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精神
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精神
作者:葛景春
摘 要: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的影响最深。杜甫的和谐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和谐文化精神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均有强烈体现,并对后世的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全面论述杜甫的文化精神与中国和谐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杜甫;中国和谐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3—0205—0
5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是向往和追求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从小接受的主要是儒家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念,对道家、释家、墨家、玄学及其他诸子中的和谐社会理念也有所吸收。他的一生都在为追求和实现一个美好社会理想而努力。这个理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杜甫用自己的创作活动,与现实社会中那些破坏社会和谐、分裂民族与国家的邪恶势力与残酷剥削黎民百姓、贪污腐化等丑恶的社会现象作了不懈的斗争。他的这种追求和谐社会崇高理想的精神及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受到历代志士仁人的高度尊崇与继承发扬。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但他的影响,实际上已超越了诗人的范围,上升到民族精神的文化层次。探讨和研究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的关系,发掘杜甫的和谐文化精神,就是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传承精神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一、杜甫和谐文化思想的历史渊源
杜甫及其诗歌的和谐文化精神,有其渊源。概括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历史文化渊源,地域的、家学的渊源和唐代社会的现实渊源。
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和“大同”和谐社会的理想,一直是杜甫诗歌中的主调。
二、杜甫思想及其诗歌的和谐精神
杜甫的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理念,具体地表现在他的思想行动和诗歌创作之中。他的和谐文化思想理念,具体地表现在他的和谐社会理念、和谐诗歌审美观念与诗歌机制方面的和谐等三个方面。(一)杜甫思想中的社会和谐理念
向往和谐的君臣关系。杜甫特别向往儒家的君明臣贤的理想君臣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主张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
主张平等相处的民族关系。在这方面,杜甫是深受唐太宗和唐玄宗对各民族平等相待政策影响的。主张国与国之间建立和睦相处的关系。杜甫主张各国应各自有疆,互不相犯,和平共处。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保卫国家不受侵犯的基础上,他反对统治者对外扩张,穷兵黩武:“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前出塞九首》其五)即使是卫国战争,在战胜敌人的情况下,他也主张尽量地减少敌人士卒的伤亡,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二)杜甫对待各种文化关系的和谐理念
各种文化关系的和谐,是盛唐文化的一个特色。唐玄宗在盛唐的前期即开元二十三年以前,是很重视各种文化思想的和谐发展的。,各种文化的和谐并存,是杜甫所追求的目标之
一。(三)杜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念
杜甫对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很深的感受,在他的诗歌中有充分体现。他还非常重视绿化工作,在成都草堂居住时,他在草堂周围种树植花,绿化家园,美化环境,有相当自觉的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思想与环保意识。
(四)杜甫审美思想中的和谐理念
真善美的和谐。杜甫所尊崇的主要是儒家的审美思想。儒家的美学观主要是“尽善尽美”的善、美和谐理论。此外,道家的“嫉伪崇真”的以真为美的审美思想,对杜甫也有一定的影响。道家的崇真嫉伪思想与史家的“实录”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的“尽善尽美”和道家的“以真为美”相结合而成的真善美和谐的审美理念,形成了杜甫以道德伦理为价值标准以及写真实的现实主义为主旨的文学思想。伦理观与审美观的和谐。杜甫充分体现了儒家“温柔敦厚”的道德观和诗歌的审美观,表现出“中和”的和谐思想。杜甫为人忠厚诚恳,他的诗歌也表现出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及朋友与人际关系的和洽仁厚的态度。他的诗歌所体现出的情感,也都具有一种“中和”之美,很有一种理性的节制,不像李白的诗歌那样任情随意,飞扬跋扈。
(五)杜甫诗歌机制中的和谐理念
杜甫诗歌在机制方面体现了充分的和谐。主要表现在不同诗歌体裁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诗歌对象与语言风格的和谐,以及形式与声律音韵的和谐、诗歌情感与节奏、意象的和谐等方面。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杜甫在创作中,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诗歌体裁。如以言志、咏怀、纪行、叙事和议论的内容,他主要选择古诗这样在篇幅和声律方面比较自由的诗体。诗歌对象与语言风格相和谐。在面对不同读者时,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有区别的。诗歌形式与声律音韵的和谐。在古体诗中,主要是语言的自然音律的和谐。杜甫的古体诗的自然声韵是相当和谐的。在声律上,杜甫还追求诗歌人为的声律与自然音律的和谐。杜甫的古体诗中常常有“三平调”的句式。这些句式,是杜甫为了使古体诗避免律句入诗而故意造成的。三平调是人为的,而古诗要的却是自然的音律,并不刻意避免律句入诗。他的拗体律诗中也有些不讲声律、任凭自然声调的句子,以打破律诗声律过于呆板和熟套,其目的是追求一种人为声律与自然声律相和谐。
情感与节奏的变化与和谐。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指诗的情感上特色,“顿挫”是指诗的语言声调的错落有致。正是“顿挫”才造成了前者的“沉郁”风格。上联与下联在语法结构与语言节奏上都有变化,这是节奏上的“顿挫”。正是在节奏的顿挫变化,才造成杜诗情感的迭荡起伏,造成“沉郁”的语言风格。
情感与意象的变化与和谐。“沉郁”的情感,导致诗歌的意象的对比和变化,即意象的“顿挫”。杜诗的意象变化较大。如《旅夜书怀》和《登岳阳楼》的中二联,上联写景是阔大的意象,下联写的是个人遭际,是小的意象。前后的意象有较大的反差,这是意象的“顿挫”即变化。正是意象的巨大反差和顿挫变化,才造成情感上的“沉郁”。二者既是变化的,也是和谐的,是对立的统一。
第二篇: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论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谢子元1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丰厚的遗产,并加以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是具有共同理想、和谐理念、包容精神、开放眼界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只有在努力推进“硬文化”和“软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
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和谐文化资源,努力推进文化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我们拥有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典籍所载,在在皆是,而且和谐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表现。概而言之,这笔丰厚的和谐文化资源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思想。“和”是将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即所谓“以他平他”,“同”是将无差别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即所谓“以同裨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异、矛盾,允许差异存在,并在差异中求得和谐统一,这样事物就能共生共长,不断发展,新事物也就能不断产生。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承认差异与对立的存在,而且还认为事物对立的结果应该是统一、应该促进统一。张载《正蒙·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仇必和而解”如何实现?曾子有一个最恰当的比方:“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要调和差异,使宽猛相济,刚柔相济,并且“执两用中”,把握好度,不过不及,这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我们至今还把烹饪叫做“调和五味”,可见“和”的观念的深入。差异、矛盾可不可以调和,应不应该调和?“调和矛 1 谢子元,男,讲师,湖南省委党校2004级哲学专业硕士生。手机*** email:xieziyuan2005@126.com 通讯地址:长沙市八一路227号省文联,410001 盾”曾经一度被理解为和稀泥,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矛盾并不一定以一方克服另一方而最后解决,尤其是非对抗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调和化解,来实现和谐。
