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09:5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

第一篇: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

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

一、“九五”规划回顾

“九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九五”计划目标。

(1)群众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东海县、赣榆县、连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群众文化先进县区,76个乡镇(街道)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成乡镇万册图书馆73个,致富展览馆92个。东海版画、赣榆殷庄锣鼓形成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

(2)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市共创作大型剧本35部,有13部被搬上戏剧舞台,其中话剧《车站浪漫曲》、《生命的长堤》、吕剧《红丝带》、京剧《徐福》、舞蹈诗《云港云》、淮海戏《代代乡长》、《姐妹花》、《丹青梦》、小品《照相》、少儿舞蹈《千禧鼓娃》等剧目在省举办的戏剧节、音舞节和专项比赛中获奖。话剧《生命的长堤》、《车站浪漫曲》、吕剧《红丝带》、歌曲《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你是绿荫,你是春风》、戏剧小品《春风花烛》等作品相继荣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银星奖。话剧《车站浪漫曲》、歌舞《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17件群文美术作品、24件民间工艺品及赣榆锣鼓被选拔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展览。专业剧团完成演出场次1394场,经济收入213.4万元,观众192万人次。美术书法有10件作品在省首届美术节上分获金、银、铜奖。美术作品《金色年华》、《插在罐子里的秋荷》获省“五星工程”奖。

(3)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风筝节”、“连云港之夏”、“花果山金秋登山节”、“迎澳门回归”、“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了“青年歌手大奖赛”、“小品调演大奖赛”、“少儿艺术节”、“读书节”等群众文化艺术奖赛活动。全市性“在海一方”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初具规模。

(4)文化设施得到改善。相继建成市博物馆文物库房、彦涵美术馆、市艺校教学楼、歌舞团、话剧团排练场改造、海清寺塔文保所等一批文化设施,总投资6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危房无房文化站48个,总投资182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列入“九五”规划的市图书馆迁建、市艺术学校搬迁未能实现。

(5)文化队伍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制定了《连云港市文化艺术培养对象选拔办法》、《“九五”艺术人才发展规划》等措施办法,文化队伍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改善,全系统478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7人,其中中级职称134人,高级职称36人。五年中接收大中专毕业生37人。

(6)文物保护和利用得到加强。

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20多项,总投资500多万元。文物景点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

(7)文化市场初步形成。

全市现有歌舞厅72家,保龄球馆4家,台球室300家,游戏机室273家,其它文化经营单位260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二、“十五”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总揽全市文化工作全局,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大局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繁荣文艺创作、多出优秀作品作为中心任务,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全市人民文化生活质量,为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十五”发展目标

1、群众文化

(1)市属群众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达省二级馆或省文明馆标准;四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并达国家规定的标准;四区文化馆、图书馆达省里规定的标准。

(2)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不低于500平方米,100%乡镇建成乡镇万册图书馆、致富展览馆、群众艺术团。

(3)县乡两级用于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以上。

(4)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全市人均0.6册,年购新书不少于5000种。县区级图书馆年购新书不少于5000册。

(5)组织创作各类作品(节目)13000件,其中省级以上发表展演800件。

2、文艺创作演出

(1)创作25部剧本,其中有10部在省以上刊物发表。

(2)创作10台有一定质量的大型剧目,其中有3─4台参加省以上展演活动,有1─2台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3)2件作品(剧目)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件作品获省“五星工程”奖,1─2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

(4)重点扶持一个专业团体,将其创办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地位相适应的专业剧团。

(5)把市艺术学校办成中专艺术学校。

3、文化市场管理与建设

(1)加强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出台《连云港市文化市场管理办法》、《连云港市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连云港市美术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文件。

(2)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文化市场经营点2500个;文化娱乐经营总投资额3.5亿元;实现年营业额1.7亿元,上缴国家利税1300万元;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

4、新闻出版

(1)加强对出版物印刷企业的管理,重点扶持2—3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印刷企业,使其成为我市印刷业的龙头企业。

(2)筹建“陆桥经济出版社”。

5、文物保护

(1)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出台《连云港市文物保护设施办法》。

(2)制定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大伊山石棺墓遗址三处国家级文保单位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

(3)做好伊芦山六神台佛教造像等六处省级文保单位保护工程。

(4)做好东亚大旅社等七处市级文保单位维修加固工程。

(5)完成三级文保单位的保护工程。

6、文化设施建设

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标志性文化工程和重要文化设施,形成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设施网络。

(1)加快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完成连云港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在东部新区筹建市艺术中心,内设音乐厅、剧场、放映厅等文化休闲设施,力争完成市博物馆重建工程。

(2)灌云县博物馆、文化馆,灌南县博物馆、文化一条街和两个市民广场,东海县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赣榆县博物馆,连云区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县区文化设施对外开放或基本竣工。

(3)更新改造市黄海影剧院舞台设施和放映设备,扩建市艺术学校,市歌舞团开发,筹建艺术大楼。

四、主要措施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继续实行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不低于同年财政增长幅度的政策。“十五”期间,继续安排文化专项资金100万元,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每年增加0.1个百分点。调整投入结构,对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继

续给予经费保证。

2、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强政策配套,对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行优惠,用足、用好扶持文化事业发展地各项政策,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款、企业捐助等多渠道建立文化事业发展资金。

