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创建和谐文化
尊敬的党组织:
当前,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审慎稳妥地进行,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规范行为,以形成团结、和睦、心齐、实干的良好氛围。
创建和谐文化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首要的是把这些正确的导向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建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文化还要有长远的文化战略。和谐文化建设属于全社会公认的文化价值的建设问题。一个社会要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建立共同的价值尺度,以使品德高尚的人得到社会和民众的赞誉,而品德败坏的人则遭到社会和公众的谴责。和谐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也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文化。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共享”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创建和谐文化要注重结合当前实际。我国是人多地广、民族多样的国家,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很大,在创建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消融隔阂、缩小差别、增进和谐的方式和步骤上以及在应达到的标准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各地客观实际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另外,中外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记建构理想社会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历史的借鉴。如果把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道德标准立得过高,过于理想化、抽象化,脱离社会现实,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则无法实现和推广下去。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实际效果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实际效果的统一,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形成各利益群体共同认定的文化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基础,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这样,我们所构建的和谐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内心的自觉追求,才能深入人心,内化于德性之中,和谐文化才能最终在全社会建立起来。
总之,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现实课题,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根本,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创新和开拓,努力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构筑坚实的底蕴。请党组织相信我们一定会对我国一直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而努力,我们绝不辜负党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汇报人:xiexiebang
xx年x月
第二篇:浅议和谐文化创建途径
从企业文化创建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韩愈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谁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当前,在众多企业的文化创建中都各自不同的走出了不同特色的文化典型,但文化创建的基础无一离不开和谐关系的建立,这更加突出体现了文化创建的基础核心是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此我们从梁邹矿业文化创建中看和谐关系在文化创建中的重要性。
从一个老国有矿山发展到现如今的多种行业并存的集团化公司,山东梁邹矿业集团始终凭借着文化的作用,推助了企业持续发展,二十年来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引领的新型矿山企业和谐发展道路,这无疑在矿山采选行业企业中成为了一颗光芒耀眼的名星。在文化创建的道路上,梁邹矿业坚持了几项基础不动摇的思想理念。
首先是传承文化积累,把企业历史文化作为文化创建的基础不动摇。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风雨磨练,实践中企业历史渊源积累和营造了企业自身的思想观念,这是企业的财富积累,是文化的基础。是企业在发展中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所以文化创建首先以这一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提炼升华,形成具有创新向上的文化思想。
梁邹矿业的发展从建矿初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于拼搏、敢于碰硬”的三大创业精神,到1995年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团结、务实、创新”。从二次创业时期的 “团结务实、负重奋发、与时俱进、敬业报国”的务实精神,到新的企业发展环境下的“团结务实、敬业奉献”。几代矿业人传承着“勤奋、务实、敬业、奉献”的优秀传统,艰辛创业、勤奋守业、努力宏业,竖起了企业“和谐包容、智慧诚信”的文化大旗,打造了一个“和、容、智、诚”的企业文化环境。
其次在文化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不动摇。努力营造努力营造和谐情感的企业环境,凝结了“矿缘、血缘、亲缘”的亲情文化纽带,把员工与企业这
1两大文化主题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聚情聚力达到聚心,融合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了和谐环境的温暖,从而有效促进了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实践中实施了“五字”方针:
“学”字当先,更新观念意识提升员工素质。德由学进,国有学兴。学习是做事的开端,企业文化能否落地生根,有赖于企业领导者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司大力倡导员工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引导员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时尚,一种思想境界。加强干部学习,举办团队拓展训练,开展干部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文化型、知识型的干部队伍。
重视员工培训,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员工为主题,着重做好员工道德素质教育,以工作激励促进自觉学习,实现员工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空间,建立图书阅览室,广泛开展学习读书活动,以及读书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图书室更是被授予“全国职工书屋”称号。积极开展创办 “学习月”活动。2006年以来公司相继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全县 “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十佳学习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情”字在心,心系员工生活,营造和谐氛围。有心做事,用心做人。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思想,是员工的共同意识行动。矿业集团将“以人为本”的管理融入情与义,时时处处做到职工的心中,爱心聚情。开展员工生日发放免费餐劵,干部生日赠送鲜花蛋糕,编制印发《员工中医健康指南》,增发职工物价补贴,职工子女升学予以奖励,职工子女工作优先安置等一系列民心工程。帮扶聚心。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活动,2005年始成立员工互助基金,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库,推进了救助工作规范化,形成了荣辱共进、和谐互助的良好环境。热心聚力。民以食为天,一些看似简单而普通的事却是员工最为关心的,公司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迫切的问题,改建浴室,购置通勤车,扩建职工食堂,改善职工就餐环境,增发伙食补贴,加强食堂饭菜及卫生管理,重大节日免费就餐,切切实实关怀的让职工得以安心工作。
