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
森林资源管理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有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法制、规定和习俗。这些内容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特征,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该文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挖掘和借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促进我国林业建设,是林业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森林资源管理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多层面上的体现
(一)精神层面——以藏族的自然观与神山崇拜为例
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在适应高寒缺氧的严酷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本教,其中就包含有神山崇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佛教传入藏族后,其行善、惜生、因果轮回等观念与原始宗教信仰相结合,就形成了以神山崇拜为核心的生态保护文化。其主体观念是“万物一体,众生平等,崇敬自然,尊重生命”。藏族人民认为“宇宙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中一切因素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网中。……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命权利与生存功能,作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生命权,顺从自然生存的规律。……一切生物生于此时此地,都有其生存权,人类只有保护的义务而无损伤侵犯的权利。”[1]在这种自然观的作用下,藏族人民以神山为单位,自发地、自觉地保护着山中的森林、草场、动物、河流、山石等自然物,以极少的物质所取维持着生存。
(二)制度层面——以蒙古族习惯法和 “成吉思汗大扎撒”为例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其自然保护法制传统渊源于公元前3世纪,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人在蒙古族法制的习惯法时代就非常重视对草原的保护。蒙古族人的习惯法(蒙语称“约孙”)中把生态保护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其内容包括保护草原、牧场,保护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树木、森林,节约血液食物资源。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确立自己的立国安邦政策时,颁布实施了一部综合性法典,即著名的大扎撒,把世代沿袭的自然保护习俗提升为国家根本大法。之后,大扎撒的自然保护传统在蒙古各汗统治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得到了继承,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2]。
(三)习俗层面——以白族的封山、植树俗规与本主崇拜为例
白族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有久远的历史,同时养成了植树护林、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环境保护文化习俗,主要内容是:①定期植树、封山禁伐。相传古代白族人每年都有植树、封山育林的节日,如插柳节、缀彩节、祭山节等,都是集体植树的节日,进入农历七月,各地便相继封山,禁止任何人进山采伐、放牧。②本主崇拜。对生态环境保护,白族人普遍认为人手不如神手,人管不如神管,因而凡是传说中有神“居住”的名山、宝刹和遍布白族村寨的众多本主庙,以及有龙 “居住”的众多龙潭水系,都成了白族地区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区”。③用传统的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加强森林和水源管护,违者将被处以重罚。例如,把森林分为公山林和家族林两种,各派有护林员常年居住在林区管护,护林员的生活由全村每家付米麦1 L予以维持。为了切实保护好公山,一些乡村立碑以定规。碑的内容都是关于保护山林的禁忌和处罚条款,如金华山麓的公山碑、剑川县沙溪乡石龙树本主庙中的乡规碑[1]。
二、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反过来文化对人的活动又产生反作用,且同样表现在文化本身所体现的各个层面上。文化与少数民族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文化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作用
1.森林资源保护
1)森林保护 少数民族对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早已有了认识,瑶族谚语云:“万树千棕,一世不穷”;佤族谚语亦说:“毁了山,破坏了地方”。各少数民族对保护森林形成了许多习俗,其中主要是宗教习俗。在我国西南,许多民族地区都有神林、鬼林和神山,如基诺族代表寨神的神林、傣族的神山等。这些神林和神山上的草木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西双版纳傣族的“垄林”在1958年之前有1000多处,总面积约有10万hm,约占全州总面积的5%[3]。2
2)大树保护 水族人对生长在河畔、井边、路旁及村寨门口高大挺拔、粗壮雄伟的古树,如银杏、古榕、巨杉、苍松和倒鳞树等,敬若神明,加以保护。广西隆林的仡佬族通过宗教祭祀来保护神树, 八月十五日过拜树节时,用牛和鸡等祭祀树祖。土家族每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过赶年,都要给房前屋后的果木树喂年饭。
3)树种保护 即对特殊树种的保护。如纳西族神山中的大栗树,不得任意砍伐和践踏,据说只要动它的一片叶子,都会招来莫大的灾难。侗族对樟树、松柏、紫檀木、猴栗木等一律不许砍伐。
4)幼苗保护 在侗族地区,凡是寨子、凉亭、道路边的乔木,特别是常绿乔木,一旦发现幼苗,不论老少,都主动把它保护下来[3]。
2.森林资源培育
1)植树造林 少数民族不仅保护野生森林,而且还积极植树造林,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壮族有谚语说:“荒山变林山,不愁吃和穿”;苗族谚语说:“种树就望树成材,种竹就望竹成林。”在许多民族地区,人工林的比例很大。新中国成立之初,广西金秀大瑶山的森林总面积为42970hm2,其中人造林约14800hm2。其所造之林主要是经济林、水源林等,并且一般都是成片营造的。
2)绿化环境 许多民族有在村寨、路边等处植树的习惯,以营造家园、绿化环境、造福子孙。如傣族在村舍种植芳香的缅桂花和仙人掌类植物;侗族喜在风雨桥附近栽树,供行人纳凉、休息;水族常在桥头、河溪两岸种柏树、榕树或樟树等树木。
3)营造特用林 除营造经济林外,少数民族还有一些造林的特殊习俗。侗族、土家族等民族都有种植“十八女儿杉”的习俗。根据侗族习俗,婴儿出生后,家里人就在坡地上栽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准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土家人若婴儿降生在春季,按照习俗须栽下几株或十多株椿树苗,称为栽“喜树”;婴儿若出生在秋季或冬季;主人就得在当年的冬季或次年的春季补栽喜树。另外,在坟山、墓地植树也蔚然成风。如水族群众有在坟山种植枫树的习惯,他们认为,坟山上树木葱茏可以使风水更好,从而可庇佑后人[4]。
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1)分类管理 哈尼族的传统农业有其完善的生态系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懂得了森林与水源、森林与农业的关系。他们将森林划分为7个类型的林区:一为寨神、勐神林区(神居之地),二为公墓、坟山林区,三为村寨防风、防火林区,四为传统经济植物区,五为传统用材林区,六为国境线防火林区,七为轮歇地林区。其中,四、五类林区可以适时封育,定期开放和开发;一、二、三、六类林区具有祭祀、护寨和维护村寨环境等功能;七为恢复区,一般不能进入这几类林区进行伐木和樵采等,违反者将受到严惩。特别是寨神、勐神林区和公墓、坟山林区更是神圣不可侵犯,人畜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进入,更不准伐树和垦殖。在哈尼族聚居地,这两类林区是历代保存最为完好,至今仍处于原生状态的森林,几乎无人敢犯禁。历代哈尼族人还严禁砍伐溪河两岸和山箐的森林,以保护水源。即使在历史上盛行刀耕火种的哈尼人聚居区,都要在村寨周围预留不少于千亩的风景林,其作用一是防止野火延烧村寨,二是将刀耕火种的轮歇地与村寨分隔开来。凡到过哈尼族村寨的人们,无不为该民族历来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所形成的独特的梯田风光所陶醉和折服。同时,哈尼族人在历史上就有“立寨植树”、“为子孙种树”的民谚和风俗,凡栽植藤、茶、竹、树者,历来是谁种谁有,永久继承。一般是父辈,甚至祖辈种下的林木,在儿子、孙子成家立业时已成为大宗财富[5]。
