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拓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拓展
——十八大报告的解读
2012年11月8日,在胡锦涛同志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大方面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由原来的“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这是在新形势与新要求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点。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一,人是万物之首,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以此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基础。
二、时代特色
正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上,我们党不断探索、逐步深化、日益完善,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理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理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在建设“两个文明”的同时,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予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任。
第二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浅谈中国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体现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每一个朝代,每一种社会制度必然有属于它特有的文化属性,中国在经历历史的漫漫长路和近代的风雨坎坷与探索之路后最终建立起中国特有的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让我们回顾一起走过的十年。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03年6月27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举行;
2006年11月1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召开。大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
2011年11月2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2012年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京举行。文化建设的主要及发展状况如下:
一、艺术创作
我国艺术发展既大力弘扬民族艺术,保护和扶植传统艺术形式,又积极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为我所用,各个艺术门类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艺术创作与生产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与加强,各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不仅有京剧、昆曲、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民乐等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还有交响乐、芭蕾舞、话剧、歌剧等来自西洋的艺术,这些艺术品种都已形成了中国风格、中国流派,而且音乐剧、现代舞、各种流行音乐等都为中国大众所熟知,并有专业的艺术团组。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114个(其中事业性质2484个,企业性质2630个),全年上演剧目44051个,其中新剧目1415个,全年国内演出85.19万场次,比上年增加28万场次,到农村演出47.22万场次,比上年增加23万场次,国内观众63187万人次。
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昆曲,在我国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近五年来,全国7个昆曲院团整理改编上演26部昆曲传统剧目、新创和移植改编12部昆曲剧目、录制200出优秀传统折子戏,还举行了昆曲进校园公益性和普及性演出700场以上,观众达100万人次,并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文化事业费投入为4.97亿元,1978年增长到22.04亿元,到2008年,达到248.05亿元,分别是“一五”期间和1978年的49.91倍和11.25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薄弱,1949年全国各类图书馆只有55个,文化馆(含群艺馆)896个,博物馆21个。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20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218个、博物馆1893个,分别是1949年的51.28倍、3.59倍和90.14倍。乡镇文化站从无到有,达到4107个。到“十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等一批惠民文化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已达22.1亿元,地方累计投入已超过19亿元;通过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截至目前已共建村级基层服务点75万个,其中已配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专用设备31.5万个。2009年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覆盖率要达到70%。计划到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努力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村村通”。从2003年开始,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问题,由中央财政统一购置图书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截至2008年已累计安排资金1.2亿元,已向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其乡镇配送图书总数超过1000万册,为贫困地区农村群众提供了适用性强、内容丰富的书籍。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从2004年开始,我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行了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制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使人民群众得以享受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07个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观众人数突破1.54亿人次,比免费开放前增加1.56倍。
三、文化市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秩序不断规范,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
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截至2008年,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共有305589个,从业人员达到1409876万人,其中演出经纪机构1305个,娱乐场所84356个,网络文化经营机构155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34267个,艺术品经营机构1697个,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机构74369个,其他经营机构9440个。
四、文化产业
伴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9大文化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据初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仅文化系统行业管理的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就达32万家,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文化系统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有竞争力和实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相继成立,国有文化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云南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成长迅速,也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大型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动画片《大闹天宫》、《宝莲灯》、《喜羊羊和灰太郎》和漫画《三国演义》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应运而生。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37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先后命名,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五、文物保护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相继颁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物保护性的政策、法令,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我国分别于1956年、1981年和2007年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截至目前,国务院共公布了6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地公布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371处。我国共有37处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自然
遗产7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处,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三位。
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西藏布达拉宫保护维修工程、北京故宫维修保护工程、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等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随着现代科技广泛应用,考古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水下考古、航空摄影考古、环境考古等新领域逐渐被纳入考古学研究范畴。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5月、2008年6月,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28项。2007年——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
2001年、2003年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公布了三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政府申报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相继入选,成为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七、文化科技
改革开放以前,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剧场建设和图书馆建设两个领域。当前,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到目前为止,文化部系统各级艺术科研机构共有187个,从业人员3300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地方艺术研究院所为基础,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主力军、全国各艺术高校为生力军的艺术科学研究网络。
当前文化科技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二是积极运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加快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推动与演艺、影视、动漫、游戏等相关领域的融合,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发展网络文化、电子票务、手机文化、数字节目制作、4D电影、三维动画等业态,拓展增强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和传播能力。重点支持推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语言文字技术、声音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动漫制作技
术、新材料技术和剧场舞美技术。
所以,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作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中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建设强国势不可挡,必须认真落实。
第三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主要问题(表现):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健康文化缺位,优秀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体制落后
传统节日被忽视
原因:不是传统节日没有精神层面的内涵,而是我们国家在引导、宣传方面做得不够;
对传统节日的开发不够重视(内涵挖掘和如何继承);重实体轻精神
“民间艺术”的保护问题
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化市场秩序仍然不够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缺位现象日益凸显,个别文化市场管理稽查人员工作责任感不强,缺乏主动性,还有的法制观念淡薄。
原因:
封建文化根深蒂固
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
社会导向、约束机制不健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抑制什么更多的停留在宣传层面上,缺少制度和机制保障,缺少形成有利于和谐文化生长的强大引力和社会氛围。
对策:
用先进文化支撑可持续发展
制定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差别性文化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
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意义: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们群众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领域,是检阅和体现文化发展的成果的重要方面。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证。打造农村文化的地方样本:用体制激活农村文化,用特色引领农村文化,民间艺术启迪农村文化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第四篇:先进文化建设
在新起点上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越来越显得意义重大、任务紧迫。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对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谋划。
