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合集)

时间:2019-05-13 07:4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谐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谐文化》。

第一篇: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因为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构建和谐文化有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其次,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第三,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才能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第四,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才能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总之,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终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篇: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

首先深刻领悟和谐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总的来讲包括三大研究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要处理“知天”的问题,目的在于实现天人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是要处理“知人”的问题,目的在于实现人际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是要处理“知己”的问题,目的在于实现身心和谐。其次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因为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 1

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构建和谐文化有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其次,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第三,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才能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第四,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才能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总之,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终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篇: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论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谢子元1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丰厚的遗产,并加以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是具有共同理想、和谐理念、包容精神、开放眼界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只有在努力推进“硬文化”和“软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

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和谐文化资源,努力推进文化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我们拥有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典籍所载,在在皆是,而且和谐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表现。概而言之,这笔丰厚的和谐文化资源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思想。“和”是将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即所谓“以他平他”,“同”是将无差别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即所谓“以同裨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异、矛盾,允许差异存在,并在差异中求得和谐统一,这样事物就能共生共长,不断发展,新事物也就能不断产生。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承认差异与对立的存在,而且还认为事物对立的结果应该是统一、应该促进统一。张载《正蒙·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仇必和而解”如何实现?曾子有一个最恰当的比方:“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要调和差异,使宽猛相济,刚柔相济,并且“执两用中”,把握好度,不过不及,这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我们至今还把烹饪叫做“调和五味”,可见“和”的观念的深入。差异、矛盾可不可以调和,应不应该调和?“调和矛 1 谢子元,男,讲师,湖南省委党校2004级哲学专业硕士生。手机*** email:xieziyuan2005@126.com 通讯地址:长沙市八一路227号省文联,410001 盾”曾经一度被理解为和稀泥,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矛盾并不一定以一方克服另一方而最后解决,尤其是非对抗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调和化解,来实现和谐。

二是和为贵、平和安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和为贵”也很好地标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一致,人对于自然应该“参赞化育”,“成物成己”,达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境界。在人事关系上,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和衷共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实现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标准,如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要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古人还描画了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礼记·礼运》)。在人生态度上,古人认为“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应该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不忧不惧”(《论语·颜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还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恕己之心恕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种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对我们民族影响至深,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的眼界,兼容并包,吞吐万方。对待周边民族,我们的祖先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论语·颜渊》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局面,华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在宋代还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被赐赵、李、张、高等17姓,允其定居都城汴梁。这批犹太人完全汉化了。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极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 特点。汉朝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周边国家民族都采取过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这种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对外域文化,我们历来旁搜博取,积极吐纳。汉民族从服饰、器物、物种、生活方式、词汇各方面广泛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成就。唐朝的国子监和太学,接纳二万多外国留学生,胡装、胡食、胡舞盛行街头,“洛阳家家学胡乐”,文化交流蔚为一时之盛。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七下西洋,则是我国对外传播先进文化、结好外邦的典型事例。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和谐社会应建立在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背景上。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和谐文化,又要在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和谐文化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植于传统和谐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和谐因素,又具有新的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共同理想的文化。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的一切文化建设都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全世界和谐”的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设计,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想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坚实物质基础上的伟大目标和宏伟事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围绕这个共同理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鼓舞亿万人民进行艰苦 的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和谐理念的文化。和谐理念是和谐文化的思想哲学基础。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一是要坚持“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要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扬“和而不同”的辩证哲学。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承认和允许差异的存在,鼓励创造性活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兼顾社会公平,努力建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利益分配和调整中,要防止走回头路,反对平均主义和“齐步走”的错误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愿望,合理疏导不满情绪,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三是要建构和谐的心理结构。要对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进行纠偏,引导人们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等思想认识误区,确立“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等新观念;引导人们克服“仇必仇到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单纯斗争哲学的影响,形成“仇必和以解”、竞争共存的和谐哲学;引导人们克服“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等盲目恋旧、仇富的心理,建立包融异己因素、宽容新生事物的心理张力;引导人们纠正人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单向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双向思维;引导人们克服“矫枉必须过正”、“一条道走到黑”等偏激人生态度,确立平和达观、积极向上而又善于自我调适的健全人生态度。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这种包容精神具体说来,又包括宽容精神和融合精神两方面。宽容是对异质文化要素的容忍和认同,融合则是通过与异质文化交流、竞争、共存、共生,通过对自身的扬弃,对异质要素的批判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对内,它坚持民族团结,主张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它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宽容和鼓励新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鼓励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外,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层次各渠道的交往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建立国际和谐社会。在一些存在争端而又暂时不能解决的国际领域,则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同时,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自觉地、积极地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和吐纳,以充分地取长补短,融会出最先进的文化。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还是具有开放眼界的文化。任何高度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的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气象,与文化的高度开放与对外的积极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世界文化圈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眼界。我们要立足传统,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要以吞吐八荒的胸襟气度,视通万里的眼界,积极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通过鉴别,凡是健康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成果,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并与自身固有文化进行消化融合。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是内在地包含很多类别和层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类别层次文化的和谐统一,使之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又要努力使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相互补充,这就是我们说的文化和谐。和谐文化只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首先,要努力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硬文化即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软文化既包括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 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也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方式文化。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表层结构较容易随着时代和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改变,而深层结构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应该说,我国的硬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软文化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单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看,90年前杨昌济先生说:“中国人如能相戒不打麻雀牌,则中国尚可救。”时至今天,我国老百姓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搓麻将上,而且愈演愈烈,麻将牌的吸引力大有与央视春晚一争高低之势。又如,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市政建设发展很快,街道修得又宽又亮,交通、通讯、卫生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闯红灯、横穿大街、随地吐痰、故意毁损公共设施等陋习。由此看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与硬文化相应的提升,特别是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