2)林粮间作 这是云南僳僳族传统的混农林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僳僳族意识到农林间作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应,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传统农林混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间作类型:麻栎+小麦/荞-玉米/水稻/黄豆;竹+水稻/蔬菜;香果+玉米/蔬菜/水稻-小麦/蚕豆;棕榈+玉米-小麦/蚕豆/蔬菜;桤木+茶/荞/小麦(注:“+”为同一季节种植,“-”为不同季节种植,“/”为几种作物可以同时种植)[3]。
(二)生态文化对森林经营活动的影响
1.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约束
文化的约束最明显地体现在制度层面上。制度文化是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由人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和组织形式,是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规定着文化整体的性质。”[6]约束性是制度的特征,法律则是特殊的制度。因而,文化的约束作用首先体现在法律上。在蒙古族人的习惯法中,包含很多禁止条律和处罚规定,涉及放牧、采猎、生活、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成吉思汗之后的蒙古法律法规继承了习惯法和大扎撒的内容,甚至在很多方面还有所发展和创新。在清朝时期的蒙古喀尔喀三旗法典中就明确、详尽地规定着保护树木、森林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范围内的、什么样的树木(林)不许砍伐——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砍伐后如何处罚,等等[2]。其次,文化的约束作用也体现在民规、俗规上。在白族的公山碑、乡规碑、村碑上,刻载着很多成文的禁忌,其内容是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
2.对森林经营活动的指向
文化的指向也同样表现在法制和俗规上。事实上,制度的约束性和指向性往往是并存的。蒙古人的法制不仅对不该做什么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同时也对鼓励做什么做出了规定。上述白族关于定期植树和公山林保护的俗规便是最典型的行为指向。不难看出,文化的指向性不仅表现在制度层面,同时也充分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前述宗教与对山神的崇拜便包含了充分的指向性。
(三)生态文化对森林经营者——人——的作用
文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人类历史证明,文化作为人的属性,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即表现在精神文化上。“精神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6]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压倒性的精神统御作用。
1.精神统御的外在形式——宗教、信仰
宗教是精神统御的形式之一。我国很多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其中以藏族最为突出。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其所信奉的宗教为佛教密宗。11—12世纪,藏族著名的热罗多吉扎**(即热罗上师,也称热译师)在全藏境内传法时,每到一处便向该地发放布施、修公房、建茶坊、赈济穷人和朝圣者,“捐资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等,……凡受热罗上师保护的森林、野生动物,谁也不敢砍伐、捕杀……。由于热罗上师造福的功德,各地风调雨顺,森林水草茂盛,五谷丰收,人畜两旺……” [7]可见宗教对藏民族精神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宗教的自然观成为藏民族精神文化的主体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强力作用下,藏民族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是最彻底的。在宗教思想的统御下,藏民族对森林采取了积极保护的态度,其森林经营以森林保护为主,众多的神山形成了众多的森林保护区,神山崇拜便成了藏族保护森林的主要形式。历史发展到今天,神山崇拜已不再是藏族独有的文化了,而是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由神山文化衍生出来的拜树、拜石、拜敖包、转山等习俗更是屡见不鲜。
泛神崇拜是精神统御的又一形式。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多神崇拜的文化现象,白族的本主崇拜就是典型的一个。白族的本主是多质的,有山神、龙神、河神,还有很多不同时代的民族英雄被后人奉为本主。这些不同性质的本主成为这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以多种方式统御着族人的精神活动并在多个层面影响着人的行为。白族的本主崇拜是民俗性的,不同于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没有佛教的僧人那样的专职人员从事宗教活动,也没有寺庙那样的专门活动场所,其本主庙更没有佛教寺庙那样雄伟、华丽。族人的信仰活动往往是以家族或村屯为单位,或个人自发地进行。由于对本主的信奉,作为森林经营者的白族人民就形成了“人手不如神手,人管不如神管”的森林经营观念,因而但凡有本主神居住的地方便被划定为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区,区内的山、水、林、草、动物均得到良好的保护。这种观念把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摆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使利用程度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处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使得该民族能够世世代代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生存与繁衍。
在这种精神统御下,全民信教的藏族人民和崇拜本主的白族人民对包括森林在内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是自发的和自觉的,其民族行为真正体现出“人的群体自觉行为”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们自觉地循规蹈矩”的文明特征。
2.精神统御的内在本质——人的内在动力——文化动力
一种文化,在还没有被人所接受和奉行,并最终成为人的自主观念和自觉行为的时候,其对人的作用表现为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和指向;而当它成为人的自主观念和自觉行为之后,文化的作用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成为了人的内在的行为动力。表现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范式内,人们不约而同地、自觉地、自发地在向该文化范式所规定的方向前进。显然,这种文化作用下的人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从少数民族对森林进行保护的自觉程度上便可明显看出,其文化作用已不是外在的、强制的约束和指向,而是已经变成了一种民族的、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文化的动力,也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推动着民族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规定着民族的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对森林及一切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文化的动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体现的。从文化的演进过程来看,文化的动力是文化范式发展的终极态势,而人类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文化发展成为人的内在动力,进而使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与少数民族森林资源管理紧密不可分割。文化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自然的协调方式(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左右着这些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显然,各民族传统的保护生态的意识、行为、习俗,即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理性思想的产物,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现代社会。联合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将在未来21世纪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21 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9]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境遇中,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并使之转换成现代文化范式,发挥其新的功能,进而探讨文化对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文化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将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第二篇: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 吴昌田