3、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政府对文化的管理逐步由办文化转变到管文化,由直接管理逐步过渡到行业管理。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经营性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化、产业化过渡,与社会接轨。

4、强化文化法规建设,制定出台文化市场、演出管理、新闻出版、文物保护管理等有关法规,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办好文化实体,扶持和鼓励更多的集体和个人参与和兴办文化事业。

6、进一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建设机制,在提高总体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尖端人才,适应新世纪文化艺术发展的需求。

第二篇:十五期间文化工作总结(文化事业)

文章标题:十五期间文化工作总结(文化事业)

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

“十五”期间,我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服务于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文化活动日趋丰富。

我市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金狮奖全国青少年杂技大赛,参赛团队皆取得了优异成绩,使杂技成为我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杂技歌舞剧目《依依山水情》成为2003全国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全国巡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我市打造了大型民族歌舞《山魂水韵仡佬风》,获得创作和舞美两项金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县、区(市)每年都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遵义市区举办的“湘江之夏”艺术节、社区电影节活动,绥阳县的“中法文化年·绥阳洞穴周”、汇川区的“校园歌歌手大赛”、桐梓县的“贵州省杜鹃曲艺节”、红花岗区的“手机文化节”都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魅力。特别是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选拔工作,调动了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两馆”建设得到加强,我市从2002年以来,共争取到县级“两馆”建设项目23个,现已完工投入使用8个,主体完工1个。这些“两馆”项目都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各县、区(市)在城区中心地段都建设了文化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市中心城区建设的汇川艺术中心、汇川体育馆、老城纪念广场、凤凰山文化广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还将现代科技运用于文化建设上,全市建起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市图书馆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遵义分中心,各县、区(市)建起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遵义县31个乡镇建起了基层分中心,5个行政村建起了基层服务网点。现在,文化共享工程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基层组织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进行力偶啊有机整和,实现了资源共享。

——文博事业稳步发展。每年,都对部分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有效实施了对文物的保护。

2001年,海龙屯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市政府对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公布,还建复了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修建了遵义会议陈列馆、杨粲墓的辅助陈列。2005年初完成的遵义会议陈列馆陈列布展工作,为纪念遵义会议7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举办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注重对红色旅游的开发,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充分利用监控平台对网吧进行跟踪监控,用“三次死亡制度”规范网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利用电子游戏机赌博行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乡镇等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对带有赌博性质的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决不手软。“扫黄”“打非”常抓不懈,每年进行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非法出版物、非法政治性读物和黄、赌、毒及“法轮功”宣传品,打击盗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极大地净化了文化市场。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新,象老的光碟、录象厅、台球、游戏机等落后的不合适宜的文化娱乐逐渐退出文化市场。并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扶持和培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市已发展了书刊发行业、报刊业、电影业、影像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各文艺团体积极改革,主动融入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市杂技团和茅台集团进行强强联合,成功地推出杂技精品,走向海内外市场。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对内部机构进行重新设置,实行竞争上岗和签定聘用合同,实行工资和贡献挂钩,工资和效益挂钩,发挥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近几年,市杂技团积极开展国内外文艺演出和交流,参加了2004年元旦文艺晚会和春节文艺晚会,还在国家领导人春节团拜会和全国“两会”期间为中央领导演出,并将精品剧目《依依山水情》向中央领导和在京群众举行汇演,先后在国内各地演出80余场次,观众达8万人次;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地举办的杂技艺术节,获多项特别奖、金奖、还先后到日本、德国、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106场次,观众达92万人次,搭建了遵义对外交流的桥梁,提升力偶啊遵义形象和文化品位。

“十五”期间的工作,为我市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持以邓小平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建设来推动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建设“五纳入”工作,不断加强文化基础的设施建设;坚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不断促进市场繁荣;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经济实力。

但是,我市文化事业的发

展仍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问题是: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文化资源浪费、闲置和不足同时存在,一方面现有的一些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于文化旅游等产业,另一方面文化资源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充实、盘活和整合;文化总体发展不平衡,各文化领域之间,城乡之间差别较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缓慢,一些旧的体制仍束缚着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还很不够,文化事业与当今科技进步差距较大;文化市场中有的项目经营场所过多过滥,布局不合理,违章经营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比较严重,文化法制建设有待加强;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有的方面人才优势减弱,甚至出现断层,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为此,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积极稳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体制改革应吸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的教训,不能一味地将文化推向市场。一要以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施好人员分流。对实施分流的人员,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要有人才资源的浪费。二是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建立优质、高效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三是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鼓励地方、民间演出机构、展览单位参与我市文化市场竞争,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培育新兴文化市场。四是要按“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真正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企事业单位依法自主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二、切实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仡佬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工作。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对杨粲墓周围的污染企业进行取缔。

三、切实加强城乡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各县有一座能容纳1000人以上的剧场,并完善乡镇文化设施和部分村级文化活动的场所。同时,把地区级群众艺术馆、地区级文工团,县级文化馆、县级文工队进行捆绑建设,形成强大阵容和互动。

四、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引导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二要整合现有文化行政执法队伍,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委对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编制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见,要使执法队伍实现依法执法、合法执法,就必须解决好执法队伍的执法主体资格。三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建设一批绿色网吧、校园网吧。

