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在乡村走失
文化在乡村走失„„
相对于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乡村是寂寞与单调的。文化在城市里根深叶茂,精彩纷呈,丰富多样。代表休闲娱乐一脉的茶楼、迪吧、酒吧等充盈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制造了城市灯红酒绿的不夜城景观,繁华与喧嚣与之俱来;电影城、戏剧院、书店、健身房等高雅的文化消费场所,给城市带来尊贵与典雅。丰富的文化大餐,让都市各色人等各得其所,自得其乐。然而,那些散落于山野的村落,由于人居分散,文化显得相当低落。这不是文化的过错,是文化在乡村的走失。
由于乡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这里本就很弱势。广大的农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低,经济条件差,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只能听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夜晚睁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电视里陌生的消闲娱乐节目,既不感兴趣也弄不明白。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乡村留守着老弱妇幼。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
乡村文化本可以更加红火。农村人口大量集聚乡野,他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要,发掘了很多的传统戏剧,譬如皮影戏、梆子戏、川剧等,农民们还自编自演乡村话剧。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城市电影队、戏剧团送电影和戏剧下乡。每每这些文化大餐登场,人们就像过年过节一样兴奋。文化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让人们过得快乐,让社会获得安宁。许多农村老人虽然识字不多,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能一折一折地哼唱出来。戏剧团一走,乡村就成了他们的舞台,他们就成为乡村的明星。我老家的玉老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只字不识,却能完整地唱出京剧《杨家将》,川剧《四下河南》、《斩巴蛇》等剧。他能对城里来的戏剧演员指点个一二,说得头头是道,还能现场演唱,人家佩服得不得了。他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远近闻名,城里的民俗专家多次找他对剧目,录制他的唱腔。流年尽逝,风光不再,他的观众们早已上了远去车列,乡村留守着不多的老弱妇幼,没有人再去听他的演唱了,说到当年盛事,玉老汉黯然神伤,心向往之。
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听众,也需参与者。一个没有文化消费的乡村是没有生气的。现在的乡村,人员大量外出,家家院落荒芜,整个村落,白天寂静无声,夜晚偶或有三二声犬吠,听不到大人的吆喝,听不到小孩的欢笑,像一个沉寂的世界。在一个如此冷清的世界,如何建设乡村的和谐文化呢?也许有人会说,你是不是说得太严重了,现在农村不是实行了村村通吗?农民家中不是有电视看了吗?他们不应当缺文化消费了。是的,大部分乡村都有电视可看了,可是那些以娱乐都市人为主体的娱乐快餐,能解乡亲们的文化之渴吗?他们如何能跟上都市里娱乐一族的节奏?而且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无法投入其中,一种无法自我参与的文化消费,你能让他们快乐起来吗?何况,如此单调的文化消费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吗?
如今的现实是文化人才流失,传承无着。而城里的戏剧团、电影队也不下乡了,城里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毕竟有限,乡村已成文化的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带,这是乡村文化之忧。当下,强调和谐社会建设,那么,乡村文化应该是其中应有之义。乡村不应是一块被忽视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润,而文化的滋润不能单靠农民自身。无疑,没有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农村需要休闲的文化消费,同样农村也需要高雅的文化来提升品位。这就要求城市的文化消费向农村无私地延伸。
如何让乡村的文化建设跟上城市步伐,这是各级政府和城市文化人都要思考和付诸行动的所在。
第二篇:高二作文:青春,走失在似水流年
高二作文:青春,走失在似水流年
高二作文:青春,走失在似水流年
“我不断的回头张望,然后时光就扔下我,轰轰烈烈地向前奔跑。”———题记
是一个冗长的梦。
梦中,我不住的回头张望,伫足。我还记得的。那年夏天,我们青春的面庞。恰似蓦然转身,一切就已经演变成记忆的昨天。是史诗时代里的回忆?还是回忆里的史诗时代?恍惚中,我已分不清。
不知是谁留下的一句话“在嘻嘻哈哈的岁月里,走过青春。”我想我们都不曾后悔过,因为在记忆里,有青春留下的痕迹。踏着这些痕迹,走进记忆的深处,走进青春,走进生命里的停靠站。一步一步,那些青春飞扬的日子,如同电影里的片段在我的生命中渐次走过。回首前尘,那些曾陪着我一起走过生命的春、夏、秋、冬,带着我穿越三百六十五天的轮回,到达真理的彼岸。走失在,一次又一次记忆的旅行。
走失在,一年又一年告别的季节。
走失在,一个又一个青春的分岔口。
我们的青春,就这样走失在似水流年。
高二(9)班郭艳秋
第三篇:在等待中走失的青春散文
昨天,我突发奇想地要去旅行。自驾的,疯狂的,到山区,看看奔腾的江河,看看茂密的森林……年轻的心被这种想法打动了,魅惑了。那颗好似被压抑尘封很久的灵魂一下子有了跳跃的痕迹。自驾,我可是毫无经验呀,该怎么着手呢?
