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可用)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
余 洁
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文化之旅》,本框题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其中的第一框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本课设计依据
1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2本课的地位:本册教材,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本单元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中的交往。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成为跨文化交流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情况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涌入中国。有的同学一味的追求韩流、日流,有的同学热衷于过一些洋节日。因此有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可以让他们加深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沟通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基于上述教材地位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设计意图:只有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正确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所以把它确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人们处事的方式就有差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难理解,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把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确定为难点。
三 方法的确定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问题质疑、活动探究、情境创设、资料收集、媒体应用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指导学生课前资料搜集、课中交流合作、共同探究、表演展示等方式进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会合作,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在活动中理解运用知识。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依据教材内容设计课件,展示影音资料与图片,凸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直观、形象、感性,具有感染力。利于学生从理性认识提高到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要求学生课前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国文化习俗开展调查,把课内外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 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导入部分,激趣是关键。我通过展示不同国家文化的图片,开门见山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设置活动,探究新知
第一个活动:欢天喜地说过节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也就是说教与学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我展示出学生非常熟悉的我国的春节、外国的圣诞节等图片。采用看一看:中外节日大荟萃;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中外节日并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性的陈述。填一填:有关节日的时间、来历、习俗等等的方式开展学习。
并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节日和文化习俗,引导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分析、概括: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节日是各国各民族文化习俗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二个活动是:世界文化共赏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鼓励者。通过节日气氛的营造,学生开始对世界文化的探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就此提问: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文化是否只有节日可以体现呢?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各国各具特色的一些资料,我们现在就来共同欣赏和学习。
多媒体展示各个国家的标志性风景建筑、不同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学生猜国家,将人物与国家连线。将知识寓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视野,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学生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标志和代表人物的比较中,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个活动是:语言趣闻见差异
在本活动中我采用了:
一听——听故事:英汉互译,不是东西
二想——古诗翻译上的困难以及外国教授对中文“东西”的理解说明了什么? 三议——分组讨论
四说:说出你们的见解,并引导他们找一找汉语中的外来词。
五析:分析语言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认识到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不分优劣,各有千秋。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作了必要的准备。
第四个活动是:和而不同话沟通
根据以上环节,学生已经有了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但也会有同学质疑:汉语、英语都是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英语呢?我随即提出全球化这一趋势,并提问: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引导学生展开辨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得出:全球化不是文化的单一,而是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并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接下来,回到课本,学生自学《美国留学生的困惑》部分,在自学过程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开放的、发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态。从而突破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环节三: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本课学习的知识,既落实了课本知识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环节四:思想升华
以视频展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使学生“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又以博
大情怀面对世界”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游戏、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由于能力有限,本课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能给我更多的指点和帮助。谢谢大家。
第二篇:《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标志、代表人物、节日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二、对应的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三、本课的地位:
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中的交往,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交流沟通,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
四、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甚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态度;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等。他们需要给予恰当的指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理解文化存在差异,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七、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学法: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为主,运用活动教学讨论等方法。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第一单元谈论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第二单元谈论的是学校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第三单元谈论的主题又会是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世界范围与网络世界的交往。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将从了解各国独特的文化习俗开始。你们是否了解外国的某些文化习俗?
(趣味游戏引入课题)
1、哪个国家的旅馆把床放在屋顶上。(答案:沙特阿拉伯)
2、哪个国家的人口,是最世界最少的。而且,这个国家建在悬崖上。(答案:摩纳哥)
3、哪个国家,以钟表业最为出名,而且是永久中立国。(答案:瑞士。)
4、哪个城市,素有水上城市之称。(答案:威尼斯。)
5、哪个国家,医疗公费。而且以足球著称。(答案:巴西)
6、哪个国家,女子以健壮为美。(答案:西班牙。)
7、哪一个少数民族不吃猪肉。(回族)
8、哪国不吃牛。(答案:印度。)
(过渡语)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成为当代地球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同学们想去旅游吗?想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家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出国旅游将不再是一个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世界文化之旅”。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56---60页自主预习: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怎么表现出来的?
2、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你是怎样理解的?