二是和为贵、平和安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和为贵”也很好地标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一致,人对于自然应该“参赞化育”,“成物成己”,达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境界。在人事关系上,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和衷共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实现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标准,如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要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古人还描画了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礼记·礼运》)。在人生态度上,古人认为“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应该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不忧不惧”(《论语·颜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还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恕己之心恕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种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对我们民族影响至深,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的眼界,兼容并包,吞吐万方。对待周边民族,我们的祖先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论语·颜渊》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局面,华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在宋代还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被赐赵、李、张、高等17姓,允其定居都城汴梁。这批犹太人完全汉化了。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极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 特点。汉朝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周边国家民族都采取过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这种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对外域文化,我们历来旁搜博取,积极吐纳。汉民族从服饰、器物、物种、生活方式、词汇各方面广泛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成就。唐朝的国子监和太学,接纳二万多外国留学生,胡装、胡食、胡舞盛行街头,“洛阳家家学胡乐”,文化交流蔚为一时之盛。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七下西洋,则是我国对外传播先进文化、结好外邦的典型事例。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和谐社会应建立在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背景上。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和谐文化,又要在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和谐文化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植于传统和谐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和谐因素,又具有新的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共同理想的文化。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的一切文化建设都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全世界和谐”的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设计,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想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坚实物质基础上的伟大目标和宏伟事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围绕这个共同理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鼓舞亿万人民进行艰苦 的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和谐理念的文化。和谐理念是和谐文化的思想哲学基础。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一是要坚持“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要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扬“和而不同”的辩证哲学。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承认和允许差异的存在,鼓励创造性活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兼顾社会公平,努力建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利益分配和调整中,要防止走回头路,反对平均主义和“齐步走”的错误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愿望,合理疏导不满情绪,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三是要建构和谐的心理结构。要对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进行纠偏,引导人们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等思想认识误区,确立“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等新观念;引导人们克服“仇必仇到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单纯斗争哲学的影响,形成“仇必和以解”、竞争共存的和谐哲学;引导人们克服“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等盲目恋旧、仇富的心理,建立包融异己因素、宽容新生事物的心理张力;引导人们纠正人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单向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双向思维;引导人们克服“矫枉必须过正”、“一条道走到黑”等偏激人生态度,确立平和达观、积极向上而又善于自我调适的健全人生态度。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这种包容精神具体说来,又包括宽容精神和融合精神两方面。宽容是对异质文化要素的容忍和认同,融合则是通过与异质文化交流、竞争、共存、共生,通过对自身的扬弃,对异质要素的批判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对内,它坚持民族团结,主张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它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宽容和鼓励新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鼓励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外,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层次各渠道的交往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建立国际和谐社会。在一些存在争端而又暂时不能解决的国际领域,则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同时,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自觉地、积极地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和吐纳,以充分地取长补短,融会出最先进的文化。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还是具有开放眼界的文化。任何高度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的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气象,与文化的高度开放与对外的积极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世界文化圈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眼界。我们要立足传统,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要以吞吐八荒的胸襟气度,视通万里的眼界,积极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通过鉴别,凡是健康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成果,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并与自身固有文化进行消化融合。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是内在地包含很多类别和层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类别层次文化的和谐统一,使之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又要努力使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相互补充,这就是我们说的文化和谐。和谐文化只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首先,要努力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硬文化即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软文化既包括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 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也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方式文化。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表层结构较容易随着时代和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改变,而深层结构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应该说,我国的硬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软文化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单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看,90年前杨昌济先生说:“中国人如能相戒不打麻雀牌,则中国尚可救。”时至今天,我国老百姓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搓麻将上,而且愈演愈烈,麻将牌的吸引力大有与央视春晚一争高低之势。又如,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市政建设发展很快,街道修得又宽又亮,交通、通讯、卫生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闯红灯、横穿大街、随地吐痰、故意毁损公共设施等陋习。由此看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与硬文化相应的提升,特别是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
