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实践与创新
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实践与创新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将民族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工作上,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少数民族涌入城市中来与汉族人民居住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这种情况下,民族关系变得更加敏感与复杂,社区的少数民族工作面临挑战。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体制落后,不能很好的将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进行下去,为此,我们要对少数民族的社区发展进行创新。本文就是通过介绍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概况,来分析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导少数民族社区日后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少数民族;社区;创新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will be the focus of national work to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work,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cities with the han people live together, formed a large mixed form small groups, and in this case, the ethnic relations become more sensitive and complex, the commun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working face challenges.Some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s weak,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lagging behind, will be a very good can't minority community work,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the innovation of ethnic community development.This paper i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inority communitie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problems, guide the minority communities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ethnic minorities;Community;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引言:要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好少数民族的社区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长时间以来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劳作沉淀而来的,是少数民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少数民族社区发展是少数民族发展的载体,是重要的精神支撑和物质保障。
一、少数民族社区工作概述
2011年12月,民政部与国家民委联合发布相关文件,指出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社区少数民族工作力度是重点任务,社区管理应该以马列毛泽东理论以及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原则,进行社区内资源整合,为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奠定基础。相关文件还指出要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健全的社区民族工作网络,努力建设和睦有爱、安居乐业的社区。
二、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到城市中来,与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同一社区中,这增加了城市社区的多样化,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矛盾,为少数民族的社区管理增加了困难[1]。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讲管理的重心进行狭义,夸大街道办事处的能力和管理范围,依托当地政府机构,进行良好的社区管理,大力发展社区。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是近些年来相关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管理,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格局,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支撑,但是随着社区的发展,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进行少数民族社区的创新管理以应对这些问题有助于社区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推进的重要一步,同时对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我国合写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特点
(一)流动人口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在偏于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向东部转移流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就是年代初,一些少数民族从闭塞的西南和西北向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流动,具有线数据统计,到1990年末,边疆少数民族到一线城市务工人口数已经有几十万人,而到了2000年末,人数已经扩增到3000万,增加了近十倍。另外,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住一个社区,由于文化习俗和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会由此产生一些矛盾,从而对民族和谐造成一定困扰。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用合理的手段加以干预,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冲突,这是少数民族社区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散居化趋势加强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情况和文化习俗以及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差别,我国传统上少数民族居住特点一直呈现着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从原来的居住地点到了新的大城市居住,之前的居住格局被打破,少数民族人开口居住分散化趋势被加强。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人数从2000年的1.2亿增加到2010年的2.2亿,增加了近一倍的数量,流出地区主要是西北和西南等偏远地区,流入地则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由于迁居,工作调动和升学等情况也不断迁出或者迁入,这也是造成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社区工作中要处理的不但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而是多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文化呈现多元化
目前,社区中不仅是一个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合居住,而可能出现多个少数民族与幻族居住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都留有本身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在社区中则会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一方面这种文化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有力的方面,另一方面文化的交互和融合有助于各民族之间隔阂的消除和凝聚力的增强。
四、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工作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民族社区问题遗留已久,有些问题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目前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刚开始起步,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平衡的状况,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管理者对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和辅助管理。许多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能够落实到基层社区中去,除去一些规模大的少数民族社区受重视以外,一些规模小的少数民族社区工作都存在缺失。第二是虽然在一些地区的社区管理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一些民族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这使得少数民族社区发展面临挑战。