3、我们如何对待文化差异?
二、教材研学
活动一:师生分组探讨并感受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1、节日习俗
(1)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热烈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在这些节日中,人们有哪
图片展示世界各国传统节日,学生猜节日名称,并说出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西班牙奔牛节、巴西狂欢节、俄罗斯谢肉节、印度昆梅拉节
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泰国农耕节、墨西哥亡灵节
引导学生归纳: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欣赏图片:多媒体打出一组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国家?
师:除了一些标志性事物,每个国家还有一些自己的文化代表人物,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本国的文化,如要评选,你认为哪些人物应该上榜?
师小结: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
(过渡语)当今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你能举出汉语吸收外来语或外国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例子吗?
活动二:问题探究,认识文化差异(P58)
通过一个“汉译英”的语言故事情节引人,安排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在特殊之旅中,老师将带领大家共同体验不同文化的奥妙。首先,请大家翻译一个句子。
There is smoke(烟),there is fire(火).(无风不起浪)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师:世界文化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cool)、巧克力(chocolate)、sofa(沙发),pudding(布丁),coffee(咖啡),curry(咖喱)、色拉油(Sola)等。
活动三:异想天开
师提问:既然文化的融合是趋势,我们能不能统一世界的文化,以一种文化来代替世界各国的文化呢?有人说汉字也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师:引导学生用辩论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观点,认识到单一文化的利弊,懂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在思辩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理解并尊重各国文化的差异,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活动四:情景问答-----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邀请学生表演课本P59 意大利学生和中国同学的对话
思考:
1、意大利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导致误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误会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3、能不能不和外国人打交道,避免误会呢?
师: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文化差异有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但必须也可以跨越这个障碍。
教师提问: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差异呢?(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面对开放的世界,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通过文化创新融入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
十、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大家有什么收获呢?世界文化形形色色绚丽多彩,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学习不同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做文化交往的文明使者,共同谱写世界文化的和谐乐章。
十一、板书设计
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1、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2、不同文化使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存在的差异,各有千秋。
2、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3、各国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十二、作业布置、《学习监测评价》
十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设计思路优化、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点拨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教学素材的选择,能够遵从学生的口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第三篇:世界文化之旅1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先欣赏这首歌曲,说出是哪个国家的,它的歌名?(师生欣赏)
师:这是一首风靡了全世界几十年的印度歌曲《吉米,来吧》,一提起印度,我们就会想到什么?想到阿娜多姿的印度舞蹈,想到辉煌灿烂的宗教文化,想到以纷繁诡谲著称於世的印度神话,想到印度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他们各自的语言、风俗等等,之所以一提到印度会想到这些,是因为什么?因为印度文化的
(板书:独特性)
从印度河文明到现代印度,印度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十分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只有印度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吗?咱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5000年的文明史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幻灯)
事实上,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洋溢着各自动感的文化气息,让我们流连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世界文化之旅,感受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
(板书:世界文化之旅)
请大家翻开课本56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大家注意,课本首先讲到了世界文化的哪一个方面? 节日(板书:节日),为什么呢?
如果没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透过节日,我们可以更充分认识到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渊源。
你知道咱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他们是怎么来的?注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第一组同学,幻灯展示)
教师:嗯,很好,给我们着重介绍了中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节日习俗。从中我们既可以了解到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同时还说到了即使同样的节日,比如中秋节,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庆祝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将来无论你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咱们的传统节日,不能忘记养育咱们的亲人和祖国。
刚才我们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国家和民族有哪些特色节日吗?(学生普遍回答)
(愚人节、慕尼黑啤酒节、巴西狂欢节、泰国宋干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啊)、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你们给父母送礼物了吗?祝他们节日快乐了吗?)、情人节(知道咱们中国的“七夕节”吗?冲击了咱们自己的情人节阿)、圣诞节(阅读书上57页,相关链接)
不同的文化除了通过节日表现出来,还有哪些表现呢?有请第二组同学:(4段小视频)欣赏视频的同时,思考:反映了哪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习俗?这些习俗和什么有关?
