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2012~2013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的通知
中火职控„2013‟2号
关于做好2012~2013学年人才培养工作
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的通知
学院各部门: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办函„2013‟23号)的要求,今年我省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建设必须于10月21日前完成数据采集和平台上报工作,为做好我院2012~2013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确保我院数据采集和上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学院成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每学年数据平台建设领导工作。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王春旭
副组长:黄俊斌、高慎淦、汪宇燕、邹俊强
成员:学院各部门第一责任人
2.领导小组下设数据平台建设办公室,负责学院每学年数据平台建设的具体组织工作。数据平台建设办公室设在质量监控办公室,雷志成兼主任。
3.学院各部门成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每学年数据平台建设的具体组织工作。由部门第一责任人任组长,具体成员由部门自行确定。各部门必须从工作小组成员中指定一位担任本部门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员,并填写《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员情况表》(附件1),并于10月10日(星期四)下班前将电子版发至岑洁玲OA邮箱。
二、时间安排
1.平台系统安装与配臵:2013年10月11日前完成。
2.数据模板准备与导入:2013年10月12日前完成。
3.部门数据采集与审核:2013年10月16日前完成。
4.学校数据审核与上报:2013年10月20日前完成。
5.数据平台的定期更新:根据广东省教育厅要求,此次数据平台上报后须每月对平台数据进行一次更新,于每月28日前完成。
三、职责分工
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实行分级采集,逐级负责制。一是抓数据源头采集,谁填写谁负责;二是抓数据部门审核,谁主管谁负责。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数据采集、审核、更新和管理工作负总责。具体职责分工见《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建设职责分工表》(附件2)。
四、技术咨询
1.数据平台建设办公室(质量监控办公室)负责对全院各部门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员提供技术咨询。联系人:雷志成、岑洁玲、袁其超。
2.各部门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员负责对本部门所有人员提供技术咨询。
五、注意事项
1.本次数据采集的统计时段为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其中和财务有关的数据按自然年度采集,采集年度为2012自然年度。
2.本次数据平台采用广东省统一的最新升级的网络版数据平台(V2.0)版。请在学院网站主页上点击“公共服务”,然后点“数据填报平台”直接链接登录,数据填写人员的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自己的教工号,部门数据审核人员的账号和初始密码见《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建设审核账号和密码表》(附件3)。
3.请以下部门根据学院2011~2012学年数据平台数据(已在下发表中),结合学院2012~2013学年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好相关数据准备模板。教务处:“数据采集平台2.0版数据准备模板(教务处)”(附件4)、“全日制在校生信息表”(附件5)、“专业负责人表”(附件6)、“专业带头人表”(附件7);组织人事处:“数据采集平台2.0版数据准备模板(组织人事处)”(附件8)、“各类专职人员表”(附件9);招生就业办公室:“应届毕业生信息表”(附
件10)。以上模板请于10月12日(星期六)下班前将电子版发至岑洁玲OA邮箱。
4.人员身份与教工号:2012年8月31日以前进入学院工作的教师的教工号和人员身份与学院2011~2012学年数据平台保持一致,所属系部(任职部门)由组织人事处核准;2012年8月31日~2013年8月31日期间进入学院工作的教师的教工号、人员身份、所属系部(任职部门),请该教师所在部门与组织人事处协商决定;2013年8月31日以后进入学院工作的教师不需填报。
5.在填写数据时,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数据平台采集说明》(附件11)。由于网络版数据平台自身的原因,除系统中已导入的准备模板的数据之外,其余所有数据都需重新填写,请不要遗漏。
6.从今年起,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验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及各类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将直接通过网络抓取数据平台的相关数据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因此,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数据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真组织本部门数据采集工作,从源头确保所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真实性,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部门数据的采集任务。
本通知附件及表格不印发,将通过学院OA系统发至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及部门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员邮箱。
附件:
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员情况表
2.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建设职责分工表
3.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建设审核账号和密码表
4.数据采集平台2.0版数据准备模板(教务处)
5.全日制在校生信息表
6.专业负责人表
7.专业带头人表
8.数据采集平台2.0版数据准备模板(组织人事处)
9.各类专职人员表
10.应届毕业生信息表
1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数据平台采集说明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控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日
主题词:教育学校数据△采集△通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控办公室 2013 年10月10日印发
第二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释疑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释疑
1基本信息
⑴ 表1.3.1当年招生计划中的招生人数是指何时的招生人数? 答:2010年9月进校,新生的招生人数。
⑵ 表1.3.2当年在校生中在校生包括10届毕业的学生吗?最后一栏,培训(人次)指的是什么?
