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凉市崆峒区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结合我区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是节庆文化丰富多彩。每年在重点做好元旦、春节、“五·一”、“七·一” “十·一”文化活动组织的同时,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 “华煤杯”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2006’中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活动周“和谐崆峒文艺展演”、“和谐之春”崆峒区新农村建设文艺调演、2007’全国武术散打精英赛暨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活动周活动、“迎奥运、庆盛会”文化系列活动、2008’全国乡洽会暨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展演等活动,年均举办活动30余次。
二是群众文化和文艺创作成就显著。在做好节庆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百乡千村”文化对口帮扶工作和文化干部下乡进村入社工作,建成白水镇、崆峒镇市级“民间艺术之乡”。崆峒镇寨子街村、四十里铺镇吴岳村、二十里铺村上甲村被命 “特色文化村”,西门口社区、宝塔社区、新民路社区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文化先进社区”荣誉称号。开展了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培训农村文化人才200余人。完成了崆峒山凌空塔维修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的制作。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划定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公布了全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野外普查工作,共复查文物点400处,新发现文物点15处。我区的“大跃进炼钢炉”入选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一书,完成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全区文艺工作者每年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80余篇(幅),整理创作了《闹老爷》、《绣荷包的婆姨们》等小戏(舞蹈)。《春梦落痕》、《赵时春文集》、《刘亚明中国画作品精选》、《崆峒揽胜》、《一声叹息》、《剑华画册》、《听水》等文艺作品出版发行。为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创作了《和谐崆峒山》、《我爱崆峒山》歌曲2首。在第四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平凉赛区比赛中,我区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4个。4个节目获广场舞蹈类一等奖。其中《扎西德勒》获全省群星艺术节比赛二等奖。
三是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通知》精神,积极推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根据《崆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要求,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区行政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曲艺、游艺和传统体育与竞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普查。经过挖掘、整理、公示,广成子传说、崆峒传说故事、笑谈、春官歌演唱、崆峒武术等10项43个项目被区政府列为崆峒区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春官歌、崆峒派武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崆峒武术传承人王镖被列入省第一批“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23个项目被公布为市级“非遗”项目。先后组织葫芦画、麦秆画、蛋雕、剪纸、面塑、烙画、《漫画崆峒史话》动画片等12大类近千件民间民俗工艺产品参加了崆峒民族民间工艺品展、平凉市第一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全省特色文化宣传周暨首届甘肃省民族民间艺术节、“天水市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甘肃省第三届文化产品博览会、第四届深圳文博会、全国乡企贸洽会文化旅游产品展销活动,受到了好评。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一是投资252.65万元建成了四十里铺镇、白水镇、上杨乡、麻武乡、寨河乡、香莲乡等六乡镇综合性文化站,每个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303平方米。同时,经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96万元,自筹资金48万元,开工建设了白庙、西阳、索罗、峡门、草峰、崆峒等6乡镇综合文化站。争取国家灾后重建资金48.6万元,对区博物馆文物库房、大秦乡文化站进行了建设。二是在全区17个乡镇、平凉工业园区、西郊开发区和65个行政村实
施了“一乡一站”、“一村一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放健身路径19套,篮球架84付,乒乓球台168张,总价值148.82万元。三是加强“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积极向省新闻出版局申报“农家书屋”工程,建成农家书屋163个。四是完成了崆峒画院办公楼建设。该项目为三层框架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78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五是争取省文物局投资8万元,完成了崆峒山凌空塔维修。六是积极引导民营资金400多万元成立了华轩艺术博览中心,形成了全区最大的书画艺术品交流中心。七是争取省上投资107万元,为全区251个行政村配发投影仪、投影幕、碟机、音箱等器材,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我区全覆盖。
五是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一是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全区已成立了象棋协会、木兰拳(剑)协会、太极拳协会、体育舞蹈协会、秧歌协会、信鸽协会、钓鱼协会等各类体育协会8个。二是积极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每年元旦举办环城赛。2008年,组织开展了“迎奥运、庆盛会”系列活动,举办了“体彩杯”崆峒区万人健身操大赛,区文体局荣获“甘肃省全民健身月活动优秀组织奖。”2009年,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了庆五一全民篮球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文体局获“甘肃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三是社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在城区建立晨、昏锻炼点22处,每天参加锻炼的达3万人(次),组建社区健身队30个。2005年,东关街道办事处宝塔社区活动中心荣获“全省优秀健身站(点),2006年,新民路社区被授予“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9年,东关街道办事处宝塔社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四是农民体育活动蓬勃兴起。以构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为抓手,广泛开展“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各乡镇在春季均召开以篮球为主的农民运动会。举办了崆峒区“新农村杯全民篮球运动会”。在甘肃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代表平凉市参赛的崆峒武术代表队,取得4金2银6铜的好成绩。五是残疾人体育活动得到重视。近年来,我区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和扶持,2007年,在甘肃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员刘海、丁笃笃等获金牌6枚,并打破二项省残运会记录。同年,刘海代表甘肃省在世界夏季特奥会上夺得5公里自行车计时赛金牌。截止2008年底,全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60名,其中: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名、二级168名、三级387名。有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11个,社会体育辅导站(中心)5个。
