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于与文化

时间:2019-05-14 20:4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数民族音乐于与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数民族音乐于与文化》。

第一篇:少数民族音乐于与文化

按地域分布浅谈民歌

因为父母比较喜欢民歌、少数民族歌曲,所以我自小受到熏陶,对流行音乐不是很了解,但对于民歌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比较熟悉。下面,我想依据我对民歌的了解,按地域进行分类,做一下简单的论述。

首先,我认为民歌有许多独有的特点,它的最原始的创作者大多是人民群众,创作方式一般是口头创作,虽然到了后来为了保留优秀的歌曲,会有专业人员记录曲谱。歌曲一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并且在长期流传中不断得到加工。

西北民歌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类型,西北民歌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信天游节奏比较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同时它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脚夫调》、《赶牲灵》。这两首歌曲属于陕北信天游。下面,我想以脚夫调为例,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歌曲一般会带许多的“哟”之类的字眼,显得歌曲比较圆滑,不干涩。短短四段歌词,就把脚夫赶脚时的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花儿”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比较流行。代表作是《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歌词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从这首歌曲来看,“花儿”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南方民歌应该是我最喜欢的类型了,因为南方民歌歌词比较喜欢用比兴,歌词含蓄,内在、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南方民歌旋律多婉转,流畅,细腻、抒情。我个人喜欢云南民歌《弥渡山歌》,这首歌把南方民歌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歌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倾诉了两人互相恋爱的感情。打溜子是我比较了解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流行于湖南土家族。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场景。《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中原民歌一般是指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歌。代表作品有我的家乡的歌曲《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沂蒙山小调》是我的家乡人人都能唱并且都会唱的歌曲,其旋律来自《十二月调》,我的奶奶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曲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曲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方法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虽为小调,但旋律舒展,情感奔放,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我了解并记住了《王大娘钉缸》这首歌,是因为电视剧《水浒传》的片头曲《好汉歌》,后来得知《好汉歌》曲调取材于此民歌。这首歌比较轻松、明快、幽默、诙谐。同时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

北方少数民族民歌蒙古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最为著名。蒙古族民歌以长调和短调为主,长调的特点是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字符宽大,字少腔长,2005年,内蒙古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长调的代表作品有《辽阔的草原》、《牧歌》,主要表现了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的优秀品质。短调代表作有《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短调结构工整、节奏整齐、字符短窄,字多腔少。《森吉德玛》这首歌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作曲家贺绿汀由此改编的同名管弦乐曲也是驰名中外的。说道内蒙古民歌必须提到的一种唱法是“呼麦”,一个人同时唱两个甚至三个声部,不得不感叹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与伟大。

维吾尔族民歌继承了古代西域地区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音乐传统,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有益风格。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在歌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品《牡丹汗》,这首歌蕴含着深刻地哲理,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歌特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誉为“音乐之母”,规模宏大,思想深邃,它集中体现了维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音乐创作的非凡才能。2005年入选第三批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民歌往往与人们的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流传下来的史诗般的民歌有着传承文明、延续种族记忆和身份认同的作用。也有理想和情操的教育作用。其次,人们利用民歌进行恋爱、交流、送往迎来及对歌斗智等,体现了民歌强大的交际功用。也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它的社会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民歌,我想我们最基本的态度是平等对待,同时要继承优秀的民歌成分。尤其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流行音乐占据了大部分领域,许多年轻人对民歌有着排斥的心理,一些民歌的继承人也迫于生活外出打工,民歌似乎经受不住时代的冲刷渐渐褪去。也许,全部继承民歌的特色已经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把民歌的优秀元素引入通俗歌曲。形成有着中国特色的现代歌曲,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思考并且为之努力的事情。

第二篇:浅析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特点

浅析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特点

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种类繁多,较为著名的吵 管类乐器有:巴拉曼(又名皮皮)、等。拉弦类乐器有:艾捷克、萨它尔 等。弹拨类乐器有:热瓦甫、弹拔尔等