我打开电脑,努力地搜索着,看着。徒步旅行,自驾游,讲的很详细,像是教科书。衣服,药品,地图,帐篷……渐渐地,一股冷水从我的头顶一直倒下来,我慢慢地冷却,略带疲惫地望着那天花乱坠的介绍。想着,这自己出去多危险呀,还有要是碰到居心叵测的人,或是钱不够等等问题,这些经典的退堂鼓式想法顿时在我的脑海上空盘旋,我意识到,我去不了了。不但是现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去不了了,就凭这些羁绊,就凭这些阻碍。
偶然间听到李宇春的那首“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我很是感慨。每个人都在生命的初期获得一本空白的书,名字是书名,个人的经历是书的内容,书精彩与否,完全看自己。但是很可悲,很多人都遵从了所谓“固定的故事情节”,在自然生老病死的法则线上规规矩矩的走着,没有跌宕,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千千万万个人只有一本书,名字叫做“普通与平凡”.我们尝试回想一下,在过去的好多年里,是不是有那么一两回有过令人热血沸腾的想法与冲动,要干一件被视为“疯狂”的事,也许有过,但没有干。甚至只是奢侈地想了一下。因为有太多的顾虑,因为怕承担,因为怕受伤,或者是那一双双本不存在的有色的眼睛。
塞缪尔在青春中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恋情”,“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 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青春是上天特意安排的人生中最充满活力与变数的时段,或许不是所有人都有深沉的意志,但我们绝少不了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恋情。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很多东西就在你的纠结和等待中悄悄地走失,渐行渐远,背道而驰。
老男孩嘶哑的吼道,“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兴庆的是还有一颗男孩的心,可是岁月真的就是一把无情的刻刀,流失的就再也找不回。
第四篇:乡村文化礼堂
浙江:乡村文化礼堂让农民“心有所寄”
新华网杭州8月29日电(记者何玲玲、谢云挺、冯源)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28年居全国之首,2012年达14552元。农民在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需求日益旺盛,精神荒漠化也苗头渐显。
为此,浙江省自2012年起,从建设乡村精神文化地标———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
文化礼堂:村庄的精神文化地标
天目山下的临安市清凉峰镇杨溪村,村里有座孝子祠,如今成了村里的文化礼堂。77岁的陈根莲老阿婆时常去,看着“学子榜”上两个留学美国的孙女的照片,乐得合不拢嘴。
临安市2012年初在全省率先探索兴建以构建精神家园为内核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包括“两堂五廊”:行礼的礼堂、学习的讲堂和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市委宣传部长张燕说,展示内容有表达主流价值的规范元素,也有结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元素。
这座孝子祠除了原有的匾额、楹联、画像、家训和族谱之外,还设立“孝悌榜”“学子榜”“寿星榜”和“贡献榜”,为村里的革命烈士,劳动模范、孝子贤媳、优秀学子、老寿星、历任村干部等列名。村文化宣传员郎洪荣说,这些资料都是百姓们踊跃提供的。
作为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浙江省将在全省农村首批建设1千个文化礼堂。这些文化礼堂的建设主要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闲置校舍、大会堂和文化活动中心,不大兴土木,而是通过在室外统一使用LOGO、在室内醒目位置悬挂国旗和“浙江价值观”标语等方式,实现精神内涵的统一。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说,建设文化礼堂是建设当代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当代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通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规范,文化礼堂将以农民群众认同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乡村社会精神秩序,维护乡村社会和谐。
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陈野研究员认为,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是传承民族文化文脉的根基,农民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员。因此,需要给村庄建设一个“精神文化地标”,而农村文化礼堂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礼堂文化:从单纯娱乐到精神升华
根据浙江省委宣传部编制的《文化礼堂操作手册》,文化礼堂专门设立了春节迎新礼、学童开蒙礼、国庆成人礼和重阳敬老礼。例如,成人礼选在国庆节举行,就是要体现“与共和国共成长”的主题,体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
临安市上田村今年年初在文化礼堂举行了新人礼,四对新人与全村村民见面、诵村规、唱村歌、向父母敬茶,作孝敬承诺。新人们还把各家的泥土和溪水融合在一起,浇灌在礼堂前的连理树下。新人们都说,这样的仪式让人很快对村子产生了亲切感,一辈子忘不掉。
提到新人礼,村党总支书记潘曙龙说起了几年前的一桩憾事,有一个新媳妇嫁过来没多久就要离婚。“我们村住得分散,现在不像以往,邻里走动少了,她嫁过来了我们都不认识,如果当时就有‘新人礼’,我相信他们就不会闹到离婚的地步。”
陈野认为,这些仪式是以对父母、家庭、族群、家乡和祖国的精神依恋、寄托和回归为基础,从中升华出民族情怀、集体意识、共同价值观等精神家园的支柱。
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说,与以往的基层文化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礼堂寻求家与国、古与今、内与外的结合,注重内生性、延承性、持久性,旨在实现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
文化之魂:为心灵安放提供依托