六是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文化市场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对已有文化经营户的管理,积极扶持、引导热爱文化事业的人员举办文化产业经营项目,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采取兼职的方式,抽组工作人员4人,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换发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政、稽查证4个,并配备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服装3套,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规范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农村文化市场无证经营、违法经营、游商摊贩等突出问题,通过集中治理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大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地段的稽查力度,重点对网吧、出版物市场和娱乐场所管理。在工作中,我们按照“严格规范、依法整治”的原则,开展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工作。依法对娱乐、网吧等场所进行监督管理,有力地维护了诚信、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八是文化产业开发工作初见成效。文化产业开发是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在做好原有文化产业开发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华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书画艺术品交流中心华轩艺术博览中心。支持成立了大韵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漫画崆峒史话》和雕刻葫芦等文化旅游产品,成立了启元文化产品开发中心,设计推出了秸杆画、竹刻、民间刺绣、崆峒剪纸、《漫画崆峒史话》崆峒蛋雕、《漫画崆峒史话》动画片、《崆峒民歌剪纸册》、《崆峒八景剪纸册》和《崆峒十二景剪纸册》等文化新产品,大韵文化公司、启元文化传播的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比较缺乏,城区居民活动场所较少,有活动场地的居民小区只有10余个,占城区居民小区的30%左右,城区人均文化健身
用地 2平方米。各乡镇虽然都建有综合文化站,但建有“一村一场”的只有65个村,仅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5.79%。二是文化产业开发层次较低。目前,我区442所文化经营场所中,个体经营户435个,占总数的98.4%。全区规模经营的文化场所只有8个,占总数的0.18 %。文化产业经营收益主要来自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规模小、形式散,以民营个体发展为主,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仍然脆弱。全区现有各类文化专业服务机构仍以国有事业单位为主,市场化运作的较少,文化市场竞争力仍然不足。由于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撑,区乡村服务网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不高。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加大力度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总体目标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群众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至2015年
——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完善,社会文化活动阵地更加巩固。区、乡镇、社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城乡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城乡特色文化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具有崆峒特色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
——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不断创作生产出既有思想内容,又有市场价值和崆峒特色的文化精品;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品牌赛事、品牌剧目、品牌产品。——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文化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显。
三、发展的具体任务
(一)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总投资1亿元,实施崆峒区四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建设。
1.崆峒区博物馆。为二层仿明院落式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文物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文物库房500平方米,办公房用房1000平方米(办公室、保卫科、文保课、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考古部、文物修复部、档案室、资料室、监控室、会议室)。项目建成后,为进一步保护馆藏文物提供根本保证。
2.崆峒区文化馆。按照国家二级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新馆分为四个区域:即展览区(书画、图片、展室)、艺术培训、阵地活动区由多能功厅(小剧场)占用、办公区、会议活动中心等。新馆建成后将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3.崆峒区图书馆。建成“智能化、多功能、开放式、园林化”的国家二级图书馆,总建筑面3200平方米。馆内设文献收集整理传播区、儿童文献整理传播区、信息与自动化服务区、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区、行政管理区。项目建成后使图书馆的作用得到更大地发挥。
4.继续深化和创建群众文化品牌。(进社区)、广场文艺会演、群众歌咏比赛、群艺大舞台、图书馆系列服务等文化活动;推广普及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大众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文化
建设,发展老年文化事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落实《规划》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党委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文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
(二)落实国家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落实国家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文体事业的投入,将文化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确保地方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少数民族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制定和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苦干意见》政策中支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争取国家对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和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的支持。落实公益性文化艺术赞助和捐赠的税收制度,通过财税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建设。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面向社会,积极采取政府采购、招标等方式运作重点艺术项目。
(三)培养引进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坚持按需引进的原则,重点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意产业人才。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高度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解决其必需的工作、生活要求,构建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科学设定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的编制、人员和经费,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编制和人员,执法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全基础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逐步实施基层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各级基础公共文化单位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基础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制度,造就一批懂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的优秀文化经营人才。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良好体制环境。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公益性事业单位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经营性文化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落实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要求,制订完善我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及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实现转企改制单位的平稳转换和顺利过渡。
(五)强化服务监管,营造良好环境
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树立公开行政、有限行政、民主行政、法治行政的理念,切实把服务作为政府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能的起点,通过更新行政理念,改革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机关。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