打击类乐器有:达甫(手鼓)、纳格拉(铁鼓),以及萨巴依(铁环)等。这些乐器大多

维吾尔族的舞蹈依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自娱性、风俗性、表演性三大类别。其中较为独特的有赛乃姆、来帕尔、纳兹尔库母、刀朗舞以及盘子舞、手鼓舞、萨帕依舞等。

木卡姆: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具有统一调式体系的、以歌、舞、乐组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木卡姆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15世纪已盛行于新疆各地。目前较为著名的有哈密木卡姆、喀什木卡姆、伊犁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花儿的代表曲目《上去高山望平原》《把远山看成个近山》《白牡丹》《我只盼妹妹的心肠好》

宴席曲”?

是回族风俗类的小调也叫家曲。通常只在婚礼、节庆民间聚会活动中由“唱家子”(即歌手)演唱。此类歌曲包括散曲、叙事曲、酒曲、打歌等多种。主要内容以民间传说故事为主线其间不时穿插有歌舞表演。

塔吉克族民间乐器较多用于民间歌曲、民间舞蹈的伴奏。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纳依、布兰孜库姆、塞依吐尔。

塔吉克人的舞蹈丰富多彩,较为流行的还有 乔甫苏孜”“恰苏孜”、马舞、刀舞以及

木偶舞、“买力斯” 等若干类型。其中最为著名 的有以下几种。

安 泛指歌曲 魁 泛器乐曲

安分为徒歌(独唱)与(冬布拉)弹唱两种,通常由“安奇”①演唱。其中较著名的独唱歌曲有《黑云雀》、《阿勒空额尔》、《阿勒泰》、《页里麦》、《明亮的眼睛》等。

乌尔汀哆(长调)

指蒙古族民间音乐中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悠长,演唱节奏相对自

由、即兴的歌曲。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典型意义、最 具代表性以及专业性的演唱形式。”此类歌唱通常以赞美草原、夸耀骏马、热爱生活、憧憬幸福为主要表现内容。

蒙古族民间具有明确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演唱时速度相对较快的歌曲。是蒙古族民间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也是其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歌曲形式之一。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兴安盟以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表现爱情生活的《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表视重大历史题材的《引狼入室的李鸿章》、《独贵龙》、《反日歌》,表现民族英雄的《嘎达梅林》等。

蒙古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笛、雅托格(类似汉族筝)好毕斯、托

甫秀尔、林布、冒顿·潮尔以及文献上记载的弹拨乐器胡拨(即火不思)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马头琴、四胡、火不思。此外,在蒙古族宗教音乐使用较为频繁的乐器还有唢呐、大铜角等

蒙古族说唱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见诸《蒙古必史》中的“把话”。其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吟诵性。流传至今的有“陶门”(史诗)、好来宝、乌力格尔等

蒙古族的宗教音乐主要有 博 萨满教 喇嘛教音乐两类。

依据其内容题材、音乐风格,民谣又可分为劳动歌谣 舒情歌谣、风俗歌谣 童谣以及近现代歌谣等几类。其中 又以前两类的流传最为广泛。

在朝鲜族民间歌谣中,此类歌曲的数量多,题材也 最为广泛,其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又以表现男女爱情方面的最为丰富,例如《阿里郎》、《道拉基》《二八青

春歌》、《难逢歌》、《离别歌》、《情歌》、《姑娘和小伙 子》等。除此之外,还有以表现大自

然壮美景色而见长的《汉江水打铃》、《五峰山打铃》 表现日常生活方面的《苦媳妇》

《丰收歌》,表现知识性的《月令歌》、《释花图》、《解 字母歌》《九九乘法解》以及讽刺类的《老头打令》《棍杯打令》等等。

朝鲜族民间乐器种类较多,常用的吹 乐器有:唢呐、短箫、洞箫、筚篥、大,弹 拨乐器有:伽椰琴、玄琴、拉弦乐器有: 是琴、牙筝,打击乐器有:扬琴、杖鼓(长鼓)、鼓、铃鼓、大锣(大金)、小锣(小金)、证(锣)等。主要民间乐种有用于节庆、大众娱 乐时演奏和伴奏的器乐曲--农乐、大型民间器乐独奏曲--散调、多段体(联曲性质)的大型合奏曲--“风流”(即“灵山会相 以及吹奏乐器独奏、齐奏乐曲--新阿乌等。