(二)社区协调节机制不完善
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文化和卫生、教育等方面。但现实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社区的权利和资源往往会被分到其他部门,民族工作的顺利可开展,需要各部门联动,协调发展推进工作。当社区内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不但需要民委的参与,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理格局[2]。但是与此同时,一个尴尬的局面也由此发生,民委智能在社区中事件发生以后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管理工作要通过外力才能推动展开。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要进行突发事件的防范与预警。但是在目前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分散管理的现象,政府之间的职能存在相互摩擦的情况。因此社区管理工作不能旨在基层部门推进,还要利用优秀资源,参与社区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不当
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增加,流动人口的管理王万需要更高的管理制度,更高的管理责任,需要更健全的组织和更规范的管理,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还达不到这种水平,甚至很多地区的流动人口管理目前还处于空白阶段,根本没有被计入城市民族社区管理工作中,在这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在对外来的少数民族管理和服务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比如很多城市不能掌握外来人口统计数据,服务机构也尚未建立健全。而且大部分地区社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仍然归公安部门管理,缺乏贴切可操作的具体社区内部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在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文化程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这也是造成摩擦的潜在原因[3]。
五、对少数民族社区进行创新管理的建议
(一)坚持正确方针方向,宣传民族团结
2011年12月,民政部与国家民委联合发布相关文件,指出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社区少数民族工作力度是重点任务,社区管理应该以马列毛泽东理论以及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原则,要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健全的社区网络,建设和睦的社区。
同时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具有敏感性政治因素,因定要在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民族方针教育,做到层层递进,以民族团结为核心,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将政策落实到基层社区中来。要求管理人员带头学习相关管理和教育知识,利用少数民族代表的带头作用,做好全体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二)创新管理体制
第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网络。我们应该在管理社区的过程中,将政府、社区和网络三者相结合,建立相互联系和相互监督制约的网络体系。各级城市中政府应该将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结果评定纳入到工作考核中,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设立少数民族社区管理专用资金,制定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相关计划,定期对已经展开的少数民族工作进行评定和监测,项圈社区人民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并向政府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第二是要鼓励少数民族社区的自治组织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社区主要是指居委会、街道办和其他一些办事处。本世纪以来,国家强调人性化管理和自治管理,社区自治组织开始走向独立自制的发展道路。自治组织承担起了进行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的职能。要充分调动社区内的优质资源,引导社区内的单位企业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
(三)完善少数民族社区治理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一是要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建设。针对目前的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现状,应该就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突发事件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等问题进行立法和执法,切实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利益。相关配套措施也应该到位,严格进行执法。
第二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应该大力加强少数民族社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社区的执法能力和守法意识,重点对社区内居民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并且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上的配合,让群众了解执法情况,知晓违法后果,提高法律意识。
(四)重点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第一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规章,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纳入到管理中来,要打破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与政府部门相协调创新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让少数民族可以享受与环阻人民同等的待遇,并且可以根据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来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方建立社团或者自治组织,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第二是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在对少数民族社区进行管理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各民族品等的宗旨,重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从少数民族的需求入手,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进行帮助,在少数民族子女的上学方面给予帮助,并且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生产生活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在医疗卫生条件上可以给予少数民族人民优厚的待遇,帮助少数民族适应汉族人民生活方式,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的沟通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社区的创新发展。
结论: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健全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管理少数民族社区遇到问题时,应该客观冷静,积极向好对策,对少数民族社区进行创新发展,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费磊,刘颖.“新四化”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的社区融入研究——以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回民社区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3(01):64-67.[2]王宏涛,郑伟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发展与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3(03):1-2.[3]韦莎莉.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05):16+18.