诚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虽然是说的高等教育,但对文化建设也很有启发。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硬文化,这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引导和发展软文化,努力使二者协调并进。要大力改革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评估制度,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道德原则深入人心。要加强民主、法治、竞争、公平、正义、诚信等观念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先进文化活动中来,用健康的、文明的、高雅的、卫生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其次,要努力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占主导和统治地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 化是从文化的参与者来划分的,同时也包含对文化的品位、导向的判断。应当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没有天然的好坏之分的,只要是符合道德伦理、具有文学、美学或社会意义的、可以指导生活工作和有健康娱乐价值的,都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又的确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导向作用。大众文化一般是通俗文化,它参与性强,不需要特别的文化修养和专门训练,且能让参与者身心得到较强的刺激,因而它极易吸引文化层次较低且缺少良性兴趣爱好的参与者。但是某些大众文化活动如果往不良方向发展了就容易成为庸俗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相反,精英文化属于“阳春白雪”,它一般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文化背景,对精英文化的全情投入,能使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愉悦,并使参与者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推动参与者去追寻更多的高雅文化。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无疑应包括当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内,并且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发展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而且要积极地引导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取长补短,互相涵化,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主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跟踪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既保持权威大气,又加强人文关怀和平民风格。从而使主流文化增强亲和力,真正成为时代的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要打破精英文化对大众的封闭状态,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使精神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英化。要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与互动,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优秀文化的氛围,鼓励知识分子大力进行文化“传道”的工作,强化群众对优秀文化的参与意识。政府既要大力为优秀文化的普及创造和提供平台、载体,又要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引导它们为普及优秀文化作出贡献。精英文化要针对广大受众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切实的工作,改变自己高视阔步、自我封闭的形象,比如,对交响乐听众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欣赏指南,对展览的书画雕塑作品,也可提供一些必要的介绍说明。同时,要努力在不同文化圈中提倡宽容精神,鼓励大众大胆参与精英文化活动。

再次,要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无疑,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和涵化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是在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化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和高度的包容精神、开放眼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应该是坚持民族性的和谐。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固有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整理和发扬国粹;另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严格的鉴别,进行积极的扬弃,将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化。任何时候,放弃文化的民族性,全盘西化,都意味着文化主权的丧失,意味着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消亡。

这种和谐又是开放的、宽容的和谐。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上纠缠于所谓体用之争,或主张中体西用,或主张西体中用。今天,这种争论可以休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可以中西互体,也可以中西互用。从实践来看,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又以从西方引进并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我们立足于独立自主地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事业,又大量学习借鉴西方发达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正是中西互体、中西互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的成功范例。

总之,我们必须在处理好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推进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篇:浅谈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浅谈如何共建和谐企业文化

如何共建和谐企业文化,为响应党和政府关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集团公司建立“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奋斗目标文秘部落,把公司建设成为机制健全、管理完善、健康发展、诚信共赢的和谐企业,公司提出了共建和谐企业文化,如下:

一、学习文化:继续以生产经营为主线,坚持创新发展,创建学习型公司。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和先进生产技术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不断更新观念、始终加强学习,建立完善有效的学习机制,树立广大员工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二、管理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管理。公司要以绿色管理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行政、人员、物资成本等各项管理,制定完善相关制度,使公司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有法可依,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形成一个文明、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整体。

三、宗旨文化:抓质量保安全,沉淀企业宗旨文化。质量是企业生命,安全是企业保障,公司加强以质量安全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建设,真正使每位职工都树立强烈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安全生产,防止误操作;保证质量,无缺陷出厂,以安全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打造公司品牌。

四、团队文化:我与公司同兴衰,我与同事共命运。公司以营造企业内部风险共系、利益共享、团结协作、理解关爱的积极氛围为和谐目标,形成集体利益至上,职工和企业互为、互动、互利的良性关系,培育出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和企业内在活力。

五、用人文化:以人为本,建立民主、灵活的新型人才机制。公司要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和群众监督机制,积极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为公司发展献良策;形成职工间良性竞争和异动机制,充分调动职工们学习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六、亲情文化: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塑造人人以企为家的良好氛围。公司着力关爱每位员工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的发展,特别是日常实际和精神文化方面,使每位员工都能将个人事业、家庭福祉与企业发展相系,都能为企业发展做出最大努力。

