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09:1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

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

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5] 9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资源局: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基础,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与依据。为加强、规范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确认工作,确保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客观真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地籍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审查与上报工作。现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认真组织,科学、规范地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确认工作,并将《技术规范》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部。

二○○五年八月五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

第一条 为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下简称“土地现状数据”)的权威性与准确性,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土地现状数据”须严格按照本规范确认。

第三条 “土地现状数据”一经确认不得擅自修改。

第四条 “土地现状数据”的现状时点为2004年10月31 日(以下统称“统一时点”)。

第五条 “土地现状数据”为“统一时点”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或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

第六条 地、市级及以上单位的“土地现状数据”可部分县(市、区)采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部分县(市、区)采用更新调查数据。

第七条 采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作为“土地现状数据”的,更新成果必须如实反映“统一时点”的土地利用现状。时点前的更新调查数据需变更至“统一时点”;时点后的更新调查数据需扣减2004年以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流量,还原至“统一时点”。

第八条 对“土地现状数据”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确认。国家级确认主要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五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土地现状数据”确认工作。国家级确认之外的“土地现

状数据”,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确认。

第九条 国家级确认的“土地现状数据”须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向国土资源部申请,部地籍司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经部领导批准后确认。

第十条 申请“土地现状数据”国家级确认需提交的材料:

(一)申请材料目录;

(二)“土地现状数据”确认专题报告。主要包括数据来源,更新年度、变更或更新调查工作情况,更新调查与当年变更调查的数据差异、原因分析和衔接办法,更新调查成果转换到“统一时点”的情况等;

(三)土地利用数据库,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

(四)拟采用“土地现状数据”分类面积表(见附表,附电子文档);

(五)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

(六)更新调查验收意见;

(七)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第十一条 申请单位行政区域调整的,需提供批准文件、说明调整情况,并对调整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经省级审查后,将有关说明、分析材料及调整前后的数据一并报部。

第十二条 “土地现状数据”省级确认所需申请材料由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照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确定。第十三条 “土地现状数据”审查的内容:

(一)要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本规范第十条的要求;

(二)材料内容是否翔实、准确,数据报表、电子文档格式是否正确且内容与书面材料一致;

(三)拟采用的“土地现状数据”是否符合本规范第六条、第七条规定;

(四)更新调查数据与变更调查数据对比,差异的流量变化是否合理,原因分析是否客观,数据衔接是否科学。

第十四条 对符合要求的“土地现状数据”确认申请,应在一个月内做出书面确认;未通过的,应及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五条 本规范自2005年9月1日起执行。

附表:《________拟采用“土地现状数据”分类面积表》(2004年)

附件:《________拟采用“土地现状数据”分类面积表》(2004年)。

第二篇: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

(1998年9月29日 国土资发[1998]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强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关于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系列规定,对于保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顺利实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总体进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个别地方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进展迟缓;有的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不严;有的土地利用分区定位落实较差,重点不够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作为实施《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

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和保护耕地,首先要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对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实现土地管理目标、确保子孙后代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当前要

结合学习、贯彻《土地管理法》,宣传和普及规划知识,充分认识法律赋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全民的土地规划意识。要抓紧抓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确保《土地管理法》的顺利实施。

要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制定和批准前,用地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土地现状用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使用土地。土地管理部门在机构改革中,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职能,充实规划管理力量。

二、依法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规划质量

《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确保省级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等编制规划的原则,是衡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质量的基本准则。已经编制和正在修编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对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及有关文件、规章、技术规程进行完善,确保规划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全面落实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下达的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确保辖区内耕地面积不减少。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确定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郊区、村镇周围、交通沿线的耕地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必须从严确定,用地指标应优先用于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

政府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近期建设用地指标要保证国家重点支持的“六类建设”(农林水利建设、交通通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灾后重建的用地需要。同时,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防止建设用地总规模再度膨胀。

编制规划必须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根治水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根据条件与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湖。我国大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补充耕地应以土地整理为主。要结合移民建镇和抢整水毁农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开垦未利用土地,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要充分论证,适度安排,禁止乱开荒。

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通过划定土地利用区,明确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规划图必须将各类土地利用区的界线清晰地表示出来,以满足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审批、土地整理和开发选址的实地踏勘和图上定位需要。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数据必须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不得在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上弄虚作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与建设用地区范围必须一致。