1、埃及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板书:建筑、雕塑),(反映了古埃及帝王的墓葬习俗和神奇的建筑、雕塑艺术技能)
2、西班牙(板书:斗牛比赛)
非常富有民族特色,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西班牙人认为斗牛既是艺术技能的展现,也是人与动物的较量,是勇敢和英雄气概的表现!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它虽刺激却很残忍
3、印第安人 服饰 舞蹈 仪式
4、中国 饮食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料理、法国料理和意大利料理并成为世界三大料理。
人物(看到梅兰芳,我们就会想起中国国粹京剧)戏剧
教师:非常生动形象,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板书:丰富性和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第三组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互动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
(板书:国旗、文学、科技、艺术)
谢谢第三组的同学让我们知道了文化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形式表现出来。大家想想,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么多风格迥异的文化,同时存在于我们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请大家看向屏幕,阅读几个小故事
1、他这是什么吃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趣的事情?咱们中国人怎么吃饺子?饺子是中国特有的吗?不同地区吃饺子的由来、寓意、时间、什么馅、怎么做都是不一样的。中国水饺就更有讲究了,这个我们就不说了。这种饮食习惯的不同,充分体现了? 各国文化的差异。(板书:差异性)
2、(英汉互译)说明了什么?中国古诗词浩若繁星,读起来很有韵律和意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无法替代的。当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也具有语言美,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同样散发着无尽的美。世界上有2000多种语言,你觉得哪一种语言更好呢?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老师用法语深情的写出“法兰西万岁”的时候,他是多么不情愿放弃自己的语言呀!因为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文化。我们也一样,我们觉得汉语好,是因为我们也爱着我们的祖国和语言文化。但是语言有优劣之分吗?(板书:语言)语言有差异,但是没有优劣,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而不同民族的语言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人类各种语言是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下,不断地丰富发展的。
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或者外来语吸收汉语的的例子吗?语言的千差万别也使得世界文化充满生机。
3、课本59页
如何跨越:加强沟通和交流
这种沟通和交流中国自古就有之,比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文成公主进藏,昭君出塞,鉴真东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国文化也灿烂辉煌,在“全球都市”的今天,各国文化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交流与碰撞,他们能和谐相处吗?结果会怎样呢?
我们请第四组同学介绍:(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视频)
从中反映出开放的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我注意到其中有一句话:“整个世界看到了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包容。”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对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持什么态度呢?(幻灯)
花儿因竞相开放而色彩缤纷,世界因相互交流而共同发展。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搭起世界文化的桥梁,如何做一名中外友好往来的使者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第四篇:世界文化之旅gmx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环节:录像导入
播放《过年》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沉浸在喜庆的过年氛围中回忆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并让学生描述下面的内容:
节 日 名 称 来 历 传 统 食 品 怎 么 过 节
春节
中秋节
„„
第二环节:外国传统节日采风活动,展示多彩文化。
即展示和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节 日 名 称 来 历 传 统 食 品 怎 么 过 节
圣诞节
愚人节
„„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看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第三环节:设计了评选文化代表人物的活动。(P57)
国 家 代表人物1 代表人物2 入选理由
中 国、美国、英国、、、、、(通过系列的探讨、评选活动,旨在明确不同文化的民族背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得出结论。当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如图片、画册、音像资料等,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在评选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时,可先个人评选,再小组评选,最后选出本班评出的外国文化代表人物。)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丰富性”的特点。
第四环节:问题探究,认识文化差异(P58)
通过一个“汉译英”的语言故事情节引人,安排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sofa(沙发),pudding(布丁),caffee(咖啡),curry(咖喱)、冰激凌、色拉油(Sola)、网络用语等。学生对于外来语的接受比较快,这里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
活动之后教材阐述了结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语言,看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即关于“全球化与标准化”的讨论,其目的是为了从反面让学生认识单一文化的弊端,也在于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尊重不同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但这个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师没必要分析的很深。)
第五环节:尊重差异文化(P59)
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意大利学生和中国同学的对话,揭示出各国在言行举止中能体现文化的差异。然后讨论问题:
1、得到别人的称赞,你认为哪一种回答更加得体?你更习惯于怎样回答?为什么?
