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09: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篇: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杨之康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战略任务、科学理论、伟大实践的重大突破与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的概括,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大成果。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事业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尚属首次。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我们解决当前存在的社会矛盾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对解决“上学难、上学贵”提出了明确的对策

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促进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这一要求,为强化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目前反映“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困难群众。因此,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杂费,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并要求把这一政策逐步向城市扩展。针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购买课本困难和农村需要寄宿的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困难的情况,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农民工子女由于随父母在异地生活,普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也提出明确要求,即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应该说,随着上述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3、当前人民群众反映“上学难、上学贵”问题,部分是由于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费引起的。由于目前我国只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对高中以上教育收费是政策允许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落实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资助政策。同时建立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强调要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

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看病难、看病贵”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1、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这不仅有利于群众就近求医看病,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去医院。同时,为使群众能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特别提出要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院对口资源、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2、加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市,要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建

立健全服务城镇居民,包括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少年儿童等人群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规划,2006年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2007年扩大到60%的县,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同时,要加快城乡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形成多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3、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明确政府责任,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要加大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救治、中医药发展和健康教育的投入。

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根据国家、社会、个人承受能力和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用药。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禁虚高定价。

5、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6、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并列的社会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我国文化建设成就显著,城乡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是,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社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有了很大增长,目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不丰富。六中全会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要求和措施。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2、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

3、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很大逆差。全会强调,要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州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

第二篇: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和谐,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经济才会兴旺发达,老百姓生活水平也会得到逐步的提高,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增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和追求。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才算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呢?对于我的理解,和谐美满的社会,冲满爱心的社会,拥有高尚道德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还是得靠群众去创造.人与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假如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勾心斗角,只为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社会如何会发展,经济如何会发展,例如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帮助,尊老爱幼,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荣辱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种环境下的社会.如何会不兴旺.所以说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才会提高,经济也随之兴旺发达,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高.建设和谐的社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和谐的社会,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所以说,只有建设和谐的社会,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街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

XX街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10年工作总结

(综治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

2010年,XX街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各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工作,通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在维护辖区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法制宣传,普法依法治理,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只有社会稳定,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创建“平安浆洗”既是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2010年以来,街道从工作实际出发,着力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创建氛围、构建工作网络、完善协作机制。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加强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按照区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与各社区、驻辖区各大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平安创建氛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街道将宣传发动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街道”创建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充分结合各项整治活动,有效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全年共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共700余条幅,为“平安街道”创建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街道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维稳党工委副书记为主任的街道大调解协调中心;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为主任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针对辖区少数名族多,维稳责任重的实际,制定了《XX街道关于对应对辖区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制定了辖区“大调解”工作计划,落实了街道、社区“大调解”公示栏、调解室等设施;健全并落实了“三三制”逐级调解制度。在“两会”、“3.14”、“世博会”、“亚运会”、“西博会”期间,严密防范和控制高危人员和信访重点人员以及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组织机构,对重点地区、治安乱点经查排查,因地制宜地适时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治理,先后共投入人员200余人次,车辆60余台次。2010年,XX辖区共发生多类矛盾纠纷129件,调解129件,调解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这些纠纷涉及劳资、婚姻、财产继承、医患、房产、赡养等。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各级矛调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充

分,没有一件矛盾纠纷转为刑事案件,或转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

①快速反映,及时调处。只要获得纠纷发生的信息,街办和相关社区,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尤其是涉及人数多,影响大的纠纷,都按照街办制定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方案》来做出反映,快速处置。在具体化解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调动力量,维持现场秩序,以防现场混乱,矛盾升级,乃至成为群体性闹事事件。之后,及时介入,掌握情况,弄清矛盾纠纷性质及争议焦点所在,并保持上下左右沟通。其次是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及其责任单位,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调处。②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由于许多小矛盾纠纷,多为民间邻里纠纷,尽管每件纠纷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调处,也有可能民转刑(纠纷转为刑事案件),而且,这类纠纷的数量相对较多,对这类民间纠纷的调处,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③慎重调处涉及藏族同胞的民间纠纷。由于本辖区在整个成都市藏胞最集中的区域,一年到头,常发生一些涉及藏胞的民间纠纷,对这类纠纷的调处,无论是街办还是社区,都有一个共识,即:慎重调处。一年来,尽管涉及藏胞的民间矛盾纠纷不多,但只要出现了这类纠纷,参与调处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都能站在维稳高度并顾及相关民族政策慎重调处,及时将矛盾化解在本辖区内,切实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二、以防为主,打防结合,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工作新成果