三、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程,加强规划审批和实施管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建设用地、耕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

开发管理的依据,不按时保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有序的土地管理制度便无法建立,《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就会受到影响。各地必须认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完成规划修编任务。少数规划修编进展较慢的地方更应加紧工作。《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对不能保质完成规划修编任务的,不论何种理由,均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审批权限自上而下逐级审批。为加快规划审批速度,保证规划质量,各地土地管理部门在规划报批前,要认真组织评审和验收。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法须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完成修编的,应将规划文本、说明和附件各10份、图件1份报国土资源部进行预审;预审符合要求或按预审意见修改后的规划,再正式报国务院审批。

实行规划公告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法公告,并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审查制度。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好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农用地转 用、建设用地审批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的管理关。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查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建立规划检查监督制度。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和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和纠正。

第三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xx理论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xx理论研究

摘要:从xx理论的概念入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特征阐述xx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内涵。重点探讨规划中xx的内容及弹性理论的应用,并给出相应的实例应用分析。研究结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在保持一定刚性的前提下,具有适度xx,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理论;应用分析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完善与发展受到了国家、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当前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xx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轮规划(1987-2000)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开展,指导思想是“以需求引导供给”,第二轮规划(1997-2010)指导思想是“以供给引导和控制需求”,采取“指标控制被地类分区相结合”的模式[1]。通过上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在指导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在一种确定性的规划思想指导下,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刚性方式进行,导致规划约束过大,缺乏灵活性,难以保证规划方案最优,并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也不足以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本文着眼于对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的研究,运用弹性理论来补充和完善上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不足,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弹性理论概述

2.1 弹性理论的概念

弹性一般指事物围绕其固有的基准,在保持其本质特征前提下的可变化性。变化幅度大,表明其弹性较强,反之,则表明弹性较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弹性主要指在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有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灵活性、可调整性和应变能力

[2]。

2.2在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中,王万茂先生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政策性、整体性、兼容性、折中性、动态性;韩桐魁、董德显先生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欧名豪教授认为土地利用规划应体现整体性、层次性、确定性、法规性、开放性、共同性。

3.1 构建富有XX的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总体上要求上级规划应比下级规划更为原则、宏观,指标结构应更为精练,为下一级规划留有进一步细化的弹性空间。结合目前的情况,构建弹性的规划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

一、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控制规划,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实施性规划。而我国当前规划体系中国家、省、市、县、乡各级的控制指标和口径基本相同,这样规划的意义不大。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可根据各自的相应级别,对土地的控制指标和口径采取灵活而适度的调整;其

二、县、乡级规划是规划体系中实施环节,也是最熟悉规划区域实际情况的,应该给予充分的空间去发挥;其

三、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加强。中心城市对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带动一个相当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于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用地规划,在市级规划中统一编制、管理和协调,更有利于控制城市发展边界,就不需单独编制相应的区、乡镇规划。

3.2 提高规划目标以及规划指标分配的XX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是综合研究和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土地利用调控措施,通过规划实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维持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首先,对于规划目标,应以建议性和和方向性的框架性战略规划为主,留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给规划参与者和实施者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变被动执行为主动思考。例如,对面积较大的工业集中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建设用地的安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只明确用地规模即可,具体的用地布置不必安排,在规划实施中,应根据工业集中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特点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落实建设用地布置。其次,对于上一级规划控制性指标,应有适当的浮动区间和调整余地,避免目标过于具体而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这里有两个实现规划指标弹性化的措施:其

一、上级规划分解而来的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不宜全部落实到地块,应预留一定比例的机动用地指标。其

二、将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作为一个整体控制实施,可以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同时增加城市、建制镇等用地指标的增加。具体是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即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来适当提高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将交通水利用地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没必要具体确定交通用地和水利用地各占多少指标,应视规划区域情况而定。

3.4 提高规划的动态性

前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用地指标在规划近、中、远期的使用严重不协调,弹性明显不足,因此应通过提高规划的动态性来加强规划弹性。规划的动态性可以通过滚动式的规划来实现,其方法是:用土地规划指标存量控制管理,按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规划用地存量指标库进行调整[4]。通过对规划实施中土地利用的布局、数量、用途和效益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价来预测所需最低库存量,规划用地剩余指标接近规定的最低库存量时,则以此为基期,对下一个预定时间间隔的土地利用进行安排。预定的时间间隔以5年为宜,依据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也在5年左右。