朝鲜族民间传统的、一种带有戏居性情节的长篇叙事性说唱艺术。“盘”(即舞台)“索哩”(即唱之意),一般由民间职业歌(手(朝语称“诳岱”)们表演。“盘索哩”通常由一人演唱、一人用鼓伴奏。伴奏通常要 以呼喊“儿西古”等帮腔以鼓舞现场的情绪与气氛。较为著名的传统曲目有《春香歌》、《沈清歌》、《兴甫歌》《赤壁歌》《水宫歌》、《实农法》等。

农乐舞

是朝鲜族传统舞蹈之一,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通常农乐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情节表演为主,一类以技巧表演为主。舞者所戴的象帽是此种舞蹈最明显的标志。

少数民族舞蹈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反映了其后三大文化特征,第一,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更鼓的历史文化特征。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一部分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劳动,于部落间的战争以及原始宗教等活动。另一部分也与其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生活,社会等活动密切相关。第二,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悠久的社会文化特征,时至今日,中国少数民族还承袭着诸多与图腾信仰。古代狩猎等方面的舞蹈,同时也有根植于自娱自乐基础上的民间舞蹈。也保留了不少受宗教和舞蹈影响而形成的面具舞蹈,第三,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以游牧文化为主体的民族。例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1、民族是指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有共同 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共同 语言 和 文化、共同 族体性格 和自我族性意识的稳定的 社会集团

民间分类法

民间分类法,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分类方法。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民间音乐分类方式,例如:朝鲜族的民歌通常按其居住地域划分为“西道”、“南道”和“中部”三类民谣;蒙古族根据民歌的节拍特点划分为长调(乌日图道)、混合调(贝斯日格道)、短调(宝格尼道)等几种;侗族南部方言区根据民歌的演唱织体划分为“嘎老”(大歌、多声部)、“嘎拉”(小歌、单声部)两类;达斡尔族将民间音乐分为哈库麦(民间歌舞)、乌春(说唱)音乐等两类;藏族民歌根据歌词的格律结构分为“鲁”体、“谐”体、自由体等三类;(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本民族传统习惯可分为“安(泛指歌曲)和“魁”(泛指器乐曲)两大类;(纳西族的民歌按其音乐特点将其分为“咨”(唱)、“蹉”(跳)、“揩”(奏)三类等等。民间这种分类方式与各民族的传统的生活、生产、娱乐,甚至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再做分类研究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其价值观念,并且将其作为民族音乐分类、分析、研究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主要功能及代表歌种。

1.少数民族民歌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

(1)少数民族民歌具有传情达意的社交功能。

(2)少数民族民歌具有传授知识的教育功能。

(3)少数民族民歌具有抒情愉悦的娱乐功能。

(4)少数民族民歌具有人生礼仪和祭祀驱疫功能。

2.代表性的歌种主要有:蒙古族的长调、短调、呼麦;藏族的山歌、箭歌、酒歌;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朝鲜族的农谣、抒情谣;土家族的哭嫁歌;苗族的飞歌;彝族的“四大腔”等。

四、少数民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1.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皆为歌舞表演故事形式,一些少数民族戏剧类似于汉族戏曲。

2.少数民族戏剧音乐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原始宗教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3.少数民族戏剧中的器乐音乐比较简单,装饰性不强。更多地体现了戏剧器乐的原始性以及戏剧与器乐结合的最初形式。