一年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深入小区院落,动员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制作宣传标语、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增装防盗伞,增配消防器材,大力开展反邪警示教育文艺巡演活动,加强门卫值班,加大安保人员巡查力度,强化辖区专职综治队员的巡逻守候、设点警戒,配合干警严厉打击辖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派出所在治安防控方面主力军作用,通过加强流动高危人群管控、强化阵地控制、隐蔽力量建设、重点要害部位防控等工作,一手抓基层基础强化防控,一手抓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震慑犯罪份子,力保辖区长治久安。2010年1—12月份各类刑事案件立案件323件,其中盗窃汽车案19起;入室盗窃案55起;抢劫立案27起;抢夺立案41起;破案166件;打击处理101人;治安拘留131人,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以上。

(二)大力开展普法学习,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了辖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法制意识。圆满顺利地接受了市、区两级政府对“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共开展了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及学习10次、160人次,无一人脱管、漏管现象发生。认真开展了创建全国法治城市工作,基本完成了创建工作目标,为武侯区的创建增砖添瓦。

(三)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用工单位进行采集、录入,做到来者登记,去者注销,情况明、底子清。1-12月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共采集新增房屋信息923条,新增出租房屋669条,新增流动人口9230人,新增用工单位45条,维护房屋信息4439条,人口信息3959条,用工单位信息73条。

三、努力做好信访接待调处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0年以来,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包括上级转(交)办件45件,调处率达100%,回复率达100%。全年未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集访和群体性事件。重要敏感时期也未发生到省、市集体上访。发生到区上访需要及时劝返时,相关分管领导及科室都能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有效劝返。凡上级批交(督办)件100%实行了领导包案,到期办结率达100%,办理材料上报及时规范。全年网上信访8件,对网上信访件,分管领导批办率达100%,处理严肃认真,回复谨慎,回复率100%。严格落实了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街道信访工作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办公条件与工作任务基本相适应。完成了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联网的安装和调试,加大了信访工作的投入。

四、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够有力,在全区范围内相对滞后;

2、基层群防组织建设还不够强,使群防群治工作难以切实有效开展;

3、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建设不够深入,使辖区一些单位内的民间纠纷没有得到单位基层调解组织的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4、在抓治安防范、化解纠纷方面,街道、社区与驻辖区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与

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

五、2011年工作思路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再接再厉、狠抓落实,实施“一二三四”措施,即“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建设、健全四条制度”,将维稳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信访和群众工作、司法行政工作、大调解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建设“平安浆洗”,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奋斗目标。

(二)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法制和综合治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三)加强三项建设。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努力做到防范在先,止于未发。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切实预防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建立各种形式的防范队伍,开展治安巡逻,消除治安死角。

(四)健全四项制度。一是健全打防控制度。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努力达到“整治一处、稳定一方”的效果。二是健全管理制度。突出重点区域,把治安防范的重点放在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突出重点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严防其违法犯罪。加强对刑释人员安置

帮教工作,减少重新犯罪。三是健全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对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及时表彰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四是健全信访逐级负责制度。抓好信访办理基础性工作,加大调处力度,提高息诉息访率,杜绝进京非正常上访和越级群访,加大对社区内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工作。

同志们,2010年已过去了,2011年已开始,在2011年里,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新的一年的工作目标,齐抓共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坚信,XX辖区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让我们携起手来,为XX辖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XX街道办事处 2011年3月

第四篇: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近年来,郴州桂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为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得到中央纪委的认可,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典型推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纪委书记、县委办主任、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民政、农办、卫生、林业、农业、水利、农机、农经、审计、教育、交通等相关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指挥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村组,调研指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的任务分工意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相关责任部门。对各项工作都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召集各主要责任单位,对分工任务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逐项分解到各配合单位,并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限和