五、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进行多方位的投入,加大发展力度。向社会开放文化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软件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文化产业,拿出一些文化精品项目让非公有资本投资,保证它们得到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全市文化资源要形成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各地要互相利用资源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杨氏土司文化,加紧进行杨粲墓、海龙屯的旅游开发;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投入,建设红军长征文化基地。通过门票抵押进行土地置换,把遵义军分区地盘划拨给纪念馆,建设停车场,并修建红军食堂和宾馆、表演厅,使游客吃、住、游于一体,使红军长征线路成为一条精品旅游。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旅游展演项目。三要积极引导和培育文化市场。要扶持文艺演出、新闻出版、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等快速发展,力争建成遵义出版社、遵义文物艺术品市场。

六、抓好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好文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二是抓好文化经营队伍建设,三是抓好文化专业队伍建设。

七、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基层文化队伍。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继续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的问题。

八、应加大对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每年应对文化建设经费应明确一定的比例,宣传部门掌握的国家3个3的文化建设经费,应由文化部门自己掌握。

九、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省人大应对文化进行立法,同时,应把文化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任期目标考核。

十、加强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在进行房屋开发时,应该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开发计划,一并建设,一并验收。对农村文化设施,要与“四在农家”创建一并统筹,一并规划,一并创建,一同验收。要理顺基层文化帮扶体制,现在是牵头太多,重复太多,最后都没有人管,建议对基层文化帮扶进行并轨。

《十五期间文化工作总结(文化事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十五期间文化工作总结(文化事业)。

第三篇:隆回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隆回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初稿)

根据《中共隆回县委关于制定隆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结合我县文化事业现状,特编制隆回县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1、“十五”主要成绩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承办了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湖南省首届“绿展会”、长沙火宫殿花瑶庙会、纪念魏源诞辰210周年、“九龙回首”新春联谊 会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组织了2001年10万人参与的大型元宵龙灯会、首届花瑶佳丽服饰赛、山歌大赛、文艺暨挑花大赛、“讨僚皈”民俗风情节活动。启动 了千场文艺下乡演出、2131工程及爱教电影放映、送书下乡活动,组织指导乡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花鼓小戏《祭鸡》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小戏《弹棉花》获“三湘群星奖”金奖,舞蹈《挑花裙》获“三湘群星奖”银奖。花瑶山歌参加 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佳绩,农民画、书法、摄影、文学、舞蹈等,都有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大奖,在各类刊物发表文艺作品1000余件。《第三届国际梅山文化 研讨会论文集》,小戏《祭鸡》、《弹棉花》获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有新进展。一是完成了滩头年画普查工作和花瑶文化研究田野调查,启动了全县民间文化和文物普查工程。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获全国民间 工艺品大展金奖,县长钟义凡获得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特别贡献奖;二是直接参与了崇木凼花瑶古寨、旺溪梅山文化园、滩头纸博园等旅游开发项目的整 体规划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并有部分项目付诸实施。三是完成了魏源故居的整体规划维修设计,并争取了第一批维修经费到位。四是完善了文保单位和馆藏文物资 料的整理归档,启动了湖公祠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维修,文保单位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接纳学生达30000余人次。五是魏源思想研究取得重大成 果。

——文化市场规范有序。重点狠抓了扫黄打非和网吧管理,通过新建网吧监控平台、实施零点控制以及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有效遏制了违法经营行为,全县的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化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乡镇文化站未能发挥作用;三是文化事业经费有待加大投入。

二、“十一五”发展形势分析

我县是一个文化大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绘画画乡”,是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确立的县域文化建设基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被列入湘西地区 开发项目地区。“十一五”期间,是党和国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支 持力度加大。只要抓住发展机遇,采取过硬措施,积极争取支持,我县文化事业必定会开创出新的辉煌局面。

三、“十一五”时期主要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上下功夫,在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上作文章,在文化产业发展与管 理上求实效,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上出新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文化强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 生活需求,为建设小康隆回和构建“和谐隆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奋斗目标

传统文化资源与市场经济接轨,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健全文化网络和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全面 完成全县民间文化、地面文物普查和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发展重点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2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左右;新建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魏源纪念馆;改扩建县文化馆,力争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实现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2、文化产业开发。重点抓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对外开放和滩头年画、花瑶挑花、农民画的商品化开发,建立拓展民间工艺美术开发中心,力争全县文化产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积极参与旅游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3、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完成花瑶文化研究课题和全县民间文化和文物普查工程,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完成魏源、滩头年画、花瑶挑花、梅山文化等具有开发利用 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商标注册。向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一批艺术之乡,积极推荐我县传统文化资源列入国家民间文化遗产名录。完成魏源故居、魏 光焘故居、谭人凤故居的规划维修工程,力争魏源故居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4、活跃群众文化。继续抓好“千场文艺下乡演出”活动和图书、爱教电影放映下乡活动,以及全县主题文化活动,重点抓好乡镇、社区和文化艺术社团的文

化活动组织与引导,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辅导、培训工作。

5、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化单位的改革力度和管理力度,积极探索全员竞争上岗,对现有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教育,并想方设法引进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努力扭转文化人不懂文化、不干文化的局面。

6、文化市场管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整顿。在发展、壮大文化市场的同时,突出抓好扫黄打非和网吧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四)战略措施

1、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向上级申请支持解决一点,向社会招商引资吸纳一点,单位自筹一点的办法,确保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到位。