4.少数民族戏剧音乐结构大部分为曲牌联套体。只有少部分戏剧音乐有板式变化的特征,这是在受到汉族戏曲影响之后形成的。

5.少数民族戏剧音乐常出现帮腔的形式,如人声帮腔、器乐帮腔等。

6.演出场所多为广场或露天舞台,很少受场所地限制。

第三篇: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

森林资源管理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有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法制、规定和习俗。这些内容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特征,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该文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挖掘和借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促进我国林业建设,是林业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森林资源管理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多层面上的体现

(一)精神层面——以藏族的自然观与神山崇拜为例

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在适应高寒缺氧的严酷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本教,其中就包含有神山崇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佛教传入藏族后,其行善、惜生、因果轮回等观念与原始宗教信仰相结合,就形成了以神山崇拜为核心的生态保护文化。其主体观念是“万物一体,众生平等,崇敬自然,尊重生命”。藏族人民认为“宇宙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中一切因素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网中。……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命权利与生存功能,作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生命权,顺从自然生存的规律。……一切生物生于此时此地,都有其生存权,人类只有保护的义务而无损伤侵犯的权利。”[1]在这种自然观的作用下,藏族人民以神山为单位,自发地、自觉地保护着山中的森林、草场、动物、河流、山石等自然物,以极少的物质所取维持着生存。

(二)制度层面——以蒙古族习惯法和 “成吉思汗大扎撒”为例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其自然保护法制传统渊源于公元前3世纪,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人在蒙古族法制的习惯法时代就非常重视对草原的保护。蒙古族人的习惯法(蒙语称“约孙”)中把生态保护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其内容包括保护草原、牧场,保护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树木、森林,节约血液食物资源。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确立自己的立国安邦政策时,颁布实施了一部综合性法典,即著名的大扎撒,把世代沿袭的自然保护习俗提升为国家根本大法。之后,大扎撒的自然保护传统在蒙古各汗统治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得到了继承,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2]。

(三)习俗层面——以白族的封山、植树俗规与本主崇拜为例

白族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有久远的历史,同时养成了植树护林、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环境保护文化习俗,主要内容是:①定期植树、封山禁伐。相传古代白族人每年都有植树、封山育林的节日,如插柳节、缀彩节、祭山节等,都是集体植树的节日,进入农历七月,各地便相继封山,禁止任何人进山采伐、放牧。②本主崇拜。对生态环境保护,白族人普遍认为人手不如神手,人管不如神管,因而凡是传说中有神“居住”的名山、宝刹和遍布白族村寨的众多本主庙,以及有龙 “居住”的众多龙潭水系,都成了白族地区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区”。③用传统的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加强森林和水源管护,违者将被处以重罚。例如,把森林分为公山林和家族林两种,各派有护林员常年居住在林区管护,护林员的生活由全村每家付米麦1 L予以维持。为了切实保护好公山,一些乡村立碑以定规。碑的内容都是关于保护山林的禁忌和处罚条款,如金华山麓的公山碑、剑川县沙溪乡石龙树本主庙中的乡规碑[1]。

二、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反过来文化对人的活动又产生反作用,且同样表现在文化本身所体现的各个层面上。文化与少数民族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文化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作用

1.森林资源保护

1)森林保护 少数民族对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早已有了认识,瑶族谚语云:“万树千棕,一世不穷”;佤族谚语亦说:“毁了山,破坏了地方”。各少数民族对保护森林形成了许多习俗,其中主要是宗教习俗。在我国西南,许多民族地区都有神林、鬼林和神山,如基诺族代表寨神的神林、傣族的神山等。这些神林和神山上的草木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西双版纳傣族的“垄林”在1958年之前有1000多处,总面积约有10万hm,约占全州总面积的5%[3]。2

2)大树保护 水族人对生长在河畔、井边、路旁及村寨门口高大挺拔、粗壮雄伟的古树,如银杏、古榕、巨杉、苍松和倒鳞树等,敬若神明,加以保护。广西隆林的仡佬族通过宗教祭祀来保护神树, 八月十五日过拜树节时,用牛和鸡等祭祀树祖。土家族每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过赶年,都要给房前屋后的果木树喂年饭。