深刻认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也带来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多样文化的难度增加。从国际看,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会长期存在。现阶段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切实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要求,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教育人民,重在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性功能。社会主义文化是亿万群众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发挥文化教育人民的作用,就是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改善和人际关系和谐,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
引导社会,重在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性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引领的发展方向,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文化引导社会的作用,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
推动发展,重在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动力性功能。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化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民生幸福,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发挥文化推动发展的作用,就是要不断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化为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建设应着力实现“三强”目标
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是“注重文化建设”。这为江苏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和中央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提出通过实施“八项工程”落实“六个注重”,并把“文化更繁荣”作为“两个率先”的新内涵新标准,把“文化建设工程”作为“八项工程”之一,努力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
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这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根本指向。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其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凝聚力和引领力放在首位,凸显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用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取得重大进展,对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江苏省文化整合和创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优秀区域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文化的教育、引导和推动功能。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这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重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翼。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作为基础,没有原创性的文化成果和知识产权,文化产业的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文化事业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学艺术创作活跃、生产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增长。所有这些既展现了江苏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文化发展的现实水平,又展示着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重点。
文化人才队伍强。这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人是文化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尊重文化人才成长规律,搞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善于创新、全国领先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此,应以文化拔尖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社科理论研究、文化艺术及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途径,努力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德艺双馨、影响广泛的文化大师,一批功底扎实、造诣较高、锐意探索创新的中青年文艺骨干,一批一专多能、业务水平高、活跃在城乡基层的文化宣传普及人才。同时,应多方面关爱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文化创造成果,形成有利于名家涌现、大师辈出的文化生态和良好环境。
全面兴起新一轮文化建设热潮
站在江苏“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兴起新一轮文化建设热潮,努力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一条主战线,把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阵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作为推进“两个率先”的一支主力军,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把凝神聚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人心,促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从我省现阶段实际来看,重中之重是大力推进江苏人的精神建设。既要把过去江苏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好、弘扬好,又要适应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拓展和提升新时期“江苏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开辟“两个率先”新境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把推动文化改革创新作为激发文化发展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推进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政策,按照“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总要求,对照文化体制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全力推动改革从“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全力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不断增强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不断提升江苏文化的竞争力。
把改善文化民生作为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职责。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江苏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但在25个指标中,居民文化消费支出这一项尚有差距,而且达标难度较大。这提示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放在“十二五”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要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应继续坚持以政府为主体,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开支的比重,同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投入机制,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
圈”,力争2015年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和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1.2和2平方米以上。
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文化产业具有整合和重组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以及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的重要作用,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我们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培育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高度,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聚区,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培育一批千亿级行业、百亿级企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使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和服务业增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
把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作为锻炼文化队伍、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作家、艺术家、理论工作者在“两个率先”实践中挖掘素材、汲取营养、激发灵感,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和人民;继续实施《优秀文艺创作项目扶持办法》,促进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大量涌现,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团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文化艺术形式和流派,在国家级重点奖项评比中力争上游,努力构筑“文化高峰”,进一步提升江苏在全国文化建设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五篇:申论新农村文化建设
2012年公务员考试备考面试热点模拟:新农村文化建设
【材料索引】
2011年3月26日下午,从化市吕田镇狮象村的村民们迎来了振奋人心的大喜事——由星河湾集团援建的狮象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在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如桂,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孔少琼,对口帮扶企业黄文仔董事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对口帮扶吕田镇的荔湾区党政负责人、合景泰富地产公司孔健岷主席,以及从化市、吕田镇党政负责人、狮象村全体村民的见证下正式动工。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新农村建设既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构建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的农村生产关系。那么,从生产力的角度上看,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发展新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发展新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的生产关系,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面试预测】
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 【参考答案】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废除城乡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这有利于冲击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这种交流与碰撞得发生关键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乡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文化推广形式和推广运行机制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农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二)强化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加对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各级政府应从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投入和转移支付,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量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政府职能,强化农村文化产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监督制度,纠正农村腐朽陈旧落后的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新农村文化,为新文化的传播培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向农村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不发达最主要体现在农民无法掌握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识文化和能力技能,从而导致生存、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作为政府除了向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外,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引导民间资本、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得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新农村建设:要留住田园风光发展休闲农业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乡村的田园风光。的确,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向城市建设看齐,一味地鼓动农民“上楼”,甚至建设大马路、大广场,把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村庄,建设成“千村一面”,将承载了丰富文化、民俗风情的田园风光破坏殆尽,实在是一件劳民伤财、令人痛心的事。
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加快实施,在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否保护好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留住田园风光,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因为农民群众是村庄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的管理者。只有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切实留住乡村田园风光,才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城乡居民都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