2、优化经济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活动。

3、实行目标管理,督促现有人员出成果。公开招聘优秀文艺人才,增添文化工作活力。

4、设立奖励基金,鼓励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多创精品力作。

5、加强行政执法,从严打击文化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篇:平阴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为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现代文化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指标,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按“大文化”建设要求,全县上下积极创办文化活动阵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力量办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蓬勃兴起,文化工作的功能大大延伸。春节、广场文化活动连年不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少儿才艺大赛、全民才艺大赛精彩纷呈。五年来,由政府和社会举办的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艺活动180余场,直接参与活动群众150余万人次,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县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共发表作品510余件;124件(个)文艺作品和节目在市以上比赛、评选中获奖。展恩华的长篇小说《梅庄旧事》、大型报告文学《大地为鉴》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井庆春编剧,县旅游局、平阴镇党委、政府、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金鸟鸣影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乡恋》在平阴拍摄并在国内数字院线发行;马文平等人合作编剧,山东省电影院线等联合拍摄的社教电影《小村大道》在全国放映;在平阴实景拍摄的26集电视连续剧《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在央视8套及地方台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扩大了我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3、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坚持把文化服务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以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有率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建有率56%,公益电影年均放映4000场次以上,实现了农村电影普及率100%的目标;利用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和文艺培训19期,培训文艺骨干1200余人次;图书馆不断增加藏书量,加大对读者服务力度并开辟了电子阅览业务,与省市图书馆实现了馆藏图书共享。

4、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有效保护。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0余处,其中古建筑150余处、石刻碑记70处,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我县各个历史时期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情况。公布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4项、市级12项、县级18项。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加鼓通》改编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乐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作为大型活动开场曲,得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先生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邀请著名编剧,对《加鼓通》进行改编,已完成电影动漫文学剧本和戏剧剧本创作,目前正在与省市相关艺术院团洽谈排演节目。

5、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促繁荣,到“十一五”末,全县共有网吧、KTV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420余家,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对合理、门类齐全、供求平稳的文化市场。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着手建立了玫瑰文化园、阿胶文化园和民俗文化村落建设等7个文化产业项目库。开展“和圣文化”研究,打造“和圣故里”文化品牌,成立济南市(平阴)和圣文化学会,“和圣文化园”开工建设。柳下惠第86代孙、现代著名雕塑家展望将价值近百万元的柳下惠第86尊塑像和前85尊塑像残骸无偿捐赠我县;香港《文汇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连续对我县开展“和圣文化”研究的情况进行报道,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十一五”期间,我县文化事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缺少功能先进、实用的大型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博物馆亟待维修,图书馆一直无办公场所,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受到了限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事业的发展;文艺专业人才匮乏,创作和辅导力量不足,影响了群众文艺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自身造血功能与文化事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需要加强。

二、“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事业整体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益,使其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软环境。

基本原则:一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二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增强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文化的创造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镇、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进步。四是重点设施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原则。大力加强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

总体目标: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推进和实施文化精品塑造、文艺人才培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建设六大工程为重点,把我县建设成为文化设施完备、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繁荣、文艺人才集聚、文化创新突出、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三、“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重点任务

1、实施精品工程,丰富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继续办好春节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及节庆文化活动,在数量上上规模,在质量上上档次。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强化文化阵地功能,繁荣文艺创作。充分发挥文化馆群众文艺培训中心、创作基地和活动阵地的作用,在培训文艺骨干、指导文艺团队、辅导文艺节目、策划和组织文化活动上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多成果。充分调动文化专业人员和业余文艺骨干的创作积极性,力争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等领域创作作品1000件以上。各门类艺术作品要有1-2个优秀代表作,每年有优秀作品入围文化部“群星奖”评比,“十二五”期间获国家、省级奖励不少于10个。三是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库。围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制定和中长期创作计划,加大精品文艺项目的创作力度,创作拍摄1-2部具有平阴地方特色的电视剧(电影),在中央电视台(院线)播出。

2、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理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反应快捷、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文化市场管理全过程、无缝隙覆盖,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效能。一是努力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供求平衡;切实抓好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单位依法经营、公平竞争,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建设,健全县乡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倡导阳光管理、阳光经营、阳光服务、阳光消费的理念,建成文明健康的文化消费服务体系。开发建立全县分类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文化市场管理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三是坚持“扫黄打非”,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规范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环节的经营行为。通过放开搞活、重点扶持等有效措施,大力推动繁荣和谐的娱乐、网络、文物、音像、演出、出版、广播电视市场。

3、加大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深入宣传文物法律法规,积极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改善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挖掘,抢救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并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建立系统的文物遗产管理档案,全面分析我县文物保护形势和影响因素,总体评价不可移动文物的生存状态,争取由县政府公布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筛选重点文物申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现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积极申报新一轮项目,重点搞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加鼓通”的再创作,将之创作成为文艺作品,如戏剧、电影等,条件具备时搬上舞台或摄制动漫、电影等,最大限度发挥“非遗”影响力。