第二篇:创新实践与探索
潞市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实践与探索
我校有一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主要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这些调皮的“小人精”。我校属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学期间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家经常偷家里人的钱乱花,来学校偷同学的零花钱或零食,屡教不改;有的学生无视学校纪律,不听教师管教,在课堂上与同学闹矛盾打架,事后逃离学校躲到偏僻的地方,让家长、教师无法找到;多数学生对校园里飘动的零食包装袋、废纸等视而不见;许多低年级学生被高年级学生利用、欺负,这些现象造成恶性循环,必会是阻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礼仪,自主学习等方面都急待于进一步加强,鉴于此现状,我校以“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先心动再行动,变被动为主动”这一德育主旨为特色,寻求教育的突破口,创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一)正面引导
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尚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只要教育到位,他们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精神面貌。首先我们编写出一份《潞市中心小学学生每日行为习惯守则》,确定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接着我们便着重解决学生“认知”问题。每学期开学第一月,是我们集中训练学生行为习惯的时间,大型集会校长讲、班队活动班主任讲、每天晨会按照学校要求老师反复讲,在课堂上利用思想品德
课、语文课等相关学科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规范教育,通过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让学生对好习惯要求与做法知晓率必须达95%以上。多方面的教育渠道使学生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正确行为习惯的信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监察督促
在课间营造一种监察督促机制,弘扬好人好事,抨击违纪现象,限制劣迹行为,堵塞不良习惯发展和蔓延的渠道,促进与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为此我们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牵头,成立学校大队部监督岗,对各年级各班进行每日量化。
1、监督岗的运作
监督员的产生。监督员的直接领导是少先大队辅导员。监督员由每个中队选出各方面较优秀的队员上报少先大队部,再由少先大队辅导员在全校师生集中开会时为其授袖章,宣布其工作职责等。
监督员的工作运行程序及其职责。监督员工作的运行程序是:早晨提前10分钟到学校大门口,协助值日教师检查学生到校情况(一二年级走读)。从晨练、早读、大课间活动、中午自修、到放学期间一律按时到岗工作。
监督员的工作职责:
1、严格按照班级一日量化考核细则做好检查记载。
2、检查全校学生在校时的纪律、卫生、仪表等。
3、观察并记录课间纪律、安全、卫生和好人好事情况。4.检查各班环境区域内的清扫情况。5.填好“班级一日量化评分栏”。6.汇总一天来的监督情况,上报大队辅导员。
监督岗的激励与制约机制:该机制重点体现在日广播、周小结、月评估、学期末汇总上。
日广播——就是将监督岗一天来所观察发现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在次日早上的广播中播出,好人好事大力表扬,劣迹现象予以曝光。
周小结——就是由大队长协同每日监督员做如实记载,对一周来各班量化分详实地进行统计、汇总。
月评估——就是将四周的工作进行综合整理。就一个月来全校监督岗上的所有情况,从共性与个性,成绩与不足,先进班级的保持程度,后进班变先进班的转化力度等方面进行阶段性剖析、评价,提出下个月的工作目标和改进措施。
学期末汇总——就是将一学期全校各班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一学期监督岗情况的总结,全面、系统地归纳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学校专门表彰奖励一学期来的优秀监督员。
2、监督岗的作用
早上学生到校,学生佩带红领巾、衣着、个人卫生情况都要接受监督员检查。课间操在楼梯口设监督岗,学生的上下楼梯、言行举止也在监督员的监察督促下。食堂就餐是否按顺序排队,晚上就寝是否做到迅速、安静,都在监督员的工作范围内。监督岗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监督岗是在教师指点下,学生自己
安排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意志转化和行为控制,在激励与制约的机制下,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指导思想。激励与制约机制将学生个体的行为紧紧地和班级的整体评价结合起来,学生个体的荣誉直接影响到班级的优劣,“想做”、“要做”、“禁做”成了学生行为前思想意识的检查站,潜在提醒学生做出明智的选择。做了好事能受到表彰,班级靠我增光,我为班级添色,同学间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班级的繁荣,随着好人好事的与日俱增,学校良好道德氛围也就逐渐形成。
(三)活动育人
活动是教会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载体,每学期有必要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学校有小卖部,学生买东西后随地乱扔食品袋的现象很严重,当着老师他不扔,当着监督岗的值日生他不扔,转过身去他就扔,树丛里、花园边、墙角裂开的砖缝里到处塞,很令人头痛。我们就用两周时间开展专项活动,先是通过少先队开展“随地乱扔怎么办?”为主题的班队会进行大讨论,学生每人必须写上10条办法或主意,班会上人人发言,再讨论形成班规或公约10条,张贴在教室里,学生违犯了,就照班规处罚。学生人人写、人人发言讨论是让学生内因起作用,激发学生内驱力,把不乱扔变为自觉行动;形成班规是想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校少先队还长期开展“弯弯腰活动”,看见杂物主动就捡,“弯弯腰”成了学生口头禅。
(四)常抓不懈
虽然学生可塑性强,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容易反复,寒、暑假容易忘记,每年又有新生,所以坚持是关键。“坚守是一种品质”。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有成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学期的开学第一个月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段。在这一时段,政教处、少先队、班主任齐抓共管会有鲜明的效果。平时要大队部监督岗督促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些办法实施一年多来,尤其是本学期以来,学生的思想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由原来的自由涣散变得积极进取。学校出现了“三少三多”的可喜现象,即违规违纪的学生少了,文明礼貌的学生多了;乱扔垃圾杂物的学生少了,讲究卫生自律的学生多了;自私自利的学生少了,关心班级荣誉的学生多了。校风、学风得到了淳化,教育质量也稳步提高。
第三篇:学习实践与创新
学习●实践●创新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运行培训体系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所以,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中永恒的课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兴旺在于它具有一支高素质、善学习、勇创新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数百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何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拓宽学习的途径,如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们对学校目前的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教师课程改革意识薄弱,忽视或缺乏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研究,直接制约了教者不能站在教学动态的最前沿,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通识培训并未达到给全部教师洗脑的目的,新的课程理念并未完全入脑入心。需要新的适应教师发展需求的培训模式。2.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方面亟待提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南。具体表现为三少一慢:教师经常主动阅读教学教研材料的少;教师自愿撰写论文、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日常积累的少;教师主动进行研究、学习的少。缺乏理论支撑的教师,必然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能力,缺乏具有深度和实效的教学反思,必然导致教师的成长缓慢。以往教研并未注意为每位教师营造研究的氛围,而教师自身又缺乏钻研的自觉性。