Wct99@126.com 主要内容
一、森林资源营造
二、森林资源管理
三、森林防火管理
一、森林资源营造
(一)造林
(二)造林作业与施工
(三)抚育管理
(一)造林
1、造林调查设计
在调查造林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造林目的,为该地提出造林类型、各项造林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方案的技术工作。调查设计是造林施工的依据,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保证。调查设计包括:宜林地区划,自然和经济条件调查,人工林、天然林以及树种生长情况调查,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造林类型制定,造林费用概算,造林设计说明书编写。
2、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调查的立地条件类型、造林目的等情况,选择造林树种。原则是:适地、适树、适种源。两个途径:
一是,选树适地
二是,选地适树
3、造林密度与混交
(1)造林密度的原则与种植点的配置
造林密度指:造林地上单位面积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又称初植密度。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
密度对:树冠、胸径、树高、生物量、材质等都产生影响。
混交树种的选择
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是:适地、适树、适种源。两个途径:
一是,选树适地
二是,选地适树
首先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选择主要树种,然后再选择伴生树。(2)混交类型、方法与比例
混交类型:乔木与乔木、乔木与灌木、综合混交 混交方法:株间、行间、带状、块状
混交比例:指各树种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混交比例在数量上的变化,与混交各树种间关系发展方和混交效果有密切关系。混交树种所占比例,以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为原则。
(二)造林作业与施工
1、造林地整地时间、整地的方式方法 造林地整地时间:一般在秋、冬季进行
造林地整地方式:全垦、带状、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 造林地整地的作用: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便于施工
2、造林方法与造林季节
造林季节:一般在春、秋两季
造林方法:植苗、播种、飞机播种、分殖
3、检查和补植
主要检查造林质量,当年造林成活率在85% 以上的为合格,在40%-85% 间的需要补植,40% 以下的需要重新造林。
(三)抚育管理
1、抚育管护
松土除草,补植、补播,幼树管理
2、抚育间伐
幼林抚育:由造林开始到成林前的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幼林生长措施。主要有,土壤管理、除草松土、灌溉施肥、幼树管理(间苗、平茬、除蘖)
森林抚育: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营林措施的总和。
抚育间伐: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以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主要有: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生长抚育)、卫生伐四种种类。
二、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
什么是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为使森林资源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达到最优结构,所采取的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
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
林地管理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林木采伐管理
木材运输管理
森林资源调查
(一)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
1、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规定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通常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宪法》及《森林法》规定,我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有三种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属国家;
二是,集体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属集体 ;
三是,个人所有。森林、林木所有权属个人,林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个人享有林地的使用权。
2、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保护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登记注册,核发权属证书,予以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通常简称为林权证。
通过合法程序领取的林权证书,是森林、林木和林地唯一合法的权属证书。
(二)林地管理
1、森林、林木和林地一体管理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2、征占用林地管理
用地单位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申请;需要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林地,应当向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提出占用林地申请。
3、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审核同意或者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申请后,按照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并向用地单位发放《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三)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1、划分林种
概念
森林(林地)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个类别。生态公益林(地)根据管理事权的不同分为国家公益林(地)和地方公益林(地)。
国家公益林(地)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
地方公益林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划定,并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
公益林区划
生态脆弱性:分为,极端、非常、比较、一般 保护等级:分为,特殊、重点、一般
商品林(地)是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五大林种:
防护林指以发挥国土保安、防风固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特种用途林指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用材林指以生产木材(含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
薪炭林指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经济林指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2、依照法定程序审批林种划分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八条 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地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其他防护林、用材林、特种用途林以及经济林、薪炭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部署组织划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30%。
经批准公布的种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3、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依照森林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提取的资金,必须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不得挪作他用。审计机关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
(四)林木采伐管理
1、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指国家根据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森林和林木进行限制采伐的最大控制指标,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所有森林的林木分别林种测算并经国家批准的合理年采伐量。国务院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每5年核定一次。
限额采伐是指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2、木材生产计划管理
国家制定统一的木材生产计划,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
3、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并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五)木材运输管理 木材运输许可证制度
木材运输凭证制度。
木材运输证分为省内运输证和出省运输证。
(六)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地区内的各类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森林质量等因子进行调查和核查。这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森林资源清查的目的在于为编制林业区划、规划、计划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资源档案以及确定森林利用方案和森林采伐限额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森林资源调查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即一类调查),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林区为单位进行;一般每五年进行一次;
二是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以县、国有林业局、林场或其他部门所属林场为单位进行,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和基地造林规划等项需要。
三是作业设计调查(即三类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
2、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方法)主要分为抽样和小班详查两种,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即一类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通过对抽中的样本进行详查,以样本调查成果估计调查总体;
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制定调查技术操作细则,区划林班—小班,小班调绘—小班调查—统计、成图。
专项调查(三类调查)。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一般是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开展。
三、森林防火管理 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组织
森林防火的预防管理
森林火灾的扑救制度
其他防火工作制度
1、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条例》 1988年1月16日由国务院发布。
《森林防火条例》规定,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 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 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未设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地方,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履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
2、森林防火组织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成立,1998年撤销。2006年再次成立。其职责有:
检查、监督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实施;
指导各地方的森林防火工作;
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进行重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协调解决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部门之间有关森林防火的重大问题。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实施;
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和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检查本地区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进行森林火灾的统计和建立火灾档案。
3、森林防火的预防管理 建立森林火灾责任制度 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规定森林防火期和森林防火戒严期
根据森林火灾的季节变化规律,上海的森林防火期为当年11月1日至明年的4月30日,东北、内蒙古林区春季森林防火期为3月上旬至6月中旬。
森林防火期内,应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
建立森林防火的各项具体制度
入山人员管理制度 机动车辆防火制度 使用枪械等防火制度
建立森林防火专用车辆、器材、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执行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任务的各种森林消防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养路费、车辆通行费,对森林防火专用电台免收无线电通讯频率占用费。
建设森林防火设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单位有计划地进行林区的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包括:设置火情了望台、在国界内侧、林内、林缘以及村屯、工矿企业、仓库、学校、部队营房、重要设施、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等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防火林带;配备防火交通运输工具、探火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等;在重点林区,修筑防火道路,建立防火物资储备仓库。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林区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必须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标识等配套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做好森林火险天气监测预报工作