“孝”字当头,传承儒学文化,倡导修身立德。以“孝悌”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验证已成为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传承儒家思想使
矿业集团企业文化源有根、立有居。基于此,公司大力倡导“忠信仁爱、情厚人亲”的道德观念,广泛开展“与圣贤为伍,与高尚同行”的国学知识教育,在学习“八荣八耻”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自己的企业荣辱观,旗帜鲜明地在张挂宣传,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强智、学以慎行,完善自我,提升人格,大学必有大智大为的意识氛围。以开展感恩文化教育为契机,大力宣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组织班组长以上干部参加团队拓展情感训练。“弟子规”的学习由干部扩展到全体员工,宣传橱窗、通勤车辆、办公楼道、车间、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均张贴《弟子规》,《论语》的等名言警句,努力达到立意感人、自省明智的目的。
“民”字为本,稳定员工思想,建设平安矿业。民心是工程,稳定是大局。2003年来矿业集团先后兼并和收购了几家破产企业,积极稳定下岗职工思想,充分了解个人工作能力、家庭状况、年龄等方面的情况,在尊重与优先的基础上合理安置工作岗位,目前,已安置了原破产企业下岗职工460余名。连续荣获市、县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安居则乐业。安定的生活环境是员工安心工作的保障。梁邹矿业扎扎实实地认真做好民心工程,进行居住小区建设,加强厂区工作环境改造,新建职工宿舍,每年还将民心工作写入工作计划,逐项落实实施。为满足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建立了两区文化中心,一部五室配备齐全,室外活动场所安置合理健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信”字取义,坚持诚信经营,打造百年企业。以创建诚信企业为形式,注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创建,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信誉。企业内部管理做到以诚待人,外部市场经营做到以诚取信,公司每一位员工既是文化的执行者又是文化的倡导者,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活动,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近20万元,交纳特殊党费33720元。积极赞助和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公司并先后荣获全国质量信誉AAA等级企业,中国经济百佳诚信企业,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征信企业,全省“慈心一日捐”先进单位。2009年被省经贸委授予“全省诚信示范企业”,被省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荣誉称号。
梁邹矿业的文化创建很好的践行了和谐企业建设的科学道路。企业文化来自于实践,历经于实践检验,推助于企业发展。在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营造和谐环境为内容,牢牢把握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建立企业员工的情缘、矿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和谐与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在文化创建的过程中,从实践中看到了和谐关系对文化创建的重要性,将优秀文化与企业人本管理的有效融合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相信和谐关系的建立将持续不断的推动企业文化工作健康开展下去。
第三篇:培育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培育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企业
作者:靳玄烨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对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进行探讨,论述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是培育和谐文化,实现企业自身的和谐和企业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创建和谐企业。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阿公司(SACF)[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8-0125-0
4和谐理念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文化,其内涵包括两大系统:一是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 自然、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美好的,人们憧憬和谐的社会以及和谐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懈追求。社会本身由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元素”所组成,所以构 建和谐社会就要实现内部各“元素”自身的和谐,同时也要实现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其 中企业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而创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就是要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英文简称SACF,中文简称中阿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中国、突尼斯、科威特三国共同合资兴建,被小平同志誉为“南南合作典范”。在合资企业内部存在不同背景的文化,企业文化的和谐与否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几年来,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按照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创建和谐企业。中阿公司坚持推行国际企业运营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干、低耗、高效 的企业运营体系,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中阿公司以科学求实的精神构筑公司的管理 框架,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运转指导理念,努力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自 身的和谐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一、企业自身的和谐
企业中的人和物是企业的“元素”,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实现自身内部的和谐就是要实 现企业中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物的和谐两个方面。
(一)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人和”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传统和谐精神中的人文特征。和谐的思想就是“人和”的精神一个方面。中阿公司 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运转的指导理念,实现企业中的“人和”,从而创建和谐企业。“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化学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7年创立,并于1977年因之获诺贝尔化学奖。简单地讲,耗散结构是指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 的,依靠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输入和输出条件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有序结构的系 统,这种理