3)树种保护 即对特殊树种的保护。如纳西族神山中的大栗树,不得任意砍伐和践踏,据说只要动它的一片叶子,都会招来莫大的灾难。侗族对樟树、松柏、紫檀木、猴栗木等一律不许砍伐。

4)幼苗保护 在侗族地区,凡是寨子、凉亭、道路边的乔木,特别是常绿乔木,一旦发现幼苗,不论老少,都主动把它保护下来[3]。

2.森林资源培育

1)植树造林 少数民族不仅保护野生森林,而且还积极植树造林,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壮族有谚语说:“荒山变林山,不愁吃和穿”;苗族谚语说:“种树就望树成材,种竹就望竹成林。”在许多民族地区,人工林的比例很大。新中国成立之初,广西金秀大瑶山的森林总面积为42970hm2,其中人造林约14800hm2。其所造之林主要是经济林、水源林等,并且一般都是成片营造的。

2)绿化环境 许多民族有在村寨、路边等处植树的习惯,以营造家园、绿化环境、造福子孙。如傣族在村舍种植芳香的缅桂花和仙人掌类植物;侗族喜在风雨桥附近栽树,供行人纳凉、休息;水族常在桥头、河溪两岸种柏树、榕树或樟树等树木。

3)营造特用林 除营造经济林外,少数民族还有一些造林的特殊习俗。侗族、土家族等民族都有种植“十八女儿杉”的习俗。根据侗族习俗,婴儿出生后,家里人就在坡地上栽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准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土家人若婴儿降生在春季,按照习俗须栽下几株或十多株椿树苗,称为栽“喜树”;婴儿若出生在秋季或冬季;主人就得在当年的冬季或次年的春季补栽喜树。另外,在坟山、墓地植树也蔚然成风。如水族群众有在坟山种植枫树的习惯,他们认为,坟山上树木葱茏可以使风水更好,从而可庇佑后人[4]。

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1)分类管理 哈尼族的传统农业有其完善的生态系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懂得了森林与水源、森林与农业的关系。他们将森林划分为7个类型的林区:一为寨神、勐神林区(神居之地),二为公墓、坟山林区,三为村寨防风、防火林区,四为传统经济植物区,五为传统用材林区,六为国境线防火林区,七为轮歇地林区。其中,四、五类林区可以适时封育,定期开放和开发;一、二、三、六类林区具有祭祀、护寨和维护村寨环境等功能;七为恢复区,一般不能进入这几类林区进行伐木和樵采等,违反者将受到严惩。特别是寨神、勐神林区和公墓、坟山林区更是神圣不可侵犯,人畜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进入,更不准伐树和垦殖。在哈尼族聚居地,这两类林区是历代保存最为完好,至今仍处于原生状态的森林,几乎无人敢犯禁。历代哈尼族人还严禁砍伐溪河两岸和山箐的森林,以保护水源。即使在历史上盛行刀耕火种的哈尼人聚居区,都要在村寨周围预留不少于千亩的风景林,其作用一是防止野火延烧村寨,二是将刀耕火种的轮歇地与村寨分隔开来。凡到过哈尼族村寨的人们,无不为该民族历来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所形成的独特的梯田风光所陶醉和折服。同时,哈尼族人在历史上就有“立寨植树”、“为子孙种树”的民谚和风俗,凡栽植藤、茶、竹、树者,历来是谁种谁有,永久继承。一般是父辈,甚至祖辈种下的林木,在儿子、孙子成家立业时已成为大宗财富[5]。

2)林粮间作 这是云南僳僳族传统的混农林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僳僳族意识到农林间作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应,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传统农林混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间作类型:麻栎+小麦/荞-玉米/水稻/黄豆;竹+水稻/蔬菜;香果+玉米/蔬菜/水稻-小麦/蚕豆;棕榈+玉米-小麦/蚕豆/蔬菜;桤木+茶/荞/小麦(注:“+”为同一季节种植,“-”为不同季节种植,“/”为几种作物可以同时种植)[3]。