森林火灾的发生,受当地气象因子影响很大,预先获得气象资料,分析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采取有效措施,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森林火灾扑救制度
森林火灾分为:
森林火警,是指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一般森林火灾,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重大森林火灾,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特大森林火灾,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
立即报告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的森林火灾是: 国界附近的森林火灾;重大、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末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地区危险性大的森林火灾导
需要中央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其他防火工作制度
1、表彰奖励制度
2、医疗抚恤制度
3、统计上报归档制度
4、违法行为处罚制度 请提宝贵意见!
祝取得好成绩!
谢谢!
第三篇:森林资源管理
一.森林资源概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二.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 万hm2 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 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 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
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 万t。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信誉,具有较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本垄断了港澳市场,在东南亚、日本、德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 万t 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均在20 万t 左右,年创汇均在1 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t,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是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然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一切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21 世纪,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生贤局长曾多次强调,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命根子,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林业一切工作的核心,怎样强调都应该,怎样要求都不过分。多年来,我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和森林资源监督等基本政策和制度,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2.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
国有林区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深刻地认识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已势在必行,这是因为,我国森林资源日渐缺乏,天然林资源越来越少。目前,全国现有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居世界5位,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8%,位居世界120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5立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2%。周生贤局长讲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命根子,把森林资源提到命根子的地位,是非常准确的,切中林业工作的要害,决不能丢掉命根子,如果把森林资源搞没了,林业也就没命了,离开了森林资源,林业也就不复存在了,大西北、黄土高波的现实就是历史的悲惨教训,我们的森林资源如果没了,就是历史悲剧的重演。所以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有效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已迫在眉捷,刻不容缓。
2.2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需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巨大的涵养水源、增加降水、减缓洪灾、调节径流、防风固沙及以丰补歉等功能。西南西北国有林区是长江、黄河等江河的水源涵养林;大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组成的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东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林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兴安岭林区是东北松嫩平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大兴安岭森林抵卸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使来自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和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这为松嫩平原营造出适宜的工农业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大兴安岭的森林缓解了冬季西北方向的干冷气流降低了风速,从而减缓了呼伦贝尔草原因过度开垦和放牧形成的沙化过程。然而,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就全国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二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三是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化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四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2.3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森林资源不仅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体,也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林业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命脉。就全国而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植被减少,土地流失、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泥沙量逐年增加,直接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森林资源的匮乏,木材产量的减少,剩余劳动力的逐年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持“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已成为林区的头等大事。
第四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建设生态和谐武汉(终稿)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构建生态和谐武汉
