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

时间:2019-05-13 09:4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

第一篇: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

文章标题: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

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

粤商文化由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三大板块构成。历史上做生意最厉害的是广府人,广府的代表是18世纪的广州十三行。近代是潮汕人。潮汕靠海,有很强的风险、忧患意识与拼搏精神。近现代起,客家商人开始

涌现,他们勤劳务实,进取心强,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

其实,远在秦汉岭南文化萌发之时,粤人就形成了“重商”文化,如汉朝初期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铁制品,然而岭南地区没有铁,必须靠商人从中原贩铁来供应;从宋代到明清,不同时期的商业文化对**的影响都十分深刻。到了近现代,**人更是进一步将岭南人重商求利的文化发扬光大。长期的海内外贸易,使粤商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受到西方商业思想的启蒙。近现代“香山(泛指珠海、中山、澳门等地)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百货业的先驱——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就是在传统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容纳吸收了西方商业文明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特征是“以和为贵”,对内讲“和气生财”,对外讲“和平友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是“合和”文化,即由集合、汇合、混合、结合、合作到和谐、和睦、和顺、和悦、和平共处的文化。中国儒学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竞争、开拓精神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特质,对粤商精神起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粤商文化从属于儒商文化范畴,儒商文化囊括粤商文化,两者一脉相承。

所谓儒商文化,就是基于东方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儒家思想积极因子为内核的特色商贸文化,现今为世界广泛认同。儒商文化具有如下特质:仁德、仁义(取之有道);和睦、友爱;诚信;谦恭、礼敬;亲善、乐施、平和(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包纳、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调和、制衡(过犹不及、满则溢);张弛有道……其核心是“仁至上,和为贵”。对比观照粤商文化特点:兼收并蓄;灵活开放;寓商于娱(工作娱乐两不误);人情味浓(生意不在仁义在);务实果敢……及粤商文化的核心特点:“和气生财、平和处事、谦和待人”。很显然,从个体外在表现形式上,粤商文化融合海内外的商文化精髓并具有鲜明独特的南粤地域特色;从母体内在实质上,是传承弘扬并兼具了儒商文化的许多优良特质,特别是和谐精神。

粤商文化发展几千年,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在经商处世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决策上精于筹划、善于变通;在经营上务实沉着、追求实效;在行动上敢为人先、反应敏捷、擅长模仿;为人处事上通达融和、爽快重义。“务实通达”、“开放兼容”、“和气生财”等词语,成为粤商精神最好的描述,也成为对中国商人智慧的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粤商推动着**的产业结构从“珠江水、**粮”,到“岭南服、粤家电”,再到今天的“IT簇群、汽车基地”……物流、咨询等服务业更是方兴未艾。在人们看来,粤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仅在市场化经济大潮中挣得盆满钵满,更是“借鸡生蛋”,学技术、学管理、学资本运营;一言以概之,就是在传承“通达务实”、“开放兼容”等传统粤商精神的同时,更具创新意识和长远眼光,更善于吸引、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及各种资源。

“和谐”作为粤商的一种文化精神而非简单的意识,还在于它渗透于粤人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构成浓重的文化氛围。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不但体现在其自身人文主体精神弘扬、实用主义意识的实践和追求“和睦共处”的自然和谐境界等方面,也体现在粤剧、粤菜、粤式建筑等艺术形式和饮食、居住文化中。例如粤菜特别讲究“和味”,不片面强调甜酸苦辣咸等任一种味道,而是要调出食物的原汁原味,并与岭南水土相适应而各味和谐协调;粤商资助和影响下的粤派建筑和客家围龙屋群落、岭南园林风格自然古朴,与自然保持和谐,其选择和构建就是以传统的风水理论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导,体现了人居环境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境界。

《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

第二篇:粤商精神

粤商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陆渐次兴起的“五大现代商帮”中,珠三角商帮是粤商的主要群体。在近期举行的“十大新粤商”评选活动中即将产生的 “十大最具中国商业精神企业家”和“十大新粤商”更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