诚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虽然是说的高等教育,但对文化建设也很有启发。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硬文化,这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引导和发展软文化,努力使二者协调并进。要大力改革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评估制度,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道德原则深入人心。要加强民主、法治、竞争、公平、正义、诚信等观念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先进文化活动中来,用健康的、文明的、高雅的、卫生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其次,要努力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占主导和统治地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 化是从文化的参与者来划分的,同时也包含对文化的品位、导向的判断。应当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没有天然的好坏之分的,只要是符合道德伦理、具有文学、美学或社会意义的、可以指导生活工作和有健康娱乐价值的,都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又的确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导向作用。大众文化一般是通俗文化,它参与性强,不需要特别的文化修养和专门训练,且能让参与者身心得到较强的刺激,因而它极易吸引文化层次较低且缺少良性兴趣爱好的参与者。但是某些大众文化活动如果往不良方向发展了就容易成为庸俗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相反,精英文化属于“阳春白雪”,它一般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文化背景,对精英文化的全情投入,能使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愉悦,并使参与者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推动参与者去追寻更多的高雅文化。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无疑应包括当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内,并且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发展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而且要积极地引导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取长补短,互相涵化,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主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跟踪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既保持权威大气,又加强人文关怀和平民风格。从而使主流文化增强亲和力,真正成为时代的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要打破精英文化对大众的封闭状态,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使精神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英化。要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与互动,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优秀文化的氛围,鼓励知识分子大力进行文化“传道”的工作,强化群众对优秀文化的参与意识。政府既要大力为优秀文化的普及创造和提供平台、载体,又要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引导它们为普及优秀文化作出贡献。精英文化要针对广大受众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切实的工作,改变自己高视阔步、自我封闭的形象,比如,对交响乐听众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欣赏指南,对展览的书画雕塑作品,也可提供一些必要的介绍说明。同时,要努力在不同文化圈中提倡宽容精神,鼓励大众大胆参与精英文化活动。
再次,要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无疑,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和涵化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是在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化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和高度的包容精神、开放眼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应该是坚持民族性的和谐。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固有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整理和发扬国粹;另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严格的鉴别,进行积极的扬弃,将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化。任何时候,放弃文化的民族性,全盘西化,都意味着文化主权的丧失,意味着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消亡。
这种和谐又是开放的、宽容的和谐。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上纠缠于所谓体用之争,或主张中体西用,或主张西体中用。今天,这种争论可以休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可以中西互体,也可以中西互用。从实践来看,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又以从西方引进并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我们立足于独立自主地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事业,又大量学习借鉴西方发达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正是中西互体、中西互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的成功范例。
总之,我们必须在处理好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推进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篇:中国和谐文化报告会
中国和谐文化报告会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企业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宣布由中华和谐文化工程组委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和谐文化报告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本次活动组委会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国务院参事、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同志、国家发改委研究员、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卢嘉祥同志 中国新农村建设督导中心委员、中华和谐文化工程组委会常务主席、著名学者巴湘同志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政府参事周长瑚同志 广东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陈明同志
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执行会长陈昆先生
中华和谐文化工程组委会执行主席陈泽民先生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主任、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昱寰女士
和谐中国总编辑、北京师大兼职教授、《弟子规》现代版修订者李耀君先生
关公第72代传人关应才先生
亚洲国际讲师吴学文先生
亚洲知名心理学大师赖鸿庆先生
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阚笑波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李智先生 这里我还将介绍一位特别嘉宾,她就是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特使巴伦女士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荣誉会长、香港才展集团公司董事长林正智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新国融担保公司董事长周强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金承诺实业公司董事长叶明武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深圳市南方华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江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希力普柴油发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巫刚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鼎益丰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小秋女士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泰银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山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秘书长邓建军先生
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正和合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杨亦龙先生
媒体单位
在此一并表示热烈欢迎,衷心的感谢
和谐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人类生存
发展的主流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广被世人和国人所吹捧,因为和谐文化可以启迪人们善意做人,善意处事,远离争斗害人的恶习。无数人类历史证明,家庭和谐幸福美满、企业和谐兴旺发达、国家和谐无坚不摧、民族和谐生生不息、世界和谐天下大同。