答:包括,但不包括2010年9月新生。“培训(人次)”,强调的是学校为社会开展培训的人次;而表7.3中的“社会技术培训(人次)”,强调的是本校高职生参加社会各类技术培训的人次。2院校领导
⑴ 表2.2参与教学、联系学生中关注教学情况关注学生情况是否为必填内容?次数是否只需填写数字,如10,10,9,8,而不用填写相对应的文字?
答:必填项目,可以直接填写数字,顺序必须和要求的项目一致。⑵ 表2.2关注教学情况中“科研成果”的该怎么界定?“参与教学工作有关会议”栏目指什么?
答:可以包括课题、论文等方面。“参与教学工作有关会议”栏目指学校内的会议。3基本办学条件
⑴ 表3.3.1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中“多媒体教室”是计算在3.1的“普通教室”内还是计算在“一体化教室”内?
答:根据多媒体教室功能、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一般是计算在“普通教室”内;如果该多媒体教室兼具理论教学和动 手能力培养功能,则可以计算在“一体化教室内”。“阅览室”包括电子阅览室。4实践教学条件
⑴ 表4实践教学条件中“面向专业”,专业有方向,这个方向要不要加上?
答:不用。基地面向专业不超过5个,每个专业需输入“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如果有多个专业,专业之间用顿号分隔,如:电子商务(620405)、信息安全技术(590208)。
⑵ 表4.1校内实践基地中当年购置设备值、社会(准)捐赠设备值以自然为单位,即为2009的统计值。
⑶ 校内实践基地不要分的太散,最好集中一些,如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室,可以统称为“计算机通信实训基地”; 5办学经费
⑴ 在采集平台中,表5.1、5.2“经费收入”、“经费支出”,以学年为单位还是以自然为单位?
答:以自然为单位。本次经费统计的为2009年。⑵ 表5.1经费收入:由于我校是企业办学,行业拨款应填入那个项目? 其中“贷款余额”该怎么理解?
答:其它收入总额。“贷款余额”是银行本自然借给学校的钱,应该计为收入。
⑶ 表5.1中社会捐助总额地方是汇总标志,但是没有分项。答:“社会准捐赠金额”是从9.3表中生成出来的。
6师资队伍
⑴ 表6.1校内专任教师中,有“专业领域”一栏,选项太少,无法对应,如何填写?
答:按大类填写,与高基表一致。
⑵ 表6.1校内专任教师中,“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时间”是填近几年的吗?
答:填写当年的,如填0.2(年),一般来说该数字是在0和1之间的。
⑶ 一位教师有几张专业证书都是相同级别是都填还是填一个,都填是分行填,还是填在一行中?或者一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很多,如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那如何填写?
答:填写一个,和专业最相关的最高级别证书。
⑷ 表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3校内兼课教师其他情况,如果有些老师相关项的内容都没有,是否连名字也不用打输进去了?历年项目可否填写?答:不用输入姓名,若无相关项目此表可以不填。详见填写说明。历年项目不填。⑸ 表6.1.3中科研课题的归类问题?
答:和教改相关的课题填入教改课题中,其他课题中和横向课题相关的(如和企业合作)填入横向课题,剩下的不填。⑹ 课题经费包不包括学校配套经费? 答:题经费指全部经费(包含学校配套经费)。
⑺ 表6.1.3和表6.2.3中对于有课题但不是主持人的教师,要不要填写?还是就填主持人的信息?往年的课题今年还没完成,需要填写吗?
答:科研课题中只填主持人,不填参与者。
⑻ 如在职攻读工程硕士计算为培训进修,时间怎么填写? 答:在职攻读时间就是2009-2010学年的时间,除去休息日,以字段中的单位为准,如果要求是天,就写天数。
—————————————————————————————————— 7专业
⑴ 表7.1专业设置,生源结构比例是全体在校生的结构比,还是本学年报到的学生结构比例?
答:应为本学年报到的学生结构比率。
⑵ 表7.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否包括三二连读专业? 答:包括高职部分。
⑶ 表7.1中市级重点专业如何选择,是省还是校?市级精品课程选择省还是选择校?
答:如果有市级的精品课程、重点专业,在目前的版本里选择校级。⑷“3+2”的专业代码与一般的三年制专业代码要不要区分?对于同一个专业的“3+2”要不要另外填一行。
答:不需要。同一个专业代码只要填一条记录即可。修业年限填:2 年、3年,填在一起。
⑸ 表7.1专业设置表中的专任专业带头人如何理解?