就像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作用一样,地方文化对商业精神具有潜在的影响。“行街”、购物和生意是广东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岭南文化的一种表现;感受到讲求平等,等价交换的价值观念渗透在市民生活及岭南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反映了岭南文化的一个侧面。

科技领先创事业

强调实干精神是粤商的传统之一,南方高科老总陈震对此颇有心得:“关键在于做,我相信天道必然酬勤。”珠海德莱仪表设备有限公司周总经理也有同感:“‘人若善之,天必佑之’、‘天道酬勤’。善即善待,勤即勤奋。”他们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得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创新的实质是生产力水平提高,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要看其能否持续获得好的商业创意并使其完美实现的机制和能力。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带来了无穷尽的商业机会。而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研发,依靠的是对人的创意和人的潜能的有效激发。经过十多年努力,广东已拥有6个国家级高新区、10个省级高新区,各高新区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出口值、出口创汇等都对所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商业文明的信使

新粤商精神应该就是灵活,而灵活的灵魂就是创新。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则将企业家的共性归之为“创新”。自主创新体系不仅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还包括与提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主创新体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创新涵盖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目前,粤商中涌现出鹏润集团董事长黄光裕、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等商业精英。同时大批优秀的客家商人也脱颖而出,这些年轻的广东商人勤劳务实、竞争意识强、注重品牌建设、提倡文化打造,是新一代粤商的形象。新粤商带来新的商业元素、带来新的生命希望。商界和社会乐于接受广东商人,因为他们有好的商品,他们更是新商业文明的信使。新粤商的眼界已不仅局限在国内和某一个领域内。

粤商的创新焦点集中在市场上,具体作法如:乘CEPA商机,广东企业链接泛珠三角,打破地方壁垒,并实现内外市场一体化,泛珠三角模式更可作为中国其他区域经济的借鉴。近年来,粤商积极在全国拓展商机,在2005年的第二届“泛珠三角洽谈会”广东省的签约项目上,粤商共签项目303个,金额488.4亿元,分别占总数和总金额的33.3%和42.2%。粤商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普遍采取“贸易先行,制造跟进”的战略。在贸易额扩展到一定规模、积累了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之后,进一步开拓境外投资建厂的新路径。如美的、TCL、康佳、华为、格力等广东企业,纷纷在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展的先行者。目前,粤商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德国、越南和东欧等,涉及的行业包括电视机、程控交换机、电话、空调、DVD、摩托车、服装等。

粤商创新精神也表现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至今,粤商已经打造出了七八十个产业集群,并且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21个,占全国总数的16.5%;至2006年我省企业共获得名牌称号1814个,居全国首位,其中有29个品牌被评为2005-2006“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全国7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广东占了3个。全省企业注册商标超过30万件,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拥有全国驰名商标46件,居全国前列。

经济的竞争终究是文化的竞争,在新粤商精神里,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的有效的结合与融合,也看到了岭南物质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敢为天下先的粤商

早期粤商的代表在广府,其中以十三行最为突出,主要从事贸易和运输。粤商人的勤奋以及诚信品质是促进十三行经贸迅速发展的基础。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粤商早有向外拓展的传统,据史载,早在唐代就有广东人到海外做生意;到了近代,广东商人更是足迹遍天下,广东成为我国著名的侨乡。从生产加工环节开始介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发展到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上新的经济创新地,这曾是亚洲“四小龙”发展的轨迹。改革开放,广东得风气之先,取得了“先走一步”的先发优势。开放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和濒? 郯奶ǖ牡乩碛攀疲?构愣??檬迪挚缭绞椒⒄埂I鲜兰?80、90年代,以深圳、东莞等为首的珠江东岸城市配合香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前店后厂,“两头在外”,这是内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最好选择方式。以廉价的未开发土地以及从农村的廉价剩余劳动力参加国际市场的弈博。珠江西岸的广州、中山、顺德、佛山等城市则凭借地缘优势,将国外先进技术、全新理念及时尚消费品引进来。有开放政策的助力,珠江的东西两翼合力,令广东的经济领先全国,不但积极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成为中国经济的催化剂。“广东出品”代表的是新的商品、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粤商人走遍全球及全国,以全方位的开放心态,对海外、对内地开放都同样有强烈的开放态势。笑迎三江客,广纳四海财,有钱大家赚,深谙禅理的粤商人自有其高明的商业哲学、商业智慧。开放是一种长线投资,粤商延续了当年广州十三行的商业精神,其具备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等,仍然是“中国第一商”。