大家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的根本就是和谐文化根深蒂固,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肌体中都流淌着和谐文化的热血,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友善治国、友善外交的礼仪之邦美誉。从道教太祖老子的《道德经》中阐述的“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到中华文化缔造者孔子的《儒家学说》中阐述的“为政以德、礼之用、和为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一直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宏伟目标,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和谐文化对于对于治国安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和谐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法宝,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使和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进广东和深圳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和谐文化专题报告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玉岭常委、卢嘉祥研
究员、巴湘主席,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深圳市委统战部部长在百忙之中专程从北京、广州来到深圳为我们作报告,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深圳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了保证会议按时召开,在会场安排十分紧张之时,作了艰苦的协调工作,为我们挤出今天舒适的会场,承办单位公司,本次会议筹备期间,在人力、物力及资金方面给予无私的帮助,还有很多单位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1、下面欢迎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陈昆同志讲话
2、下面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周长湖讲话
3、下面欢迎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接日程
第四篇: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文章标题: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全面协调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在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
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的极其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基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形态和特点的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它的基本内涵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层次。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文化系统是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人类愈是进行高度的文化创造,也就愈能发展自身生产、劳动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改变其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文化环境上。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
其一,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职工,以及进城农民工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农民阶级发生了新变化,务农比重下降到.三是在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变化一方面使阶级基础增强、群众基础扩大,另一方面,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的渗透,改革开放带来的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趋势的影响,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等等,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已经减弱,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开始凸现。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一旦形成体系之后,人便成为文化得以表现自身的工具。可以说,每一类人都受一组特定的文化要素支配和控制,文化环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其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功能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体现其个性与魅力,是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发展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净化和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区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一个国家和城市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已经提升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方向深化,使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生巨大内驱作用,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积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
解宽容的和谐广东的极其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首先必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过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为经济增长与文明发展的新的巨大空间,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基础,提出文化立省的战略,就是通过文化发展与文化变革,再造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省,指引广东文化新的发展及文化形态新的变革,全面改善和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与素质,并借助优势文化平台,全面提升广东的综合竞争力,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战略,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2、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文化精华,是一种时代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行为和发展方向。
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树立社会文化形象,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这种文化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与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地丰富发展的开放、兼容文化的集合;必然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既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事业追求并与自然和谐的人,形成强势发展的能力。
3、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必须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是千金难求的,而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靠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不能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对于广东而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揉和而成的岭南文化。与一切传统文化一样,我们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甚至历史糟粕,必须加以扬弃和改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取向、目标取向等在互相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内地各省调入广东人员增加,海归人士加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各种文化的冲突撞击十分明显,经济地位及文化层次高低不同,复杂多样,更加需要建设一个和谐的文化体系,兼收并蓄,扬善抑恶,以其博大深厚的基础,来影响、引导人们统一思想,聚合人气,稳定社会。任何狭隘的地方主义、盲目排斥情绪和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值得关注的是人类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和创新,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我们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是抹杀个性,而是提倡文化个性。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总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求实务真,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之自成系统,别具风格。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自然也是根据广东省的实际和发展战略,整合广东文化资源,包括对岭南文化的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的新岭南文化体系;广东历来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犹为重要。我们应该在大胆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阔视野基础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腐朽落后的东西。突出地方特色,发掘潜在优势,建设高品位现代文化,坚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满足群众需求,夯实发展基础。