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和谐的思想。企业是一个耗散系统,其内部熵的自然增 加是其存在与发展中无法避免的系统内部趋势。管理者必须不断发布指令、调整制度、进行 改革,而这些所有的宏观或微观调控都是为了抵制或消除企业熵;通过各种技术改造、扩产 降耗、战略调整、改革机构、招聘任免等管理手段,提高企业中的组织度和有序度,从而实 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中阿公司把“耗散结构理论”贯穿于公司的各管理层面。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包括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己所用)以保持系 统的稳定和有序。同时,开放的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后,在新条件下,一方面可能重新形成新 的有序结构,另一方面也可能破坏已形成的有序结构而达到新的混乱无序状态。为抑制熵无 限增长,出现极度混乱状态,中阿公司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模式,而是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始终保持动态适应性。另外,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中阿公司为实 现其特定功能并保持企业发展,不断调控企业组织内部的不均等状态,使其保持必要的差异 性和分化性。管理过程是“决策-执行-检查-再决策-再执行”的循环。企业通过不断执 行系列决策,形成一个动态的、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并重新形成新的有序和谐的状态,从 而实现和谐的管理。
制度约束是为了使公司高效有序运行,是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的一种手段。中阿公司强化制 度约束机制,严明纪律,严格执行,上自领导下至员工,在公司纪律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坚 持给职工安排饱满的工作量,实施满负荷工作,形成快节奏、紧张、有序的工作作风,促 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开拓公司通向高效率、高效益之路;在各岗位已严格定编的基础 上进一步“精到最精”,能减去一人就减一人,能减去二人就减二人,把员工的“饱满工 作量”不断提高到新的层次;在工作中把对员工的精神鼓励放在首要位置,与员工保持良好 沟通,为其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时刻进行爱国、爱厂、敬业教育,增强员工的依托感和凝聚力;根据ABC制度,公司每年 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用具体标准核定后,把员工划分不同 类别等级并和个人收入相关联,重新核定实行动态管理,促使员工坚持不懈做出新的努力;加 强企业内部及企业和社会间的人才交流,不断从社会吸纳优秀人才进公司替代平庸者,促进 企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阿公司倡导和谐的人文规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员工能够在人与人的和谐氛围中生产 和生活,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讲配合,思想讲沟通,关系讲融洽,利益讲谦让,语言讲文明,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凝聚 力、向心力的团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内部人与人的 和谐。
(二)人与物的和谐
在企业中,人是其中个体,不但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而且也要和周围的物进行联系。实现人与物的和谐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在一个企业的环境中,要实现自身和谐,就必须要
创建和谐的人文规范,同时也要求企 业中人与物的和谐,表现在生产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和谐。
从建厂之初,中阿公司瞄准世界肥料发展趋势,定位准、起点高,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国 AZF工艺,生产设备全部由欧洲引进,并在消化掌握该工艺的基础上,对引进装置进行了技 术改造,创造了“SACF粒状复合肥生产新技术”,使装置生产能力由48万吨/年提高到72万 吨/年,以超过设计能力的50%创造了同类装置的世界先进水平。中阿公司从精选的原料到精 湛的工艺,从精制的配方到精心的管理和精诚的服务,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精心打 造“撒可富”品牌,奉行“哪怕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的质 量理念。1998年10月,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标志着“撒可富”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2001年,中阿公司参与起草、制定了新的国家复合肥标 准GB15063-2001,并带头执行新标准、新标识。
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6月16日,中阿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投入资本,研发肥料业界的新技术和新课题。中阿公司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到公司进行指导。2004年2月21日,中国农科院 林葆、苏益
三、李家康等三位专家来公司指导工作。2005年3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先生,清华大学王亭杰教授应邀来我公司指导工作。期间,金院士对中阿公司的 技术创新和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深入交流沟通,双方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2005年8月19日至20日,受中阿公司委托,秦皇 岛市政府与省院士专家联谊会联合邀请国内十余位化工、农学及自动化等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聚集秦皇岛,对公司《复合肥造粒系统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及《复合肥专家评价系统》 两个技术课题项目进行了咨询研讨,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此外中阿公司每年都对新 入厂的员工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对公司的管理理念、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等方面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公司员工进行再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入厂从事临时 工作的农民工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激励体制,对工作认真、品行优良、敬业爱岗的农民工 鼓励其竞聘正式工人的岗位。比如:对多年以来以自己微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农民工 周宝军破例转聘为正式工人;对工作认真肯干的农民工穆小军转聘为正式工人等。在生产中 进行自主创新,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磷复肥生产经营决策系统” 获化工部1995年现代 化管理成果二等奖,创直接经济效益293万元;通过对引进工艺和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形成 的“中阿公司粒状复合肥生产新技术”获河北省技改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 仅年均节约进口磷酸用汇1066万美元,并且直接增加效益680万元。更重要的是装置生产能 力由年产48万吨提高到了72万吨,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达7006万元。