粤商人敢为天下先,国家首批四个经济特区就有三个在广东。近20年时间里,中国的大多数先进的零售业态、流通技术以及组织形式,都是由广东商业企业率先引入并尝试,例如,超市、购物中心、购物广场、第三方物流等,使广东商贸流通企业一直处于全国的绝对优势领先地位。

粤民营规模占全国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陆渐次兴起了五个大的商业群块,他们被人们称为“五大现代商帮”分别是指:以宁波、杭州、台州、温州等区域为代表的浙江商帮,以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中山等区域为代表的珠三角商帮,以济南、青岛、威海、烟台等区域为代表的山东商帮,以苏州、无锡、常州等区域为代表的苏南商帮,以及以厦门、泉州、漳州等区域为代表的闽南商帮。

自古粤商就与浙商、鄂商、豫商、徽商齐名,如今是京沪粤商纵横于天下。上世纪80年代后珠三角率先崛起,成为中国目前城市最稠密、最繁荣的城市群。20年间,广东从一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落后省份,一跃而成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体现了广东重商意识的强烈, 因此私营和个体经济最为发达。广东省民营经济起步早,实力强,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民营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06年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724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9%;民营经济单位总数达300.0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53.41万户,比2002年底增加了一倍多;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2.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38%;2006年1-11月,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0%,比全省工业高出12.7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跃居各类所有制经济的第二位。

精明实干的粤商

法国著名学者佩雷菲特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精神创造经济奇迹”。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精神,在创造经济奇迹方面,比资本、劳动、技术、制度所有这些因素,都起着更为本质的作用。

在广东商人的意识中,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观念特别强。今天的竞争已不再是家门口的竞争,而是全球的竞争。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仅要紧跟潮流,更要引导潮流,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白手起家的务实耐劳、拼搏创新的精神,在粤商群体中普遍表现。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原是卖冰棍起家,后来创办工厂数十家,涉及制衣、塑料、五金、电子电器、移动多媒体、金融投资和医疗机械方面等领域,李兴浩连续三年荣登福布斯富豪榜。东莞粤晖园庾董事长以他40多年丰富的建筑经验,老骥伏枥,鼎力回报家乡和社会,首期投资近3亿元,建成了富有岭南特色的粤晖园,为广东的旅游文化添新姿。

第三篇:文化之力 和谐之园.doc

文化之力

和谐之园

——内乡实验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纪实

本报通讯员

别中伟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这种精神拓宽着教育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激情,激发着每一个学生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走向幸福人生之路;校园文化更是鲜活的生命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不断创造,为学生成就自我铺就康庄大道。近年来,内乡实验高中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用文化为学校立魂,给学校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和文化基因。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发掘、概括、积淀、传承与发展,营造一种处处有景点、处处有特色、处处有品位、处处有内涵、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使师生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从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为创建和谐校园夯实基础。