七、思想文化:公司要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使广大职工能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互助的高尚情操,胸怀祖国,心系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文明、向上、充满爱心的团队。

后勤部:杨永强

2009.3.1

5共建和谐、从我做起

我们每个人都期望幸福的生活,希望每天都能快乐的工作,期求自我能够顺畅的发展,然而这一切的愿望都将建立在一个主题上,那就是“和谐”,离开了和谐,我们的期盼和追求将会是天源之水,不知从何谈起。

在工作中,我们要视同事为良师益友,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充分尊重他们人格,互相学习切磋。力求实现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论原则,讲风格,工作上加强配合以谈坦坦荡荡的君子之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单位中风清合正,生气勃勃。

在单位里,我们要忠于职守,力求在平凡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单位中每项工作都要讲认真,求实效,不能草率与轻慢,我们工作的每一天,都是用来服务与奉献,也是人生的珍贵时光,我们要珍惜,切不可虚度和浪费。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也是当今社会所普遍追求的。当我们内心和谐时,必能宁静致远。单位中的和谐将是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和谐要靠我们精心创造,用心浇灌。

为了实现和谐,我们要求的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做起。和谐是我们的理想,和谐在我们手中应当精心打造,当我们都在齐心协力营造和谐时。我们就已经生活在和谐中了。和谐之路就在我们脚下,和谐之功就在我们手中,构建和谐,我们责无旁贷。

亿利化学后勤部:杨永强

2009年3月15日

第五篇:中国和谐文化报告会

中国和谐文化报告会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企业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宣布由中华和谐文化工程组委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和谐文化报告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本次活动组委会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国务院参事、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同志、国家发改委研究员、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卢嘉祥同志 中国新农村建设督导中心委员、中华和谐文化工程组委会常务主席、著名学者巴湘同志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政府参事周长瑚同志 广东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陈明同志

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执行会长陈昆先生

中华和谐文化工程组委会执行主席陈泽民先生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主任、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昱寰女士

和谐中国总编辑、北京师大兼职教授、《弟子规》现代版修订者李耀君先生

关公第72代传人关应才先生

亚洲国际讲师吴学文先生

亚洲知名心理学大师赖鸿庆先生

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阚笑波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李智先生 这里我还将介绍一位特别嘉宾,她就是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特使巴伦女士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荣誉会长、香港才展集团公司董事长林正智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新国融担保公司董事长周强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金承诺实业公司董事长叶明武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深圳市南方华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江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希力普柴油发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巫刚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鼎益丰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小秋女士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泰银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山先生

深圳市企业投资者联合会副秘书长邓建军先生

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正和合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杨亦龙先生

媒体单位

在此一并表示热烈欢迎,衷心的感谢

和谐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人类生存

发展的主流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广被世人和国人所吹捧,因为和谐文化可以启迪人们善意做人,善意处事,远离争斗害人的恶习。无数人类历史证明,家庭和谐幸福美满、企业和谐兴旺发达、国家和谐无坚不摧、民族和谐生生不息、世界和谐天下大同。

大家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的根本就是和谐文化根深蒂固,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肌体中都流淌着和谐文化的热血,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友善治国、友善外交的礼仪之邦美誉。从道教太祖老子的《道德经》中阐述的“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到中华文化缔造者孔子的《儒家学说》中阐述的“为政以德、礼之用、和为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一直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宏伟目标,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和谐文化对于对于治国安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和谐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法宝,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使和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进广东和深圳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和谐文化专题报告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玉岭常委、卢嘉祥研

究员、巴湘主席,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深圳市委统战部部长在百忙之中专程从北京、广州来到深圳为我们作报告,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深圳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了保证会议按时召开,在会场安排十分紧张之时,作了艰苦的协调工作,为我们挤出今天舒适的会场,承办单位公司,本次会议筹备期间,在人力、物力及资金方面给予无私的帮助,还有很多单位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1、下面欢迎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陈昆同志讲话

2、下面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周长湖讲话

3、下面欢迎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接日程

下载和谐文化(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谐文化(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文化ppt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由我向大家展示我们小组的ppt,我们的主题是和谐校园。 我们小组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和谐校园。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事和谐校园:其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

    建设企业和谐文化

    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定位思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各项任务与要求,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如何建设好企业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对它深刻思考、认真定位。......

    浅议和谐文化创建途径

    从企业文化创建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韩愈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谁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

    论文: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和谐

    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方向;要发展和谐文化,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思......

    思想汇报:创建和谐文化

    尊敬的党组织:当前,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审慎稳妥地进行,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社会倡导和谐......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持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极少成多,聚沙成塔,才......

    品红色文化 促和谐发展

    品红色文化 促和谐发展 对南昌市红色资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革命神话的摇篮,红色资源的圣地。南昌是编织革命神话摇篮的竹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南昌革命洪流奔涌,北伐南昌......

    如何建立和谐的班级文化

    每个当班主任的也会深深地感悟到一个班级就像一个人一样,有思想,有精神,有个性,有魄力!它的思想、个性、精神、魄力的形成必须有赖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一个班级没有班级文化,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