答:专任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不包括行政人员(如校长、系主任等)。⑹ 表7.2开设课程,像思政课、大学英语课程等这类基础课,如何填入此表?五年制课程如何填写?
答:按专业分别填。五年制课程填写高职阶段
⑺ 表7.2开设课程,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了的课程但实际没上课,是否可以不填写该课程的信息? 答:不填。
⑻ 表7.2开设课程,如果同一门课同一个老师同时给三个专业的不同班级上课,即合并上课的情况应该怎样填写?
答:需按专业按年级分开填,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的这门课填写课时数,其他专业这门课程课时数处填写“0”,并在备注处选择“合并”。⑼ 表7.2开设课程,最后一栏备注(平行、合并、其它)大家怎么理解?
答:其中“合并”就是合班课,其中合班的一条记录填实际课时,其他记录填0,避免课时重复统计。“平行”指的是同一个专业有几个班,由同一个教师授课,在这条记录后面填“平行”。单班单课 备注可以不填。
比如一个专业某门课(60课时)有两个班,有一个教师上课,如果合班,授课课时可以填60,备注选合并;如果分班,课时就是120了。公共选修课如果有三个年级选课,那么填三条记录,其中一条记录填实际课时,其他两条记录的课时填0,备注中写合并。⑽ 表7.2开设课程,该表中“课时数”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时数,还是指课程设置的课时数乘以授课的班级数?
答:填写实际课程课时数,当授课教师所授课程为平行班状态时,其课时数应为课程设置的实际课时数乘以班级数,并在备注栏中选择“平行”。
⑾ 表7.2中,毕业设计由于各班都分给不同的导师,课时怎么填?另外学生第六学期的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实习)还要填吗? 答:毕业论文按学生人头折算,数据采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一定要和教学计划完全一致。
需要填写。课时可以由教研室的各位教师分摊,如果学校有更好的计算办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有企业兼职教师,也可以填上去
⑿ 合班的课时数不用乘以班级数的话,老师的总课时数和A6-2-2表中的授课量对不上,没有关系吗?
答:教师6.X.2中授课课时也是按实际课时填的。7.2中某教师课时加起来应该和6.X.2中对应。7.2和6.X.2填的是课时,不是工作量。⒀ 表7.2开设课程,请问单独开设的实训环节,如电气设备课程设计、水力学综合练习、测量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是否应在7-2开设课程表中填报?
答:需要填报,同时需填写课程代码,无代码的需自行编码,也就是 说课程代码不能为空。
⒁ 表7.2开设课程,混合班专业代码问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一般都是上大班课程,几个专业在一起上,如何确定专业代码? 答:参考该表上方的填写说明3。若课程类型为公共选修课,专业代码填“999999”,专业名称填“公共选修”。
⒂ 表7.2开设课程中教材性质下面的选项和上面的说明对不起来怎么办?上面说明多了一个行业部委的。自编教材或讲义的出版社我填写成“XX学院(内部使用)”这样可以吗? 答:以下拉框为准。自编教材的出版社可以不写。
⒃ 表7.2中主要考试/考核方式是填写“考试”、“考查”还是其他的? 答:填考核方式可以填开卷、闭卷、论文之类的,学校自己选择。⒄ 表7.2开设课程中的“课时数”和“实践课时比例”问题,个别老师只上该课程的部分课时,那“课时数”和“实践课时比例”按照该教师的实际授课时数填写,还是按该课程大纲规定的课时填写? 答:按实际填写。如个别老师只上一门课程的部分课时(实验),那填写“课时数”按照该教师的实际授课时数填写,而“实践课时比例”是100%。就是说,“实践课时比例”是他实际上课课时中的实践课时比例数,而不是该课程大纲规定的实践比例数。
⒅ 表7.3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培训,一个专业有2个及以上证书,是分行填写还是合并填写?若合并填写,专业毕业生获取率该如何计算?
答:分行填写。填写方式查看填写说明。毕业生获取率和证书种类无直接关系,“获得证书数”是指该专业有证书学生数,无论一个学生有几本证书都按有证书1人计算,“未获得证书数”是指该专业无证书学生数,也就是统计一本证书都没有获得的学生数。因此这部分数据应按专业填写汇总数据。
⒆ 表7.3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培训表中,一个专业所获得的证书数只要输个总数就行了,不用分证书类别的? 答:只要在每专业第一行填一个汇总数据就行了
⒇ 表7.3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培训中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级别怎么填?等级如果超过三个级别该怎么填?