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

走进内乡实验高中,会被一股浓浓的育人氛围所陶醉。只见楼道、班级、宣传橱窗、连廊处处都是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名人名言警句,置身在这样美丽温馨且充满人气、文气、生气的校园里,会感受到每块墙壁都在说话,每处环境都在育人。这是内乡实验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让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站在雄伟气魄的大门前,看到紧接大门的两侧院墙上对称地书写着“立校以德,业精行成人为本”“治教依法,风清气正学乃强”;大门右上方刻写着“扬厉独立精神,创造卓著功业。珍惜今日光阴,精成必为之事。砥砺健全品格,格致一等才学。弘毅浩然正气,效法古今贤人”、“肃正、勤勉、奋发、创新”、“勤奋、坚毅、博学、慎思”的校训、校风、学风;大门正上方书写着校名,大字遒劲有力,是由内乡籍中共中央委员、解放军某部李栋恒题写的。走进学校大门,看到是“名师风采”、“ 学星风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内容的版面,突出学校教育特色,主题鲜明;连接生活区与教学区的双向连廊两侧栏杆及门柱上镌刻着古今中外教育名言、对联,给师生以良好的启迪和指引;通往教学区主道两旁的灌木丛中点缀着一个个“哲理故事启示”板,小故事大哲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学楼正对主道的墙面上高悬着八个醒目的金色大字“树人树德,振兴中华”,洒脱飘逸,是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视察学校时的题词。教学楼走廊的柱子上悬挂着“十佳班主任”、“十大学星”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每位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成长。洗刷间水池边的“关紧我,别让我流泪”等温馨提示,告诉学生珍惜每一滴水;草坪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为鲜花而喝彩,我与小草同成长”,透出浓浓的人文气息,激发着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争创市级绿色学校活动,学校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栽植了成材树、美化树一百多个品种,全面绿化、美化了校园。现在整个校园绿树环绕,苍绿青翠,绿茵茵的草坪,鲜花怒放的花坛,宽敞的活动区、运动场,与高耸亮丽的教学楼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和学习的乐园。

创设以班训班魂为主体内容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上,各班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他们把班风、学风设计成美观的招牌或横幅悬挂在醒目的位 置,把学习园地设计得丰富多彩,展示着班级师生的精神风貌,积聚班级文化底蕴,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充分体现班风学风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还开展了“文明班级”评选活动。通过评比,大家心更齐了,劲更足了,方向更明确了。

打造激情燃烧的校园。他们安装校园广播系统,每天起床、早操、课间操、三饭有针对性地选播昂扬、奋进的歌曲;为了树立学生自信心,他们抓宣誓,抓跑操,抓惜时;宣誓时,每个人握紧右拳,神情庄重,发自内心地高呼誓词,跑操时口号不断,匀速前进,抬头挺胸,严肃认真,步调一致,跑出协作性,产生促进学习的强大动力;他们举行高考百日冲刺签名仪式,并在教学楼上张挂激励性横幅标语,营造拼搏竞争氛围。

让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内乡实验高中不只是把文化写在墙上、挂在嘴上,更注重学校深层精神文化的凝练、形成和培育,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源。

民主决策凝聚人心。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各项活动,感悟“教师与学校是发展的共同体”,让教师真正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具有主人翁精神,使学校集体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学校的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包括办学方向、校园硬件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等都让教师参与;学年和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计划,包括学科教学质量目标、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操作要求、体育达标率的目标要求等的制定也由全体教工参与,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全体师生评议;教学分工、分配方案、奖励方案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更让人人都参与其中。这样教师就把学校奋斗目标自觉或不自觉地变成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学校各项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变成了大家的共同愿景。

把对“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他们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如定期召开座谈会,鼓励新教师用独特眼光审视学校,让老师们心底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与个人息息相关。通过“建言献策为学校”、“我讲师德,共建共享和谐校园”演讲比赛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培养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教师观看孙维刚等全国师德标兵报告,增强教师的职业神圣感,提高教育的艺术性;举行“责任——师德之魂”师德报告会,树立先进典型,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

打造团队精神。近几年,该校除了从制度创新上促进教师的人为合作外,一直致力形成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教师认同、感悟、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合作比竞争更重要、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利用“三八”、“五一”、“教师节”、“国庆”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或空余时间,开展一系列有益的课外活动,诸如各种球类、拔河、歌咏、趣味性运动等比赛,培养了教职工之间的协作精神,增强了教职工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友谊,从而达到培养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形成强大的凝集力和向心力的目的。他们改进评价机制,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团队,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团队,实行“捆绑式评价”。评价要看整个团队打集体战的能力,看重整体效果,若一个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评优评先就一票否决,这样促使每位教师都必须加强合作,自觉关注自己的每个学生。评价机制的创新,促进了教师转变观念,变“要 我合作”为“我要合作”,使学校形成了人人争先,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整个队伍始终保持着和谐奋进的活力。