4、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我县是著名的“玫瑰之乡”、“圣药阿胶”始产地,是“和圣”柳下惠故里,县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挖掘、包装、推介玫瑰文化、阿胶文化、和文化、民俗民居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将文化产业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努力探索文化产业市场运作机制和发展道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轨道。培植增大文化产业,重点规划建设中国玫瑰文化园、中国阿胶文化园和民俗文化村落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和圣故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和圣文化园”,擦亮“和文化”文化品牌;努力探索文化产业市场运作机制,大力发展文化公司、绘画制作、会议布展、影视基地等企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有新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5、立足科学规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点,优化基层文化资源配置,加大文化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建设文化设施,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群众普遍期待的好事实事。一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全面提高公益文化设施水平。2012年底前建成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提升文化设施服务功能,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二是积极稳妥,坚持原则,加快平阴县学文庙的整修工程进度。根据省文物局批复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制订的《关于文庙综合整修建设方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2011年开始整修,2012年全面完成,尽量修复原貌,使之成为我县积淀历史、宣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争取政策扶持,积极搞好乡镇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结合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现有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重点推进,全程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做到农村新型社区建到哪里,文化设施就完善到哪里,文化活动就深入到哪里,让广大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主要措施和政策保障

1、加强领导,奠定文化事业发展组织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文化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的重要作用,增强建设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将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本级财政支出预算计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研究部署、共同组织实施、共同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地方文化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掌握平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建设项目安排提供依据。

2、加大投入,夯实文化事业发展物质基础。一是改变个别事业单位编制性质。根据国办发〔2002〕7号文件、鲁政办发〔2002〕59号文件和济办发〔2006〕12号文件提出的“县级文化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建议县政府恢复文化馆全额事业性质,使文化馆更好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贡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宣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以及省、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平阴文化事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经济政策和公共文化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重点用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精品生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年增长幅度不低于同级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文化事业发展经费预算逐年增加。设立文化产业、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人,专款专用,保证各项公益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3、改革创新,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一是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逐步建立统一管理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的关系。破除独家办文化的观念,树立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想,积极发动和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使文化单位真正成为文化事业主体。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清理、减少文化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改革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平阴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全县和社会发展需要,当务之急是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健全单位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扩大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拉开内部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将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挂钩,实行动态工资分配模式。三是牢固树立发展大文化的发展观念,积极探索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积极鼓励社会、集体和个人参与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新格局,大力建设文化设施,为开展文化活动、占领文化阵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物质保障。

(编制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第五篇: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

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4—2010年)

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促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领域。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我省文化发展现状

一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湖北人杰地灵,文华昌盛。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屈原、毕日升、陆羽、李时珍、张之洞、闻一多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我省还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武汉盘龙城、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大冶铜录山古矿冶四大古文化遗址,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121.3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0418件),位居各省区市前列;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郭店楚简、云梦秦简等享誉海内外。我省戏曲剧种众多,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豫剧、南剧等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民间文化丰富,民间艺术、民间故事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二是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基础。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3个,各类博物馆96个,群艺馆、文化馆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180个。湖北素有戏剧大省和文学大省之称,不少文艺作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许多文化人才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社科研究门类齐全、力量雄厚;我省是报刊大省,图书出版为全国六大出版中心之一;广播影视蓬勃发展,网络发展迅速,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近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文学作品、广播电视节目、新闻作品和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获得国家乃至国际各种大奖,获奖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三是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我省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步伐加快,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期刊、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据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9.8%,占GDP比重为3.58%.其中,据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的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81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我省还初步形成了《知音》、《楚天都市报》等一批优势品牌。

目前我省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地方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管理体制不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国有垄断的格局基本没有打破;运行机制不够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规模偏小,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薄弱。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对我省今后文化发展构成障碍和制约。

(二)我省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我省已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进入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大提高。这必将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二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已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文化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21世纪头20年,文化必将成为群众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传媒业、出版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朝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文化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空前多样,一些旧的艺术形态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文化生产方式日益更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电子传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国内外文化发展态势对我省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便捷。我们既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抢占我文化阵地、进行文化渗透的挑战,又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实力抢占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份额的挑战。同时,一些兄弟省市正在积极主动抢抓文化发展机遇,在文化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对严峻挑战,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显得极为重要。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富有荆楚地方特色的文化。适应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导向和强化服务相促进。充分发挥文化尤其是传媒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办刊,确保导向正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传媒的服务功能,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在服务中做大做强做优。

——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湖北文化。

(三)发展动力

——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转换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宏观管理。

——创新运行机制。正确区分文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扶持政策,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经营性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实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联合、兼并、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完善国有文化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确保国有文化在重要文化领域的控制力、竞争力;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放手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在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积极支持、鼓励和广泛吸纳非公有资本,并与其他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文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文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把湖北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中西部文化强省。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中西部前列。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到2010年,全省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于中西部前列。

——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全省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稳定上升,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明显提升,达到全省GDP6%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市场开放有序。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区域分割、行政分割的市场壁垒逐步打破,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位居中西部前列。

——文化设施布局合理。以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集中力量在全省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文化区域特色明显。充分发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特色文化中心区域”和各具特色的若干文化带。即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浓缩了楚文化精华的江汉风情文化区域,形成以清江巴土民族民俗文化带、武当神农两山文化带、鄂东红色文化带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带。

——文化发展环境改善。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文化立法进程,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我省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文化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二)发展战略

——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增强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龙头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武汉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抓好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和宜黄、汉十沿线中等城市“三个层次”;在产业门类上,重点扶持传媒业、出版业、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四大门类”;在市场主体上,重点扶持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广播影视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知音期刊集团、湖北演艺集团等“六大集团”,并促进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联合重组。