武汉市林业局
(2011年7月18日)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也是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市森林面积22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63%,活立木蓄积量为633万立方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都市林业作为建设“两型社会”、打造“低碳城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森林资源质量、完善森林生态功能,促进了生态和谐城市建设。2010年4月28日,在“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武汉市被授予了“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现将我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措施,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我市按照“服务城市、美化城乡、富裕农民”的现代都市林业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手段、规范程序,提升了森林资源科学化管理水平,保障了国土生态安全。
(一)严格林地保护管理。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开发,占一补一”的林地资源管理原则,既保证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又有效维护了生态安全。一是落实定额管理。自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来,按 照省厅每年下达的林地定额,我市通过合理分解、从严控制、突出重点,确保了每年征占用林地面积不超定额。二是严格材料审核。对不符合《征收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规定的项目,一律不予受理和申报,并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对材料不全的申报项目下达补正材料通知书,要求限期补正。三是打击违法行为。结合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一批违法使用林地行为,并严格依法处罚到位后再予以补办手续,切实强化了人们依法使用林地的意识。
(二)落实林木采伐政策。2007年,我市率先减免了 “两金”收费,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转移支付,同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林木采伐管理政策。一是合理分解指标。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林木限额采伐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合理控制每年木材生产计划(备案)数量,确保各区每年采伐量不超限额。二是简化审批环节。凭林权证申请林木采伐取消乡镇、村组审核环节。对商品林采伐,实施简易伐区调查设计。非林业用地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三是规范采伐行为。由区级林业部门给林木采伐申请者提供林权审核、伐区设计和审批发证“一站式”服务,并实行森林采伐公示制度。积极引导森林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科学进行林木采伐。
(三)科学管理生态公益林。我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严格保护、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全市重点生态公益林。一是区划界定市级公益林。我市于2006年在全省率先组织区划界定了市级生态公益林54万亩,市级公益林面积占整个公益林面积的55%。二是强化管护措施。全面签订了市、区(乡镇)、林场三级管护合同,建立了公益林管护核查和护林员巡山记录等制度,严格控制征占用公益林地。三是建立公益林数据库。我市以“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于今年建立了市级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四是全面落实补偿资金。除中央和省财政对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进行补偿外,我市从2006年起每年拿出270万元,按5元/亩.年标准对市级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从去年起,将补偿标准提高到10元/亩.年。
二、夯实基础,努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近年来,我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深化林权配套改革、建设森林资源管理数字库、开展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了现代都市林业的健康发展。
(一)不断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我市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组建林业要素市场。我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2009年4月成立了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并设立集体林权交易窗口,搭建了我市森林资源流转基础平台。黄陂、新洲、江夏、蔡甸等区成立了以“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权交易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为基础的林业要素市场。二是规范林权流转行为。结合实际,制定了《武汉市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引导和规范了全市林权流转行为,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截止目前,全市共组织林权交易197宗,实现交易额1.25亿元。三是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积极主动与市农商行等金融部门对接,建立合作平台,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开展林权抵押38宗,抵押总金额1.97亿元。虽然我市林地面积只占全省的1.7%,但是抵押贷款总金额占全省的14%以上。
(二)积极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实现林业远景目标的根本保障,是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市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此项工作。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张学忙副市长专题听取了林地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期,市人民政府将以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区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市林业局成立市级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市级林地规划编制工作经费60万元。各区也相继以政府名义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今年3月中旬,我局组织举办了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培训班,为高质量完成林地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部门对接。我局与市国土规划局举 行专题对接会,就林地规划编制工作达成共识,即在完成区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市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三)全面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了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2007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创新思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整个技术指导工作承包给省林勘院、武汉大学等单位,这一举措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工作质量。同时,我局自筹调查资金200万元,各区自筹资金400多万元,为二类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经费保障。2009年,我市完成了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2010年,建立了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并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已经编制完成。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调查成果为基础,筹备建立武汉市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三、提高效能,打造最优林业行政审批城市