特色教育彰显学校个性文化

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目的必须放在学生身上,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和最终归宿。内乡实验高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的感化引导,实施成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打造了特色教育,彰显了学校个性文化。

感恩教育传美德。感恩是道德价值的源泉,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该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板报、国旗下讲话以及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站等媒介,全方位、多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是很多人无私奉献甚至牺牲的结果;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蕴涵的感恩素材,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里课堂中去;在日常行为教育中,经常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点拨学生去知恩,引导学生去领恩;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每天播放《感恩的心》等歌曲,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永远的丰碑》等感恩经典作品,以达到陶冶心灵修养德行的目的。在“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中,他们具体设计了“给父母写一封信”、“为老师敬一杯茶”、“给长者让一次座”、“扮靓自然”等活动;在教师节上,让同学们用亲手制作的贺卡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自律教育竞风华。为了落实“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该校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进行自主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与自律意识,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组织、沟通、策划、协调等综合能力的目的。他们制定了《实验高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实验高中文明班评比细则》等制度,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他们扩大学生会的职能范围,将纪律卫生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督促、艺体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完全交给学生会;学校经常举行座谈,征求学生意见,采纳学生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提高了自主管理效能;他们高度尊重学生,完全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组织自己的活动。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完全是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

自律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做人,懂得礼仪,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成功教育结硕果。该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创建“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成功教育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他们确立了教学“五性原则”,即全体性、全面性、多样性、创造性、实践性;树立了三个“一切”的育人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决贯彻生本思想,坚持“学生主体”教学论,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树立学生主体观,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努力建设民主课堂,积极营造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发展观,相信学生存在发展潜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丰富情感、完善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成功教育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弘扬了所有学生的优良德性、智慧和创造精神。该校每年会考率均在98%以上,本科上线率超过40%,体育艺术特长生每年高考“双过本科线”有近百人。

给学生撑起一片蓝天,让学生自由飞翔

以活动吸引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个性张扬的空间,是内乡实验高中校园文化的又一特色。

道德教育净化心灵。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入学教育、校园广播站、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多种教育活动载体,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教育。他们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确定阶段性教育主题,开展了“热爱学校,共建和谐校园”、“成就自我,塑造文明学生形象”的创建活动;“学雷锋讲奉献”、“情系灾区,共度难关”的爱心救助活动;“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的感恩主题日活动;“学文明礼仪知识,守校风校纪”演讲比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健全了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文明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了学校良好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两大”活动活跃校园。自2004年始,该校坚持举办两大校园文化活动——艺术节和运动会。在筹备这些活动时,他们有意把学生推上前台,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学生风采,陶冶了学生情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群体性、艺术性。

文化铸精魂,芳香满校园。内乡实验高中虽然办学时间短,但由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浸润在的文化氛围之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为师生和学校发展积蓄了经久的精神营养和动力,从而使学校走上了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第四篇:安全文化之精神集中[模版]

放炮制度要坚持,一炮三检不可缺。

自救器要携带好,关键时刻用得着。

上岗精神要集中,安全生产勿放松。

井下生产设备多,非本工种不乱摸。

井口工作要注意,放车打好阻车器。

井下行走要切记,机车来时快躲避。

井下工人要记清,沼气标准有规定。

百分之一是险情,此时就应早撤人。

要向领导早汇报,保证安全最重要。

劳动纪律天天讲,安全警句常常敲。

班中喝酒弊病大,误事误自害国家。

班中打闹害处多,等于自己唱挽歌。

出了工伤真烦恼,躺在床上动不得。

影响工作还不算,牵动一家和老小。

后悔后悔真后悔,下次定把安全保。

违章指挥我不听,心中有盏安全灯。

接地线是生命线,安全带是救命绳。

安全帽是保护伞,防护服是健康罩。

事故安全是近邻,疏忽大意走错门。

第五篇: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文章标题: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全面协调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在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