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文化市场的依法监督,完善属地管理,强化市县依法监管能力,形成权限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内容标准化、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制度规范化、执法监督经常化、执法管理制度化。
第二篇:平凉市崆峒区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为《体育法》)、甘肃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体育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一是体育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我区辖13个乡、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开发区,有252个行政村,14个城市社区,人口49.63万。其中体育人口 19.8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0%。有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名、二级168名、三级387名。有少年业余体育学校1 所;在城区有晨、晚锻炼点22个,常年坚持锻炼人数3万人;有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30个;先后有11个乡镇、办事处、社区获得国家、省、市级“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二是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改建了人民广场、建成了南山生态公园、西郊文化广场、东湖公园、北山公园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在各社区、开发小区建成小型群众活动广场20多处,同时积极争取实施“乒乓球进社区”、“百万农民健身工程”(一村一场)、“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一乡一站)等项目,2003年至2006年,为城区社区、机关单位建乒乓球室22个。争取中国体育彩票“健身路径工程”,在人民广场、西郊文化广场、南山生态广场等安装健身路径10套。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一村一场)试点县(区),投资156万元,在65个村建成硬化标准化篮球场各一处,安装篮球架一付、乒乓球台2付。同年,争取“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一乡一站),在全区乡(镇)(工业园区、开发区)建成1000平方米硬化广场19个,安装健身路径一套、篮球架一付、乒乓球台2付。截止2009年底,全区有体育健身广场29处、篮球场350个、乒乓球台560付。
三是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区已成立了象棋协会、木兰拳(剑)协会、太极拳协会、体育舞蹈协会、秧歌协会、信鸽协会、钓鱼协会等各类体育协会8个。每年元旦举办环城赛。“五一”期间,举办职工篮球赛、拔河、登山、象棋比赛等活动。文体局获“甘肃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坚持开展国民体质检测活动,每年测试3000人以上,广泛开展“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各乡镇在春季均召开以篮球为主的农民运动会。2006年,举办了崆峒区“新农村杯全民篮球运动会”,共有11个乡镇、12个部门组队参加。在甘肃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代表平凉市参赛的崆峒武术代表队,取得4金2银6铜的好成绩。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和扶持,2007年,在甘肃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员刘海、丁笃笃等获金牌6枚,并打破二项省残运会记录。同年,刘海代表甘肃省在世界夏季特奥会上夺得5公里自行车计时赛金牌。2008年,四川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信鸽比赛暨四川省第二届平凉信鸽大赛4月20日在平凉飞机场成功举办,54137羽信鸽参赛,是平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信鸽比赛。
四是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2007年,在平凉市第二届运动会上,取得成年组总分、金牌总数第一,青少年总分第三的成绩。男子篮球蝉联冠军,青少年足球夺得金牌。以逐日长跑队为代表的田径和以崆峒武校为代表的崆峒武术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2006年,在北京全日空国际马拉松比赛中,逐日长跑队9名运动员参加半程赛,全部进入百名录取名次。逐日长跑队输送到省体工大队的袁虎林,在2007年8月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州际杯赛暨全国冠军杯系列赛上,夺得男子铁人三项半程赛冠军。2005年8月,在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大赛上,代表平凉市参赛的崆峒武术代表队,一举夺得2金4银,三个第6,一个第7,团体总分第8的好成绩。2008年,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海岛论剑”2008年全国擂台王争霸赛上,崆
峒武校9名运动员夺得崆峒飞龙拳、崆峒双剑等9金2银2铜6个第4名,荣获团体第一
五是体育产业效益显现。区内体育产业以体育名牌产品专卖和体育彩票发行为主。城乡有李宁、双星、高路捷体育服装、用品专卖店20家。2000年前,以体育有奖证券和即开型体育彩票发行为主。2001年9月,中国体育彩票在全省布点销售,至2009年,区内设体育彩票电脑销售点36家,销售总额达4600多万元,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
六是加强学校体育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我区严格按照体育法“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规定,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三操”、“两课”、“两活动”。学校体育场地的规模和标准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器材配置基本达标。学校体育施标面保持在98%以上,达标率保持在94%以上。每年春季、秋季分别举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篮球运动会”。2008年,在城乡学校广泛推广“阳光体育”健身活动,举办了“阳光体育”启动仪式和校园舞比赛。在地区、市历届运动会青少年比赛中,均取得前三名的成绩。有11人(次)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人1次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2000年—2008年,向省体工大队输送运动员13名。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区体育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尽管我区逐年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经费投入增幅不大,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二是体育场馆和设施严重缺乏。人均体育健身场地占有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落后,建有“一村一场”的只有65个村,仅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5.79%。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目标,促进和推动体育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全面发展,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总体目标
群众体育工作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基本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的全民健身活动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65%以上。
竞技体育工作要以在省运会、全运会、市运会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建成比较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和训练网络建设,努力提升我区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竞技体育场馆设施要重点考虑扩大项目的多样性,逐年提高崆峒区承办各项赛事的能力;群众性体育场馆设施要以区体育中心为基础,区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主体,以居住区、社区体育设施为配套,形成健身设施体系。
三、发展的具体任务
1、建设崆峒区体育中心。总投资8000万元,修建内置标准化足球场、400米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配套训练馆及娱乐于一体的3000座6级现代体育健身场馆,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10000-2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省级体育比赛为主,亦可举办大型文艺表演、群众集会等活动。
2、“一村一场”体育健身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必须把体育场地建设纳入用地规划,预留土地,分步实施。十二五期间,投资600万元,在187个村建成“一村一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硬化场地1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篮球场187个,乒乓球台374个)。不断提高农民健身中心及农村健身点的覆盖率,力求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农村健身点。