4月初,市委、市政府作出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决定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改进干部作风和改善投资环境两大主题,开展“治庸问责”,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实现我市林业行政审批在全国“程序最优、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目标。
(一)强化部门服务意识。一是认真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慵、懒、散现象,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二是践行公开承诺。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作出了“实行AB角审批制度”,“有申请、即受理、马上办”等公开承诺,并公布了举报电话、邮箱,设立举报箱,接受社会广泛监督。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基本消除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庸碌无为和有责不负等现象,全局形成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四是主动靠前服务。树立“重商、亲商、扶商”思想观念,靠前指导、主动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帮助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对重点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二)优化林业行政审批。一是学标对标制标。通过与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昆明等行政审批先进城市的“学标”、“对标”、“评标”、“制标”,清理优化我市所有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行政审批“高效率、低成本、零障碍”。二是精简审批事项。经下放或合并,我市林业行政审批(审核)事项由目前的17项精简为9项,所有审批流程均控制在3个以内。三是缩短审批时限。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林木采伐许可缩短至15个工作日;木材经营加工办证缩短至15个工作日;木材运输办证当日办理。四是减少费用收取。所有办证工本费一律免收;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一律按下限征收。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干部职工岗位职责,解决了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事权分离等问题。二是建立完善了干部考核选拔制度,形成了“庸者下,能者上”选人用人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了奖勤罚懒机制,促进了干部去庸提能,形成了全局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四是实行“一站式、一条龙”和“一个窗口对外,体内循环”审核审批制度,加强窗口人员管理,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改善林业行政审批服务环境。五是完善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行政投诉等制度,形成有利林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虽然我市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建设生态屏障、提供生态产品、打造生态家园”的现代都市林业发展总体要求,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好的经验,不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推动我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塞罕坝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探讨
摘要:森林旅游是展示塞罕坝旅游特色,丰富塞罕坝旅游文化内涵的需要。塞罕坝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林场,针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景观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开发建设塞罕坝森林景观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塞罕坝;森林旅游;开发与利用;发展对策
森林旅游的兴衰关键在于景观质量及其独有的景观形态和品味,森林旅游景观资源是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的潜力所在,没有森林景观的支撑就没有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塞罕坝借助森林文化旅游这个发展平台,宣传好、管理好、发展好中国北方最美、被河北省林业局、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林业局授予艰苦创业教育基地、思想教育基地和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的塞罕坝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基本情况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和围场县、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草原相毗邻。公园海拔1010~1939.9m,属高海沷丘陵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其中以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主的风景林60万亩,湿地2万亩。塞罕坝景观资源丰富,既有由森林、山川、河流、天象、物候和野生动物等构成的自然景观,又有许多可发思古之幽情的人物古迹、良好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是位于京津周边地区,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狩猎滑雪和避暑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2主要景观开发利用现状
2.1冷凉宜爽的气候资源
受西伯利亚寒冷气流和东南暧湿气流的影响,塞罕坝降雨充沛,气候寒冷,年均气温-1.4℃,极端最低气温-43.2℃,年均无霜期67d。7月-9月份平均气温分别是16.2℃、14.6℃和8.1℃。盛夏,这里天高云淡、空气洁净如镜、凉爽宜人。冬季,林海雪原,一派北国风光。
2.2独特的森林草原景观
塞罕坝属森林草原过渡带,有森林、草原和沼泽湿地三个生态类型。春夏季,百万亩林海绿波松涛阵阵,林间鸟啭鹿鸣、溪流潺潺,广袤的草原绿茵如毯,到处繁花争艳,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秋季,层林尽染、溢金流丹;冬季玉树冰花。
2.3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景观
植物种类丰富,有自生维管植物84科312属659种,其中:濒危植物4种,野果植物29种;芳香植物19种;野生花卉植物309种。动物种类也十分丰富,有动物种类1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4种,有豹、黑鹳、白头鹤、大鸨,二级保护动物24 种,省级保护16种。
2.4独特的人文景观
景区内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属清代皇家猎苑的一部分,是康乾嘉皇帝避暑围猎之所,留下了诸多人文历史景观,著名的有乌兰布通古战场遗址、康乾盛世点将台、塞北佛石庙、塞罕塔、木兰秋狝文化园、文化广场、塞罕敖包、御道沟等神奇而美妙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3存在问题
3.1 体制不顺,组织形式单一,景区建设阻力重重不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需求