3、以往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依靠大面积的在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的内容往往外在于教师的个人需求,与教师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
活情境与需要没有直接关联,缺少教师自身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人需求的渗透。
正是出于对远程教育的深刻认识及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申报承担了教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借助远程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的平台,目的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更加成熟、稳定,张显活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和综合素质。学校参与远程培训,提出这样的学习宗旨:“提高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基本定位与思考是:以新理念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修主体。将学校作为研究中心,学年组、教研组和相关学科构成的综合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教师作为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以问题为中心,以课题为牵动,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及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使教师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讨,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利用远程教育这类现代通信技术,将有效突破了原有的“三尺讲台+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电脑等通信工具,将最先进、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再加上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等辅助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良师资、现代化的电子设施等先进教学资源,有效的注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区域均衡发展。
4.校本行动策略
各中小学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培训的主阵地,“深化校本,发展远程”一直是我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往的校本研修往往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在一个学校的内部开展,这样的校本研修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一是缺乏专家的指导;二是可利用的资源过于贫乏;三是教师们研修交流的范围过于狭窄。现代远程培训能有效地克服以上不足。网络上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开辟的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为教师们开展校本研修和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实践证明,有了现代远程教育支持的校本培训将会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事半而功倍的作用。以校为本,远程引领,“远程+校本”是我们在远程培训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混合培训新模式。以校为本,学校整建制加入,既突出了学校的主体地位,丰富了校本培训的课程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师的远程专业引领。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我校配置了远程教育系统以来,对全校教师多次进行了远程教育系统操作培训,切实做好教学的学习活动,我校大部份是青年教师,大家都有极强的求知欲,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家都希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感悟最新的教学理念,感触最前沿的教学动态。青年教师们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技巧等角度,从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示范课上,领会课中蕴含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从而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以前都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应改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的确,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单靠自身以前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还要求教师注入新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佩服你,业务水平才能提高。今年,我常常在备课之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纲要信号”和“课后拓展”两方面,这里面的资料让人爱不释手。
三、现代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阶段成果
远程培训的实践,使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和比较与以往传统的面授集中培训之间的差异。现代远程培训打破了时空阻隔,使教师拥有更多的学习自由、自主空间,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问题。与此同时,也使广大教师平等地享用优质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教师、学校的教育生活。
1.远程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培训与学习的热情,促进了教师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师参加网络远程培训,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可以随时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自己根据业务和工作需要,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得到彰显,网络教师培训,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自主研修。
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和拓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