3、抓好学校体育。十二五期间,每个学校按人均2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学校体育场,提高“三操一课(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体育课)质量,学校体育施标率、学校体育达标率达到98%以上。成立崆峒业余体校,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创造条件。
4、加强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为方城区居民就近健身和开展体育活动,十二五期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建设部门要做好审核,规划中必须把体育场地建设纳入用地规划,预留土地,由开发商实施建设晨晚练的健身休闲广场,有一条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等标准或非标准体育场地。围绕重大节假日及传统节日组织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以演出、展览、比赛等形式不断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5、完善“一乡一站(文体活动站)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文体协管员工作职能,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为农村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坚实的人员基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各级领导对体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战略意识,学习领会中央和省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战略意识。克服急功近利,舍小求大的思想方法,在规划执行过程中,针对各项工作计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
在非营利性公共体育事业建设工作中,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增加体育事业经费计划,有步骤地对体育设施进行新建和维修,贯彻落实各项切关民众利益的文化体育措施,从而保证体育事业工作能够出成效。
(三)优化人才结构
继续加强全区体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补充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以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我区体育事业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三篇:平凉市崆峒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干群的桥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阵地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电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更好的体现广播电视工作的各项职能。现根据我区实际,特编制崆峒区广播电视“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
一、崆峒区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广播电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电视新闻宣传唱响了主旋律,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舆论引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坚持办好《崆峒新闻》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新闻当天采访当天播出,其它栏目做新做精。二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按照“保畅通、守底线”的要求,确保了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播出零事故,安全播出与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三是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6年建成了无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5000多户。向中央、省积极争取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直播设备2.2万套,将于2010年底全部安装到户。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区广播电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广电局、广播电视台、广电网络中心办公条件异常简陋,设备设施相对落后。二是广播电视台由于资金紧张,制约了公益性宣传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三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水平还不能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城乡广播电视发展不协调,农村无线电视用户发展明显滞后,入户率太低。五是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广播电视发展的需求之间差距较大。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走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两个效益为目的,不断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坚持政治性、公益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精办广播电视节目,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加大广播电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区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全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将始终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在宣传内容上求“深”,在宣传手段上求“新”,在宣传质量上求“精’,在对外宣传上求“强”。增强广播电视宣传的吸引力,营造我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方式,培养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在事业发展上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完成崆峒区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加大农村地区无线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提高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入户率,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工程的管理体制,实现卫星直播电视对无线数字电视的科学、有效补充;要
引进、培养一批理念新、技术精、会管理、懂经营,能拓展增强业务的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扎实推进我区广播电视新一轮创业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宣传发展规划
1.全力打造新闻综合频道。确立新闻立台的思想,集中力量
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新闻宣传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新闻节目的可听性、可看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扩大新闻的信息量,在全面提高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同时,创办贴近百姓喜爱、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民生新闻栏目。
2.精办专题,强化社会教育作用。在精办专题上下功夫,专题节目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加强策划,精心选题,力争办出多个名节目、名栏目,充分发挥其在宣传政策法律,弘扬社会美德,传播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广告的策划和创意,提高广告的质量。
3.努力提高外宣工作水平。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外宣的工作水平,为崆峒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用稿要力争平凉市第一,中央台用稿要有所突破。
4.广播电视节目创优、人才创优。广播电视节目至少要有1个以上获省级二等奖以上;新闻在职人员至少要有2人被评为平凉市以上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
5.实现采编播数字化。加快广播、电视摄录编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推进非线性编辑、多媒体存储传送等数字新技术的应用,努力实现广播电视台节目摄、录、编、播等技术环节的数字化,不断提高节目摄录编播质量,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全面实现数字化。力争新建资料储存室和新上电视现场直播设备。
(二)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播出长效机制。完善安全播出协调指挥系统和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广播电视监测新业务,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信息传输安全和节目播出秩序。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和重要时期、敏感时期的安全播出管理,严防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各类危害安全播出的事故发生。