(二)生态文化对森林经营活动的影响

1.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约束

文化的约束最明显地体现在制度层面上。制度文化是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由人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和组织形式,是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规定着文化整体的性质。”[6]约束性是制度的特征,法律则是特殊的制度。因而,文化的约束作用首先体现在法律上。在蒙古族人的习惯法中,包含很多禁止条律和处罚规定,涉及放牧、采猎、生活、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成吉思汗之后的蒙古法律法规继承了习惯法和大扎撒的内容,甚至在很多方面还有所发展和创新。在清朝时期的蒙古喀尔喀三旗法典中就明确、详尽地规定着保护树木、森林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范围内的、什么样的树木(林)不许砍伐——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砍伐后如何处罚,等等[2]。其次,文化的约束作用也体现在民规、俗规上。在白族的公山碑、乡规碑、村碑上,刻载着很多成文的禁忌,其内容是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

2.对森林经营活动的指向

文化的指向也同样表现在法制和俗规上。事实上,制度的约束性和指向性往往是并存的。蒙古人的法制不仅对不该做什么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同时也对鼓励做什么做出了规定。上述白族关于定期植树和公山林保护的俗规便是最典型的行为指向。不难看出,文化的指向性不仅表现在制度层面,同时也充分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前述宗教与对山神的崇拜便包含了充分的指向性。

(三)生态文化对森林经营者——人——的作用

文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人类历史证明,文化作为人的属性,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即表现在精神文化上。“精神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6]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压倒性的精神统御作用。

1.精神统御的外在形式——宗教、信仰

宗教是精神统御的形式之一。我国很多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其中以藏族最为突出。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其所信奉的宗教为佛教密宗。11—12世纪,藏族著名的热罗多吉扎**(即热罗上师,也称热译师)在全藏境内传法时,每到一处便向该地发放布施、修公房、建茶坊、赈济穷人和朝圣者,“捐资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等,……凡受热罗上师保护的森林、野生动物,谁也不敢砍伐、捕杀……。由于热罗上师造福的功德,各地风调雨顺,森林水草茂盛,五谷丰收,人畜两旺……” [7]可见宗教对藏民族精神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宗教的自然观成为藏民族精神文化的主体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强力作用下,藏民族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是最彻底的。在宗教思想的统御下,藏民族对森林采取了积极保护的态度,其森林经营以森林保护为主,众多的神山形成了众多的森林保护区,神山崇拜便成了藏族保护森林的主要形式。历史发展到今天,神山崇拜已不再是藏族独有的文化了,而是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由神山文化衍生出来的拜树、拜石、拜敖包、转山等习俗更是屡见不鲜。

泛神崇拜是精神统御的又一形式。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多神崇拜的文化现象,白族的本主崇拜就是典型的一个。白族的本主是多质的,有山神、龙神、河神,还有很多不同时代的民族英雄被后人奉为本主。这些不同性质的本主成为这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以多种方式统御着族人的精神活动并在多个层面影响着人的行为。白族的本主崇拜是民俗性的,不同于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没有佛教的僧人那样的专职人员从事宗教活动,也没有寺庙那样的专门活动场所,其本主庙更没有佛教寺庙那样雄伟、华丽。族人的信仰活动往往是以家族或村屯为单位,或个人自发地进行。由于对本主的信奉,作为森林经营者的白族人民就形成了“人手不如神手,人管不如神管”的森林经营观念,因而但凡有本主神居住的地方便被划定为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区,区内的山、水、林、草、动物均得到良好的保护。这种观念把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摆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使利用程度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处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使得该民族能够世世代代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生存与繁衍。

在这种精神统御下,全民信教的藏族人民和崇拜本主的白族人民对包括森林在内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是自发的和自觉的,其民族行为真正体现出“人的群体自觉行为”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们自觉地循规蹈矩”的文明特征。