答:如果没有级别,可以不填。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如一、二、三级为高级,四、五、六级为中级,依次类推。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可以不填。另外,职业资格证书必须和本专业相关或相近。21表7.5产学合作,合作企业超过5个怎么办? 答:填写主要的5个就可以了
——————————————————————————————————
8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⑴ 表8.1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对统计有无时间规定?是填建校历年的教学规章制度及运行程序文件名称还是当年的? 答:填写历年来在用的文件,含学生相关规章制度文件。⑵ 表8.2何为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答: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主要指教学处、系部的专职管理人员,一般不 包括教辅(如实验室和现教中心)。
⑶ 很多学生管理人员与教学管理人员都兼了少量的课,请问他们是否可以既算到校内兼课人员又算到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中? 答:可以。
⑷ 表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情况表中教研成果除论文外包括哪些?最高等级是填最高获奖等级吗? 答:课题。
⑸ 表8.8奖助学情况,若每生奖学金金额不等,“奖助额度(元/生)”字段是否填写均值? 答:分开填写。9社会评价
⑴ 9.3“社会(准)捐赠情况”表中经费统计以自然为单位,即2009年的金额。
10.当在进行数据表导出操作时,发出宏警告,导出操作无法进行,如何处理?
操作步骤:(仅限管理员操作)
选择菜单:工具->宏->安全性,打开安全性对话框,将安全级设置为“低”;
注:以上有关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的释疑内容尚在不断完善中,如各位老师在填写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请加入开大数据采集平台群在线交流,群号:76240671。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做好2010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2010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2010〕5号)文件精神,我院须于10月25日—29日上报2010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按教育部要求,今年状态数据采集和上报一律采用最新V2.10a001版,共新增157个字段、18个注释、14项汇总等。各职能部门务必准确理解各项数据的含义,做到对采集的各项数据理解一致、填报口径一致。落实责任制,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准确度,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有效。
我院从9月29日起开始按新版平台填报,根据填报情况,经学院领导研究,现将平台数据采集工作时间做如下调整:
1、各系部务必于10月15日前完成填报工作,经系主任审核同意后报评建办。评建办汇总后把相关数据交职能部门审核。
2、各职能部门于10月于10月16日—18日审核系部数据,10月19日完成数据分析报告,并报评建办汇总。
3、评建办于10月20日汇总数据并报院评建领导小组审核。4、10月28日评建办打印表10“状态数据汇总”和表11“补充说明”,经院长签字后,与平台数据光盘(1张)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1份)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评建办公室
2010年10月13日
第四篇:2015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报告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2015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会议,对2015年填报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对填报细节工作逐一落实,按照源头录入、规范采集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填报。以用好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学院的内涵建设,规范学院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数据平台培训工作通知要求,我院精心挑选两名责任心强且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汇总各项数据。按照填报精神,我院分管院长亲自召开数据填报安排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新版数据平台中的各项指标内涵,从源头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切实按照“独立、原始、及时、公开”的原则建设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学院各项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在使用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体会到:一是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数据采集平台不能是应付评估才建设的临时工作,而应该是作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牵头单位,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我院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本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高职院校实现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指导时能够准确的指出我院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有利于我院今后的发展。
我院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期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学院工作状态的反映和监控作用。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信息为引导,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等各项建设工作,不断培育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逐步构建学院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通过对学院2014年—2015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学院在生师比、实践教学场所、生均占有面积、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基本达标,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但是,通过分析对比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些条件的优势并不明显,随着学院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不足,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提高。
对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平台数据的分析情况,我院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今后努力改进。
第一,我院教师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所有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约48.9%,这部分教师中的骨干教师比例较低,他们在授课经验、从事教师岗位时间、相应实践课程指导等方面比较有限;年龄在61岁以上的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约18.1%,这部分老师虽然授课经验非常丰富、从事本课程教学时间较长、相应实践课程指导也较有针对性,但是这部分老师在精力、课堂气氛掌控、时间等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我院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来促进我院现有的年轻教师向中青年骨干教师转变,发挥各种年龄阶段的教师的优点,以老带新,发挥资质老的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或比赛,在比、学、赶、帮、超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二是我院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相关政策,用高薪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高职教育的队伍中,加入到我院教师队伍中。
第二,我校高标准建设新校园,总建筑面积有30余万平方米,共建设了三栋教学楼、三个实习实训中心、医护实验楼、一栋行政办公楼、十余栋宿舍以及体育馆、餐厅等其他建筑,为学院的教学、学生的日常生活等提供必需的场所,这其中大部分建筑没有房产证。我院一直以建立本科院校为目标快速发展,办理房产证也是我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也正在办理当中。
第三,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为使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院将加大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力度,按照“专兼结合,提高兼职比例,加强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结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从行业、企业一线中聘用更多的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构建合理的教师教学梯队,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我院着力强化教师技能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我院实行“派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一方面安排教师集中外派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协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问题,使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社会上招聘一些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当中,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使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行为规范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利于学生适应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学校现有教师的“双师型”转化。此外我院还通过教学、生产、竞赛等途径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我院对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以技能竞赛为先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
促能”。每学期都要开展校内技能大赛,努力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将技能竞赛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并和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还采取项目开发与课程相结合,技能操作与岗位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从而把握技能操作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第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院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内涵建设,但教育教学改革尚不够深入,缺少成果。
我院将以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内涵建设之中,力争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以及教改立项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我院将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动,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建立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
第五,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补充校内实践教学,加快校内技能鉴定考试站点建设力度,提升学生“双证书获取质量”。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我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院已于许多企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同时我院聘请企业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到我院授课、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今后我院会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
第六,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