1目标要求。各主要责任单位对其承担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并将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及相关责任人。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落实《分工意见》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失职的乡镇和村组织,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责任单位把贯彻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列入主要负责人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理论培训。以乡镇、村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及村党组织负责人为重点,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中纪委下发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简易读本》。同时,依托党员电教室这一农村教育宣传重要阵地,组织村干部学习“六要六不要”行为规范。二是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以现身“说纪说法”等主要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学习了王瑛同志先进典型事迹,开展了“勤政廉政,富民强县”优秀领导干部和勤廉村支书、村主任评选活动。三是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办好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56个,农家书屋52家。印发10万份“廉政文化进农村宣传词”,在全县农村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促使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三、完善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以“两会”(即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两组”(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组织为重点,健全村民自治网络,夯实监管基础。“两会”以“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参与全村重大经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以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为重点,促进村务公开透明;村民主理财小组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确定的事项,对数额较大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完善村务党务公开。以村务党务公开为切入点,将廉政文化进农村与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创建结合起来,投资20多万元,将省道沿线的城郊、黄沙坪、方元、浩塘、仁义、敖泉、流峰等乡镇的30多个村庄作为农村廉政文化“百里阳光长廊”建设首批示范点。村务党务公开后,由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收集村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倒逼”村官廉洁。今年以来,成功处理村级财务遗留或村民反响强烈的财务问题650多个,化解因村组财务上访隐患820多个。三是建立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在全县506个行政村聘请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监督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纠正不正之风。今年来,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共向村两委提出改进干部作风建设、财务管理等意见3260多条,向上级党委和纪委反馈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580多个,提供有用线索30余条,成功地查处了飞仙镇官田村支书李某利用村民搬迁之机向40余户村民索要好处费

1.2万元等案件。四是推行“村账乡管”体制。出台《桂阳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实施办法》、《桂阳县关于规范村级集体资金结算行为的通知》和《桂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八个统一”(即统一操作规程、完善业务流程;统一收款收据、堵塞收入漏洞;统一银

行账户、加强资金监督;统一支付方式、保护集体利益;统一凭证账本、规范会计核算;统一业务指导、提高核算水平;统一办公场所、配齐硬件设施;统一工作考核、增强服务功能)的办法,严格实行支票“双面印鉴”制、“票证统一冠名”制、非现金科目核算制和支出“审批凭证”专用制,对村级所有资金实行“村账乡管”,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实施以来,39个乡镇代管全县506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资金共6800余万元,其中,中央、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补偿款3700余万元。五是强化村级财务审计。先后开展460多个村级财务审计项目,审计金额达1.5亿元,涉及违法违纪人员121人,处理村级干部63名,通过审计挽回农村集体经济损失890余万元。

四、加强监管惩治,维护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惠农政策监管。将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逐一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领导,严格监管惠农资金的发放,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累计发放粮食生产、农机购置、退耕还林、移民后扶、救灾救济、扶贫开发、合作医疗、通乡通村公路、烟水配套、病险库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等各项涉农资金7268.56万元。二是加强农民减负监管。继续大力推行农民减负《责任书》制度,年初各乡镇、县直涉农收费20个部门与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并列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收费专项治理,先后对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办户口或身份证收费、村组报刊费用限额制等进行了2次综合性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实行跟踪监督,有效确保了农民负担不反弹。三是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由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带队组成检查组,对各专项资金分别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有被挤占、挪用、拖欠、滞留,有无降低标准发放和克扣截留项目资金问题,有无虚报冒领、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问题,惠民资金是否做到“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上。对于各类损害农民利益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从严查处。共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4件,其中涉农补贴方面的案件6件,比较典型的有:樟市镇农技站站长谢某在发放水稻保险理赔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采用更改、虚造农户领款条等手段,侵占水稻受灾理赔款共计人民币6.4万元案;欧阳海乡两湾村支书李某、主任宋某、会计廖某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利用职务便利合伙侵占征地补偿款9万余元案;敖泉镇卫生院原派驻敖泉镇合管办参与合作医疗报账工作的职工唐某、和平卫生院派驻和平镇合管办参与报账工作的职工秦某与常宁市中医院职工毛某等人相互勾结,通过高科技及内外勾结手段伪造报账资料共计69份,套取合作医疗资金80余万元案。以上6人均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篇: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一是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状况。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穷困县,80%以上的在中西部地区。从去年全国GDp的比重看,东部占60.5%,中西部占3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4年为1.7:1,2003年扩大到3.24: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到6倍。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要搞好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带动全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去年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采取了更有力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明天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

    贯彻四中全会《决定》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是......

    深化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深化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过去要为中华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豪言壮语。这句话落到实处关键还是健康。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标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内容提要●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

    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发挥宗教积极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县政协委员 XXX 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具有积极、消极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