在中阿公司内形成的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使公司自身处于一种和谐发展 的良好状态。员工们和谐相处,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核心 竞争力,实现生产和科研的和谐发展。2004 年中阿公司被河北省评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二、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中华传统文明中的另一方面是“天人合一”观,探究天地自然界发展变化特点同人类追求生 存发展行为之间的协调共济的一般规律。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是社 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不仅自身要和谐,也应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
(一)企业的和谐发展
中阿公司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发展模式,根据 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 始终保持动态适应性。中阿公司决策层正在紧密 跟踪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动态适应环境,一系列旨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战略正在 按计划推进。2002年1月,二期复合肥扩建工程投产,复合肥年总生产能力达到了140万吨,成为目前投产的 国内规模最大的复合肥企业。2004年2月新疆复合肥工程 首期10万吨项目投入试生产,为西北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05年4月公司在湖北大峪口改造建设了一套产能为80万吨的磷复肥装置投入试生产,“撒可富”磷复合肥总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2005年11月12日,湖北大峪 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牌暨开工剪彩仪式,标志着由中化建/中阿公司联合重新启动的 大峪口项目全面投入市场运营。
中阿公司继1993年8月成功地向泰国出口“撒可富”牌优质、高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万吨。在实现了我国高效复合肥出口零的突破后,又凭借自身的质量和价格实力搏击国际市场,与 西欧产品相竞争,相继出口到了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已多次出口泰国、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极高声誉,“撒可富”复合肥出口 量累积已逾10万吨,出口量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撒可富”品牌复合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 的信赖和喜爱,多次被评为“中华化肥精品”、“农民兄弟的放心肥”、“全国用户满意产 品”、“无公害农产品推荐生产资料”、“3·15标志优质产品”、“中国名牌产品”、“20 05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荣誉称号。
1999年,中阿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广不同氮磷钾配方的专用复合肥产品,适应不同土壤 和作物需要,带动了专用复合肥的推广发展,使专用复合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大范围推广使 用。中阿公司积极倡导和谐自然的理念,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 染、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环境,从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 的义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 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和社会效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的 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德”。一个人的品德是这个人成就事业的基础,品德不好的人是不可 能成就一番长久的事业。同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定不是一个和谐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一 个优秀的企业;和谐的企业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最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
业。中阿公司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始终秉承“富饶中华大地,造福中国人民”的 企业理念,坚持“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的质量信念,在引领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倡导肥料立法、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抵制假冒伪劣 产品、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为国分忧并积极启动停产项目,义无反顾地 主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中阿公司派 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技施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开展科普讲座等,此外还向特困农户赠送 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作为复合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中阿公司始终以高度 的责任感,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面向农民消费者,以微利的产品价格引领和制约着全行业的 复合肥价格走向。近十几年来,中阿公司坚持每年拿出 200 吨化肥无偿援助秦皇岛市周边 的贫困乡村用于农业生产,让农民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促进农民的增收。为规范农资市 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杜绝坑农害农现象,保护耕地资源,中阿公司又积极地倡 导肥料立法,规范行业标准,保护农民利益。在 2003 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由总经理武四海 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肥料法》的议案,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全力团结各界力量、尽力为国分忧是中阿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北大峪口工程是国家五大磷矿肥基地之一,总投资40多亿元,1999年仅开车两个月就因为重钙产品成本过高、没有市场需求而一直停产闲置,企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上级指示,责成中阿公司对其进行恢复改造。中阿公司以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为国分忧,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05 年4月进行试生产。同年11月,湖北大峪口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目前,产品已经批量投放市场,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挽回了国家的损失。中阿公司积极投身公益、扶持弱势群体,为帮助考上大学的优秀贫困学生能够读上大学。在 2003 年初的中阿公司全体职工大会上,根据武四海总经理的提议成立了撒可富教育基金会,目前募集到的基金总额已达500余万元,正在资助贫困地区优秀高考毕业生几百名,使他们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三、结语