2.精神统御的内在本质——人的内在动力——文化动力

一种文化,在还没有被人所接受和奉行,并最终成为人的自主观念和自觉行为的时候,其对人的作用表现为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和指向;而当它成为人的自主观念和自觉行为之后,文化的作用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成为了人的内在的行为动力。表现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范式内,人们不约而同地、自觉地、自发地在向该文化范式所规定的方向前进。显然,这种文化作用下的人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从少数民族对森林进行保护的自觉程度上便可明显看出,其文化作用已不是外在的、强制的约束和指向,而是已经变成了一种民族的、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文化的动力,也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推动着民族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规定着民族的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对森林及一切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文化的动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体现的。从文化的演进过程来看,文化的动力是文化范式发展的终极态势,而人类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文化发展成为人的内在动力,进而使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与少数民族森林资源管理紧密不可分割。文化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自然的协调方式(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左右着这些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显然,各民族传统的保护生态的意识、行为、习俗,即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理性思想的产物,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现代社会。联合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将在未来21世纪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21 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9]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境遇中,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并使之转换成现代文化范式,发挥其新的功能,进而探讨文化对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文化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将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第四篇: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

1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内容庞杂,形式多样,表现了一定的原始性与分散性。各种宗教信仰的行为活动显得较为随意开放,反映了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宗教心理活动中的若干认识与感受,体现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华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结合文献与民族学的材料,对华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探讨,可以从更多方面了解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与特色,对于宗教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影响和意义,或可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一、宗教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地极边远,所处地理环境恶劣。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开发程度有限,社会生活闭塞落后。反映在宗教文化上,主要表现为信仰内容庞杂,形式原始,多神信奉,巫占盛行。尤以下述宗教文化信仰内容最为典型与普及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行为与活动,表现了一定的宗教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一定的心理基础与根源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一种独特的符号表现形式和特殊的语言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现了多元性审美观。电脑分形艺术是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不仅在研究对象、处理手法以及艺术特色上与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扩展纹样取材范围、丰富纹样处理手法以及加速纹样设计流程的功效,所以它在构建具有现代气息的民族织绣纹样价值中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民族性与社会性。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相对复杂些的宗教崇拜以为,云南地区目前个行政村外来宗教渗透较多。云南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1}自然崇拜,层面广泛,或有天神崇拜,包在括日月风雷之神。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心目中,认为任何社会生产活动都必须得到自然神的庇佑,日常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离不开神的主宰调控。连地方官员也不得不顺应民情,参与自然崇拜活动。

即至近代,自然崇拜之风不减

(2)鬼魂崇拜

鬼魂崇拜,是古代人们迷信死人灵魂不死而产生的宗教形式。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

(3)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严格来说,不过是鬼魂崇拜的另一种形式。因为祖先崇拜的对象其本质就是鬼魂。不同的是鬼魂崇拜多限于个体或以家庭为单位。而祖先崇拜往往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部落为单位。鬼魂崇拜常常是畏惧敬奉意识相依存,而祖先崇拜应该只有敬奉虔诚,不存在任何畏惧。活中,同样与鬼魂崇拜结下了不解之缘

(4)英雄崇拜

英雄崇拜,应是发展较晚的宗教文化内容。华南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逐渐意识到人类本身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了依赖人的信念,从而对祖先或历史上的先贤人物产生宗教式的崇拜。(5)占卜

占卜,即迷信人是可以利用某种方法请求鬼神给人发出征兆,或根据人的预知的事项,祈求鬼神发出相应兆象,求取社会生产或生活的人生答案(6)外来宗教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主要盛行各种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但随着中原封建文化不断影响,中原汉族所盛行的佛道教,也逐渐渗入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地区。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内容纷繁复杂,纵横交织,首先表现为多神性与分散性,从自然精灵、天神地只、佛道师祖,无不包罗万有,缺乏统一的宗教信仰。即使同一宗教信仰形式,也可能表现了不同的层次或内容,甚至同一民族,也有可能存在不同的信仰特色。其次是与多神信仰相适应,则是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特色。如自然崇拜、鬼魂崇拜,都是古代华南少数民族最为流行、延续时间最长的宗教信仰形式。说明’了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虽然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也出现了层次较高的佛、道信仰,但类似较高级的宗教文化,如佛教,需要以高深的教义或庄重繁琐的仪式去理解敬奉,广大少数民族既不可能真正领会,也不愿意关心信奉。佛教在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名存实亡的状况便是明证。反映了华南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较为闭塞落后和分散离心的状况,这样必然为带有浓厚原始色彩的宗教迷信提供温床。可见社会生活力发展与精神文明水平的进步提高乃息息相关