5、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各公共事业部门和各社区、各个经济单位,以及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大家都有义务主动承担起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文化、知识文化承传、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大的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应用、转化能力,使科学知识与先进文化转化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建设以现代市场经济伦理和民主法治精神为支柱的先进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制度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扩大文化的开放、交流,形成强大的文化吸纳和辐射能力,成为建设和谐广东的坚实的精神支撑。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第五篇: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全面协调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在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的极其有效途径。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基础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形态和特点的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它的基本内涵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层次。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文化系统是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人类愈是进行高度的文化创造,也就愈能发展自身生产、劳动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改变其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文化环境上。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其一,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职工,以及进城农民工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农民阶级发生了新变化,务农比重下降到.三是在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变化一方面使阶级基础增强、群众基础扩大,另一方面,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的渗透,改革开放带来的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趋势的影响,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等等,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已经减弱,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开始凸现。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一旦形成体系之后,人便成为文化得以表现自身的工具。可以说,每一类人都受一组特定的文化要素支配和控制,文化环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其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功能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体现其个性与魅力,是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发展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净化和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区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一个国家和城市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已经提升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方向深化,使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生巨大内驱作用,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积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的极其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首先必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过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为经济增长与文明发展的新的巨大空间,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基础,提出文化立省的战略,就是通过文化发展与文化变革,再造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省,指引广东文化新的发展及文化形态新的变革,全面改善和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与素质,并借助优势文化平台,全面提升广东的综合竞争力,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战略,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2、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文化精华,是一种时代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行为和发展方向。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树立社会文化形象,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这种文化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与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地丰富发展的开放、兼容文化的集合;必然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既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事业追求并与自然和谐的人,形成强势发展的能力。
3、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必须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是千金难求的,而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靠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不能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对于广东而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揉和而成的岭南文化。与一切传统文化一样,我们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甚至历史糟粕,必须加以扬弃和改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取向、目标取向等在互相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内地各省调入广东人员增加,海归人士加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各种文化的冲突撞击十分明显,经济地位及文化层次高低不同,复杂多样,更加需要建设一个和谐的文化体系,兼收并蓄,扬善抑恶,以其博大深厚的基础,来影响、引导人们统一思想,聚合人气,稳定社会。任何狭隘的地方主义、盲目排斥情绪和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值得关注的是人类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和创新,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我们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是抹杀个性,而是提倡文化个性。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总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求实务真,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之自成系统,别具风格。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自然也是根据广东省的实际和发展战略,整合广东文化资源,包括对岭南文化的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的新岭南文化体系;广东历来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犹为重要。我们应该在大胆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阔视野基础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腐朽落后的东西。突出地方特色,发掘潜在优势,建设高品位现代文化,坚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满足群众需求,夯实发展基础。
5、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各公共事业部门和各社区、各个经济单位,以及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大家都有义务主动承担起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文化、知识文化承传、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大的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应用、转化能力,使科学知识与先进文化转化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建设以现代市场经济伦理和民主法治精神为支柱的先进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制度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扩大文化的开放、交流,形成强大的文化吸纳和辐射能力,成为建设和谐广东的坚实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