2.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一是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三座无线数字电视二级转发站,扩大无线数字电视的信号覆盖,进一步提高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的入户率;二是做好偏远山区直播卫星接收“村村通”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偏远山区居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卫星电视的长效管理体制,实现电视传输不同方式的科学补充。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投资1.2亿元的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万户以上。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3.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按照全省广电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拓展广播电视网络
综合业务和互联网接入、互动电视点播等新的增值业务,努力实现广播电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促进广播电视全面向产业化、多功能业务服务的信息网络行业发展。
(三)内部管理规划
1.队伍建设专业化。到“十二五”末,人才队伍实现专业化,90%以上的工作人员要达到专科以上学历,50%以上的工作人员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8人
2.内部管理规范化。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岗位考核,优化薪酬分配,形成人人恪守职责,个个通力合作,事事有章可循,人人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3.办公设施一体化。积极争取政策、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建成崆峒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崆峒区广播电视台办公设施一体化。
4.服务保障人性化。继续改进和完善职工生日慰问、生病看望、健康体检等制度;全面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列为重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及时解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推进广播电视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根据本规划的目标要求,编制相关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落实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广播电视台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进一步争取和完善无线数字电视、“村村通”、网络增值业务等重点广电产业扶持政策。
(三)深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广播电视台的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广电事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四)加强班子建设和人才培养。把广播电视领导班子建成一个合成指挥能力较强的班子。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广播电视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广播电视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建设,制定激励政策,培养、吸引和选拔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广播电视人才工作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五)拓宽和规范经营渠道。开拓经营渠道,搞活广告经营与多种经营,进一步规范广告播出、净化荧屏。积极利用有线电视传输平台,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开展因特网接入、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增值业务。积极探索和尝试三网融合业务。推行成本核算,厉行节约,争取社会各界
对广播电视发展的支持。
第四篇:平阴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为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现代文化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指标,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按“大文化”建设要求,全县上下积极创办文化活动阵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力量办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蓬勃兴起,文化工作的功能大大延伸。春节、广场文化活动连年不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少儿才艺大赛、全民才艺大赛精彩纷呈。五年来,由政府和社会举办的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艺活动180余场,直接参与活动群众150余万人次,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县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共发表作品510余件;124件(个)文艺作品和节目在市以上比赛、评选中获奖。展恩华的长篇小说《梅庄旧事》、大型报告文学《大地为鉴》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井庆春编剧,县旅游局、平阴镇党委、政府、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金鸟鸣影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乡恋》在平阴拍摄并在国内数字院线发行;马文平等人合作编剧,山东省电影院线等联合拍摄的社教电影《小村大道》在全国放映;在平阴实景拍摄的26集电视连续剧《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在央视8套及地方台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扩大了我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3、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坚持把文化服务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以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有率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建有率56%,公益电影年均放映4000场次以上,实现了农村电影普及率100%的目标;利用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和文艺培训19期,培训文艺骨干1200余人次;图书馆不断增加藏书量,加大对读者服务力度并开辟了电子阅览业务,与省市图书馆实现了馆藏图书共享。
4、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有效保护。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0余处,其中古建筑150余处、石刻碑记70处,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我县各个历史时期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情况。公布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4项、市级12项、县级18项。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加鼓通》改编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乐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作为大型活动开场曲,得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先生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邀请著名编剧,对《加鼓通》进行改编,已完成电影动漫文学剧本和戏剧剧本创作,目前正在与省市相关艺术院团洽谈排演节目。
5、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促繁荣,到“十一五”末,全县共有网吧、KTV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420余家,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对合理、门类齐全、供求平稳的文化市场。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着手建立了玫瑰文化园、阿胶文化园和民俗文化村落建设等7个文化产业项目库。开展“和圣文化”研究,打造“和圣故里”文化品牌,成立济南市(平阴)和圣文化学会,“和圣文化园”开工建设。柳下惠第86代孙、现代著名雕塑家展望将价值近百万元的柳下惠第86尊塑像和前85尊塑像残骸无偿捐赠我县;香港《文汇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连续对我县开展“和圣文化”研究的情况进行报道,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十一五”期间,我县文化事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缺少功能先进、实用的大型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博物馆亟待维修,图书馆一直无办公场所,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受到了限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事业的发展;文艺专业人才匮乏,创作和辅导力量不足,影响了群众文艺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自身造血功能与文化事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需要加强。