——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扩大湖北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湖北文化的知名度。充分发掘我省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三峡文化、武当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民族民俗文化、武汉环东湖特色文化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文化;以辛亥首义文化、红(苏)区文化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以楚天都市报、知音期刊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文化。实施哲学社科、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等“四大文化精品工程”,带动全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普遍繁荣。

——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催生我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推动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加强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加强“湖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推出一批理论研究重要成果。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巩固现有优势学科,优先扶持体现湖北特色的楚文化和辛亥首义文化、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研究,优先扶持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优先扶持理论前沿和理论创新的课题研究。

——强化理论普及。大力宣传和普及社会科学理论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积极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良好条件,加大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支持力度。

——整合社科资源。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发挥高校、党校、社科院、党政研究部门及民间社科研究团体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加强理论阵地建设,推出二至三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宣传栏目和刊物。加强课题规划,实行课题招标,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研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文学艺术创作

——打造文艺精品。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以迎接和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精心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出一至二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带动整个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认真抓好传统强项,加大支持力度,继续保持戏剧、中长篇小说、音乐、美术、杂技等项目在全国的重要影响与地位,形成湖北最具优势的文学艺术名品和优势项目。积极推动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等的继承与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目。抓好“古今荆楚名人系列作品”的创作与生产。抓好演出、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完善工作机制。遵循文学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增强开放意识,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重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重点作品创作生产的投入,完善对重点作品论证、投入、效益评估等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实施项目招标制、政府采购订购、项目投资入股等办法。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巩固发展文艺评论阵地,办好文艺刊物。鼓励支持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按照市场机制,积极抓好影视剧等现代文化艺术门类的生产。精心组织优秀作品的宣传展示,扩大湖北优秀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城乡文化建设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结合每个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华中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要根据“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湖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在都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提高品位、形成特色,努力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其他城市要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街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全国和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发展和引导集镇商贸文化、乡村假日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办好“湖北农民文化节”。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继续开展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推进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活动,抓好文化扶贫工作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创建文化先进、示范县(市)为龙头,全面推进文化带(长廊)、“知识工程”等社会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在坚持标准、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到2010年,省级文化先进县稳定在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0%左右。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下基层进校园活动。办好“湖北企业文化艺术节”、“湖北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鼓励文企联姻、文化单位与群团合作共同承办社会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湖北悠久灿烂的文化,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使遍布我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武汉等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本地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多个领域的联动策划、系统开发和系列发展,加强地区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湖北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做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团体)、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的申报、审核和命名机制。

(四)文化馆站建设

加大我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到2010年,县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中等城市的市辖区建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有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中心户,在全省城乡初步形成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加快全省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形成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新建省图书馆,普及中等城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实行购书经费单列,保持藏书稳步增长。进一步建成由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加强文献信息综合服务。

——加快发展文博事业。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程,做好省级名城、名镇和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积极改善我省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修缮和保护湖北的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重点加大对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和钟祥明显陵的保护力度。认真做好大冶铜录山古矿冶遗址、荆州古城墙、当阳关陵、八陵山楚王族古墓群、荆门纪山楚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峡工程等建设工程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保护工作。开发利用辛亥革命遗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山舰等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建设一批有全国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对外文化交流

——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对外办广播电视、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充分发掘我省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抓好外宣精品生产,扩大湖北在海外的影响。

——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做好“引进来”工作。通过举办大型文化节庆、宣传项目活动,将武汉国际杂技节、武汉国际旅游节、武当国际武术节、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暨龙舟拉力赛、荆州国际龙舟节、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李时珍医药节、孝感孝文化节、咸宁桂花节等活动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高质量、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节,增强湖北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把引进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同繁荣我省文化市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结合,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湖北,让湖北文化走向世界。

(六)广播影视业

——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按照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要求,将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频道和湖北电视台的湖北卫视频道办成既有权威、又有影响的精品频道。推出3—5套在中央数字电视平台播出的付费电视节目品牌。重点推出4—5个体现湖北卫视公益特色的品牌栏目。力争每年完成1—2部影响广泛、效益明显的精品广播剧或电视剧。

——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

近三年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资产的整合,实现全省全程全网、省市县三级贯通的网络管理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营运体制。重点做好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的覆盖率,进一步建成并完善全省统一的宽带、双向、高速HFC有线广播电视网。在现有覆盖手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和数字微波等新的覆盖手段,到2010年,实现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98%左右,其中贫困山区覆盖率达到91%左右。

——加快数字化建设。尽快开办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建立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运营新体系,2010年前,实现我省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平移。建立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全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整链;建立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开展交互式业务,全方位实现电视、广播节目的互动。大力发展卫星电视、地面移动无线电视,完成我省主要城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以及高清晰度电视的试点工作。

——积极开发广播影视产业新领域。继续强化广告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开发数字电视等新兴产业,使网络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跟进、大力开发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流媒体等对广播影视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整合全省广播影视制作资源,建立制作基地,将湖北建成全国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制作中心之一。

——推动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建设。推动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特别是省与市州县电影公司的资源重组,鼓励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间的兼并联合,推行院线制建设,实现院线经营品牌化。打造“银兴”和“天河”院线品牌。以湖北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为核心,组建“湖北银兴电影集团”,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组合,逐步向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拓展。推行影院星级评定工作,加大对国产优秀片的宣传、放映力度。

