于500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县及县以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

4、拓宽文化事业投入渠道,建立多种筹资渠道、多种投入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发展机制,鼓励社会捐赠用于发展文化事业。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坚持公益性文化服务基本职能的前提下,结合业务工作和群众需要开展配套的经营性服务活动,其收入主要用于弥补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的不足。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实行基本支出预算包干的办法,促进分配制度改革。

5、落实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新增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6、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解决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足、人员偏少、经费缺乏、装备落后、保障不力等突出问题。

7、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制定和完善相关文化法规规章,推进文化领域依法行政工作。

(二)加强领导,把文化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

把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以政府为实施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主体和责任人的文化工作体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文化部门定期将实施情况向党委政府汇报,及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考核机制,保证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三)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文化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文化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规划、协调和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对文化工作积极给予关心和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下载文化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政府工作报告文化发展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

    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

    浅谈日本动漫发展及其文化(本站推荐)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课程名称 战后日本文化与社会_ 专题读书论文 (体会) 浅谈日本动漫发展及其文化指导老师瞿亮姓名 王冰鑫学号2014551302 班级名......

    文化发展公司经营范围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文化艺术交流策划,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教育咨询、市场信息咨询与调查(以上咨询不含经纪)。 图文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广告,电......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作者:*** 指导教师:*** (****大学****学院,海口,571158) 摘 要:海南黎族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一支奇葩,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

    玉文化发展历程

    玉 文 化 发 展 史 翡翠是玉文化的一种代表: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认为玉是一种充满魅力的美石,和大自然、宇宙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因美而敬,因爱而惧。当先民们把......

    文化改革发展学习心得

    以文化改革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高潮(学习体会) 最近,公司党总支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

    青海省的文化发展[模版]

    七大民族文化产业是:一,以唐卡、昆仑玉、藏毯、民间刺绣、民族服饰等为龙头的工艺美术产业;二,以专业艺术团体为龙头、以民营演出团体为基础的民族歌舞演出业;三,以青海人民(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