二 宗教行为活动与社会功能

宗教献祭,也是宗教信仰文化中常见的行为活动之一。表现了信奉者对神灵敬畏依赖等宗教感情行为表现。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献祭,主要表现了随意性开放性特色。

随意性,包括祭物多样,祭地无常,而且祭祀形象不甚规范统一

二 宗教行为活动与社会功能

开放性

首先体现了实用功能。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不管是何种形式,进步与否,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保护本地区本民族兴旺发展的良好朴素愿望,重在实用功利

第五篇:文化教案-少数民族傣族

文化课 美丽的少数民族—傣族

一、课程名称:

文化课 美丽的少数民族—傣族

二、教学对象:

初级水平的泰国中小学生

三、教学内容:

傣族概况、特色民族服饰、民族建筑和民族节日。

四、教学重点:

傣族的民族特性和泰族的异同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初步了解已傣族为例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2.交际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傣族的认知从而学会介绍自己的民族特色。

3.情感目标:通过傣族泰族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更多兴 趣。

七、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法 2.讲问结合法 3.任务型作业法

八、课时分配:15分钟。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ppt首页中英拉总理与李克强总理和放孔明灯的照片,提问学生图片人 物以及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进入少数民族(节日)主题。(1分)2.提问学生中国有多少民族?多少少数民族?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引入傣族,播放介

绍视频(3分)

3.提问“傣”字特点(由亻和泰组成),进而介绍傣族概况。别称、人口、分布、语言。(1分)

4.民族服装:把傣族和泰族民族服装进行对比,加深印象。分类讲解三种傣族女性和

男性的民族服饰。(2分)

5.民族建筑:展示图片,让学生区别民用建筑和佛寺建筑。分别介绍傣族竹楼、佛塔

佛寺和古井。(2分)

6.民族节日:提问学生泰国有什么传统节日,进而引出傣族传统和节日有哪些。(泼水

节、入夏节、出夏节)在讲解泼水节的时候提问学生宋干节都做什么,将宋干节和泼水节进行对比。播放泼水节视频。(4分)

7.课堂回顾:提问学生,通过学习,对傣族有什么了解?(1分)

8.作业布置:4个人一个小组做一份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报告,并设计一件这个民族的服装。(1分)

十、执教记录

1.通过对傣族的介绍首先让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再对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

解。

2.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纠正口语的用词和发音。3.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加强合作性,做到讲练结合。

下载少数民族音乐于与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数民族音乐于与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文化互动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文化互动研究 摘要:双语教育背景下的文化互动融入到各民族间的语言交流,交往,交融,风俗习惯,娱乐等方面,并实现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

    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则聚居着全国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是宗教文化类型最齐全、宗教现象最丰富的一个省。云南少数......

    艰苦奋斗与乐于奉献

    艰苦奋斗与乐于奉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劳动者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体现。今天当我们穿梭在繁华的城市道路间,漫步于充满鸟语花香的......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宣传周策划书(精选5篇)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宣传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地域广袤的国度,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

    11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最终5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调查报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 ——壮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任课教师**** 完成日......

    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孙旭 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孙旭 这学期很幸运的选了我校的校际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我......

    11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5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调查报告 姓名 陈柏龄 学号 10071005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 电气信息 任课教师李安辉 完成日期2011 年9 月日关键词:壮族 风俗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报告1

    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报告杨柳青,曾茹冰,张力彦希,尹海星,易小微,杨雪莉重庆市第一中学 前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2011年8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