成长,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对称性,扩大了教师学习范围,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继教网目前基本完成了容量大、功能全的先进资源平台,开发了10个门类800多门网上课程及专题讲座,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教育教改信息资源,涵盖了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方法等教育性知识,极大地满足了教师的学习需求,广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等地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身在农村与身在城市的教师在远程教师学习的平台面前是没有差别的,这“使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师远程培训中成为可能。
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成为在远程培训中教师专业化能力增长的亮点。
2.远程培训加速了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进程
2002年,我市印发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内涵、特征、途径,提出了“团队-学校-联片-区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培训的交互性在教师学习中不断延伸。在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场”中,个人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团队学习、校际学习共同体、城乡教师之间学习、专家引领式学习等形式应运而生,虚拟学习空间不断扩大。
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是个人的事情。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合作的互助网络,利用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方式,丰富了知识、信息交流的内容,加快了传递的速度,也提高了交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汇集众人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的过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不断提高着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3.加强了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
由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驱动,我市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均实现了实质性整合,正按照“培训牵头、部门配合、任务驱动、资源整合”的思路,肩负起教师远程培训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收效,也反映出了教师培训机构体制上的协调与和谐。
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试点工作目前在我市应该说刚刚起步,在省教育行政领导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继教网”的大力协助下,我市在试点工作的起始阶段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不可否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课程资源问题、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继教网”教务管理和课程辅导平台技术升级的问题,都必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解决。相信有了第一阶段培训工作的扎实基础,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们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第四篇:农村农业与社区发展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县镇分布在两岸,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2万人,4.5万亩耕地。北临327国道,东依225省道。蔬菜和林果是农业主导产业,获“省脱水蔬菜特色产业乡镇”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新路子,充分发挥毗邻市县经济开发区、土地平坦肥沃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小城镇和社区集中,创造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11000亩,发展各类企业120余家,启动了8个农村社区建设。
一、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镇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域面积达1.03万亩,示范带动3万亩;发展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获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获得国家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14个,有机食品转化认证3个,注册品牌商标3个。
(一)创建两个平台,促进土地市场化流转。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原来一家一户耕种的土地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农民自发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然而,农民因操作不规范,时有矛盾纠纷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顺应农民群众的期待,创建了两个土地流转平台。一方面,创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我镇于2008年6月,投资30万元,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交易大厅,为供需双方土地流转提供免费服务。服务中心在电子屏幕上及时将农户土地流转供需信息不间断地滚动播出,凡是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与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签订委托流转协议,由流转服务中心统一向外发包给规模经营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分散的土地集中交易。截至目前,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对外发布流转信息7380条、涉及流转土地面积13000亩,已流转面积11000亩。另一方面,创建土地流转交易监督平台。负责土地流转交易监督的工作人员具体对交易地块、价格及相关条件进行协调,对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全程监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调解,确保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进行,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权益,调动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二)创建三种流转模式,促进规模化经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三种模式:一是企业租赁建设自控基地。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在农业示范区内建立自控基地。企业和农户之间签订流转合同,企业每亩每年支付给农户300元-700元不等的土地使用费。龙头企业对流转后的土地行使独立的生产和经营权,组织标准化生产。农民不仅按合同约定得到了固定的土地租金,而且还可以到企业基地务工拿工资,获得了双重收入。到2009年底,、县供销联社等7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自控基地3000亩,并投资1000多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建设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经营上具有独特优势。我镇积极引导村街组织、农村能人,先后成立了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略高于种粮收入的价格,以租赁、托管的方式,把农户土地承接过来建立基地。