二、“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事业整体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益,使其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软环境。
基本原则:一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二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增强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文化的创造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镇、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进步。四是重点设施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原则。大力加强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
总体目标: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推进和实施文化精品塑造、文艺人才培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建设六大工程为重点,把我县建设成为文化设施完备、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繁荣、文艺人才集聚、文化创新突出、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三、“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重点任务
1、实施精品工程,丰富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继续办好春节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及节庆文化活动,在数量上上规模,在质量上上档次。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强化文化阵地功能,繁荣文艺创作。充分发挥文化馆群众文艺培训中心、创作基地和活动阵地的作用,在培训文艺骨干、指导文艺团队、辅导文艺节目、策划和组织文化活动上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多成果。充分调动文化专业人员和业余文艺骨干的创作积极性,力争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等领域创作作品1000件以上。各门类艺术作品要有1-2个优秀代表作,每年有优秀作品入围文化部“群星奖”评比,“十二五”期间获国家、省级奖励不少于10个。三是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库。围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制定和中长期创作计划,加大精品文艺项目的创作力度,创作拍摄1-2部具有平阴地方特色的电视剧(电影),在中央电视台(院线)播出。
2、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理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反应快捷、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文化市场管理全过程、无缝隙覆盖,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效能。一是努力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供求平衡;切实抓好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单位依法经营、公平竞争,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建设,健全县乡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倡导阳光管理、阳光经营、阳光服务、阳光消费的理念,建成文明健康的文化消费服务体系。开发建立全县分类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文化市场管理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三是坚持“扫黄打非”,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规范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环节的经营行为。通过放开搞活、重点扶持等有效措施,大力推动繁荣和谐的娱乐、网络、文物、音像、演出、出版、广播电视市场。
3、加大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深入宣传文物法律法规,积极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改善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挖掘,抢救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并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建立系统的文物遗产管理档案,全面分析我县文物保护形势和影响因素,总体评价不可移动文物的生存状态,争取由县政府公布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筛选重点文物申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现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积极申报新一轮项目,重点搞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加鼓通”的再创作,将之创作成为文艺作品,如戏剧、电影等,条件具备时搬上舞台或摄制动漫、电影等,最大限度发挥“非遗”影响力。
4、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我县是著名的“玫瑰之乡”、“圣药阿胶”始产地,是“和圣”柳下惠故里,县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挖掘、包装、推介玫瑰文化、阿胶文化、和文化、民俗民居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将文化产业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努力探索文化产业市场运作机制和发展道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轨道。培植增大文化产业,重点规划建设中国玫瑰文化园、中国阿胶文化园和民俗文化村落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和圣故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和圣文化园”,擦亮“和文化”文化品牌;努力探索文化产业市场运作机制,大力发展文化公司、绘画制作、会议布展、影视基地等企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有新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5、立足科学规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点,优化基层文化资源配置,加大文化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建设文化设施,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群众普遍期待的好事实事。一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全面提高公益文化设施水平。2012年底前建成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提升文化设施服务功能,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二是积极稳妥,坚持原则,加快平阴县学文庙的整修工程进度。根据省文物局批复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制订的《关于文庙综合整修建设方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2011年开始整修,2012年全面完成,尽量修复原貌,使之成为我县积淀历史、宣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争取政策扶持,积极搞好乡镇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结合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现有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重点推进,全程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做到农村新型社区建到哪里,文化设施就完善到哪里,文化活动就深入到哪里,让广大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主要措施和政策保障
1、加强领导,奠定文化事业发展组织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文化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的重要作用,增强建设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将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本级财政支出预算计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研究部署、共同组织实施、共同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地方文化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掌握平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建设项目安排提供依据。