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的极其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基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形态和特点的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它的基本内涵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层次。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文化系统是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人类愈是进行高度的文化创造,也就愈能发展自身生产、劳动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改变其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文化环境上。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

其一,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职工,以及进城农民工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农民阶级发生了新变化,务农比重下降到.三是在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变化一方面使阶级基础增强、群众基础扩大,另一方面,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的渗透,改革开放带来的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趋势的影响,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等等,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已经减弱,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开始凸现。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一旦形成体系之后,人便成为文化得以表现自身的工具。可以说,每一类人都受一组特定的文化要素支配和控制,文化环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其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功能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体现其个性与魅力,是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发展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净化和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区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一个国家和城市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已经提升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方向深化,使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生巨大内驱作用,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积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

解宽容的和谐广东的极其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首先必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过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为经济增长与文明发展的新的巨大空间,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基础,提出文化立省的战略,就是通过文化发展与文化变革,再造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省,指引广东文化新的发展及文化形态新的变革,全面改善和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与素质,并借助优势文化平台,全面提升广东的综合竞争力,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战略,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2、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文化精华,是一种时代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行为和发展方向。

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树立社会文化形象,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这种文化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与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地丰富发展的开放、兼容文化的集合;必然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既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事业追求并与自然和谐的人,形成强势发展的能力。

3、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必须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是千金难求的,而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靠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不能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对于广东而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揉和而成的岭南文化。与一切传统文化一样,我们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甚至历史糟粕,必须加以扬弃和改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取向、目标取向等在互相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内地各省调入广东人员增加,海归人士加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各种文化的冲突撞击十分明显,经济地位及文化层次高低不同,复杂多样,更加需要建设一个和谐的文化体系,兼收并蓄,扬善抑恶,以其博大深厚的基础,来影响、引导人们统一思想,聚合人气,稳定社会。任何狭隘的地方主义、盲目排斥情绪和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值得关注的是人类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和创新,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我们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是抹杀个性,而是提倡文化个性。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总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求实务真,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之自成系统,别具风格。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自然也是根据广东省的实际和发展战略,整合广东文化资源,包括对岭南文化的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的新岭南文化体系;广东历来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犹为重要。我们应该在大胆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阔视野基础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腐朽落后的东西。突出地方特色,发掘潜在优势,建设高品位现代文化,坚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满足群众需求,夯实发展基础。

5、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各公共事业部门和各社区、各个经济单位,以及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大家都有义务主动承担起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文化、知识文化承传、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大的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应用、转化能力,使科学知识与先进文化转化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建设以现代市场经济伦理和民主法治精神为支柱的先进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制度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扩大文化的开放、交流,形成强大的文化吸纳和辐射能力,成为建设和谐广东的坚实的精神支撑。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下载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粤商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之浅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

    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精神

    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精神作者:葛景春摘 要: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的影响最深。杜甫的和谐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和谐文化精神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均有......

    “班级文化建设”之精神文化--bin

    “班级文化建设”之精神文化 [摘要]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舞台。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特别是班级精神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建设班级精神文化,使它......

    和谐文化(最终定稿)

    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 首先深刻领悟和谐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总的来讲包括三大研究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文化(合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因为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

    渔业文化中的南通精神

    渔业文化中的南通精神 南通市滨江临海,沿海是著名的吕四渔场。南通市是全省海洋渔业大市,海洋捕捞产量占到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南通渔业历史悠久,伴随着渔业产业的发展,渔业文......

    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浸润社区建设结硕果 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集贤里社区围绕“活跃开展文化,倡导文明生活”为主题,积极推动文化进社区,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营......

    粤商领袖圆桌会讲话稿

    粤商领袖圆桌会讲话稿 第一稿尊敬的黄会长、尊敬的各位董事长、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金秋气爽、硕果累累!在这个喜秋相逢、共谋发展的时刻,我们举首相约欢聚一堂,在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