合作社按照企业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为合作社统一提供良种、技术、农资、销售等服务,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鑫果、鑫发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种模式,组建起了6000亩林果基地。三是种养大户引领建设基地。为解决农民“想种无田种”和“无心耕种、无力耕种”的矛盾,我镇积极引导、鼓励种养大户和农村能人,通过租赁、互换、转包等形式承接农户承包地,进行规模种植,按约定标准给予补偿。目前,由种养大户牵头建立了西瓜、小香瓜、瓜蒌、木瓜等科技示范基地2000亩。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农村土地的成功流转,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我镇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专门聘请和组织农业种植专家,成立了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每个基地都派驻了农技指导员,具体负责对各基地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对基地经营操作过程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备的标准化生产记录,实行农产品和食品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净化了农产品生产环境。2009年底,全镇5000亩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检查验收。二是开展质量认证。全镇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对自己的基地采用了“六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操作、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农业生产企业化运作模式,大力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等合作社的3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转化认证,企业基地的12种蔬菜产品和鑫果合作社的葡萄、蒙山红桃等2种林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加大品牌创建。我镇把“品牌兴农”作为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着力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塑造力度。目前,已成功申请注册了“武状元”、“琼浆果”等一批农产品商标品牌,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如,葡萄在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注册了“武状元”商标之后,直接打入各地大型超市,价格由原来的1.5元/斤,增至去年的3元/斤,亩均收入达到了12000元以上。同时,在土地流转政策激励下,我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动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到2009年底,全镇蔬菜加工企业达到20家,其中规模以上7家。
二、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社区集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要求改善居住条件、追求高品质生活。我们创新理念,因势利导,高点定位,围绕“农民入镇、工业入园、居住入区、商贸入市”的总体目标,用足用活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序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
(一)科学制定镇村规划。我们聘请省建筑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了全镇总体规划、镇驻地修建性详规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一方面,规划了东临路、西接大道、南至路、北依工业大道,规模1.5平方公里、容纳3万人的小城镇集中区,重点包括“七横四纵”道路框架和3个居住组团、水生态观光带、商业综合服务区及行政服务集中区,形成了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布局。另一方面,在规划建设了等8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覆盖1.5—2.5公里,整合4-5个自然村,容纳4000—6000人口,初步形成了以小城镇新区为中心、农村社区为主体、个别农村居民点为补充的村镇一体化发展体系。
(二)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建设。主要采取“以强带弱、产业连接、村企联建”的方式,运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等一系列政策,打破村庄界限、打破原村组关系,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目前,全镇已经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楼4座和居民楼16座,居民小康楼300余座。其中,社区规划45公顷,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3座居民楼,85户居民已全部入住;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已建成4座居民楼、2座商住楼、1座社区服务中心楼;三期工程计划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5座居民楼即将启动。社区规划占地42公顷,已建成社区服务楼1座、小康楼17户,2座高层居民楼即将动工。社区服务中心楼已经投入使用,社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社区的筹备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16座居民楼即将开工建设。8个农村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6000亩。我们在社区内都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服务中心,其中,的社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设置了新农合医务室、图书阅览室、群众活动中心、农资服务超市、为民服务大厅、治安调解室等公共服务机构,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商业服务区、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驻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有效满足了群众对社区综合服务的需求,推进了镇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不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我们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帮扶性”的要求,组织镇直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开展“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不断促进机关党建资源向农村柔性流动。针对各个社区的不同特点,创新社区组织设置。、社区围绕旧村改造,以发展服务业和工业经济为重点,以“社企联建”组织设置为主;、社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探索“村村联建”、“产业支部”等组织设置方式。大力推行和谐社区党建工程,以居民小区为单位,探索实施“五个一”社区党建工程,即建立一个党支部,修建一处休闲文化阵地,成立一个服务站,开通一条服务热线,组建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了党员服务区和先锋岗,强化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实效,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同时,我镇顺应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按照市里确定的“五化”标准,以“拆违、清脏、治乱、基础设施建设、镇村容貌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累计出动劳动力2万余人次,出动机械2200台次,清理垃圾3200多吨,拆除围墙、违章建筑1.5万多平方米,清理主干街道100条,粉刷墙面1.6万平米,树木涂白2万多棵,镇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明显改观,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引导多方资金向一处集中,努力破解资金不足难题