中阿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是分不开的。公司发展不 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是中阿公司全体职工的共识;团结各界力量,以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努力为国分忧、造福人民是中阿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育和谐文化,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对社会应做的 贡献。和谐才有力量,和谐才能创新,和谐才能发展。和谐的企业文化能实现个人利益与企 业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的和谐,实现企业与社会和 自然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内在价值的统一和思想的统一,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第四篇: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究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和谐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科学论述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同时又是对以和谐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一次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文化创造。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确保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刚刚闭幕的第八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也将和谐文化作为现阶段文化建设主题,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和谐文化就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使和谐的理念与和谐发展的思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有效地开发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升和规范多样性,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我国,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武器和具体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的、制度的、道德的规范体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
第五篇:创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
创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
黎香湖小学刘全勇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以人为本”的学校,如何贯彻实施“和谐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每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那么,何谓和谐德育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詹万生教授指出:“和谐德育,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我认为创建和谐班级文化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我和学生早起跑操,晚睡巡查和他们交流,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上中学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课上你的眼神、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与他们交流,但,仅此是不够的。此外,作为教师,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我想,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当然,朋友关系并非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我想即使有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批评得过火一点,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乐于改正的。师生关系如此,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此更值得惬意呢?
2、培育班级文化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在班级精神确立后,要保障其良性发展,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是基础。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民主思想,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班主任要做到以诚相待、以身
作则,并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课余或班级活动间隙与其进行沟通,班级事务一定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才能漫漫地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班级文化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为重要的则是确立班级文化的精神价值,班级风气、班级的共同理想、班级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班级积极向上的舆论压力,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关键,离开了这一点班级文化则无从谈起,可以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级文化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细节做起,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保证,以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班主任必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当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体谅时,师生之间将会更加宽容、更加和睦,整个班级一定会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昂然向上的良好风气。因此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尤为必要。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关系就是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有不少人把良好的人际关系称为“心灵鸡汤”。班级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一个班级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以上,这群学生正当少年,个个血气方刚,个性纷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个个娇生惯养,目中无人。如果你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他就认为你是天下第一号傻子。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交往的主动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差。但是他们在学校里不“显山露水”,不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终日随波逐流,不是老师特别关注的对象。然而这种学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在上升,令我们不能小觑。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还须牢牢把握班级的舆论导向,构建和谐良好的班风,让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体谅,在学习上彼此帮助、携手合作,共同进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让班级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