上田村村民的祖先是武将出身的吴越王钱镠,好武民风也有好勇斗狠的流弊。而如今,村文化礼堂组织了武术协会、书法协会,全村百姓“文武双全”。临安市委书记邵毅说,农民“身有所栖”后就要解决“心有所寄”的问题,文化礼堂是一个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公共载体,为他们提供心灵安放的依托。
“传统村落有市集、庙宇等固定的集会场所,是当时村民互相交流的‘精神家园’,现在的农村同样需要有‘精神家园’。”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希佳说。
湖州市吴兴区移沿村的文化礼堂今年要举办12场“幸福舞台”文艺演出,6场“幸福讲堂”讲座,20场“幸福礼堂”文明礼仪培训。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朱旭峰为此忙得不亦乐乎:“老百姓来看演出听讲座前,还会在村史室里走一走,他们都说,过去的美梦,现在成真了。”
太湖之滨,长兴县滨湖村,夏日里的文化礼堂华灯初上,为村民开启了文化夜生活:电影开播,排舞登场,村民钱凤琴登上舞台,清唱一段越剧,引来大伙阵阵喝彩。村支书史水良说,平时大家办厂经商各忙各的,自从建了文化礼堂,大家又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和理由。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研究员认为,以往的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近距离”为特征的,以个体化关系为依托的人际共同体,由传统道德和文化传统约束农民的行为,而市场经济已经极大地消解了这一共同体,文化礼堂则为重建共同体提供公共空间。
第五篇:寻根乡村文化
寻根乡村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民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求新的生活,有的甚至“扎根”城市,从乡民变成了市民,将他乡变成了故乡,有了新的“根基”。而更多的乡民还没能在城市扎根,而回到乡村,却发现乡村已不再是原来的乡村,没有了邻里之间的亲密接触,没有了传统习俗,没有了节日喜庆,乡民之间多了几分淡漠,少了许多融洽。乡民的内心世界缺少了归属感与安全感,不仅在城市他们没有扎“新根”,回到乡村却面临“失根”。这是他们所处的现状。
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让乡民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去城市追求新的生活,他们只专注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将经济利益视作唯一的追求,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其次,虽然乡村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乡村文化的保护却没有同步,乡村传统的文化却在逐渐消亡,而这些传统文化正是乡民的精神家园,乡民失根的危机在所难免。再加上传统的乡村生活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乡民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越来越远。最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加剧了传统的特色的乡村文化的消亡与崩溃。
为了避免乡民的“双重失根”,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乡村文化面临的消亡困境。繁荣乡村文化,让乡民有“根”可依,有“家”可归。
一、党和政府要重视乡村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乡村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乡村人民的根。经济发展了,文化建设也要同步发展。没有文化的同步发展,即使经济生活改善了,那乡民的幸福感也不会增强,因为没有了集体认同感和归宿感,精神世界将趋于贫乏。这样反而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社会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注重乡村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教育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根本途径,只有教育,才能让乡村人民不“失根”。乡村教育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将乡村文化的特色融入进去,从而形成乡民的强大共识,也让乡村文化的根基永远牢固。这样,即使远在异乡,乡村文化都会有强大的凝聚力,乡民的精神世界也会越丰富。这也会促使乡民更好的投入生产生活,对乡村的发展很有益处。
三、繁荣乡村文化。由于乡村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乡村文化。以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动力,大力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发展了经济又繁荣了文化,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带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同时要带动村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乡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四、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文化建设起步阶段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进而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形成经济促进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反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归根到底,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要靠人,而人的发展重在教育。教育才是乡村文化不致衰落的根本途径。没有教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就会落后,文化保护的人才队伍就会缺失,乡村文化的长久繁荣就难以保证,而“失根”危机也就难以解除。因此,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将文化教育融入常规教育,乡村文化未来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