我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宣传发动、行政协调、政策带动、农民自建、商户联建和投资者开发等多种形式,有效聚集各方财力和社会闲散资金,较好地满足了小城镇、农村社区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需要,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一是政府投入拉动一块。镇政府投资1760万元,主要用于拓宽改造中心道路、安装路灯、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融资用于镇村建设。我们确定了、等村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借助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周转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封闭运作,专项用于挂钩项目区奖补资金的先期垫付,确保项目区农房建得起、拆得快、土地复垦出来。二是村企共建筹集一块。镇政府积极动员、鼓励企业发挥优势参与新农村建设,与村庄结成对子,开展“帮扶资助”、“村企共建”等活动助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境内沂蒙老区酒业、荣鑫搪瓷、食品公司、公司、伊斯德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出资300万元,硬化路面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增设垃圾箱25个。村集体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用集体积累投入到社区建设。同时,借用外来企业的资金对农民进行拆迁安置补偿和开发建设,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如社区通过村企联动形式,已经完成投入4000万元,建设完成10座居民楼、商住楼,大大加快了社区建设进程。三是群众联建整合一块。结合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引导农民建设沿街商业楼100余座、小康楼28座,共投入资金3480万元。对条件成熟、村情和经济实力较好的村庄,通过镇村引导,由村民出资集中建设居住区,村集体负责筹资建设水、电、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实行统一图纸、统一供料、统一施工、统一监管,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如在社区,按照统一规划,以农民自建房的形式,已建设完成17户小康楼,每户可节约资金5万元。四是市场运作收取一块。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统一开发、自主选购和进社区居住奖励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070万用于社区居民楼开发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镇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明晰思路,探索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管理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为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新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王韶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区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党建成为我党城市党建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地在社区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其党建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根据该项工作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本文仅就社区发展及其对社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谈几点认识。
第一个方面,关于社区发展及其与党的建设的关系问题有以下几个观点。其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表现出相反的两种倾向,这就是独立性和群体性两种倾向并存、两极发展;而人在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之后对群体性的认同和归属,既是个体人心理上的基本需求,也其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因而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变迁中呈现出的重要特征。由此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就逐步由过去单一式的“单位”结构,为现在复合式的“单位”结构与社区结构并存;社会公众也由过去单纯的“单位人”为现在的既是“单位人”也是社会人。随着“社会人”的形成和发展,社区便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人的群体性表达的重要组织载体,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现方式。因此,社区便被赋予了过去由“单位”履行的社会整合职能,在客观上成为党联系社会、服务群众组织依托。
其二,社区本身不具有行政性质而属于自治组织,因而它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来讲不能依靠行政力量来推进。也就是说,政府作为一种外在于社区的政治力量,在本能上是抑制社区自治因素增长的,而政党则不是这样。这是因为,政党作为群众性的政治组织,不论其具有的政治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本质上所要求和体现的都是民主性和群众性。所以,依靠政党力量推动社区建设、引导社区发展,更加符合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更加有利于凸现政党职能的特点。社区党建既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基层的组织资源,又可以鲜明地体现出按区域原则建党的特点,因而是与社会转型、社区的地区性特征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要求相适应的,其具有内生性的特征。这表明,在社会结构不断分化、重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党要有效地融入社会,赢得群众,就应当将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活动空间从“单位”转向社区。以社区作为新的组织依托,发展党员,组织党员,由此动员社会和整合社会。在与社会的交往、融合和互动中构建党的新的结构资源 1
和组织资源,在自身价值和行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党的领导作用。