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发展战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研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国际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等;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臵、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研究,教学方法
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等;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领导体制、办学模式研究,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研究,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研究,队伍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研究,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等;同时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吸引力研究,以吸引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
本次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为2014-2015学即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止填写的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XXXXXXXX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日
第五篇:2012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报告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2012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会议,对2012年填报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对填报细节工作逐一落实,按照源头录入、规范采集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填报。以用好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学院的内涵建设,规范学院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数据平台培训工作通知要求,我院精心挑选两名责任心强且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汇总各项数据。按照填报精神,我院分管院长亲自召开数据填报安排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新版数据平台中的各项指标内涵,从源头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切实按照“独立、原始、及时、公开”的原则建设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学院各项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在使用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体会到:一是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数据采集平台不能是应付评估才建设的临时工作,而应该是作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牵头单位,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我院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本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高职院校实现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指导时能够准确的指出我院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有利于我院今后的发展。
我院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期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学院工作状态的反映和监控作用。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信息为引导,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等各项建设工作,不断培育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逐步构建学院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通过对学院2011年—2012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学院在生师比、实践教学场所、生均占有面积、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基本达标,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但是,通过分析对比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些条件的优势并不明显,随着学院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不足,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提高。
对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平台数据的分析情况,我院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今后努力改进。
第一,我院教师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所有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约48.9%,这部分教师中的骨干教师比例较低,他们在授课经验、从事教师岗位时间、相应实践课程指导等方面比较有限;年龄在61岁以上的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约18.1%,这部分老师虽然授课经验非常丰富、从事本课程教学时间较长、相应实践课程指导也较有针对性,但是这部分老师在精力、课堂气氛掌控、时间等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我院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来促进我院现有的年轻教师向中青年骨干教师转变,发挥各种年龄阶段的教师的优点,以老带新,发挥资质老的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或比赛,在比、学、赶、帮、超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二是我院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相关政策,用高薪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高职教育的队伍中,加入到我院教师队伍中。
第二,我校高标准建设新校园,总建筑面积有30余万平方米,共建设了三栋教学楼、三个实习实训中心、医护实验楼、一栋行政办公楼、十余栋宿舍以及体育馆、餐厅等其他建筑,为学院的教学、学生的日常生活等提供必需的场所,这其中大部分建筑没有房产证。我院一直以建立本科院校为目标快速发展,办理房产证也是我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也正在办理当中。
第三,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为使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院将加大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力度,按照“专兼结合,提高兼职比例,加强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结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从行业、企业一线中聘用更多的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构建合理的教师教学梯队,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我院着力强化教师技能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我院实行“派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一方面安排教师集中外派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协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问题,使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社会上招聘一些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当中,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使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行为规范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利于学生适应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学校现有教师的“双师型”转化。此外我院还通过教学、生产、竞赛等途径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我院对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以技能竞赛为先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
促能”。每学期都要开展校内技能大赛,努力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将技能竞赛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并和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还采取项目开发与课程相结合,技能操作与岗位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从而把握技能操作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第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院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内涵建设,但教育教学改革尚不够深入,缺少成果。
我院将以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内涵建设之中,力争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以及教改立项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我院将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动,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建立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
第五,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补充校内实践教学,加快校内技能鉴定考试站点建设力度,提升学生“双证书获取质量”。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我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院已于许多企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同时我院聘请企业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到我院授课、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今后我院会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
第六,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
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发展战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研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国际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等;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臵、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研究,教学方法
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等;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领导体制、办学模式研究,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研究,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研究,队伍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研究,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等;同时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吸引力研究,以吸引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
本次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为2011-2012学即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止填写的状态数据采集平台——13322_2012_状态数据V2.12a001版。
XXXXXXXX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