2、加大投入,夯实文化事业发展物质基础。一是改变个别事业单位编制性质。根据国办发〔2002〕7号文件、鲁政办发〔2002〕59号文件和济办发〔2006〕12号文件提出的“县级文化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建议县政府恢复文化馆全额事业性质,使文化馆更好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贡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宣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以及省、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平阴文化事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经济政策和公共文化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重点用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精品生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年增长幅度不低于同级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文化事业发展经费预算逐年增加。设立文化产业、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人,专款专用,保证各项公益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3、改革创新,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一是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逐步建立统一管理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的关系。破除独家办文化的观念,树立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想,积极发动和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使文化单位真正成为文化事业主体。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清理、减少文化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改革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平阴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全县和社会发展需要,当务之急是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健全单位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扩大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拉开内部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将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挂钩,实行动态工资分配模式。三是牢固树立发展大文化的发展观念,积极探索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积极鼓励社会、集体和个人参与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新格局,大力建设文化设施,为开展文化活动、占领文化阵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物质保障。
(编制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第五篇: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崆峒区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把牛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四个一”(人均1头牛、1亩草、1亩果菜、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狠抓肉牛产业集约化经营,着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实施了“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大力培育专业村、专业大户和集约化养殖小区,扩大养殖总量;建办了一批拉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完善活畜、屠宰、肉食、皮毛等专业市场体系。总结近几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区域化布局已初步形成。目前,全区肉牛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南繁北育川区加工、商贸的区域化布局。南部山区肉牛繁育带,主要包括麻武、大寨、上杨、峡门等乡镇;北部塬区肉牛育肥带,主要包括西阳、大秦、寨河、白庙、香莲、草峰、索罗七个乡(镇)及安国、柳湖、四十铺、白水、花所泾河北岸几个村庄;城郊已形成肉牛屠宰,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带;川区的安国、崆峒、柳湖、四十铺、白水、花所312国道沿线的村社以奶牛养殖为重点。
二是肉牛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依托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世行贷款肉牛产业化、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牛羊大县建设等项目,重点实施了肉牛产业“万千百十”工程。预计“十一五”末,全区建成肉牛养殖万头乡11个、千头村75个、建成千头养殖场14个、百头场(小区)44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2875户。届时,全区肉牛饲养量将达到35.8万头;存栏16.4万头,出栏19.4万头,其中自繁出栏11.6万头,占出栏总量的60%,短育出栏7.8万头,占出栏总量的40%。
三是饲草利用率显著提高。近些年崆峒区狠抓了以紫花苜蓿饲用玉米和复种禾草为主的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努力扩大种植面积,饲草料面积已达到50万亩,为肉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玉米秸秆利用方面,全区已建成各类大中型青贮窖34.1万立方米,年可青贮玉米秸秆24万吨,另外通过堆贮、袋贮、饲草料加工企业年利用等其他方式,使全区年利用玉米秸秆达到了26万吨,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73%。
四是肉牛产业效益快速提升。我区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思路,围绕产业发展,做强龙头企业、做深产品加工、做优产业品牌。共建成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38家,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2亿元,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6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9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25万户。福利制革厂瞄准技术前沿,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建成了双百万高档牛羊鞋面革、犊牛皮革、漆皮革等生产线,开发80多个品种120多个花色,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鞋面革生产企业,进入全国乡镇企业500强之列;景兴和西开牧业公司生产的高档分割牛肉填补了全省牛肉精细分割的空白。“陇上明珠”、“雅虎”、“景兴”等品牌已进入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行列。通过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崆峒区初步形成了全省乃至陕甘宁三省(区)最大的牛产品加工集中区。
五是肉牛产业品牌效应日趋明显。充分利用畜牧中心、动物监督所和国家级疫情测报站建在我区的优势,健全了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服务,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大品种改良、饲料科学配制、短期育肥、疫病防治、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南德温、西门塔尔等5个优良品种,科技对肉牛产业的贡献
率达到45%。从生产、加工和市场等环节严格按照“平凉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高档牛肉生产技术规程等8个地方标准,进行质量监督,确保了“平凉红牛”皮质厚、韧度强、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提高了“平凉红牛”核心竞争力,唱响了“平凉红牛”品牌。
六是肉牛产业营销网络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善“陇东旱码头”商贸功能,利用民间资本扶持建成活畜、屠宰、肉食、皮毛等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15处,年交易肉牛20万头、原皮60万张,形成了西到新疆、青海,北到宁夏、内蒙,辐射东南沿海的交易网络,与“华安”、“雨润”、“福成”等国内驰名食品集团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走出了一条内联外销的新路子。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地和其他行业产业化成功经验,先后组建肉牛饲养协会、经纪人和销售协会15个,充分发挥协会“中介”作用,使肉牛生产与市场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较好地解决了肉牛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正在筹建的陇东活畜交易市场,建成后必将极大的提升我区畜产品“旱码头”的地位。