——组建并完善湖北广播影视集团。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为主体,在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以电视广播为主业,组建拥有多种媒体、经营相关产业的广播影视集团。积极推动以省广播影视集团为龙头的全省广播影视资源的优化整合。

(七)出版业

促进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把湖北建成全国有实力的出版发行中心之一。到2010年,全省出版行业综合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国前10位水平。——图书、电子、音像出版。以抓好国家重点选题规划图书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包括畅销书群、常销书群和引进版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出版资源。每年形成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出版物。继续加强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工作,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集中力量规划、组织、协调国家新课标教材的开发工作,使鄂版新课标教材占有一定份额。加大对音像、电子出版的投入,扶持发展、出版一批能形成品牌、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

——印刷、复制业。继续加大治散治滥力度,进一步优化全省印刷业结构。推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湖北新华印刷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适度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印刷,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注意发展外向型印刷加工业,引导印刷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格局。加大对光盘复制业的投入,在湖北东湖光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生产规模。组建音像复录公司,重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音像制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

——发行业。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努力建立以湖北出版文化城为龙头,以中心城市图书城、图书超市、交易市场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为纽带,以综合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和便民店为基础,国有书店和社会投资主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出版物发行网点新格局,并尽快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立足本省、辐射周边省市以至全国的出版物物流体系。以湖北新华书业公司为龙头,以各地新华书店为主体,通过采取直营连锁、专业连锁及特许加盟连锁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争取用2-3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出版物连锁经营网络,并积极向外扩展。推进报刊发行连锁经营,逐步建成由连锁店、报刊亭和投递网络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在出版环节,建立符合现代出版要求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在印刷环节,围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大技术开发革新力度,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在发行环节,实现80%以上的市县新华书店数字化管理并与湖北省新华书店联网,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上书店。积极开发生产新的出版媒体,具备成熟的

DVD-ROM等的出版和复制能力。大力发展网络出版,开发出版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和期刊。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出版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组建并完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集团以湖北省出版总社为核心(母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以省出版总社所属企事业单位为紧密层,吸纳省内若干高校出版社和一批省内期刊参加,形成松散层,逐步建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区域性出版集团。通过组建集团,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形成出版、发行、印刷三大支柱,提高湖北省出版产业集约化经营能力,扩大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

(八)报刊业

实现湖北报刊业由大省向强省跨越,到2010年,力争报刊业综合实力居中西部前列,排在全国第一方阵。

——进一步优化报刊结构。在报刊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我省报刊结构,打破报刊资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的格局,建立“合竞”发展的机制,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报刊资源。进一步调整报刊种类、布局,大力发展面向市场、以读者自费订阅为主的报刊,进一步治理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鼓励市州报刊并入省报刊集团。

——加强报刊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报纸、期刊品牌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和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报纸形成党报品牌,推动《楚天都市报》等报纸形成市民生活类报纸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打造“湖北期刊方阵”,重点建设《知音》系列、《今古传奇》系列、《小学生天地》系列、《特别关注》系列、《爱情婚姻家庭》系列、社刊工程系列等六大系列;重点培育《知音》、《今古传奇》、《小学生天地》等期刊品牌,争取形成有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的品牌期刊群。

——推进、完善报刊集团建设。积极推动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知音期刊集团建设。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要以“打造强势媒体群,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合理配置媒体资源,实施“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战略,实行多品牌、跨区域扩张,构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格局。支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做大做优所属报刊。促进知音期刊集团建设,支持知音杂志社“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推动其将知音杂志及“媒体产业群”和“多元产业群”做大做强。

(九)文娱演艺业

以组建湖北演艺集团为重点,不断开拓文娱演出市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娱演出业,鼓励多种形式领办文娱演出业。努力增加文娱演出业在文化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艺演出业。以艺术院团体制改革为契机,形成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良好运行机制,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湖北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叫响又叫座的文艺精品。积极发挥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和演出中介机构的作用,拓展省外、海外演出市场。

——文化娱乐业。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不断开发新的娱乐服务项目,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使娱乐场所成为低消费、高品味、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

——艺术培训业。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抓好少儿学艺、青年就业、中老年健美健身及其他相关社会培训教育活动。

——艺术品业。遵循艺术品创作生产规律,扶持培养工艺品大师和特殊优秀人才,扶持建设工艺品研发机构,重点发展孔雀石、绿松石、青铜、刺绣等传统工艺,开发名品新品。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畅销品牌。建立若干专业性的艺术品市场。建立健全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保护国家、企业、个人的合法利益。

——会展业。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大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产业化。充分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加快建设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举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重大会议和展览活动。主办“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博洽会由“文化形象展示”、“文化产品展销”、“文化项目招商”、“文化发展论坛”、“文化艺术展演”五个部分组成,每1—2年举办一次。构筑以武汉为中心,襄樊、宜昌、荆州、黄石等城市为主干的会展业群体。