3.5 提高多目标规划方案的XX化

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必须拟定XX化的多目标规划方案才能保障规划的效益最大。多目标规划方案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指在一个方案中体现多目标发展和布局,如优先保证建设用地的供给、最大限度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等;其二是指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做出不同方案,形成一套完整的XX规划,以供决策部门选择,如强调土地经济收益,注重土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结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应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和方法论,使得规划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弹性理论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用弹性理论,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参考文献:

[1]张全景,欧名豪.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8.[2]张友安,郑伟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J].中国土地科学,2004,(1):24-25.[3]吴次芳,邵霞珍.土地利用规划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03-104.[4]王万茂.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2,(2):4-6.[5]程烨.土地利用控制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浅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25-2

土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为了研究解决这一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被公认为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工具。但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规划一直是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治行为而进行的,因此有关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十分缺乏。这也是为什么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各国都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和手段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规划的实效性却普遍很差,大多未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规划是如何运作的,规划绩效的发挥受制于哪些因素,只有对这些基础问题了解透彻,才有可能采取合适的措施或手段来提高规划绩效,这些都涉及到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多年来正是对类似规划基础理论问题缺乏研究,使得很多提高规划绩效的努力变得甚是徒劳,而规划绩效的发挥正是人们把解决土地问题的目光投向规划的焦点所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社会交替时期,同时又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经济发展大背景,土地问题凸现,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规划实践,提高规划绩效,解决土地问题。因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论文围绕土地利用规划绩效这一主线,展开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以期对今后的规划实践有所裨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运行机理、背景环境等的剖析,揭示土地利用规划有效作用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条件,认为规划作为政府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作为公共利益的协调者和维护者,其价值选择既要得到社会认同,又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政治认同,同时还要与国家政策目标相一致,这是规划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此外,规划作用还深受规划发生的环境的影响,包括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2)提出了规划风险及其规避的概念与方法。由于政府决策的局限性,由于规划从业人员自身的因素、由于规划环境变化的难以预测性,规划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规划风险的存在意味着规划绩效的发挥难以把握。为了保证规划绩效的发挥,把规划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有必要进行风险规避。风险规避的方法与措施包括:改进规划理念、改革规划模式、加强技术理性与制度理性的融合、重视土地利用规划过程的利益整合、改善土地利用规划赖以运行的制度环境等等。(3)文章结合案例,就其中的几点规避措施展开具体的研究。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框架下,规划的不确定性增大,地域边界弱化,职能中心迁移,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提升,因此必须施行规划战略取向、规划控制模式、规划编制方式和规划实施策略的一系列变革。(4)面对新的规划环境,土地利用规划的模式设计必须重视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的适度结合,重视公众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有机协调,重视规划中土地利用活动限制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并提出完善我国现有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初步设想:在运行上,必须要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基础,使规划具有较高的社会可接受性;在技术上,必须给予规划目标、指标、分区定位、管制规则等一定的弹性。(5)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规划仅处于“市民象征性的参与”阶段,面对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中,一方面要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意识,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要重点对规划制度本身进行完善,保证公众参与规划的合法性及其过程的可操作性。(6)为了有效地预防规划风险,有必要建立规划的实施评价制度。但目前国内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很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因此,论文的最后就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将协调度改进型模型引入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中。

第四篇:关于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2011]20号

苏国土资发„2011‟20号

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修编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自2005年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规划修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集中力量,历经前期基础研究、规划大纲制订、规划成果编制、规划数据库建设等阶段,修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全省所有市、县级规划大纲均已通过审查,13个市级规划成果正在履行报批手续,部分县、乡已经完成规划成果编制。但是,规划修编中也存在工作进度不够快、进展不平衡、成果质量控制把关不严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通过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严格规划实施管理,统筹全省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综合协调安排各区域、各行业用地规模和时序,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根据要求,从2011年起,全面启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报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立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发区设立等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的,应当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着重解决好近期用地的规划安排,实事求是,明确责任,提升质量,抓紧完成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编制和报批工作。

二、严格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规范要求

各地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省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规定和技术规程、标准,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各项技术要求,确保规划成果质量。一是要严格规划底图的采用,规划成果编制统一采用经省厅上报国土资源部的2009年末