由于体制不顺,出现了在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上存在“一个媳妇几个婆”的现象。如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建立隶属于林业部门,旅游管理隶属于旅游部门,环境保护隶属于环保部门,治安、道路、供水、供电归当地政府所管,由于政出多门,管理混乱,致使规划、开发、治理不能同步进行和统一管理。
公园下设专职行政管理部门是“森林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对公园内日渐增多的服务业管理及旅游区的综合管理,但是,由于职能所限,单一的林业职能部门很难对旅游区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
3.2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景区从业人员多数都是非专业人员,他们一部分是从非林业非旅游的行业转过来的,另一部分是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同志,对旅游知识了解很少。公园缺少景观开发利用的专门人才和机构,也缺少专门的导游队伍和对外宣传的促销机构。
3.3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满意程度都有待改善和提高。
3.4草原的诱惑、毗邻单位的强势开发以及旅游公路贯通新旅游线路的开辟,给森林公园的发展带来致命冲击
近年来,毗邻森林公园的御道口牧场草原旅游景区、红山军马场草原旅游景区、红松洼草原风电旅游景区相继进行了强势开发,景区整体规划合理,启动起点高,管理规范,开始运营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打破了以前塞罕坝森林草原景区一家独大的局面。界河北,就是美丽辽阔的内蒙草原,草原美景强烈地诱惑着各地游人,“到草原去”是来北方旅游的游客的第一选择。另外至克什克腾旗的二级旅游公路已贯通,穿公园境而过,这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内行程延长,游人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至答里湖、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的新旅游线路开辟,同时给塞罕坝森林景区最致命的打击是使公园从过去的终点景区变成了路过景区。
3.5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一直是严重制约公园景观开发建设及公园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已经开发建设的旅游场所,因缺少资金得不到正常的启用和进一步改造升级,待开发建设的景观由于资金问题延迟了开发利用。
4发展对策
4.1更新观念,树立生态旅游资源全民保护意识。
4.1.1通过宣传教育,使保护意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4.1.2通过法律限制人们的行为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4.1.3作为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要使受益旅游的人们具有自觉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意识和行为,就要让他们明白保护能给他们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森林旅游,把森林的功能价值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首先就要建立起适合森林旅游形势发展的组织形式。塞罕坝森林旅游集团公司应该是以经营旅游业为主,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并逐步发展成为投资多元化、资产股份化、经营市场化的经济实体。
4.2打造高水准,高素质的旅游队伍
4.2.1对现在的从业人员加强培训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人到经营比较好的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学习,聘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酒店管理行家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聘请林业专家对导游人员进行林业知识和自然现象解说培训,聘请旅游产品设计专家对管理开发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通过鼓励自学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能力、政策水平和服务水平。
4.2.2充实队伍,加强合作
把林场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旅游队伍中来,也可以采用对外招聘、季节性雇用等形式增强旅游队伍建设。景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公园所积累的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强势的森林旅游资源为背景,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这将为景观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
4.2.3 强化法制观念,健全环保制度
尊重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生态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求内在规律,采取合适的方针政策及其措施,促进生态旅游与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同时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环保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根据地域特点,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4.3重点开发建设森林旅游景观,打造旅游品牌
4.3.1突出打造森林草原独特景观
森林草原景观是冀北地区的独特景观,天然所成,不可再建。突出打造森林草原景观的重点是组织好旅游线路,以解说的艺术性把景观的丰富内涵展现于游人们的面前。旅游线路包涵以下景观:塞罕塔、塞罕坝林海、百花坡、月亮湖、塞罕湖、白桦林、滦河源头、内蒙古草原;终点是塞罕坝展览馆,晚上安排篝火晚会和民族歌舞。
4.3.2打造民俗风情旅游景观
打造这一景观的重点是增加游人的参与性活动。旅游路线包括以下景观:翠花宫、塞罕庙、乌兰布通古战场、康乾盛世点将台等,终点敖包。这里是满蒙汉三大民族的交汇处,极富民族风情。游人可以欣赏林海草原、蓝天白云、品尝各种满蒙风味小吃、参与满蒙民族的骑马、摔跤、敖包会等系列活动,特别是每年农历6月13日举行祭敖包,同时举办“那达慕”大会,更能充分展示传统的民族文化。塞罕佛和翠花宫、点将台等则有着美丽的神话传说。乌兰布通古战场是清代平息噶尔丹叛乱时留下的历史遗迹。开展民俗风情旅游,使你亲身体验浓郁的民俗风情。
4.3.3要突出满蒙的饮食、服饰、居住特色。“满汉全席”驰名中外,蒙古族的手把羊肉、烤全羊,奶茶、奶豆腐、攸面窝子等饮食佳品,让游人更是垂爱有加。在清朝统治的268年间,满族服饰曾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服饰,紧身合体的女士旗袍风靡世界;蒙古族的马靴、长袍,更能让人领略蒙古民族的豪爽大气,洁白的蒙古毡房,这些都体现了“塞罕坝”民俗文化特有的魅力。
4.3.4要突出满蒙民族娱乐文化的特色。满蒙是一个马背上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娱乐项目丰富多彩,参与性极强,如满蒙歌舞、秧歌、高跷、赛马、射箭、摔跤、敖包盛会等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特点,充满节日喜庆。通过举办塞罕坝木兰森林草原文化节、敖包盛会等旅游文化主题活动外,还可举办清文化展览、清文化影视周、满汉全席厨艺大赛、满族服饰展、满族美食节、清代宫廷礼仪表演,将“乌兰布统之战”改编成戏剧进行现场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用以来充实塞罕坝特色旅游文化内容,全面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4.4要提高综合服务质量。
4.4.1是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文化旅游是知识旅游,是高层次旅游。因此,提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是目前打造塞罕坝旅游金字品牌一项重要工作。承德、塞罕坝、内蒙三地应共同建立导游定期培训考评制度、持证上岗制度、投诉扣分制度,建立塞罕坝“皇家、绿色、民俗”生态旅游导游推介制度,全面提升规范旅游市场,使游客获得满意的导游服务。
4.4.2是大力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旅游是休闲、娱乐、体验的过程,只有向游客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游客才能感到“物有所值”,才能实现满意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