其三,坚实而富有感召力的基层组织,既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其进一步实现的先决条件。而党的基层组织的坚实性和感召力取决于其与社会组织结构内在的契合程度,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则集中表现为党对社会的政治整合和政治动员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社区党建一方面使基层社会获得强有力的中坚和领导力量,实现国家调控和社会自主的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推进国家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社区党建既是党巩固与扩大群众基础的战略举措,也是基层社会不断成熟与发展的政治过程。从基层民主建设的角度看,社区党建是群众自治的基础性、示范性工程,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带动性工程;而基层社区的自治发展,既是党实现有效的社会参与、巩固和发展自身社会基础的重要舞台,也是党组织民主能力锻炼的重要阵地。所以,社区党建的实际效果,不仅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在基层社会领导力量的加强,还关系到社会组织化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力量的强化,因而关系到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和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其四,自治性是社区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所在,是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指向。因此,社区党建的基本任务就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基础,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升党融入社会、整合社会的能力;战略重点是使党的组织成为社区建设与社区生活的主导力量;根本目的在于有效推进社区组织的自治发展。当前社区党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强化组织意识,提升凝聚能力,努力将来自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包括游离于组织体系之外、散落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组织资源,通过社区党建整合起来,在发育社区自治性的过程中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其五,社区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是党为寻求新的社会整合载体而推动的结果。其目的不是为了直接控制社会,而是为了发育社会,推进基层民主,实现社会自治。因此,党在推动社区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防止社区成为一级政府或在事实上具有了政府的职能,而消解其自治组织的本性;二是防止政府把本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转嫁给社区,而使之成为政府的办事机构;三是防止不恰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大社会管理成本;四是防止社区党组织凌驾于社区组织之上,包办社区事务;五是避免模仿行政建设的做法,或将行政力量扩展并附加在社区党组织的建设之中。
总起来讲,社区发展与社区党建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社区党建中的民主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组织的自身活力,还关系到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的发
展方向和建设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基层群众自治政治资源的同时,通过社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自治组织间的有效互动,形成当前党内民主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这对于增强党的民主素质,对于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回归政党职能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经验表明,社区党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根源于社区党员的政治热情,而政治热情则根源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重要命题对于社区党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发挥作用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第二个方面,关于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认识。其一,观念转变问题。总的思路应是,社区党组织要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服务者和引导者;根据党的性质和宗旨,时刻关怀和表达社区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通过完善社区民主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中实现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这就要求党应努力使自己由过去的政党权力意识很强、多于通过发号施令直接干预社会事务的党,为现在的政党权利、义务意识很浓、善于通过整合社会实现领导作用的党;由过去的以党代社,党社不分的全能型的党,为现在的政党职能明晰、党与社会关系科学化、法制化的党;由过去的重视“数量建党”,自身事务管理专职化、领导成本比较高的党,为现在的重视“质量建党”,自身事务管理兼职化、领导成本比较低的党;由过去的主要以党的领导者——被人格化的政党权力作为政党活动支撑点的党,为现在的通过法制途径,将全部政党生活导入法治轨道上的党;由过去党的权力过分集中,社会监督不力的党,为现在的党的权力合理配置,有效地将自身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的党。总起来讲,要求党由过去的居于社会之上或社会之外,向现在的回归社会之中的转变;从传统的行政化、政治性的角色定位,回到政党化、社会性的角色定位。一句话,要求党由以权力本位向以能力本位转变。
其二,职能定位问题。党是集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在非执政条件下其政治属性凸现;在执政条件下,其社会属性凸现。这一基本性质规定和表现特征,要求社区党组织在履行党的政治职能的同时,要努力突出党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在与社会的直接互动中获得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通过有效的社会工作,掌握群众,赢得民心。由于党的社会工作的总抓手是党的人才工作或精英工作,所以,社区党组织职能的基本定位是实现对社会精英的影响或掌握。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吸纳精英,即尽可能多地把社会精英吸收到本党中来——使社区党组织成为“能人”的集合体;二是教化精英,即尽可能好的将被吸纳的社会精英培养成本党的精英——使之成为党组织的合格成员;三是回归精英,即尽可能多的使本党精英经过法定程序回归社会——使之胜任国家和社会的各项公职。其中,吸纳精英是前提,教化精英是关键,回归精英是目的。社区党组织对社会精英的这种影响、掌握能力,是通过其思想说明能力、理论导向能力、组织凝聚能力、作风感召能力、制度规范能力,以及党组织领导人崇高的人格魅力等具体形式予以实现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组织动员、价值导向、桥梁中介、人才保障、利益协调和稳定社会等具体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应当看到,由于社区是一个非权力性空间,在这种扁平化结构中,社区党组织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地位的体现,就是制定规则的资格,而最有效的领导作用就是保证社区其他主体遵守定下的规则。
其三,活动方式问题。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同社区党组织没有行政、经济关联,因而其主体性很强。这与以往的“单位人”和“单位”与其党组织关系的状况大不相同。这种情况,规定着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实现不再依赖于物质力量或行政力量,而是要以社区党组织高尚的人格感召力、科学的理论导向力和充分的事实说明力为前提,以包括社区党员在内的社区群众对党组织的内心崇尚和普遍认同、自觉授权和自愿服从为基础,以团结凝聚、示范引导和激励感召为机制。政党职能实现方式的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必然导致党组织活动的法治化要求。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法治化,总起来讲,就是将其整个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以宪法、法律和党的制度作为党组织活动的支撑点;具体而言,一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确立;二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行使;三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保障,四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评价;五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