统一时点的二调图件作为工作底图;二是要严格遵循规划编制要求,确保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主要规划指标图数一致;三是要切实做好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发展方向;四是要根据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农村土地整治实际潜力,合理安排有条件建设区规模与范围。

三、同步开展规划成果报批与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号)要求,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应当同步建立规划数据库,保证规划成果审批与规划数据库建设任务同步完成。在规划成果审查报批过程中,将同步对规划数据库进行检查,并以数据库为基础,认真核查规划成果。

各地在规划修编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有关规定,通过建立规划数据库,强化规划目标和指标落实,严格规划成果质量控制。规划数据库建库应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乡(镇)级规划可以不进行数据缩编,直接采用2009年末时点的二次调查数据库为底库进行规划数据库建设,其比例尺主要为1:5000(个别县市为1:2000);市、县级规划的数据底库应当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试行)》进行数据缩编,其比例尺与规划图件采用的比例尺一致。规划数据库建设必须严格遵循规划编制规程、制图规范和数据库标准,数据库内容应与规划最终成果内容保持一致。要严格规范规划数据库汇交工作,随同规划报批材料一并上报规划数据库,未上报规划数据库或上报的规划数据库未通过审查验收的,不予审批规划。

要推动建立与规划管理相适应的数据库建设、维护和更新的长效机制,建立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和拓展规划数据库应用,加强规划实施的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评估,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建立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制度,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对规划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需求。

四、切实加强规划成果质量检查控制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性规划,规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能否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将严格开展规划成果质量检查工作,并由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对经批准的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进行抽查和督察。

省将成立规划成果审查小组,统一规划成果审查要求,实行规划成果预检制度,加强成果核查。各地要严格把关,规范程序,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规划成果编制技术要求和核查标准,切实加强规划成果质量控制。确保规划基础图件与二调成果对接一致,主要规划指标在上下级规划之间衔接一致,规划数据与规划图件吻合一致,规划文本、说明、图件与规划数据库同步报批。

五、倒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报批工作 根据规划修编工作实际,全省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编制报批工作的进度要求是:市级规划成果要在今年1月底前全部修改完善到位,9个报国务院审批的市级规划成果及数据库要抓紧报国土资源部;4个由省政府审批的市级规划成果争取3月底前获省政府批准;全省所有县、乡级规划规划成果及数据库必须于今年

3月底前全部编制完成并上报省政府,省厅将按照成熟一个审查一个的原则,尽快组织审查,提请省政府审批;由省政府审批的规划成果于今年上半年全部通过审批。

各地要根据上述进度要求,倒排时间表,周密部署,抓紧推进,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对未及时上报规划成果与规划数据库、上报规划成果和汇交规划数据库质量不符合要求、不按照省厅提出的审查意见及时修改完善规划成果,影响审查审批工作效率、规划不能及时得到审批,导致各类用地无规划审查依据的,由各地自行承担责任;问题严重的,省厅将予以通报。

二О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通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2011年1月25日印发

第五篇:关于尽快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

关于尽快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

(皖国土资函[2012]1208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广德县、宿松县国土资源局:

在各级国土部门的努力下,除少数地方外,全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修编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较好,市、县、乡级规划数据库也在抓紧建设。为尽快完成全省各级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统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抓紧时间,克服困难,尽快完成乡级规划方案审查报批工作,同步建设规划数据库。市级、县级(含其所辖乡镇)的规划数据库,省厅将按照成熟一个审查一个的原则组织审查。

二、将完成规划修编与涉地报件规划审查严格挂钩。2012年9月底之前,乡级规划未审批并报省厅备案的,暂停该县(市、区)涉地报件规划审查。2012年11月底前,市级规划数据库未通过省厅组织验收的,暂停该市市区涉地报件规划审查;县级(含其所辖乡镇)规划数据库未通过省厅组织验收的,暂停该县(市、区)涉地报件规划审查。

三、报市政府审批的乡级规划批准后,以县为单位集中报省厅备案。乡级规划备案材料应包括:规划批准文件2份,规划纸质成果(文、图、表)1套,规划成果电子版光盘3张。其中:

规划成果电子版光盘中应包含批文的扫描件(jpg格式),规划文本(包括附表)及其说明(word及excel文档),规划图件(jpg格式),市局规划部门负责人需在每张报备光盘上签字确认。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下载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的通知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