(十)文化旅游业

——打造湖北旅游文化精品。精心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将武当山建成我省山岳景观和道教文化旅游名品,将明显陵文化遗产旅游建成荆楚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产品。着力打造荆楚文化精品旅游产品,将秭归的屈原故里与屈原纪念馆、江渎庙建成屈原文化的重要景观点。将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建成楚文化馆藏文物观光旅游的龙头,建设好荆门“楚文化公园”,开发和提升楚国宫廷文化、音乐舞蹈和影视产品,增加楚文化游览的吸引力;将武汉东湖磨山楚城、江陵纪南城遗址、八岭山楚王族古墓群、纪山楚墓群等楚文化资源开发成楚文化精品景观。突出我省楚文化发源地的文化优势,开发1—2个楚文化节庆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神农架生态文化和三国文化旅游精品,并使之成为拳头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清江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江汉平原湖区渔文化,以及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杂技、特色饮食文化等。着力打造古代宗教文化旅游精品,培育以武当山、归元寺、宝通禅寺、玉泉寺、五祖寺、广水观音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精品。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增强革命纪念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

——推进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发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国内一流或世界一流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建设高品质、大容量的旅游文化吸引物,抓好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特色旅游购物与餐饮场所、会展和节庆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加快现代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博览中心、体育竞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政园林广场的规划建设,不断提高武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武汉建设成华中乃至国内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加紧规划,将襄樊、荆州建成三国文化和楚文化旅游名城,将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文化旅游名城,将随州、钟祥等建成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改革文化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双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宏观上将文化部门的文化事业管理与旅游部门的旅游行业管理相结合,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机构;在微观上界定好资源的所有权、监督管理权、开发经营权和收益权,促进旅游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开发。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重点抓好相关旅游区域以及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文学、影视或演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不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文化含量。同时,抓好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工作。适时组建“湖北文化旅游集团股份公司”,通过市场方式,整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

(十一)信息网络业

到2010年,力争湖北文化信息化建设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整合网站资源,打造名牌网站。建立、完善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促进网站的有序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重点建设“荆楚网”和“长江网”,形成以重点网站为主,省直和武汉市各媒体网络版及市州新闻网页为辅的全省新闻宣传网络平台。

——加快文化信息化建设。根据政府业务需要,抓住电子政务商机,逐步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适用技术对文化行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力发展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等,大力发展一批从事教育软件和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制作的专业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视听产品、影视动漫画、游戏软件等数字化新品,重点将武汉建成中西部教育软件和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基地和光盘生产基地。——推动网吧连锁经营。强化对网吧和经营性网站的管理,引导和鼓励网吧连锁经营。到2010年前,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网吧企业,使规范化、规模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连锁经营企业成为网吧行业的市场主体。

(十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加大国家投入”,经营性文化产业“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的原则,采取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并建成一批大型文化建设项目。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省重点建设省博物馆(二期工程)、省艺术馆、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楚天传媒大厦、湖北广播大楼、湖北广播影视城、湖北出版文化城(后期工程)以及武汉琴台月湖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工程。对其它文化工程建设,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持。在文化产业园建设上,重点在武汉、襄樊、宜昌等地引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技术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当地政府要从规划、土地、税收、环境、服务等方面对产业园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

五、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提高认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牢牢掌握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宣传内容的终审权。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工作,自上而下依法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

——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关的规划或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对各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全省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各地各单位要明确责任人和目标,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各施其职,具体落实。全社会都要形成贯彻落实《规划》的浓厚氛围和有效合力。

(二)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按照中央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按规定及时足额返还文化单位所得税和增值税,社会力量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享受有关“捐赠抵税”政策,继续实施扶持电影事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项目(包括转制文化单位)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财政投入。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落实对我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与省级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对老少边穷库地区和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调整政府投入结构,完善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基本预算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对于文化改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建立“湖北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事业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在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的文化领域,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对文化的投资。通过文化产品与项目“博洽会”和“招商会”等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我省文化产业,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设立“湖北省文化发展投资资金”,扶持我省重大文化项目。

(三)加强文化法规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

——加强文化法规建设。把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法规体系。着力制定符合我省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文化法规,修改完善湖北省出版物、音像、文化娱乐等市场的管理条例,适时研究制定关于我省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加强文化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强化管理部门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调控职能,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充实文化市场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进口文化产品的管理,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文化环境,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吸引、用好高层次文化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加快制定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引进文化人才等政策,坚持选拔文化人才到省外或国外进修、观摩、学习深造,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师,形成文化名人梯队阵容。

——培育文化人才市场。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改革旧有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单位所有向人才社会所有转变。发挥文化群团的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人才中介机构。通过人才中介机构,建立湖北省文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确立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价值观。制定《湖北省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实施办法》,设立“湖北省优秀文化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对拔尖人才予以优厚待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发挥文化名人效应,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参与收益分配的新路子。

下载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十五”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凉市崆峒区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

    昆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

    昆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 为了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对国......

    福建省建瓯市关于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福建省建瓯市关于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加快建瓯文化事业发展,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建设提供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特制定本规划。一、“......

    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五篇)

    文章标题: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随着“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全面推进,不仅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

    洞头县文化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 2010(精选五篇)

    洞头县文化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规划根据《洞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洞头县文化升位计划》、《洞头县渔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

    县文化局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县文化局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县文化局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2007-12-07 22:46:5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文化局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县......

    龙泉市十二五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1(定稿)

    龙泉市“十二五”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按照《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和《丽水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

    乡镇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工作总结和发展规划

    乡镇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工作总结和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推动了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