2、导致中外沟通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障碍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3、面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第六环节:小结,由学生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
一、丰富的文化
1、文化的特点:丰富性、多样性
2、文化的发展趋势:多元和谐发展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框主要内容即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国家的风情、民俗,以及系列的探讨和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学生在讨论时比较活跃,能够较好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在后一节课中,通过课本上的活动探讨,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世方式,学会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即关于“全球化与标准化”的讨论,其目的是为了从反面让学生认识单一文化的弊端,也在于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尊重不同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但这个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只做了简要的分析。
总之,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掌握,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本节课依然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五篇: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一、教材内容:
“世界文化之旅”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内容。主要是讲文化多样性、丰富性及文化差异。即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让文化百花齐放,让我们的世界文化之旅是一路风景无限。
二、学生分析:
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学生和其他国家文化的距离拉近了。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太强,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有偏见,采取了防卫心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凑响和谐的乐章,这是一个较辩证的东西,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一方面要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要去体会其中内含的统一是有一定难度的。让学生懂得文化和自然界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设计思想:
通过中外不同节日及来历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认识各国代表性的东西和相应的活动来认识文化的独特性,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存在的差异,初步让学生对多样性的统一有认知。通过观看小品的形式,让学生拥有开放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克服面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通过现实生活中文化融合的例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多样性中统一的道德情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懂得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知道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标志,有其独特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面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和正确态度,以及与不同的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交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框教学过程以 “说一说”、“猜一猜”、“评一评”、“赛一赛”“乐一乐”和“想一想”五个活动形式进行。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化的多样性比单一性好,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存在必要性的观念;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不同的文化,同时欣赏本民族的文化。
五、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面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方法和正确态度。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踏上世界文化之旅,领略一番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有一些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的节日。
活动一:说一说
下面请大家说一说
1、我 们 国 家 最 隆 重 的 节 日 有 哪 些?是如何庆祝的?
2、大家说一说外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3、说说看:为什么各国的节日习俗会各有不同?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教师明确: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教师总结:(多媒体演示)
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1学生回答: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学生回答:端午节—划龙舟;春节—放鞭炮;
中秋节---吃月饼。
2、学生回答:圣诞节;感恩节;成人节;复活节等。
3、学生讨论:(分四组进行,选一个代表发言。)
原因: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风格。
以学生熟悉的“节日”为话题,让学生感受各地文化差异和文化习俗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习俗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通过“活动一”让学生明确各国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传统节日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具有
代表性的文化。那么,你知道以下这些是代表哪国的文化吗?
活动二:猜一猜
猜猜看,下面各是哪一个国家代表性的事物?(演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活动三:评一评
提起安徒生,大家就会想起那些童话故事,想起了丹麦
如果要评选一些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你认为哪些人应该上榜?
想一想:这些标志和人物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吗?为什么?、学生集体回答:不能
小结: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
教师明确:同时这些代表人物和标志性的事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了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活动四:乐一乐望文生义
教师小结:不同的文字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的中国文字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替代的。
赛一赛:汉语又会吸收很多外来语,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
教师小结: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想一想:该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呢?
教师总结:(多媒体演示)
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漠视甚至是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沟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有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所以,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1、学生猜出国名和事物
中国—长城、天坛;日本—富士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艾菲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美国—汉堡;中
国—月饼;日本—樱花;荷兰—郁金香。
2、学生回答: 孙中山、毛泽东---中国;撒切尔
夫人
;莎士比亚---英国;林肯---美国。
3、学生回答:Coffee—咖啡;Sofa—沙发;Chocolata---巧克力等。
4、学生讨论后回答,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四组讨论,各组选一代表回答。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以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文化代表人物,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再一次提升学生对各国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认识。
在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引导学生用全面的方法分析文化标志和代表人物形成的原因。
七、教学小结:板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对国内外传统节日的了解世界文化之旅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国家的导标建筑不同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语言的差异性和谐的文化乐章语言差异导致行为差异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教学反思:本课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共同凑响和谐的文化乐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收获、表现以及相关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对不同行为表现情况给予引导、肯定或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