总之,我区牛产业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规模和设施已经齐备,繁殖、育肥、屠宰、加工的产业分工已然明晰。具备了向深层次、规模化、高效益、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二、发展方向
1、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工业化理念发展肉牛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疫病防治为保障,扶持龙头为突破,大力发展优质杂交肉牛生产,加快推进肉牛产业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发展进程,提升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加速做强做大肉牛产业。以项目为支撑,狠抓产业关键环节,提升开发档次,努力实施无公害化生产,争创精品名牌,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建立种、养、加、贸一体化有机高效运行的产业链,把崆峒区建成全省最大的优质肉牛产销基地之一,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2、总体布局
按照“产业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将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建成肉牛繁育、育肥基地,将城郊建成加工、商贸基地,将川区建成奶牛养殖基地,最终实现全区整体推进。
1、南部山区黄牛繁育区,包括麻武、大寨、上杨、峡门等乡镇,全面普及冻配技术,除口粮田外全部分退耕还草。
2、北部塬区肉牛育肥带,包括西阳、大秦、寨河、白庙、香莲、草峰、索罗七乡(镇)及泾河北岸有条件的村社,退耕种草,普及秸秆青贮、暖棚养畜、优质肉牛生产等实用技术;以白庙、大秦、寨河3乡及白水镇泾河以北5村为重点建立优质肉牛育肥区。
3、城郊突出肉牛屠宰,肉、骨、皮、鲜奶等畜产品精深加工,延深肉牛产业链条,完善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
4、川区以奶牛养殖为重点。
3、规划目标
到2015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2万头,年出栏25万头;建成万头养牛乡15个,千头养牛村80个,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80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3500户,现价牧业产值达到6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400元。
三、主要措施及重点项目
1、抓好两个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开发基础。
一是饲草料生产基地。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草政策的落实,在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扩大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种草面积,全区苜蓿留床面积达到30万亩;通过全覆盖地膜玉米的推广,全区粮饲兼用玉米达到30万亩,确保草畜平衡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青贮窖修建扶持力度,组建饲草青贮专业队,提高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率,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二是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坚持农户繁育、育肥场集中育肥的方向,扩大群体规模,提高优质高档肉牛的比例。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户扩大基础母牛饲养量,加快良种牛繁育速度。协助育肥场理顺经营机制,筹措经营资金,提高经营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在重点扶持景兴、雄风等现有肉牛育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在17个乡镇新建高标准规模化肉牛育肥场,为加工高档牛肉提供充足的优质牛源。
2、加强项目及企业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新上一批能够带动我区牛产业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龙头企业及项目,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在高档牛肉、熟肉制品、革制品、骨制品、生化药品、明胶、奶制品方面取得新突破。依托龙头企业和畜牧项目加速我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1)基础母牛保护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重点畜牧项目倾斜、良种肉牛改良等措施鼓励养殖户增加基础母牛存栏,最终达到提升全区养牛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2)良种改良体系建设项目。根据全区肉牛发展现状,在全区布点建设肉牛冻配改良点。以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站点为中枢,以乡村改良点为分支,最终形成全区的肉牛改良网。
(3)绿色养殖示范推广项目。新建饲草种植基地60万亩;新建种草-养牛-沼气-气渣还田循环型示范养殖户300户;新建和扩建6个标准化绿色肉牛小区;争取新建骨制品、牛血生化制药、饲草料加工和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厂各一座;新建大型畜产品交易市场一处;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
(4)高档牛肉生产项目。依靠景兴.安格斯10万头和西开牧业5万头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生产高档分割牛肉,拓宽销售渠道,使企业满负荷生产,建成陇东高档优质牛肉屠宰加工中心。
(5)肉食品加工项目。进一步壮大凯沣牛肉罐头生产线,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创
造条件,拓展低温牛肉食品加工渠道。
(6)革制品加工项目。完善峡门制革厂现有的生产能力,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营水平,完善污水处理,建设皮件、汽车座垫、皮包、皮箱等高档革制品生产线,使皮革加工再上新档次。
(7)生化药品生产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一批有实力、基础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利用肉牛副产品提制凝血酶、胸腺肽等高科技生化药品,建设生化制药生产线。
(8)饲料加工项目。新上万吨粉状配合饲料和20万吨的秸秆、草料草粕生产线各1条。
(9)动物防疫和产品安全体系。建立和完善全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完善更新区级兽医疫病诊断实验室、兽药检验室的检验设备;新建区级饲料质量检验室、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完善畜产品安全监测站以及17个乡站的业务用房,增强区、乡、村三级对动物疫病的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测的服务能力,保障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3、健全市场体系,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大市场的概念,整合现有市场资源,以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不断完善市场网络,扩大产品销售。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市场的规模和档次。健全区内三级市场体系,在对现有皮毛、活畜、屠宰、肉类等市场整合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的要求,新建一处包括熟肉制品、革制品等10个交易区和畜产品贸易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运输服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大型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其成为西部最大的畜产品贸易中心。二是以提高产品辐射面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积极拓宽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和各种会展,多渠道宣传“平凉红牛”,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巩固好现有20多个省市区固定销售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国内市场覆盖面和销售率。同时,帮助龙头企业改进加工工艺,以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申请自主出口权。三是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塑造市场新形象,进一步增强牛产业中心的聚合辐射能力。
4、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品牌效应。对已经形成的 “雅虎”、“陇上明珠”牌皮革、“景兴”牌油茶等省内品牌,进一步巩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知名度,争得全国著名商标,同时,注册和实施“平凉红牛”品牌,将我区牛产业推向全国。其他产品都要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争创更多的品牌。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按照市场机制,建设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政府相关经济部门为依托,以民间专业协会为补充的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企业带动下的专业协会和养殖合作社,培育和壮大非政府服务组织。二是乡站建设。依托项目,改善乡站设施和设备落后的状况,通过培训着力提高现有人员技术服务素质,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利用好国家级疫情测报站建在我区的优势,建立健全三级防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